|
|||
后秦弘始年佛陀耶舍共竺佛念译 (二一)第三分梵动经第二 如是我闻:一时,佛游摩竭国,与大比丘众千二百五十人俱,游行人间,诣竹林,止宿在王堂上。时,有梵志名曰善念。善念弟子名梵摩达。师徒常共随佛后行。而善念梵志以无数方便毁谤佛、法及比丘僧,其弟子梵摩达以无数方便称赞佛、法及比丘僧。师徒二人各怀异心,共相违背。所以者何?斯由异习、异见、异亲近故。 尔时,众多比丘于乞食后集会讲堂,作如是论:甚奇,甚特!世尊有大神力,威德具足,尽知众生志意所趣。而此善念梵志及其弟子梵摩达随逐如来及比丘僧,而善念梵志以无数方便毁谤佛、法及与众僧,弟子梵摩达以无数方便称赞如来及法、众僧。师徒二人各怀异心,异见、异习、异亲近故。 尔时,世尊于静室中以天净耳过于人耳,闻诸比丘有如是论。 世尊于净室起诣讲堂所,大众前坐,知而故问:诸比丘,汝等以何因缘集此讲堂,何所论说? 时,诸比丘白佛言:我等于乞食后集此讲堂,众共议言:甚奇,甚特!如来有大神力,威德具足,尽知众生心志所趣。而今善念梵志及弟子梵摩达常随如来及与众僧,以无数方便毁谤如来及法、众僧,弟子梵摩达以无数方便称赞如来及法、众僧。所以者何?以其异见、异习、异亲近故。向集讲堂议如是事。 尔时,世尊告诸比丘:若有方便毁谤如来及法、众僧者,汝等不得怀忿结心,害意于彼。所以者何?若诽谤我、法及比丘僧,汝等怀忿结心,起害意者,则自陷溺,是故汝等不得怀忿结心,害意于彼。比丘,若称誉佛及法、众僧者,汝等于中亦不足以为欢喜庆幸。所以者何?若汝等生欢喜心,即为陷溺,是故汝等不应生喜。所以者何?此是小缘威仪戒行,凡夫寡闻,不达深义,直以所见如实赞叹。云何小缘威仪戒行,凡夫寡闻,直以所见如实称赞?彼赞叹言:沙门瞿昙灭杀、除杀,舍于刀杖,怀惭愧心,慈愍一切。此是小缘威仪戒行,彼寡闻凡夫以此叹佛。又叹,沙门瞿昙舍不与取,灭不与取,无有盗心。又叹,沙门瞿昙舍于淫欲,净修梵行,一向护戒,不习淫逸,所行清洁。又叹,沙门瞿昙舍灭妄语,所言至诚,所说真实,不诳世人。沙门瞿昙舍灭两舌,不以此言坏乱于彼,不以彼言坏乱于此,有诤讼者能令和合,已和合者增其欢喜,有所言说不离和合,诚实入心,所言知时。沙门瞿昙舍灭恶口,若有粗言伤损于人,增彼结恨长怨憎者,如此粗言尽皆不为,常以善言悦可人心,众所爱乐,听无厌足,但说此言。沙门瞿昙舍灭绮语,知时之语、实语、利语、法语、律语、止非之语,但说是言。沙门瞿昙舍离饮酒,不著香华,不观歌舞,不坐高床,非时不食,不执金银,不畜妻息、僮仆、婢使,不畜象、马、猪、羊、鸡、犬及诸鸟兽,不畜象兵、马兵、车兵、步兵,不畜田宅种殖五谷,不以手拳与人相加,不以斗秤欺诳于人,亦不贩卖券要断当,亦不取受抵债横生无端,亦不阴谋面背有异,非时不行,为身养寿,量腹而食,其所至处,衣钵随身,譬如飞鸟,羽翮身俱。此是持戒小小因缘,彼寡闻凡夫以此叹佛。 如余沙门、婆罗门受他信施,更求储积,衣服饮食无有厌足,沙门瞿昙无有如此事。如余沙门、婆罗门食他信施,自营生业,种殖树木,鬼神所依,沙门瞿昙无如此事。如余沙门、婆罗门食他信施,更作方便,求诸利养,象牙、杂宝、高广大床、种种文绣、氍氀、[毯-炎+荅]?、綩綖被褥,沙门瞿昙无如此事。如余沙门、婆罗门食他信施,更作方便,求自庄严,酥油摩身,香水洗浴,香末自涂,香泽梳头,著好华鬘,染目绀色,拭面庄饰,镮纽澡洁,以镜自照,著宝革屣,上服纯白,戴盖执拂,幢麾庄饰,沙门瞿昙无如此事。