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第九 赡波犍度 一(一)尔时,佛世尊住瞻波国迦迦池边。尔时,于迦尸国有婆娑婆村,住处有比丘迦叶姓1者,为执事2,心生思念:「如何能令未来善美比丘来,已来善美比丘令安乐久住,令此处得隆盛、增长、广大耶?」因而戮力。尔时,有多数比丘,于迦尸国游行,到婆娑婆村。迦叶姓比丘见彼诸比丘从远方来,见而设床座,置洗足水、足台、足布,迎之而取钵、衣,问要水耶?供洗浴,供粥、嚼食、噉食。时,彼诸客比丘心生思念:「此住处比丘贤能也,供洗浴,亦供粥、嚼食、噉食。我等于此处婆娑婆村居住。」时,彼诸客比丘乃于是处婆娑婆村居住。 (二)时,迦叶姓比丘心生思念:「此诸客比丘远来疲倦既息,前不辨往来〔食处〕,今能辨往来。为他人尽寿戮力实难,乞求于众人之间亦甚不快,我当不再供粥、嚼食、噉食矣。」乃不戮力奉彼粥、嚼食、噉食矣。时,彼诸客比丘心生思念:「前住此处比丘供洗浴,供粥、嚼食、噉食,彼今不再奉粥、嚼食、噉食矣。此住处比丘邪恶,我等举此住处比丘。」 (三)时,彼诸客比丘集会,言迦叶姓比丘曰:「前汝供洗浴,供粥、嚼食、噉食。汝今不供粥、嚼食、噉食矣。汝堕罪,汝见此罪耶?」「于我不见罪。」时,彼诸比丘以不见罪,举迦叶姓比丘。时,迦叶姓比丘心生思念:「我不知此罪耶?非罪耶?我犯耶?不犯耶?我应被举耶?不应被举耶?如法耶?非如法耶?有过耶?无过耶?应理耶?不应理耶?我当往瞻波,以此事请问世尊。」 (四)时,迦叶姓比丘收藏卧具床座,持钵、衣,向瞻波国而去,顺次诣瞻波国世尊住处。诣而敬礼世尊,坐于一面。佛世尊与诸客比丘俱相致问是常法也。时,世尊言迦叶姓比丘曰:「比丘!忍耶?足耶?远路而来不疲倦耶?比丘!汝由何处来耶?」「世尊!忍!世尊!足!我由道路而来,不疲倦。 (五)于迦尸国有婆娑婆村。世尊!我乃是其住处比丘,为执事,思念:『如何能使未来善美比丘来,已来善美比丘令能安乐住,使此住处得隆盛、增长、广大耶?』因而戮力。时有多数比丘于迦尸国游行,至婆娑婆村。我见彼诸比丘从远方而来……〔乃至〕……时,我生思念:『问……。』世尊!为此故,我来也。」 (六)「比丘!此非罪也,不成罪。汝非犯也,无犯。不举汝也,非被举。举汝者,非如法也、有过也、不应理也。比丘!汝往彼婆娑婆村居住!」「唯!唯!」迦叶姓比丘应诺世尊,即从座而起,敬礼世尊,右绕向婆娑婆村而去。 (七)时,彼诸客比丘于后生悔,生追悔:「我等有不利,无得利;我等有恶得,无善得。何以故?我等无事、无因举清净无罪比丘故也。我等当往瞻波国,于世尊处以过白过。」时,彼诸客比丘收藏卧具床座,持钵、衣,向瞻波国而去,顺次诣瞻波国世尊住处。诣而敬礼世尊,坐于一面。佛世尊与诸客比丘俱相致候是常法也。时,世尊言彼诸比丘曰:「诸比丘!忍耶?足耶?由道路而来,疲倦耶?诸比丘!汝等由何处来耶?」「世尊!忍!世尊!足!我等由道路来,不疲倦。于迦尸国有婆娑婆村,世尊!我等从彼处来也。」 (八)「诸比丘!汝等举彼住处比丘耶?」「然!」「诸比丘!依何事、何因耶?」「世尊!无事、无因也。」佛世尊呵责之曰:「诸比丘!不相合、〔不随顺、不相称、非沙门法、不相应、〕非事也。诸愚人!汝等如何无事、无因举清净无罪比丘耶?诸愚人!如此非令未信者得信也。」呵责、说法,告诸比丘曰:「诸比丘!不得无事、无因举清净无罪比丘,举者堕恶作。」 (九)时,彼诸比丘即从座起,偏袒上衣,以头面礼世尊足,白世尊言:「我等为过失所侵,犹如愚者、痴者、不善者,所以我等无事、无因举清净无罪比丘故也。