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十一 坚固经 本经相当于汉译长阿含卷第二四之坚固经(大正藏一)。其内容是说关于佛教之神通观,神观及世界观。于佛教最高的理想是解脱,如神通不过是教化众生之方便而已,与其理想无直接关系。神观是以诸神于生死轮回,同时可见赞叹、守护佛及其教说,排除世界之边无边等问题,叙述由识之灭而一切灭,可说萌芽发展为后世之唯识说。又本经所说之中,于后世之阿毗达磨佛教亦成为论究之问题,不只于二三而止。犹如四大种于何处灭耶?(婆沙论第一二九)。大梵天避开马胜之征问,憍傲而自已赞叹,这足于梵世存在有覆无记之表业的证据(俱舍论第十一)。大梵天自称我是此梵天、大梵天乃至一切之父也,梵众天相信之,是起于见取与戒取之恶见者(婆沙论第九八)等是。 一 如是我闻。一时,世尊住那烂陀城之婆婆利庵罗园。尔时,长者坚固,诣访世尊之处,诣已,敬礼世尊,坐于一面。坐于一面之长者坚固白世尊言: ‘世尊!此殷盛丰裕、人民炽盛之那烂陀城人,敬信世尊。善哉!世尊!世尊宜令一比丘,现上人法1之神通、奇迹之示导。然者。此那烂陀城民,更趋敬信世尊。”如是言时,世尊告长者坚固曰: ‘坚固!我实不向诸比丘如是说:‘诸比丘!汝等为白衣之在家者等,现上人法之神通、奇迹”之示导。” 二 长者坚固再如是白世尊曰:‘世尊!我非恼犯世尊,而复如是言:世尊!此殷盛丰裕、人民炽盛之那烂陀城人,敬信世尊。善哉!世尊!世尊宜令一比丘,现上人法之神通、奇迹之示导。然者,那烂陀城民,更越敬信世尊。” 世尊再告长者坚固曰:‘坚固!我实不向诸比丘如是说:‘诸比丘!汝等为白衣在家者等,现上人法之神通、奇迹”之示导。” 三 长者坚固三度白世尊曰: ‘世尊!我非恼犯世尊,而复如是言:世尊!此殷盛丰裕、人民炽盛之那烂陀城人,敬信世尊,善哉!世尊!世尊宜令一比丘,现上人法之神通、奇迹之示导。然者,此那烂陀城民,更越敬信世尊。” ‘坚固!此三种示导,我自证如、作证已而开示者。三种者何耶?则:神通神变、记心神变、教诫神变是。 四 坚固!又神通神变者何耶?坚固!因有比丘,能现无量种之神变:一身现为无量身,无量身现为一身,或显或隐、穿墙、串壁、穿山,皆通行无碍,犹如于虚空;出没大地,犹如于水中;覆水不没,犹如于地上;结跏趺坐于空中浮游,犹如有翼之鸟;以手扪摸日月之如是大神力、大威力;或现身以达梵天之世界。于其已得信之归依者,见此比丘,能现无量种之神变:一身现为无量身,无量身现为一身;或显或隐、穿墙、串壁、穿山,皆通行无碍,犹如于虚空;出没大地,犹如于水中:履水不没,犹如于地上;结跏趺生于空中浮游,犹如有翼之鸟;以手扪摸日月之如是大神力、大威力;或现身达于梵天之世界。 五 彼得信之归依者,以此告某一未信末归依者言:‘友!实希有哉!友!实未曾有哉!沙门有大神力、大威德耳!我见一比丘,能现无量种之神变:一身现为无量身,无量身现为一身:……乃至……能现身达于梵天之世界。”如是未信未归依者,答彼得信之归依者曰:‘友!实有名为建咒梨明咒。彼比丘则依此明咒,现无量种之神变也。则:现一身为无量身,无量身现为一身……乃至……能现身达于梵天之世界。”坚固!汝如何思惟耶?彼未信未归依者,不对已得信之归依者如是言否?” ‘世尊!可能如此言。” ‘然,坚固!我以观察于神通神变之过患,而厌患、惭愧、避遣神通神变。 六 复次,坚固!记说他心神变者何耶?坚固!有能观察诸有情及他人之心、心所及寻、伺,而记说:‘汝之意是如是,汝之意是如斯、汝之心是如此。”某得信之归依者,见彼比丘,能观察诸有情及他人之心、心所及寻、伺,记说:‘汝之意是如是、汝之意是如斯、汝之心是如此。” 七 彼得信之归依者,或以此告某未信未归依者言:‘友!希有哉!友!未曾有哉!沙门之大神力、大威力;我见一比丘,能观诸有情及他人之心、心所及寻伺,而记说:‘汝之意是如是、汝之意是如斯、汝之心是如此。”闻此之未信未归依者,曾向已得信之归依者言:‘友!有名为摩尼柯咒,彼比丘乃依此明咒,而记说诸有情及他人之心、心所……乃至……‘汝之意是如是、汝之意是如斯、汝之心是如此。”坚固!汝如何思惟耶?彼未信未归依者,不会对已得信之归依者如是言否?” ‘世尊!可能如是言。” ‘然,坚固!我观察于记心神变之过患,而厌患、惭愧、避遣此记心神变也。” 八 复次,坚固!教诫神变者何耶?坚固!于此,有比丘如是教诫:‘汝应如是寻思,汝勿如是寻思;应如是作意,勿如是作意;舍离此,应到彼而住。”坚固!如是,称为教诫神变。 九~四三 复次,坚固!今[如来]出现于世、阿罗汉,等正觉……乃至……[广说如沙门果经四0-七四节]。 四四 彼观见自己已舍离五盖时,则生欢喜;已生欢喜者,则喜悦;意怀喜悦者,则身轻安;身已轻安者,则觉受乐;有乐者,则心三昧。彼已去诸欲,远离不善法,有寻、有伺,由离生喜、乐,以达初禅而住。彼以由离生喜、乐,浸润、普偏充满、偏溢其身;以由离生喜、乐,无不普洽其全身。[广说如同经七五节]。 四五 坚固!犹如熟练之助浴者或助浴者之弟子、撒洗粉于铜盆,以注水而搅绕,使浸湿而至周偏内外不渗出。坚固! [比丘]由离生喜、乐,浸润、普偏充满、偏溢其身;以离生喜、乐,无不普洽其全身[同经七六节]。 四六~四九 [如同经七七~八0节]。 五0~五一 达第四禅而住……乃至……坚固!如是称为教诫神变。[同经八一~八二节]。 五二 如是心寂静、纯净、无烦恼,远离随烦恼,柔软、堪任、安住不动时,比丘之心倾注于智见……乃至……坚固!此称为教诫神变[广说如同经八四~九八节]。 五三~五六 ……证知‘更不来此生。”坚固!此,称为教诫神变。[参照同经八四~九八)。 六七 坚固!此三种之神变,我自证如、体现而宣说。坚固!往昔,于此比丘之教团中,有一比丘,心起如是思念:‘此等四大种,则:地界、水界、火界、风界、于何处而灭尽耶?”尔时,坚固!彼比丘之心统一,入定而显现趣天道。 六八 尔时,坚固!其比丘往彼四大王众天之处,至已,如是问四大王众天曰:‘卿等!此等四大种,则:地界、水界、火界、风界,于何处而灭尽耶?” 如是问时,坚固!四大王众天答比丘言:‘比丘!我等实不知此等四大种,则:地界、水界、火界、风界,于何处灭尽耶?有四大王[天]比我等殊胜。彼等可能知此等四大种,则:地界、水界、火界、风界,于何处灭尽也。 六九 尔时,坚固!其比丘往彼四大王[天]之处,至已:问四大王[天]曰:‘卿等!此等四大种,则:地界、水界、火界、风界,于何处灭尽耶?”如是问时,坚固!四大王[天]答彼比丘言:‘比丘!我等实不知此等四大种,则:地界、水界、火界、风界,于何处灭尽耶?比丘!有天名为三十三天,比我等殊胜,彼等可能知此等四大种,则:地界……乃至……风界,于何处灭尽。” 七十 尔时,坚固!彼比丘往三十三天之处,至已,问三十三天曰:‘卿等!此等四大种,则:地界……乃至……风界,于何处灭尽耶?” 如是问时,坚固!三十三天答彼比丘言:‘比丘!我等实不知此等四大种,则:地界……乃至……风界、于何处灭尽耶?比丘!有比我殊胜之名为裟迦帝释天主。彼等可能知此等四大种,则:地界……乃至……风界,于何处灭尽。” 七一 尔时,坚固!彼比丘往帝释天之处,……[乃至]……‘……比丘!有名为夜摩天,比我等殊胜,可能知此等四大种,则……[乃至]……灭尽也。” 七二 尔时,坚固!彼比丘往夜摩天之处……[乃至]……‘……比丘!有名为须夜摩天子,比我等殊胜,彼等可能知……。” 七三 尔时,坚固!彼比丘往夜须摩天子之处……[乃至]……‘……比丘!有名为都史多天,比我等殊胜,彼等可能知……。” 七四 尔时,坚固,!彼比丘往都史多天之处……(乃至)……‘……比丘!有名为观史多天子,比我等殊胜,彼等可能知……。” 七五 尔时,坚固!彼比丘往都史多天子之处……[乃至]……‘……比丘!有名为乐变化天,比我等殊胜,彼等可能知……。” 七六 尔时,坚固!彼比丘往乐变化天之处……[乃至]……‘……比丘!有名为 妙化天子,比我等殊胜,彼等可能知……。” 七七 尔时,坚固!彼往妙化天子之处……[乃至]……‘……比丘!有名为他化自在天,比我等殊胜,彼等可能知……。” 七八 尔时,坚固!彼比丘往他化自在天之处……[乃至]……‘……比丘,有名为自在天子,比我等殊胜,彼等可能知……。” 七九 尔时,坚固,彼比丘往自在天子之处……[乃至]……‘……比丘,有名为梵众天,比我等殊胜,彼等可能知……。” 八十 尔时,坚固!彼比丘心统一、入定现趣天之道。尔时,彼比丘往梵众天之处,至已,问梵众天曰:‘卿等!此等四大种,则:地界……乃至……风界,于何处灭尽耶?”如是问时,坚固!梵众天如是答比丘曰:‘比丘!我等实不知此等四大种,则:地界……乃至……风界,于何处灭尽。比丘!梵天、大梵天、胜者、无能胜者、一切见者、支配者、自在者、作者、化作者、优越者、创造者、主宰者、为已生未生之父者。彼等比我等殊胜,彼等可能知此等四大种,则:地界……乃至……风界,于何处灭尽。” ‘卿等,然者,彼大梵天,今在何处耶?” ‘比丘!我等实不知梵天于何处、从何、[住]何方?然者,比丘![梵天出]现之光相,则:光明生、光耀现者,梵天当出现。光明生、光耀现,此乃梵天出现之前兆也。” 八一 尔时,坚固!彼大梵天不久而出现。时,坚固!比丘往彼大梵天之处,至已,问大梵天曰:‘卿!此等四大种,则:地界……乃至……风界,于何处灭尽耶?”如是问时,坚固!彼大梵天答彼比丘曰:‘比丘!我是梵天、大梵天、胜者、无能胜者、一切见者、支配者、自在者、作者、化作者、优越者、创造者、主宰者、已生未生者之父。” 八二 坚固!彼比丘再问梵天曰:‘卿!我非问卿:‘卿是梵天、大梵天、胜者、无能胜者、一切见者、支配者、自在者、作者、化作者、优越者、创造者、主宰者、已生末生之父耶?”卿!我是问卿:‘此等四大种,即:地界……乃至……风界,于何处灭尽耶?” 坚固!如是大梵天再答彼比丘曰:‘比丘!我是梵天、大梵天、胜者、无能胜者、一切见者、支配者、自在者、作者、化作者、优越者、创造者、主宰者、已生未生之父。” 八三 坚固!彼比丘三度问彼大梵天曰:‘卿!我非问卿:‘卿是梵天、大梵天、胜者、无能胜者、一切见者、支配者、自在者、作者、化作者、优越者、创造者、主宰者、已生未生之父耶?”卿!我实问卿:‘此等四大种,则:地界……乃至……风界,于何处灭尽耶?” 其时,彼大梵天,捉比丘之腕退于一隅,语彼比丘曰:‘比丘!我认为于此世界,梵众天:‘于任何物,梵天无有不见;于任何物,梵天无有不知,于任何物,梵天无有不经验者。”是故,我于彼等面前不说明也。然,比丘!我实不知此等四大种,则:地界……乃至……风界,于何处灭尽耶?然,比丘!于此世界,不请问世尊,解答此问题而向他求索者是汝之过患、汝之过失也。比丘!汝宜往世尊之处,以询问此疑问,世尊为汝所说明者,汝当忆持之。” 八四 其时,坚固!彼比丘犹如力士之曲伸臂、伸曲臂,[速]消失于梵天之世界,现于我前。尔时,坚固!比丘敬礼我,坐于一面。坚固!坐于一面之彼比丘,如是[问]我曰:‘世尊!此等四大种,则:地界、水界、火界、风界,于何处灭尽耶?” 八五 如是问时,坚固!我如是答彼比丘曰:‘比丘!昔有航海商贾者,携视岸鸟乘舰,航行海洋,至不见陆地时彼等放视岸鸟,彼鸟飞往东方、飞往南方、飞往西方、飞往北方、飞往上方四维。若彼[鸟]发见任何之陆地,确实其飞去。不然者,彼[鸟]不能发见任何之陆地者,则飞还彼船。比丘!汝亦如是,寻求此问题之解 说,往之梵天之世界不能得,只于回归我前。然者,比丘!汝不应如是询问:‘世尊!此等四大种,则:地界、水界、火界、风界,于何处灭尽耶?”比丘,应如是问: 水、地、火、风于何处不坚住? 长、短、细、粗、净、不浮于何处不坚住? 名与色于何处灭尽无余耶?有此解答: 不可见无量之识,于一切处舍弃。 则于如是之处所,水、地、火、风不坚住。 于此处,长、短、细、粗、净、不净亦然。 于此处,名与色灭尽无余。 由识之灭,此[一切]之灭也。”” 世尊如是说已,长者坚固欢喜充满,欢喜[世尊]之所说。 注: 1 .上人法者,原文为uttari-manussa-dhamma云超人之能力。 2 .日译版paham谓不明其义,从觉音注而译为‘偏通”。这样和前文连起来‘偏通”甚难解其意义。依据水野博士之巴利辞典,paham就是Pajahati的PPr,pajahati是舍离或舍弃之义,而译为一切处舍去较妥当。
