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术语)佛灭后,经典之结集。有二藏三藏四藏五藏等之别。经量部为经律二藏之结集。萨婆多部为三藏之结集。大众部为四藏或五藏之结集。四藏者三藏与杂藏也。 o 人作录八(五十一部一百六卷) 都八件。经律论真伪。七百八十七部。二千三百三十四卷(此都数与前数勘欠十一卷不同未详所以)。 从众经别录下四家目录长房内典二录具列篇题。今寻本未获。但具存其目。 《开元释教录》卷第十 南传佛教又称为《小部》、《小尼柯耶》、或《小阿含经》。 杂藏包括了,九分教或十二分教中,修多罗以外的所有其他文类。 因此,杂藏通常被当成是修多罗(主要是四部阿含经)的补充。此中摄一切菩萨之教行。 《增一阿含经》序品曰:“方等大乘总玄邃,及诸契经为杂藏。” 《增壹阿含经》卷一:“契经一藏律二藏,阿毗昙经为三藏,方等大乘义玄邃,及诸契经为杂藏。” 《摩诃僧祇律》卷三十二谓:“尊者阿难诵如是等一切法藏。文句长者集为长阿含。文句中者集为中阿含。文句杂者集为杂阿含。所谓根杂力杂觉杂道杂。如是比等名为杂。一增二增三增乃至百增。随其数类相从。集为增一阿含。杂藏者。所谓辟支佛阿罗汉自说本行因缘。如是等比诸偈[21]诵。是名杂藏。” 《四分律》卷54:“如是生经,本经,善因缘经,方等经,未曾有经,譬喻经,优婆提舍经,句义经,法句经,波罗延经,杂难经,圣偈经:如是集为杂藏。” 《五分律》(弥沙塞)第三十卷:“迦叶如是问一切修多罗已。僧中唱言。此是长经今集为一部。名长阿含。此是不长不短今集为一部。名为中阿含。此是杂说为比丘比丘尼优婆塞优婆夷天子天女说。今集为一部名杂阿含。此是从一法增至十一法。今集为一部名增一阿含。自余杂说今集为一部。名为杂藏。合名为修多罗藏。” 《毘尼母经》卷第三“诸经中所说。与长阿含相应者。总为长阿含。诸经中所说。与中阿含相应者。集为中阿含。一二三四乃至十一数增者。集为增一阿含。与比丘相应。与比丘尼相应。与帝释相应。与诸天相应。与梵王相应。如是诸经。总为杂阿含。若法句若说义若波罗延如来所说。从修妬路乃至优波提舍。如是诸经与杂藏相应者。总为杂藏。如是五种名为修妬路藏。” 《分别功德论》卷第一曰:“阿难复思惟。契经大本义分四段。何者文义混杂。宜当以事理相从大小相次。第一增一。次名曰中。第三名长。第四名曰杂。以一为本。次至十。[4]一二三随事增上故[5]曰增一。中者。不大不小不长不短。事处中适。故曰中也。长者。说久远事历劫不绝本末源由事经七佛圣王七宝。故曰长也。杂者。诸经断结。难诵难忆。事多杂碎憙令人忘。故曰杂也。阿难[6]撰三藏[7]讫。录十经为一偈。所以尔者。为将来诵习者惧其忘误。见名忆本思惟自[8]寤故。以十经为一偈也。 所谓杂藏者。非一人说。或佛所说。或弟子说。或诸天赞[9]诵。或说宿缘三阿僧祇菩萨所生。文义非一多于三藏。故曰杂藏也。佛在世时。阿阇世王问佛菩萨行事。如来具为说法。设王问佛。何谓为法。答法即菩萨藏也。诸方等正经。皆是菩萨藏中事。先佛在时已名大士藏阿难所[*]撰者。即今四藏是也。合而言之为五藏也。” 《集藏传》曰:“杂藏之法,赞菩萨生,此中诸义多于三藏,都合诸法结在一处。”此杂藏为大乘教。 《智度论》四十九曰:“四藏所谓阿含、阿毗昙、毗尼、杂藏。摩诃般若波罗蜜等诸摩诃衍经,皆名为法。”摩诃衍经亦解为杂藏。 《分别功德论》一曰:“诸方等正经皆是菩萨藏中事,先佛在时已名大士藏。阿难所撰,即今四藏是也。合而言之为五藏。” 