如余沙门、婆罗门专为嬉戏,碁局博奕,八道、十道,至百千道,种种戏法以自娱乐,沙门瞿昙无如是事。如余沙门、婆罗门食他信施,但说遮道无益之言:王者、战斗、军马之事,群僚、大臣、骑乘出入、游戏园观,及论卧起、行步、女人之事,衣服、饮食、亲里之事,又说入海采宝之事,沙门瞿昙无如此事。如余沙门、婆罗门食他信施,无数方便,但作邪命,谄谀美辞,现相毁呰,以利求利,沙门瞿昙无如此事。如余沙门、婆罗门食他信施,但共诤讼,或于园观,或在浴池,或于堂上,互相是非,言:我知经律,汝无所知。我趣正道,汝趣邪径,以前著后,以后著前。我能忍,汝不能忍。汝所言说,皆不真正,若有所疑,当来问我,我尽能答。沙门瞿昙无如是事。如余沙门、婆罗门食他信施,更作方便,求为使命,若为王、王大臣、婆罗门、居士通信使,从此诣彼,从彼至此,持此信授彼,持彼信授此,或自为,或教他为,沙门瞿昙无如是事。如余沙门、婆罗门食他信施,但习战阵斗诤之事,或习刀杖、弓矢之事,或斗鸡犬、猪羊、象马、牛驼诸兽,或斗男女,或作众声,吹声、鼓声、歌声、舞声,缘幢倒绝,种种伎戏,无不翫习,沙门瞿昙无如是事。 如余沙门、婆罗门食他信施,行遮道法,邪命自活,瞻相男女,吉凶好丑,及相畜生,以求利养,沙门瞿昙无如是事。如余沙门、婆罗门食他信施,行遮道法,邪命自活,召唤鬼神,或复驱遣,种种厌祷,无数方道,恐热于人,能聚能散,能苦能乐,又能为人安胎出衣,亦能呪人使作驴马,亦能使人聋盲瘖哑,现诸技术,叉手向日月,作诸苦行以求利养,沙门瞿昙无如是事。如余沙门、婆罗门食他信施,行遮道法,邪命自活,或为人呪病,或诵恶呪,或诵善呪,或为医方、针炙、药石,疗治众病,沙门瞿昙无如此事。如余沙门、婆罗门食他信施,行遮道法,邪命自活,或呪水火,或为鬼呪,或诵刹利呪,或诵象呪,或支节呪,或安宅符呪,或火烧、鼠囓能为解呪,或诵知死生书,或诵梦书,或相手面,或诵天文书,或诵一切音书,沙门瞿昙无如此事。如余沙门、婆罗门食他信施,行遮道法,邪命自活,瞻相天时,言雨不雨,谷贵谷贱,多病少病,恐怖安隐,或说地动、彗星、月蚀、日蚀,或言星蚀,或言不蚀,方面所在,皆能记之,沙门瞿昙无如此事。如余沙门、婆罗门食他信施,行遮道法,邪命自活,或言此国当胜,彼国不如,或言彼国当胜,此国不如,瞻相吉凶,说其盛衰,沙门瞿昙无如是事。 诸比丘,此是持戒小小因缘,彼寡闻凡夫以此叹佛。 佛告诸比丘:更有余法,甚深微妙大法光明,唯有贤圣弟子能以此言赞叹如来。何等是甚深微妙大光明法,贤圣弟子能以此法赞叹如来? 诸有沙门、婆罗门于本劫本见、末劫末见,种种无数,随意所说,尽入六十二见中,本劫本见、末劫末见,种种无数,随意所说,尽不能出过六十二见中。彼沙门、婆罗门以何等缘,于本劫本见、末劫末见,种种无数,各随意说,尽入此六十二见中,齐是不过? 诸沙门、婆罗门于本劫本见,种种无数,各随意说,尽入十八见中,本劫本见,种种无数,各随意说,尽不能过十八见中。彼沙门、婆罗门以何等缘,于本劫本见,种种无数,各随意说,尽入十八见中,齐此不过? 诸沙门婆罗门于本劫本见,起常论,言:我及世间常存。此尽入四见中,于本劫本见言:我及世间常存。尽入四见,齐是不过。彼沙门、婆罗门以何等缘,于本劫本见,起常论,言:我及世间常存。