本经相当于汉译长阿含卷第二九之露遮经(大正藏一)。其内容是沙门、婆罗门虽证知善法,不以此语他人,对生起恶见之露遮婆罗门,说明如是之邪见,当生于地狱或畜生。于世有不自觉亦不留他;不自觉而觉他:自觉而不觉他之师,此等皆应非难;自觉而觉他之师,才不应非难,佛正是此师;是对于三学四谛宣示说法者。 一 如是我闻。一时,世尊与五百大比丘众俱,游行至拘萨罗国之婆罗提婆村。时,露遮婆罗门住此婆罗提村,乃人民炽盛,草、木[繁茂]、水[甚便利,五]谷丰裕之王领,依拘萨罗国王波斯匿所净施拜领之地。 二 尔时,露遮婆罗门生如是恶见:“于此,沙门、婆罗门证知之善法,不从所证知之善法为他人宣说。是故,他人能为他人作何[饶益]乎?实如断故缚,更作其他之新缚,于是,我说此贪欲之恶法。是故,他人能为他人作何[饶益]乎?” 三 时,露遮婆罗门闻:“由释迦族出家之释子沙门瞿昙与五百大比丘家俱游行至拘罗国之婆罗婆提村。彼世尊瞿昙之名声上扬偏闻:“彼世尊是阿罗汉、等正觉、明行足、善逝、世间解、无上士、调御丈夫、天人师、佛、世尊也。”彼含括此天界、 魔界、梵天界及此世界之沙门、婆罗门、天、人、众生等,自觉、自证宣说,彼说初善、中善、终善具文义之法,宣说圆满清净之梵行。宜[往]见如是阿罗汉。” 四 尔时,露遮婆罗门告剃头师背西卡曰:“然,背西卡!诣沙门瞿昙之处,诣已,以我之言:“瞿昙!露遮婆罗门致问世尊之无病、无恼、气力如常、轻安而住否?”致问沙门瞿昙之无病、无恼、气力如常、轻安而住已,而如是言:“尊者瞿昙与比丘众俱,明日受露遮婆罗门之请食。”” 五 剃头师背西卡应诺露遮婆罗门:“唯然,尊者。”而诣世尊之处,敬礼世尊,坐于一面,坐于一面之背西卡,如是白世尊曰: “世尊!露遮婆罗门,致问世尊之无病、无恼、气力如常、轻安而住耶?又如是言:“世尊与比丘众俱,明日受露遮婆罗门之请食。”” [尔时]世尊默然受请。 六 时,剃头师背西卡,如世尊之应诺,从座起立,敬礼世尊,行右绕之礼,而到露遮婆罗门之处,至已,如是言露遮婆罗门曰:“然,尊者!我等以卿之言告世尊曰: “世尊!露遮婆罗门致问世尊之无病、无恼、气力如常、轻安而住。”又如是言: “世尊与比丘众俱,明日受露遮婆罗门之请食。”” 七 如是露遮婆罗门,翌日于自宅,备美味之嚼食、啖食已,告剃头师背西卡曰:‘然,背西卡!诣沙门瞿昙之处言:“瞿昙!时至,食膳已备。’” 剃头师背西卡,应诺露遮婆罗门言:“唯然,尊者!”而诣世尊之处,敬礼世尊,坐于一面,坐于一面之剃头师自世尊曰:“世尊!时至,食膳已备。”时,世尊于晨早,着下衣,持上衣、钵,与比丘众俱,往裟罗婆提村。 八 尔时,剃头师背西卡随世尊之后,而白世尊言: “露遮婆罗门生如是恶见:“于此,沙门、婆罗门证知之善法,不从所证善法为他人宣说。是故,他人能为他人作何[饶益]乎?实如断故缚,更作其他之新缚,于是,我说此是贪欲之恶法,是故,他人能为他人能作何[饶益]乎?”愿世尊为露遮婆罗门,除此恶见。” “背西卡!或如是,背西卡!或如是。” 九 尔时,世尊至露遮婆罗门住处,坐于所设之座。如是露遮婆罗门以美味之嚼食、啖食,亲手供养佛陀并比丘僧伽。世尊食已,手离钵,行澡水已,时,露遮婆罗门,取一小座,坐于一面。世尊对坐于一面之婆罗门露遮曰: “露遮汝真实生起:“沙门、婆罗门证知之善法,不从所证知之善法为他人宣说。是故,他人能为他人作何[饶益]乎?实如断故缚,更作其他之新缚,于是,我说此是贪欲之恶法。是故,他人能为他人作何[饶益]”之恶见耶?” “瞿昙!唯然!” 十 “露遮!汝如何思惟耶?汝领住裟罗婆提村耶?” “世尊!唯然。” “然者,露遮!若有云:“露遮婆罗门领住娑罗婆提村,娑罗婆提村之生产,唯有露遮婆罗门独享用,不分与他人。”依汝生活之彼诸众,不成为障害否?” “瞿昙!成为障害。” “露遮!障害之作者,为彼等利益之恩惠者或非恩惠者耶?” “瞿昙!不为彼等利益之恩惠者。” “非利之恩惠者,于彼等现起慈心或现起害心否?” “瞿昙!现起害心。” “起害心是耶见或是正见耶?” “瞿昙!是耶见也。” “露遮!我说邪见者之[生趣],地狱或畜生二道中一道也。 十一 露遮!汝如何思惟耶?拘萨罗国王波斯匿,领住迦尸及拘萨罗耶?” “瞿昙!唯然。” “然者,露遮!若有人言:“拘萨罗国王波斯匿,领住迦尸及拘萨罗,迦尸及拘萨罗之生产,唯拘萨罗国王波斯匿独为享用,不分与他人。”依拘萨罗国王波斯匿生活之汝等自己及他人,彼是件障害否?” “瞿昙!是作障害者。” “作障害者,于彼等利益之恩惠者或非恩惠者耶?” “瞿昙!非利益之恩惠者。” “非利益之恩惠者,于彼等现起慈心或现起害心耶?” “瞿昙!现起害心。” “现起害心者,是邪见或是正见耶?” “瞿昙!是邪见。” “露遮!我说邪见者之[生趣],地狱或畜生二道中之道也。 十二 露遮!若有人云:“露遮婆罗门领住娑罗婆提村,娑罗婆提村之生产,唯露遮婆罗门独为享用,不与他人”者,是为依汝生活彼等之障害者,障害者则无利益恩惠者,无利益恩惠者,则现起害心,现起害心则是邪见。 十三 如是,露遮!言:“沙门、婆罗门证知善法,不从断证知之善法为他人宣说。是故,他人能为他人作何[饶益]乎?实如断故缚,更作其其他之新缚,于是,我 说此为贪欲之恶法。是故,他人能为他人作何[饶益]乎?”如是语者,是障害彼等:依如来之教法、律而证预流果、证一来果、证不还果、证阿罗汉果之良家诸众,到达殊胜地位,以及积生天行之生天界诸人。作障害者,则无利益恩惠,无利益恩惠者,则现起害心,现起害心则是耶见。露遮!我说邪见者之生趣,于地狱、畜生之二道中之一道也。 十四 如是,露遮!若有人言:“拘萨罗国王波斯匿,领住迦尸、拘萨罗,迦尸及拘萨罗之生产,拘萨罗国王波斯匿当独享用,不分与他人。”如是言者则障害彼等:依拘萨罗国王波斯匿为生活汝自己及其他诸众。作障害者,则无利益恩惠;无利益恩惠者,则现起害心;现起害心则是邪见。 十五 如是,露遮!言:“沙门或婆罗门证如善法,不从所证善法为他人宣说,是故,他人能为他人作何[饶益]乎?实如断故缚,更作其他之新缚,于是,我说此是贪欲之恶法。是故, 他人能为他人作[饶益]乎?”如是言者则障害彼等:依如来之教法、律而证预流果、证一来果、证不还果、证阿罗果之良家诸家,到达殊胜地 位,以及积天行之生界诸人。作障害者,则无利益恩惠;无利益恩惠者,则现起害心;现起害心者,则是邪见。露遮!邪见者之生趣,我说地狱及畜生之二道中之一道也。 十六 露遮!世间有应责难之三师,凡责难如是师者,其责难是合于真实而无罪。三师者何耶? 露遮!于此有一师,彼虽出家修行,而未证得沙门果,则为弟子说法,言:“此是汝等之利益,此是汝等之幸福也。”弟子等不闻、不倾听彼言,不坚立般若,离师教而行[自己]之道。彼应如次受责难:“尊者出家修行,未证得沙门果,而为弟子说法,言:“此是汝等之利益,此是汝等之幸福。”弟子等不闻、不倾听彼言,不坚立般若,离师教而行[自己]之道。犹如热中于回身逃走女子,而拥抱背向之女子。如是作为我说此是贪欲之恶法。是故,他人能为他人作何[饶益]乎?” 露遮!此为世间应责难之第一师,其责难真实、无罪。 十七 露遮!于此,更有一师,彼虽出家修道,未证得沙门果而为弟子说法,言:“此是汝等之利益,此是汝等之幸福。”弟子等闻、倾听彼言,坚立般若,不离师教而行[自己]之道。彼应如次受责难:“尊者出家修道,未证得沙门果,而为弟子说法,言:“此是汝等之利益,此是汝等之幸福。”彼弟子等闻、倾听彼言,坚立 般若,不离师教而行[自己]之道。犹如舍弃自己之田,而思去除他人田草。以说此是贪欲之恶法,是故,L人能为他人作何[饶益]乎?” 露遮!此为世间应责难之第二师。其责难彼师,是合于真实而无罪。 十八 露遮!于此,更有一师,彼出家修行,证得沙门果,而为弟子说法,言:“此是汝等之利益,此是汝等之幸福。”彼弟子等,不闻、不倾听彼言,不坚立般若,离师之教而行[自己]之道2。彼应如是被责难:“尊者出家修道,证得沙门果,而为弟子说法,言:“此是汝等之利益,此是汝等之幸福。”弟子等不闻、不倾听彼言、不坚立般若,离师教而行[自己]之道。此犹如断故缚,而更作他之新缚,于是,说此是贪欲之恶法。是故,他人能为他人作何[饶益]乎?” 露遮!此为世间应责难之第三师。其责难彼师,是合于真实而无罪。露遮!彼等三师,于世间应受责难,凡责难彼师,是合于真实而无罪。” 十九~五三 如是言时,露遮婆罗门白世尊言: “然者,世间有不应责难之师耶?” “露遮!世间有不应责难之师。” “然者,瞿昙!于世间不应责难之师者,是如何[之师]耶?” “露遮!今如来出现于世,是阿罗汉、等正觉、明行足、善逝、世间解、无上士、调御丈夫、天人师、佛、世尊也……乃至……[广说如沙门果经四0~七四节。] 五四 彼观察时,已舍离此等之五盖而生欢悦;已欢悦者,则生喜悦;怀喜悦者,身则轻安;身经安者,则觉受乐;有觉受乐,心则入三昧。彼舍诸欲,远离不善法,有寻、有伺,由离生喜、乐,达初禅而住。彼实以离所生之喜、乐,浸润、周偏盈溢,充满其身。以离所生之喜、乐,无不普洽其全身。[同经七五节]。 五五 露遮!犹如熟练之助浴者或助浴者之弟子,撒洗粉于铜盆,以注水而搅绕,使浸湿而至周偏内外不渗出。露遮!以离所生之喜、乐,无不普洽其全身。[同经七六节]。 露遮!凡任何师,于其下之弟子,证得如是殊胜之果位者,其师于世间,为不应被责难之师。凡责难彼师者,其责难不合于真实而有罪。 五六~六一 露遮!更有比丘灭寻、伺,内心安静、心专一性,无寻、无伺,由定所生喜、乐,达第二禅……乃至……第三禅……乃至……第四禅而住。[广说如沙门果经七七~八二节。] 露遮!凡任何师,于其下之弟子,证得如是殊胜之果位者,其师于世间,为不应被责难之师。凡责难彼师者,其责难不合真实而有罪。 六二 如是心寂静、纯净、无烦恼,远离随烦恼,柔软、堪任、住立不动时,比丘之心倾注于智见。 露遮!凡任何师,于其下之弟子,证得如是殊胜之果位者,其师于世间,为不应被责难之师。凡责难彼师者,其责难不合真实而有罪。 六三~七五 ……乃至……[广说如沙门果经八四~九六节。] 七六~七七 如是心寂静、纯净、无烦恼、远离随烦恼,柔软、堪任、住立不动时,比丘之心倾注于无漏智。彼如实证知:“此是苦”……乃至……证如……“……不更来此生。”[同经九七~九八]。 露遮!凡任何师,于其下之弟子,证得如是殊胜之果位者,其师于世间,为不应被责难之师。凡责难彼师者,其责难不合真实而有罪。” 七八 如是说时,露遮婆罗门白世尊言:“瞿昙!犹如有人正要堕入地狱者,则把捉其头发,拉救起安立地上;如是正堕狱者,依世尊瞿昙救起安立地上也。微妙哉!瞿昙!微妙哉!瞿昙!犹如扶起倒者,揭露覆盖者,迷路者示之以道,暗中持来油灯,使有眼者见诸物。世尊瞿昙!以种种方便宣示法。我今归依世尊瞿昙、法及比丘僧。愿世尊瞿昙!摄受我自今以后至命终,归依为优婆塞。” 注:1 原语anna cittam日本版为“得罗汉果”之意义,而改译为“菩提心”。依水野博士之巴利辞典,anna-citta是了知心、知解心,依此而译为“坚立般若。” 本经相当于汉译长阿含卷第二六之三明经(大正藏一)。三明者,详细是指利俱、沙磨、耶输之三种吠陀,但现在一般为吠陀之意义,三明经是解述关于婆罗门奉信此吠陀,佛应二青年婆罗门之请求,甚自然地说法,使彼等满足;佛之教法,是如何比婆罗门更殊胜乃由自己之证悟的。于此经,诸婆罗门之古仙以外,亦提出奥义书诸派之名,为知佛世时代婆罗门诸派之一斑的重要经典。佛典中亦提起泰提利耶或旃陀迦等名之处,为其他所无,如本经之主要人物,越阇达及婆罗睹越奢,为利俱吠陀之传承者而出现于古代文献看来,本经为古代婆罗门之研究者,兴味最深之一。 一 如是我闻。一时,世尊游化拘萨罗国,与五百大比丘众俱,至拘萨罗国婆罗门村之摩那沙加达,住于村北阿致罗筏底河边之庵罗林。 二 此时,摩那沙加达村,住有众多有名之富裕诸婆罗门。如商伽婆罗门、多梨车婆罗门、沸伽罗婆罗婆罗门、生漏婆罗门、忉提耶婆罗门,及其他有名富裕之婆罗门等。 三 时,有婆悉吒及跋罗陀皤阇,正于步行思惟,而起正道与邪道之论议。 四 婆悉吒青年曰:“此是正道、此道是真实,欲解脱者行此道,则得与梵天合一。此乃沸伽罗婆罗婆罗门之所说。” 五 跋罗陀皤阇青年曰:“此是正道,此道是真实,欲解脱者行此道,则得与梵天合一。此是多梨车婆罗门之所说。” 六 婆悉吒青年,不能说服跋罗陀皤阇青年,跋罗陀皤阇青年,亦不能说服婆悉吒青年。 七 此时,婆悉吒青年言跋罗陀皤阇青年曰: “跋罗陀皤阇!由释迦族出家之释子沙门瞿昙,[今]住摩那沙加达村北阿致罗筏底河边之庵罗林。彼世尊瞿昙,偏布美好名称1:“彼世尊是阿罗汉、等正觉、明行足、善逝、世间解、无上士、调御丈夫、天人师、佛陀、世尊。”跋罗陀皤阇!我等诣沙门瞿昙之处,以此义问沙门瞿昙。沙门瞿昙对我等之所说,我等则如是受持。” 跋罗陀皤阇青年答婆悉吒青年曰:“唯然。” 八 于是,婆悉吒青年与跋罗陀皤阇青年,诣世尊之处。诣已,敬礼世尊,与世尊共相致意,交换可忆念之语后,坐于一面,坐一面已,婆悉吒青年白世尊曰: “瞿昙!今我等步行思惟,起正道与邪道之议论。我如是说:“此是正道,此道是真实,欲解脱者行此道,则得与梵天合一。此乃沸伽罗婆罗婆罗门之所说。”又跋罗陀皤阇如是言:“此是正道,此道是真实,欲解脱者行此道,则得与梵天合一。此乃多梨车婆罗门之所说。”瞿昙!于此,如是争论、异议,各执所说。” 九 “婆悉吒!汝今如是言:“此是正道,此道是真实,欲解脱者行此道,则得与梵天合一。此乃沸伽罗婆罗婆罗门之所说。”又跋罗陀皤阇青年如是言:“此是正道,此道是真正,欲解脱者行此道,则得与梵天合一。此乃多梨车婆罗门之所说。”然者,婆悉吒!汝等对何而起争论、异议、异说耶?” 十 “尊,瞿昙!实是对于正道与邪道之议论。尊,瞿昙!凡所有之婆罗门,[例如]:阿达利耶婆罗门、提提利耶婆罗门、旃都伽2婆罗门、旃达瓦婆罗门、梵行婆罗门说种种道,但求解脱之婆罗门等,各行此等之道,能得与梵天合一否? 世尊,瞿昙!例如附近村、里或乡、镇有多道,但此等皆会集于村、里。如是,尊,瞿昙!实凡婆罗门等,[例如:]阿达利耶婆罗门、提提梨耶婆罗门、旃都伽婆罗门、旃达瓦婆罗门、梵行婆罗门说种种道,但欲解脱者,各自行此等之道,能否与梵天合一耶?” 十一 “婆悉吒!汝言:‘彼等[种种道],能得解脱,而与梵天合一否?”” “尊,瞿昙!我说:‘彼等[种种道],能得解脱,而与梵天合一。’” “婆悉吒!汝言:‘彼等[种种道],能得解脱,而与梵天合一否?’” “尊,瞿昙!我说:‘彼等[种种道],能得解脱,而与梵天合一。’” “婆悉吒!汝说:‘彼等[种种道],能得解脱,而与梵天合一否?’” “尊,瞿昙!我说:‘彼等[种种道],能得解脱,而与梵天合一。’” 十二 “然者,婆悉吒!通达三明之诸婆罗门中,有何婆罗门亲见彼梵天否?” “尊,瞿昙!不!实无其人。” “然者,婆悉吒!通达三明之诸婆罗门之师中,有何一位亲见彼梵天否?” “尊,瞿昙!不!实无其人。” “然者,婆悉吒!通达三明之诸婆罗门,师之师中,有何一位亲见彼梵天否?” “尊,瞿昙!不!实无其人。” “然者,婆悉吒!通达三明之诸婆罗门中,溯至七代先师,有何一位亲见梵天否?” “尊,瞿昙!不!实无其人。” 十三 “然者,婆悉吒!于通达三明之诸婆罗门中,有创造咒文、赞歌之古仙人。今之三明婆罗门,唯依此等古仙人遗下之咒文、赞歌而读诵、歌咏而已。如是,例如:阿吒摩、婆摩、婆摩提婆、毗婆审吒、耶婆提伽、鸯耆罗、跋罗陀皤阇、婆悉吒、迦叶、婆咎等古仙人,如次说: “我等知此,我等见此:梵天之所在,梵天之来处,梵天之去处耶?”” “世尊,瞿昙!无如是说。” 十四 “婆悉吒!如是三明诸婆罗门,无有一婆罗门亲见彼梵天;又,三明诸婆罗门之师中,无有一婆罗门亲见彼梵天;又,三明诸婆罗门,师之师中,无有一亲见彼 梵天;诸三明婆罗门,溯至七代之先师,无有一亲见梵天者。 实于三明之诸婆罗门中,有创造咒文、赞歌之古仙人。今之三明婆罗门,唯依此古仙人遗下之咒文、赞歌而读诵、歌咏而已。如是,例如:阿吒摩、婆摩、婆摩提婆、毗婆审吒、耶婆提伽、鸯耆罗、跋罗陀皤阇、婆悉吒、迦叶、婆咎等古仙人,未曾如次言:“我等如此,我等见此:梵天之所在,梵天之来处,梵天之去处。” 然,彼等三明诸婆罗门,实如次言:“我等所不知,我所不见,我等教示与之共住之道,[称]此是正道,此道是真实,欲解脱者行此道,得与梵天合一。” 婆悉吒!汝如何思惟耶?实既如是,三明诸婆罗门等之所说,非成为无意义之言耶?” “世尊,瞿昙!实然。实既如是,三明诸婆罗门等之所说,实为无意义也。” 十五 “婆悉吒!