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目录
杂阿含经 序文

  《杂阿含经》,五十卷,刘宋元嘉二十年(443)中印三藏求那跋陀罗译。此经的别行本传入中国颇早,初期(从汉末到晋末)的译家如安世高、支谦、竺法护等,都相继翻译。后来唐代玄奘、义净,宋代法贤、法天、施护等,也续有另本的重译。现存别行本有《水沫所漂经》等三十种之多。对这些另本而言,五十卷本也可称为《大本杂含》。此外,还有三秦时代(350~431)失译的《别译杂阿含经》十六卷,相当于大本的第四,二十二,三十二至三十六,三十八至四十,四十一后半卷、四十二、四十四至四十六,四十八至五十各卷。

  本经题名"杂阿含",古来有解释为杂碎难持(见《分别功德论》一),也有解释为对四众、天子、天女等的杂说(见《五分律》三十、《四分律》五十四),也有解释为文句、根、力、觉、道等杂(见《摩诃僧祇律》三十二),都不见得很正确。唐代义净在所译《毗奈耶杂事》内,曾译此经名为《相应阿含》(见卷三十九),表示本经系随事义的相应而集成各别品类。但本经实际的编纂,仍以各类相应的经,依著方便而夹杂排列(如佛和弟子所说相应,从能说人而言应安放在篇首,但经文却随宜夹杂于种种事相应之间等),次第不顺,所以有"杂"的意义。这是《瑜伽师地论》(卷八十五)对它的解释,最为恰当。所以玄奘翻译本经名仍为《杂阿含》。

  本经结构,据姚秦时僧肇所撰《长阿含经序》,应有四分十诵。但写刻本品目不全,仅有《诵六入处品》第二,《杂因诵》第三,《弟子所说诵》第四,《诵道品》第五等四个品目,其余的都阙失了。又本经译出以后,即未经过好好地整理,卷次紊乱,兼以经文繁短,依《大正藏》编号,约共一千三百五十九经(《大正藏》本对该经一一编号,合成一千三百六十二经。其中第二十三和二十五两卷原已佚失,后人误收西晋安法钦译《阿育王传》、梁僧伽婆罗译《阿育王经》的部分以及另一典籍共三经,故《杂阿含》实为一千三百五十九经)。间有颠倒,是以向来学者大都视本经为无次第可言。20世纪初,日人姊歧正治曾对勘巴、汉文四《阿含》,发表《汉文四阿含》一文,认为《杂含》当分为八诵六十二部(最初发表于《日本亚细亚杂志》三十五卷,1908),其说亦出之假定,缺乏根据。以后经中国学者从唐译《瑜伽师地论》内,探索到本经依佛说九事(有情事、受用事等)而编辑的体例,并用《瑜伽》中大段引释本经的摩呾理迦详细对勘,刊定本经确为四分十诵,并改正写刻本的卷次,恢复原状(详见吕澂撰《〈杂阿含经〉刊定记》,载《内学》第一辑,1924),其名目、卷次,大体如下:

  一、《蕴、处、因缘相应分》(所说分的所了知部分),计六诵:《五取蕴诵》第一(《经》第一卷以下),《六处诵》第二(旧题《六入诵》第二,《经》第八卷以下),《缘起诵》第三(旧题《杂因诵》第三,《经》第十二卷),《食诵》第四(《经》第十五卷以下),《谛诵》第五(《经》第十五、十六卷),《界诵》第六(《经》第十六、十七卷)。

  二、《佛弟子所说、佛所说相应分》(能说分),计二诵:《佛弟子所说诵》第七(旧题《弟子所说诵》第四,《经》第十八卷以下),《佛所说诵》第八(《经》第二十二卷以下)。

  三、《道品相应分》(所说分的能了知部分),一诵:《念住等诵》第九(旧题《诵道品》第五,《经》第二十四卷以下)。

  四、《结集相应分》(所为说分),一诵:《八众诵》第十(《经》第三十五卷以下)。

  本经是印度北方所传四《阿含经》中的一种,重在说明各种禅观和它的效果,所以为修禅者所专习。其各诵所说法义,颇多彼此重复之处,以下只略说其主要内容。

  第一分,《五取蕴诵》第一(依《刊定记》旧本《经》卷一、十、三、二、五,共五卷,一百一十二经,此依《大正藏》编号计算,下并同),主要内容为依无常、苦、空、无我四门正观五蕴,如实了知,于色等诸行起厌离想,心得解脱。又反复教导,应如实观察五蕴、蕴集、蕴灭、蕴灭道迹(卷十第四经),如实知蕴爱味、蕴过患、蕴出离(卷一第十三经),以上为七处善。观察蕴、界、处,思惟其义,是为三种观。更分析五取蕴是本行(先业烦恼)、所作(今所生诸诸行)、本所思愿(后有爱)所集,彼法灭故是名为灭,非永无相。世人颠倒,依于有无二边,惟如实正观世间集(缘起)者则不生世间无见,正观世间灭(性空)者则不生世间有见;是以如来离于二边,说于中道,所谓此有故彼有,谓缘无明有行,乃至老病死等苦集,此无故彼无,谓天明灭则行灭,乃至老病死等苦灭(卷十第七经)。凡愚于非所应求诸老病死而反生起,于所应求所谓涅槃不如实知,闻说无我、我所,妄生怖畏(卷三第九经)。见有我者,一切皆于色等蕴为取所缘,无明所盖,不知苦际。应于诸行,依止无我见发其胜解,无明触灭,明触觉起,于色等舍而不取,寂灭而住,则欲贪断,正向灭尽,自证我生已尽,乃至自知不受后有,不起诸漏,心得解脱(卷三第五经)。此中以欲贪不现行名断,以超越随眠,永离欲贪名心解脱。若于五蕴取著,生于爱恚,名有漏法,反此名无漏法(卷二第二十三经)。又说如来为法根、法眼、法依,附辨如来与慧解脱阿罗汉同分、异分(卷三第七十四经);说比丘当善思惟,观察于心,心恼故众生恼,心净故众生净(卷十第十二经),都孕含了以后教义上的进一步发展。又载佛自说,我如法语,不与世间诤,而世间盲无目者不知不见,乃与我诤(卷二第五经);及萨遮尼犍言色等是我,佛问:汝于色等能为主宰,悉得自由否?终于默然不答,从佛教法(卷五第八经)等,可略见佛化外道事迹。

  《六处诵》第二(旧本《经》卷八、九、四十三、十一、十三,共五卷,一百三十一经),主要内容为尊者罗睺罗问:云何知,云何见?

  于内识身及外一切相,令我、我所、我慢、使系著不生(卷八第十一经)。又略示应超越二法,断诸爱欲,转去诸结,离诸相,寂灭解脱,究竟苦边(卷八第十九经)。此中以眼、色等为二,缘眼、色生识,三事和合生触,触生妥,若于此受的集、灭、味、患、离不如实知,即种植增长诸恶不善法(卷八第二十八经)。而非眼系色,非色系眼,于其中间起欲贪则是其系(卷九第二十经),故说内六入处是一边,外六处是一边,受是其中,爱为缝紩(卷四十三第一经)。眼见色巳,爱念染著贪乐,起身口意业,是名为海,一切世间悉于其中贪乐沈没(卷八第三十经)。是故应善守护根门,常摄其心,住身念处。举龟见野干觅食,即便藏六喻,勉诸比丘常当执持眼律仪住,于律仪及非律仪应善了知(卷四十三第三经),于六触入处极生厌怖,内心安住,制令一意。更举四蛇、五怨、六贼喻(卷四十三第八经),勉善备资粮,作所应作。又说内六入处名为世间,诸触受若苦、若乐、若不苦不乐,一切是危脆败坏法,名为世问(卷九第五经)。如实知眼空(有为空)、常恒不变易法空(无常等)、我我所空(无为空),此性自尔,名为世间空(卷九第四经)。虽于外事中依俗谛假名说有果及有受者,而眼生时无有来处,灭时无有去处,不实而生,生已尽灭,有业报而无作者,当知是名第一义空(卷十三第三十一经)。如是如实了知,名圣弟子到世间边,知世间,度世间,究竟苦边(卷九第六经)。又载佛教弟子二十亿耳于修习中应善发起平等精进,举有名的善弹琴喻,说精进太急增其掉悔,太缓令人懈怠,应如善调琴弦,不缓不急,然后发微妙和雅音,当平等修习摄受,莫着,莫放逸,莫取相,是名善修(卷九第二十五经)。又举渡灰河喻(以灰河南岸极热,喻内外六入处)说菩萨诸正行道以及道果胜声闻乘、为无有之义(卷四十三第十二经)。

  《缘起诵》第三(旧本《经》卷十二、十四、十五的一部分,共约二卷半,三十九经),主要结集佛所宣说,昔未成道时,观一切世间皆入生死(卷十五第二经),依正思惟,始从生死次第逆观苦集二谛缘起道理,复以善方便观灭道二谛,知何法无故则老死无,何法灭故则老死灭。如游旷野,披荒觅路,忽遇故道,随行前进,入故城邑,圆观清净,丰乐安隐。于老病死及其集、灭、灭道迹,自知自觉,成等正觉(卷十二第五经)。并说过去诸佛,亦于缘起正思惟已,证等正觉(卷十五第五经)。进而说明缘起法,无始时来因果展转相续,非我作,亦非余人作,如来出世及未出世,法界常住。如来自觉此法成等正觉,为诸众生分别演说,开发显示,所谓此有故彼有,此无故彼无,谓无明缘行乃至纯大苦聚集;此无故彼无,此灭故彼灭,谓无明灭故行灭乃至纯大苦聚灭(卷十二第十七经)。多闻圣弟子于缘起法、缘生法世问集灭如实正知,善见、善觉、善入,觉知觉见世间生灭,成就贤圣(卷十二第十三经)。依缘起法义,若不知前后际、不知内外、不知业报等,则痴暗大冥,是名无明(卷十二第十六经)。缘其实性最极甚深,由微细因果、无我、离系有情而有系缚、有系有情而离系缚等四相,难于了知,或于此疑惑犹豫,先不得得想,不获获想,不证证想,复为说出世空相应缘起随顺法(卷十二第十一经)。又说凡夫于四大身生厌,离欲背舍,但非于识。应观心意识刹那转变,异生异灭,于缘起善巧,如理观察,识无常性(卷十二第七经)。如是观者,于色解脱,于受想行识解脱,于生老病死忧悲恼苦解脱,说彼于苦得解脱,自知我生已尽,乃至不受后有,而安住于毕竟若有余依、若无余依二涅槃界(卷十二第八经)。

