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归命彼世尊应供等觉者 一 集 第一 色等品 一 如是我闻。一时世尊住舍卫[城]祇陀林中给孤独园。 于其处,世尊告诸比丘曰:“诸比丘!”彼诸比丘即回答世尊:“大德!”世尊 曰: 诸比丘!我不见另有一更能抓紧男子心之色者,诸比丘!此即妇人之色。 诸比丘!妇人之色是最能抓紧男子之心者。 二1 诸比丘!我不见另有一更能抓紧男子心之声者,诸比丘!此即妇人之声是。 一 集 第一 色等品一 ----------------------------------------------------------------------- 增支部经典一二 诸比丘!妇人之声是最能抓紧男子之心者。 三 诸比丘!我不见另有一更能抓紧男子心之香者,诸比丘!此即妇人之香是。 诸比丘!妇人之香是最能抓紧男子之心者。 2 四 诸比丘!我不见另有一更能抓紧男子心之味者,诸比丘!此即妇人之味是。 诸比丘!妇人之味是最能抓紧男子之心者。 五 诸比丘!我不见另有一更能抓紧男子心之触者,诸比丘!此即妇人之触是。 诸比丘!妇人之触是最能抓紧男子之心者。 六2 诸比丘!我不见另有一更能抓紧妇人心之色者,诸比丘!此即男子之色是。 诸比丘!男子之色是最能抓紧妇人之心者。 七 诸比丘!我不见另有一更能抓紧妇人心之声者,诸比丘!此即男子之声是。 诸比丘!男子之声是最能抓紧妇人之心者。 八 诸比丘!我不见另有一更能抓紧妇人心之香者,诸比丘!此即男子之香是。 诸比丘!男子之香是最能抓紧妇人之心者。 九 诸比丘!我不见另有一更能抓紧妇人心之味者,诸比丘!此即男子之味是。 诸比丘!男子之味是最能抓紧妇人之心者。 一0 诸比丘!我不见另有一更能抓紧妇人心之触者,诸比丘!此即男子之触是。 诸比丘!男子之触是最能抓紧妇人之心者。 注1 2 参照增四(大二、五六三a)。此处所说的“增四”即增一阿含经第四卷、“大二、五六三 a”即大正大藏经第二卷五百六十三页上段之略。以下准此。 一 诸比丘!我不见另有一法,能令生未生之欲,或能令已生之欲增广。诸比丘! 此即净相是。 诸比丘!不如理思惟净相者,即令生未生之欲,或能令已起之欲增广。 二 诸比丘!我不见另有一法,能生未生之嗔、或能令已生之嗔增广。诸比丘!此 一 集 第二 断盖品三 ----------------------------------------------------------------------- 增支部经典一四 即是嗔恚相。 诸比丘!不如理思惟嗔恚相者,即令生未生之嗔,或能令已生之嗔增广。 三 诸比丘!我不见另有一法,能生未生之惛眠,或能令已生之惛眠增广。诸比丘! 此即不乐、频申、缺呿、食不调、心昧劣性是。 诸比丘!心昧劣者,即令生未生之惛眠,或能令已生之惛眠增广。 四 诸比丘!我不见另有一法,能生未生之掉悔,或能令已生之掉悔增广。诸比丘! 此即心之不寂静。 诸比丘!心不寂静者,即令生未生之掉悔,或能令已生之掉悔增广。 4 五 诸比丘!我不见另有一法,能生未生之疑,或能令已生之疑增广。诸比丘!此 即不如理之思惟。 诸比丘!不如理思惟者,即能生未生之疑,或能令已生之疑增广。 六 诸比丘!我不见另有一法,能令未生之欲不生,能令已生之欲断者。诸比丘! 此即不净相。 诸比丘!如理思惟不净相者,即未生之欲令不生,或能令已生之欲断。 七 诸比丘!我不见另有一法,能未生之嗔令不生,或能令已生之嗔断者。诸比丘! 此即慈心之解脱。 诸比丘!如理思惟慈心之解脱者,即未生之嗔令不生,或能令已生之嗔断。 八 诸比丘!我不见另有一法,能令未生之惛眠不生,或能令已生之惛眠断者。诸 比丘!此即发勤、精进、勇猛。 诸比丘!发勤者即未生之惛眠令不生,或能令已生之惛眠断。 九 诸比丘!我不见另有一法,能令未生之掉悔不生,或能令已生之掉悔断者,诸 比丘!此即心之寂静。 诸比丘!心寂静者,即未生之悼悔令不生,或能令已生之悼悔。 5 一0 诸比丘!我不见另有一法,能令未生之疑不生,或能令已生之疑断者,诸比 丘!此即如理思惟。 诸比丘!如理思惟者,即未生之疑令不生,或能令已生之疑断。 注1 此品之一~五、六~一0可参照增四(大二、五六三b)。 一 集 第二 断盖品五 ----------------------------------------------------------------------- 增支部经典一六 一 诸比丘!我不见其他有一无修无堪忍之法,诸比丘!此即是心。 诸比丘!心者,即无修无堪忍者。 二 诸比丘!我不见其他有一修堪忍之法,诸比丘!此即是心。 诸比丘!心者,即修为堪忍者是。 三 诸比丘!我不见其他有一不修时,则能成大无利之法,诸比丘!此即是心。 诸比丘!不修之心者,能成大无利者。 四 诸比丘!我不见其他有一已修时,则能成大利之法,诸比丘!此即是心。 诸比丘!已修之心者,能成大利者。 五 诸比丘!我不见其他有一无修无显者,能成大无利之法,诸比丘!此即是心。 诸比丘!无修无显之心者,能成大无利者。 6 六 诸比丘!我不见其他有一已修已显之时,能成大利之法,诸比丘!此即是心。 诸比丘!已修已显之心者,能成大利者。 七 诸比丘!我不见其他有一无修无多所作时,能成大无利之法,诸比丘!此即是 心。 诸比丘!无修无多所作之心者,能成大无利者。 八 诸比丘!我不见其他有一已修已多所作时,能成大利之法,诸比丘!此即是心。 诸比丘!已修已多所作之心者,能成大利者。 九1 诸比丘!我不见其他有一无修无多所作时,能成引苦之法,诸比丘!此即是 心。 诸比丘!无修无多所作之心者,能成引苦者。 一02 诸比丘!我不见其他有一已修已多所作时,能成引乐之法,诸比丘!此即 是心。 诸比丘!已修已多所作之心者,能成引乐者是。 一 集 第三 无堪忍品 七 ----------------------------------------------------------------------- 增支部经典一八 注12 参照增五(二、五六六c)。 一 诸比丘!我不见另有一法于无调时,能成大无利者,诸比丘!此即是心。 诸比丘!无调之心者,能成大无利者。 二 诸比丘!我不见另有一法于有调之时,能成大利者,诸比丘!此即是心。 诸比丘!有调之心者,能成大利者。 7 三 诸比丘!我不见另有一法于无守之时,能成大无利者,诸比丘!此即是心。 诸比丘!无守之心者,能成大无利者。 四 诸比丘!我不见另有一法于有守之时,能成大利者,诸比丘!此即是心。 诸比丘!有守之心者,能成大利者。 五 诸比丘!我不见另有一法于无护之时,能成大无利者,诸比丘!此即是心。 诸比丘!无护之心者,能成大无利者。 六 诸比丘!我不见另有一法于有护之时,能成大利者,诸比丘!此即心是。 诸比丘!有护之心者,能成大利者。 七 诸比丘!我不见另有一法于无防之时,能成大无利者,此即心是。 诸比丘!无护之心者,能成大无利者。 八 诸比丘!我不见另有一法于有防之时,能成大利者,诸比丘!此即心是。 诸比丘!有防之心者,能成大利者。 九 诸比丘!我不见另有一法于无调、无守、无护、无防之时,能成大无利者,诸 比丘!此即心是。 诸比丘!无调、无守、无护、无防之心者,能成大无利者。 一0 诸比丘!我不见另有一法于有调、有守、有证、有防之时,能成大利者,诸 比丘!此即心是。 诸比丘!有调、有守、有护、有防之心者,能成大利者。 ----------------------------------------------------------------------- 增支部经典一一0 8 第五 向与隐覆之品 一 诸比丘!譬如向于稻芒或麦芒之彼方者,以手压抚,以足踩踏,手足坏裂而出 血者,无有是处。何以故?诸比丘!因为稻芒向于彼方者。 诸比丘!正如是,若彼比丘以向谬方之心破无明,生明,证涅系者,无有是处。 何以故?诸比丘!因为心向于谬方。 二 诸比丘!譬如向于稻芒或麦芒之此方者,以手压抚,或以足踩踏,手足坏裂而 出血者,则有是处。何以故?诸比丘!因为稻芒向于此方者。 诸比丘!正如是,若彼比丘必须以向正方之心破无明,生明,证涅槃者。则有 是处。何以故?诸比丘!因为心向于正方。 三1 诸比丘!于此世,我以心而知[他]心,如是而识心污之一类人。此类人, 今若死,[则堕地狱,]犹如被执置于地狱中者。何以故?诸比丘!彼心是污故。 又诸比丘!心污故,此类有情,于此世身坏,死后,当生无幸处、恶趣、险难 处、地狱。 四2 诸比丘!于此世,我以心而知[他]心,如是而识心净之一类人。此类人, 9 今若死,[则生天,]犹如被执置于天中者。何以故?诸比丘!彼心是净故。 又诸比丘!心净故,此类有情,于此世身坏,死后,当生善趣、天界。 五 诸比丘!譬如有浊、污、混泥之池,有眼人立于岸,不得见牡蛎、贝、砂砾, 乃至或泳或止之鱼群。何以故?诸比丘!彼水浊故。 诸比丘!正如是,若彼比丘以浊心,能知自利、或知他利、或知俱利、或可充 分证知超越人教之殊胜圣智见者,无有是处。何以故?诸比丘!彼心浊故。 六 诸比丘!譬如有澄清、不浊之池,有眼人立于岸,可得见牡蛎、贝、砂砾,乃 至或泳或止之鱼群。何以故?诸比丘!彼水不浊故。 诸比丘!正如是,若彼比丘,以无浊之心,能知自利、或知他利、或知俱利、 或可充分证知超越人教之殊胜圣智见者,则有是处。何以故?诸比丘!彼心无浊故。 七 诸比丘!譬如渚树之种类中,栴檀以柔和堪用而称第一。诸比丘!正如是,我 不见有另一法能如是之为所修习,为所复习而成为柔和且堪用者。诸比丘!此即是 心。 一集 第五 向与隐覆之品一一 ----------------------------------------------------------------------- 增支部经典一一二 诸比丘!心是为所修习,为所复习而成为柔和且堪用者。 10 八 诸比丘!我不见另有一法容易转者。诸比丘!此即是心。诸比丘!心之如何容 易转,极难作比况。 九 诸比丘!心者,是极光净者,却为客随烦恼所杂染。 一0 诸比丘!心者,是极光净者,能从客随烦恼解脱。 注1 参照增四(大二、五六二c)及Itiv.20。 2 参照增四(大二、五六三a)及Itiv.21。 一 诸比丘!心者,是极光净者,却为客随烦恼所杂染,而无闻之异生,不能如实 解,故我言无闻之异生不修心。 二 诸比丘!心者,是极光净者,能从客随烦恼得解脱,而有闻之圣弟子能如实解, 故我言有闻之圣弟子修心。 三 诸比丘!虽一弹指顷,若比丘能发慈心者,则诸比丘!此比丘静虑而不致空, 可谓有资格为师之教诫、教授、食国之施食,何况于数数发慈心。 四 诸比丘!虽一弹指顷,若比丘能修慈心者,则诸比丘!此比丘静虑而不致空, 可谓有资格为师之教诫、教授、食国之施食,何况于数数修慈心。 11 五 诸比丘!虽一弹指顷,若比丘能思惟慈心者,则诸比丘!此比丘静虑而不致空, 可以请有资格为师之教诫、教授、食国之施食,何况于数数思惟慈心。 六1 诸比丘!凡不善之法皆属不善,不善之分亦以意为先导。诸不善法最初意生, 而不善法则随之。 七 诸比丘!凡善法皆属善,善之分亦以意为先导。诸善法中最初意生,而善法则 随之。 八 诸比丘!我不见另有一法能生末生之不善法,又能舍已生之善法者。诸比丘! 此即放逸者。 一 集 第六 弹指品一三 ----------------------------------------------------------------------- 增支部经典一一四 诸比丘!放逸者能生末生之不善法,又能舍已生之善法。 九 诸比丘!我不见另有一法能生未生之善法,又能舍已生之不善法者。诸比丘! 此即不放逸者。 2诸比丘!不放逸者能生未生之善法,又能舍已生之不善法。 一0 诸比丘!我不见另有一法能生未生之不善法,又能舍已生之善法者。诸比丘! 此即懈怠者。 诸比丘!懈怠者能生未生之不善法,又能舍已生之善法。 注1 参照Dhp.v.I.。 2 参照S.vol.5.P.9。 一 诸比丘!我不见另有一法能生未生之善法,或能舍已生之不善法者。诸比丘! 此即发动精进者。 诸比丘!发勤精进者能生未生之善法,又能舍已生之不善法。 二 诸比丘!我不见另有一法能生未生之不善法,或能舍已生之善法者。诸比丘! 此即大欲者。 诸比丘!大欲者能生未生之不善法,又能舍未生之善法。 三 诸比丘!我不见另有一法能生未生之善法,或能舍已生之不善法者。诸比丘! 此即少欲者。 诸比丘!少欲者能生未生之善法,又能舍已生之不善法。 四 诸比丘!我不见另有一法能生未生之不善法,或能舍已生之善法者。诸比丘! 此即不喜足者。 诸比丘!不喜足者,能生未生之不善法,又能舍已生之善法。 一集 第七 发精进等品 一五 ----------------------------------------------------------------------- 增支部经典一一六 五 诸比丘!我不见另有一法能生未生之善法,或能舍已生之不善法者。诸比丘! 此即喜足者。 诸比丘!喜足者能生未生之善法,又能舍已生之不善法。 13 六 诸比丘!我不见另有一法能生未生之不善法,或能舍已生之善法者。诸比丘! 此即非理作意者。 诸比丘!非理作意者能生未生之不善法,又能舍已生之善法。 七 诸比丘!我不见另有一法能生未生之善法,或能舍已生之不善法者。诸比丘! 此即如理作意者。 诸比丘!如理作意者能生未生之善法,又能舍已生之不善法。 八 诸比丘!我不见另有一法能生未生之不善法,或能舍已生之善法者,诸比丘! 此即不正知者。 诸比丘!不正知者能生未生之不善法,又能舍已生之善法。 九 诸比丘!我不见另有一法能生未生之善法,或能舍已生之不善法者。诸比丘! 此即正知者。 诸比丘!正知者能生未生之善法,又能舍已生之不善法。 一0 诸比丘!我不见另有一法能生未生之不善法,或能舍已生之善法者。诸比丘! 此即恶友者。 诸比丘!恶友者能生未生之不善法,又能舍已生之善法。 一 诸比丘!我不见另有一法能生未生之善法,或能舍已生之不善法者,诸比丘! 此即善友者是。 诸比丘!善友者能生未生之善法,又能舍已生之不善法。 二 诸比丘!我不见另有一法能生未生之不善法,或能舍已生之善法者,诸比丘! 此即修不善法而不修善法者。 诸比丘!由于修不善法而不修善法,正可生未生之不善法,又可舍已生之善法。 三 诸比丘!我不见另有一法能生未生之善法,或能舍已生之不善法者,诸比丘! 一集 第八 善友等品一七 ----------------------------------------------------------------------- 增支部经典一一八 此即修善法而不修不善法者。 诸比丘!由于修善法而不修不善法,正可生未生之善法,又可舍已生之不善 法。 四 诸比丘!我不见另有一法能令未生之觉支不生,或令已生之觉支修而不圆满 者。诸比丘!此即非理作意者。 诸比丘!由于非理作意,正可令未生之觉支不生,又可令已生之觉支修而不圆 满。 15 五 诸比丘!我不见另有一法能生未生之觉支,或令已生之觉支修而圆满者,诸比 丘!此即如理作意。 诸比丘!由于如理作意,正可令未生之觉支生,又可令已生之觉支修而圆满。 六 诸比丘!此失者,是少量,是所谓失亲属。诸比丘!此是失中之最剧者,是所 谓失态。 七 诸比丘!此得者,是少量,是所谓亲属之得。诸比丘!此是得中之最上者,是 所谓慧之得。是故,诸比丘!汝等应如是学,我等应以慧之得而荣。诸比丘!汝等 应如是学。 八 诸比丘!此失者,是少量,是所谓财产之失。诸比丘!此是失中之最剧者,是 所谓慧之失。 九 诸比丘!此得者,是少量,是所谓财产之得。诸比丘!此是得中之最上者,是 所谓慧之得。是故,诸比丘!汝等应如是学,我等应以慧之得而荣。诸比丘!汝等 应如是学。 一0 诸比丘!此失者,是少量,是所谓称誉之失。