《历代三宝记》卷第十五 齐世众经目录 武平年沙门统法上撰“杂藏录一 二百九十一部八百七十四卷” 《四分律开宗记》卷第一“如何诸文说有杂藏。其杂藏者。乃三藏外。能说之人。差别非一。能所俱杂。称云杂藏。故分别功德论第一云。非一人说。或佛所说。或弟子说。或诸天赞颂。或说宿缘。三阿僧祇菩萨所生。文义非一。多于三藏。故曰杂藏。僧祇三十二云。所谓辟支佛阿罗汉。自说本行因缘。如是等比。及诸偈颂。是名杂藏。答若约所诠三行名藏。是则三藏不摄杂藏。以不摄故。论云文义非一多于三藏。若也通论所说之法。以辨三藏。三藏摄彼杂藏。但为说兼理事。名为杂藏。据理而论。不离三藏。尔者此之杂藏。何藏所収。答素呾缆摄。故婆沙云。种种杂说。名素呾缆。又此律云。四合杂藏。是素呾缆。谓杂比丘事等。名杂阿含。杂余经说。名为杂藏。又集法众圣。都集为三藏。不云有四。又解其杂藏者。随彼所诠。即彼藏摄。若诠行杂。即毗奈耶。若诠事杂。即素呾缆。若诠理杂。即阿毗达磨。” 依上述可知,杂藏者系以说佛及阿罗汉等之本行因缘为主,且说三阿僧祇菩萨之本生;因其文义广于三藏,故称杂藏。 相应于南传《小部》,汉译的有《义足经》、《法句经》、《本事经》、《生经》等。 FROM:《佛光大辞典》《佛学大辞典》丁福保 编《维基百科》《恒强法师文集》 (一)契经(音译修多罗),又作长行。 (二)应颂(又作重颂,音译祇夜) (三)记别(音译和伽罗那),又作授记。 (四)讽颂(音译伽陀),又作孤起。如法句经。(五)自说(音译优陀那),(六)因缘(音译尼陀那) (七)譬喻(音译阿波陀那) (八)本事(音译伊帝曰多伽) (九)本生(音译阇陀伽) (十)方广(音译毗佛略) (十一)希法(音译阿浮陀达磨),又作未曾有法。 (十二)论议(音译优波提舍), 一, 生经(八)本事(音译伊帝曰多伽) 二, 本经(九)本生(音译阇陀伽) 三, 善因缘经 四, 方等经(十)方广(音译毗佛略) 五, 未曾有经(十一)希法(音译阿浮陀达磨),又作未曾有法。 六, 譬喻经(七)譬喻(音译阿波陀那) 七, 优婆提舍经(十二)论议(音译优波提舍) 八, 句义经 九, 法句经(四)讽颂(音译伽陀),又作孤起。 十, 波罗延经 十一, 杂难经 十二, 圣偈经 如是集为杂藏。 在第一次结集时,三大语系佛教共传由优波离诵出律藏、阿难诵出经藏,但有关经藏之部类及有无阿毗昙,南北传则不尽一致。南传律藏说阿难诵出“五部经”,别无论藏;[1]汉传《五分律》说阿难诵出“修多罗藏”,包括四阿含与杂藏共五部,别无论藏。[2]《摩诃僧祇律》说阿难诵出“一切法藏”,同样为四阿含与杂藏共五部。[3]《十诵律》中说阿难诵出“一切修妒路”与“一切阿毗昙”,但此“阿毗昙”为佛亲说,非后来弟子之论藏。[4]《四分律》中说阿难诵出四阿含与杂藏共五部经藏,另外“有难无难系、相应作处,集为阿毗昙藏”,那时“即集为三藏”。[5]根据以上诸部广律,其中南传律藏与北传《五分律》、《摩诃僧祇律》等皆说第一次结集唯有经律二藏,而《十诵律》与《四分律》中说第一次结集有阿毗昙藏,但此阿毗昙系佛亲说,非为佛后弟子之论着。而第二次结集,现存诸部广律皆一致记载只是重诵第一次结集的毗尼藏以确认十事非法,虽然使僧团在戒律认识上回归统一,但现实生活实践上的差异则埋下了随后分裂的隐患。 关于四部阿含的成立,诸部广律说法一致,如《摩诃僧祇律》中说“文句长者,集为长阿含”,“文句中者,集为中阿含”,“文句杂者,集为杂阿含”,“随其数类相从,集为增一阿含”。