此尽入四见中,齐是不过?或有沙门、婆罗门种种方便,入定意三昧,以三昧心忆二十成劫败劫。彼作是说:我及世间是常,此实余虚。所以者何?我以种种方便入定意三昧,以三昧心忆二十成劫败劫,其中众生不增不减,常聚不散。我以此知,我及世间是常,此实余虚。此是初见。沙门、婆罗门因此于本劫本见,计我及世间是常,于四见中,齐是不过。 或有沙门、婆罗门种种方便,入定意三昧,以三昧心忆四十成劫败劫。彼作是说:我及世间是常,此实余虚。所以者何?我以种种方便,入定意三昧,以三昧心忆四十成劫败劫,其中众生不增不减,常聚不散。我以此知,我及世间是常,此实余虚。此是二见。诸沙门、婆罗门因此于本劫本见,计我及世间是常,于四见中,齐是不过。 或有沙门、婆罗门以种种方便,入定意三昧,以三昧心忆八十成劫败劫。彼作是言:我及世间是常,此实余虚。所以者何?我以种种方便入定意三昧,以三昧心忆八十成劫败劫,其中众生不增不减,常聚不散。我以此知,我及世间是常,此实余虚。此是三见。诸沙门、婆罗门因此于本劫本见,计我及世间是常,于四见中,齐是不过。 或有沙门、婆罗门有捷疾相智,善能观察,以捷疾相智方便观察,谓为审谛,以己所见,以己辩才作是说,言:我及世间是常。此是四见。沙门、婆罗门因此于本劫本见,计我及世间是常,于四见中,齐是不过。此沙门、婆罗门于本劫本见,计我及世间是常,如此一切尽入四见中。 我及世间是常,于此四见中,齐是不过。唯有如来知此见处,如是持、如是执,亦知报应。如来所知又复过是,虽知不著,已不著则得寂灭,知受集、灭、味、过、出要,以平等观无余解脱,故名如来,是为余甚深微妙大法光明,使贤圣弟子真实平等赞叹如来。 复有余甚深微妙大法光明,使贤圣弟子真实平等赞叹如来,何等是? 诸沙门、婆罗门于本劫本见起论,言:我及世间,半常半无常。彼沙门、婆罗门因此于本劫本见,计我及世间半常半无常,于此四见中,齐是不过。或有是时,此劫始成,有余众生福尽、命尽、行尽,从光音天命终,生空梵天中,便于彼处生爱著心,复愿余众生共生此处。此众生既生爱著愿已,复有余众生命、行、福尽,于光音天命终,来生空梵天中。其先生众生便作是念:我于此处是梵、大梵。我自然有,无能造我者。我尽知诸义典,千世界于中自在,最为尊贵,能为变化,微妙第一,为众生父。我独先有,余众生后来。后来众生,我所化成。其后众生复作是念:彼是大梵!彼能自造,无造彼者,尽知诸义典,千世界于中自在,最为尊贵,能为变化,微妙第一,为众生父。彼独先有,后有我等。我等众生,彼所化成。彼梵众生命、行尽已,来生世间,年渐长大,剃除须发,服三法衣,出家修道,入定意三昧,随三昧心自识本生,便作是言:彼大梵者能自造作,无造彼者,尽知诸义典,千世界于中自在,最为尊贵,能为变化,微妙第一,为众生父,常住不变,而彼梵化造我等,我等无常变易,不得久住,是故当知,我及世间半常半无常,此实余虚。是谓初见。沙门、婆罗门因此于本劫本见起论,半常半无常,于四见中,齐是不过。 或有众生喜戏笑懈怠,数数戏笑以自娱乐。彼戏笑娱乐时,身体疲极便失意,以失意便命终,来生世间,年渐长大,剃除须发,服三法衣,出家修道。彼入定意三昧,以三昧心自识本生,便作是言:彼余众生不数生,不数戏笑娱乐,常在彼处,永住不变。由我数戏笑故,致此无常,为变易法。是故我知,我及世间半常半无常,此实余虚。是为第二见。