彼等三明诸婆罗门等,不自知、不自见证,而教之与梵天合一之道,[而言:]“此实正道,此是真实,欲解脱者行此道,能得与梵天合一。”实无理由也。 婆悉吒!犹如顺次排列3相连之盲人,最初者不见,中者亦不见,最后者亦不见。婆悉吒!我认为如是三明诸婆罗门之所说,正如盲人成列[相连],最前者不见,中者亦不见,最后者亦不见。彼等三明诸婆罗门之所说,实是可笑、唯名无实、虚妄不真也。 十六 婆悉吒!此,汝如何思惟耶?三明诸婆罗门等,能见日、月,其他众人亦然。然而合掌向日、月上升、沉下处,祈祷、赞叹、礼拜耶?” “尊,瞿昙!实然,三明诸婆罗门等,能见日、月,其他之众人亦然。然而合掌向日、月上升、沉下处,祈祷、赞叹、礼拜也。” 十七 “婆悉吒!此,汝如何思惟耶?三明诸婆罗门等,见彼日、月,其他众人亦然。然而合掌向日、月上升、沉下处,祈祷、赞叹、礼拜。而彼等教示与日、月合一之道,得如是言:“此是正道,此道是真实,欲解脱者行此道,能得与日、月合一耶?”” “尊,瞿昙!不!实不得如是言也。” 十八 “婆悉吒!三明诸婆罗门等,见彼日、月,其他众人亦然。然而合掌向日、月上升、沉下处祈祷、赞叹、礼拜,而彼等[三明婆罗门]不能教示与之日、月合一之道,如次曰:“此是正道,此道是真实,欲解脱者行此道,得与日、月合一。”然,依如是,三明诸婆罗门,无任何一位,亲见彼梵天者;又,依如是,三明诸婆罗门之师,无有一亲见梵天者;又,依如是,三明诸婆罗门,师中之师,无有一亲 见梵天者;又,依如是,溯至三明诸婆罗门之七代先师,无有一亲见梵天者;然而三明诸婆罗门中,有创造咒文、赞歌之古仙人。今之三明诸婆罗门,唯依此等古仙人遗下之咒文、赞歌而读诵、歌咏而已。例如:阿吒摩、婆摩、婆摩提婆、毗婆审吒、耶摩提伽、鸯耆罗、跋罗陀皤阇、婆悉吒、迦叶、婆咎””之古仙人,不曾如是言:“我等如此,我等见此--梵天之所在,梵天之来处,梵天之去处。”然而彼等三明诸婆罗门,实如是言:“我等所不知,我等所不见,然我等教示之与梵天合一之道,[曰:]此实正道,此道是真实,欲解脱者行此道,得与梵天合一。” 婆悉吒!此,汝如何思惟耶?实既如是,三明诸婆罗门之所说,非成为无意义耶?” “尊,瞿昙!实然。如是三明诸婆罗门之所说,实无意义也。” “婆悉吒!然,如是三明诸婆罗门,所不知、所不见,彼等教示[与梵天]合一之道,[曰:]“此是正道,此道是真实。欲解脱者行此道,得与梵天合一。”实无如是之理由也。 十九 婆悉吒!犹如有人言:“于此国内,我爱彼、我求彼国之第一美女。”其时,有问彼曰:“噫!男士!汝求、汝爱彼国之第一美女,汝知彼国之第一美女是刹帝利、婆罗门、吠舍或首陀罗中之属何种姓之女子耶?” 彼被如是问,而答:“我不知也。”诸人又问彼:“忆!男士!汝爱、汝求彼 国之第一美女,汝知其美女之名及种姓耶?其[身]是高或矮耶?其色是黑或黑褐或是金黄色耶?又,其住何村、里、乡、镇、都市耶? 其时,彼被如是问,而答:“我不知也。”诸人更问彼:“噫!男士!汝不知、不见而求、爱彼耶?”彼被如是问,而答:“然也。” 婆悉吒!此,汝如何思惟耶?如是彼男士之所说,实为无意义耶?” “然,尊,瞿昙!如是彼男士之所说,实是无意义也。” 二十 “婆悉吒!如是汝所说,三明诸婆罗门,实无有一亲见梵天者;又,汝所说三明诸婆罗门等之师,亦无有一亲见梵天者;又,汝所说三明诸婆罗门,师中之师,亦无有一亲见梵天者;又,汝所说三明诸婆罗门,溯至七代先师,亦无有一亲见梵天者。又,汝所说三明诸婆罗门中,有创造咒文、赞歌之古仙人,今之三明诸婆罗门等,唯依此等古仙人遗下之咒文、赞歌而读诵、歌咏而已。例如:阿吒摩、婆摩、婆摩提婆、毗婆审吒、耶摩提伽、鸯耆罗、跋罗陀皤阇、婆悉吒、迦叶、婆咎等之古仙人,不如是言:“我等如此,我等见此:梵天之所在,梵天之来处,梵天之去处。”然,彼等三明诸婆罗门,实如是言:“我等不知此,我等不见此,而我等教示与之共住之道,[言:]此是正道,此道是真实。欲解脱者行此道,得与梵天合一。”婆悉吒!此,汝如何思惟耶?如是三明诸婆罗门之所说,非成为无意义耶?” “尊,瞿昙!实然,如是三明诸婆罗门之所说,实无意义也。” “然,婆悉吒!彼等三明诸婆罗门,所不知、所不见,彼等教示与之合一之道。言:“此是正道,此道是真实。欲解脱者行此道,得与梵天合一。”无如是之理由也。 二一 婆悉吒!犹如有人,为于登四衢道之高楼而作楷梯。众人问彼曰:“噫!男士!汝为登高楼而作楷梯。知其高楼是在东、南、西、北之何方耶?其高楼是高、矮或中耶?” 如是被问时,彼答:“不,我实不知。”众人更问曰:“噫!男士!汝不知、不见[高楼],而为登高楼以作楷梯耶?” 如是被问时,彼答:“实然,不知、不见。” 婆悉吒!此,汝如何思惟耶?如是男士之所说,实为无意义耶?” “尊,瞿昙!然,如是其男士之所说,实是无意义也。” 二二 “婆悉吒!如是,如汝所说,三明诸婆罗门,实无有一亲见梵天者;又,汝所说三明诸婆罗门等师,亦无有一亲见梵天者;又,汝所说三明诸婆罗门,师中之师无有一亲见梵天者;又,汝所说三明诸婆罗门,溯至七代先师,亦无有一亲见 梵天者。又,汝所说三明诸婆罗门中,有创造咒文、赞歌之古仙人,今之三明诸婆罗门等,唯依此等古仙人遗下之咒文、赞歌而读诵、歌咏而已。例如:阿吒摩、婆摩、婆摩提婆、毗婆审吒、耶摩提伽、鸯耆罗、跋罗陀皤阇、婆悉吒、迦叶、婆咎等之古仙人,无如是言:“我等如此,我等见此:梵天之所在,梵天之来处,梵天之去处。”然,彼等三明诸婆罗门,实如是言:“我等不知此,我等不见此,而教示之与共住之道,[言:]此是正道,此道是真实。欲解脱者行此道,得与梵天合一。”婆悉吒!此,汝如何思惟耶?如是三明诸婆罗门之所说,非成为无意义耶?” “尊,瞿昙!实然,如是三明诸婆罗门之所说,实无意义也。” 二三 “然,婆悉吒!彼等三明诸婆罗门,所不知、所不见,彼等教示与之合一之道。言:“此是正道,此道是真实。欲解脱者行此道,得与梵天合一。”实无如是之理由也。” 二四 “婆悉吒!犹如此阿致罗筏底河之水量增至河岸,乌来得以饮水。此时,有一男士于彼岸有用务,欲往彼岸而眺望彼方,彼男士立此岸而向彼岸喊言:“彼岸!请来靠此岸,彼岸!来靠此方。” 婆悉吒!此,汝如何思惟耶?因彼男士之呼喊、恳请、祈求,彼岸能靠来此岸否?” “尊,瞿昙!不可能靠来。” 二五 “如是,婆悉吒!三明诸婆罗门等,舍得称为婆罗门之因法行,而执持行非婆罗门之因法。而作如是言:“我等招请因陀罗;我等招请苏摩;我等招请婆留那;我等招请伊沙那;我等招请生主;我等招请梵天;我等招请摩醯提;我等招请夜摩。” 婆悉吒!实彼等三明诸婆罗门等,舍得称为婆罗门之因法行,而执持行非婆罗门之因法,由招请、恳求、希望或欢乐故,于身灭死后,成为与梵天合一者,实无如是之理由。 二六 婆悉吒!犹如此阿致罗筏底河之水量增至河岸,乌来得以饮水。此时,有一男士于彼岸有用务,欲往彼岸而眺彼方。然彼男士却在此岸,以强固之锁、牢固结缚其腕。 婆悉吒!此,汝如何思惟耶?其男士得出阿致罗筏底河之此岸而到达彼岸耶?” “世尊,瞿昙!不得到达。” 二七 “复次,婆悉吒!如是此等之五欲分,于圣律,被称为“拘锁”、被称为“系缚”。何者为五?依眼所感觉之诸色,引生可欲、可乐、可意而贪着;依耳所感觉之诸声……乃至……依鼻所感觉之诸香……乃至……依舌所感觉之诸味……乃至……依身所感觉之诸触,引生可欲、可乐、可意而贪着。婆悉吒!实此等之五欲,于圣律,被称为“拘锁”、被称为“系缚”。 婆悉吒!三明诸婆罗门等,实执着此等之五欲,被此等所系缚、迷惑,不见其过患,对此自在之智慧,满足而受用。 二八 婆悉吒!彼等三明诸婆罗门等,实舍得称婆罗门之因法行,而执持行非婆罗 门之因法。执着五欲,被此等所系缚、迷惑,不见其过患,对此无自在之智慧,满足而受用。因此,彼等身灭死后,得与梵天合一,实无如是之理由也。 二九 婆悉吒!犹如此阿致罗筏底河之水量增至河岸,乌来得以饮水。此时,有一男士于彼岸有用务,欲往彼岸而眺望彼方。彼男士却在此岸,盖覆彼头及全身而横卧。 婆悉吒!此,汝如何思惟耶?其男士得出阿致罗筏底河之此岸而到达彼岸耶?” “世尊,瞿昙!不然。” 三十 “婆悉吒!如是此等之五盖,于圣律,被称为“诸障”、被称为“诸盖”、被称为“妨害”、被称为“障碍”。何者为五?贪欲、嗔恚、睡眠、掉悔、疑是也。” 婆悉吒!此等五盖,于圣律,被称为“诸障”、被称为“诸盖”、被称为“妨害”、被称为“障碍”。 婆悉吒!三明诸婆罗门等,实舍得称婆罗门之因法行,而执持行非婆罗门之因法,三明婆罗门等,被此五盖,所障、所遮、所妨、所碍。彼等身灭死后,得与梵天合一,实无如是之理由。 三一 婆悉吒!此,汝如何思惟耶?汝曾闻诸婆罗门之长老、耆宿、于师师相承中、言说时之任何所说耶?梵天是爱着或无爱着耶?” “尊,瞿昙!无爱着。” “有怨心或无怨心耶?” “尊,瞿昙!无怨心。” “有嗔心或无嗔心耶?” “尊,瞿昙!无嗔心。” “有恨心或无恨心耶?” “尊,瞿昙!无恨心。” “自在或非自在耶?” “尊,瞿昙!自在。” 三二 “婆悉吒!此,汝如何思惟耶?诸婆罗门有爱着或无爱着耶?” “尊,瞿昙!有爱着。” “有怨心或无怨心耶?” “尊,瞿昙!有怨心。” “有嗔心或无嗔心耶?” “尊,瞿昙!有嗔心。” “有恨心或无恨心耶?” “尊,瞿昙!有恨心。” “自在或非自在耶?” “尊,瞿昙:非自在。” 三三 “如是,婆悉吒!三明婆罗门等有爱着,梵天无爱着:三明婆罗门等有爱着,尚可得与无爱着之梵天合一耶?” “尊,瞿昙!不然。” 三四 “善哉!婆悉吒!彼等有爱着之三明婆罗门等,身灭死后,得与无爱着之梵天合一,实无如是之理由。 三五 如是,婆悉吒!三明婆罗门等,实有怨心,梵天无怨心……乃至……三明婆罗门等有嗔心,梵天无嗔心……乃至……三明婆罗门等不自在,梵天是自在,非自在之三明婆罗门等,尚得与自在之梵天合一耶?” “尊,瞿昙!不然。” 三六 “善哉!婆悉吒!彼不自在之三明婆罗门等,身灭死后,得与自在之梵天合一,实无如是之理由。 婆悉吒!于此,三明婆罗门等,以邪道为正道而亲近,则身下沉,身下沉时,遂至沮丧。彼等想以渡干燥之地,如渡河之渡也。是故,三明婆罗门等之[三明],亦等于“三明沙漠”,亦同于“三明丛林”,亦如于“三明灾厄”也。” 三七 如是说已,婆悉吒白世尊言: “尊,瞿昙!我曾闻:“沙门瞿昙知与梵天合一之道。”” “婆悉吒!此,汝如何思惟耶?摩那沙加达村,由此是近或远耶?” “尊,瞿昙!摩那沙加达村,由此是近而非远。” “婆悉吒!此,汝如何思惟耶?于此有一人,出生、生长于摩那沙加达村,有人 向此未曾离开摩那沙加达村者,问往摩那沙加达村之道路。婆悉吒!彼出生、生长于摩那沙加达村者,被问往摩那沙加达村之道路,可能踌躇或困惑耶?” “尊,瞿昙!不然。何以故,尊,瞿昙!出生、生长于此摩那沙加达村者,皆善知达摩那沙加达村之道路故。” 三八 “婆悉吒!彼出生、生长于摩那沙加达村,有人向彼问往摩那沙加达村之道路时,则无有踌躇、困惑;然,问如来有关达梵天界之道,如来当无踌躇、困惑也。婆悉吒!我知梵天、知梵天界及达梵界之道。我知达梵界,如出生于彼处者。” 三九 如是言时,婆悉吒青年白世尊曰: “尊,瞿昙!我曾闻:“沙门瞿昙知得与梵天合一之道。”善哉!世尊瞿昙,为我等,教示得与梵天合一之道,以拔济婆罗门族。” “婆悉吒!然者,谛听,善忆念之,我当说。” 婆悉吒青年应诺世尊:“尊师,如是”。世尊曰: 四十 “婆悉吒!今,如来出现于世,为阿罗汉、等正觉、明行足、善逝、世间解、魔界、梵天界,及此世界之沙门、婆罗门、天、人众生等开示宣说。如来宣示有义、有文、初善、中善、后善具足之教法,教示无比圆满清净之梵行。[参照沙门果经四十节] 四一 有长者或长者子,或出生其族姓者,听闻如来之教法;闻法已,对如来获得信仰。彼获得信仰而深虑:“居俗家多障碍、是尘道;出家之生活是自在。此完全清净、如琢磨螺钿光耀之梵行,居俗家者,不容易实行此梵行。然,我剃除须发,着袈裟衣,出家成为无家者[参照沙门果经四一节]。 四二 如是,出家沙门者,依波罗提木叉防护具足而住、精勤正行、见微罪亦生怖畏,于诸学处受持而学习。具足清净之身、语业,活命清净,具足戒行,守护诸根门,具足正念、正知而住。[参照同经四二节]。 四三~七五 婆悉吒!比丘如何为戒具足耶?婆悉吒!于此,有比丘舍杀生、离杀生……乃至……由离生喜乐,心得三昧……乃至……无不普洽其全身。[同经四三~七五节之广说]。 七六 彼[比丘]以慈心,偏满一方而住。如是,第二方、第三方、第四方,如是上、下、横、一切处,周偏全世界,以慈心广大无边,无怨、无嗔,偏满而住。 七七 复次,婆悉吒!如强力之吹法螺者,容易响闻四方,婆悉吒!实依如是修习慈心解脱,凡欲界所作业,则无残余。婆悉吒!其时,此实得与梵天合一之道。 七八 婆悉吒!比丘以悲心而住……乃至……喜心而住……乃至……舍心偏满一方而住。如是,第二方、第三方、第四方,如是上、下、横、一切处,周偏全世界,以舍心广大无边,无怨、无嗔,偏满而住。 七九 婆悉吒!如强力之吹法螺者,容易响闻四方,婆悉吒!实依如是修习舍心解脱,凡欲所作业,则无残余。婆悉吒!其时,此实得与梵天合一之道。 八十 婆悉吒!此,汝如何思惟耶?如是住之比丘,有爱着或无爱着耶?” “尊,瞿昙!无爱着。” “有怨心或无怨心耶?” “尊,瞿昙,无怨心。” “有嗔心或无嗔心耶?” “尊,瞿昙!无嗔心。” “有恨心或无恨心耶?” “尊,瞿昙!无恨心。” “自在或非自在耶?” “尊,瞿昙!自在也。” 八一 “婆悉吒!如是,比丘无爱着,梵天亦无爱着;无爱着之比丘,与无爱着之梵天,得与合一而住耶?” “尊,瞿昙!然也。” “善哉!婆悉吒!然者,无爱着之比丘,身灭死后,得与无爱着之梵天合一,实有如是之理由。 如是,婆悉吒!比丘无怨心,梵天亦无怨心……乃至……比丘无嗔心,梵天亦无嗔心……乃至……比丘无恨心,梵天亦无恨心,比丘自在,梵天亦自在;自在之比丘,与自在之梵天,得与合一而住耶?” “尊,瞿昙!然也。” “善哉!婆悉吒!然者,自在之比丘,身灭死后,得与自在之梵天合一。有如是之理由。” 八二 婆悉吒青年及跋罗陀皤阇,闻此已,白世尊曰: “伟哉!尊,瞿昙!伟哉!尊,瞿昙!尊瞿昙!以种种方便说法,犹如扶起倒者、显露被覆者、引导迷路者、如暗中持来油灯,使具眼者见诸物。我今归依尊瞿昙、归依法及比丘僧。愿世尊摄受我等,从今日以至命终,归依为优婆塞。” 注: 1 .原语有Kiti saddo,应如底本之Kitti saddo 2 .Chandava brahmana其他写本缺此,想是误会之插入。 