[6]至于杂藏,《摩诃僧祇律》说“所谓辟支佛、阿罗汉自说本行因缘,如是等比诸偈诵,是名杂藏”,[7]《四分律》说“如是生经、本经、善因缘经、方等经、未曾有经、譬喻经、优婆提舍经、句义经、法句经、波罗延经、杂难经、圣偈经,如是集为杂藏”,[8]《五分律》则说除四阿含外,“自余杂说,今集为一部,名为杂藏”。[9] 律藏是记述释尊为出家僧团所制定的戒律、制戒因缘及僧团日常生活的管理制度,经藏则是汇集世尊自初成正觉至灭度这四十五年游化生涯中随机化导的所说法。这现存的原始经律二藏虽然多少也叙述佛灭后之事,但其重心仍是在于释尊住世之时,在印度历史文献极其缺乏的情况下,这就是探索原始佛教的唯一资料。另一方面,南北传声闻二藏经历了部派佛教时期而各自多少带有不同的部派色彩。如巴利语经典在阿育王时代由摩哂陀传到锡兰,属上座部系的分别说部。由北印度经中亚传到中国的经藏称为四阿含,其中《长阿含》属法藏部,《中阿含》及《杂阿含》属说一切有部,《增一阿含》属大众部。不过日本学者平川彰认为“汉译的《增一阿含经》似乎不是大众部所传持的”,[10]英国学者渥德尔则倾向于把《增一阿含经》归属法藏部,“因为它很符合法藏部的理论特点”。[11]相应于南传《小部》,汉译的有《义足经》、《法句经》、《本事经》、《生经》等。律藏方面,有巴利语的上座部律,汉译的有法藏部的《四分律》、说一切有部的《十诵律》、化地部的《五分律》、大众部的《摩诃僧祇律》、饮光部的戒本《解脱戒经》,及汉藏两地的《根本说一切有部律》等。虽然以上诸原始经律有语系和部派的不同色彩,但在组织与内容上却大体相同,完全可以看出他们都是出自同一根源,即部派佛教以前一味和合的根本经与律。 恒强法师文集 原始佛教之中道 【九部经(梵nava^n%ga-s/a^sana,巴navanga-bu-ddha-sasana)】 释尊之教法最初被结集时之九种类型。又称九分教或九部法。 关于九部的名称,南北方佛教所传颇有不同︰ (1)据巴利《善见律毗婆沙注》及《长部经注》所载,以修多罗(sutta)、祇夜(geyya)、受记(veyya^karan!a)、伽陀(ga^tha^)、优陀那(uda^na)、伊帝目多迦(itivuttaka)、阇陀伽(ja^taka)、毗佛略(vedalla)、阿浮陀达磨(abbhutadhamma)等为九部。《大般涅盘经》卷三所出亦同。 (2)《大集法门经》卷上则除去优陀那,加上缘起(nida^na),而以契经、祇夜、记别、伽陀、本事、本生、缘起、方广、希法等为九部。 (3)《法华经》卷一〈方便品〉除去受记、优陀那、毗佛略,加上因缘(nida^na)、譬喻(avada^na)、优波提舍(upades/a );而以修多罗、伽陀、本事、本生、未曾有、因缘、譬喻、祇夜、优波提舍为九部。 (4)《十住毗婆沙论》卷九〈念佛品〉又除去阇多伽,加上尼陀那(nida^na),而以修多罗、祇夜、授记、伽陀、忧陀那、尼陀那、如是语经、斐肥罗、未曾有经为九部。 其中,涅盘九部古来即被称为‘大乘九部’,法华九部则被称为‘小乘九部’。 关于《涅盘》除去十二部经之因缘、譬喻及论议三者,《法华》除去其中受记、自说及方广三者,慧远《大般涅盘经义记》卷二云(大正37·661c)︰ ‘或大乘、小乘各说九部,如法华说,小乘法中略无受记、无问自说及与方广,故但有九;小乘之中,未说行因作佛之义,故无授记,法浅易咨,故无自说,未辩广理,故无方广。大乘法中略无因缘、譬喻、论义,故但有九,大乘众生利根易悟,不假因缘、譬喻、论义,方始悟解,是以略无。’ ◎附︰印顺《原始佛教圣典之集成》第八章 (摘录) ‘九分’与‘十二分教’,上来已分别的加以论究;现在,再作一综合的说明。 先有‘九分教’,后有‘十二分教’的成立。‘九分教’中,又先成立五支,次成立四支。所以‘十二分教’的发达成立,可分为三个阶段。《原始佛教圣典之成立史研究》(前田惠学着),作这样的结论,确是非常难得的见解!然研究起来,‘修多罗’与‘祇夜’的成立最早,所以本论作为四阶段去说明。 ‘九分教’与‘十二分教’的一一支分,是在圣典的成立过程中,从圣典分类学的观点,而先后成立的。在圣典的成立过程中,分教的名义与内容,都有变化的可能。如‘修多罗’与‘祇夜’,为原始结集的分类,当时是有确切的部类可指的。等到‘九分教’成立时,‘十二分教’成立时,后代论师面对当时的全部圣典(声闻三藏;大小乘三藏)而进行解说(分配)时,原始的意义,不足应用,于是解说上不免有所出入。所以分教的意义与内容,要从成立的过程中去说明。而前阶段成立的支分,到了后一阶段,意义就有所调整(全体协调)。这应从其所以演变而加以说明,作为自然合理的演化。后代论师的解说,也许不合分教的本义,也应看作固有分教的新的适应。 分教的一一意义与内容,是不能从圣典自身而求得解决的。如‘修多罗’、‘祇夜’、‘方广’等,在圣典自身──文句中,并没有明文可证。所以对‘九分教’与‘十二分教’的解说,不能不依赖于传承中的古说。古说,作为研究的线索;依着去研究,对分教的古义,及演化中的情况,才能逐渐明白出来。在现存的多种古说中,《大毗婆沙论》所说,说一切有部论师的传承,比较的近于古意。《大毗婆沙论》的成立,虽在公元二世纪。而对分教的解说,传承古说,而不是面对当时的全部圣典。如没有将阿毗达磨论,作为十二分教的内容,比起其他古说,就显得难能可贵了! 第一︰‘修多罗’是结集义,为原始结集的通称。结集后不久,由于文体的类别,分化为二︰称长行部分为‘修多罗’,大致与《杂阿含经》的‘蕴诵’、‘六处诵’、‘因诵’、‘道品诵’相当。称偈颂部分为‘祇夜’,与‘八众诵’相当。这是‘相应教’的核心,原始结集部分。 第二︰此后,传出的佛法,都是以原始结集的教法(与律),为最高准绳,而共同论定集成的。在固有的‘修多罗’与‘祇夜’外,又有长行与偈颂,集出流行。长行部分,以分别、解答为主,称为‘记说’。这是对于‘修多罗’及‘祇夜’(通称),以分别或解答方式,而阐明佛法的意义。在问答、分别中,显示、决了深秘教证(佛法本质问题)的特性,逐渐表达出来。这一部分,附编于‘相应教’中,与《杂阿含经》弟子所说、如来所说分相当。《杂阿含经》集三部分而成,与‘九分教’中的‘修多罗’、‘祇夜’、‘记说’的次第成立,完全吻合。这所以杂阿笈摩,被称为‘一切事相应教’的根本。当时,不属于(原始)结集的偈颂,已大大的流行。主要是传于边地(如第一章所说),通俗而易于传诵的法偈。起初,也曾泛称为‘祇夜’,为了与‘相应教’中的‘祇夜’有所分别,而被称为‘伽陀’、‘优陀那’。‘优陀那’是以感兴语为主的法句。‘伽陀’是以偈颂,宣说法要(除‘祇夜’、‘优陀那’以外)的通称。从古代的传诵来说,大致与《小部》、《经集》中的〈义品〉、〈波罗延拏品〉、〈蛇经〉、〈陀尼耶经〉、〈犀角经〉、〈牟尼偈〉等相当。这类传诵广而影响大的法偈,当时已有类集(与现存的当然有多少距离),但始终不曾集入四部、四阿含中,这是值得注意的事。分教的五支成立,就是‘相应教’的成立,一分法偈的成立。 第三︰前五支,重于形式的分类,内容是重于法义的。此后,圣典又不断集出。内容方面,承分别、解答──‘记说’的风格,而又多为事的叙述。