沙门、婆罗门因此于本劫本见起论,我及世间半常半无常,于四见中,齐此不过。 或有众生展转相看已,便失意,由此命终,来生世间,渐渐长大,剃除须发,服三法衣,出家修道,入定意三昧,以三昧心识本所生,便作是言:如彼众生以不展转相看,不失意故,常住不变。我等于彼数相看,数相看已便失意,致此无常,为变易法。我以此知,我及世间半常半无常,此实余虚。是第三见。诸沙门、婆罗门因此于本劫本见起论,我及世间半常半无常,于四见中,齐此不过。 或有沙门、婆罗门有捷疾相智,善能观察。彼以捷疾观察相智,以己智辩言:我及世间半常半无常,此实余虚。是为第四见。诸沙门、婆罗门因此于本劫本见起论,我及世间半常半无常,于四见中,齐是不过。 诸沙门、婆罗门于本劫本见起论,我及世间半常半无常,尽入四见中,齐是不过。唯佛能知此见处,如是持、如是执,亦知报应。如来所知又复过是,虽知不著,以不著则得寂灭,知受集、灭、味、过、出要,以平等观无余解脱,故名如来,是为余甚深微妙大法光明,使贤圣弟子真实平等赞叹如来。 复有余甚深微妙大法光明,使贤圣弟子真实平等赞叹如来。何等法是? 诸沙门、婆罗门于本劫本见起论,我及世间有边无边。彼沙门、婆罗门因此于本劫本见起论,我及世间有边无边,于此四见中,齐是不过。 或有沙门、婆罗门种种方便,入定意三昧,以三昧心观世间,起边想。彼作是说:此世间有边,是实余虚。所以者何?我以种种方便入定意三昧,以三昧心观世间有边,是故知世间有边,此实余虚。是谓初见。沙门、婆罗门因此于本劫本见起论,我及世间有边,于四见中,齐是不过。 或有沙门、婆罗门以种种方便,入定意三昧,以三昧心观世间,起无边想。彼作是言:世间无边,此实余虚。所以者何?我以种种方便,入定意三昧,以三昧心观世间无边,是故知世间无边,此实余虚。是第二见。沙门、婆罗门因此于本劫,本见起论,我及世间无边,于四见中,齐此不过。 或有沙门、婆罗门以种种方便,入定意三昧,以三昧心观世间,谓上方有边,四方无边。彼作是言:世间有边无边,此实余虚。所以者何?我以种种方便,入定意三昧,以三昧心观上方有边,四方无边,是故我知世间有边无边,此实余虚。是为第三见。诸沙门、婆罗门因此于本劫本见起论,我及世间有边无边,于此四见中,齐是不过。 或有沙门、婆罗门有捷疾相智,善于观察。彼以捷疾观察智,以己智辩言:我及世间非有边非无边,此实余虚。是为第四见。诸沙门、婆罗门因此于本劫本见起论,我及世间有边无边,此实余虚。于四见中,齐是不过。 此是诸沙门、婆罗门于本劫本见起论,我及世间有边无边,尽入四见中,齐是不过。唯佛能知此见处,如是持、如是执,亦知报应。如来所知又复过是,虽知不著,已不著则得寂灭,知受集、灭、味、过、出要,以平等观无余解脱,故名如来,是为余甚深微妙大法光明,使贤圣弟子真实平等赞叹如来。 复有余甚深微妙大法光明,使贤圣弟子真实平等赞叹如来。何者是? 诸沙门、婆罗门于本劫本见,异问异答。彼彼问时,异问异答,于四见中,齐是不过。沙门、婆罗门因此于本劫本见,异问异答,于四见中,齐是不过。 或有沙门、婆罗门作如是论,作如是见:我不见不知善恶有报、无报耶。我以不见不知故,作如是说,善恶有报耶、无报耶?世间有沙门、婆罗门广博德闻,聪明智慧,常乐闲静,机辩精微,世所尊重,能以智慧善别诸见,设当问我诸深义者,我不能答,有愧于彼,于彼有畏,当以此答以为归依、为洲、为舍,为究竟道。