诸比丘!此是失中之最剧者, 是所谓慧之失。 一 诸比丘!此失者,是少量,是所谓称誉之失。诸比丘!此是得中之最上者,是 所谓慧之得。是故,诸比丘!汝等应如是学,我等应以慧之得而荣。诸比丘!汝等 应如是学。 一 集 第九 放逸等品 一九 ----------------------------------------------------------------------- 增支部经典一二0 16 二 诸比丘!我不见另有一法能大无利者。诸比丘!此即放逸者。 诸比丘!放逸者能成大无利者。 三 诸比丘!我不见另有一法能成大利者。诸比丘!此即不放逸者。 诸比丘!不放逸者能成大利者。 [对以下之七项,说示同样之经]-- 四~五 懈怠……发勤精进。 六~七 大欲……少欲。 八~九 不喜足……喜足。 一0 ~一一 非理作意……如理作意。一二~一三 不正知……正知。 一四~一五 恶友……善友。 一六~一七 行不善法,不行善法……行善法,不行不善法。 一 诸比丘!作为自己中之因,我不见另有一因能成大无利者。诸比丘!此即放逸 者。 诸比丘!放逸者能成大无利者。 二 诸比丘!作为自己中之因,我不见另有一因能成大利者。诸比丘!此即不放逸 者。 17诸比丘!不放逸者能成大利者。 三~四 诸比丘!作为自己中之因,我不见另有一因能成大无利者。诸比丘!此即 懈怠者……乃至……发勤精进者。 五~六 ……乃至……大欲者……乃至……少欲者。 七~八 ……乃至……不喜足者……乃至……喜足者。 九~一0 ……乃至……非理作意者……乃至……如理作意者。 一一~一二 ……乃至……不正知者……乃至……正知者。 一 集 第十 非法等品 二一 ----------------------------------------------------------------------- 增支部经典一二二 一三 ……乃至……诸比丘!作为外人之因,我不见另有一因能成大无利者。诸比 丘!此即恶友者。 诸比丘!恶友者能成大无利者。 一四 诸比丘!作为外人之因,我不见另有一因能成大利者。诸比丘!此即善友者。 诸比丘!此即善友者能成大利者。 一五 诸比丘!作为自己中之因,我不见另有一因能成大无利者。诸比丘!此即行 不善法,而不行善法者。 诸比丘!行不善法……能成大无利者。 一六 诸比丘!作为自己中之因,我不见另有一因能成大利者。诸比丘!此即行善 法,而不行不善法者。 诸比丘!行善法……能成大利者。 一七 诸比丘!我不见另有一因能令正法失坏与隐没者。诸比丘!此即放逸者。 诸比丘!放逸能令正法失坏与隐没。 一八 诸比丘!我不见另有一因能令正法住、不失、不隐者。诸比丘!此即不放逸 者。 18诸比丘!不放逸能令正法住、不失、不隐。 一九~二0 诸比丘!我不见另有一因能令正法失坏与隐没者。诸比丘!此即懈怠 者……乃至……发勤精进者。 二一~二二 ……乃至大欲者……乃至……少欲者。 二三~二四 ……乃至……不喜足……乃至……喜足者。 二五~二六 ……乃至……非理作意……乃至……如理作意者。 二七~二八 ……乃至……不正知……乃至……正知者。 二九~三0 ……乃至……恶友……乃至……善友者。 三一~三二 ……乃至行不善法,而不行善法……乃至……行善法,而不行不善法 ……乃至…… 四句毕 三三 诸比丘!凡比丘将非法示为正法者,诸比丘!彼等比丘之所行,是为多人之 无益,为多人之无乐,为多人之无利,为人、天之无益、之苦。诸比丘!又彼等比 一 集 第十 非法等品 二三 ----------------------------------------------------------------------- 增支部经典一二四 丘将生甚多之非福,又彼等比丘将隐没此正法。 三四 诸比丘!凡比丘将正法示为非法者……乃至…… 三五 诸比丘!凡比丘将正非律示为律者……乃至…… 三六 诸比丘!凡比丘将正律示为非律者……乃至…… 三七 诸比丘!凡比丘将如来之不说或不言,示为如来之所说所言……乃至…… 19 三八 诸比丘!凡比丘将如来之所说、所言,示为如来所不说、不言……乃至…… 三九 诸比丘!凡比丘,有将如来之不行者,示为如来之所行……乃至…… 四0 诸比丘!凡比丘,有将如来之所行,示为如来所不行者……乃至…… 四一 诸比丘!凡比丘,有将如来之不制者,示为如来之所制……乃至…… 四二 诸比丘!凡比丘,有将如来之所制者,示为如来所不制。诸比丘!彼等比丘 之所行,是为多人之无益,为多人之无乐,为多人之无利,为人与天之无益、之苦。 诸比丘!又彼等比丘将生很多之非福,又彼等比丘将隐没此正法。 一 诸比丘!凡比丘,以非法示为非法者。诸比丘!彼等比丘之所行,是为多人之 益,多人之乐,多人之利,为人与天之益,之乐。诸比丘!又彼等比丘将生甚多之 福,又彼等将住立此正法。 二 诸比丘!凡比丘,以法示为法者……乃至…… 三 诸比丘!凡比丘,以非律示为非律者……乃至…… 四 诸比丘!凡比丘,以律示为律者……乃至…… 五 诸比丘!凡比丘,以如来之不说、不言者,示为如来无所说、无所言……乃至 六 诸比丘!凡比丘,以如来之所说所言者示为如来有所说有所言……乃至 20 七 诸比丘!凡比丘,以如来之所不行者,示为如来并无所行……乃至…… 八 诸比丘!凡比丘,以如来之所行者,示为如来有所行……乃至…… 九 诸比丘!凡比丘,以如来之所不制者,示为如来并无所制……乃至…… 一 集 第十一 非法等品 二五 ----------------------------------------------------------------------- 增支部经典一二六 一0 诸比丘!凡比丘,以如来之所制者,示为如来有所制。诸比丘!彼等比丘之 所行,是为多人之益,多人之乐,多人之利,为人与天之益、之乐。诸比丘!又彼 等比丘将生很多之福,又彼等比丘将住立此正法。 一 诸比丘!凡比丘,将无犯示为犯者。诸比丘!彼等比丘之所行,是为多人之无 益,是为多人之无乐,是为多人之无利,是为人、天之无益、之苦。诸比丘!又彼 等比丘将生甚多之非福,又彼等比丘将隐没此正法。 二 诸比丘!凡比丘,将犯示为无犯者……乃至…… 三 诸比丘!凡比丘,将轻犯示为重犯者……乃至…… 四 诸比丘!凡比丘,将重犯示为轻犯者……乃至…… 五 诸比丘!凡比丘,将粗重犯示为非粗重犯者……乃至…… 六 诸比丘!凡比丘,将非粗重犯示为粗重犯者……乃至…… 七 诸比丘!凡比丘,将有残犯示为无残犯者……乃至…… 21 八 诸比丘!凡比丘,将无残犯示为有残犯者……乃至…… 九 诸比丘!凡比丘,将有悔除犯示为无悔除犯者……乃至…… 一0 诸比丘!凡比丘,将无悔除犯示为有悔除犯者。诸比丘!彼等比丘是……乃 至……(第九之三三)……将隐没此正法。 一一 诸比丘!凡比丘,将无犯示为无犯者。诸比丘!彼等比丘之所行,是为多人 之益,为多人之乐,为多人之利,为人、天之益、之乐。诸比丘!又彼等比丘将生 甚多之福,又彼等比丘将住立此正法……乃至…… 一二 诸比丘!凡比丘,将犯示为犯者……乃至…… 一三 诸比丘!凡比丘,将轻犯示为轻犯者……乃至…… 一四 诸比丘!凡比丘,将重犯示为重犯者……乃至…… 一五 诸比丘!凡比丘,将粗重犯示为粗重犯者……乃至…… 一六 诸比丘!凡比丘,将非粗重犯示为非粗重犯者……乃至…… 一七 诸比丘!凡比丘,将有残犯示为有残犯者……乃至…… 一 集 第十二 无犯等品 二七 ----------------------------------------------------------------------- 增支部经典一二八 一八 诸比丘!凡比丘,将无残犯示为无残犯者……乃至…… 一九 诸比丘!凡比丘,将有悔除犯示为有悔除犯者……乃至…… 二0 诸比丘!凡比丘,将无悔除犯示为无悔除犯者。诸比丘!彼等比丘之行,是 为多人之益,为多人之乐,为多人之利,为人与天之益、之乐。诸比丘!又彼等比 丘将生很多之福,又彼等比丘将住立此正法。 一1 诸比丘!有一人生于世,是为多人之益,为多人之乐,为愍世,为人与天之 利,为益,为乐而生。云何为一人?如来、应供、正自觉者。 诸比丘!是谓一人生于世……乃至……为人与天之利,为益,为乐而生。 二 诸比丘!有一人出现于世,为难。云何为一人?是如来、应供、正自觉者。 诸比丘!是谓一人出现于世为难者。 三 诸比丘!有一人生于世,为希有人之生。云何为一人?如来、应供、正觉者。 诸比丘!是谓一人生于世,为希有人之生。 四2 诸比丘!有一人没尽而多人愁叹。云何为一人?如来、应供、正自觉者。 诸比丘!是谓一人没尽而多人愁叹者。 五3 诸比丘!有一人生于世,是为无二、无侣、无似、无比、无对、无匹、无等 等、两足中之最胜者之生。云何为一人?是如来、应供、正自觉者。 诸比丘!是谓生于一人之世是为……乃至……两足中之最胜者之生者。 六4 诸比丘!有一人出现而大眼出现、大光出现、大明出现、六无上出现。证四 无碍解,通达于多界、通达于种种界、证明与解脱果、证预流果、证一来果、证不 23 还果、证阿罗汉果。云何为一人?如来、应供、正自觉者。 诸比丘!是谓一人出现而大眼出现……乃至……证阿罗汉之果者。 七5 诸比丘!我不见另有一人能完全正确随转如来所转之无上法轮。诸比丘!此 即舍利弗者。 诸比丘!舍利弗是完全正确随转如来所转之无上法轮。 一 集 第一三 一人品 二九 ----------------------------------------------------------------------- 增支部经典一三0 注1 参照增三(大二、五六一a)。 2 参照增三(大二、五六一b)。 3 参照增三(大二、五六一c)。 4 参照增三(大二、五六一b)。 5 参照A.vol.5,p.87;A.vol.3,pp.135,149;Milp.p.362。 一2 诸比丘!我声闻中[第一]比丘,出家久者,是阿若憍陈如。大慧者,是为 舍利弗。具神通者,是大目犍连。教头陀者,是为摩诃迦叶。具天眼者,是为阿那 律。贵族者,是婆提优卡力句塔耶。妙音者,是拉窟他卡婆提耶。作师子吼者,是 为宾度罗跋啰堕阇。说法者,是分褥文陀尼子。广为分别略说者,是摩诃迦栴延。 24 二3 诸比丘!我声闻中[第一]比丘意成身者,是朱利槃特。心解脱善巧者,是 朱利槃特。慧解脱4善巧者,是摩诃槃毒。住无诤者,是须菩提。应供养者,是须 菩提。住阿兰若者,是哩缚帝佉弥啰缚。住定者,是颉离伐多。发勤精进者,是 为室缕孥俱胝频设。善语者,是室缕窟底卡诺(亿耳)。利得者,是尸拔罗。信胜解 者,是婆迦利。 三 诸比丘!我声闻中[第一]比丘,好学者是罗喉罗。信出家者,是罗吒波罗。 初得餐券者,是军头波漠。具辩才者,是鹏耆舍。普端严者,是优波斯那婆檀提子。 敷床座者,是沓婆摩罗子。诸天所爱乐者,是毕邻陀婆蹉。速疾神通者,是婆希耶、 达如支利亚[著树皮衣]。妙说者,是为鸠摩罗迦叶。得无碍解者,是摩诃拘絺罗。 四 诸比丘!我声闻[第一]比丘多闻者,是阿难。具忆念者,是阿难。具悟解者, 25 是阿难。具坚固者,是阿难。近侍者,是阿难。具大众者,是优楼频罗迦叶。欢悦 于家门者,是柯留陀夷。无病者,是薄俱罗。随念宿住者,是输毗多。持律者,是 优波离。教授比丘尼者,是难陀迦。守护根门者,是难陀。教授比丘者,是摩诃劫 宾那。火界善巧者,是娑竭陀。能起辩才者,是罗陀。持粗衣者,是谟贺啰惹。 五5 诸比丘!我声闻中[第一]比丘尼,出家久者,是摩诃波阇波提瞿昙弥。大 一 集 第十四 是第一品 三一 ----------------------------------------------------------------------- 增支部经典一三二 慧者,是谶摩。具神通者,优婆拉瓦那是[莲华色]。持律者,是波吒左啰。说法者, 是曼摩提那。静虑者,是难陀。发勤精进者,是索那。具天眼者,是奢拘梨。疾速 神通者,是跋陀军陀罗拘夷国。随念宿住者,是跋陀迦比罗。得大神通者,是巴达 卡恰那。持粗衣者,是翅舍憍答弥。信解者,是私伽罗母。 26 六6 诸比丘!我弟子中[第一]优婆塞,最初归依者,是多梨富沙、婆梨迦二商 人。施者是善施居士给孤独。说法者是质多居士。以四摄事摄众者是呵多阿罗婆。 施上味者,是摩诃那摩释迦氏。施悦意食者,是郁伽居士毗舍离出。近事僧伽者, 是嗢羯吒居士。不动信者,是斯拉安巴它。对人淳厚者,是纪巴卡抑马拉巴洽[童 子医王耆域]。可倚信之语者,是那拘罗父居士。 七7 诸比丘!我弟子中[第一]优婆夷,最初归依者,是斯佳它塞那尼。施者, 是毗舍佉弥伽罗母。多闻者,是久寿多罗。住慈[定]者,是奢摩啰帝。静虑者, 是郁多罗难陀母。施上味者是斯巴伐沙扣利亚女。看病者,是须毗耶优婆夷。不动 信者,是迦帝耶尼。可倚信语者,是那拘罗母居家女。随闻得信者,是迦罗优婆夷。 注1 此品参照阿罗汉具德经(大二、八三一) 2 参照一~四 增三(大二、五五七a)S.vol.1,P.63;S.vol.2,P.155。 3 参照A.vol.4,pp.91,187,392。 4 慧、底本虽是Sanna,但应作如暹本panna。 5 参照增三(大二、五五八c)A.vol.2,p.164。 6 参照增三(大二、五五九c)。 7 参照增三(大二、五六0a)。 一 诸比丘!无是处,不可能有。谓:具足正见者认为诸行是常,无是处。诸比丘! 然则,亦有是处。 27谓:凡夫认为诸行是常,则有是处。 一 集 第一五 无[有是]处品 三三 ----------------------------------------------------------------------- 增支部经典一三四 二 诸比丘!无是处,不可能有。谓:具足正见者认为诸行是乐,则无是处。诸比 丘!然则,亦有是处,谓:凡夫认为诸行是乐,则有是处。 三 诸比丘!无是处,不可能有。谓:具足正见者认为诸法为我,则无是处。诸比 丘!然则,亦有是处,谓:凡夫认为诸法为我,则有是处。 四 诸比丘!无是处,不可能有。谓:具足正见者会杀害其母,则无是处。诸比丘! 然则,亦有是处,谓:凡夫会杀害其母,则有是处。 五 诸比丘!无是处,不可能有。谓:具足正见者会杀害其父,则无是处。诸比丘! 然则,亦有是处,谓:凡夫会杀害其父,则有是处。 六 诸比丘!无是处,不可能有。谓:具足正见者会杀害阿罗汉,则无是处。诸比 丘!然则,亦有是处,谓:凡夫杀害阿罗汉,则有是处。 七 诸比丘!无是处,不可能有。谓:具足正见者以恶心出如来血,则无是处。诸 比丘!然则,亦有是处,谓:凡夫以恶心出如来血,则有是处。 八 诸比丘!无是处,不可能有。谓:具足正见者会破僧伽,则无是处。诸比丘! 然则,亦有是处,谓:凡夫会破僧伽,则有是处。 九 诸比丘!无是处,不可能有。谓:具足正见者会指摘他师,无是处。诸比丘! 然则,亦有是处,谓:凡夫会指摘他师,则有是处。 28 一0 诸比丘!无是处,不可能有,谓:于一世界,有二应供、正自觉者非前非后 出世,无是处。诸比丘!然则,亦有是处,谓:于一世界,有一应供、正自觉者出 世,则有是处。 一一 诸比丘!无是处,不可能有,谓:于一世界,有二转轮王非前非后出世,无 有是处。诸比丘!然则,亦有是处,谓:于一世界,有一转轮王出世,则有是处。 一二 诸比丘!无是处,不可能有,谓:女人为应供、正自觉者,则无是处。诸比 丘!然则,亦有是处,谓:男子为应供、正自觉者,则有是处。 一三 诸比丘!无是处,不可能有,谓:女人为转轮王,无是处。诸比丘!然则, 亦有是处,谓:男子为转轮王,则有是处。 一四~一六 诸比丘!无是处,不可能有,谓:女人可为[帝]释……乃至……可 为魔罗……乃至……梵[天],无是处。诸比丘!然则,亦有是处,谓:男子可为[帝] 释……乃至……可为魔罗……乃至……梵[天],则有是处。 