  《食诵》第四(旧本《经》卷十五的一部分,八经),主要说众生依抟、触、思、识四种食资养而得住世。四食由爱为缘而有,爱由受,受由触,触由六入处。凡愚于此有所追求,造作新善恶业,便能摄受当来后有,故说爱集是食集,食集故未来老病死忧悲苦恼集。如是六入处灭则触灭,乃至爱灭、食灭,而纯大苦聚灭(卷十五第七经)。正观诸食,以识为依,缘起轮回不绝,说为食义(卷十五第八经)。又于四食深见过患,当观抟食如子肉想,则五欲断;观触食如无皮牛,常有苦毒,则三受断;观思食如大火起,急思远避,则三爱断;观识食如受三百矛,则名色断(卷十五第十经)。言资益众生寿命四食,比丘若有喜有贪,则招纯大苦聚;若对四食无贪无喜,识无所住,犹如虚空,则苦聚灭(卷十五第十至十五经)。

  《谛诵》第五(旧本《经》卷十五,十六的一部分,约一卷半,六十五经),主要说佛转法轮,自说所缘境界及所得方便。所缘境界即苦、集、灭、道四圣谛,所得方便即于此四谛三周正转而生起的十二相智此中初转于苦圣谛乃至道圣谛作正思惟,如实了知,于本所未闻法生眼(能取现见事)智(能取不现见事)明(悟入尽所有事)觉悟入如所有事)四种行相(卷十五第十五经)。次转以其妙慧如实遍知当知苦谛,永断当断集谛,作证当证灭谛,修习当修道谛,亦起眼、智等四种行相(卷十五第十八经)。三转自知于所应作我皆已作,于苦谛已知,集谛已断,灭谛已作证,道谛已修,亦起眼、智等四种行相,得出得脱,自证得无上正等菩提(卷十五第二十五经)。如是三转法轮,以义饶益世间,故称如来为世间大医王,成就四法:一善知病,二善知病源,三善知病对治,四善知治病已当来更不复发,依次喻显苦集灭道四圣谛法(卷十五第二十五经)。又举大海盲龟,百年一出头,偶值浮木一孔,喻示人身难得,正法难闻,更难于彼,劝于四谛起增上欲,精进修学(卷十五第四十二经)。于谛智己证得者,如因陀罗柱,深入地中,四方猛风不能令动,智慧坚固,一切异论不能移转,不随他语(卷十五第三十四经)。若于四谛有疑者,则于佛有疑,于法、僧有疑(卷十六第十四经)。应由闻慧任持其法,思慧任持其义,修慧任持其证。是故当正思惟四谛,慎莫思惟世间不应思处,以彼非义饶益,非法饶益,非智非觉,不顺涅槃故(卷十六第一经)。又说四谛现观为渐非顿,先于苦谛证现观已,然后次第证于集灭道谛现观(卷十六第二十九经)。又说趣证谛智现观位次,三结尽者得须陀洹,乃至于一切漏尽、自知不受后有者名阿罗汉,若于四谛平等觉者名为如来(卷十五第二十九经)。

  《界诵》第六(旧本《经》卷十六的一部分,十七,共二卷,四十六经),主要说众生常与界俱,与界和合,共相滋润,相似而转。当知诸界其数无量(卷十六第三十八经)。是故当说分别诸种种界,如实了知。略说有眼界、色界、眼识界等十八界(卷十六第四十五经)各自相续,决定差别。谓众生不善心生时,与不善界俱,当分别种种诸界(卷十六第四十经)。缘种种界,生种种触、种种受、种种想,种种欲,种种觉,种种热,种种求,是名依欲求故建立诸界(卷十六第四十八经)。缘界故生说,生见,生想,不离于界;凡夫者是无明界,乃至无上正等觉见,亦缘界而生,不离于界(卷十七第二经)。凡愚身触生诸受,心生狂乱,为贪使所系,增长身受心受,比如一人身被二毒箭,极生苦痛(卷十七第十五经)。应观乐受作苦想,苦受作剑刺想,不苦不乐受作无常灭想,是名正见(卷十七第十二经)。以一切行无常故,是变易法故,又依诸行渐次止息寂灭故,说所有诸受悉皆是苦(卷十七第十八、十九经),说名受患。正观受自性及其杂染、清净因缘,于受断,越欲贪,是名受离,为出为脱,离诸颠倒(卷十七第二十经)。当修止观二法,专精思惟。修习于止,终成于观,修习观已,亦成于止。止观双修,得解脱诸界,乃至断一切行,是名断界。一切行灭,是名灭界(卷十七第九经)。

  次第二分,《佛弟子所说诵》第七,《佛所说诵》第八,此二诵与下第四分《八众诵》第十,内容上大体仍说蕴、处、缘起、道平等事,但所说不拘于一义,不易归纳,故别开为二分,三诵。

  《佛弟子所说诵》(旧本《经》卷十八至二十一,八十六经),可分为舍利弗说、目犍连说等六品。舍利弗品多说八正道,及十善不善业迹。目犍连品多说神通及果报。阿那律品多说四念住,赞念住为净诸众生一乘道。大迦旃延品赞内外入处离欲名塞源流,及修六念、四证净等功德。阿难陀品多说断爱、修梵行事,特提无相心三昧智果功德。质多罗品解释佛所说无量心、无量相、无所有、空等诸三昧,有种种名、种种味,是名法一义、味种种;又善说种种界,及三业入出灭尽定灭、其次第。

  《佛所说诵》(旧本《经》卷四十一的一部分,六、七、三十一至三十五、三十七、四十七,共约九卷半,二百八十三经)系结集佛说部分之不用伽他问答形式者,内容与各诵所说大体相通,而特赞净信、行施、修慈、戒杀、不放逸,及分别善不善业迹。佛善知诸众生根之优劣,应机施教,经中具载佛化遮罗阇罗那、战斗活、调马、凶恶、摩尼珠鬐、王顶、刀师诸聚落主(卷三十二第三至十一经),及临般涅槃许外道须跋陀罗问法,摄受出家,知法入法,得阿罗汉果,先佛入灭(卷三十五第八经)等事迹。

  第三分,《念住等诵》第九(旧本《经》卷二十三至三十,及卷四十一的一部分,二百六十九经),本诵可分为菩提分、持息念、三学、四证净四段。菩提分段,于导首的身、受、心、法四念住部分特详,赞为一乘道,净诸众生(卷二十四第三经),为世出世间无量善法生起依处,为声闻行四种增上方便(卷二十四第九经),离此即违背如理作意,无缘能生正见等正道,于苦不得解脱(卷二十四第四经),故菩提分法安立念住为初。而当先净其戒,直其见,具足三业,然后郑重修习(卷二十四第二十一经)。念住随身等法,观缘生性,悟入无常无我,系心集灭观而无所依住,是故当自取心,持自境界,莫令外散(卷二十四第十四经)。次四正断,四神足部分,经文已佚。次五根部分,分别指出信根是四不坏净,精进根是四正断,念根是四念处,定根是四禅,慧根是四谛(卷二十六第五经)。又特指出五根诸功德皆以慧为导首。由思择力,如理作意,思惟诸法,此增上故,乃于涅槃得正信解,次发精进,于身等所缘境界安住正念,令心一趣,乃至于一切法如实了知,尽其究竟。如是慧于初中后多有所作,最为殊胜,一切皆为所摄故(卷二十六第十经)。复以发菩提心义贯摄五根,谓于菩提心起净信心,起精进方便,及初发心所起念、三昧、智慧、顺次名为信等五根(卷二十六第十三经)。次五力部分,先约为二力,谓数力与修力(卷二十六第二十经)。于一切恶行深见过患,能正思择,息恶修善,是名数力。以此为依,能正修习四念住等菩提分法,是名修力。又约为三力,谓信力、进力、慧力,或信力、念力、慧力。依此开为信、进、念、定、慧五力,顺次配指四不坏净、四正断等法,与五根同。或增惭、愧二力,为其力。又说如来成就十种智力,与声闻成就五种学力差别。若诸声闻始学,智慧未足,如来以法随时教授,令其深入坚固,成就不放逸(卷二十六第三十七经)。次七觉支部分,念、择法、精进、猗、喜、轻安(猗)定、舍七觉支,能正对治贪欲、瞋恚、睡眠、掉悔、疑五盖,能作大明,引趣涅槃(卷二十六第五十五经)。此中以念为能依,择法为所依,应善分别修习过程的适时非时(卷二十七第三经)。若能随时随量运转现前,一心正受,则不勤方便自得平等(卷二十七第八经)。如是七觉支渐次起已,修习满足,当得现法智证乐及命终涅槃等七种果(卷二十起第二十八经)。次八正道部分,此以导首的正见为主。正见生己,正志、正语、正业、正命、正方便、正念、正定次第生起,得正解脱(卷二十八第二经)。诸不善法,一切皆以无明为根本,不如实知故起于邪见乃至邪定;若诸善法,一切皆以明为根本,如实知者则为正见(卷二十八第三经)。正见乃至正定是为彼岸,是逆流道(卷二十八第二十一经)。学谓学正见成就乃至正定成就,至于无学正定成就是名圣漏尽(卷二十八第十二经)。是故当修正见,以义饶益,常得安乐。正见为首,八正道支顺正理故,说名为法;能灭一切烦恼故名毗奈耶;去诸恶法,一切贤圣共修习故说名为圣;趣涅槃故说名应修(卷二十八第三十九经)。二、持息念段,说正修习安那般那,思惟系念乃至息灭,随顺观察,住乐知觉,身心轻安,不生染著(卷二十九第七经),能令昏沉下劣俱行粗重皆悉远离,对治妄想,令寻伺等亦皆寂静,修纯明分想速得成就(卷二十九第六经)。经载如来以两个月为期,持息念思惟住,称为圣住,亦名无学现法乐住。学人修此,所不得当得,不到当到,不证当证(卷二十九第十二经)。三、三学段,此中首尊重增上戒学,说修习三学,则为摄受一切戒(卷二十九第二十三经)。如有汛尔出家,不以净戒为其增上,则于定于慧,比知亦尔,佛即说彼于沙门果证为无能者(卷二十九第二十四经)。又说解脱坚固念为增上,学胜利住慧为上首(卷二十九第二十九经)。最后四证净段,经以八正道为流,而说成就于佛、法、僧、戒四不坏净为入流(卷三十第十四经)。成就四不坏净者,于世尊处得清净信乐,决定不生疑惑,则不由他信,不由他欲,不从他闻,不取他意,不因他畏,是名有如实正慧知见(卷三十第五经),是为增上三学所依止处。佛嘱比丘,若有人于汝处乐闻、乐受者,当为说四证净,令入令住(卷三十第八经)。