3 .原语andha-veni另一本为paveni veni是辫发之义,今取列之义。 本经相当于汉译长阿含卷第一之大本经(大正藏一)。今比较两者,如汉译所见众多之偈文为本经所无的,散文比彼详细。其内容虽有述所谓过去七佛之传记,其实是有关毗婆尸佛之记述占大部份。最初列举七佛,而示其各族、姓、寿,成道之场所、主要之弟子、僧会、父母、都城等,其次而进入毗婆尸佛之传记,由最初之入胎至诵出波罗提木叉,最后瞿昙佛之净居天访问,诸天说于毗婆尸佛、瞿昙佛之处修行而生天。此中,提出毗婆尸佛之传记所在,为诸佛之常法,是任何佛必出之一的类型过程,这于佛传,由王子出家之故事,示其更后之阶段;及彼佛成道之时,所谓未言及十二因缘中之无明、行,唯说“十因缘”,此两点是应该特别注意。 第一 诵品 一 如是我闻。一时,世尊住舍卫国祇树给孤独园之花林窟。尔时,众多之比丘由乞食、食后归来,会集坐于花林圆堂,生起前生系属之法谈:“前生之宿住如是,前生之宿住如是。” 二 世尊以超人清净之天耳,闻彼等诸比丘之论议,于此,世尊则从座起,往花林圆堂,至已,坐于所设之座;坐已,世尊告诸比丘曰:“诸比丘!今为何言谈而集坐?为何相互言谈未了耶?” 如是言时,诸比丘白世尊曰:“世尊!我等由乞食、食后归来,会集坐于花林圆堂,生起前生系属之法谈:“前生之宿住如是,前生之宿住如是。”世尊!此相互 言谈未终了,其时世尊来临。” 三 “诸比丘!汝等欲闻前生系属之法说耶?” “请世尊说前生系属之法说,是适时,善逝!是适时。我等凡闻世尊之所说,则善受持之。” “诸比丘!然者!谛听,善思念之,我当说。” 诸比丘应诺世尊曰:“世尊,唯然!”世尊如是曰: 四 “诸比丘!从今九十一劫以前,毗婆尸世尊、阿罗汉、等正觉者出现于世。诸比丘!从今三十一劫以前,尸弃世尊、阿罗汉、等正觉者出现于世。诸比丘!于彼三十一劫中,毗舍婆世尊、阿罗汉、等正觉者出现于世。诸比丘!于此贤劫,拘楼孙世尊、阿罗汉、等正觉者出现于世。诸比丘!于此贤劫,拘那含世尊、阿罗汉、等正觉者出现于世。诸比丘!于此贤劫,迦叶世尊、阿罗汉、等正觉者出现于世。诸比丘!于此贤劫,今我阿罗汉、等正觉者出现于世。 五 诸比丘!毗婆尸世尊、阿罗汉、等正觉者,是刹帝利种、出生刹帝利族。诸比丘!尸弃世尊、阿罗汉、等正觉者,是刹帝利种、出生刹帝利族。诸比丘!毗舍婆世尊、阿罗汉、等正觉者,是刹帝利种、出生刹帝利族。诸比丘!拘楼孙世尊、阿罗汉、等正觉者,是刹帝利种、出生刹帝利族。诸比丘!拘那含世尊、阿罗汉、等正觉者,是刹帝利种、出生刹帝利族。诸比丘!迦叶世尊、阿罗汉、等正觉者,是刹帝利种、出生刹帝利族。诸比丘!今,我阿罗汉、等正觉者,是刹帝利种、出生刹帝利族。 六 诸比丘!毗婆尸世尊、阿罗汉、等正觉者之姓是憍陈若。诸比丘!尸弃世尊、阿罗汉、等正觉者之姓是憍陈若。诸比丘!毗舍婆世尊、阿罗汉、等正觉者之姓是憍陈若。诸比丘!拘楼孙世尊、阿罗汉、等正觉者之姓是迦叶。诸比丘!拘那含世尊、阿罗汉、等正觉者之姓是迦叶。诸比丘!迦叶世尊、阿罗汉、等正觉者之姓是迦叶。诸比丘!今,我阿罗汉、等正觉者之姓是瞿昙也。 七 诸比丘!毗婆尸世尊、阿罗汉、等正觉者之寿量是八万岁。诸比丘!尸弃世尊、阿罗汉、等正觉者之寿量是七万岁。诸比丘!毗舍婆世尊、阿罗汉、等正觉者之寿量是六万岁。诸比丘!毗舍婆世尊、阿罗汉、等正觉者之寿量是四万岁。诸比丘! 拘那含世尊、阿罗汉、等正觉者之寿量是三万岁。诸比丘!迦叶世尊、阿罗汉、等正觉者之寿是二万岁。诸比丘!今我之寿量短、少、轻微,长久为百岁,或比此稍多而已。 八 诸比丘!毗婆尸世尊、阿罗汉、等正觉者是于波波罗树下成正觉。诸比丘!尸弃世尊、阿罗汉、等正觉者是于分陀利树下成正觉。诸比丘!毗舍婆世尊、阿罗汉、等正觉者是于娑罗树下成正觉。诸比丘!拘楼孙世尊、阿罗汉、等正觉者是于尸利沙树下成正觉。诸比丘!拘那含世尊、阿罗汉、等正觉者是于乌暂婆罗树下成正觉。诸比丘!迦叶世尊、阿罗汉、等正觉者是于尼拘律陀树下成正觉。诸比丘!今我阿罗汉、等正觉者是于钵多树下成正觉。 九 诸比丘!毗婆尸世尊、阿罗汉、等正觉者有二弟子名骞荼、提舍,为第一两贤者。诸比丘!尸弃世尊、阿罗汉、等正觉者有二弟子名阿毗浮、三婆婆,为第一两贤者。诸比丘!毗舍婆世尊、阿罗汉、等正觉者有二弟子名扶游、郁多摩,为第一两贤者。诸比丘!拘楼孙世尊、阿罗汉、等正觉者有二弟子名毗楼、萨尼,为第一两贤者。诸比丘!拘那含世尊、阿罗汉、等正觉者有二弟李名舒槃那、郁多楼,为 第一两贤者。诸比丘!迦叶世尊、阿罗汉、等正觉者有!弟子名提舍、婆罗婆,为第一两贤者。诸比丘!今我有二弟子名舍利弗、目犍连,为第一两贤者。 十 诸比丘!毗婆尸世尊、阿罗汉、等正觉者,有三次僧众之集会:一次僧众之集会有六百八十万比丘众;一次僧众之集会有十万比丘众;一次僧众之集会有八万比丘众。诸比丘!毗婆尸世尊、阿罗汉、等正觉者,此三次僧众之集会,皆是漏尽者。 诸比丘!尸弃世尊、阿罗汉、等正觉者,有三次僧众之集会:一次僧众之集会有十万比丘众;一次僧众之集会有八万比丘众;一次僧众之集会有七万比丘众。诸比丘!尸弃世尊、阿罗汉、等正觉者,此三次僧众之集会,皆是漏尽者。 诸比丘!毗舍婆世尊、阿罗汉、等正觉者,有三次僧众之集会:一次僧众之集会有八万比丘众;一次僧众之集会有七万比丘众;一次僧众之集会有六万比丘众;诸比丘!毗舍婆世尊、阿罗汉、等正觉者,此三次僧众之集会,皆是漏尽者。 诸比丘!拘楼孙世尊、阿罗汉、等正觉者,有一次僧众之集会,一次僧众之集会,有四万比丘众。诸比丘!拘楼孙世尊、阿罗汉、等正觉者,此一次僧众之集会,皆是漏尽者。 诸比丘!拘那含世尊、阿罗汉、等正觉者,有一次僧众之集会,一次僧众之集会,有三万比丘众。诸比丘!拘那含世尊、阿罗汉、等正觉者,此一次僧众之集会,皆是漏尽者。 诸比丘!迦叶世尊、阿罗汉、等正觉者,有一次僧众之集会,一次僧众之集会,有二万比丘众。诸比丘!迦叶世尊、阿罗汉、等正觉者,此一次僧众之集会,皆是漏尽者。 诸比丘!今我有一次僧众之集会,有一千二百五十比丘众,诸比丘!我此一次僧众之集会,皆是漏尽者。 十一 诸比丘!毗婆尸世尊、阿罗汉、等正觉者有一名谓无忧之随侍比丘,为第一常随侍者。诸比丘!尸弃世尊、阿罗汉、等正觉者有一名谓忍行之随侍比丘,为第一常随侍者。诸比丘!毗舍婆世尊、阿罗汉、等正觉者有一名谓寂灭之随侍比丘,为第一常随侍者。诸比丘!拘楼孙世尊、阿罗汉、等正觉者有一名谓善觉之随侍比丘,为第一常随侍者。诸比丘!拘那含世尊、阿罗汉、等正觉者有一名谓安和之随侍比丘,为第一常随侍者。诸比丘!迦叶世尊、阿罗汉、等正觉者有一名谓善友之随侍比丘,为第一常随侍者。今我有阿难之随侍比丘,为第一常随侍者。 十二 诸比丘!毗婆尸世尊、阿罗汉、等正觉者之父,名谓槃头王,母名谓槃头婆提王妃为生母;槃头王之王都,名谓槃头婆提城。 诸比丘!尸弃世尊、阿罗汉、等正觉者之父,名谓明相王,母名谓光耀王妃为生母;明相王之王都,名谓明相城。 诸比丘!毗舍婆世尊、阿罗汉、等正觉者之父,名谓善灯王,母名谓称戒王妃为生母;善灯王之王都,名谓无喻城。 诸比丘!拘楼孙世尊、阿罗汉、等正觉者之父,名谓祀得婆罗门,母名谓善枝婆罗门女为生母;诸比丘!其时,有王名谓安和,安和王之王都,名谓安和城。 诸比丘!拘那含世尊、阿罗汉、等正觉者之父,名谓大德婆罗门,母名谓善胜婆罗门女为生母;诸比丘!其时,有王名谓清净,清净王之王都,名谓清净城。 诸比丘!迦叶世尊、阿罗汉、等正觉者之父,名谓梵施婆罗门,母名谓财主婆罗门女为生母;诸比丘!其时,有王名谓汲毗,汲毗王之王都,名谓波罗捺城。 诸比丘!今我父名谓净饭王,母名谓大清净妙王妃为生母:[净饭王之]王都,名谓迦毗罗城。” 世尊如是说。说已,善逝则从座起而入精舍。 十三 然,世尊入去不久,彼比丘之间生起此相互之言谈: “友!如来有大神力、大威力是稀有、未曾有哉!如来实对已般涅槃、断障害、断道、终止轮迥、渡一切苦之过去诸佛,能忆念如是之种姓,忆念如是名、如是姓、如是寿量、如是有双弟子、如是僧众之集会。而言:“彼世尊等为如是生,彼世尊等为如是名、如是姓、如是戒、如是法、如是慧、如是修行、如是解脱。” 友!如何思惟耶?如来实自善知法界,由于善知法界,是故如来对已般涅槃、断障害、断道、终止轮回、渡一切苦之过去诸佛,能忆念如是之种姓,忆念如是名、如是姓、如是寿量、如是有双弟子、如是僧众之集会。而言:“彼世尊等为如是生,彼世尊等为如是名、如是姓、如是戒、如是法、如是慧、如是修行、如是解脱也。” 或由诸神向如来告是义;是故如来对已般涅槃、断障害、断道、终止轮回、渡一切苦之过去诸佛,能忆念如是种姓、如是名、如是姓、如是寿量、如是双弟子、如是僧众之集会。而言:“彼世尊等为如是生,彼世尊等为如是名、如是姓、如是 戒、如是法、如是慧、如是修行、如是解脱也。’” 如是,彼比丘等,此相互之言谈未终了。 十四 尔时,世尊于日暮,从静处起,往花林圆堂,往已,坐于所设之座、坐已、世尊告诸比丘曰: “诸比丘!今为何言谈而集坐、又为何相互之言谈未终了耶?” 如是说时,彼诣比丘白世尊曰: “世尊!世尊入去不久,我等相互生起言谈:“友!如来有大神力、大威力是稀有、未曾有哉!如来实对已般涅槃、断障害、断道、终止轮回、渡一切苦之过去诸佛,能忆念如是种姓、如是名、如是姓、如是寿量、如是双弟子、如是僧众之集。而言:“彼世尊等为如是种姓、如是名、如是姓、如是戒、如是法、如是慧、如是修 行、如是解脱。”或诸神向如来告此义,是故如来对已般涅槃、断障害、断道、终止轮回、渡一切苦之过去诸佛,能忆念如是种姓……[乃至]……如是解脱。”然,世尊!此相互之言谈未终了时,则世尊来临也。” 十五 “诸比丘!如来实自善知法界,由于善知法界,是故如来对已般涅槃、断障害、断道、终止轮回、渡一切苦之过去诸佛,能忆念如是之种姓、如是名、如是姓、如是寿量、如是双弟子、如是僧众之集会。而言:“彼世尊等为如是生。彼世尊等为如是名、如是姓、如是戒、如是法、如是慧、如是修行、如是解脱。”或由诸神向如来告此义,是故如来对已般涅槃、断障害、断道、终止轮回、渡一切苦之过去诸佛、能忆念如是种姓、如是名、如是姓、如是寿量、如是双弟子、如是僧众之集会。而言:“彼世尊等为如是生。彼世尊等为如是名、如是姓、如是戒、如是法、如是慧、如是修行、如是解脱。” 诸比丘!更欲多闻前生系属之法说耶?” “世尊!今适是时,善逝!今适是时。凡世尊作更多前生系属之法说,闻已,诸比丘将受持。” “然者,诸比丘!谛听,善思念之,我当说。” 彼等诸比丘应诺世尊曰:“唯然,世尊。”世尊乃曰: 十六 “诸比丘!毗婆尸世尊、阿罗汉、等正觉者,由今九十一劫以前,出现于世。诸比丘!毗婆尸世尊、阿罗汉、等正觉者是刹帝利种姓,出生于刹帝利族;毗婆尸世尊、阿罗汉、等正觉者是侨陈若;诸比丘!毗婆尸世尊、阿罗汉、等正觉者之寿量是八万岁;诸比丘!毗婆尸世尊、阿罗汉、等正觉者是于波波罗树下成正觉;诸比丘!毗婆尸世尊、阿罗汉、等正觉者有二弟子名谓毗楼、萨尼,为第一两贤者;诸比丘!毗婆尸世尊、阿罗汉、等正觉者有三次僧众之集会:一次僧众之集会,有六百八十万之比丘众,一次僧众之集会,有十万比丘众,一次僧众之集会,有八万之比丘众;诸比丘!毗婆尸世尊、阿罗汉、等正觉者有一名谓无忧之随侍比丘,为第一常随侍者;诸比丘!毗婆尸世尊、阿罗汉、等正觉者之父名谓槃头王,母名谓 槃头婆提王妃为生母;槃头王之王都名谓槃头婆提城。 十七 诸比丘!于此,毗婆尸菩萨,由兜率天、正念、正知降下而入母胎,此乃[诸佛]之常法。 诸比丘!此[诸佛]之常法:菩萨由兜率天降下而入母胎时,含括天界、魔界、梵天界、及沙门、婆罗门、天、人之间,显现胜越诸天威神力之无限殊妙光明。凡彼等世界之间,幽闇、黑暗之空间,于其处如是大威神力、如大威神力之日、月光所不能达,然彼处亦显现胜越诸天威神力之无限殊妙光明。而生其处之众生,彼等以此光明互相识别:“然,实有其他众生,住于此处。”而一万世界亦大震摇、大震动也。更有胜越诸天威神力之无限殊妙光明显现于世。此是[诸佛]之常法。 诸比丘!此[诸佛]之常法:菩萨入母胎时,四天子为守护彼而随行四方:“彼菩萨或菩萨之母,勿令任何人或非人,伤害彼菩萨及菩萨之母。”此乃[诸佛]之常法。 十八 诸比丘!此[诸佛]之常法:菩萨入母胎时,菩萨母则自然持戒,而离杀生, 离偷盗,离诸爱欲,离妄语,离饮酒。此乃[诸佛]之常法。 十九 诸比丘!此[诸佛]之常法:菩萨入母胎时,菩萨母对于诸男子,心不生爱欲;又菩萨母亦不能被有具染心之男子所踰染。此乃[诸佛]之常法。 二十 诸比丘!此[诸佛]之常法:菩萨入母胎时,菩萨母得五欲乐,具备、具足五欲乐而自绕乐之。此乃[诸佛]之常法。 二一 诸比丘!此[诸佛]之常法:菩萨入母胎时,菩萨母不生任何疾病,菩萨母安乐而身无疲倦,又在菩萨胎之菩萨,其大小肢体诸根具足无缺。 犹如清净殊胜、纯粹、八面、细磨、明净、光耀、具备一切相好之毗琉璃宝珠;具眼者置于手上,善观察此青色、白色、薄黄色系所穿贯,“此是清净殊胜、纯粹、八面、细磨、明净、光耀、具备一切相好之毗琉璃宝珠;此以青色、白色、薄黄色系所穿贯。”诸比丘!如是菩萨入母胎时,菩萨母不生任何疾病,菩萨母安乐而身 体无疲倦;又在母胎之菩萨,其大小肢体诸很具足无缺。此乃[诸佛]之常法。 二二 诸比丘!此[诸佛]之常法:菩萨之诞生七日后,菩萨母殁而生于兜率天。此乃[诸佛]之常法。 二三 诸比丘!此[诸佛]之常法:其他妇女怀胎,或九月或十月而生产,菩萨母不如是生菩萨,菩萨母怀胎十月而生菩萨。此乃[诸佛]之常法。 二四 诸比丘!此[诸佛]之常法:其他妇女或坐或卧而生产,菩萨母不如是生菩萨;菩萨母立而生菩萨。此乃[诸佛]之常法。 二五 诸比丘!此[诸佛]之常法:菩萨出离母胎时,先诸神承受彼,而后诸人承受彼。此乃[诸佛]之常法。 二六 诸比丘!此[诸佛]之常法:菩萨出离母胎时,菩萨不触地,四天子接承彼,立于母前曰:“王妃!应喜之,御身所生子是大威力者。”此乃[诸佛]之常法。 二七 诸比丘!此[诸佛]之常法:菩萨出离母胎时,净洁而出,不为[胎]水所污,不为粘液所污,不为血所污,不为任何不净物所污,是清净而净洁。 诸比丘!犹如于迦尸绢布上,放置摩尼宝珠。摩尼宝珠不染污迦尸绢布,又迦尸绢布亦不染污摩尼宝珠。何以故,两者具清净也。诸比丘!如是,菩萨出离母胎 时,净洁而出,不为[胎]所污,不为粘液所污,不为血所污,不为任何不净物所污,清净而净洁也。此乃[诸佛]之常法。 二八 诸比丘!