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目录
《增一阿含经》出版说明

《增一阿含经》,五十一卷,苻秦建元二十一年(385)此经最初是由兜佉勒国沙门昙摩难提口诵出梵本,竺佛念译传,昙嵩笔受,共得四十一卷(现行本成五十一卷)。其后半十五卷每卷或大段末尾原有的录偈,因译人忘却未译,经道安与法和加以补订。但全经译文未能尽善,后来曾经僧伽提婆略加改订,因之现行本遂多题作"东晋瞿昙僧伽提婆译"。

此经是原始佛教《四阿含经》中的一种,所说多为渐次趋入佛法的施、戒、生灭、涅槃等道理。记述佛陀和其弟子们的事迹;阐述出家僧尼的戒律和对俗人修行的规定;论述声闻乘佛教的主要教义等。经中有“六度”、“三乘”等词句,承认菩萨大乘。随世人的根机不同,常从各方面来演说一法,随事增上,以数相次,从一法增至十一法,并说有种种因缘故事,所以叫《增一阿含经》

此经的内容结构,旧传有四分八诵(见僧肇《长阿含经序》),但现行本只有十一法的《牧羊品》名下标注第四分别诵,其余段落不明。全经五十二品,四百七十二经。即:一、《序品》。二、一法,有十三品,一百零九经。三、二法,有六品,六十五经。四、三法,有四品,四十经。五、四法,有七品,六十一经。六、五法,有五品,四十七经。七、六法,有二品,二十二经。八、七法,有三品,二十五经。九、八法,有二品,二十经。十、九法,有二品,十八经。十一、十法,有三品,二十六经。十二、十一法,有四品,三十九经。

声闻乘各部所传之《阿含》,各各不同,《增一阿含》秦译本究属于何部所传?前人因为经中承认菩萨大乘,一般认为此经大概是大众部的传本。也有人认为属于法藏部。依据承认菩萨道就决定属于大众部不很恰当。实际上声闻各部都必然是承认释迦牟尼佛的修行过程——菩萨道的,即使在南传佛教(化地部)巴利语的小部经典中就保留有大量菩萨道的相关修行经典。而此版本《增一阿含经》的诵出者昙摩难提及后来的修订者僧伽提婆各自也都翻译过属于由上座部说一切有部产生的犊子系贤胄部的著作《三法度论》所以两位祖师及此经文属于上座部的贤胄部的可能更大。另外,此经译传者竺佛念也曾翻译过属于有部系统的《鼻奈耶》和《十诵比丘尼戒所出本末》应该也是有部系统的僧人。

《增一阿含》全部梵本已佚,近年在新疆地方发现的梵文断简中,仅有一种,相当于《增一阿含》第三十三《善聚品》第五经《岁经》。

本经全部译出的前后,有不少零译本,现存者有《阿罗汉具德经》三十种(详见内学院编:《精刻大藏经目录》)。另有杂经四十四篇一种,后汉安世高译,系部分《增一阿含》的译本(与全译本的原本不同)。从前杂在《七处三观经》一起,经今人考订才分别出来。

西藏大藏经中无《增一阿含》全译,仅有零本三种。一、《增一阿含》第二十四《高幢品》第一《幢经》。二、《增一阿含》第二十五《四谛品》第一《谛经》。三、《增一阿含》第四十九《放牛经》第十经。

《增一阿含》与南传巴利文《增支部》对勘,四百七十二经中,仅有一百三十五经相同,不足三分之一。其余勘同巴利文《长部》的约二经,同于《中部》的约三十三经,同于《相应部》的约四十六经(详见赤沼《对照目录》)。

参考:

《中国佛教》中国佛教协会 编

《中国大百科全书(摘录)》

《佛教人物传》(中华佛典宝库编)

本书来自中华电子佛典协会的电子版大正藏。因为佛法深奥而古文又没有标点故对今人学习理解造成困难。大正藏虽然做了断句但是感觉不当之处很多。参考其它版本仍有很多不如意之处。因此本人历时数年对四部阿含修改了标点。因为本人水平有限难免有误,望大家共同努力以求完善。鉴于当今简化字普及,很多人表示因为看不懂繁体字而无法阅读佛经,所以此次印刷采用简体字。

编者:释真胜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