  第四分,《八众诵》第十(旧本《经》卷三十八至四十、四十六、四十二、四、四十四至四十五、三十六、二十二、四十八至五十共十三卷,三百一十经),系结集佛为八众说法之用伽他问答形式者,《刊定记》依别译二十卷本(相当于大本三十卷以下之文)所存经名、结颂,对校大本,得所属各卷。一、沙门众部分,着重赞止息恶业,出家学道,以剃除须发及尽诸漏为沙门二种端严(卷三十八第一经)。赞戒香能顺逆风熏被世间,宁食热铁丸,不犯戒而食信施(卷三十八第十二、十四经)。诫依法行乞,莫著嗜欲,莫贪利养(卷三十九第三经)。最勉断爱、除慢、息瞋、离结(卷三十八第七经),摄心护根,令内心寂静,正念正如,决定明了(卷三十九第二经)等。二、魔天众部分,多说魔化种种形,扰乱佛及比丘,及佛以净心降魔事。说五蕴、六入非我之所,若于此无所著,则不著魔境界。赞天帝释敬礼三宝,并为说止恶修善,修施戒等福德,导入正法。三、三十三天众部分,主要说受持供养父母、行惠施等七法者得生天。又说比丘当行忍辱,如天帝释恭敬三宝等。四、刹帝利众部分,主要为波斯匿王说法,劝修义、修法、修慈、信三宝,于福田行施等功德。五、婆罗门众部分,主要为诸婆罗门说八正道是清净道。亦有婆罗门因种种执着,瞋佛毁佛,见佛闻法后驯服,得净恶见等。六、梵天众部分,多说梵天赞颂佛说法功德,及兴供养、归信等事。七、尊重众部分,多载婆耆舍赞颂诸大弟子功德,及亲近佛、诸大弟子教诲受益,说譬赞颂事。八、四天王众部分,主要说佛许屈摩夜叉所说正念、慈心等法。又说若知法句,能持戒离杀生、不妄语,舍非义,则能脱鬼神道。虽父母不能解脱子苦,唯闻如来法,其苦得解脱等。

  本经勘与根本有部摩呾理迦相符(见《瑜伽》八十三至九十八各卷),系根本有部传本无疑。

  此经全部梵本已佚。近年在中国新疆地方等发现的零星梵本和《杂阿含经》个别经文相同的有十一经。

  本经大部译出的前后,零本翻译很多,现存的有三十九种之多(见内学院编:《精刻大藏经目录》)。

  西藏文大藏经中相当《杂阿含经》的零经亦有十一种。《杂阿含经》和南传巴利文本《相应部》相对勘,约有三分之一相同,其余同于巴利文本《增支部》者约一百二十经,同于中部者约二十经。详见赤沼智善《汉巴四部四阿含互照录》。

FROM:【《中国佛教》中国佛教协会 编】

【杂阿含经(Samyuktagama-sutra)】

  Za'ahanjing

  原始佛教基本经典。北传佛教四部阿含之一。因所集诸经篇幅短小,事多杂碎,故名。玄奘译名为《相应阿笈摩》,南朝宋求那跋陀罗译。原50卷,缺2卷,后以阿育王传补入。共收经1362部。一般认为属化地部传本。梵文原本现已不存。近代曾在中国新疆发现梵文残片。据《精刻大藏经目录》(支那内学院编)记述,现存历代异译本39种。都是从大部中撮要别译。这些异译本大多依中亚或北印度流行的传本译出,各出自何派,尚无定论。《杂阿含经》与南传《相应部经典》大体相应,但后者无论在经典内容还是经文编排方面都比前者更有系统性。有的学者认为此经有受大乘思想影响的痕迹。《长阿含经序》记《杂阿含经》有四分十诵,但现存刻本品目均不全,且经文多有重复,似译出后未作系统整理。《大智度论》卷八十五有“弟子所说佛所说”、“五取蕴六处因缘相应”、“道品”、“结集”等四分之说,与现行刻本大体相同,但顺序略异。现代佛学家吕澂依据《瑜伽师地论·摄事分》作《杂阿含刊定记》,调整后的四分十诵次第是:①五取蕴六处因缘相应分有六诵,即五取蕴诵、六处诵、缘起诵、食诵、谛诵、界诵;②佛弟子所说佛所说分有二诵,即佛弟子所说诵和佛所说诵;③道品分为念住等诵。④结集分有八众诵。

  此经主要内容可分为三部分:①联系比丘修习禅定讲述佛教教义.主张“善摄诸根”,“内寂其心,如实观察”。阐明正确的禅思,并斥责外道(异教)的禅观。记述修禅的步骤、方法,注意事项及其所要达到的结果等。故有人认为此经重在指示止观道理,为修禅者所专习;②论述小乘佛教的基本教义。首先详释五蕴、六处、缘起、十二因缘等学说,以阐明无常、苦、空、无我之思想。此外阐述了四谛、四食、八正道、四念处、七觉分、四禅、十八界、因果报应等学说;③向优婆塞、优婆夷弘扬佛法。鼓励他们信奉佛教,皈依三宝,勤修善业。

  《瑜伽师地论·摄事分》所引用的《杂阿含经本母》和《思所成地》所引用的《杂阿含经伽陀旧解》,为比较完备的注释此经之书;而《摄异门分》则为解释此经中异门法相之作。(李安   魏道儒)

FROM:【《中国大百科全书(摘录)》】

【杂阿含经】

梵名 Sam!yukta^gama,巴利名 Sam!yutta-nika^ya。音译作散瑜乞怛迦阿甘。凡五十卷。刘宋求那跋陀罗译。收于大正藏第二册。为北传四阿含之一。关于杂阿含名称之由来,据五分律卷三十、四分律卷五十四等所举,此经乃佛陀为比丘、比丘尼、优婆塞、优婆夷、天子、天女等讲说四圣谛、八圣道、十二因缘之教说,今集为一部,称杂阿含。又据摩诃僧祇律卷三十二载,以汇集文句之杂者,故称杂阿含。另据萨婆多毗尼毗婆沙卷一载,杂阿含,乃阐明诸禅定,为坐禅人所必习之法门。又据瑜伽师地论卷八十五载,一切事相应教,间厕鸠集,故称杂阿笈摩(杂阿含)。

 全经共有五十卷,一三六二小经(大正藏编目),内容相当于南传巴利本之相应部(Sam!yutta-nika^ya,共有五聚五十六篇二○三品,计二八五八小经),为汉译四阿含中之最大部者,其成立时期,亦为四阿含中之最早者。依性质而区别,全经可分为三大部类:(一)第一部分,即“修多罗”,内容为蕴、处、缘起、食、谛、界、念住等之道品。(二)第二部分,即“祇夜”,为以偈颂问答而说法。(三)第三部分,即“记说”,为佛及诸弟子之所说,此分别编于各卷之中。上述之三大部类,依次相当于瑜伽师地论卷八十五所举之“所说”、“所为说”、“能说”三类。

 杂阿含经保存了原始佛教之风貌,其中虽含有后代之编纂,然大部分皆为早期成立者。本经之法句大多简明,于实践上之修行法门,列有念住、蕴、界等道品。由佛陀及弟子对话之中,显现出四双八辈之别,依八众而说“众相应”,使在家、出家、男女老少、诸大弟子等皆能领受法益。

 近代学者对四阿含之研究,乃以西方学者为先驱,而由日本学者作进一步之论究。其成果虽丰硕,然大抵皆较偏于巴利圣典之研究,而忽略其他语文之原始圣典。汉译四阿含因卷帙浩繁、篇章重复、词语反覆、译文拙涩等因素而较不普及,故我国近代佛学之研究,于认识阿含经典之重要后,乃趋向于阿含思想之探讨。以杂阿含为例,现存本由于内容不完整,且次第紊乱、脱落,加以经文生涩难懂,近代学者遂重新整理本经。目前有佛光山佛光出版社之“杂阿含经”,及印顺之“杂阿含经论会编”两种新本。佛光版杂阿含采用新式标点,段落分明,著重巴利本、汉译异译本之对照,重新勘定卷数之次序,于每小经皆列有经意解说,经文难懂不明处亦列有巴利文或译成中文。此外,校勘严谨、注解详备、索引齐全,均为该版之特色。印顺之杂阿含经论会编则以杂阿含经与瑜伽师地论相对照为最大特色,另又采取印度旧例,以内容分类,而舍除汉译经分卷之传统,共成七诵五十一相应。

 据日本学者赤沼智善之“汉巴四部四阿含互照录”载,南传相应部与北传汉译杂阿含经二者间,不仅所收经之存阙不一,且所说之义理相违之处亦不少。另一学者姊崎正治参酌巴利文相应部、别译杂阿含经、有部毗奈耶杂事等经书,于其著作汉译四阿含(The four Buddhist A^gamas in Chinese)中尝试将杂阿含经汇类成八诵(品)六十三部。