一 集 第一五 无[有是]处品 三五 ----------------------------------------------------------------------- 增支部经典一三六 一七 诸比丘!无是处,不可能有,谓:身恶行者生起可爱、可乐、可意之异熟, 无是处。诸比丘!然则,亦有是处,谓:身恶行者生起非爱、非乐、非可意之异熟, 则有是处。 一八 诸比丘!无是处,不可能有,谓:语恶行者……乃至…… 一九 诸比丘!无是处,不可能有,谓:意恶行者生起可爱、可乐、可意之异熟, 无是处。诸比丘!然则,亦有是处,谓:意恶行者生起非爱、非乐、非可意之异熟, 则有是处。 二0 诸比丘!无是处,不可能有,谓:身妙行者生起非爱、非乐、非意之异熟, 无是处。诸比丘!然则,亦有是处,谓:身妙行者生起可爱、可乐、可意之异熟, 则有是处。 29 二一 诸比丘!无是处,不可能有,谓:语妙行者……乃至…… 二二 ……谓:意妙行者生起非爱、非乐、非可意之异熟,则无是处,诸比丘!然 则,亦有是处,谓:意妙行者生起可爱、可乐、可意之异熟,则有是处。 二三 诸比丘!无是处,不可能有,谓:具足身恶行者由其因、由其缘,身坏死后, 可生于善趣、天界,无是处。诸比丘!然则,亦有是处,谓:具足身恶行者由其因、 由其缘,身坏死后,可生于无幸处、恶趣、险难处、地狱,则有是处。 二四 诸比丘!无是处,不可能有,谓:具足语恶行者……乃至…… 二五 诸比丘!无是处,不可能有,谓:具足意恶行者由其因、由其缘,身坏死后, 可生于善趣、天界,无是处。诸比丘!然则,亦有是处,谓:具足意恶行者由其因、 由其缘,身坏死后,可生于无幸处、恶趣、险难处、地狱,则有是处。 二六 诸比丘!无是处,不可能有,谓:具足身妙行者由其因、由其缘,身坏、死 后,可生于无幸处、恶趣、险难处、地狱,无是处。诸比丘!然则,亦有是处,谓: 具足身妙行者,由其因、由其缘,身坏、死后,可生善趣、天世、则有是处。 二七 诸比丘!无是处,不可能有,谓:具足语妙行者,由其因、由其缘,身坏、 死后,可生于无幸处、恶趣1、险难处、地狱,无是处。诸比丘!然则,亦有是处, 谓:具足语妙行者,由其因、由其缘,身坏、死后,可生于善趣、天界、则有是处。 二八 诸比丘!无是处,不可能有2,谓:具足意妙行者,由其因、由其缘,身坏、 死后,可生于无幸处、恶趣3、险难处、地狱,则无是处。诸比丘!然则,亦有 一 集 第一五 无[有是]处品 三七 ----------------------------------------------------------------------- 增支部经典一三八 30 是处。谓:具足意妙行者,由其因、由其缘,身坏、死后,可生于善趣、天界,则 有是处。 注1 依据“恶趣”前之多数语例,加上duggatim。 2 “不可能有”anuvakaso是anavakaso之误植 3 “恶趣”依暹本及前多数之用语例,而加入duggatim语 一 诸比丘!有一法,修习多修习,能起一向厌背、离、贪、灭、寂静、通觉、涅 槃。云何为一法?是念佛。 诸比丘!有一法,修习……乃至……能起…… 二~一0 诸比丘!有一法,修习多修习,起一向厌背、离贪、灭、寂静、通、觉、 涅槃。云何为一法?是念法……乃至……是念僧……乃至……是念戒……乃至…… 是念舍……乃至……是念天……乃至……是念出入息……乃至……是念死……乃至 ……是念身……乃至……是念休息。 诸比丘!此是说,有一法,修习多修习,起一向厌背、离贪、灭、寂静、通、 觉、涅槃。 一 诸比丘!我不见另有一法,能生未生之不善法,或能倍增广大已生之不善法。 诸比丘!是即为邪见。 诸比丘!人若怀邪见,能生未生之不善法,又能倍增广大已生之不善法。 二 诸比丘!我不见另有一法,是能生未生之善法,或能倍增广大已生之善法。诸 比丘!是耶为正见。 31诸比丘!人若怀正见,能生未生之善法,又能倍增广大已生之善法。 一 集 第十七 种子品 三九 ----------------------------------------------------------------------- 增支部经典一四0 三 诸比丘!我不见另有一法,能令未生之善法不生,或能去已生之善法,此即邪 见。 诸比丘!人若怀邪见,能令未生之善法不生,又能去已生之善法。 四 诸比丘!我不见另有一法,能令未生之不善法不生,或能去已生之不善法。诸 比丘!是即为正见。 诸比丘!人若怀正见,能令未生之不善法不生,或能生已生之不善法。 五 诸比丘!我不见另有一法,能生未生之邪见,或能增已生之邪见。诸比丘!此 即非理作意。 诸比丘!人若非理作意,能生未生之邪见,又能增已生之邪见。 六 诸比丘!我不见另有一法,是能生未生之正见,或能增已生正见。诸比丘!即 如理作意。 诸比丘!人若如理作意,能生未生之正见,又能增已生之正见。 七 诸比丘!我不见另有一法,能如是令有情,身坏、死后,生于无幸处、恶趣、 险难处、地狱。诸比丘!是即为邪见。 诸比丘!成就邪见之有情,身坏、死后,生于无幸处、恶趣、险难处、地狱。 32 八 诸比丘!我不见另有一法,能如是令有情,身坏、死后,生于善趣、天界。诸 比丘!是即为正见。 诸比丘!成就正见之有情,身坏、死后,生于善趣、天界。 九1 诸比丘!怀有邪见者之所有身业,随见而圆满,被摄受者。又,所有语业…… 乃至……。又,所有意业,随见而圆满,被摄受者。又,所有思……乃至……。又, 所有希望,又,所有愿,又,所有行,彼等一切之法,生起非爱、非乐、非可意、 无益、苦。何以故?诸比丘!是见恶故。 诸比丘!譬如将婆树之种子、柯萨它奇树之种子,或苦瓢之种子,播于湿地, 或吸地味,或取水味,可使彼等悉皆为苦、辛、不悦。何以故?诸比丘!景种子恶 故。诸比丘!正如是,怀有邪见者之所有……乃至……。诸比丘!是见恶故。 一02 诸比丘!怀有正见者之所有身业,随见而圆满,被摄受者。又,所有语业 ……乃至……。又,所有意业,随见而圆满,被摄受者。又所有思,又,所有悕望, 又,所有愿,又,所有行,彼等一切法,生起、可爱、可乐、可意、利益、安乐。 一 集 第十七 种子品 四一 ----------------------------------------------------------------------- 增支部经典一四二 何以故?诸比丘!是见善故。 诸比丘!譬如将甘蔗种子、稻种子,或葡萄种子播于湿地,或吸地味、或取水 味,可使彼等悉皆为甘、可悦、美味。何以故?诸比丘!是种子善故。诸比丘!正 如是,怀有正见者之所有……乃至……诸比丘!是见善故。 注1 参照增八(大二、五八三a)。 2 参照增八(大二、五八三b)。 一 诸比丘!有一人生于世,为众人之无益,为众人之无乐、为众人之无利、为天、 人之无益、为苦而生。 其一人为谁? 具邪见而见颠倒者。彼能使众人离正法而住于非法。 诸比丘!是谓:有一人生于世……乃至……为天、人之无益、为苦而生。 二 诸比丘!有一人生于世,为众人之益,为众人之乐、为众人之利、为天、人之 益、为乐而生。 其一人为谁? 具正见而见不颠倒者。彼能使众人离非法而住于正法。 诸比丘!是谓:有一人生于世……乃至……为天、人之益、为乐而生。 三 诸比丘!我不见另有一大罪之法。诸比丘!此即邪见。 诸比丘!诸罪以邪见为第一。 四 诸比丘!我不见另有一人是,为众人之无益,为众人之无乐、为众人之无利、 为天、人之无益、为苦而努力者。诸比丘!此即末伽梨痴人。 诸比丘!譬如河口敷设网,导致众鱼之损害、苦、损伤、丧失。诸比丘!正如 此,末伽梨痴人犹如生于此之人网,导致众多有情之损害、苦、损伤、丧失。 34 五 诸比丘!劝令受不正之教,或受者,或依命而行者,彼等可生众多之非福,何 一 集 第十八 末伽梨品 四三 ----------------------------------------------------------------------- 增支部经典一四四 以故?诸比丘!所说之教不正故。 六 诸比丘!劝令受正教,或受者,或依命而行者,凡是彼等可生众多之福,何以 故?诸比丘!所说之教正故。 七 诸比丘!依不正之教时,施者应知其量,而非受者也。何以故?诸比丘!所说 之教不正故。 八 诸比丘!依于正教时,受者应知其量,而非旅者。何以故?诸比丘!所说之教 正故。 九 诸比丘!依不正教时,发动精进者当住于苦,何以故?诸比丘!教是不正故。 一0 诸比丘!依于正教时,懈怠者当住于苦,何以故?诸比丘!教正故。 一一 诸比丘!依于不正教时,懈怠者当住于乐,何以故?诸比丘!教不正故。 一二 诸比丘!依于正教时,发动精进者当住于乐,何以故?诸比丘!教正故。 一三 诸比丘!譬如粪虽少量,亦放恶臭。诸比丘!我亦如此,有虽是少量,亦不 予赞叹,乃至下一弹指顷。 一四 诸比丘!譬如尿虽少量,亦放恶臭……乃至…… 一五 ……犹如痰虽少量,亦放恶臭……乃至…… 一六 ……犹如脓虽少量,亦放恶臭……乃至…… 35 一七 ……犹如血虽少量,亦放恶臭。诸比丘!我亦如是,有虽是少量,亦不予赞 叹,乃至一弹指顷。 一 诸比丘!譬如于此阎浮提,美丽花园、美丽树林、美丽大地、美丽水池,只是 少量;相反者,高地、低地、难渡之河、有株杌或荆之处,险阻之山岭,却更多。 诸比丘!正如此,陆生之有情少,相反者,水生之有情更多。 诸比丘!正如此,生于人中之有情少;相反者,生于他余处之有情更多。 诸比丘!正如此,生于中国之有情少;相反者,生于边鄙之地、无智蛮民中之 有情更多。 诸比丘!正如此,具有智慧、不愚昧、不哑、能善说与恶说之有情少,相反者, 一 集 第十九 不放逸品 四五 ----------------------------------------------------------------------- 增支部经典一四六 无慧、愚昧、闇哑,不能判断善说与恶说之有情更多。 诸比丘!正如此,成就圣慧眼之有情少;相反者,具有无明迷妄之有情更多。 诸比丘!正如此,能见如来之有情少;相反者,不能见如来之有情更多。 36诸比丘!正如此,能闻如来所说教法之有情少;相反者,不能闻如来所说教法 之有情更多。 诸比丘!正如此,闻法已而能持之有情少;相反者,闻法已而不能持之有情更 多。 诸比丘!正如此,能观察可持法义之有情少;相反者,不能观察可持法义之有 情更多。 诸比丘!正如此,知义,知法,且行法随法之有情少;相反者,不知义,不知 法,而且不行法随法之有情更多。 诸比丘!正如此,厌烦于应起厌背物之有情少;相反者,不厌烦于应起厌背物 之有情更多。 诸比丘!正如此,厌背而如理精进之有情少;相反者,厌背而不如理精进之有 情更多。 诸比丘!正如此,缘舍离而得定、得心一境性之有情少;相反者,缘舍离而不 得定、不得心一境性之有情更多。 诸比丘!正如此,能得最上食、最上味之有情少;相反者,不能得最上食、最 上味,收集[或]乞食以过活之有情更多。 诸比丘!正如此,能得义味、法味、解脱味之有情少;相反者,不能得义味、 法味、解脱味之有情更多。诸比丘!是故,今汝等应如是学,谓:我等欲得义味、 法味、解脱味。诸比丘!汝等应如是学。 37 二 诸比丘!譬如于此阎浮提,美丽花园、美丽树林、美丽大地、美丽水池,只是 少量。相反者,高地、低地、难渡之河、有株杌或荆处、险阻之山岭,却更多。 诸比丘!正如此,人没后而生于人中之有情少;相反者,人没后而生于地狱、 生于傍生,生于饿鬼界之有情更多。 诸比丘!正如此,人没后而生于天之有情少;相反者,人没后而生于地狱、生 于傍生,生于饿鬼界之有情更多。 一集 第十九 不放逸品 四七 ----------------------------------------------------------------------- 增支部经典一四八 诸比丘!正如此,从天没后而生于天之有情少;相反者,从天没后而生于地狱、 生于傍生,生于饿鬼界之有情更多。 诸比丘!正如此,从天没后而生于人之有情少,相反者,从天没后而生于地狱、 生于傍生,生于饿鬼界之有情更多。 诸比丘!正如此,从地狱没后而生于人之有情少,相反者,从地狱没后而生于 地狱、生于傍生,生于饿鬼界之有情更多。 诸比丘!正如此,从地狱没后而生于天之有情少,相反者,从地狱没后而生于 地狱、生于傍生,生于饿鬼界之有情更多。 诸比丘!正如此,从傍生没后而生于人之有情少,相反者,从傍生没后而生于 地狱、生于傍生,生于饿鬼界之有情更多。 38诸比丘!正如此,从傍生没后而生于天之有情少,相反者,从傍生没后而生于 地狱、生于傍生,生于饿鬼界之有情更多。 诸比丘!正如此,从饿鬼界没后而生于人之有情少,相反者,从饿鬼界没后而 生于地狱、生于傍生,生于饿鬼界之有情更多。 诸比丘!正如此,从饿鬼界没后而生于天之有情少,相反者,从饿鬼界没后而 生于地狱、生于傍生,生于饿鬼界之有情更多。 一 诸比丘!此是利中之一向者。谓:须住于林中,须行托钵、须披粪扫衣、三衣 当足、须说法、须持律、须多闻、须成为长老、须服装完整、须眷属完全、须眷属 大。当做善男子,须容貌美、须言语和雅、须少欲、须无病。 二 诸比丘!虽一弹指顷,若比丘修初静虑,诸比丘!此比丘所住之静虑并不唐捐。 彼可谓守师之教诫,能从教授,能不空享国土之施食者,何况多所作。 诸比丘!虽一弹指顷,若比丘修第二静虑……乃至…… 若修第三静虑……乃至…… 若修第四静虑……乃至…… 若修慈心解脱……乃至…… 一 集 第二十 静虑品 四九 ----------------------------------------------------------------------- 增支部经典一五0 若修悲心解脱……乃至…… 39若修喜心解脱……乃至…… 若修舍心解脱……乃至……[参照二0之二] ◎ 一01 于身循身观而住,炽然,正知,正念而除祛世间之贪与忧……乃至…… 于受循受观而住……乃至…… 于心循心观而住……乃至…… 于法循法观而住……乃至……除祛贪与忧……乃至…… ◎ 一四 为令未生之恶不善法不生,而生欲、而策励、而发勤、策心而持……乃至…… 为令断已生之恶不善法,而生欲、而策励、而发勤、策心而持……乃至……为 令生未生之善法,而生欲、而策励、而发勤、策心而持……乃至……为了住、为了 不失、为了倍增、为了广大、为了修习、为圆满已生之善法而生欲、而策励、而发 勤、策心而持……乃至…… ◎ 一八 修欲三摩地勤行成就神足……乃至……修精进三摩地勤行成就神足……乃至 ……修心三摩地勤行成就神足……乃至……修观三摩地勤行成就神足……乃至…… ◎ 二二 修信根……乃至……修精进根……乃至……修念根……乃至……修定根…… 乃至……修慧根……乃至……修信力……乃至……修精进力……乃至……修念力 ……乃至……修定力……乃至……修慧力……乃至…… ◎ 三二 修念觉支……乃至……修择法觉支……乃至……修精进觉支……乃至……修 40 喜觉支……乃至……修轻安觉支……乃至……修定觉支……乃至……修舍觉支…… 乃至…… ◎ 三九 修正见……乃至……修正思惟……乃至……修正语……乃至……修正业…… 乃至……修正命……乃至……修正精进……乃至……修正念……乃至修正定……乃 至…… ◎ 四七2 内有色想,外见少色或好、或恶,作如是想:我知我见胜于彼等,……乃 至…… 内有色想,外见无量色或好、或恶,作如是想:我知、我见胜于彼等,……乃 至…… 内无色想,外见少色或好、或恶,作如是想:我知、我见胜于彼等,……乃至 一 集 第二十 静虑品 五一 ----------------------------------------------------------------------- 增支部经典一五二 …… 内无色想,外见无量色或好、或恶,作如是想:我知、我见胜于彼等,……乃 至…… 内无色想,外见色,有青、青显、青现、青光,作如是想:我知、我见胜于彼 等,……乃至…… 内无色想,外见色,有黄、黄显、黄现、黄光,作如是想:我知、我见胜于彼 等,……乃至…… 内无色想,外见色,有赤、赤显、赤现、赤光,作如是想:我知、我见胜于彼 等,……乃至…… 内无色想,外见色,有白、白显、白现、白光,作如是想:我知、我见胜于彼 等。 ◎41五五3 有色观色……乃至……内无色想,外见色……乃至……胜解之为净……乃 至…… 完全超越色想故,灭有对想故,不思惟种种想故,以空为无边故,具足空无边 处而住……乃至…… 完全超越空无边处,以识为无边故,具足识无边处而住……乃至…… 完全超越识无边处,以无所有故,具足无所有处而住……乃至…… 完全超越无所有处,具足非想非非想处而住……乃至…… 完全超越非想非非想处,具足想受灭而住……乃至…… ◎ 六三 修地偏……乃至…… 修水偏……乃至…… 修火偏……乃至…… 修风偏……乃至…… 修青偏……乃至…… 修黄偏……乃至…… 修赤偏……乃至…… 修白偏……乃至…… 修空偏……乃至…… 一 集 第二十 静虑品 五三 ----------------------------------------------------------------------- 增支部经典一五四 修识偏……乃至…… ◎ 七三 修不净想……乃至…… 修死想……乃至…… 于食修违逆想……乃至 于一切世间修不喜想……乃至…… 修无常您……乃至…… 于无常修苦想……乃至…… 于苦修无我想……乃至…… 修断想……乃至…… 修离贪想……乃至…… 修灭想……乃至…… 八三 修无常想……乃至…… 修无我想……乃至…… 42修死想……乃至…… 于食修违逆想……乃至…… 于一切世间修不喜想……乃至…… 修骸骨想……乃至…… 修虫啖想……乃至…… 修青瘀想……乃至…… 修穿孔想……乃至…… 修膨胀想……乃至…… ◎ 九三4 修念佛……乃至…… 修念法……乃至…… 修念僧……乃至…… 修念戒……乃至…… 修念舍……乃至…… 修念天……乃至…… 修念出入息……乃至…… 一 集 第二十 静虑品 五五 ----------------------------------------------------------------------- 增支部经典一五六 修念死……乃至…… 修念身……乃至…… 修念休息……乃至…… ◎ 一0三 修初静虑俱行之信根……乃至…… 修初静虑俱行之精进根……乃至…… 修初静虑俱行之念根……乃至…… 修初静虑俱行之定根……乃至…… 修初静虑俱行之慧根……乃至…… 修初静虑俱行之信力根……乃至…… 修初静虑俱行之精进力……乃至…… 修初静虑俱行之念力……乃至…… 修初静虑俱行之定力……乃至…… 修初静虑俱行之慧力……乃至…… ◎ 一一三 第二静虑俱行之……乃至…… ◎ 一二三 第三静虑俱行之……乃至…… ◎ 一三三 第四静虑俱行之……乃至…… ◎ 一四三 慈俱行之……乃至…… ◎ 一五三 悲俱行之……乃至…… ◎ 一六三 喜俱行之……乃至…… ◎ 一七三 修舍俱行5之信根……乃至…… 修精进根……乃至…… 43修念根……乃至…… 修定根……乃至…… 修慧根……乃至…… 修信力……乃至…… 修精进力……乃至…… 修念力……乃至…… 修定力……乃至…… 一 集 第二十 静虑品 五七 ----------------------------------------------------------------------- 增支部经典一五八 ◎ 一八二6 修慧力,诸比丘!是比丘所住静虑并不唐捐,可谓守师之教诫,能从教 授、能不空享国土之施食。何况多所作。 注1 参照D.vol.2,p.120。 2 参照D.vol.2,p.110;A.vol.4,p.305。 3 参照A.vol.2,p.306。 4 参照九三~一0二增二(大二、五五二c)。 5 “舍俱行”其次之底本是……Pe……与183所加者,应除去。 6 一八二底本作一九二是错误。 一1 诸比丘!任何人,以心想[观]大海之偏满,则所有注入海之小河,皆在彼 [心想]中。诸比丘!正如此,任何人,若修念身,多所作,则所有顺明分之善法, 即在彼中。 二2 诸比丘!有一法,修习多修习,则起大厌背、起大利、起大安稳、起正念、 正智、得智见、得现法乐住、作证明解脱之果。云何为一法?是念身。 诸比丘!3有一法,修习而……乃至……作证明解脱之果。 三4 诸比丘!有一法,修习多修习,则身轻安,心轻安,寻、伺止息,而修习顺 明分之法至于圆满。云何为一法?是念身。 44诸比丘!修习此法……乃至……修习……至于圆满。 四 诸比丘!有一法,修习多修习,则未生之不善法不生,已生之不善法令断。云 何为一法,是念身。 诸比丘!修习此法……乃至……法令断。 五 诸比丘…有一法,修习得修习,则未生之善法令生,又倍增广大已生之善法。 云何为一法?是念身。 诸比丘!修习此法……乃至……广大……。 一 集 第二十一 静虑品 五九 ----------------------------------------------------------------------- 增支部经典一六0 六 诸比丘!有一法,修习多修习,则断无明而生明,舍我慢被断,除随眠永受害, 断结。云何为一法?是念身。 诸比丘!修习此法……乃至……断结。 七 诸比丘!有一法,修习多修习,则得慧之分别,得无取般涅槃。云何为一法? 是念身。 诸比丘!有一法,……乃至……得……。 八 诸比丘!有一法,修习多修习,则通达于多界、通达于种种界面于多界有无碍 解。云何为一法?是念身。 诸比丘!修习此法……乃至……有无碍解。 45 九 诸比丘!有一法,修习多修习,则能作证预流果,作证一来果,能作证不还果, 能作证阿罗汉果。云何为一法?是念身。 诸比丘!有一法,修习……乃至……作证……。 一0 诸比丘!有一法,修习多修习,则能得慧、能增慧、能广慧、起大慧、起博 慧、起广慧、起深慧、起无邻慧、起弘慧。能多慧、起速慧、起轻慧、起聪慧、起 捷慧、起利慧、起择慧。云何为一法?是念身。 诸比丘!有一法,修习多修习,则能得慧……乃至……起择慧。 一一 诸比丘!不食念身者,不食不死。诸比丘!食念身者,食不死。 一二 诸比丘!已不食念身者,已不食不死。诸比丘!已食念身者,已食不死。 一三 诸比丘!能断念身者,能断不死。诸比丘!不能断念身者,不能断不死。 46 一四 诸比丘!缺5于念身者,亦缺不死。诸比丘!能圆满念身者,亦能圆满不死。 一五 诸比丘!忽[视]于念身之人者,亦忽[视]于不死。诸比丘!不忽[视] 于念身之人者,亦不忽[视]于不死。 一六 诸比丘!忘于念身者,亦忘于不死。诸比丘!不忘于念身者,亦不忘于不死。 一七 诸比丘!不习于念身者,亦不习于不死。诸比丘!习于念身者,亦习于不死。 一八 诸比丘!不修于念身者,亦不修于不死。诸比丘!修于念身者,亦修于不死。 一九 诸比丘!不多所作于念身者,亦不多所作于不死。诸比丘!多所作于念身者, 亦多所作于不死。 二0 诸比丘!不知于念身者,亦不知于不死。诸比丘!知于念身者,亦知于不死。 一 集 第二十一 静虑品 六一 ----------------------------------------------------------------------- 增支部经典一六二 二一 诸比丘!不偏知于念身者,亦不偏知于不死。诸比丘!偏知于念身者,亦偏 知于不死。 二二 诸比丘!不作证于念身者,亦不作证于不死。诸比丘!能作证于念身者,亦 能作证于不死。 一集之一千经竟 注1 参照S.Vol.4.p.157。 2 二之数字系译者所加,此节参照S.vo1.5,p.345。 3 于此处分节系译者之私见。此节参照vo1.1,p.266。 4 三底本即为九,将此改为三系译者之私见。以下迄于本章之末,皆仿此。 5 [缺]viruddham系根据暹本而作为viraddham。 第一 科刑罚品 一1 如是我闻。一时世尊住舍卫[城]祇陀林中给孤独园,于其处世尊告诸比丘 曰:诸比丘!彼等诸比丘应诺曰:“大德!”世尊曰: 诸比丘!此等是二种罪。云何为二?现世之罪与后世之罪。又,诸比丘!云何 为现世之罪?诸比丘!世上一类之人,曾见王者捕犯罪之贼,而科以种种之刑罚。 施以鞭挞,施以杖挞,施以棍棒挞,或截手、截足、截手足、割剁、割剃、截耳鼻。 或 造粥锅之状、或造如贝[有滑泽]秃头之状、或造成罗猴鬼之口状、造成火鬘之状、造成手灯之 48 状、造成草衣之状、造成树皮衣之状、造成羚羊之状、造成钩肉之状、造成铜钱之 状,再以盐分使之靡烂,用横木贯通而令回转之、造成稻草座状,用极热之油浇浴, 再予[饿]狗咬食,而活生生串而贯通,以刀断首。 二 集 第一 科刑罚品 六三 ----------------------------------------------------------------------- 增支部经典一六四 彼[见而]谓--依照恶业种类之所在,因而王者捕犯罪之贼,科以种种之刑 罚。施以鞭挞……乃至……以刀断首。 若我亦如是作恶业,则彼王亦捕我,如是科我种种刑罚,施以鞭挞……乃至…… 以刀断首。 彼畏现世之罪,而不夺取属他人之物而生活。诸比丘!此即名为现世之罪。 又诸比丘!云何为来世之罪? 诸比丘!世间一类人,作如是思择--于身恶行实则未来有恶之异熟,于语恶 行实则未来有恶之异熟,于意恶行实则未来有恶之异熟,而且若我于身作恶行、于 语作恶行、于意作恶行,则将如何?因彼故我身坏、死后,当生于无幸处、恶趣、 险难处、地狱。 49彼畏来世之罪而断身恶行、修身妙行。断语恶行、修语妙行。断意恶行、修意 妙行。为己身之成清净、念念不忘,诸比丘!此名之为来世之罪。诸比丘!此等为 二种罪,诸比丘!汝等应如是学,我等当畏现世之罪,我等当畏来世之罪。我等畏 罪,当造于罪见畏之习性。诸比丘!汝等应如是学,诸比丘!畏罪,具有于罪见畏 之习性者,可预期此事,人当解脱一切罪。 二 诸比丘!世上有二种精勤,是难作者。 云何为二? 其一,住于家之在家者施与衣服、饮食、床座、治病医药等资见之精勤;另一 舍家而趣于无家者舍弃一切依之精勤。诸比丘!世间此二种精勤是难作者。诸比丘! 此是二种精勤中之首,所谓舍弃一切依之精勤。诸比丘!是故汝等应如是学--我 等当精勤于舍弃一切依之精勤。诸比丘!汝等应如是学。 三2 诸比丘!有二种法,应痛惜。 云何为二? 诸比丘!有一类人,作身恶行、不作身妙行、作语恶行、不作语妙行、作意恶 行、不作意妙行。 彼[思惟],我作身恶行而痛、我不作身妙行而痛。我作语恶行前痛、我不作语 妙行而痛。我作意恶行前痛、我不作意妙行而痛。诸比丘!此二种法当痛惜。 四3 诸比丘!有二种法,不应痛惜。 二 集 第一 科刑罚品 六五 ----------------------------------------------------------------------- 增支部经典一六六 50云何为二? 诸比丘!有一类人,作身妙行、不作身恶行……乃至……不作意恶行4。 彼者[思惟],我作身妙行而不痛、我不作身恶行而不痛……乃至……我作意妙 行……乃至……。诸比丘!此二种法不应痛惜。 五 诸比丘!我通达二种法,其一不厌足善法;另一精勤不退转。我无退转之精勤 者--无宁可皮肤、筋肉、骨干尽、身内血肉涸竭,不论如何,凡能以丈夫之势、 丈夫之精进、丈夫之勇决、能得之而不得,因此有废精进,为不可。诸比丘!我由 不放逸而证菩提者,由不放逸而证无上安稳者。 诸比丘!汝等亦当精勤无退转--宁可皮肤、筋肉、骨干尽、身内血肉涸竭。 不论如何,凡能以丈夫之势、丈夫之精进、丈夫之勇决、能得之而不得,因此有废 精进者,为不可以。若有如是想,诸比丘!汝等亦当不久,如是目的,善男子真正 舍家而出家,应将彼无上之梵行结果,于现生亲自通慧作证,具足而住。 诸比丘!由是汝等应如是学--我等应无退转而精勤,宁可皮肤、筋肉、骨干 尽,身内之血可涸竭,不论如何,凡以丈夫之势、丈夫之精进、丈夫之勇决、能得 之而不得。而能精进不废。诸比丘!汝等应当如是学。 六 诸比丘!此等是二种法。 云何为二法? 其一,为起结之诸法,见有爱昧;另一为起结之诸法,见而厌背。诸比丘!于 51 起结之诸法,见有爱昧者,是不断贪、不断嗔、不断痴者。我说:不断贪、不断嗔、 不断痴,而不脱生、老、死、忧、悲、苦、愁、恼,彼为不脱苦者。 诸比丘!于起结之诸法,见而厌背者,是断贪、断嗔、断痴者。我说:断贪、 断嗔。断痴。而脱离生、老、死、忧、悲、苦、愁、恼,彼为脱苦者。诸比丘!此 等即是二种法。 七 诸比丘!此等是二种法。 云何为二法? 是无惭与无愧。诸比丘!此等二种法是黑。 八 诸比丘!此等二种法是白。 云何为二法? 二 集 第一 科刑罚品 六七 ----------------------------------------------------------------------- 增支部经典一六八 是惭与愧。诸比丘!此等二种法是白。 九5 诸比丘!此等二种白法,可护世。 云何为二白法? 是惭与愧。诸比丘!此等二种白法者,若不护世,则世上之所谓母、或所谓母 之姊妹、或所谓母之兄弟之妻、或所谓师之夫人、或所谓尊长者之夫人,将不为人 知,世将混乱。譬如山羊、羊、鸡、豚、狗、野狼等。然而,诸比丘!此等二种白 法护世故,所谓母、或所谓母之姊妹、或所谓母之兄弟之妻、或所谓师之夫人、或 所谓尊长者之夫人,则为人所知。 一0 诸比丘!此等二者,为雨期之始。 云何为二? 是前与后。诸比丘!此等二者,为雨期之始。 52罪与精勤二者,应痛惜,与第五之通达6、结、黑、白、妇、雨期之始,是为 其品。 注1 于此置以一字,是译者之私见。此节参照增九(大二、五八七b)A.vol.4,p.121;Milp. p.197。 2 参照Itiv.30。 3 参照Itiv.31。 4 底本虽在意恶行(manoduccaritam)之下置……pe……之略字符号,却为错误。 5 参照增九(大二、五八七b),七处三观经(大二、八八一b)Itiv.42。 6 通达upannasena应为upahnasim ca。 一1 诸比丘!此等二者,为力。 云何为二九? 是思择力及修习力。 二 集 第二 静论品六九 ----------------------------------------------------------------------- 增支部经典一七0 又诸此丘!云何为思择力? 诸比丘!世间有一类人,如是思择--身恶行,于现世及当来有恶之异熟,语 恶行……乃至……意恶业,于现世及当来有恶之异熟。 彼作如是思择已,断身恶行,修习身妙行……乃至……断意恶行,修习意妙行, 使已成为清净。诸比丘…是谓思择力。 诸比丘!云何为修习力? 诸比丘!此中修习力者,为有学之力。诸比丘!其所以者,是依有学之力以断 贪。断嗔、断痴。断贪已、断嗔已、断痴已、而不作不善,不作恶。 诸比丘!是谓修习力。诸比丘!此等是二种力。 二 诸比丘!此等是二种力。 云何为二力? 是思择力与修习力。 诸比丘!云何为思择力?诸比丘!世有……乃至……[第一节]诸比丘!是谓 思择力。 诸比丘!云何为修习力? 53诸比丘!世间有比丘,修念觉支,依止于厌、依止于离、依止于灭。回向于舍、 修择法觉支……乃至……修精进觉支……乃至……修喜觉支……乃至……修轻安觉 支……乃至……修定觉支……乃至……修舍觉支……乃至……诸比丘!是谓修习 力。诸比丘!此等为二种力。 三 诸比丘!此等是二种力。 云何为二? 是思择力与修习力。 又诸比丘!云何为思择力? 诸比丘!世有……乃至……[参照第一节] 诸比丘!云何为修习力? 诸比丘!世间有比丘、离欲、离不善法、有寻、有伺,由离生喜、乐具足初静 虑而住。