世尊!若尔,请以我等之过为过而受之,为未来律仪故。」「诸比丘!汝等实为过失所侵,犹如愚者、痴者、不善者,所以汝等无事、无因举清净无垢比丘故也。诸比丘!汝等以过为过而见之,如法侮过故我受此。以过为过而见之,如法悔过以资未来律仪者,于圣者律为增长也。」 -------〔迦叶姓比丘〕终------- 二(一)时,瞻波国诸比丘如此作羯磨,谓:作非法别众羯磨,作非法和合羯磨,作如法别众羯磨,作似法别众羯磨,作似法和合羯磨。以一人举一人,以一人举二人,以一人举多人,以一人举僧伽,以二人举一人,以二人举二人,以二人举多人,以二人举僧伽,以多人举一人,以多人举二人,以多人举多人,以多人举僧伽,以僧伽举僧伽。 (二)少欲诸比丘忿怒、非难:「如何瞻波国诸比丘,如此作羯磨:作非法别众羯磨……作似法和合羯磨。以一人举一人……以僧伽举僧伽耶?」时,彼诸比丘以此事白世尊,〔世尊曰:〕「诸比丘!瞻波国诸比丘如此作羯磨:作非法别众羯磨……以僧伽举僧伽,真实否?」「世尊!真实也。」佛世尊呵责:「诸比丘!彼诸愚人所为不相合、〔不随顺、不相称、非沙门法、不相应、〕非事也。诸比丘!如何彼诸愚人如此作羯磨:作非法别众羯磨……以僧伽举僧伽耶?诸比丘!如此非使未信者得信也。」呵责、说法,告诸比丘曰: (三)「诸比丘!非法别众羯磨不成羯磨,不得作;非法和合羯磨不成羯磨,不得作;似法和合羯磨不成羯磨,不得作。以一人举一人不成羯磨,不得作……以僧伽举僧伽不成羯磨,不得作。 (四)诸比丘!羯磨有四,谓:非法别众羯磨、非法和合羯磨、如法别众羯磨、如法和合羯磨也。诸比丘!此中非法别众羯磨,诸比丘!此非法与别众,有过、不应理之羯磨也。诸比丘!不得作如此羯磨,而不许如此羯磨。诸比丘!此中非法和合羯磨,诸比丘!此非法故有过,不许……。诸比丘!此中如法别众羯磨,诸比丘!此别众故有过,不许……。诸比丘!此中如法和合羯磨,诸比丘!此如法与和合故无过、应理之羯磨也。诸比丘!应作如此羯磨,而许如此羯磨。诸比丘!因此故,于此处『我等如此作如法和合羯磨。』如此,诸比丘!应当学。」 三(一)尔时,六群比丘如此作羯磨,谓:作非法别众羯磨,作非法和合羯磨,作如法别众羯磨,作似法别众羯磨,作似法和合羯磨,作无表白有唱说羯磨,作无唱说有表白羯磨,作无表白无唱说羯磨,作违法羯磨,作违律羯磨,作违师教羯磨,作受呵责羯磨,作非法羯磨,作有过羯磨,作不应理羯磨。少欲诸比丘忿怒、非难:「为何六群比丘作如此羯磨,作非法别众羯磨……作受呵责、非法3、有过、不应理羯磨耶?」时,彼诸比丘以此事白世尊,〔世尊曰〕:「诸比丘!六群比丘作如此羯磨,作非法别众羯磨……作受呵责非法、有过、不应理羯磨,真实耶?」「世尊!真实也。」……乃至……呵责、说法已,告诸比丘曰: (二)「诸比丘!非法别众羯磨不成羯磨,不得作……似法和合羯磨不成羯磨,不得作。诸比丘!无表白有唱说羯磨不成羯磨,不得作。诸比丘!无唱说有表白羯磨不成羯磨,不得作。诸比丘!无表白无唱说羯磨不成羯磨,不得作。诸比丘!违法羯磨不成羯磨,不得作。诸比丘!违律羯磨不成羯磨,不得作。诸比丘!违师教羯磨不成羯磨,不得作。诸比丘!受呵责、非法、有过、不应理之羯磨不成羯磨,不得作。 (三)诸比丘!羯磨有六,谓:非法羯磨、别众羯磨、和合羯磨、似法别众羯磨、似法和合羯磨、如法和合羯磨也。诸比丘!何为非法羯磨耶?诸比丘!白二羯磨以一白而作羯磨,羯磨不唱说,非法羯磨也。诸比丘!白二羯磨以二白作羯磨,羯磨不唱说,非法羯磨也。诸比丘!白二羯磨以一羯磨说而作羯磨,不表白者,非法羯磨也。诸比丘!