 此外,现存杂阿含经中之卷二十三、卷二十五两卷中之阿育王因缘经、法灭尽相经、阿育王施半阿摩勒果因缘经等三经,相当于梵文 Divya^vada^na、西晋安法钦译之阿育王传、梁代僧伽娑罗译之阿育王经。上述卷二十三、卷二十五两卷中之三经,应为“无忧王经”,自经义内容而言,实不宜编入杂阿含经中。故我国两种新编之杂阿含经皆将此三经自杂阿含经中删除,惟佛光版仍将之编列为附录,以供读者参考。本经所载首尾具足之小经经数,约一千三百经。日本大正藏将各经一一编列经号后,所得之一三六二小经即是包含上述之卷二十三、卷二十五两卷。佛光版杂阿含经删除阿育王因缘经等三经,实得一三五九经,并依部帙之重整而新编经号。印顺之杂阿含经论会编则将一经之终所列举与此经有关联之数经,分别计为一一经,则全经之经数共得一万余经。日本“国译一切经”亦采用此法,惟其总数与印顺所计略有出入。

 题名为“杂阿含经”之汉译本有三种,其他之别生经则有三十种之多,总计三十三种。此外,以巴利文书写的南传相应部之原文,自西元一八八四年校订出版后,陆续有英译、德译、日译等译本出版。另相应部中有五世纪锡兰佛教大论师佛音(巴 Buddhaghosa)之注释 Sa^ratthapaka^sini^,于一九二四年由毗亚提沙(W. Piyattisa)出版。

 近时于我国新疆地方发现之梵文残卷中,有相当于汉译杂阿含经之断片。日本学者渡边海旭、冈教邃等皆曾就此梵文残简加以研究,而发表诸多论文。另于西藏大藏经中,亦收有相当于汉译杂阿含经之单经。

 关于杂阿含之传承部属,据法华经玄赞卷一本、大乘法苑义林章卷四末、华严经疏钞玄谈卷八等所举,四阿含均为大众部所传;然俱舍论稽古卷上举出,杂阿含、中阿含为说一切有部(萨婆多部)所传;印顺则认为汉译杂阿含为说一切有部所传,巴利文相应部为赤铜鍱部所传,别译杂阿含经则近于饮光部所传。(有部毗奈耶杂事卷三十九、分别功德论卷一、撰集三藏及杂藏传、出三藏记集卷二、梁高僧传卷三、法经录卷三、历代三宝纪卷十、开元释教录卷五、卷十三、大藏圣教法宝标目卷六、至元法宝勘同总录卷六、阅藏知津卷二十九、大藏经南条目录补正索引、杂阿含经刊定记(吕澄,内学年刊第一辑)、杂阿含经蕴诵略释(聂耦庚,内学年刊第二辑)、原始佛教圣典之集成(印顺))((参见:阿含)3617、“阿含经”3619)p6636

FROM:【《佛光大辞典》(新版)】

【杂阿含经(梵Sam!yukta^gama,巴Sam!yutta-nikaya,藏Yan%-dag-par ldan-pah!i lun%)】

五十卷。刘宋·元嘉二十年(443),中印三藏求那跋陀罗译。收在《大正藏》第二册。此经的别行本传入中国颇早,初期(从汉末到晋末)的译家如安世高、支谦、竺法护等,都相继翻译。后来唐代玄奘、义净,宋代法贤、法天、施护等,也续有另本的重译。现存别行本有《水沫所漂经》等三十种之多。对这些另本而言,五十卷本也可称为《大本杂含》。此外,还有三秦时代(350~431)失译的《别译杂阿含经》十六卷,相当于大本的第四、二十二、三十二至三十六、三十八至四十、四十一后半卷、四十二、四十四至四十六、四十八至五十各卷。

本经题名‘杂阿含’,古来有解释为杂碎难持(见《分别功德论》卷一),也有解释为对四众、天子、天女等的杂说(见《五分律》卷三十、《四分律》卷五十四),也有解释为文句、根、力、觉、道等杂(见《摩诃僧祇律》卷三十二),都不见得很正确。唐代义净在所译《毗奈耶杂事》内,曾译此经名为《相应阿含》(见卷三十九),表示本经系随事义的相应而集成各别品类。但本经实际的编纂,仍以各类相应的经,依着方便而夹杂排列(如佛和弟子所说相应,从能说人而言应安放在篇首,但经文却随宜夹杂于种种事相应之间等),次第不顺,所以有‘杂’的意义。这是《瑜伽师地论》卷八十五对它的解释,最为恰当。所以玄奘翻译本经名仍为‘杂阿含’。

本经结构,据姚秦时僧肇所撰〈长阿含经序〉,应有四分十诵。但写刻本品目不全,仅有〈诵六入处品〉第二、〈杂因诵〉第三、〈弟子所说诵〉第四、〈诵道品〉第五等四个品目,其余的都阙失了。又本经译出以后,即未经过好好地整理,卷次紊乱,兼以经文繁短,依《大正藏》编号,约共一三五九经(《大正藏》本对该经一一编号,合成一三六二经。其中第二十三和二十五两卷原已佚失,后人误收西晋·安法钦译《阿育王传》、梁·僧伽婆罗译《阿育王经》的部分,以及另一典籍共三经,故《杂阿含》实为一三五九经)。间有颠倒,是以向来学者大都视本经为无次第可言。二十世纪初,日人姊崎正治曾对勘巴、汉文四《阿含》,发表〈汉文四阿含〉一文,认为《杂含》当分为八诵六十二部(最初发表于《日本亚细亚杂志》三十五卷,1908),其说亦出之假定,缺乏根据。以后经中国学者从唐译《瑜伽师地论》内,探索到本经依佛说九事(有情事、受用事等)而编辑的体例,并用《瑜伽》中大段引释本经的摩呾理迦详细对勘,刊定本经确为四分十诵,并改正写刻本的卷次,恢复原状(详见吕澄撰〈杂阿含经刊定记〉,载《内学》第一辑,1924),其名目、卷次,大体如下︰

(1)〈蕴、处、因缘相应分〉(所说分的所了知部分),计六诵︰〈五取蕴诵〉第一(《经》第一卷以下)、〈六处诵〉第二(旧题〈六入诵〉第二,《经》第八卷以下)、〈缘起诵〉第三(旧题〈杂因诵〉第三,《经》第十二卷)、〈食诵〉第四(《经》第十五卷以下)、〈谛诵〉第五(《经》第十五、十六卷)、〈界诵〉第六(《经》第十六、十七卷)。

(2)〈佛弟子所说、佛所说相应分〉(能说分),计二诵︰〈佛弟子所说诵〉第七(旧题〈弟子所说诵〉第四,《经》第十八卷以下)、〈佛所说诵〉第八(《经》第二十二卷以下)。

(3)〈道品相应分〉(所说分的能了知部分),一诵︰〈念住等诵〉第九(旧题〈诵道品〉第五,《经》第二十四卷以下)。

(4)〈结集相应分〉(所为说分),一诵︰〈八众诵〉第十(《经》第三十五卷以下)。

本经是印度北方所传四《阿含经》中的一种,重在说明各种禅观和它的效果,所以为修禅者所专习。其各诵所说法义,颇多彼此重复之处,以下只略说其主要内容。

第一分,〈五取蕴诵〉第一(依〈刊定记〉,旧本《经》卷一、十、三、二、五,共五卷,一一二经,此依《大正藏》编号计算,下并同),主要内容为依无常、苦、空、无我四门正观五蕴,如实了知,于色等诸行起厌离想,心得解脱。又反覆教导,应如实观察五蕴、蕴集、蕴灭、蕴灭道迹(卷十第四经),如实知蕴爱味、蕴过患、蕴出离(卷一第十三经)以上为七处善。观察蕴、界、处,思惟其义,是为三种观。

更分析五取蕴是本行(先业烦恼)、所作(今所生起诸行)、本所思愿(后有爱)所集,彼法灭故是名为灭,非永无相。世人颠倒,依于有无二边,惟如实正观世间集(缘起)者则不生世间无见,正观世间灭(性空)者则不生世间有见;是以如来离于二边,说于中道,所谓此有故彼有,谓缘无明有行,乃至老病死等苦集,此无故彼无,谓无明灭则行灭,乃至老病死等苦灭(卷十第七经)。凡愚于非所应求诸老病死而反生起,于所应求所谓涅槃不如实知,闻说无我、我所,妄生怖畏(卷三第九经)。

见有我者,一切皆于色等蕴为取所缘,无明所盖,不知苦际。应于诸行,依止无我见发其胜解,无明触灭,明触觉起,于色等舍而不取,寂灭而住,则欲贪断,正向灭尽,自证我生已尽,乃至自知不受后有,不起诸漏,心得解脱(卷三第五经)。此中以欲贪不现行名断,以超越随眠,永离欲贪名心解脱。若于五蕴取着,生于爱恚,名有漏法,反此名无漏法(卷二第二十三经)。

又说如来为法根、法眼、法依,附辨如来与慧解脱阿罗汉同分、异分(卷三第七十四经);说比丘当善思惟,观察于心,心恼故众生恼,心净故众生净(卷十第十二经),都孕含了以后教义上的进一步发展。又载佛自说,我如法语,不与世间诤,而世间盲无目者不知不见,乃与我诤(卷二第五经);及萨遮尼犍言色等是我,佛问︰汝于色等能为主宰,悉得自由否?终于默然不答,从佛教法(卷五第八经)等,可略见佛化外道事迹。