寻、伺、寂静放,成内之等净,心定而趣于一,无寻、无伺,由定生喜、 乐具足第二静虑而住。远离喜,住于舍,有念,有正知。又身受乐,圣所宣说、舍 二 集 第二 静论品七一 ----------------------------------------------------------------------- 增支部经典一七二 念乐住具足第三静虑而住。断乐及断苦故,先灭喜忧,不苦不乐、舍念清净、具足 第四静虑而住。诸比丘!是谓修习力。诸比丘!此等为二种力。 四 诸比丘!此等二者是如来所说。 云何为二? 是略与广,诸比丘!此等二者,是如来所说。 五 诸比丘!有诤论起时,犯罪比丘与征问比丘,若非正观自己。则诸比丘于此诤 54 论,所应期待者是延引、粗恶与凶暴。又诸比丘非住于安稳。 又诸比丘!有诤论起时,犯罪比丘与征问比丘,若能正观自己,则诸比丘于此 诤论,所应期待者是非延引、非粗恶、非凶暴事。又诸比丘当住于安稳。 又诸比丘!云何为犯罪之比丘正观自己? 诸比丘!此中犯罪比丘作如是观--我实身犯一种不善,故彼比丘于我身见所 犯之一种不善,若我不身犯一种不善,则彼比丘不于我身见所犯之一种不善。然我 实身犯一种不善故,彼比丘于我身得见所犯之一种不善。彼比丘于我身上见所犯之 一种不善而不欢,彼比丘不欢而对我发不欢之语。若彼比丘发不欢之语,则我不欢, 因不欢而告诸他人--如是之事,唯我之犯过,恰如应纳税之人对物品之[情形]。 诸比丘!如是为犯罪之比丘正观自己。 诸比丘!又云何为征问之比丘正观自己? 诸比丘!此中征问之比丘,作如是观--此比丘身犯一种不善,故我2见身犯 55 一种不善之比丘,若此比丘身不犯一种不善,则我不见身犯一种不善之比丘。又因 此比丘身犯一种不善故,我得见此身犯一种不善之比丘,又复我见此身犯一种不善 之比丘而不欢,故我因不欢而对此比丘发不欢之语。我发不欢之语而此比丘不欢, 不欢而告诸他人。如是之事,唯我之犯过,恰如应纳税之人对物品之[情形]。 诸比丘!如是为征问之比丘正观自己。 诸比丘!有诤论起时,犯罪之比丘与征问之比丘,若不正观自己,则诸比丘于 此诤论,所应期待者是延引、粗恶与凶暴。又诸比丘非住于安稳。 诸比丘!有诤论起时,犯罪之比丘与征问之比丘,若正观自己,则诸比丘于此 诤论,所应期待者是非延引、非粗恶、非凶暴,又诸比丘住于安稳。 六3 一时,有一婆罗门,来诣世尊住处。诣已,与世尊交换互相庆慰、喜悦、感 二 集 第二 静论品七三 ----------------------------------------------------------------------- 增支部经典一七四 铭之语,而坐于一面。坐于一面之彼婆罗门白世尊言:尊瞿昙!以何因、以何缘, 于此世一类有情,身坏、死后、生于无幸处、恶趣、险难、地狱耶?婆罗门!由于 非法行,不平等行之因,如是于此世一类有情,身坏、死后、生于无幸处、恶趣、 险难、地狱。 复次,尊瞿昙!以何因、何缘,于此世一类有情,身坏、死后、生于善趣、天 56 界耶?婆罗门!由于法行、等行之因,如是于此世一类有情,身坏、死后、生于善 趣、天界。 奇哉!瞿昙,奇哉!瞿昙、瞿昙!譬如伏者之起,或覆者之露、或示迷者以道、 或如于暗中持灯光有眼者当见色,正如是,世尊瞿昙示以种种之异门。我归依世尊 瞿昙,[归依]法、[归依]诸比丘众。世尊瞿昙当存念我,从今日起成为终生归依 为优婆塞。 七 一时,贾奴少尼[生闻]婆罗门来诣世尊之处。诣已,与世尊互相庆慰……乃 至……坐于一面之生闻婆罗门白世尊言:尊瞿昙!有何因、何缘,于此世一类有情, 身坏、死后、生于无幸处、恶趣、险难、地狱耶? 婆罗门!所作故,又不作故,如是于此世间有一类有情,身坏、死后、生于无 幸处、恶趣、险难、地狱4。 复次,尊瞿昙!有何因、何缘,于此世有一类有情,身坏、死后、生于善趣、 天界耶? 婆罗门!所作故,又不作故,如是一类有情,身坏、死后、生于善趣、天界。 我不知尊瞿昙此略说之广义5,但愿尊瞿昙为我说法,令得知世尊此略说之广 义。 婆罗门!谛听,善思念之,我当说。 57生闻婆罗门应诺世尊:“诚然,尊者!”世尊作如是说: 婆罗门!世间有一类人作身恶行、不作身妙行、作语恶行、不作语妙行、作意 恶行、不作意妙行。婆罗门!如是所作故,又不作故,如是世间一类有情,身坏、 死后、生于无幸处、恶趣、险难、地狱。 复次,婆罗门!世间有一类人,作身妙行、不作身恶行、作语妙行、不作语恶 行、作意妙行、不作意恶行。婆罗门!如是所作故,又不作故,如是世间一类有情, 二 集 第二 静论品七五 ----------------------------------------------------------------------- 增支部经典一七六 身坏、死后、生于善趣、天界。 尊瞿昙!奇哉……乃至……尊瞿昙当存念我,终生归依为优婆塞。 八 一时,具寿阿难来诣世尊之处。诣已,问讯世尊坐于一面。对坐于一面之具寿 阿难,世尊如是曰:阿难!我说身恶行、语恶行、意恶行是一向不可作。 大德!世尊说身恶行、语恶行、.意恶行是一向不可作。其不可作而作时,可豫 期如何之灾患耶? 阿难!我作身恶行……乃至……时,当预期此过患--毁谤己自身、智者见而 呵毁、扬污名、迷乱而死,身坏、死后生于无幸处、恶趣、险难、地狱。阿难!我 一向说不可作此身恶行、语恶行、意恶行,不可作而作时,当预期此过患。阿难! 58 我说身妙行、语妙行、意妙行是一向应作。 大德!世尊说一向应作,作其应作之身妙行、语妙行、意妙行时,可预期如何 之胜利耶? 阿难!我说身妙行、语妙行、意妙行是一向应作。作其应作者时,可预期此胜 利--不毁谤己自身、智者见而称赞、扬美名、不迷乱而死、身坏、死后、生于善 趣、天世。阿难!作我一向说应作之身妙行、语妙行、意妙行时,可预期此胜利。 九 诸比丘!当断不善。诸比丘!不善当断。诸比丘!若彼不善不能断,则我不如 是说:诸比丘!当断不善。诸比丘!不善当断故,故我如是说:诸比丘!当断不善。 诸比丘!又若为断此不善而引致无益、苦时,则我不如是说:诸比丘!当断不 善。诸比丘!然而,为断不善会愈加引乐,故我如是说。诸比丘!当断不善。 诸比丘!当修善。诸比丘!善当修者。诸比丘!若彼善不修,则不如是说:诸 比丘!当修善。诸比丘!然则善当修,故如是说:诸比丘!当修善。 又若为修习此善而引无益、苦时,则我不如是说:诸比丘!当修善。诸比丘! 然而,为修善会愈加引乐,故我如是说:诸比丘!当修善。 一0 诸比丘!此等二法,会惑乱正法使隐没。 云何为二法? 59颠倒之文句与被误解之义。 诸比丘!颠倒之文句亦可使义受误解。诸比丘!此等二法能惑乱正法,使之隐 没。 二 集 第二 静论品七七 ----------------------------------------------------------------------- 增支部经典一七八 诸比丘!此等二法,可住正法,使之不乱、不隐没。 云何为二法? 诸比丘!正确配置之文句与正解之义。 诸比丘!正确配置之文句亦可使义得到正解。诸比丘!此等二法能使正法住而 不乱不隐没。 注1 参照杂二六(大二、一八四a)、杂阿含经(大二、四九七a)。 2 “故我”taham imam依暹本应读为tasma aham。 3 参照S.vol.4,p.240。 4 存在于底本之疑问符号应祛除。 5 存在于底本之avibhattassa vittharena attham因见似前句sankittena bhasitassa vittharena attham之注解故,现在即依暹本及Trenckner转写有关柯汴哈诺艮之抄本 而将此句祛除。 一 诸比丘!此等为二种愚人。 云何为二愚人? 一是于过,不见为过;其一是不接受如法于过作悔谢之人。诸比丘!此等是二 种愚人。 诸比丘!此等是二种智人。 云何为二智人? 一是于过,见之为过;其一是如法接受于过作悔谢之人。诸比丘!此等是二种 二 集 第三 愚人品七九 ----------------------------------------------------------------------- 增支部经典一八0 智人。 二 诸比丘!此等二种人是诬说如来。 云何为二诬说如来? 怀忿之恶人及信任谬见者。诸比丘!此等二种人是诬说如来。 三 诸比丘!此等二种人是诬说如来。 云何为二诬说如来? 60其一是将非如来之所说、非所言者,示为如来之所说、所言;其一是将如来之 所说、所言者,示为非如来之所说、非所言。诸比丘!此等二种人是诬说如来。 四 诸比丘!此等二种人是不诬说如来。 云何为二不诬说如来? 其一是将非如来之所说、非所言者,示为非如来之所说、非所言;其一是将如 来之所说、所言者,示为如来之所说、所言。诸比丘!此等二种人是不诬说如来。 五1 诸比丘!此等二种人,是诬说如来。 云何为二诬说如来? 其一是将未了义经,示为了义经;其一是将了义经示为末了义经。诸比丘!此 等二种人是诬说如来。 六 诸比丘!此等二种人是不诬说如来。 云何为二不诬说如来? 其一,是将未了义经示为未了义经;其一是将了义经示为了义经。诸比丘!此 二种人,是不诬说如来。 七 诸比丘!造隐覆业之人,应预期二趣之随一趣:地狱或傍生。诸比丘!造不隐 覆业之人,应预期二趣之随一趣:天或人。 八 诸比丘!有邪见之人,应预期二趣之随一趣:地狱或傍生。诸比丘!有正见之 人,应预期二趣之随一趣:天或人。 九2 诸比丘!破戒者之摄受有二种。云何为二?地狱或傍生。 诸比丘!具戒者之摄受有二种。云何为二?天或人。 一0 诸比丘!我见二种道理,而学习起、卧于林中、深山、边陬。 云何为二道理? 二 集 第三 愚人品八一 ----------------------------------------------------------------------- 增支部经典一八二 61见自身之现法乐住,又哀愍后世之人。诸比丘!此乃我见之二种道理,而学习 起、卧于林中、深山、边陬。 一一3 诸比丘!此等二者,是顺明分之法。 云何为二法? 奢摩他及毗钵舍那。诸比丘!修奢摩他成就何种义?是修心。修心成就何种义? 断所有贪。 诸比丘!修毗钵舍那成就何种义?是修慧。修慧成就何种义?断所有无明。 一二4 诸比丘!被贪所染之心无法解脱。被无明所染之慧无法修。诸比丘!如是 由离贪而心解脱,由离无明而慧解脱。 注1 参照增一八(大二、五九二c)。 2 在此置节之数字,是译者之私见。因此其次之九、一0则变成如次之一0、一一 3 参照增一一(大二、六00a)。 4 在此之作分节,是依据意义与逻本。 一1 诸比丘!我当为汝等说善士地与不善士地。谛听,善思念之,我当说,诸比 丘应诺世尊:‘诚然,大德’世尊曰: 诸比丘!云何为不善士地? 诸比丘!不善士是不知恩、不感念。诸比丘!不知恩及不感念恩是不善人所称 赞。诸比丘!此纯为不善士地,谓:不知恩、不感念恩。诸比丘!善士者是知恩、 感念恩。诸比丘!知恩及感念恩者,是善人所称赞。诸比丘!此纯为善士地。谓: 知恩、感念恩。 二2 诸比丘!我说对二种人不能尽报。 云何为二种人? 62是母与父。诸比丘!有百岁之寿,于百岁之间荷母于一肩,荷父于一肩。又彼 二 集 第四 等心品八三 ----------------------------------------------------------------------- 增支部经典一八四 应以涂身、揉和、沐浴按摩看护父母,虽父母在肩上撒尿遗弃。诸比丘!然则,尚 事于父母,非为报恩。诸比丘!虽置父、母于多如富藏七宝大地支配者之王位,诸 比丘!然则,尚事于父母,非为报恩。何以故?诸比丘!父母是以众多方法抚养、 哺育其子、令其见世。 复次,诸比丘!不信之父母,则劝之令发信、令入[信]、令住。破戒之父母, 则劝之令持戒、令入[戒]、令住。悭吝[之父母],则劝之令行施舍、令入[施舍]、 令住。恶慧[之父母],则劝之令发正慧、令入[正慧]、令住。诸比丘!齐此以事 奉父母,是为报恩者。 三 尔时,有婆罗门,来谓世尊之处。诣已,与世尊互相庆慰……乃至……坐于一 面之彼婆罗门,白世尊言: 尊瞿昙者,3,有何说示、有何开示? 婆罗门!我说所应作,又说不应作。 然则,尊瞿昙所说之所应作与不应作者,是何者耶? 婆罗门!我将身恶行、语恶行、意恶行,说为不应作;将诸种恶不善法,说为 不应作。婆罗门!我将身妙行、语妙行、意妙行,说为所应作;将诸种之善法者, 说为所应作。婆罗门!如是说所应作、说不应作。 瞿昙!奇哉……乃至……尊瞿昙请存念我,为终生归依为优婆塞。 四4 尔时,给孤独长者来诣世尊所住之处。诣已,问讯世尊已……乃至……坐于 63 一边之给孤独长者白世尊言: 大德!世间之应供养,又应施与者,是何者耶? 长者!世间之应供养者有二种人:有学与无学是。长者!此等二种人是世间之 应供养者,又应施与者。 世尊说示此,善逝说此已,师复更说示: 有学无学住于世。 堪受施者之供养。 身直语直意亦直。 施彼福田得大果。 五5 如是我闻。一时,世尊住舍卫城祇陀林之给孤独园。又,尔时具寿舍利弗住 二 集 第四 等心品八五 ----------------------------------------------------------------------- 增支部经典一八六 舍卫[城]东园之弥迦罗母讲堂。于彼处,具寿舍利弗告诸比丘曰:具寿诸比丘! 彼等诸比丘应诺具寿舍利弗言:‘具寿!’具寿舍利弗曰: 具寿!我当说有内结之人与有外结之[人]。谛听,善思念之,我将说。“诚然, 具寿!”彼等诸比丘如是应诺具寿舍利弗。具寿舍利弗曰: 具寿!云何为有内结之人耶? 具寿!世间有比丘,具足戒、护持波罗提木叉律仪,具足正行与亲近,见微细 之罪而怖畏,受学于学处。彼身坏、死后、生于天界之随一。彼从彼处没而成为还 来者,还于现状。 具寿!此是有内结之人,还来者而还于现状者。 64具寿!云何为有外结之人? 具寿!世间有比丘,具足戒、护持波罗提木叉律仪,具足正行与亲近,见微细 之罪而怖畏,受学于学处。彼即具足随一寂静之心解脱而住。彼身坏、死后、生于 天界之随一。彼从彼处没而成为不还者、不还现状。 具寿!此是有外结之人,不还者而不还于现状者。 复次,具寿!比丘具足戒……乃至……受学于学处,彼为厌诸欲、为离、为灭 而修行。彼为厌诸有、为离、为灭而修行。彼为渴爱之灭尽而修行。彼为贪欲之灭 尽而修行。彼身坏、死后、生于天界之随一。彼从彼处没而成为不还者,不还现状。 具寿!此为有外结之人,不还者而不还于现状者。 尔时,6有众多等心之天子,来诣世尊之处。诣已,问讯世尊,立于一面。立于一 面之彼等天子白世尊曰: 大德!彼具寿舍利弗于东园之弥迦罗母讲堂,为诸比丘说:有内结之人与外结 之[人]。大德!众皆欢喜。大德!请世尊哀愍而至舍利弗之处,则甚幸。世尊即默 然容许。 时,世尊犹如壮士之伸屈臂、或屈伸臂顷,如是于祇陀林消失,现于东园弥迦 罗母讲堂之具寿舍利弗前。世尊坐于所设之座,具寿舍利弗即问讯世尊已,而坐于 一面。于是世尊向坐于一面之舍利弗如是语: 65舍利弗!此等众多等心天子来到我处,来问讯我,立于一面。 舍利弗!立于一面之彼等天子对我如是言: 二 集 第四 等心品八七 ----------------------------------------------------------------------- 增支部经典一八八 大德!彼具寿舍利弗于东园之弥迦罗母讲堂,为诸比丘说有内结之人与有外结 之[人]。大德!众皆欢喜。大德!请世尊哀愍而至舍利弗之处,则甚幸。舍利弗! 彼天子是十成群、二十成[群]、三十成[群]、四十成[群]、五十成[群]、六十 成[群],仅立于如锥之尖端处,而互相不恼。 舍利弗!汝若如是想:彼等天子必于彼处,彼等天子以十成群、以二十成[群]、 三十成[群]、四十成[群]……乃至……仅立于如锥之尖端处,而互相不恼以修其 心。