所以不只是形式的分类,而更为内容的分类。在这一阶段中,有‘本事’、‘本生’、‘方广’、‘希法’的成立。‘本事’,是‘不显说人、谈所、说事’的,只是传闻的佛说如是。或集出传闻如是的法义,成‘如是语’;或集出传闻如是的先贤的善行盛德,名为‘本事’。‘本生’,是于传说的先贤盛德。(‘本事’)中,指为佛的前生;而在‘波罗提木叉分别’成立中,佛与弟子的前生事,也传说集出。对‘本事’而说,‘本事’是直说过去事,‘本生’是结合过去人事与现在人事,而成前后因果系。广分别与广问答,实是‘记说’的延续。所以广问答的《满月大经》、《帝释所问经》、《六净经》;广分别体的《梵网经》、《沙门果经》等,在圣典自身,都是称为‘记说’的。然法义的阐述更广,成为更有体系的说明,与旧有的‘记说’,不大相合,所以成为‘方广’一分。铜鍱部学者,专重形式,别称广问答经为‘毗陀罗’,是不足以说明圣典集成过程中的时代倾向。还有,佛及圣弟子所有的希有功德(依事实而表现出来),也成立‘希法’一分。‘方广’是深广义,‘希法’是奇特事,形成一对。这四分,约契经说,都是篇幅较长,被编入《长阿含》、《中阿含》、《增一阿含》的。到此,九分教成立,也就是依固有的‘相应教’,更集为‘长’、‘中’、‘增一’,而完成四部、四阿含以前的情形。 还有值得说到的,圣典有了新的特色,也就有了新的分教。但在集成过程中,新形的圣典而外,与固有圣典,性质与形式相类似的,也是不在少数的。这些,或增编于固有的(分教)部类中,或没有编入。没有编入的,也以形式及性质的近似,而被称为‘修多罗’等。这样,‘修多罗’等渐成为分教的通称,而不再局限于固有的部类了。所以当‘本事’等会编而成‘长’、‘中’、‘增一’时,内容是不只是这四分的,这是一点。‘如是语’的成立,说明当时有长行与重颂相结合的契经。当‘如是语’的集成中止,或略去‘序说’、‘结说’,而失去‘如是语’的特性时,长行与重颂相结合的体裁,是被称为‘祇夜’的;重颂体,成为‘祇夜’的新意义。上面说到,《立世阿毗昙论》,是‘如是语’型,而称重颂为‘即说祇夜言’。‘如是语’(重颂)──被称为‘祇夜’,应该是九分教成立以后的事,这是第二点。 第四︰九分教成立,四部、四阿含也不久就集成了。九分教的次第成立,是重于‘法’的。当原始结集时,属于‘律’的,有波罗提木叉经的集成,也称为‘修多罗’。到四部、四阿含集成前后,‘波罗提木叉分别’(‘经分别’)也大体完成。这是部派没有分化,九分教的时代;推定为第二结集时代。此后,部派分化了。在上座部没有再分化──分为分别说部,与分别说部分离后的上座部的时代,律部的集成;论部的成立︰三藏圣典的实际情况,已不是九分教所能该摄。于是成立‘因缘’、‘譬喻’、‘论议’──三分,完成十二分教的最后定论。 ‘因缘’,是制戒(学处、轨则)因缘,是出于‘波罗提木叉分别’及‘犍度’部的。以制戒的‘因缘’为例,而宣说经、偈的事缘,也被称为‘因缘’。‘譬喻’是光辉的事迹。《长阿含》的〈大本经〉、《中阿含》的〈说本经〉、〈长寿王本起经〉,都是‘譬喻’,但当时还没有成立为‘譬喻’一分。等到律部中,佛与弟子的事迹,详广的叙述出来。(制戒)‘因缘’的意味淡,而‘譬喻’的意义增强,‘譬喻’也就成为一分。‘因缘’与‘譬喻’,都通于契经,而实属于毗奈耶的。在九分教时代,‘阿毗达磨’、‘摩呾理迦’(还有被称为‘毗陀罗’的广分别),已有独立的特殊形式。四阿含集成后,更被重视起来。上座部论书的最早形成,是‘经分别’;这是‘论议’(‘优波提舍’是经的分别解说)成为一分的实际内容。