〈六处诵〉第二(旧本《经》卷八、九、四十三、十一、十三,共五卷,一三一经),主要内容为尊者罗侯罗问︰云何知?云何见?于内识身及外一切相,令我、我所、我慢、使系着不生(卷八第十一经)。又略示应超越二法,断诸爱欲,转去诸结,离诸相,寂灭解脱,究竟苦边(卷八第十九经)。此中以眼、色等为二,缘眼、色生识,三事和合生触,触生受,若于此受的集、灭、味、患、离不如实知,即种植增长诸恶不善法(卷八第二十八经)。而非眼系色,非色系眼,于其中间起欲贪则是其系(卷九第二十经),故说内六入处是一边,外六处是一边,受是其中,爱为缝紩(卷四十三第一经)。眼见色已,爱念染着贪乐,起身口意业,是名为海,一切世间悉于其中贪乐沉没(卷八第三十经)。是故应善守护根门,常摄其心,住身念处。举龟见野干觅食,即便藏六喻,勉诸比丘常当执持眼律仪住,于律仪及非律仪应善了知(卷四十三第三经),于六触入处极生厌怖,内心安住,制令一意。更举四蛇、五怨、六贼喻(卷四十三第八经),勉善备资粮,作所应作。又说内六入处名为世间,诸触受若苦、若乐、若不苦不乐,一切是危脆败坏法,名为世间(卷九第五经)。如实知眼空(有为空)、常恒不变易法空(无常等)、我我所空(无为空),此性自尔,名为世间空(卷九第四经)。虽于外事中依俗谛假名说有果及有受者,而眼生时无有来处,灭时无有去处,不实而生,生已尽灭,有业报而无作者,当知是名第一义空(卷十三第三十一经)。如是如实了知,名圣弟子到世间边,知世间,度世间,究竟苦边(卷九第六经)。又载佛教弟子二十亿耳于修习中应善发起平等精进,举有名的善弹琴喻,说精进太急增其掉悔,太缓令人懈怠,应如善调琴弦,不缓不急,然后发微妙和雅音,当平等修习摄受,莫着,莫放逸,莫取相,是名善修(卷九第二十五经)。又举渡灰河喻(以灰河南岸极热,喻内外六入处)说菩萨诸正行道以及道果胜声闻乘、为无有之义(卷四十三第十二经)。

〈缘起诵〉第三(旧本《经》卷十二、十四、十五的一部分,共约二卷半,三十九经),主要结集佛所宣说,昔未成道时,观一切世间皆入生死(卷十五第二经),依正思惟,始从生死次第逆观苦集二谛缘起道理,复以善方便观灭道二谛,知何法无故则老死无,何法灭故则老死灭。如游旷野,披荒觅路,忽遇故道,随行前进,入故城邑,圆观清净,丰乐安隐。于老病死及其集、灭、灭道迹,自知自觉,成等正觉(卷十二第五经)。并说过去诸佛,亦于缘起正思惟已,证等正觉(卷十五第五经)。进而说明缘起法,无始时来因果展转相续,非我作,亦非余人作,如来出世及未出世,法界常住。如来自觉此法成等正觉,为诸众生分别演说,开发显示,所谓此有故彼有,此起故彼起,谓无明缘行乃至纯大苦聚集;此无故彼无,此灭故彼灭,谓无明灭故行灭乃至纯大苦聚灭(卷十二第十七经)。多闻圣弟子于缘起法、缘生法世间集灭如实正知,善见、善觉、善入,觉知觉见世间生灭,成就贤圣(卷十二第十三经)。依缘起法义,若不知前后际、不知内外、不知业报等,则痴暗大冥,是名无明(卷十二第十六经)。缘起实性最极甚深,由微细因果、无我、离系有情而有系缚、有系有情而离系缚等四相,难于了知,或于此疑惑犹豫,先不得得想,不获获想,不证证想,复为说出世空相应缘起随顺法(卷十二第十一经)。又说凡夫于四大身生厌,离欲背舍,但非于识。应观心意识刹那转变,异生异灭,于缘起善巧,如理观察,识无常性(卷十二第七经)。如是观者,于色解脱,于受想行识解脱,于生老病死忧悲恼苦解脱,说彼于苦得解脱,自知我生已尽,乃至不受后有,而安住于毕竟若有余依、若无余依二涅槃界(卷十二第八经)。

〈食诵〉第四(旧本《经》卷十五的一部分,八经),主要说众生依抟、触、思、识四种食资养而得住世。四食由爱为缘而有,爱由受,受由触,触由六入处。凡愚于此有所追求,造作新善恶业,便能摄受当来后有,故说爱集是食集,食集故未来老病死忧悲苦恼集。如是六入处灭则触灭,乃至爱灭、食灭,而纯大苦聚灭(卷十五第七经)。正观诸食,以识为依,缘起轮回不绝,说为食义(卷十五第八经)。又于四食深见过患,当观抟食如子肉想,则五欲断;观触食如无皮牛,常有苦毒,则三受断;观思食如大火起,急思远避,则三爱断;观识食如受三百矛,则名色断(卷十五第十经)。言资益众生寿命四食,比丘若有喜有贪,则招纯大苦聚;若对四食无贪无喜,识无所住,犹如虚空,则苦聚灭(卷十五第十至十五经)。

〈谛诵〉第五(旧本《经》卷十五,十六的一部分,约一卷半,六十五经),主要说佛转法轮,自说所缘境界及所得方便。所缘境界即苦、集、灭、道四圣谛,所得方便即于此四谛三周正转而生起的十二相智。此中初转于苦圣谛乃至道圣谛作正思惟,如实了知,于本所未闻法生眼(能取现见事)智(能取不现见事)明(悟入尽所有事)觉(悟入如所有事)四种行相(卷十五第十五经)。次转以其妙慧如实遍知当知苦谛,永断当断集谛,作证当证灭谛,修习当修道谛,亦起眼、智等四种行相(卷十五第十八经)。三转自知于所应作我皆已作,于苦谛已知,集谛已断,灭谛已作证,道谛已修,亦起眼、智等四种行相,得出得脱,自证得无上正等菩提(卷十五第二十五经)。如是三转法轮,以义饶益世间,故称如来为世间大医王,成就四法︰(一)善知病,(二)善知病源,(三)善知病对治,(四)善知治病已当来更不复发,依次喻显苦集灭道四圣谛法(卷十五第二十五经)。又举大海盲龟,百年一出头,偶值浮木一孔,喻示人身难得,正法难闻,更难于彼,劝于四谛起增上欲,精进修学(卷十五第四十二经)。于谛智已证得者,如因陀罗柱,深入地中,四方猛风不能令动,智慧坚固,一切异论不能移转,不随他语(卷十五第三十四经)。若于四谛有疑者,则于佛有疑,于法、僧有疑(卷十六第十四经)。应由闻慧任持其法,思慧任持其义,修慧任持其证。是故当正思惟四谛,慎莫思惟世间不应思处,以彼非义饶益,非法饶益,非智非觉,不顺涅槃故(卷十六第一经)。又说四谛现观为渐非顿,先于苦谛证现观已,然后次第证于集灭道谛现观(卷十六第二十九经)。又说趣证谛智现观位次,三结尽者得须陀洹,乃至于一切漏尽、自知不受后有者名阿罗汉,若于四谛平等觉者名为如来(卷十五第二十九经)。

〈界诵〉第六(旧本《经》卷十六的一部分,十七,共二卷,四十六经),主要说众生常与界俱,与界和合,共相滋润,相似而转。当知诸界其数无量(卷十六第三十八经)。是故当说分别诸种种界,如实了知。略说有眼界、色界、眼识界等十八界(卷十六第四十五经)各自相续,决定差别。谓众生不善心生时,与不善界俱,当分别种种诸界(卷十六第四十经)。缘种种界,生种种触、种种受、种种想,种种欲,种种觉,种种热,种种求,是名依欲求故建立诸界(卷十六第四十八经)。缘界故生说,生见,生想,不离于界;凡夫者是无明界,乃至无上正等觉见,亦缘界而生,不离于界(卷十七第二经)。凡愚身触生诸受,心生狂乱,为贪使所系,增长身受心受,比如一人身被二毒箭,极生苦痛(卷十七第十五经)。应观乐受作苦想,苦受作剑刺想,不苦不乐受作无常灭想,是名正见(卷十七第十二经)。以一切行无常故,是变易法故,又依诸行渐次止息寂灭故,说所有诸受悉皆是苦(卷十七第十八、十九经),说名受患。正观受自性及其杂染、清净因缘,于受断,越欲贪,是名受离,为出为脱,离诸颠倒(卷十七第二十经)。当修止观二法,专精思惟。修习于止,终成于观,修习观已,亦成于止。止观双修,得解脱诸界,乃至断一切行,是名断界。一切行灭,是名灭界(卷十七第九经)。

次第二分,〈佛弟子所说诵〉第七、〈佛所说诵〉第八,此二诵与下第四分〈八众诵〉第十,内容上大体仍说蕴、处、缘起、道品等事,但所说不拘于一义,不易归纳,故别开为二分,三诵。

〈佛弟子所说诵〉(旧本《经》卷十八至卷二十一,八十六经),可分为舍利弗说、目犍连说等六品。〈舍利弗品〉多说八正道,及十善不善业迹。〈目犍连品〉多说神通及果报。〈阿那律品〉多说四念住,赞念住为净诸众生一乘道。〈大迦旃延品〉赞内外入处离欲名塞源流,及修六念、四证净等功德。〈阿难陀品〉多说断爱、修梵行事,特提无相心三昧智果功德。〈质多罗品〉解释佛所说无量心、无量相、无所有、空等诸三昧,有种种名、种种味,是名法一义、味种种;又善说种种界,及三业入出灭尽定灭、起次第。

〈佛所说诵〉(旧本《经》卷四十一的一部分,卷六、七、三十一至三十五、三十七、四十七,共约九卷半,二八三经),系结集佛说部分之不用伽他问答形式者,内容与各诵所说大体相通,而特赞净信、行施、修慈、戒杀、不放逸,及分别善不善业迹。佛善知诸众生根之优劣,应机施教,经中具载佛化遮罗阇罗那、战斗活、调马、凶恶、摩尼珠髻、王顶、刀师诸聚落主(卷三十二第三至十一经),及临般涅槃许外道须跋陀罗问法,摄受出家,知法入法,得阿罗汉果,先佛入灭(卷三十五第八经)等事迹。

第三分,〈念住等诵〉第九(旧本《经》卷二十三至三十,及卷四十一的一部分,二六九经),本诵可分为菩提分、持息念、三学、四证净四段。

(1)菩提分段,于导首的身、受、心、法四念住部分特详,赞为一乘道,净诸众生(卷二十四第三经),为世出世间无量善法生起依处,为声闻行四种增上方便(卷二十四第九经),离此即违背如理作意,无缘能生正见等正道,于苦不得解脱(卷二十四第四经),故菩提分法安立念住为初。而当先净其戒,直其见,具足三业,然后郑重修习(卷二十四第二十一经)。念住随身等法,观缘生性,悟入无常无我,系心集灭观而无所依住,是故当自取心,持自境界,莫令外散(卷二十四第十四经)。