舍利弗!然则,不可作如是见:舍利弗!彼等天子是如是以心……乃至……互 相不恼。 故舍利弗!汝等今应如是学,我等应寂静根、寂静意。舍利弗!汝等应如是学。 舍利弗!以根寂静、以意寂静,即身业寂静、语业寂静、意业寂静。我等当于同梵 行者之间,实献上寂静之供物。舍利弗!汝等实应如是学。舍利弗!不听此法门之 外道出家者,将失坏。 六7 如是我闻。一时,具寿大迦旃延住于跋兰那沼湖之畔。 66其时阿拉麻旦达婆罗门来诣具寿大迦旃延处。诣已,与具寿大迦旃延互相庆慰, 交相应喜悦、感铭之语,而坐于一面。 坐在一边阿拉麻旦达婆罗门,语具寿大迦旃延曰:卿迦旃延!以何因、何缘、 刹帝利与刹帝利诤、婆罗门与婆罗门诤、居士与居士诤? 婆罗门!止住于欲贪,被系、被结8、被缠、被耽故,刹帝利与刹帝利诤、婆 罗门与婆罗门诤、居士与居士诤。 卿!迦旃延!复以何因、何缘,而沙门与沙门诤耶? 婆罗门!止住于见贪,被系、被结、被缠、被耽故,沙门与沙门诤。 卿!迦旃延!于世上可有止住于此欲贪、完全超越被系、被结、被缠、被耽者? 又,止住此见欲……乃至……完全超越之人? 婆罗门!世间有止住于此欲之贪、完全超越被系、被结、被缠、被耽者;又止 住于此见欲、完全超越被系、被结、被缠、被耽者。 复次,卿!迦旃延!谁止住于此欲贪、完全超越被系、被结、被缠、被耽者; 又止住于此见欲,完全超越被系、被结、被缠、被耽者? 婆罗门!东方之有地名为舍卫城,世尊、应供、正自觉者住于彼处。婆罗门! 二 集 第四 等心品八九 ----------------------------------------------------------------------- 增支部经典一九0 67 彼世尊是止住于此欲贪,完全超越被系、被结、被缠、被耽者;又止住于此见贪、 完全超越被系、被结、被缠、被耽者。 如此言时,阿拉麻旦达婆罗门遂从座起,一肩著上衣,右膝触地,向世尊所在 之方合掌,唱出三称感语曰: 归命彼世尊、应供、正自觉者。归命彼世尊、应供、正自觉者。归命彼世尊、 应供、正自觉者。因彼世尊是止住于此欲贪、完全超越被系、被结、被缠、被耽者; 又,止住此见贪……乃至……完全超越。 奇哉!卿,迦旃延!奇哉9!卿,迦旃延!例如卿,迦旃延!如起伏者,如发 露覆者,如示道予迷者,如于暗中持灯火有眼者见色。正如是,卿,迦旃延!以种 种方法开示法。卿,迦旃延!我归依彼世尊瞿昙,[归依]法,[归依]僧伽。尊者 迦旃延!请存念我从今日起终生归依为优婆塞! 七10 一时具寿大迦旃延住摩偷罗棍达林中,彼时坎达拉亚那婆罗门来诣具寿大迦 旃延之处。诣已,与大迦旃延互相庆慰……乃至……坐于一面之坎达拉亚那婆罗门 对具寿大迦旃延作如是言:卿!迦旃延!如是我闻。迦旃延!沙门是不问讯、不起 迎、不招座于衰者、增龄、生已久、经时、成为晚年之婆罗门。卿!迦旃延!若如 是,则卿迦旃延不问讯,或不起迎、不招座于衰老、增龄、生已久、经时、成为晚 年之婆罗门。卿!迦旃延!此实为不合道理。 68婆罗门!彼世尊、知者、见者、应供、正自觉者,请明示老位与壮位。 婆罗门!生后或八十岁、或九十岁、或百岁老,而彼仍受诸欲,住在欲中,为 欲火所烧、为欲之寻思所嚼、汲汲于觅欲者,则彼虽[老]而凡庸,不入长老之数 11。 婆罗门!彼是幼、稚、少而发极黑,善青年之壮龄者,又彼不受用诸欲、不住 欲中、不为欲火所烧、不为欲之寻思所嚼、不汲汲于觅欲,则彼虽[幼少]亦智者, 可入长老之数。 如是说时,坎达拉亚那婆罗门即从座起,一肩著上衣,以头接壮年比丘之两足 作礼。尊者为老,当住于老位,我等为稚,当住稚位。 奇哉!卿!迦旃延!……乃至……迦旃延!请存念我从今日起终身归依为优婆 塞。 二 集 第四 等心品九一 ----------------------------------------------------------------------- 增支部经典一九二 八 诸比丘!贼寇强大时,王则成为弱小。诸比丘!其时王之通行、出巡,或行命 令于僻远地方亦不容易。又,其时,婆罗门或家主之通行、或出外、或监督户外之 作业亦不容易。 正如是,诸比丘!恶比丘强大时,纯净之比丘则成为弱小。诸比丘!其时纯净 之比丘即默然,于僧伽中或默然而沈坐思惟、或好趣僻远之地方。诸比丘!此即为 多人之无益、为多人之无乐、为多人之无利、为天、人之无益。 69诸比丘!王强大时,贼则成为弱小。诸比丘!其时王之通过、出巡,或行命令 于僻远地方亦成为容易。又,其时婆罗门或家主之通过、或出外、或监督户外之作 业亦成为容易。 正亦如是,诸比丘!纯净之比丘强大时,恶比丘则成为弱小。诸比丘!其时恶 比丘则默然,于僧伽中或默然而沈坐思惟、或处处逃遁。诸比丘!此即为多人之益、 为多人之乐、为多人之利、为天、人之益、乐。 九 诸比丘!我不称赞在家或出家两者之邪行。因为行邪之在家或出家者、是以邪 行为主故、不尊重正理与善法。 诸比丘!我称赞在家或出家两者之正行。因为正行之在家或出家者,是以正行 为主故、尊重正理与善法。 一012 诸比丘!凡比丘误解于类似文义之经,以义、法除外者,诸比丘!彼比丘 之所行为多人之无益、为多人之无乐、为多人之无利、为天、人之无益、苦。 诸比丘!凡比丘正解于类似文义之经,随顺义、法,诸比丘!彼等比丘之所行 为多人之益,为多人之乐,为多人之利,为天、人之益,为乐。诸比丘!又彼等比 丘即生多福,又住于此正法。” 注1 参照增一一(大二、六00a)。 2 参照增一一(大二、六0一a)。 3 参照M.vol.1,p.483;A.vol.1.p.187;A.vo1.4.pp.174,182;Cv.6,31,6。 4 参照中三0(大一、六一六a)杂三五(大二、二五八c)。 5 参照五~六,中五(大一、四四八c)。 6 底本在此处即以六作分节,是错误。 二 集 第四 等心品九三 ----------------------------------------------------------------------- 增支部经典一九四 7 参照杂二0(大二、一四一b)。 8 “被结”paligedha是雅语之parigratha,parigrantha,正如gedha是由gaha,geha 是由grha而来,由grtha,gratha而变成gatha,getha。th是和dh互用而成为gadha, gedha,当另委论证。 9 底本虽采用省略符号以代“奇哉”之一句,但今则不从此。 10 参照增一0(大二、五九五b)、杂二0(大二、一四一C) 11 由“不入长老之数”--之意义,又从暹本加入nathero之二字。 12 参照A.vol.5,p.10。 一 “诸比丘!此等是二种会众。 云何为二会众耶? 粗显会众与隐密会众。 又,诸比丘!云何为粗显会众耶? 诸比丘!于此世间,掉举、高慢、轻躁、粗语、杂语、失念、不正知而不安静、 迷乱、不护诸根之比丘所居之会众,诸比丘!是谓粗显会众。 诸比丘!云何为隐密会众耶? 诸比丘!于此世间,不掉举、不高慢、不轻躁、不粗语、不杂语、不失念、正 知、安静,而心专一、拥护诸根之比丘所居之会众,诸比丘!是谓隐密会众。诸比 丘!此为二种会众。诸比丘!此等二种会众中之殊胜者即此隐密会众。 二1 诸比丘!此等是二种会众。 云何为二会众耶? 不和合会众与和合会众。 又,诸比丘!云何为不和合会众耶? 诸比丘!于此世中,以嘲弄、闹、诤、以口之剑互刺之比丘所居之会众。诸比 丘!是谓不和合会众。 二 集 第五 会众品九五 ----------------------------------------------------------------------- 增支部经典一九六 又,诸比丘!云何为和合会众耶? 诸比丘!2于此世中,以所作相同,同样庆慰、不诤、乳水[和合]、以慈爱之眼互 见之比丘所居之会众,诸比丘!是谓和合会众。诸比丘!此即二种会众。诸比丘! 此等二种会众中之殊胜者,即为和合会众。 三 诸比丘!此等是二种会众。 云何者为二会众耶? 无有上之会众与有上之会众。 71诸比丘!云何为无有上之会众耶? 诸比丘!于此世中,有诸上座比丘,蓄多物,忽于教诫,成为退下之先导者, 不勉励于远离,不发精进于得未得[即]于了未了,于证未证。后人遂随顺于彼等 之见而行,后人亦蓄多物,忽于教诫,成为退下之先导者,不勉励于远离之事,不 发精进于得未得,[即]于了未了,于证未证。诸比丘!如此[上座诸比丘所居]之 会众,是谓无有上之会众。 诸比丘!云何为有上之会众耶? 诸比丘!于此世中,有上座诸比丘,不蓄多物,不忽于教诫,不勉励于退下, 成为远离之先导者,发精进于得未得[即]于了未了,于证未证,后人遂随顺于彼 等之见而行,后人亦不蓄多物,不忽于教诫,不勉励退下,成为远离之先导者,发 精进于得未得[即]为于了未了,于证未证。诸比丘!如此[上座诸比丘所居]之 会众,是谓有上之会众。诸比丘!此等二会众中之殊胜者,即是有上之会众。 四 诸比丘!此等是二种会众。 云何为二会众耶? 非圣会众与圣会众。 诸比丘!云何为非圣会众耶? 诸比丘!于此世中,不如实知此是苦,是不如实知此是苦之集,不如实知此是 苦之灭、不如实知此是趣苦灭道之诸比丘所居之会众,诸比丘!是谓非圣会众。 又,诸比丘!云何为圣会众耶? 诸比丘!于此世中,是如实知此是苦,如实知此是苦之集,如实知此是苦之灭, 72 如实知此是趣苦灭道之诸比丘所居之会众。诸比丘!是谓圣会众。诸比丘!此等是 二 集 第五 会众品九七 ----------------------------------------------------------------------- 增支部经典一九八 二种会众。诸比丘!此等二者会众中之殊胜者即是圣会众。 五 诸比丘!此等是二种会众。 云何者为二会众耶? 糟糠会众与醍醐会众。 又,诸比丘!云何为糟糠会众耶? 诸比丘!于此世中,为欲故行非道,为嗔故行非道,为痴故行非道,为畏故行 非道之诸比丘所居之会众,诸比丘!是谓糟糠会众。 又,诸比丘!云何为醍醐会众耶? 诸比丘!于此世中,为欲故不行非道,为嗔故不行非道,为痴故不行非道,为 畏故不行非道诸比丘所居之会众,诸比丘!是谓醍醐会众。诸比丘!此等是二种会 众。诸比丘!此等二种会众中之殊胜者即是醍醐会众。 六 诸比丘!此等是二种会众。 云何者为二会众耶? 于伪美所训练,不于质询所训练之会众;与以质询所训练,不以伪美所受训练 之会众。 又,诸比丘!云何为伪美所训练,不以质询所训练之会众耶? 诸比丘!于此世中有诸比丘,当讲说凡如来之所说示甚深、意义甚深,与出世 间、空性相应之经时,并不欲听,又不倾耳、不起欲解之心;彼等又不思惟法必当 领受,必当通达。然而,对诗人所作,有流丽文句之外诗,在讲说弟子所宣扬之经 时,即起欲听、欲倾耳、欲解之心。彼等即思惟;法必当领受、必当通达,而彼等 73 即通达其法、互不相问此是云何,此有何义,不思察。彼等是不令覆者得露、不令 者显了,不释明种种起疑惑之法,诸比丘![如是诸比丘所居]之会众是谓于伪美 所训练,于质询所训练之会众。 诸比丘!云何为以质询所训练,不以伪美所训练之会众耶? 诸比丘!于此世中,有诸比丘,凡有诗人所作,有流丽文句之外诗,在讲说弟 子所宣扬之经时,并不欲听、不倾耳、不起欲解之心。彼等即不作如是思惟:法必 当领受,必当通达。然而,凡如来之所说示甚深,更为甚深之出世间,与空性相应 之经于请调时,即起欲听,欲倾耳,欲解之心。又彼等思惟:法必当领受,必当通 二 集 第五 会众品九九 ----------------------------------------------------------------------- 增支部经典一一00 达。彼等遂通达于法,互相询问。思察此是云何?此有何义?彼等令被覆者露,不 显了者令显了,释明种种起疑之法,诸比丘![如是诸比丘所居]之会众,是谓以 质询所训练,不以伪美所训练之会众。诸比丘!此等二种会众中之殊胜者即是以质 询所训练,不以伪美所训练之会众。 七 诸比丘!此等是二种会众。 云何者为二会众耶? 重财不重正法之会众与重正法不重财之会众。 诸比丘!云何为重财不重正法之会众耶? 诸比丘!3于此世中,有诸比丘,于在家白衣面前,互相作如是称赞:某比丘 74 是俱分解脱、某是慧解脱、某是身证、某是见至、某是信解、某是随法行、某是随 信行、某是具戒善法,并作如是言:某是破戒恶法。由此而得利,彼等是得其利而 结缚,失去本心而耽著4、不见过患、无离脱之想而受用,诸比丘!如此之[诸比 丘所居]之会众,是谓重财不重正法之会众。 诸比丘!云何为重正法不重财之会众耶? 诸比丘!于此世中,有诸比丘!于在家白衣面前互相作如是称赞:某比丘是俱 分解脱、某是慧解脱、某是身证、某是见至、某是信解、某随法行、某是随信行、 某是具戒善法,并不作如是言:某是破戒恶法。彼等遂由此而得利,彼等是得其利 而不结缚,不失本心,不耽著、见于过患、有离脱之想而受用,诸比丘!如此之[诸 比丘所居]之会众,是谓重正法不重财之会众。诸比丘!此等是二种会众。诸比丘! 此等二种会众中之殊胜者即是重正法不重财之会众。 八 诸比丘!此等是二种会众。 云何为二会众耶? 不等会众与等会众。 诸比丘!云何为不等会众耶? 诸比丘!于此世中,非法业转而法业不转、非律业转而律业不转、非法业辉而 法业不辉、非律业辉而律业不辉之会众,诸比丘!是谓不等会众。诸比丘!以不等 75 故,在会众中非法业转而法业不转、非律业转而律业不转,非法业辉而法业不辉、 非律业辉而律业不辉。 二 集 第五 会众品一0一 ----------------------------------------------------------------------- 增支部经典一一0二 诸比丘!云何为等会众耶? 诸比丘!于此世中,法业转而非法业不转、律业转而非律业不转、法业辉而非 法业不辉、律业辉而非律业不辉之会众,诸比丘!是谓等会众。 诸比丘!以等故,在会众中法业转而非法业不转、律业转而非律业不转、法业 辉而非法业不辉、律业辉而非律业不辉。诸比丘!此等是二种会众。此等二种会众 中之殊胜者为等会众。 九 诸比丘!此等是二种会众。 云何者为二会众耶? 非法会众与法会众是……乃至……[八]……诸比丘!此等是二种会众。此等 二会众中之殊胜者为此法会众。 一0 诸比丘!此等是二种会众。 云何者为二耶?说非法会众与说法会众。 诸比丘!云何为说非法会众耶? 诸比丘!于此世中,有诸比丘,提起法或非法之评,彼等既提其诤而不互相作 解,为不解故不集会,又不深虑,又为不深虑故不集会,彼等无解力、无深虑力、 76 不欲解决,将彼诤,由势力与执取而固执,并谓唯此为真,其他即伪。如此[诸比 丘所居]之会众,诸比丘!是谓说非法会众。 又,诸比丘!云何为说法会众耶? 诸比丘!于此世中,有诸比丘,提起法或非法之诤,彼等既提其诤而相互作解, 为欲解故而集会。又使之深虑、为欲深虑故集会。彼等有解力、有深虑力、惟欲解 决,遂将彼诤,由势力与执取而固执,并不语唯此为真,其他即伪。如此[诸比丘 所居之]会众,诸比丘!是谓说法会众。诸比丘!此等是二种会众,此等二种会众 中之殊胜者即是说法会众。” 爰有摄句: 粗显、不和合、和合、圣、第五糟糠、又伪美、 财、不平等、非法、并为顺乎法5。 初之五十竟 二 集 第五 会众品一0三 ----------------------------------------------------------------------- 增支部经典一一0四 注1 参照本卷三集九十三之首部。 2 参照M.vol.1,p.205。 3 参照S.vol.5,p.376。 