彼设问者,当如是答:此事如是,此事实,此事异,此事不异,此事非异非不异。是为初见。沙门、婆罗门因此问异答异,于四见中,齐是不过。 或有沙门、婆罗门作如是论,作如是见:我不见不知为有他世耶、无他世耶。诸世间沙门、婆罗门以天眼、知他心智,能见远事,已虽近他,他人不见,如此人等能知有他世、无他世。我不知不见有他世、无他世,若我说者,则为妄语。我恶畏妄语故以为归依、为洲、为舍,为究竟道。彼设问者,当如是答:此事如是,此事实,此事异,此事不异,此事非异非不异。是为第二见。诸沙门、婆罗门因此问异答异,于四见中,齐是不过。 或有沙门、婆罗门作如是见,作如是论:我不知不见何者为善,何者不善。我不知不见如是说是善、是不善。我则于此生爱,从爱生恚,有爱有恚,则有受生。我欲灭受,故出家修行。彼恶畏受,故以此为归依、为洲、为舍,为究竟道。彼设问者,当如是答:此事如是,此事实,此事异,此事不异,此事非异非不异。是为第三见。诸沙门、婆罗门因此问异答异,于四见中,齐是不过。 或有沙门、婆罗门愚冥暗钝。他有问者,彼随他言答:此事如是,此事实,此事异,此事不异,此事非异非不异。是为四见。诸沙门、婆罗门因此异问异答,于四见中,齐是不过。 或有沙门、婆罗门于本劫本见,异问异答,尽入四见中,齐是不过。唯佛能知此见处,如是持、如是执,亦知报应。如来所知又复过是,虽知不著,已不著则得寂灭,知受集、灭、味、过、出要,以平等观无余解脱,故名如来,是为甚深微妙大法光明,使贤圣弟子真实平等赞叹如来。 复有余甚深微妙大法光明,使贤圣弟子真实平等赞叹如来。何等是? 或有沙门、婆罗门于本劫本见,谓无因而出有此世间,彼尽入二见中。于本劫本见无因而出有此世间,于此二见中,齐是不过。彼沙门、婆罗门因何事于本劫本见,谓无因而有,于此二见中,齐是不过? 或有众生无想无知。若彼众生起想,则便命终,来生世间,渐渐长大,剃除须发,服三法衣,出家修道,入定意三昧,以三昧心识本所生。彼作是语:我本无今有,忽然有,此世间本无今有,此实余虚。是为初见。诸沙门、婆罗门因此于本劫本际,谓无因有,于二见中,齐是不过。 或有沙门、婆罗门有捷疾相智,善能观察。彼已捷疾观察智观,以己智辩能如是说:此世间无因而有,此实余虚。此第二见。诸有沙门、婆罗门因此于本劫本见,无因而有,有此世间,于二见中,齐是不过。 诸有沙门、婆罗门于本劫本见,无因而有,尽入二见中,齐是不过。唯佛能知……亦复如是。 诸有沙门、婆罗门于本劫本见,无数种种,随意所说,彼尽入是十八见中。本劫本见,无数种种,随意所说,于十八见,齐是不过,唯佛能知……亦复如是。 复有余甚深微妙大法光明,何等是? 诸有沙门、婆罗门于末劫末见,无数种种,随意所说,彼尽入四十四见中,于末劫末见,种种无数,随意所说,于四十四见,齐是不过。彼有沙门、婆罗门因何事于末劫末见,无数种种,随意所说,于四十四见,齐此不过? 诸有沙门、婆罗门于末劫末见,生有想论,说世间有想,彼尽入十六见中,于末劫末见生想论,说世间有想,于十六见中,齐是不过。彼沙门、婆罗门因何事于末劫末见生想论,说世间有想,彼尽入十六见中,齐是不过? 诸有沙门、婆罗门作如是论、如是见,言:我此终后,生有色有想,此实余虚。是为初见。诸沙门、婆罗门因此于末劫末见生想论,说世间有想,于十六见中,齐是不过。有言:我此终后,生无色有想,此实余虚。