次四正断,四神足部分,经文已佚。次五根部分,分别指出信根是四不坏净,精进根是四正断,念根是四念处,定根是四禅,慧根是四谛(卷二十六第五经)。又特指出五根诸功德皆以慧为导首。由思择力,如理作意,思惟诸法,此增上故,乃于涅槃得正信解,次发精进,于身等所缘境界安住正念,令心一趣,乃至于一切法如实了知,尽其究竟。如是慧于初中后多有所作,最为殊胜,一切皆为所摄故(卷二十六第十经)。复以发菩提心义贯摄五根,谓于菩提心起净信心,起精进方便,及初发心所起念、三昧、智慧,顺次名为信等五根(卷二十六第十三经)。

次五力部分,先约为二力,谓数力与修力(卷二十六第二十经)。于一切恶行深见过患,能正思择,息恶修善,是名数力。以此为依,能正修习四念住等菩提分法,是名修力。又约为三力,谓信力、进力、慧力,或信力、念力、慧力。依此开为信、进、念、定、慧五力,顺次配指四不坏净、四正断等法,与五根同。或增惭、愧二力,为七力。又说如来成就十种智力,与声闻成就五种学力差别。若诸声闻始学,智慧未足,如来以法随时教授,令其深入坚固,成就不放逸(卷二十六第三十七经)。

次七觉支部分,念、择法、精进、猗、喜、轻安(猗)定、舍七觉支,能正对治贪欲、嗔恚、睡眠、掉悔、疑五盖,能作大明,引趣涅槃(卷二十六第五十五经)。此中以念为能依,择法为所依,应善分别修习过程的适时非时(卷二十七第三经)。若能随时随量运转现前,一心正受,则不勤方便自得平等(卷二十七第八经)。如是七觉支渐次起已,修习满足,当得现法智证乐及命终涅槃等七种果(卷二十七第二十八经)。

次八正道部分,此以导首的正见为主。正见生已,正志、正语、正业、正命、正方便、正念、正定次第生起,得正解脱(卷二十八第二经)。诸不善法,一切皆以无明为根本,不如实知故起于邪见乃至邪定;若诸善法,一切皆以明为根本,如实知者则为正见(卷二十八第三经)。正见乃至正定是为彼岸,是逆流道(卷二十八第二十一经)。学谓学正见成就乃至正定成就,至于无学正定成就是名圣漏尽(卷二十八第十二经)。是故当修正见,以义饶益,常得安乐。正见为首,八正道支顺正理故,说名为法;能灭一切烦恼故名毗奈耶;去诸恶法,一切贤圣共修习故说名为圣;趣涅槃故说名应修(卷二十八第三十九经)。

(2)持息念段,说正修习安那般那,思惟系念乃至息灭,随顺观察,住乐知觉,身心轻安,不生染着(卷二十九第七经),能令昏沉下劣俱行粗重皆悉远离,对治妄想,令寻伺等亦皆寂静,修纯明分想速得成就(卷二十九第六经)。经载如来以两个月为期,持息念思惟住,称为圣住,亦名无学现法乐住。学人修此,所不得当得,不到当到,不证当证(卷二十九第十二经)。

(3)三学段,此中首尊重增上戒学,说修习三学,则为摄受一切戒(卷二十九第二十三经)。如有泛尔出家,不以净戒为其增上,则于定于慧,比知亦尔,佛即说彼于沙门果证为无能者(卷二十九第二十四经)。又说解脱坚固念为增上,学胜利住慧为上首(卷二十九第二十九经)。

(4)四证净段,经以八正道为流,而说成就于佛、法、僧、戒四不坏净为入流(卷三十第十四经)。成就四不坏净者,于世尊处得清净信乐,决定不生疑惑,则不由他信,不由他欲,不从他闻,不取他意,不因他畏,是名有如实正慧知见(卷三十第五经),是为增上三学所依止处。佛嘱比丘,若有人于汝处乐闻、乐受者,当为说四证净,令入令住(卷三十第八经)。

第四分,〈八众诵〉第十(旧本《经》卷三十八至四十、四十六、四十二、四、四十四至四十五、三十六、二十二、四十八至五十,共十三卷,三一0经),系结集佛为八众说法之用伽他问答形式者,〈刊定记〉依别译二十卷本(相当于大本三十卷以下之文)所存经名、结颂,对校大本,得所属各卷。

(1)沙门众部分,着重赞止息恶业,出家学道,以剃除须发及尽诸漏为沙门二种端严(卷三十八第一经)。赞戒香能顺逆风熏被世间,宁食热铁丸,不犯戒而食信施(卷三十八第十二、十四经)。诫依法行乞,莫着嗜欲,莫贪利养(卷三十九第三经)。最勉断爱、除慢、息嗔、离结(卷三十八第七经),摄心护根,令内心寂静,正念正知,决定明了(卷三十九第二经)等。

(2)魔天众部分,多说魔化种种形,扰乱佛及比丘,及佛以净心降魔事。说五蕴、六入非我之所,若于此无所著,则不着魔境界。赞天帝释敬礼三宝,并为说止恶修善,修施戒等福德,导入正法。

(3)三十三天众部分,主要说受持供养父母、行惠施等七法者得生天。又说比丘当行忍辱,如天帝释恭敬三宝等。

(4)刹帝利众部分,主要为波斯匿王说法,劝修义、修法、修慈、信三宝,于福田行施等功德。

(5)婆罗门众部分,主要为诸婆罗门说八正道是清净道。亦有婆罗门因种种执着,嗔佛毁佛,见佛闻法后驯服,得净恶见等。

(6)梵天众部分,多说梵天赞颂佛说法功德,及兴供养、归信等事。(7)尊重众部分,多载婆耆舍赞颂诸大弟子功德,及亲近佛、诸大弟子教诲受益、说譬赞颂事。

(8)四天王众部分,主要说佛许屈摩夜叉所说正念、慈心等法。又说若知法句,能持戒离杀生、不妄语,舍非义,则能脱鬼神道。虽父母不能解脱子苦,唯闻如来法,其苦得解脱等。

本经与根本有部摩呾理迦相符(见《瑜伽》八十三至九十八各卷),系根本有部传本无疑。

此经全部梵本已佚。近年在中国新疆地方等发现的零星梵本和《杂阿含经》个别经文相同的有十一经。

本经大部译出的前后,零本翻译很多,现存的有三十九种之多(见内学院编︰《精刻大藏经目录》)。

西藏文大藏经中相当《杂阿含经》的零经亦有十一种。

《杂阿含经》和南传巴利文本《相应部》相对勘,约有三分之一相同,其余同于巴利文本《增支部》者约一百二十经,同于《中部》者约二十经。详见赤沼智善《汉巴四部四阿含互照录》。(田光烈、游侠)

在现代版本方面,佛光山《阿含藏》中之《杂阿含经》,为新式分段标点本,且含校勘及注释。此外,印顺之《杂阿含经论会编》,系此经经文与《瑜伽师地论》〈摄事分〉中相关论文的合编。

◎附一︰印顺〈杂阿含经论会编序〉(摘录自《杂阿含经论会编》)

《杂阿含经》(即《相应阿含》、《相应部》),是佛教界早期结集的圣典,代表了释尊在世时期的佛法实态。佛法是简要的,平实中正的,以修行为主,依世间而觉悟世间,实现出世的理想──涅槃。在流传世间的佛教圣典中,这是教法的根源,后来的部派分化,甚至大乘‘中观’与‘瑜伽’的深义,都可以从本经而发见其渊源。这应该是每一位修学佛法者所应该阅读探究的圣典。

现存汉译的《杂阿含经》,内容缺佚了二卷(古人以《阿育王譬喻》补足),次第也大有倒乱,所以全经的组织部类,无法明了。吕澄发表了〈杂阿含经刊定记〉,依《瑜伽师地论》,知道四阿含经是依《杂阿含经》为根本的;《瑜伽论》〈摄事分〉中,抉择契经的摩呾理迦(本母),是依《杂阿含经》的次第而造。我在《原始佛教圣典之集成》,有了进一步的研究,主要是论定︰依《瑜伽论》〈摄事分〉,分全经为‘能说’、‘所说’、‘所为说’;这三类,与‘修多罗’、‘祇夜’、‘记说’相当。近代学者的研究,或说依九分教而集成四部阿含;或说依四阿含而类别为九(十二)分教。其实,四部阿含是先有《杂阿含》,九分教是先有‘修多罗’、‘祇夜’、‘记说’(这三分也还是先后集出),二者互相关联,同时发展而次第成立的。《中阿含经》(一九二)〈大空经〉,说到‘正经,歌咏,记说’(《中部》一一二〈空大经〉所说相同),正是佛教初期三分教时代的所。

《瑜伽论》〈摄事分〉中,抉择契经宗要的摩呾理迦,是《杂阿含经》的部分论义,也就是‘所说’──‘修多罗’部分的论义。‘修多罗’分阴、处、因缘、圣道四大类,在《杂阿含经》的集成中,‘修多罗’是最早的,正是如来教法的根本所在。从〈杂阿含经刊定记〉去看,这部分的经论对比,不免粗疏而不够精确!抗战期间,听汉藏教理院雪松法师说,内学院有《杂阿含经论》的合刊本,可惜没有见到,不知内容如何!我在《原始佛教圣典之集成》中,经论对比,也还有些错失。因此,我编印了这部《杂阿含经论会编》。(1)经论(先经后论)比对合编;(2)分别部类,依‘修多罗’、‘祇夜’、‘记说’的次第,分全经为七诵、五十一相应;(3)校正衍文与讹字;(4)采用新式标点;(5)经前附入拙作的〈杂阿含经部类之整编〉,说明《杂阿含经》的部类,与会编的种种问题。我想,这对于探究佛教的原始法义,发心阅读汉译《杂阿含经》的,会给予多少方便的。

◎附二︰印顺〈杂阿含经部类之整编〉(摘录自《杂阿含经论会编》)