4 “耽著之”底本及暹本皆作为ajjhopanna,然在注释之暹本,即作为ajjhosamati ajj- hosaya gilitva parinitthapetva thita,故可见ajjhopanna是为ajjhosanna之误写。 5 “顺乎法”dhammi yena可以想像为dhammiyena之误植,然而意义却不甚明,从先前 之文章推测,或有脱文之嫌。 一 “诸比丘!此等是出世之二种人,为多人之益、为多人之乐、为多人之利、为天、 人之益、之乐而生。 以谁为二种人耶? 如来1、应供、正自觉者与转轮王。诸比丘!此等是出世之二种人。为多人之 益、为多人之乐、为多人之利、为天、人之益、之乐而出。 二2 诸比丘!此等二种人之现于世,是以希有人而现。 77云何为二种人耶? 如来、应供、正自觉者与转轮王。诸比丘!此等二种人之示现于世,是希有人 而示现。 三 诸比丘!有二种人之死是多人所追悼。 云何为二种人耶? 如来、应供、正自觉者与转轮王。诸比丘!此等二种人之死,是为多人所追悼。 四 诸比丘!此等二种人是值得塔婆。 云何为二种人耶? 如来、应供、正自觉者与转轮王。诸比丘!此等二种人值得塔婆。 五3 诸比丘!此等二种人是觉者。 二 集 第六 人品 一0五 ----------------------------------------------------------------------- 增支部经典一一0六 云何为二种人耶? 如来、应供、正自觉者与独觉。诸比丘!此等二种人是觉者。 六 诸比丘!此等二者,是不怖轰雷。 以何为二者耶? 漏尽之比丘与良象。诸比丘!此等二者是不怖轰雷。 七 诸比丘!此等二者是不怖轰雷。 以何为二者耶? 漏尽之比丘与良马,诸比丘!此等二者,是不怖轰雷。 八4 诸比丘!此等二者,是不怖轰雷。 云何为二者耶? 漏尽比丘与师子兽王,诸比丘!此等二者,是不怖轰雷。 九 诸比丘!观此等二种之道理,紧那罗不作人语。 云何为二耶? 为了不语虚诳,又为了不谗诬他,诸比丘!观此等二种之道理,紧那罗不作人 语。 78 一0 诸比丘!女人是至死对二种事不厌饱、不反对。 云何为二种事耶? 行交会之法,及生育。诸比丘!女人是至死对此等二种事不厌饱、不反对。” 一一 诸比丘!我将对汝等说,与不善人同住事,以及与善士同住事。谛听,善思 念之,我当说。如是彼等诸比丘应诺世尊:‘诚然,大德!’世尊曰: “诸比丘!云何有与不善人同住,又云何不善人同住? 诸比丘!世间有长老比丘,谓: ‘长老亦不可对我语,中蔼亦不可对我语,新学亦不可对我语。我亦不可向上 座语,亦不可向中蔼语,亦不可向新学语。 若长老欲不饶益而对我语,不欲饶益而对我语,应如此向彼语:不然,应违害 彼,虽略有所知亦不答彼。若中蔼欲不饶益而对我语,若新学欲不饶益而对我语, 不欲饶益而我语,应如此向彼语:不然,应违害彼,虽略有所知亦不答彼。’ 中蔼之比丘亦谓……乃至……新学之比丘亦谓: 二 集 第六 人品 一0七 ----------------------------------------------------------------------- 增支部经典一一0八 ‘长老亦不可对我语,中蔼亦不可对我语,新学亦不可对我语。我亦不可向长 老语,我亦不可对中蔼语,亦不可对新学语。 若长老欲不饶益而对我语,不欲饶益而对我语,应如此同彼语:不然,应违害 79 彼,虽是略有所知亦不答彼。若中蔼欲不饶益而对我语……若新学欲不饶益而对我 语,若不欲饶益而对我语,应如此向彼语:不然,应违害彼,虽略有所知亦不答彼。 诸比丘!如是即与不善人同住,又不善人是以如是同住。’ 诸比丘!如何有与善人同住,又如何善人同住? 诸比丘!世间有长老比丘谓: ‘长老亦当对我语,中蔼亦当对我语,新学亦当对我语,我亦当向长老语,中 蔼亦当语,新学亦当语。 若长老欲饶益而向我语,不欲不饶益而对我语,我即应向彼语,善哉!不应违 害彼,虽略有所知亦应答彼。若中蔼欲饶益而向我语,若新学欲饶益而向我语,不 欲不饶益而向我语,我即应向彼语,善哉!不应违害彼,虽略有所知亦答彼。’ 中蔼之比丘亦谓……乃至……新学之比丘亦谓: ‘长老亦当对我语,中蔼亦当对我语,新学亦当对我语,我亦当对长老语,亦 当对中蔼语,亦当对新学语。 若长老欲饶益我而语,不欲不饶益而语我,我即应向彼语,善哉!不应违害彼, 虽略有所知亦应答彼。若中蔼欲饶益我而语,若新学欲饶益而语我,不欲不饶益而 语,我即应向彼语,善哉!不应违害彼,虽略有所知亦应答彼。诸比丘!如是即与 善人同住,又善人是如是同住。’ 一二 诸比丘!若于诤,在心中有相互之酬答,顽固之见,心之嫌恨、忧恼、忿怒, 80 而无法安时,诸比丘!应预期[次下]之事,[谓]能招来粗恶语与凶暴,又诸比丘 将不能安稳而住。 诸比丘!若于诤,在心内有相互之酬答,顽固之见、心之嫌恨、忧恼、忿怒, 而善能止息时,诸比丘!应预期[次下]之事,[谓]不招来延引与粗恶语与凶暴, 又诸比丘将能安稳而住。” 注1 参照A.vol.3,p.147。 二集 第六 人品 一0九 ----------------------------------------------------------------------- 增支部经典一一一0 2 参照增八(大二、五八二c)。 3 参照增八(大二、五八三a)。 4 参照增一0(大二、五九四c)。 一 诸比丘!此等是二种乐。 云何为二种乐耶? 在家乐与出家乐。 诸比丘!此等是二种乐。诸比丘!出家乐是此等二乐中之殊胜者。 二 诸比丘!此等是二种乐。 云何为二种乐耶? 欲乐与出离乐。 诸比丘!此等是二种乐。诸比丘!出离乐是此等二乐中之殊胜者。 三 诸比丘!此等是二种乐。 云何为二种乐耶? 依乐与无依乐。 诸比丘!此等是二种乐。诸比丘!无依乐是此等二乐中之殊胜者。 四 诸比丘!此等是二种乐。 云何为二种乐耶? 81有漏乐与无漏乐。 诸比丘!此等是二种乐。诸比丘!无漏乐是此等二乐中之殊胜者。 五 诸比丘!此等是二种乐。 云何为二种乐耶? 有染乐与无染乐。 诸比丘!此等是二种乐。诸比丘!无染乐是此等二乐中之殊胜者。 二 集 第七 乐品 一一一 ----------------------------------------------------------------------- 增支部经典一一一二 六 诸比丘!此等是二种乐。 云何为二种乐耶? 圣乐与非圣乐。 诸比丘!此等是二种乐。诸比丘!圣乐是此等二乐中之殊胜者。 七 诸比丘!此等是二种乐。 云何为二种乐耶? 身乐与心乐。 诸比丘!此等是二种乐。诸比丘!心乐是此等二乐中之殊胜者。 八 诸比丘!此等是二种乐。 云何为二种乐耶? 有喜乐与无喜乐。 诸比丘!此等是二种乐。诸比丘!无喜乐是此等二乐中之殊胜者。 九 诸比丘!此等是二种乐。 云何为二种乐耶? 悦乐与舍乐。 诸比丘!此等是二种乐。诸比丘!舍乐是此等二乐中之殊胜者。 一0 诸比丘!此等是二种乐。 云何为二种乐耶? 定乐与非定乐。 诸比丘!此等是二种乐。诸比丘!定乐是此等二乐中之殊胜者。 一一 诸比丘!此等是二种乐。 云何为二种乐耶? 有喜缘乐与无喜缘乐。 82诸比丘!此等是二种乐。诸比丘!无喜缘乐是此等二乐中之殊胜者。 一二 诸比丘!此等是二种乐。 云何为二种乐耶? 悦缘乐与舍缘乐。 诸比丘!此等是二种乐。诸比丘!舍缘乐是此等二乐中之殊胜者。 二 集 第七 乐品 一一三 ----------------------------------------------------------------------- 增支部经典一一一四 一三 诸比丘!此等是二种乐。 云何为二种乐耶? 色缘乐与无色缘乐。 诸比丘!此等是二种乐。诸比丘!无色缘乐是此等二乐中之殊胜者。 一2 诸比丘!有本之恶不善法可生,非是无本,断彼本故,于是彼等恶不善法是 无有。 二 诸比丘!有绪之恶不善法可生,非是无绪,断彼绪故,于是彼等恶不善法是无 有。 三 诸比丘!有因之恶不善法可生,非是无因,断彼因故,于是彼等恶不善法是无 有。 四 诸比丘!有行之恶不善法可生,非是无行,断彼行故,于是彼等恶不善法是无 有。 五 诸比丘!有缘之恶不善法可生,非是无缘,断彼缘故,于是彼等恶不善法是无 有。 83 六 诸比丘!有色之恶不善法可生,非是无色,断彼色故,于是彼等恶不善法是无 有。 七 诸比丘!有受之恶不善法可生,非是无受,断彼受故,于是彼等恶不善法是无 有。 八 诸比丘!有想之恶不善法可生,非是无想,断彼想故,于是彼等恶不善法是无 有。 九 诸比丘!有识之恶不善法可生,非是无识,断彼识故,于是彼等恶不善法是无 有。 一0 诸比丘!有为缘之恶不善法可生,非是无缘,断彼有为故,于是彼等恶不善 法是无有。 二 集 第八 有品 一一五 ----------------------------------------------------------------------- 增支部经典一一一六 注1 Nimitta-vaggo之nimitta是依文意及暹本,而取sanimitta之语形。 2 参照S.vol.5,p.213。 一 诸比丘!此等是二种法。 云何为二法耶? 心解脱与慧解脱。 诸比丘!此等是二种法。 (关于以下各项皆是同经) 二 策励与不散乱 三 名与色 四 明与无明 五 有见与无有见 六 无惭与无愧 七 惭与愧 八 恶言与恶友 九 善言与善友 一0 界善巧与作意善巧 84 一一 诸比丘!此等是二种法。 云何为二耶? 犯善巧与、出犯善巧。 诸比丘!此等是二种法。 一 诸比丘!此等二者,是愚者。 二 集 第十 愚者品一一七 ----------------------------------------------------------------------- 增支部经典一一一八 云何为二耶? 一是时未来即运货物之人,另一是,时既来却不运货物之人。 诸比丘!此等二者,是愚者。 二 诸比丘!此等二者,是智者。 云何为二智者耶? 一是,于时来时即运货物之人,另一是,时不来则不运货物之人。 诸比丘!此等二者,是智者。 三 诸比丘!此等二者,是愚者。 云何为二愚者耶? 一是,将不为所许者,认为是已为所许之人,另一是,将为所许者,认为是不为所 许之人。 诸比丘!此等二者,是愚者。 四 诸比丘!此等二者,是智者。 云何为二智者耶? 一是,将不为所许者,认为是不为所许之人,另一是,将为所许者,认为是为 所许之人。 诸比丘!此等二者,是智者。 五 诸比丘!此等二者,是愚者。 云何为二愚者耶? 一是,将无犯者认为是犯者之人,另一是,将犯者,认为是无犯者之人。 诸比丘!此等二者,是愚者。 六 诸比丘!此等二者,是智者。 云何为二智者耶? 一是,将无犯者认为是无犯者之人,另一是,将犯者认为是犯者之人。 诸比丘!此等二者,是智者。 85 七 诸比丘!此等是二种愚者。 云何为二愚者耶? 一是,将非法认为是如法之人,另一是,将如法认为是非法之人。 二 集 第十 愚者品一一九 ----------------------------------------------------------------------- 增支部经典一一二0 诸比丘!此等是二种愚者。 八 诸比丘!此等二种智者。 云何为二智者耶? 一是,将非法认为是非法之人,另一是,将如法认为是如法之人。 诸比丘!此等是二种智者。 九 诸比丘!此等是二种愚者。 云何为二愚著耶? 一是,将非律认为是如律之人,另一是,将如律认为是非律之人。 诸比丘!此等是二种愚者。 一0 诸比丘!此等是二种智者。 云何为二愚者耶? 一是,将非律认为是非律之人,另一是,将如律认为是如律之人。 诸比丘!此等二种智者。 一一 诸比丘!有二种人之漏会增。 云何为二种人耶? 一是,将不可悔变成有悔之人,另一是,将该悔变成不悔之人。 诸比丘!此等二种人之漏会增。 一二 诸比丘!有二种人之漏不增。 云何为二种人耶? 一是,将不可悔变成不悔之人,另一是,将该悔变成有悔之人。 诸比丘!此等二种人之漏不增。 一三 诸比丘!有二种人之漏会增。 云何为二种人耶? 一是,将不为所许者,认为是已为所许之人,另一是,将已为所许者,认为是 不为所许之人。 诸比丘!此等二种人之漏会增。 一四 诸比丘!有二种人之漏不增。 云何为二种人耶? 二 集 第十 愚者品一二一 ----------------------------------------------------------------------- 增支部经典一一二二 一是,将不为所许者,认为是不为所许之人,另一是,将已为所许者,认为是 已为所许之人。 诸比丘!此等二种人之漏不增。 一五 诸比丘!有二种人之漏会增。 云何为二种人耶? 86一是,将无罪认为罪之人,另一是,将罪认为无罪之人。 诸比丘!此等二种人之漏会增。 一六 诸比丘!有二种人之漏不增。 云何为二种人耶? 一是,将无犯者,认为无犯之人,另一是,将犯者认为犯者之人。 诸比丘!此等二种人之漏不增。 一七 诸比丘!有二种人之漏会增。 云何为二种人耶? 一是,将非法认为如法之人,另一是,将如法认为非法之人。 诸比丘!此等二种人之漏会增。 一八 诸比丘!有二种人之漏不增。 云何为二种人耶? 一是,将非法认为非法之人,另一是,将如法认为如法之人。 诸比丘!此等二种人之漏不增。 一九 诸比丘!有二种人之漏会增。 云何为二种人耶? 一是,将非律认为如律之人与,另一是,将如律认为非律之人。 诸比丘!此等二种人之漏会增。 二0 诸比丘!有二种人之漏不增。 云何为二种人耶? 一是,将非律认为非律之人,另一是,将如律认为如律之人。 诸比丘!此等二种人之漏不增。 第二之五十竟 二 集 第十 愚者品一二三 ----------------------------------------------------------------------- 增支部经典一一二四 一 诸比丘!此等二希望是难断。 云何为二希望耶? 利得之希望与活命之希望。 诸比丘!此等二希望是难断。 87 二 诸比丘!此等二种人于世间是难得。 云何为二种人耶? 一是,先施恩之人,另一是,知恩又感恩之人。 诸比丘!此等二种人于世间是难得。 三 诸比丘!此等二种人于世间是难得。 云何为二种人耶? 令满足之人与满足之人。 诸比丘!此等二种人于世间是难得。 四 诸比丘!此等二种人是难令满足者。 云何为二种人耶? 一是,随得而积蓄之人,另一是,随得而随舍之人。 诸比丘!此等二种人是难令满足者。 五 诸比丘!此等二种人是易令满足者。 云何为二种人耶? 一是,随得而不积蓄之人,另一是,随得而不舍之人。 诸比丘!此等二种人是易令满足者。 六 诸比丘!此等是为生贪之二种缘。 云何为二种缘耶? 净相与非理作意。 诸比丘!此等是为生贪之二种缘。 七 诸比丘!此等是为生嗔之二种缘。 二 集 第十一 希望品 一二五 ----------------------------------------------------------------------- 增支部经典一一二六 云何为二种缘耶? 恚相与非理作意。 诸比丘!此等是为生嗔之二种缘。 八 诸比丘!此等是为生邪见之二种缘。 云何为二种缘耶? 从他而来之声与非理作意。 诸比丘!此等是为生邪见之二种缘。 九 诸比丘!此等是为生正见之二种缘。 云何为二种缘耶? 从他而来之声与如理作意。 诸比丘!此等是为生正见之二种缘。 一0 诸比丘!此等是二种犯。 云何为二种犯耶? 88轻犯与重犯。 诸比丘!此等是二种犯。 一一 诸比丘!此等是二种犯。 云何为二种犯耶? 粗重犯与非粗重犯。 诸比丘!此等是二种犯。 一二 诸比丘!此等是二种犯。 云何为二种犯耶? 有余犯与无余犯。 诸比丘!此等是二种犯。 一1 诸比丘!有信心之比丘作希求时,应作如是正当之希求,我当如舍利弗及目 犍连。 