此[诸佛]之常法:菩萨出离母胎时,由虚空出现二流水,一是冷、一是热;以洗菩萨及母。此乃[诸佛]之常法。 二九 诸比丘!此[诸佛]之常法:菩萨出生则以两足平稳而立,向北方行七步,于白伞下,观望十方,而大声曰:“我是世间之首位者,我是世间之最胜者,我是世间之至尊胜者,此是最后生,无再生也。”此乃[诸佛]之常法。 三十 诸比丘!此[诸佛]之常法:菩萨出母胎时,含括天界、魔界、梵天界、及沙门、婆罗门、天、人之间,显现胜越诸天威神力之无限殊妙光明。凡彼等世界之间、幽闇、黑暗之空,如其处如是大威神力、如是大威神力之日、月光所不能达,然,彼处亦显现胜越诸天威神力之无限殊妙光明。而生其处之众生,彼等以此光明互相识别:“然,实有其他众生,住于此处。”而一万世界亦大震摇、大震动也。更有胜越诸天威神力之无限殊妙光明显现于世。此乃[诸佛]之常法。 三一 诸比丘!毗婆尸王子出生时,诸人禀告槃头王曰:“王!汝子已生,王宜见彼!”诸比丘!槃头王见毗婆尸王子,见已,令请占相婆罗门而如是言:“请占相!婆罗门诸尊者看王子[相]”;诸比丘!占相婆罗门看毗婆尸王子,看已,如是言槃头王曰:“王!宜喜哉!大王所生子是大威力者,大王!此王子具三十二大人相。具此大人之相,有他人所无之二趣。若在家者,则为奉法之转轮圣王,平定四边、安定国土而具备七宝。于彼有此七宝,则:轮宝、象宝、马宝、摩尼宝、女宝、居士宝及第七宝之将军宝。又彼有千以上之王子,刚勇、雄姿,征服敌军。彼由此地至大海边,不用刑杖、不用刀剑、依正法征服而住。又若此王子,不住在家而出家者,于世间则成为障覆已除之阿罗汉、等正觉者。 三二 大王!此王子具足三十二大人相””具足大人相有其他所无之二趣””三十二大人相者何耶?若在家者,则为奉法之转轮圣王,平定四边、安定国土而具备七宝。于彼有此七宝,则:轮宝、象宝、马宝、摩尼宝、女宝、居士宝及第七宝之将军宝。又彼有千人以上之王子,刚勇、雄姿,征服敌军。彼由此地至大海边,不用刑杖、不用刀剑、依正法征服而住。又若此王子,不住在家而出家者,于此世间,则成为障覆已除之阿罗汉、等正觉者。 大王!此王子足安而平;大王!此王子足安而平,此是彼大人之大人相。 大王!此王子足蹠有千辐、轮、毂,具足一切轮相;此王子足蹠有千辐、轮、毂,具足一切轮相,此是彼大人之大人相。 大王!此王子足跟广长……乃至……此是彼大人之大人相。 大王!此王子手、足指长……乃至……此是彼大人之大人相。 大王!此王子手、足柔软、嫩幼……乃至……此是彼大人之大人相。 大王!此王子手足指间有网缦……乃至……此是彼大人之大人相。 大王!此王子足踝高……乃至……此是彼大人之大人相。 大王:此王子胫如鹿……乃至……此是彼大人之大人相。 大王!此王子直立不弯腰,两手得抚膝……乃至……此是彼大人之大人相。 大王!此王子马阴藏……乃至……此是彼大人之大人相。 大王!此王子如黄金色之金皮肤……乃至……此是彼大人之大人相。 大王!此王子皮肤柔软,因皮肤柔软,尘埃不附其身……乃至……此是彼大人之大人相。 大王!此王子于一一毛是一一毛孔生……乃至……此是彼大人之大人相。 大王!此王子身毛逆立,如点眼药之绀青色、如耳环右绕而生……乃至……此是彼大人之大人相。 大王!此王子肢体端正如梵天……乃至……此是被大人之大人相。 大王!此王子七处平满……乃至……此是彼大人之大人相。 大王!此王子胸部如狮子……乃至……此是彼大人之大人相。 大王!此王子肩间之凹充满……乃至……此是彼大人之大人相。 大王!此王子身、手之长广等一寻,圆如尼拘律陀树,手平伸之长相等于身长……乃至……此是彼大人之大人相。 大王!此王子肩膺方整……乃至……此是彼大人之大人相。 大王!此王子味觉敏通诸味……乃至……此是彼大人之大人相。 大王!此王子有狮子之颊……乃至……此是彼大人之大人相。 大王!此王子有四十齿……乃至……,此是彼大人之大人相。 大王!此王子齿皆平整……乃至……此是彼大人之大人相。 大王!此王子齿列无间隙……乃至……此是彼大人之大人相。 大王!此王子牙齿纯白……乃至……此是彼大人之大人相。 大王!此王子有广长舌……乃至……此是彼大人之大人相。 大王!此王子梵音清彻如迦陵频伽声……乃至……此是彼大人之大人相。 大王!此王子眼绀青……乃至……此是彼大人之大人柑。 大王!此王子眼眉如牛王……乃至……此是彼大人之大人相。 大王!此王子眉间毫毛,白柔如木绵……乃至……此是彼大人之大人相。 大王!此王子头上有肉髻,大王!于王子有此肉发,是彼大人之大人相也。 三三 大王!此王子具足如是三十二之大人相;具足此三十二相者,有二趣而无他趣。若在家者,则为奉法之转轮圣王,平定四边、安定国土而具备七宝……[乃至]……又若此王子,不住在家而出家者,于此世间,则成为障覆已除之阿罗汉、等正觉者。” 诸比丘!于此,槃头王令占相婆罗门得着新衣,使满足其一切欲望。 三四 诸比丘!于此,槃头王为毗婆尸王子请雇乳母:或与乳、或为沐浴、或为抱侍、或为抱坐于膝者。诸比丘!于毗婆尸王子之诞生,日夜持白伞盖。“勿令毒草、尘埃、露水恼害[王子]。”诸比丘!毗婆尸王子之诞生,受众人所喜、所受。诸比丘曰犹如青莲、红莲或白莲之众人所喜、所受。诸比丘!毗婆尸王子,如是众人所喜、所受。彼实是被展转由膝抱持膝者。 三五 诸比丘!毗婆尸王子诞生,音声美妙如蜜,众人所喜爱;诸比丘!犹如名谓雪山之迦陵频伽鸟,声音美妙如蜜,为所喜、爱。诸比丘!毗婆尸王子,如是音声美妙如蜜,为所可爱。 三六 诸比丘!于此,毗婆尸太子诞生,由业异熟果所显现之天眼。因此,于日夜得见周围一由旬。 三七 诸比丘!毗婆尸太子诞生,目不瞬而观察,犹如三十三天。诸比丘!因:“太子目不瞬而观察。”故称毗婆王子为:“毗婆尸[观察者]毗婆尸。”诸比丘!于此,槃头王坐于坐判[法廷]时,令毗婆尸太子坐膝上教示裁判。诸比丘!毗婆尸太子坐于父膝,其时,太子能判别、判别已,依正理而判决。诸比丘!毗婆尸太子,更号称为:“毗婆尸、毗婆尸。” 三八 诸比丘!于此,槃头王为毗婆尸太子建造一雨季、一夏季、一冬季之三时殿;以具备五欲之欢乐。诸比丘!于雨季,毗婆尸太子实于此雨季宫殿,四个月间与女乐师娱乐而未曾下宫殿。” 一 “诸比丘!尔时,毗婆r太子,经多年、数百年、数千年之后,告御者曰: “好御者,我为见领地而往游园,汝备吉祥、庄严之诸乘俱。”御者应诺毗婆尸太子曰:“唯然,太子。”备吉祥、庄严之诸乘俱已,告毗婆尸太子曰:“太子!已备吉祥、庄严诸乘俱;是适启程之时。” 诸比丘!毗婆尸太子,登乘一吉祥、庄严乘俱,启程具往游乐园。 二 诸比丘!毗婆尸太子,往游乐园时,见一老人,身、腰弯曲如椽,扶杖抖栗而行,身心烦苦,青春已逝;见已,问御者曰: “好御者,此人为何人耶?彼毛发不如他人;彼身体亦不如他人。” “太子!彼称谓老人。” “好御者,彼何故称谓老人耶?” “太子!今后生存不得长久,故彼称谓老人。” “好御者!然,我亦本具变老之性,不能超脱老耶?” “太子!汝与我等,皆具变老之性,不能超脱老。” “好御者!今日于此游乐园已足,由此还内宫!” 诸比丘!御者应诺毗婆尸太子曰:“唯然,太子。”由此而还内宫。 诸比丘!其时,毗婆尸太子于内宫,心忧、苦不乐,而思惟:“生者,实可厌恶!于生者则老现。” 三 诸比丘!于此槃头招告御曰: “好御者!太子于游乐园,有何乐事?好御者!太子于游乐园,心有何喜乐耶?” “大王!太子于游乐园无快乐;大王!太子于游乐园,心无喜乐。” “好御者!太子于游乐园见何事物耶?” “大王!太子于游乐园,见一老人,身、腰弯曲如椽,扶杖抖栗而行,身、心苦恼,青春已逝;见已,问我曰:“好御者,此人何为耶?彼毛发不如他人,彼身体亦不如他人。”[我言:]“太子!彼称谓老人。”[太子曰:]“好御者!彼“何称谓老人耶?”[我言:]“太子!今后生存不得长久,故彼称谓老人。”[太子曰:]“好御者!然,我亦本具变老之性,不能超脱老耶?”[我言:]“太子!汝与我等,皆具变老之性,不能超脱老。”[太子曰:]“好御者!今日于此游乐园已足;由此还内宫!”大王!我应诺毗婆尸太子言:“唯然,太子!”而还内宫。大王!尔时,毗婆尸太子于内宫,心忧、苦不乐,而思惟:“生者,实可厌恶,于生者则老现。” 四 诸比丘!尔时,槃头王如是思惟:“勿使毗婆尸太子舍弃王位;勿使毗婆尸太子出家以过无家之生活;勿使占相婆罗门之言成为真实。” 诸比丘!于此,槃头王,为使毗婆尸太子勿舍弃王位;使毗婆尸太子,勿出家成为无家者之生活;使占相婆罗门之言,成为虚言;为毗婆尸太子,更供倍上之五欲乐分。诸比丘!尔时,毗婆尸太子,具围绕于五欲乐分。 五 诸比丘!是时,毗婆尸太子,经多年、数百年、数千年之后,……乃至……(广说如本诵第一节。) 六 诸比丘!尔时,毗婆尸太子往游乐园,见一病人,重病、苦痛,自卧倒于大小便上;依他人以除垢物,依他人助于倒卧。见已,言御者曰:“好御者!此人为何人耶?彼眼不如他人,彼音声不如他人。” “太子!彼称谓病人。” “好御者!彼何故称谓病人耶p” “太子!斯病实少能痊愈,故彼称谓病人。” “好御者!我亦本具变病之性,能超脱病耶?” “太子!汝与我等,皆本具变病之性,不能超脱病。” “好御者!今日于此游乐园已足,由此还内宫。” 诸比丘!御者应诺毗婆尸太子:“唯然,太子!”而远内宫。 诸比丘!尔时,毗婆尸太子于内宫,心忧、苦不乐,而思惟:“生者,实可厌恶,生时则老现、病现也。” 七 诸比丘!尔时,槃头王,招告御者曰:“好御者!太子于游乐园,有何乐事?好御者!太子于游乐园,有何喜乐耶?” “大王!太子于游乐园无快乐;大王!太子于游乐园,心无喜乐。” “好御者!太子于游乐园,见何事物耶?” “大王!太子于游乐园,见一病人,重病、苦痛,自卧倒于大小便上;依他人以除垢物,依他人助于倒卧。见已,问我曰:“好御者!此人为何人耶?彼眼不如他人,彼音声亦不如他人。”[我答言:]“太子!彼称谓病人。”[太子曰:]“好御者!彼何故称谓病人耶?”[我答言:]“太子!斯病实少能痊愈,故彼称为病人。”[太子曰]“好御者!我亦本具变病之性,能超脱病耶?”[我答言:]“太子!汝与我等,皆本具变病之性,不能超脱病。”[太子曰:]“好御者!今日于此游乐园已足,由此还内宫。”大王!我应诺毗婆尸太子言:“唯然,太子!”而远内宫。大王!是时,毗婆尸太子于内宫,心忧、苦不乐,而思惟:“生者,实可厌恶。生时则老现、病现也。”” 八 诸比丘!尔时,槃头王如是思惟:“勿使毗婆尸太子舍弃王位;勿使毗婆尸太子出家成为无家之生活;勿使占相婆罗门之言成为真实。” 诸比丘!尔时,槃头王为使毗婆尸太子不舍弃王位;为使毗婆尸太子,不出家成为无家之生活;为使占相婆罗门之言,成为虚言;为毗婆尸太子,更供倍上之五欲乐分。诸比丘!尔时,毗婆尸太子,具围绕于五欲乐分。 九 诸比丘!尔时,毗婆尸太子,经多年、数百年、数千年之后,告御者曰……[详细参照第二诵品第一节。] 十 诸比丘!毗婆尸太子往游乐园时,见一群众聚集,着杂色衣,在作舆,见已,言御者曰: “好御者!群众聚集,着杂色衣,在作与,是为何耶?” “太子!彼谓死者。” “好御者!驾近死者之处!” 诸比丘!御者应诺毗婆尸太子:“唯然,太子!”而驾近死者处。诸比丘!毗婆尸太子见死殁之亡者,见已,言御者曰: “好御者!此死殁者何耶?” “太子!彼名谓死者,彼从今,母、父、或其他亲族等不能见彼,彼亦不能见母、父、或其他之亲族等。” “好御者!我亦本具变死殁之性,不能超脱死耶?王、王后、或其他亲族等不见我,我亦不见王、王后、或其他亲族等耶?” “太子!汝与我等,皆本具变死殁之性,不能超脱死;王、王后、或其他亲族等,不能见汝,汝亦不能见王、王后、或其他亲族等。” “好御者!然,今日之游乐园已足,由此还内宫。” 诸比丘!御者应诺毗婆尸太子曰:“唯然,太子!”而由此还内宫。 诸比丘!尔时,毗婆尸太子于内宫,心忧、苦不乐,而思惟:“生者,实可厌恶;生者,则老现、则病现、则死现也。”一一 诸比丘!尔时,槃头王招告御者曰: “好御者!太子于游乐园,有何乐事;好御者!太子于游乐园心有何喜乐耶?” “大王!太子于游乐园,见一群众聚集,着杂色衣,在作舆。见已,问我曰: “好御者!群众聚集,着杂色衣,而作舆者何耶?……[广说参照本经第二诵品第一0节。]……我应诺太子曰:“唯然,太子!”由此而还内宫。大王!于是,太子于内宫,心忧、苦不乐,而思惟:“生者、实可厌恶;生者,则老现、则病现、则死现也。” 十二 诸比丘!尔时,槃头王如是思惟:“勿使毗婆尸太子舍弃王位……[参照本第二诵品第四节,]……诸比丘!毗婆尸太子,具围绕于五欲乐分。 十三 诸比丘!尔时,毗婆尸太子,经多年、数百年、数千年之后,告御者……[参照本诵品第一节,]……往游乐园。 十四 诸比丘!毗婆尸太子往游乐园,见一光头之出家者,身着袈裟。见已,问御者曰: “好御者!此人为何人耶?彼之头不如他人;彼之衣服亦不如他人。” “太子!彼称谓出家者。” “好御者,何以称谓出家者耶?” “太子!彼出家者,善行正法,善行正业、善业、福业,不杀害,善怜悯有情。” “好御者!彼称谓出家者实善哉!好御者!出家者善行正业、善业、福业,不杀害,善怜悯有情实善哉!好御者!驾近彼出家处。” 诸比丘!御者应诺毗婆尸太子:“唯然,太子,”而驾近彼出家者,诸比丘!毗婆尸太子言彼出家者曰: “友!汝为何人耶?汝之头不如他人,汝之衣亦不如他人。” “太子!我是出家人。” “友!出家者何谓耶?” “太子!我出家善行正法、善业、福业,不杀害,善怜悯有情。” “友!为出家之身实善哉!善行正法、善业、福业,不杀害,善怜悯有情实是善哉!” 十五 诸比丘!尔时,毗婆尸太子言御者曰: “好御者!汝由此车驾还内宫。我则于此剃除须发,着袈裟衣,出家而过无家之生活。” 诸比丘!御者应诺毗婆尸太子:“唯然,太子!”而驾车还内宫。毗婆尸太子,于此则剃除须发,着袈裟衣,出家而过无家之生活。 十六 诸比丘!槃头婆提之王城,八万四千大众闻:“毗婆尸太子剃除须发,着袈裟衣,出家而过无家之生活。”闻已,如是思惟:“毗婆尸太子,剃除须发,着袈 裟衣,出家而过无家之生活;则彼法、律不劣,彼出家不劣也。毗婆尸太子尚且剃除须发,着袈裟衣,出家而过无家之生活,何以我等不出家耶?” 诸比丘!尔时,八万四千大众,则剃除须发,着袈裟衣,随毗婆尸太子出家,过无家之生活。诸比丘!如是毗婆尸菩萨被彼大众所围绕而游行村里、市镇、王城。 十七 诸比丘!尔时,毗婆尸菩萨,于寂静独坐时,心起如是思惟: “我被[大众]围绕杂乱而住,对我甚不相应,然我应离群单独而住。” 