我国译出的《杂阿含经》,与巴利本的《相应部》(Sam%yutta-nika^ya)相当,是刘宋·元嘉年间,求那跋陀罗在杨都祇洹寺所出的,宝云传译,慧观笔受,分为五十卷。求那跋陀罗是中天竺的婆罗门种,元嘉十二年(435),由海道抵广州,不久就到了杨都(现在的南京)。西元445年以前,随从谯王到荆州,所以《杂阿含经》在杨都的译出,在西元435至445年之间。《历代三宝纪》与《大唐内典录》,依据道慧的《宋齐录》,说《杂阿含经》的梵本,是法显所赍来的,但僧祐《出三藏记集》、慧皎《高僧传》都没有说到,所以当时依据的梵本,是法显还是求那跋陀罗赍来,是难以论定的。《杂阿含经》的现存本,内容与次第,都是有错乱的,这是‘宋藏本’以来就如此了。如卷二十三、卷二十五──两卷,实为《阿育王譬喻》的部分异译,却被误编在《杂阿含经》内。考求那跋陀罗所译的,有《无忧王(即阿育王)经》一卷,梁·僧祐时已经佚失。大抵本经在梁代以前,已经缺少了两卷(次第也已经倒乱),或者就以求那跋陀罗所译的《无忧王经》,编入充数,于是《杂阿含经》保有五十卷,而《无忧王经》却被误传为佚失了。实际上,《杂阿含经》现存的,只有四十八卷,这是内容的缺失不全。《阿含经》的集成,从来就有摄颂,大致以十经为一偈,以便持经者的记忆。《杂阿含经》的‘五阴诵’部分,传译时保存了摄颂,所以可依摄颂而知道经文的次第。保存摄颂的,共五卷,现存本编为卷一、卷十、卷三、卷二、卷五,这是可依摄颂而确定为卷次倒乱的。没有摄颂的四十三卷,当然也还是有倒乱的,这是经卷次第的倒乱。现存刊本卷八初题‘诵六入处品第二’;卷十二初题‘杂因诵第三品之四’;卷十六初题‘杂因诵第三品之五’;卷十八初题‘弟子所说诵第四品’;卷二十四初题‘第五诵道品第一’。可见全经是分为多少诵,也就是多少品的。但零落不全,不能明了一经组织的全貌,这是部类分判的不完全。《杂阿含经》为原始佛教的根本圣典,而传译为汉文的,由于古代的展转传写(从译出到刻版,长达五百多年),竟缺佚紊乱到如此!不明全经的统绪次第,实为闻思正法的最大障碍!到近代(民国十二年,1923),支那内学院吕澄,发表〈杂阿含经刊定记〉,证明了《瑜伽师地论》〈摄事分〉的‘契经事择摄’,实为《杂阿含经》主体的本母──摩呾理迦。论文从卷八十五到卷九十八,凡十四卷;依论义对读经文,经文应有二十二卷,但一卷已经佚失,只存二十一卷。这样的经论对读,《杂阿含经》主体的分部与次第,总算已充分的明了出来。日本·昭和十年(1935)出版的《国译一切经》、《新订杂阿含经》,继承姊崎正治的考校分部(论文发表于1908年),没有能重视中国学者研究的业绩,在部类次第上,仍不免有所倒乱!关于《杂阿含经》,当然是原始佛教圣典,但不可不知道的,那就是︰现存的原始佛教圣典,都是部派所诵出的。汉译《杂阿含经》,是上座部中,说一切有系的诵本。如说一切有部所传诵的《抚掌喻经》、《顺别处经》,都见于汉译的《杂阿含经》。说一切有部是说三世有的,所以特说‘云何一切有’。肯定的说︰‘以有过去色故’,‘以有未来色故’,所以圣弟子要不顾恋过去色,不欣求未来色。这些,都是现存巴利圣典《相应部》(与《杂阿含经》同一原本,属上座部中,分别说系的赤铜鍱部所诵)所没有的。说一切有部的圣典,可以对勘现存巴利的《相应部》,但应从说一切有系传承的立场,去治理、研究。

《杂阿含经》的另一译本,题名《别译杂阿含经》,二十卷(丽藏本分为十六卷,次第极为紊乱);内分二诵,《大正藏》计数为三六四经。这部经,梁《出三藏记集》没有说到。隋《法经录》初举《别译杂阿含经》名目,失译。经中注说︰‘毗,秦言雄也。’所以唐《开元释教录》,附入‘秦录’,失译。《俱舍论稽古》以为︰‘今捡译文体裁,盖在魏晋之间,全非东晋以下语气。且秦言字,独见经十二曰︰毗梨,秦言雄。一个秦字,恶足征哉!或晋字音误,亦不可知。’这是推想为汉代所译的;但‘或晋字音误’,又容许可能是西晋所译出。然译者巧拙不一,不可一概而论。如苻秦·建元二十年(384)初译的《中阿含经》、《增一阿含经》,是东晋的译典,而译文却是︰‘并违本失旨,名不当实,依悕属辞,句味亦差,良由译人造次,未善晋言,故使尔耳。’《别译杂阿含经》,既注有‘秦言’,似乎没有非西晋以前译出不可的理由!总之,《别译杂阿含经》是古译,比五十卷本的译出为早,所以‘别译’二字,不是初译的经名,而是后人附加的。二十卷本的《别译杂阿含经》,只是五十卷本的一部分,次第相同,而文义略有出入。《俱舍论稽古》,论断二十卷本为饮光部的诵本;或推论为可能与化地部,或法藏部诵本相近。化地部、法藏部、饮光部,都是上座部分别说系流出的部派。同出于一系,如说近于化地部与法藏部,怎能一定说不近于饮光部呢!在教义上,饮光部主张‘过去未与果业是有’,与说‘三世有’的说一切有部(赤铜鍱部所传,饮光部从说一切有部分出)要接近些。五十卷本是说一切有部的诵本,次第与二十卷本相近,所以被称为《别译杂阿含经》的,属于饮光部诵本是更有可能的。玄奘所译《俱舍论》,引《杂阿笈摩》为婆柁梨说偈;真谛旧译的《俱舍释论》,作‘少分阿含’。依此,《俱舍论稽古》说︰《杂含》有大小二本,而此文没大本,仅见小本,故以《别译杂阿含经》为小本。‘少分阿含’,是《杂阿含经》的一部分,而自成部类的。二十卷本,分为二诵︰‘初诵’十二卷,是有偈的;‘二诵’七卷是长行,末卷又有偈颂。偈颂部分共十三卷,与五十卷本的‘八众诵’(‘众相应’)──十三卷相当。‘二诵’的七卷长行,是‘如来所说诵’的一部分;比对五十卷本,仅四卷(弱)。从末卷又是偈颂;及长行部分七卷,仅及五十卷本的四卷来说,这部二十卷本,可能是有遗落的。这部二十卷本,比之五十卷本,不只是不同部派所传诵,也是不同的组织。《稽古》的‘大本’、‘小本’说,对《杂阿含经》的综集完成过程,倒是可以提贡说明的。《别译杂阿含经》,全部都有摄颂(偶缺),比对《杂阿含经》,凡十七卷。这样,依《瑜伽师地论》〈摄事分〉,得二十一卷的次第;依《别译杂阿含经》,得十七卷次第。在全经四十八卷中,次第可见的,已有三十八卷了。以此为基础,相信《杂阿含经》全部次第的整理,诵品的分类,应该会更适当些。(中略)

部派所诵的《杂阿含》,现存说一切有部的《杂阿含经》,赤铜鍱部的《相应部》;其他部派,偶存一鳞一斑而已。试先作组织的对比观察︰《杂阿含经》全部,上座部各派,应该都是分为五诵(五篇)的。《杂阿含经》先出长行的‘修多罗’,《相应部》先立‘有偈篇’,这是先偈而后长行的。化地部《五分律》说︰‘此是杂说︰为比丘、比丘尼、优婆塞、优婆夷、天子、天女说,今集为一部,名杂阿含。’法藏部的《四分律》说︰‘杂比丘、比丘尼、优婆塞、优婆夷、诸天、杂帝释、杂魔、杂梵王,集为杂阿含。’传为雪山部(律与《四分律》相近)的《毗尼母经》。说︰‘与比丘相应,与比丘尼相应,与帝释相应,与诸天相应,与梵王相应,如是诸经,总为杂阿含。’以比丘、比丘尼、天、魔等相应(杂)为例,说明《杂阿含经》的内容,与《相应部》先立‘有偈篇’相合。可能是饮光部的《别译杂阿含经》,也是先有偈颂。所以,或以为《杂阿含》的原形,应该是偈颂在先的。但《相应部》是赤铜鍱部本,与化地部、法藏部、饮光部等,同属于上座分别说系的流派;同属于一系而经典结构(先有偈颂)相同,是不能证明为《杂阿含》之原形的。在九分(十二分)教的成立过程中,先有‘修多罗’而后‘只夜’,是佛教界所公认的。原始圣典的集出,应先为精简的长行,适应通俗教化的偈颂,成立要迟一些。

‘修多罗’长行的次第,《相应部》立‘因缘’、‘蕴’、‘六处’、‘大’(即‘道品’)──四篇;《杂阿含经》作‘五阴’(蕴)、‘六入处’、‘杂因’、‘道品’──四诵。次第虽不完全一致,而菩提分法都是在末后的,这可说是上座部诵本的原形。大众部所传,是举长行为例的,如《摩诃僧祇律》说︰‘文句杂者,集为杂阿含,所谓根杂、力杂、觉杂、道杂,如是比(等)名为杂。’所举的例,显然是菩提分法;以‘道品’(长行)为首,表示佛法的重于实践。‘相应教’的原形,应该是大众部诵本那样的。如《中部》(一0三)〈如何经〉说︰当时共论的阿毗达磨,是如来自证而宣说的︰‘四念处,四正勤,(中略)八圣道分。’代表说一切有部的早期论书──《法蕴足论》(现存本已有过后人的补充),立二十一品,也是先举道品类,末后才说‘处’、‘蕴’、‘界’、‘缘起’的。上座部诵本以‘道品’为后,‘蕴’、‘处’等在前,表示了重于事理分别的学风,与大众部分化。至于‘蕴’、‘处’、‘缘起’(界)──三诵的次第,由于经中有不同的次第,部派间各取一说,也就不能尽合了。以《杂阿含经》来说,佛命罗侯罗为众说法,次第为‘五受阴’、‘六入处’、‘尼陀那’(译为‘因缘’),正与《杂阿含经》的诵次相合。