二 集 第十二 希求品 一二七 ----------------------------------------------------------------------- 增支部经典一一二八 诸比丘!彼等舍利弗及目犍连是我等比丘弟子之秤、之量。 二 诸比丘!有信心之比丘尼作希求时,应作如是正当之希求,我当如谶摩比丘尼 及莲华色比丘尼。 诸比丘!彼等谶摩比丘尼及莲华色比丘尼是我等比丘尼女弟子之秤、之量。 三 诸比丘!有信心之优婆塞作为求时,应作如是正当之希求,当如质多居士及呵 哆阿罗婆。 诸比丘!彼等质多居士及呵哆阿罗婆是我等优婆塞弟子之秤、之量。 四 诸比丘!有信心之优婆夷作希求时,应作如是正当之希求,我当如久寿多罗优 波夷及耶鲁坎它奇难陀母。 89诸比丘!彼等久寿多罗优婆夷及耶鲁坎它奇难陀母是我等优婆夷女弟子之秤、 之量。 五 诸比丘!成就二法之愚者,不明之不善人是保护损伤,失坏自己;是有罪,智 者所呵毁;又生许多非福。 云何为二法耶? 不搜不究而称赞应毁嗤之人,不搜不究而毁嗤应称赞之人。 诸比丘!成就此等二法之愚者,不明之不善人是保护损伤,失坏自己;是有罪, 智者所呵毁;又生许多非福。 诸比丘!成就二法之智者,贤明之善人是保护不损伤,不失坏自己;是无罪, 不为智者所呵毁;又生许多福。 云何为二法耶? 搜究而毁嗤应毁嗤之人,搜究而称赞应称赞之人。 诸比丘!成就此等二法之智者,贤明之善人是保护不损伤,不失坏自己;是无 罪,不为智者所呵毁;又生许多福。 六2 诸比丘!成就二法之愚者,不明之不善人是保护损伤,失坏自己;是有罪, 智者所呵毁;又生许多非福。 云何为二法耶? 不搜不究而将不可信认处,予以信认,不搜不究而将应信认处,不予信认。 诸比丘!成就此等二法之愚者,不明之不善人是保护损伤,失坏自己;是有罪, 二 集 第十二 希求品 一二九 ----------------------------------------------------------------------- 增支部经典一一三0 智者所呵毁者;又生许多非福。 90诸比丘!成就二法之智者,贤明之善人是保护不损伤,不失坏自己;是无罪, 不为智者所呵毁,又生许多福。 云何为二法耶? 搜究而将不可信认处,不予以信认,搜究而将应信认处,予以信认。 诸比丘!成就此等二法之智者,贤明之善人是保护不损伤,不失坏自己;是无 罪,不为智者所呵毁,又生许多福。 七 诸比丘!于二者邪行之愚人,不明之不善人是保护损伤,失坏自己;是有罪, 智者所呵毁,又生许多非福。 云何为二邪行耶? 母与父。 诸比丘!于此等二者,邪行之愚人,不明之不善人是保护损伤,失坏自己;是 有罪,智者所呵毁;又生许多非福。 诸比丘!于二法,正行之智者,贤明之善人是保护不损伤,不失坏自己;是无 罪、不为智者所呵毁;又生许多福。 云何为二耶? 母与父。 诸比丘!于此等二者,正行之智者,贤明之善人是保护不损伤,不失坏自己、 是无罪,不为智者所呵毁,又生许多福。 八 诸比丘!于二者邪行之愚者,不明之不善人是保护损伤,失坏自己;是有罪, 为智者所呵毁;又生许多非福。 云何为二邪行耶? 如来与如来之弟子。 诸比丘!于此等二者邪行之愚者,不明之不善人是保护损伤,失坏自己;是有 罪,为智者所呵毁;又生许多非福。 91 诸比丘!3于二者正行之智者,贤明之善人是保护不损伤,不失坏自己;是无罪, 不为智者所呵毁;又生许多福。 云何为二正行耶? 二 集 第十二 希求品 一三一 ----------------------------------------------------------------------- 增支部经典一一三二 如来与如来之弟子。 诸比丘!于二者正行之智者,贤明之善人是保护不损伤,不失坏自己;是无罪 不为智者所呵毁;又生许多福。 九 诸比丘!此等是二种法。 云何为二正行耶? 自心清净与不执于世间所有物。 诸比丘!此等是二种法。 一04 诸比丘!此等是二种法。 云何为二法耶? 忿与恨。 诸比丘!此等是二种法。 一一 诸比丘!此等是二种法。 云何为二法耶? 忿调伏与恨调伏。 诸比丘!此等是二种法。 注1 参照A.IV.176。 2 参照增九(大二、五九三a) 3 底本此节作八,是误。 4 参照第十六,忿品之一。 一1 诸比丘!此等是二种施。 云何为二法耶? 财施与法施,诸比丘!此等是二种施。诸比丘!此二种施中,法施是殊胜。 二2 诸比丘!此等是二种供养。 二 集 第十三 施品一三三 ----------------------------------------------------------------------- 增支部经典一一三四 云何为二耶? 财供养与法供养,诸比丘!此等是……乃至……法供养是殊胜。 92 三 诸比丘!此等是二种舍。 云何为二舍耶? 财舍与法舍是。诸比丘!此等是……乃至……法舍是殊胜。 四 诸比丘!此等是二种偏舍。 云何为二舍耶? 财偏舍与法偏舍。诸比丘!此等是……乃至……法偏舍是殊胜。 五 诸比丘!此等是二种受用。 云何为二受用耶? 财受用与法受用。诸比丘!此等是……乃至……法受用是殊胜。 六 诸比丘!此等是二种等受用。 云何为二受用耶? 财等受用与法等受用。诸比丘!此等是……乃至……法等受用是殊胜。 七 诸比丘!此等是二种均布。 云何为二均布耶? 财均布与法均布。诸比丘!此等是……乃至……法均布是殊胜。 八 诸比丘!此等是二种摄受。 云何为二摄受耶? 财摄受与法摄受是。诸比丘!此等是……乃至……法摄受是殊胜。 九 诸比丘!此等是二种摄益。 云何为二摄益耶? 财摄益与法摄益是。诸比丘!此等是……乃至……法摄益是殊胜。 一0 诸比丘!此等是二种哀愍。 云何为二哀愍耶? 财哀愍与、法哀愍是。诸比丘!此等是……乃至……法哀愍是殊胜。 注1 参照增一五(大二、五七七b)Itiv.98。 二 集 第十三 施品一三五 ----------------------------------------------------------------------- 增支部经典一一三六 2 参照增一五(大二、五七七b)。 一 诸比丘!此等是二种覆护。 云何为二覆护耶? 财覆护与法覆护。诸比丘!此等是……乃至……法覆护是殊胜。 二 诸比丘!此等是二种偏覆护。 云何为二偏覆护耶? 财偏覆护与法偏覆护。诸比丘!此等是……乃至……法偏覆护是殊胜。 三 诸比丘!此等是二种寻。 云何为二寻耶? 财寻与法寻。诸比丘!此等是……乃至……法寻是殊胜。 四 诸比丘!此等是二种偏寻。 云何为二偏寻耶? 财偏寻与法偏寻。诸比丘!此等是……乃至……法偏寻是殊胜。 五 诸比丘!此等是二种偏寻性。 云何为二偏寻性耶? 财偏寻性与法偏寻性。诸比丘!此等是……乃至……法偏寻性是殊胜。 六 诸比丘!此等是二种供养。 云何为二供养耶? 财供养与法供养。诸比丘!此等是……乃至……法供养是殊胜。 七 诸比丘!此等是二种款待。 云何为二款等耶? 财款待与法款待是。诸比丘!此等是……乃至……法款待是殊胜。 八 诸比丘!此等是二种成满。 云何为二成满耶? 二 集 第十四 覆护品 一三七 ----------------------------------------------------------------------- 增支部经典一一三八 财成满与法成满是。诸比丘!此等是……乃至……法成满是殊胜。 94 九 诸比丘!此等是二种增长。 云何为二增长耶? 财增长与法增长是。诸比丘!此等是……乃至……法增长是殊胜。 一0 诸比丘!此等是二种宝。 云何为二宝耶? 财宝与法宝是。诸比丘!此等是……乃至……法宝是殊胜。 一一 诸比丘!此等是二种积集。 云何为二积集耶? 财积集与法积集是。诸比丘!此等是……乃至……法积集是殊胜。 一二 诸比丘!此等是二种广大。 云何为二广大耶? 财广大与法广大是。诸比丘!此等是……乃至……法广大是殊胜。 一 诸比丘!此等是二种法。 云何为二法耶? 入定善巧与出定善巧。诸比丘!此等是二种法。 [以下至第十七,就其次下各项,反覆于同经] 二 质直与柔和 三 堪忍与可乐 四 和顺与供养 五 不害与清净 六 不护根门与食不知量 七 能护根门与于食知量 八 思择力与修习力 九 念力与定力 二 集 第十五 入定品 一三九 ----------------------------------------------------------------------- 增支部经典一一四0 95 一0 奢摩他与毗钵舍那 一一 破戒与破见 一二 具戒与具见 一三 净戒与净见 一四 见清净与如见清净 一五 于善去不喜足与于精勤不被遮止 一六 失念与不正知 一七 念与正知 第三之五十竟 一 诸比丘!此等是二种法。 云何为二法耶? 忿与恨。诸比丘!此等是二种法。 [以下至一0,就其次下之各项,说示同一之经。] 二 覆与恼 三 嫉与悭 四 诳与谄 五 无惭与无愧 六 不忿与不恨 七 不覆与不恼 八 不嫉与不悭 九 不诳与不谄 一0 惭与愧 一一 诸比丘!成就二法者,即住于苦。 云何为二法耶? 忿与恨……乃至…… 二 集 第十六 忿品一四一 ----------------------------------------------------------------------- 增支部经典一一四二 一二 覆与恼……乃至…… 一三 嫉与悭……乃至…… 一四 诳与谄……乃至…… 一五 无惭与无愧……乃至…… 96诸比丘!成就此等二法者,即住于苦。 一六 诸比丘!成就二法者即住于乐。 云何为二法耶? 不忿与不限……乃至…… 一七 不覆与不恼……乃至…… 一八 不嫉与不悭……乃至…… 一九 不诳与不谄……乃至…… 二0 惭与愧 诸比丘!成就此等二法者,即住于乐。 二一 诸比丘!此等二法,可使有学之比丘退堕。 云何为二耶? 忿与恨……乃至…… 二二 覆与恼……乃至…… 二三 嫉与悭……乃至…… 二四 诳与谄……乃至…… 二五 无惭与无愧 诸比丘!此等二法,可使有学之比丘退堕。 二六 诸比丘!此等二法,将不令有学之比丘退堕。 云何为二法耶? 不忿与不限……乃至…… 二七 不覆与不恼……乃至…… 二八 不嫉与不悭……乃至…… 二九 不诳与不谄……乃至…… 三0 惭与愧 二 集 第十六 忿品一四三 ----------------------------------------------------------------------- 增支部经典一一四四 诸比丘!此等二法,不令有学之比丘退堕。 三一~三五 诸比丘!成就二法者,即如捉而投掷堕于地狱。 云何为二法耶? 忿与恨是……乃至……[二集之一六之一一~一五] 诸比丘!成就此等二法者,即如捉而投掷堕于地狱。 97 三六~四0 诸比丘!成就二法者,即如捉而投掷生于天。 云何为二法耶? 不忿与不恨……乃至……[二集之一六之一六~二0]。 诸比丘!成就此等二法者,如捉投生于天。 四一~四五 诸比丘!成就此二种法之此世间之一类者,身坏、死后、生于无幸处、 恶趣、险难、地狱。 云何为二法耶? 忿与恨……乃至……[二集之一六之一一~一五] 诸比丘!此等二法者,……乃至……生。 四六~五二 诸比丘!成就二种法之此世间之一类者,身坏、死后、生于善趣、天 世。 云何为二法耶? 不忿与不恨是……乃至……[二集之一六之一六~二0] 诸比丘!成就此等二法者……乃至……生于天世。 五一~五五 诸比丘!此等二法是不善……乃至……[二集之一六之一~五]。 五六~六0 ……是善……乃至……[二集之一六之六~一0]。 1六一~六五 ……是有罪……乃至……[二集之一六之一~五]。 2六六~七0……是无罪……乃至……[二集之一六之六~一0]。 3七一~七五 ……是增苦……乃至……[二集之一六之一~五]。 4七六~八0……是增乐……乃至……[二集之一六之六~一0]。 八一~八五 ……是苦之异熟……乃至……[二集之一六之一~五]。 98 八六~九0 ……是乐之异熟……乃至……[二集之一六之六~一0]。 九一~九五 ……是有恼害……乃至……[二集之一六之一~五]。 二 集 第十六 忿品一四五 ----------------------------------------------------------------------- 增支部经典一一四六 九六~一00 ……是无恼害……乃至……[二集之一六之六~一0]。 诸比丘!此等二法是无恼害。 注1 底本虽作六0~六四,却为六一~六五之误。 2 底本虽作六五,却为六六之误。 3 底本虽作七0 ,却为七一之误。 4 底本虽作七五,却为七六之误。 一 诸比丘!缘于此等二种利,如来遂制立弟子众之学处。 云何为二利耶? 为僧伽之极善,为僧伽之安乐……乃至… 为折伏恶人、为纯净比丘之乐住……乃至…… 为防护现法之漏、罪、怖畏、不善法。为害当来之漏、怨、罪、怖畏、不善法 是……乃至…… 为哀愍在家者,为断绝有恶意之党……乃至…… 为令未信者信,为令已信者增长其信……乃至…… 为正法之住,为摄受于律。 诸比丘!缘于此等二种利,如来遂制立弟子众之学处。 二 诸比丘!缘于此等二种利,如来遂制立弟子众之波罗提木叉……乃至…… [二集之一七之一]1 制立诵波罗提木叉事……乃至…… 99制立中止波罗提木叉事……乃至…… 制立自恣……乃至…… 制立中止自恣……乃至…… 制立应诃所作……乃至…… 二 集 第十七 品 一四七 ----------------------------------------------------------------------- 增支部经典一一四八 制立应责所作……乃至…… 制互应驱摈所作……乃至…… 制立应乞容赦所作……乃至…… 制立应除却所作……乃至…… 制立与别住……乃至…… 制立拉回于根本事……乃至…… 制立与摩那埵……乃至…… 制立许容……乃至…… 制立复归……乃至…… 制立应退去……乃至…… 制立具足……乃至…… 制立白羯磨……乃至…… 制立白二羯磨……乃至…… 制立白四羯磨……乃至…… 制立未制立……乃至…… 制立随已制……乃至…… 制立现前毗奈耶……乃至…… 制立忆念毗奈耶……乃至…… 制立不痴毗奈耶……乃至…… 制立自言作……乃至…… 制立多人[语]……乃至…… 制立求彼罪……乃至…… 制立草庵。 云何为二法耶? 100为了僧伽之极善,为僧伽之安乐……为折伏恶人,为纯净比丘之乐住……乃至 ……为防护现法之漏,为害当来之漏……乃至……为防护现法之2怨、罪、怖畏、 不善法。为害当来之怨、罪、怖畏、不善法……乃至……为哀愍在家者,为断绝有 恶意者之党……为令未信者信,为令已信者增长其信……为正法之住,为摄受律。 二 集 第十七 品 一四九 ----------------------------------------------------------------------- 增支部经典一一五0 诸比丘!缘于此等二利,如来遂为弟子众制立草覆地。 三 诸比丘!为知贪,应修二种法。 云何为二法耶? 奢摩他与毗钵舍那。诸比丘!为知贪,应修此等二法。 四 诸比丘!为偏知贪……乃至……为偏尽,为断、为尽、为去、为离染、为灭、 为舍、为弃,而应修此等二种法……乃至……[二集之一七之三3] 五 为嗔、痴、忿、恨、覆、恼、嫉、悭、诳、谄、傲、愤发、慢、过慢、憍、放 逸。为知、为偏知、为偏尽、为断、为尽、为去、为离染、为灭、为舍、为弃,应 修此等二种法。 云何为二法耶? 舍摩他与毗钵舍那……乃至……应修此等二种法。 二集竟 注1 底本之有I者,应是II之误。 2 底本veranam之次前,有asavanam之语是误。 3 底本虽作为五,却是三之误。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