《大毗婆沙论》对后三分的解说,始终以经、律为主,所以取‘共同论议’、‘共同解说’的经说为‘论议’。 ‘十二分教’的成立,后三分与九分教的结合,次第上形成分别说系,说一切有部系──二大流。分别说部系,以‘优陀那’及‘因缘’为次第,而以‘譬喻’、‘论议’为末后二分。这似乎表示了,‘譬喻’与‘论议’是后起的,‘因缘’早已存在。‘波罗提木叉分别’的‘因缘’,的确是与‘九分教’的时代相当的(但成为分教之一,却在其后)。说一切有部系,将‘因缘’、‘譬喻’,列于前面,而成‘尼陀那’、‘阿波陀那’、‘本事’、‘本生’的次第。这四分的结合在一起,表示‘譬喻’的早已存在,而四分同为叙事的部分。这四分的原始差别是︰‘因缘’与‘譬喻’是现前事;‘本事’与‘本生’是过去事。‘论议’始终为最后一分,也就是末后成立的一分。 佛教圣典的部类学,以‘十二分教’为定论。大乘经典的集成,大都以‘方广’为名,而被摄属于‘方广’分的。 [参考资料] 《大乘义章》卷一;《法华经玄义》卷六(上);《大乘玄论》卷五;《妙经文句私志记》卷十二;《印度哲学研究》卷二;前田惠学《原始佛教圣典の成立史研究》。 FROM:【中华佛教百科全书*(待校)】 【十二部经】 乃佛陀所说法,依其叙述形式与内容分成之十二种类。又作十二分教、十二分圣教、十二分经。即: (一)契经(音译修多罗),又作长行。以散文直接记载佛陀之教说,即一般所说之经。契经者,犹言契于理契于机之经典。 (二)应颂(又作重颂,音译祇夜),与契经相应,即以偈颂重复阐释契经所说之教法,故亦称重颂。(凡定字句之文体,谓为颂。) (三)记别(音译和伽罗那),又作授记。本为教义之解说,后来特指佛陀对众弟子之未来所作之证言。(于菩萨授成佛之记之经文) (四)讽颂(音译伽陀),又作孤起。全部皆以偈颂来记载佛陀之教说。与应颂不同者,应颂是重述长行文中之义,此则以颂文颂出教义,故称孤起。如法句经。 (五)自说(音译优陀那),佛陀未待他人问法,而自行开示教说。 (六)因缘(音译尼陀那),记载佛说法教化之因缘,如诸经之序品。即因缘经也。 (七)譬喻(音译阿波陀那),以譬喻宣说法义。 (八)本事(音译伊帝曰多伽),载本生谭以外之佛陀与弟子前生之行谊。或开卷语有“佛如是说”之经亦属此。 (九)本生(音译阇陀伽),载佛陀前生修行之种种大悲行。 (十)方广(音译毗佛略),宣说广大深奥之教义。 (十一)希法(音译阿浮陀达磨),又作未曾有法。载佛陀及诸弟子现种种神力希有之事。 (十二)论议(音译优波提舍),以法理论义问答之经文。载佛论议抉择诸法体性,分别明了其义。 此十二部,大小乘共通。然诸经或称惟方广为大乘独有之经;或谓除记别、自说、方广外,余九部皆属小乘经;或谓除因缘、譬喻、论议外,余九部皆属大乘经;或有以譬喻、本生、论议外之九部为九部经;又有以除自说、譬喻、论议外之九部为九部经。惟九部与十二部二种分类中,九部之说法较为古老,但却较有力。上所谓九部经,又作九分教、九部法。又此十二部究摄于经律论三藏之何者,诸论亦有异说。(原始佛教圣典之集成第八章(印顺))p344 FROM:《佛光大辞典》《佛学大辞典》丁福保 编 最初出经胎化藏为第一。中阴藏第二。摩诃衍方等藏第三。戒律藏第四。十住菩萨藏第五。杂藏第六。金刚藏第七。佛藏第八。是为释迦文佛经法具足矣。二月八日成佛。二月八日转法轮。二月八日降魔。二月八日[28]般涅盘。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