‘修多罗’四诵的主体,《杂阿含经》有︰‘阴’;‘入处’;‘因缘’,‘谛’,‘界’,‘受’;‘念处’,‘正勤’,‘如意足’,‘根’,‘力’,‘觉支’,‘圣道分’,‘安那般那念’,‘学’,‘不坏净’──十六相应。《相应部》与之相当的,是︰(十二)‘因缘’,(十四)‘界’;(二十二)‘蕴’;(三十五)‘六处’,(三十六)‘受’;(四十五)‘道’,(四十六)‘觉支’,(四十七)‘念处’,(四十八)‘根’,(四十九)‘正勤’,(五十)‘力’,(五十一)‘神足’,(五十四)‘入出息’,(五十五)‘预流’(与‘不坏净’同),(五十六)‘谛’──十五相应。《相应部》没有‘学相应’,那是编入《增支部》了。这部分,有可以比较讨论的,如‘谛’,《杂阿含经》在‘因缘’与‘界’之间,属‘杂因诵’,而《相应部》属于‘大篇’(‘道品’)。考《杂阿含经》说︰‘慧根者,当知是四圣谛’;‘若比丘,苦圣谛如实知,苦集圣谛(如实知)、苦灭圣谛(如实知)、苦灭道迹圣谛如实知,是名慧根。’《相应部》的‘根相应’,也是这样说的。谛是圣谛,是圣者如实知的,所以《相应部》属于‘大篇’。考说一切有部的阿毗达磨,《法蕴足论》与《品类足论》的〈千问品〉,‘圣谛’都在‘念住’与‘静虑’之间。《发智论》立四十(二)章︰四谛与四静虑等,同为‘功德类’而不是‘境界类’。圣谛属于道品类,实为上座部的古义。后人以四谛为世出世间因果,属于‘杂因诵’,是作为因果事理去理解了!如‘受’,说一切有部的古说,没有说到‘受相应’。但《杂阿含经》与《瑜伽论》〈摄事分〉,都在‘界’以下说‘受’。《相应部》是属于‘六处篇’的。六受依六触而起,六触依于‘六处’,‘受’是可以摄属‘六处’的。但‘受’依于六触,而六触是六内处(根)、六外处(境)、六识(即十八界)──三和合而有,那末属于‘杂因诵’的‘界相应’,也是很合理的。

‘祇夜’部分,《杂阿含经》与《相应部》,可说是非常相近的;唯一不同的,是‘比丘相应’。《杂阿含经》,‘比丘相应’在‘八众诵’(‘祇夜’)初,这与化地部、法藏部、《毗尼母论》、《别译杂阿含经》,都是一致的。不知赤铜鍱部,到底依据什么理由,将有偈的‘比丘相应’,不与有偈的合编一处,而编入‘因缘篇’中?这是不适当的!‘记说’部分,似乎差别较多。《相应部》的(二十)‘龙相应’、(三十)‘金翅鸟相应’、(三十一)‘揵闼婆相应’、(三十七)‘女人相应’,是《杂阿含经》所没有的,不过这可能在佚失的卷二十二中。《杂阿含经》的‘马相应’、‘摩诃男相应’、‘业报相应’,《相应部》没有,那主要是编入《增支部》去了。‘病相应’,主要为分散在《相应部》的各相应中,而《杂阿含经》却集为一聚。《杂阿含经》卷二十三(旧误编为卷三十一),包含了《相应部》的(三十二)‘云相应’、(三十四)‘禅定相应’、(四十三)‘无为相应’、(十三)‘现观相应’、(二十五)‘入相应’、(二十六)‘生相应’、(二十七)‘烦恼相应’──七种相应。所以,《相应部》立五六相应,《杂阿含经》今判为五一相应,‘修多罗’(主体)与‘祇夜’部分,可说是大同小异的。‘记说’部分的差别大些,主要也还是组集分类的不同。其中也有非常不同的,那是上座部再分化,各部自为结集补充的,到论究经数多少时,再为说明。从组织来说,《杂阿含经》与《相应部》,仅有先长行或先偈颂的重要差别。然依说一切有系的古老传承,知道全部为‘修多罗’、‘祇夜’、‘记说’──三部分的综合,似乎《杂阿含经》要接近古上座部些。

说到义理方面,虽是原始佛教的圣典,而到底已是部派的诵本;《杂阿含经》与《相应部》,都已集入自部特有的见解。如说一切有部主三世实有,所以《杂阿含经》有‘云何一切有’经。肯定说︰‘以有过去色故’,‘以有未来色故’;并到处说︰‘如当说,如是(实)有及当知,亦如是说’。这是三世有说,是《相应部》所没有的。同样的,赤铜鍱部主现在实有,所以《相应部》说‘四十四智’时,说法智与类智,类智是知过去未来的;《杂阿含经》没有说到法智与类智。依三世而有言说,《相应部》有‘言路’经,广说现在现有,过去曾有,未来当有,《杂阿含经》缺。说一切有部明依三世而有言说,见于《中阿含》的〈说处经〉,说三世有而不加简别。此经,赤铜鍱部编入《增支部》,也分别说过去曾有与未来当有︰这是现在有说。部派的根本异义,都已载入自部圣典,当然不是原始佛教所固有的。又如‘名色’的‘名’,《相应部》解说为︰受、想、思、触、作意,是论(类集成的)义;《杂阿含经》解说为︰‘四无色阴︰受阴、想阴、行阴、识阴。’反之,《相应部》解说‘无明’为︰于苦、集、灭、道的无知,极为简要!而《杂阿含经》广列︰‘不知前际……染污清净,分别缘起,皆悉不知’,十足是论师的分别广说。又如《相应部》处处说无常、苦、无我;《杂阿含经》处处说无常、苦、空、无我;或以为‘空’是说一切有部所增的。然《杂阿含经》说︰‘此五受阴勤方便观︰如病、如痈、如刺、如杀,无常、苦、空、非我。’与此相当的《相应部》经,这样说︰‘如理思惟︰五取蕴无常、苦、病、痈、刺、痛、病、他、坏、空、无我。’病……坏,都是说明苦的;可见无常、苦、空、非我,显然也是《相应部》所曾说的。结集的经说,‘有闻必录’,不是千篇一律的。到了部派分化,偏重某一说,于是不免与别部差异了。原始圣典的文句,经部派分化而长期流传,多少会有些增减的。《瑜伽论》〈摄事分〉所依经本,与宋译《杂阿含经》,也有多少出入呢!

宋译《杂阿含经》,译出的时代迟了些,而译者求那跋陀罗,是一位唯心大乘师,所以译文中偶有大乘的名义。如︰

(1)佛为阿难说‘正法律乘’,说到了‘大乘’(《瑜伽论》无论义);与此相当的《相应部》,是没有‘大乘’字样的。

(2)《杂阿含经》说︰‘于如来所起净信心,根本坚固,(中略)世间无能沮坏其心者,是名信根’,这是《阿含经》本义。又说︰‘若圣弟子,于如来(初)发菩提心,所得净信心,是名信根’;‘菩提心’是大乘所说。《相应部》只说︰‘于如来之菩提起信’,菩提是如来证得的菩提。《瑜伽论》〈摄事分〉解说为︰‘由思择力如理作意,思惟诸法,乃于涅槃得正信解’;‘若依诸佛无上菩提所得正信’。信根是信佛的菩提、涅槃,与《相应部》的意义相通,可见‘菩提心’是后代所增附的。

(3)《杂阿含经》论到尽法、灭法、变易法时,说到‘无常者,是有为行,从缘起’;〈摄事分〉解说为︰无常、有为、思所造、缘生。《杂阿含经》说到︰‘本行所作,本所思愿,是无常灭法’;〈摄事分〉解说为︰‘诸业烦恼之所造作(这是有为的原始意义),及由先愿之所思求。’与之相当的《相应部》说︰‘无常、有为、缘起所生。’思愿缘生的意义,《杂阿含经》多处译为︰‘无常、有为、心缘生法’;‘无常、有为、心缘生’;‘无常、有为、心缘起法’。‘心缘生’、‘心缘起’,与大乘的唯心缘起,不是容易混淆吗?《瑜伽》的〈摄事分〉,也没有说‘心缘起’、‘心缘生’的。《杂阿含经》说灰河喻,‘菩萨摩诃萨’发心、修行、成佛,化度众生;《瑜伽论》说是‘后有菩萨’。《相应部》没有此经。‘菩萨摩诃萨’的称呼,受到了大乘的影响。不过,每成立一部派,就有部派所审定集成的经典,在传承的同一宗派中,是不可能大事更张的。《杂阿含经》的‘修多罗’部分,与〈摄事分〉所依经本一致,即可以证明。

当然,经典在长期流传中,会因时因地而有多少差别的。求那跋陀罗为唯心大乘师,所译《杂阿含经》,就偶有一二大乘名义,然如依此而说宋译《杂阿含经》,是大乘佛教时代所完成的,那就误谬不经了!经典在诵习流传中,不免有些出入的。如说一切有部所诵《杂阿含经》与《中阿含经》,在说到未成佛以前,总是说︰‘我忆宿命,未成正觉时’;‘我本未觉无上正尽觉时’;而赤铜鍱部所诵的《相应部》与《中部》,却说︰‘我正觉以前,未成正觉菩萨时’,插入了‘菩萨’一词。现存的《杂阿含经》与《相应部》,都属于部派的诵本,从此以探求原始佛法,而不是说︰经典的组织与意义,这一切都是原始佛法。

[参考资料] 《萨婆多毗尼毗婆沙》卷一;《分别功德论》卷一;吕澄〈杂阿含经刊定记〉(《吕澄佛学论著选集》卷一);印顺《原始佛教圣典之集成》第二章、第九章;杨郁文〈杂阿含经题解〉(佛巧《杂阿含经》卷首)、《阿含要略》。

FROM:【中华佛教百科全书*(待校)】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