诸比丘!于是,毗婆尸菩萨其后,远离s众,单独一人而住。彼八万四千之出家者行一方,毗婆尸菩萨亦别行一方。 十八 诸比丘!尔时,毗婆尸菩萨,于寂静处独坐时,心起如是思惟:“实然!此 世间陷于苦恼;生而老、死,死而又生:于此,世人不知此苦聚之出离。如何得知此老、死苦聚之出离耶?” 诸比丘!尔时,毗婆尸菩萨,如是思惟:“有何故有者死?缘何故有者死耶?”诸比丘!尔时,毗婆尸菩萨,以种种方便而思惟,则依智慧而观察:“有生故有老死,由缘生两者死。” 诸比丘!尔时,毗婆尸菩萨,如是思惟:“有何故有生?缘何而有生耶?”尔时,毗婆尸菩萨,以种种方便而思惟,则依智慧观察:“有有故有生;缘有而有生。” 诸比丘!尔时,毗婆尸菩萨,如是思惟:“有何故有有?缘何而有有耶?”诸比丘!尔时,毗婆尸菩萨,以种种而思惟,则依智慧观察:“有取故有有;缘取而有有。” 诸比丘!尔时,毗婆尸菩萨,如是思惟:“有何故有取?缘何而有取耶?”诸 比丘!尔时,毗婆尸菩萨,以种种方便而思惟,则依智慧观察:“有爱故有取,缘爱而有取。” 诸比丘!尔时,毗婆尸菩萨,如是思惟:“有何故有爱?缘何而有爱耶?”诸比丘!尔时,毗婆尸菩萨,以种种方便而思惟,则依智慧观察:“有受故有爱,缘受而有爱。” 诸比丘!尔时,毗婆尸菩萨,如是思惟:“有何故有受?缘何而有受耶?诸比 丘!尔时,毗婆尸菩萨,以种种方便而思惟,则依智慧观察:“有触故有受,缘触而有受。” 诸比丘!尔时,毗婆尸菩萨,如是思惟:“有何故有触?缘何而有触耶?”诸比丘!尔时,毗婆尸菩萨,以种种方便而思惟,则依智慧观:“有六处故有触,缘六处而有触。” 诸比丘!尔时,毗婆尸菩萨,如是思惟:“有何故有六处?缘何而有六处耶?”诸比丘!尔时,毗婆尸菩萨,以种种方便而思惟,则依智慧观察:“有名色故有六处,缘名色而有六处。” 诸比丘!尔时,毗婆尸菩萨,如是思惟:“有何故有名色?缘何而有名色耶?”诸比丘!尔时,毗婆尸菩萨,以种种方便而思惟,则依智慧观察:“有识故有名色,缘识而有名色。” 诸比丘!尔时,毗婆尸菩萨,如是思惟:“有何故有识?缘何而有识耶?”诸比丘!尔时,毗婆尸菩萨,以种种方便而思惟,则依智慧观察:“有名色故有识,缘名色而有识。” 十九 诸比丘!尔时,毗婆尸菩萨,如是思惟:“此识由名色而还,不更上进。于其处生、老、病、死、殁而又生也。则缘名色而[有]识,缘识[有]名色,缘名色而[有]六处,缘六处而[有]触,缘触而[有]受,缘受而(有)爱,缘爱而[有]取,缘取而[有]有,缘有而[有]生,缘生而[有]老、死、愁、悲、忧、 恼,如是而有此等全苦蕴之集也。” 诸比丘!于“集起,集起”之思惟,诸比丘!毗婆尸菩萨,于诸前未曾闻之法,眼生、智生、慧生、明生、光明生。 二十 诸比丘!尔时,毗婆尸菩萨,如是思惟:“无何时则无老死?何灭则老死灭耶?”诸比丘!尔时,毗婆尸菩萨,以种种方便而思惟,则依智慧观察:“无生时则无老死,生灭则老死灭。” 诸比丘!尔时,毗婆尸菩萨,如是思惟:“无何时则无生?何灭则生灭耶?”诸比丘!尔时,毗婆尸菩萨,以种种方便而思惟,则依智慧观察:“无有时则无生,有灭则生灭。” 诸比丘!尔时,毗婆尸菩萨,如是思惟:“无何时则无有?何灭则有灭耶?”诸比丘!尔时,毗婆尸菩萨,以种种方便而思惟,则依智慧观察:“无取时则无有,取灭则有灭。” 诸比丘!尔时,毗婆尸菩萨,如是思惟:“无何时则无取?何灭则取灭耶?”诸比丘!尔时,毗婆尸菩萨,以种种方便而思惟,则依智慧观察:“无爱时则无取,爱灭则取灭。” 诸比丘!尔时,毗婆尸菩萨,如是思惟:“无何时则无爱?何灭则爱灭耶?” 诸比丘!尔时,毗婆尸菩萨,以种种方便而思惟,则依智慧观察:“无受时则无爱,受灭则爱灭。” 诸比丘!尔时,毗婆尸菩萨,如是思惟:“无何时则无受?何灭则受灭耶?”诸比丘!尔时,毗婆尸菩萨,以种种方便而思惟,则依智慧观察:“无触时则无受,触灭则受灭。” 诸比丘!尔时,毗婆尸菩萨,如是思惟:“无何时则无触?何灭则触灭耶?”诸比丘!尔时,毗婆尸菩萨,以种种方便而思惟,则依智慧观察:“无六处时则无触,六处灭则触灭。” 诸比丘!尔时,毗婆尸菩萨,如是思惟:“无何时则无六处?何灭时则六处灭耶?”诸比丘!尔时,毗婆尸菩萨,以种种方便而思惟,则依智慧观察:“无名色时则无六处,名色灭则六处灭。” 诸比丘!尔时,毗婆尸菩萨,如是思惟:“无何时则无名色?何灭则名色灭?”诸比丘!尔时,毗婆尸菩萨,以种种方便而思惟,则依智慧观察:“无识时则无名色,识灭则名色灭。” 诸比丘!尔时,毗婆尸菩萨,如是思惟:“无何时则无识?何灭则识灭耶?” 诸比丘!尔时,毗婆尸菩萨,以种种方便而思惟,则依智慧观察:“无名色时则无识,名色灭则识灭。” 二一 诸比丘!尔时,毗婆尸菩萨如是思惟:“此正觉之观道,由我所证悟:名色 灭则识灭,识灭则名色灭,名色灭则六处灭,六处灭则触灭,触灭则受灭,受灭则爱灭,受灭则取灭,取灭则有灭,有灭则生灭,生灭则老、死、愁、悲、苦、忧恼灭,如是此等全苦蕴灭。” 诸比丘!于“灭尽!灭尽”之思惟,毗婆尸菩萨,于诸前未曾闻之法,眼生、智生、明生、光明生。 二二 诸比丘!尔时,毗婆尸菩萨于后,以观察五取蕴生灭而住:“色如是,色之集如是,色之灭尽如是;受如是,受之集如是,受之灭尽如是;想如是,想之集如是,想之灭尽如是;行如是,行之集如是,行之灭尽如是;识如是,识之集如是,识之灭尽如是。” 彼观察五取蕴之生灭而住,不久则由无取着,心解脱诸烦恼。” 一 “诸比丘!尔时,毗婆尸世尊、阿罗汉、等正觉者如是思惟:“然,我宣说法! 我宣说法!”诸比丘!尔时,毗婆尸世尊、阿罗汉、等正觉者如是思惟:“我得证之比法,实是甚深、难见、难觉、寂静、殊胜,超越寻、伺,微妙、博学者所能知解也。此人人欢乐爱欲,染着爱欲,喜悦爱欲;由于人人欢乐爱欲,染着爱欲,喜悦爱欲,则难见胜缘性及缘起法,因此,亦则难见一切行之寂静、舍弃一切依、灭尽渴爱、离欲、灭尽、涅槃也。然而,若我宣说法,但彼等不能知解我之所说,我唯是徒劳、辛苦也。” 二 诸比丘!毗婆尸世尊、阿罗汉、等正觉者,则显现此等前所未曾闻不可思议之偈: “苦劳我所证 我今何宣说 贪嗔所制者 不易觉此法 逆流行微妙 甚深极难见 微细此正法 爱染暗所蔽 蔽者不得见” 诸比丘!如是,毗婆尸世尊、阿罗汉、等正觉者,心向平适,不宣说法。 诸比丘!于此,大梵天神,知毗婆尸世尊、阿罗汉、等正觉者心之所念,而如 是[忆叹:]“呜呼!此世间实灭亡,呜呼!此世间实消失。今毗婆尸世尊、阿罗汉、等正觉,心向平适,不宣说法故。” 三 诸比丘!尔时,大梵天犹如力士之伸屈腕、屈伸腕间,由梵天界消失,现于毗婆尸世尊、阿罗汉、等正觉者之前。诸比丘!尔时,大梵天偏袒上衣,右膝着地,合掌向毗婆尸世尊、阿罗汉、等正觉者,如是白毗婆尸世尊、阿罗汉、等正觉者曰: “世尊!请世尊说法,请善逝说法!有众生少尘垢,因末听法故而衰减,彼等闻法当了悟。” 四 诸比丘!如是言时,毗婆尸世尊、阿罗汉、等正觉者,言大梵天曰:“梵天!我亦有是思惟:“今我当说法,今我当说法。”梵天!然,我如是思惟:“我得证之此法,实是甚深、难见、难觉、寂静、殊胜、超越寻、伺,微妙、博学者所能知解也。此人人欢乐爱欲,染着爱欲,喜悦爱欲。由于人人欢乐爱欲,染着爱欲,喜悦爱欲, 则难胜缘性及缘起法。因此,亦则难见一行之寂静、舍弃一切依、灭尽渴爱、离欲、灭尽、涅槃也。然而,若我宣说法,但彼等不能知解我之所说,我唯是徒劳、辛苦也。”梵天!其时,我则显现此等前所未闻不可思议之偈: “苦劳我所证 我今何宣说 贪嗔所制者 不易觉此法 逆流行微妙 甚深极难见 微细此正法 爱染暗所蔽 蔽者不得见” 梵天!如是,我思虑之心,倾向平适,不宣说法。” 五 诸比丘!彼大梵天,二次白毗婆尸世尊、阿罗汉、等正觉者曰:“世尊!请世尊说法……乃至……。” 六 诸比丘!彼大梵天,三次白毗婆尸世尊曰:“世尊!请世尊说法,请善逝说法。有众生少尘垢,因未听法故而衰减,彼等闻法当了悟也。” 诸比丘!尔时,毗婆尸世尊、阿罗汉、等正觉者,知梵天之劝请,又悲愍诸众生故,以佛眼观察世间;诸比丘!毗婆尸世尊、阿罗汉、等正觉者以佛眼观察世间,见诸众生,有少尘垢、多尘垢者,有利根、顿根者,有善行相、恶行相者,有易教、难教者,或认识及怖畏来世之罪患而住者。犹如:于青莲华、红莲华、白莲华之池中,有青莲华、红莲华、白莲华生于水中、长于水中、未出水面,沉于水中养育:有青莲华、红莲华、白莲华生于水中、长于水中、出于水面;有青莲华、红莲华、 白达华生于水中、长于水中、出于水面而住,不为水所污染。诸比丘!如是,毗婆尸世尊、阿罗汉、等正觉者,以佛眼观察众生,于众生中有少尘垢、多尘垢者,有利根、顿根者,有善行相、恶行相者,有易教、难教者,或认识及怖畏来世罪患而住者。 七 诸比丘!尔时,大梵天知毗婆尸世尊、阿罗汉、等正觉者,心起思念,以偈白毗婆尸世尊、阿罗汉、等正觉者曰: “登顶立岩者 偏见周围人 如是善慧者 登上法楼阁 离愁普眼人 观彼溺愁众 彼为生老服 大雄战胜者 商主无欠债 于世阔步游 世尊请说法 多有了悟者” 诸比丘!尔时,毗婆尸世尊、阿罗汉、等正觉者,以偈告大梵天曰:“为于彼等众 启开甘露门凡有得闻已 则得弃邪信梵天知有害 思劳不说法” 诸此丘!尔时,大梵天:“我得毗婆尸世尊、阿罗汉、等正觉者,应诺将说法。” 敬礼。右绕毗婆尸世尊、阿罗汉、等正觉者,则没形于其处。 八 诸比丘!尔时,毗婆尸世尊、阿罗汉、等正觉者,如是思惟:“我当为谁先说法?谁能速解此法耶?” 诸比丘!尔时,毗婆尸世尊、阿罗汉、等正觉者,如是思惟:“王子骞荼与帝师之子提舍,住于王城槃头婆提,博学、聪明、有智慧,为长时之少尘垢者。我当先为王子骞荼与帝师之子提舍说法,彼等能速解此法。” 诸比丘!尔时,毗婆尸世尊、阿罗汉、等正觉者,犹如力士之伸屈腕、屈伸腕间,消失于菩提树下,现于王城槃头婆提之鹿野苑。 九 诸比丘!尔时,毗婆尸世尊、阿罗汉、等正觉者,告守苑人曰: “来,守苑人!入王城槃头婆,告王子与帝师之子提舍如是言:“尊者!毗婆尸世尊、阿罗汉、等正觉者来至王城槃头婆提,住安稳鹿苑,彼欲见汝等。” 诸比丘!彼守苑人应诺毗婆尸世尊、阿罗汉、等正觉者:“唯然,世尊”而入王城槃头婆提,告王子骞荼与帝师之子提舍曰: “尊者!毗婆尸世尊、阿罗汉、等正觉者来至王城槃头婆提,住安稳鹿苑,彼欲见汝等。” 十 诸比丘!尔时,王子骞荼与帝师之子提舍,备吉祥庄严乘具,乘吉祥庄严乘具向王城槃头婆提出发,至乘具能行之处,下乘而行步诣毗婆尸世尊、阿罗汉、等正觉者之处,诣已,敬礼毗婆尸世尊、阿罗汉、等正觉者,坐于一面。 十一 毗婆尸世尊、阿罗汉、等正觉者,为彼等次第说法,则开示施、戒、天之说;宣说诸欲之过患,出离污秽、烦恼之功德。当世尊了知彼等心从顺、柔和、无障而喜悦明净,于此,则宣示诸赞叹之胜法--苦、集、灭、道。犹如去染污纯净之布,正可受染色。如是王子骞荼与帝师之子提舍,则于其座,远离尘垢,证得法眼:“凡任何集起之法,皆是灭法。” 十二 尔时,彼等依师之教而非依他,已见法、得法、知法、深入法、度疑惑、去诸说、得无畏,而白毗婆尸世尊、阿罗汉、等正觉者曰: “伟哉!世尊,伟哉!世尊。犹如扶起倒者,揭露隐覆者、示道于迷路者、揭来明灯,使有眼者于暗中得见诸色。如是,世尊以种种方便宣说法。世尊!我等归 依世尊、(归依)法。愿世尊摄受我等,于世尊之处出家,得受具足戒。” 十三 诸比丘!王子骞荼与帝师之子提舍,于毗婆尸世尊、阿罗汉、等正觉者之处出家,得受具足戒。毗婆尸世尊、阿罗汉、等正觉者,以法说之教导、激励、令彼等喜悦;并宣示诸行之过患、污秽之烦恼,涅槃之功德。彼等依毗婆尸世尊、阿罗汉、等正觉者法说之教导、激励、令喜悦,不久,彼等之心实无取着,由诸漏而解脱。 十四 诸比丘!于王城槃头婆提,八万四千之大众闻:“毗婆尸世尊、阿罗汉、等正觉者来住安稳鹿苑。王子骞荼与帝师之子提舍,于毗婆尸世尊、阿罗汉、等正觉者之处,剃除须发,着袈裟衣,出家而过无家之生活。”闻已,彼等如是思惟:“王子骞荼与帝师之子提舍,既剃除须发、着袈裟衣,出家而过无家之生活,可见此法、律不劣、彼出家不劣也。王子骞荼与帝师之子提舍,而且于毗婆尸世尊、阿罗汉、等正觉者之处剃除须发,着袈裟衣,出家而过无家之生活,何以我等不出家耶?” 诸比丘!于是,八万四千之大众,由王城槃头婆提出发,诣毗婆尸世尊、阿罗 汉、等正觉者之处。诣已,敬礼毗婆尸世尊、阿罗汉、等正觉者,坐于一面。 十五 毗婆尸世尊、阿罗汉、等正觉者,为彼等次第说法,则开示施、戒、天之说;宣说诸欲之过患,出离污秽、烦恼之功德。当世尊了知彼等心从顺、柔和、无障而喜悦明净,于此,则宣示诸佛赞叹之胜法--苦、集、灭、道。犹如去染污纯净之布,正可受染色。如是八万四千之大众,则于其座,远离尘垢,证得法眼:“凡任何集起之法,皆是灭法。” 十六 尔时,彼等依师之教而非依他,已见法、得法、知法、深入法、度疑惑、去诸说、得无畏,而白毗婆尸世尊、阿罗汉、等正觉者曰: “伟哉!世尊,伟哉!世尊。世尊以种种方便说法,世尊!犹如扶起倒者,揭露隐覆者、示道于迷路者、揭来明灯,使有眼者于暗中得见诸色。世尊!我等归依世尊、[归依]法。愿世尊摄受我等,于世尊之处出家,得受具足戒。” 十七 诸比丘!彼等八万四千之大众,于毗婆尸世尊、阿罗汉、等正觉者之处出家,得受具足戒。毗婆尸世尊、阿罗汉、等正觉者,以法说之教导、激励、令彼等喜悦;并宣示诸行之过患、污秽之烦恼,涅槃之功德。彼等依毗婆尸世尊、阿罗汉、等正觉者法说之教导、激励、令喜悦,不久,彼等之心实无取着,由诸漏而解脱。 十八 彼以前八万四千之出家者闻:“毗婆尸世尊、阿罗汉、等正觉者,来住王城槃头婆提之安稳鹿苑而说法。”诸比丘!尔时,彼八万四千之出家者,由王城槃头婆提出发,诣安稳鹿苑,毗婆尸世尊、阿罗汉、等正觉者之处,诣已,敬礼毗婆尸世尊、阿罗汉、等正觉者,坐于一面。 十九 毗婆尸世尊、阿罗汉、等正觉者,为彼等次第说法,则开示施、戒、天之说,宣说诸欲之过患,出离污秽、烦恼之功德。当世尊了知彼等心从顺、柔和、无障而喜悦明净,于此,则宣示诸赞叹之胜法--苦、集、灭、道。犹如去染污纯净布,正可受染色。如是八万四千大众,则于其座,远离尘垢,证得法眼:“凡任何集起之法,皆是灭法。” 二十 尔时,彼等依师之教而非依他,已见法、得法、知法、深入法、度疑惑、去诸说、得无畏,而白毗婆尸世尊、阿罗汉、等正觉者曰:“伟哉!世尊,伟哉!世尊。世尊以种种方便说法,世尊!犹如扶起倒者、揭露隐覆者、示道于迷路者,揭来明灯,使有眼者于暗中得见诸色。世尊!