有言:我此终后,生有色无色有想,此实余虚。有言:我此终后,生非有色非无色有想,此实余虚。 有言:我此终后,生有边有想,此实余虚。有言:我此终后,生无边有想,此实余虚。有言:我此终后,生有边无边有想,此实余虚。有言:我此终后,生非有边非无边有想,此实余虚。 有言:我此终后,生而一向有乐有想,此实余虚。有言:我此终后,生而一向有苦有想,此实余虚。有言:我此终后,生有乐有苦有想,此实余虚。有言:我此终后,生不苦不乐有想,此实余虚。有言:我此终后,生有一想,此实余虚。有言:我此终后,生有若干想,此实余虚。有言:我此终后,生少想,此实余虚。有言:我此终后,生有无量想,此实余虚。是为十六见。 诸有沙门、婆罗门于末劫末见,生想论,说世间有想,于此十六见中,齐是不过。唯佛能知……亦复如是。 复有余甚深微妙大法光明,何等法是? 诸有沙门、婆罗门于末劫末见,生无想论,说世间无想,彼尽入八见中,于末劫末见,生无想论,于此八见中,齐此不过。彼沙门、婆罗门因何事于末劫末见,生无想论,说世间无想,于八见中,齐此不过? 诸有沙门、婆罗门作如是见,作如是论:我此终后,生有色无想,此实余虚。有言:我此终后,生无色无想,此实余虚。有言:我此终后,生有色无色无想,此实余虚。有言:我此终后,生非有色非无色无想,此实余虚。 有言:我此终后,生有边无想,此实余虚。有言:我此终后,生无边无想,此实余虚。有言:我此终后,生有边无边无想,此实余虚。有言:我此终后,生非有边非无边无想,此实余虚。是为八见。 若沙门、婆罗门因此于末劫末见,生无想论,说世间无想,彼尽入八见中,齐是不过。唯佛能知……亦复如是。 复有余甚深微妙大法光明,何等法是? 或有沙门、婆罗门于末劫末见,生非想非非想论,说此世间非想非非想,彼尽入八见中,于末劫末见,作非想非非想论,说世间非想非非想,于八见中,齐是不过。彼沙门、婆罗门因何事于末劫末见,生非想非非想论,说世间非想非非想,于八见中,齐是不过? 诸沙门、婆罗门作如是论,作如是见:我此终后,生有色非有想非无想,此实余虚。有言:我此终后,生无色非有想非无想,此实余虚。有言:我此终后,生有色无色非有想非无想,此实余虚。有言:我此终后,生非有色非无色非有想非无想,此实余虚。 有言:我此终后,生有边非有想非无想,此实余虚。有言:我此终后,生无边非有想非无想,此实余虚。有言:我此终后,生有边无边非有想非无想,此实余虚。有言:我此终后,生非有边非无边非有想非无想,此实余虚。是为八见。 若沙门、婆罗门因此于末劫末见,生非有想非无想论,说世间非有想非无想,尽入八见中,齐是不过。唯佛能知……亦复如是。 复有余甚深微妙大法光明,何等法是? 诸有沙门、婆罗门于末劫末见,起断灭论,说众生断灭无余,彼尽入七见中,于末劫末见起断灭论,说众生断灭无余,于七见中,齐是不过。彼沙门、婆罗门因何事于末劫末见,起断灭论,说众生断灭无余,于七见中,齐是不过? 诸有沙门、婆罗门作如是论,作如是见:我身四大、六入,从父母生乳哺养育,衣食成长,摩扪拥护,然是无常,必归磨灭。齐是名为断灭。第一见也。或有沙门、婆罗门作是说言:此我不得名断灭,我欲界天断灭无余,齐是为断灭。是为二见。或有沙门、婆罗门作是说言:此非断灭,色界化身,诸根具足,断灭无余,是为断灭。有言:此非断灭,我无色空处断灭。