我等归依世尊,[归依]法,愿世尊摄受我等于世尊之处出家,得受具足戒。” 二一 诸比丘!彼八万四千之出家众,于毗婆尸世尊、阿罗汉、等正觉者之处出家,得受具足戒。毗婆尸世尊、阿罗汉、等正觉者,以法说之教导、激励、令彼等喜悦;并宣示诸行之过患,污秽之烦恼,涅槃之功德。彼等依毗婆尸世尊、阿罗汉、等正觉者法说之教导、激励、令喜悦,不久,彼等之心实无取着,由诸漏而解脱。 二二 诸比丘!尔时,王城槃头婆提住六百八十万大比丘众。诸比丘!于此,毗婆尸世尊、阿罗汉、等正觉者,独居静处时,生起如是思惟: “王城槃头婆提,住六百八十万大比丘众,我应为诸比丘宣示:“诸比丘!为大众之利益,为大众之安乐、怜愍世人、天人之利、乐,诸比丘应普偏游行,勿二人进行一道,诸比丘!汝等应宣示初善、中善、后善、文义具足之法。宣说圆满清净之梵行。有少尘垢之众生,因未闻法故堕落;彼等闻法者,则得了悟。而各六年后,为诵波罗提木叉,汝等应诣王城槃头婆提。” 二三 诸比丘!尔时,有一大梵天知毗婆尸世尊、阿罗汉、等正觉者心之所念。犹如力士之伸屈腕、屈伸腕间,由梵天界消失,现于毗婆尸世尊、阿罗汉、等正觉者之前。诸比丘!尔时,大梵天偏袒上衣,合掌向毗婆尸世尊,阿罗汉、等正觉者,白毗婆尸世尊、阿罗汉、等正觉者言: “实然,世尊!实然,善逝。于王城槃头婆提,住六百八十万大比丘众,世尊!世尊对彼等宣示:“诸比丘!为大众之利益,为大众之安乐、怜愍世人、天人之利、乐,诸比丘应普偏游行。勿二人进行一道。诸比丘应宣示初善、中善、后善,文义具足之法。宣说圆满清净之梵行。有少尘垢之众生,未闻法故堕落;彼等闻法者,则得了悟。而各六年后,为诵波罗提木叉,汝等应诣王城槃头婆提。” 诸比丘!大梵天如是言,言已,敬礼、右绕毗婆尸世尊、阿罗汉、等正觉者,消失于其处。 二四 诸比丘!尔时,毗婆尸世尊、阿罗汉、等正觉者,于日暮由宴座起,告诸比丘曰: “诸比丘!于此,我于寂静处宴座,生如是思惟:“如是六百八十万大比丘众,住王城槃头婆提,我今应对诸比丘宣示。诸比丘!为大众之利益,为大众之安乐、怜愍世人、天人之利乐,诸比丘应普偏游行,勿二人进行一道。诸比丘!汝等应宣示初善、中善、后善,文义具足之法,宣说圆满清净之梵行。有少尘垢之众生,未闻法故堕落,彼等闻者,则得了悟。而各六年后,为诵波罗提木叉,汝等应诣王城槃头婆提。”” 二五 诸比丘!尔时,有一大梵天,如我心之所念,犹如力士之伸屈腕、屈伸腕之间,由梵天界消失,现于我前。诸比丘!尔时,大梵天偏袒上衣,合掌向我曰: “实然,世尊!实然,善逝!于王城槃头婆提,住六百八十万大比丘众,世尊!世尊对彼等宣示:“诸比丘!为大众之利益,为大众之安乐、怜愍世人、天人之利、乐,诸比丘应普偏游行。勿二人进行一道。诸比丘应宣说初善、中善、后善,文义具足之法。宣说圆满清净之梵行。有少尘垢之众生,未闻法故堕落;彼等闻法者,则得了悟。而各六年后,为诵波罗提木叉,汝等应诣王城槃头婆提。” 诸比丘!大梵天知是言,言已,敬礼、右绕我,于其处消失。 二六 诸比丘!我宣示:为大众之利益,为大众之安乐、怜愍世人、天人之利、乐,汝等应普偏游行,勿二人进行一道。诸比丘应宣说初善、中善、后善,文义具足之法。宣说圆满清净之梵行。有少尘垢之众生,未闻法故堕落,彼等闻法者,则得了悟。而各六年后,为诵波罗提木叉,汝等应诣王城槃头婆提。” 诸比丘!彼等众多之比丘,则于一日间,同各地出发游行。 二七 诸比丘!尔时,于阎浮洲有八万四千之住处。于过一年时,诸神举声:“友!一年过去,尚余五年,五年后,为诵波罗提木叉,应诣王城槃头婆提。” [又]过二年,诸神举声:“友!二年过去矣,尚余四年,四年后,为诵波罗提木叉,应诣王城槃头婆提。” 过三年,诸神举声:“友!三年过去矣,尚余三年,三年后,为诵波罗提木叉,应诣王城槃头婆提。” 过四年,诸神举声:“友!四年过去矣,尚余二年,二年后,为诵波罗提木叉,应诣王城槃头婆提。” 过五年,诸神举声:“友!五年过去矣,尚余一年,一年后,为诵波罗提木叉,应诣王城槃头婆提。” 过六年,诸神举声:“友!六年过去矣,为诵波罗提木叉,应诣王城槃头婆提之时也。” 诸比丘!尔时,彼等彼比丘,为诵波罗提木叉,由自己之神通力,或由诸神之神通力,于一日间,皆诣王城槃头婆提。 二八 诸比丘!实于此时,毗婆尸世尊、阿罗汉、等正觉者,对比丘僧伽诵波罗提木叉: “忍辱苦行为第一 涅槃第一诸佛说 出家不恼害他人 沙门亦不害他者 不造一切之恶因 一切善业全具足 自己心意偏清净 此乃诸佛之教诫 不为争议不加害 摄护波罗提木叉 于食事知分量者 离人寂静卧坐处 修习高洁增上心 此乃诸佛之教诫” 二九 诸比丘!一时,我住郁伽罗须跋迦林之沙罗树王下。于静处宴坐时,我心生是念:“我长久以前未住者,彼善得色有情住处,唯净居诸天,我往访净居天。” 诸比丘!于此,我实如力士之伸屈腕、屈伸腕间,由郁伽罗须跋迦林之沙罗树王下消失,现于无烦天。诸比丘!彼诸天中之数千天众诣我所,诣已,敬礼我而立一面。诸比丘!于一面立之彼诸天神告我言: “友!自此,九十一劫前,毗婆尸世尊、阿罗汉、等正觉者出现于世。友!毗婆尸世尊、阿罗汉、等正觉者出生刹帝利种、刹帝利族姓。友!毗婆尸世尊、阿罗汉、等正觉者是侨陈若姓。友!毗婆尸世尊、阿罗汉、等正觉者之寿量八万岁。友!毗婆尸世尊、阿罗汉、等正觉者于波波树下成正觉。友!毗婆尸世尊、阿罗汉、等正觉者有二弟子名骞荼及提舍,为第一双贤者。友!毗婆尸世尊、阿罗汉、等正觉 者有三次僧众之集会:一次僧众之集会,有六百八十万比丘众;一次僧众之集会,有十万比丘众;一次僧众之集会,有八万比丘众。友毗婆尸世尊、阿罗汉、等正觉者此三次僧众之集会,皆是漏尽者。友!毗婆尸世尊、阿罗汉、等正觉者有一名谓无忧之常随比丘,为第一常随侍者。友!毗婆尸世尊、阿罗汉、等正觉者之父名谓槃头王,母名谓槃头婆提王妃为生母:槃头王之王城,名谓槃头婆提城。友!毗婆尸世尊、阿罗汉、等正觉者为如是踰城、如是出家、如是精进、如是成五觉、如是转法轮也。友!我等于毗婆尸世尊、阿罗汉、等正觉者之处修梵行,离诸欲贪,而生此处。” 三十 诸比丘!彼诸天众中之数千天众诣我所。诣已,敬礼我而立一面。诸比丘!立于一面之诸天神告我言: “友!于此贤劫中,今有世尊、阿罗汉、等正觉者出现于世。友!世尊是出生 于刹帝利种、刹帝利族姓。友!世尊之姓是瞿昙。友!世尊之寿量短、少、轻微,彼久存为百岁前后。友!世尊是于钵多罗树下成正觉。友!世尊有舍利弗及目犍连两弟子,为第一双贤者。友!世尊一次僧众之集会有千二百五十比丘众。友!世尊此一次僧众之集会,皆是漏尽者。友!世尊有名谓阿难常随弟子,为第一常随侍者。友!世尊之父名谓净饭王,母名谓大清净妙王妃为生母。王城为迦毗罗城。友!世尊为如是踰城、如是出家、如是精进、如是成正觉、如是转法轮也。友!我等于此世尊之处修梵行,离诸贪欲,而生此处。” 三一 诸比丘!其后我与无烦天等具往无热天。诸比丘!其后我与无烦天、无热天具往善见天。诸比丘!其后,我与无烦天、无热天、善见天具往大妙见天。诸比丘!其后,我与无烦天、无热天、善见天、大妙见天具住阿迦腻陀天。诸比丘!此等天众中,数千之诸天众诣访我,诣已,敬礼我而立一面。诸比丘!立于一面之诸天告我言: “友!由于,九十一劫前,毗婆尸世尊、阿罗汉、等正觉者出现于世。友!毗婆尸世尊,阿罗汉、等正觉者出生刹帝利族。友毗婆尸世尊、阿罗汉、等正觉者之姓是憍陈若。友!毗婆尸世尊、阿罗汉、等正觉者之寿量八万岁。友!毗婆尸世尊,阿罗汉、等正觉者于波波树下成正觉。友毗婆尸世尊、阿罗汉、等正觉者有二弟子名谓骞荼及提舍,为第一双贤者。友!毗婆尸世尊、阿罗汉、等正觉者有三次僧众之集会:一次僧众之集会,有六百八十万比丘众;一次僧众之集会,有十万比丘众;一次僧众之集会,有八万比丘众,友!毗婆尸世尊、阿罗汉、等正觉者此三次僧众之集会,皆是漏尽者。友!毗婆尸世尊、阿罗汉、等正觉者,有一名谓无忧之常随比丘,为第一常随侍者。友!毗婆尸世尊、阿罗汉、等正觉者之父名谓槃头王,母名谓槃头婆提王妃为生母;槃头王之王城,名谓槃头婆提城。友毗婆尸世尊、阿罗汉、等正觉者为如是踰城、如是出家、如是精进、如是成正觉、如是转法轮也。友!我等于毗婆尸世尊、阿罗汉、等正觉者之处修梵行,离诸欲贪,而生此处。” 三二 诸比丘!彼诸天众中之数千天众诣我所。诣已,敬礼我而立一面。诸比丘!立于一面彼诸天神告我言: “友!于此贤劫中,今有世尊、阿罗汉、等正觉者出现于世。友!世尊是出生于刹帝利种、刹帝利族姓。友!世尊之姓是瞿昙。友!世尊之寿量短、少、轻微,彼久存为百岁前后。友!世尊是于钵多罗树下成正觉。友!世尊有舍利弗及目犍连两弟子,为第一双贤者。友!世尊一次僧众之集会,有千二百五十比丘众。友!世尊此一次僧众之集会,皆是漏尽者。友!世尊有名谓阿难之常随比丘,为第一常随侍者。友!世尊之父名谓净饭王,母名谓大清净妙王妃为生母。友!王城为迦毗罗城。友!世尊为如是踰城、如是出家、如是精进、如是成正觉、如是转法轮也。友!我等于此世尊处修梵行,离诸欲贪,而生此处。” 三三 诸比丘!如是,如来善彻察法界,善彻察法界故,如来对已般涅槃、断障害、断道、尽轮回、度一切苦之过去诸佛,能忆念生、忆念名、忆念姓、忆念寿量、亿念双弟子、忆念僧众之集会,曰:“彼诸世尊如是种姓,彼诸世尊如是名、如是姓、如是戒、如是法、如是慧、如是住、如是解脱也。”” 世尊如是说已,诸比丘心喜、喜悦世尊之所说。 注 1 .于原本如斯有十七,前节既有一七故,是原本之误,今依原本。 2 .原本为Milata是枯渴或枯萎之义。异本为Vilata译为舆,今从之。 本经相当于北传汉译的长阿含卷一三之大缘方便经(大藏正一),中阿含卷二四之大缘经(大正藏二六),人本欲生经(大正藏一四),大生义经(大正藏五四)。本经之发起因由,是阿难对世尊所说之缘起法,言不很深邃而很容易了知;世尊则宣说,因不觉悟此法,不得出离轮回,是缘之诸支(老死、生、有、取、爱、受、触、名色、识)等相关关系,更说我执之四种、七识住、八解脱等。一、本经唯举九支,二、于爱支之下更于求下利、用、欲、着、嫉、守、护之支未连接于爱,顺次述由爱之发生,最后说缘于守护而生执杖、执剑、斗、诤、争论、恶口、妄语等无量罪恶之法;由此连接至受,换言之,于说缘起支之文中,存有一系列的注释记述。而于本经异译之一的人本欲生经,传说有道安的注释,于分别缘起初胜法门经及其异译之缘生初胜分法本经,婆沙论,俱舍论等,引用大缘方便经,说缘起为经,而知后世存在有重经的一系统,本经对于考究十二因缘说是不可忽视的。 一 如是我闻。一时,世尊住拘楼国之剑磨瑟昙,名为拘楼之市镇。 尔时,长老阿难,诣世尊之处,诣已,敬礼世尊,坐于一面。坐于一面之长老阿难问世尊言: “世尊!希有哉!不可思议哉!此缘起法甚深远,有深远相。但如我等观察,却甚明显。” “阿难!勿作如是言,阿难!勿作如是言。阿难!此缘起法甚深远,有深远相。阿难!因不觉、不彻见此法,此有情类,如丝缕缠结1,如肿物所蔽2,如文叉草、波罗波草[之乱杂],故不得出离恶生、恶趣、地狱之轮回。” 二 阿难!若[有人]问:“依此缘而有老死耶?”应该答:“有。”若言:“缘何而有老死耶?”应该说:“缘生而有老死。” 阿难!若有人问:“依此缘而有生耶?”应该答:“有。”若言:“缘何而有生耶?”应该说:“缘有而有生。” 阿难!若有人问:“依此缘而有有耶?”应该答:“有。”若言:“缘何而有有耶?”应该说:“缘取而有有。” 阿难!若有人问:“依此缘而有取耶?”应该答:“有。”若言:“缘何而有取耶?”应该说:“缘爱而有取。” 阿难!若有人问:“依此缘而有爱耶?”应该答:“有。”若言:“缘何而有爱耶?”应该说:“缘受而有爱。” 阿难!若有人问:“依此缘而有受耶?”应该答:“有。”若言:“缘何而有受耶?”应该说:“缘触而有受。” 阿难!若有人问:“依此缘而有触耶?”应该答:“有。”若言:“缘何而有触耶?”应该说:“缘名色而有触。” 阿难!若有人问:“依此缘而有名色耶?”应该答:“有。”若言:“缘何而有名色耶?”应该说:“缘识而有名色。” 阿难!若有人问:“依此缘而有识耶?”应该答:“有。”若言:“缘何而有识耶?”台该说:“缘名色而有识。” 三 阿难!如是缘名色而识[生],缘识而名色[生],缘名色而触[生],缘触而受[生],缘受而爱[生了,缘爱而取[生],缘取而有[生],缘有而生[生],缘生而老死[生],缘老死而愁、悲、苦、忧、恼[生]。如是有一切苦蕴之集。 四 如是既说,“缘生而[有]老死”。阿难!如何缘生而[有]老死?此乃应如是知,阿难!若任何者,于任何处,一切完全不生时--犹如:于天之天相3、乾闼婆之乾闼婆相、夜叉之夜叉相、物精之物精相、人之人相、四足之四足相、鸟之鸟相、蝎蛇之蝎蛇相--阿难!若诸有情如实不生形状,即一切之不生时,可施设老死耶?” “世尊!实不然。” “是故,阿难!于此,其有老死之因,其因缘,其集,其缘[而]称谓生。 五 如是既言,“缘有而有生。”阿难!如何是缘有而有生耶?此乃应如是知,阿难!若任何者,于任何处,一切完全不生时--犹如:欲有、色有、无色有--无一切之有时,可施设生耶?” “世尊!实不然。” “是故,阿难!于此,其有生之因,其因缘,其集,其缘[而]称谓有。 六 如是既言,“缘取而有有。”阿难!如何缘取而有有耶?此乃应如是知,阿难!若任何者,于任何处,一切完全无取之时””犹如:欲取、见取、戒禁取、我语取--无一切取之时,可施设有耶?” “世尊!实不然。” “是故,阿难!于此,有有之因,其因缘,其集,其缘[而]称谓取。 七 如是既言,“缘爱而有取。”阿难!如何缘爱而有取耶?此乃应如是知,阿难!若任何者,于任何处,一切完全无爱之时””犹如:色爱、声爱、香爱、味爱、触爱、法爱--无一切爱之时,可施设取耶?” “世尊!实不然。” “是故,阿难!于此,有取之因,其因缘,其集,其缘[而]称谓爱。 八 如是既言,“缘受而有爱。”阿难!如何缘受而有爱耶?此乃应如是知,阿难!若任何者,于任何处,一切完全无受之时--犹如:眼触所生之受、耳触所生之受、鼻触所生之受、舌触所生之受、身触所生之受,意触所生之受--无一切受时、可施设爱耶?” “世尊!实不然。” “是故,阿难!于此,有爱之因,其因缘,其集,其缘[而]称谓取。 九 如是,阿难!缘受而爱生,缘爱而求生,缘求而利生,缘利而用生,缘用而欲[贪]生,缘欲而耽着生,缘耽着而悭吝生,缘悭吝而守护生,缘守护而执杖、执剑、斗、诤、竞、争论、恶口、妄语等,无数罪恶之法生。 十 如是既言,“缘守护而执仗、执剑、斗、诤、竞、争论、恶口、妄语等,无数罪恶之法生。”阿难!如何是缘守护而执杖、执剑、斗、诤、竞、争论、恶口、妄语等,无数罪恶之法生耶?此乃应如是知,阿难!若任何者,于任何处,一切完全无守护,即一切之无守护时,由守护之法灭而执杖、执剑、斗、诤、竞、争论、恶口、妄语等,无数罪恶之法亦生耶?” “世尊!实不然。” “是故,阿难!于此,有执杖、执剑、斗、诤、竞、争论、恶口、妄语等,无数罪恶法生之因,其因缘,其缘[而]称谓守护。 十一 如是既言,“缘悭吝而有守护。”阿难!如何缘悭吝而有守护耶?此乃应如是知,阿难!若任何者,于任何处,一切完全无守护,即无一切守护之时,由悭吝灭,亦施设守护耶?” “世尊!实不然。” “是故,阿难!于此,有守护之因,其因缘,其集,其缘[而]称谓悭吝。 十二 如是既言,“缘悭吝而有守护。”阿难!如何缘悭吝而有守护耶?此乃应如是知,阿难!若任何者,于任何处,一切完全无悭吝,即无一切悭吝之时,由悭吝之灭,亦施设守护耶?” “世尊!实不然。” “是故,阿难!于此,有悭吝之因,其因缘,其集,其缘[而]称谓悭吝。 十三 如是既言,“缘贪着而有悭吝。”阿难!如何缘贪着而有悭吝耶?此乃应如是 知,阿难若任何者,于任何处,一切完全无贪着,即无一切贪着时,由贪着之灭, 亦施设悭吝耶?” “世尊!实不然。” “是故,阿难!于此,有悭吝之因,其因缘,其集,其缘[而]称谓贪着。 十四 如是既言,“缘欲而有贪着。”阿难!如何缘欲而有贪着耶?此乃应如是知,阿难!若任何者,于任何处,一切完全无欲,即无一切欲时,由欲之灭,亦施设贪着耶?” “世尊!实不然。” “是故,阿难!于此,有贪着之因,其因缘,其集,其缘[而]称谓欲。 十五 如是既言,“缘用而有欲。”阿难!如何缘用而有欲耶?此乃应如是知,阿难!若任何者,于任何处,一切完全无用,即无一切用时,由用之灭,亦施设欲耶?” “世尊!实不然。” “是故,阿难!于此,有欲之因,其因缘,其集,其缘[而]称谓用。 十六 如是既言,“缘利而有用。”阿难!如何缘利而有用耶?此乃应如是知,阿难!若任何者,于任何处,一切完全无利,即无一切利时,由利之灭,亦施设用耶?” “世尊!实不然。” “是故,阿难!于此,有用之因,其因缘,其集,其缘[而]称谓利。 十七 如是既言,“缘求而有利上阿难!如何缘求而有利耶?此乃应如是知,阿难!若任何者,于任何处,一切完全无求,即无一切求时,由求之灭,亦施设利耶?” “世尊!实不然。” “是故,阿难!于此,有利之因,其因缘,其集,其缘[而]称谓求。 十八 如是既言,“缘爱而有求己阿难!如何缘爱而有求耶?此乃应如是知,阿难!若任何者,于任何处,一切完全无爱--犹如:□R、有爱、非有爱””无一切爱时,由爱之灭,亦施设求耶?” “世尊!实不然。” “是故,阿难!于此,有求之因,其因缘,其集,其缘[而]称谓爱。 阿难!有如是二法,依二法之结合,则是受。 十九 如是既说,“缘触而有受。”阿难!如何缘触而有受耶?此乃应如是知,阿难!若任何者,于任何处,一切完全无触,即无一切触时””犹如:眼触、耳触、鼻触、舌触、身触、意触--由触之灭,亦施设受耶?” “世尊!实不然。” “是故,阿难!于此,有受之因,其因缘,其集,其缘[而]称谓触。 二十 如是既言,“缘名色而有触。”阿难!如何缘名色而有触耶?此乃应如是知,阿难!依彼形相,依彼标相,依彼相貌,虽有名身之施设,若无其形相、标相、相貌时,尚于色身,施设名目之触4 (心触)耶?” “世尊!实不然。” “阿难!依彼形相,依彼标相,依彼相貌,虽施设色身,若无其形相、标相、相貌时,尚于名身,施设有对触(身触)耶?” “世尊!实不然。” “阿难!依彼形相,依彼标相,依彼相貌,虽施设名身及色身,若无其形相、标相、相貌时,尚施设名目之触及有对触耶?” “世尊!实不然。” “阿难!依彼形相,依彼标相,依彼相貌,虽施设名色,若无其形相、标相、相貌时,倘施设名色耶?” “世尊!实不然。” “是故,阿难!于此,有触之因,其因缘,其集,其缘[而]称谓名色。 二一 如是既言,“缘识而有名色。”阿难!如何缘识而有名色耶?此乃应如是知,阿难!识不入母胎时,尚且名色能结成于母胎耶?” “世尊!实不然。” “阿难!识若入母胎后而消灭,名色尚能出现于[名色之]相耶?” “世尊!实不然。” “阿难!识于幼者,即在男童或女童被切断时,名色尚且能增大、成长、发达耶?” “世尊!实不然。” “是故,阿难!于此,有名色之因,其因缘,其集,其缘[而]称谓识。 二二 如是既言,“缘名色而有识。”阿难!如何缘名色而有识耶?此乃应如是知,阿难!识若不得依据于名色时,于未来,尚亦施设生、老、死、苦集之存在耶?” “世尊!实不然。” “是故,阿难!于此,有识之因,其因缘,其集,其缘[而]称谓名色。 阿难!由此范围有生、老、死、或再生,由此范围有增语道、言语道、施设道、智慧界、流转轮回,由此范围施设现相,此名色即与识俱。 二三 复次,阿难!施设我者,至何种程度耶?阿难!施设我为有色、有量者说:“我之我是有色、有量。”又阿难!施设我为有色、无量者说:“我之我是有色、无量。”又阿难!施设我为无色、有量者说:“我之我是无色、有量。”又阿难!施设我为无色、无量者说:“我之我是无色、无量。” 二四 阿难!此中,施设我而说有色、有量者,或于现世,施设我而说有色、有量;或于来世,施设我而说有色、有量。而思惟:“若与此有异相者,我将令合致此相。”是故,阿难!彼执我为有色、有量是耶见,盖,可为至言。 阿难!此中,施设我而说有色、无量者,或于现世,施设我而说有色、无量;或于来世,施设我而说有色、无量。而思惟:“若与此有异相者,我将令合致此相。”是故,阿难!彼执我为有色、无量是耶见,盖,可为至言。 阿难!此中,施设我而说无色、有量者,或于现世,施设我而说无色、有量;或于来世,施设我而说无色、有量……乃至……于来世,施设我而说无色、无量。而思惟:“若与此有异相者,我将令合致此相。”是故,阿难!彼执我为无色、无量是耶见,盖,可为至言。 阿难!如是为施设我者之所说。 二五 阿难!不施设我,不说此者至何种程度耶?阿难!不施设我为有色、有量者,不说:“我之我是有色、有量。”又阿难!不施设我为有色、无量者,不说:“我之我是有色、无量。”又阿难!不施设我为无色、有量者,不说:“我之我是无色、有量。”又阿难!不施设我为无色、无量者,不说:“我之我是无色、无量。” 二六 阿难!此中,不施设我为有色、有量,不作此说者:或于现世,不施设我为有色、有量,不作此说;或于来世,不施设我为有色、有量,不作此说;不思惟:“若与此有异相者,我不令合致此相。”是故,阿难!彼不执我为有色、有量之邪见,盖,可为至言。 阿难!此中,不施设我为有色、无量,不作此说者:或于现世,不施设我为有色、无量,不作此说;或于来世,不施设我为有色、无量,不作此说;不思惟:“若与此有异相者,我不令合致此相。”是故,阿难!彼不执我为有色、无量之邪见,盖,可为至言。 阿难!此中,不施设我为无色、有量,不作此说者:或于现世,不施设我为无色、有量,不作此说;或于来世,不施设我为无色、有量,不作此说;不思惟:“若与此有异相者,我不令合致此相。”是故,阿难!彼不执我为无色、有量之邪见,盖,可为至言。 阿难!此中,不施设我为无色、无量,不作此说者:或于现世,不施设我为无色、无量,不作此说:或于来世,不施设我为无色、无量,不作此说:不思惟:“ 若与此有异相者,我不令合致此相。”是故,阿难!彼不执我为无色、无量之邪见,盖,可为至言。 阿难!如是,不施设我者不作是说。 二七 阿难!要如何观察我耶?阿难!对于受:或以“受是我之我。”或以“受实非我之我,不得感受者,即是我之我。”阿难!如是观察我。或以“受实非我之我,又不得感受者亦非我之我,我应依我之领纳,即受之法,始是我之我。”阿难!如是观察我。 二八 阿难!此中,对于言受是我之我者,不得不如是言.“友!此受有三,是乐受、苦受、不苦不乐受。此等三受之中,汝见何为我耶?” 阿难!若于某时,领纳乐受,其同时不领纳苦受,又不领纳不苦不乐受,其时应唯领纳乐受。阿难!若又于某时,领纳苦受,其同时不领纳乐受,又不领纳不苦不乐受,其时应唯领纳苦受。阿难!若又于某时,领纳不苦不乐受,其同时不领纳乐受,又不领苦受,其时应唯领纳不苦不乐受。 二九 阿难!乐受实是无常、有为、缘起之法、灭尽之法、败坏之法、离欲之法、灭法也。阿难!苦受亦实是无常、有为、缘起之法、灭尽之法、败坏之法、离欲之法、灭法也。阿难!不苦不乐受亦实是无常、有为、缘起之法、灭尽之法、败坏之法、离欲之法、灭法也。若领纳乐受,还是思惟:“此是我之我”者,彼又依于乐受之灭,实应不得思惟:“我之我灭。”若领纳苦受,还是思惟:“此是我之我”者,彼又依于苦受之灭,实应不得思惟:“我之我灭。”若领纳不苦不乐受,还是思惟:“此是我之我”者,彼又依于不苦不乐受之灭,实应不得思惟:“我之我灭。” 对如是言:“受是我之我”者,要于现见之法,观察我是无常、乐、苦皆[归于消]灭之生灭法。阿难!是故,依此,不可能观察“受是我之我。” 三十 阿难!此中,又言:“受实非我之我,不得感受者,即是我之我。”对彼应如是言:“友!无一切所受之处,于其处还得思惟“有我”耶?” “世尊!实不然。” “阿难!是故,依此,不可能观察“受实非我之我,不得感受者,即是我之我。” 三一 阿难!此中,又言:“受实非我之我,我之我亦非不得感受者,我应依我之领纳,即我之我是受法”对彼应如是言:“友!一切感受完全消灭时,即无一切受,由此受之灭,还得有思惟:于此“有我之我”耶?” “世尊!实不然。” “是故,阿难!依此,不可能观察“受实非我之我,不得感受者亦非我之我,我应我之领纳,即我是受法。” 三二 阿难!是故,比丘不观察受是我,亦不观察不得感受者是我:又不观察我应依我之领纳,即我之我是受法。不观如是之我者,彼于世间之任何者皆不执着。不执着故,无有恐怖。无有恐怖故,唯独般涅槃,自知:“生已尽、梵行已立、所作已作、更无后有。”阿难!如是,心解脱之比丘,不问:“如来死后有耶?”若彼执着是言者,彼则非正。不问:“如来死后无耶?”若彼执着是言者,彼则非正。不问:“如来死后亦无耶?”若彼执着是言者,彼则非正。不问:“如来死后亦非有亦非无耶?”若彼执着是言者,彼则非正。此乃依如何之因由耶?阿难!比丘由此范围证知增语道、言语道、施设道、智慧界、流转轮回5而解脱。对证知如是解脱之比丘,不知不见[之徒],执着[是见]者则不正。 三三 阿难!彼识住有七,处有二。何者为七[种识住]?阿难!有种种身、种种想之有情,即人、一类天神与一类堕地狱者,此为第一识住。 阿难!有种种身,一类想之有情,即有依初禅而生之梵众天,此为第二识住。 阿难!有一类身,种种想之有情,即光音天,此为第三识住。 阿难!有一类身,一类想之有情,即偏净天,此为第四识住。 阿难!有超一切色想,超有对想,不作意种种想,是“空无边”而生于空无边处之有情6,此为第五识住者。 阿难!有超一切空无边处,是“识无边”而生于识无边处之有情,此为第六识住。 阿难!有超一切识无边处,是“无所有”而生于无所有处之有情,此为第七识住。 [二处者,第一]是无想有情处,第二是非想非非想处。 三四 阿难!此中,有种种身、种种想之有情,即人、一类天神及一类堕地狱者,为第一识住,如此者,阿难!实又知其集、知其灭、知其福、知其祸、知其[由轮回之]出离。且彼还得此[识住]而欢喜耶?” “世尊!实不然。” “阿难!此中,超一切识无边处,是“无所有”而无所有处者,为第七识住,如此者,阿难!实又知其集、知其灭、知其福、知其祸、知其[由轮回之]出离,且彼还得此[识住]而欢喜耶?” “世尊!实不然。” “阿难!此中,无想有情处是如是,如此者,阿难!实又知其集、知其灭、知其福、知其祸、知其[由轮回之]出离,且彼得依此[处]而欢喜耶?” “世尊!实不然。” “阿难!此中,非想非非想处是如是,如此者,阿难!实又知其集、知其灭、知其福、知其祸、知其[由轮回之]出离,且彼还得依此[处]而欢喜耶?” “世尊!实不然。” “是故,阿难!比丘如实知此等之七识住及此等二处之集、灭、福、祸、出离,由生(缘起)而解脱。阿难!此比丘名为慧解脱。 三五 阿难!此解脱有八,何为八耶?有色者观色,此为第一解脱。 内无色、有想者观外色,此为第二解脱。唯“清净”[观]解脱,此为第三解脱。 起一切色想,起一切有对想,不作意种种想,“空是无边”,连空无边处而住。此为第四解脱。 超一切空无边处,“识是无边”,达识无边处而住。此为第五解脱。 超一切识无边处,“是无所有”,达无所有处而住。此为第六解脱。 超一切无所有处,达非想非非想处而住。此为第七解脱。 超一切非想非非想处,达想受灭尽而住。此为第八解脱。 三六 阿难!是故,比丘顺入于此等之八解脱,或逆入,或顺入,乐时、乐所,只要于乐之间,出入此,如是,由有漏之灭--于现见之法自知,现证此--达无漏心解脱、慧解脱而住。阿难!此比丘名为俱解脱(者)。阿难!此俱解脱之外,且无更殊胜之解脱。” 世尊如是说已,长老阿难闻世尊之所说,欢喜踊跃。 注: 1 .“如丝缕缠结”tantakulaka-jata,于翻译名义集有tantra-jala-jatah(如乱发),如神博士 之推定,应是相当此巴利语之梵语tantra-kulaka-jatah之误。 2 .“如肿物所蔽”gulagunthika-jata名义集,此相当于汉译(北传)之“如乱丝”。 3 .“天之天相”devanam va devattaya,人本欲生经、大因经,作神神种,天天种,devatta 是“天之事”或“天之本性”的意义,两者文法上之格有不同,今以“天之天相”译之。 4 .“名目之触”adhivacana-samphassa对语于其次出“有对之触”patigha-samphassa名色 之“名”指五蕴中受、想、行、识的心,以知心是唯名而无形体。色是极微所成之质碍谓有色蕴。而直译为名目之触,即前者当名之触,于本文括孤中,率直表现此义,以载大缘方便经之译语:“心触”。对此,“有对触”,是对色之触,此文以载同经译语之“身触”。然 adhivacana中阿含大因缘经,译为增语。 5 .底本yavata vatta子虽重复,但于异本不重复,今信异本篇正确,故从之而译,因为此于底本第二二节不重复。 6 .原,文satta是satta之误。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