有言:此非断灭,我无色识处断灭。有言:此非断灭,我无色不用处断灭。有言:此非断灭,我无色有想无想处断灭。是第七断灭,是为七见。 诸有沙门、婆罗门因此于末劫末见,言此众生类断灭无余,于七见中,齐此不过。唯佛能知……亦复如是。 复有余甚深微妙大法光明,何等法是? 诸有沙门、婆罗门于末劫末见,现在生泥洹论,说众生现在有泥洹,彼尽入五见中,于末劫末见说现在有泥洹,于五见中,齐是不过。彼沙门、婆罗门因何事于末劫末见,说众生现有泥洹,于五见中,齐是不过? 诸有沙门、婆罗门作是见,作是论说:我于现在五欲自恣,此是我得现在泥洹。是第一见。复有沙门、婆罗门作是说:此是现在泥洹,非不是。复有现在泥洹微妙第一,汝所不知,独我知耳。如我去欲、恶不善法,有觉、有观离生喜、乐,入初禅,此名现在泥洹。是第二见。复有沙门、婆罗门作如是说:此是现在泥洹,非不是。复有现在泥洹微妙第一,汝所不知,独我知耳。如我灭有觉、观,内喜、一心,无觉、无观,定生喜、乐,入第二禅,齐是名现在泥洹。是为第三见。复有沙门、婆罗门作是说言:此现在泥洹,非不是。复有现在泥洹微妙第一,汝所不知,独我知耳。如我除念、舍喜、住乐,护念一心,自知身乐,贤圣所说,入第三禅,齐是名现在泥洹。是为第四见。复有沙门、婆罗门作是说言:此是现在泥洹,非不是。现在泥洹复有微妙第一,汝所不知,独我知耳。如我乐灭、苦灭,先除忧、喜,不苦不乐,护念清净,入第四禅,此名第一泥洹。是为第五见。 若沙门、婆罗门于末劫末见,生现在泥洹论,于五见中,齐是不过。唯佛能知……亦复如是。 诸有沙门、婆罗门于末劫末见,无数种种,随意所说,于四十四见中,齐是不过。唯佛能知此诸见处……亦复如是。 诸有沙门、婆罗门于本劫本见、末劫末见,无数种种,随意所说,尽入此六十二见中,于本劫本见、末劫末见,无数种种,随意所说,于六十二见中,齐此不过。唯如来知此见处……亦复如是。 诸有沙门、婆罗门于本劫本见,生常论,说:我、世间是常。彼沙门、婆罗门于此生智,谓异信、异欲、异闻、异缘、异觉、异见、异定、异忍,因此生智。彼以希现则名为受,乃至现在泥洹,亦复如是。诸有沙门、婆罗门生常论,言:世间是常。彼因受缘,起爱生爱而不自觉知,染著于爱,为爱所伏,乃至现在泥洹,亦复如是。诸有沙门、婆罗门于本劫本见,生常论,言:世间是常。彼因触缘故,若离触缘而立论者,无有是处,乃至现在泥洹,亦复如是。诸有沙门、婆罗门于本劫本见、末劫末见,各随所见说,彼尽入六十二见中,各随所见说,尽依中在中,齐是不过。犹如巧捕鱼师,以细目网覆小池上,当知池中水性之类,皆入网内,无逃避处,齐是不过。诸沙门、婆罗门亦复如是,于本劫本见、末劫末见,种种所说,尽入六十二见中,齐是不过。 若比丘于六触集、灭、味、过、出要,如实而知,则为最胜,出彼诸见。如来自知生死已尽,所以有身,为欲福度诸天、人故,若其无身,则诸天、世人无所恃怙。犹如多罗树断其头者,则不复生,佛亦如是,已断生死,永不复生。当佛说此法时,大千世界三返六种震动。 尔时,阿难在佛后执扇扇佛,偏露右臂,长跪叉手,白佛言:此法甚深,当以何名,云何奉持? 佛告阿难:当名此经为义动、法动、见动、魔动、梵动。 尔时,阿难闻佛所说,欢喜奉行。 佛说长阿含经卷第十四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