白二羯磨以二羯磨说而作羯磨,不表白者,非法羯磨也。 (四)诸比丘!白四羯磨以一白而作羯磨,羯磨不唱说,非法羯磨也。诸比丘!白四羯磨以二表白而作羯磨……以三表白而作羯磨……以四表白而作羯磨,羯磨不唱说,非法羯磨也。诸比丘!白四羯磨以一羯磨说而作羯磨……以二羯磨说而作羯磨……以三羯磨说而作羯磨……以四羯磨说而作羯磨,不表白者,非法羯磨也。诸比丘!如此名为非法羯磨也。 (五)诸比丘!何为别众羯磨耶?诸比丘!白二羯磨所需比丘未到,应与清净欲4者未与清净欲,现前〔比丘〕呵责,此别众羯磨也。诸比丘!白二羯磨所需比丘已至,应与清净欲者未与清净欲,现前〔比丘〕呵责,此别众羯磨也。诸比丘!白二羯磨所需之比丘已至,应与清净欲者已与清净欲,现前〔比丘〕呵责,此别众羯磨也。诸比丘!白四羯磨……别众羯磨也。诸比丘!如此名为别众羯磨也。 (六)诸比丘!何为和合羯磨耶?诸比丘!白二羯磨所需比丘已至,应与清净欲者已与清净欲,现前〔比丘〕不呵责,此和合羯磨也。诸比丘!白四羯磨……不呵责,此和合羯磨也。诸比丘!如此名为和合羯磨也。 (七)诸比丘!何为似法别众羯磨耶?诸比丘!白二羯磨先羯磨唱说后表白,所需比丘未来,应与清净欲者未与清净欲,现前〔比丘〕呵责,此似法别众羯磨也。诸比丘!白二羯磨先羯磨唱说后表白,所需比丘已至,应与清净欲者未与清净欲,现前〔比丘〕呵责,此似法别众羯磨也。诸比丘!白二羯磨先羯磨唱说后表白,所需比丘已至,应与清净欲者已与清净欲,现前〔比丘〕呵责,此似法别众羯磨也。诸比丘!白四羯磨……似法别众羯磨也。诸比丘!如此名为似法别众羯磨。 (八)诸比丘!何为似法和合羯磨耶?诸比丘!白二羯磨先羯磨唱说后表白,所需比丘已至,应与清净欲者已与清净欲,现前〔比丘〕不呵责,此似法和合羯磨也。诸比丘!白四……不呵责,此似法和合羯磨也。诸比丘!如此名为似法和合羯磨。 (九)诸比丘!何为如法和合羯磨耶?诸比丘!白二羯磨先表白后以一羯磨说而作羯磨,所须比丘已至,应与清净欲者已与清净欲,现前〔比丘〕不呵责,此如法和合羯磨也。诸比丘!白四羯磨先表白后以三羯磨说而作羯磨,所需比丘已至,应与清净欲者已与清净欲,现前〔比丘〕不呵责,此如法和合羯磨也。诸比丘5!如此名为如法和合羯磨。 -------二~三〔非法别众等羯磨〕终------- 四(一)僧伽有五,谓:四比丘僧伽、五比丘僧伽、十比丘僧伽、二十比丘僧伽、过二十比丘僧伽也。诸比丘!此中四比丘僧伽除授戒、自恣、出罪三羯磨,其余得作一切如法和合羯磨。诸比丘!此中五比丘僧伽于中国6除授戒与出罪二羯磨,其余得作一切如法和合羯磨。诸比丘!此中十比丘僧伽除出罪一羯磨,其余得作一切如法和合羯磨。诸比丘!此中二十比丘僧伽得作一切如法和合羯磨也。 (二)诸比丘!四人众应作羯磨时,以比丘尼为第四人而作羯磨,不成羯磨,不得作。诸比丘!四人众应作羯磨时,以式叉摩那为第四人……以沙弥为第四人……以沙弥尼为第四人……以弃学者为第四人……以犯极罪者为第四人……以因不见罪而被举者为第四人……以因不忏悔罪而被举罪者为第四人……以因不舍弃恶见而被举者为第四人……以黄门为第四人……以贼住者为第四人……以归外道者为第四人……以畜生为第四人……以杀母者为第四人……以杀父者为第四人……以杀阿罗汉者为第四人……以污比丘尼者为第四人……以破和合僧者为第四人……以出〔佛身〕血者为第四人……以二根者为第四人……以异住处者为第四人……以异境界者为第四人……以神通在虚空者为第四人……以由僧伽受羯磨者为第四人而作羯磨,不成羯磨,不得作。 ----四人众可作〔终〕---- (三)诸比丘!五人众应作羯磨时,以比丘尼为第五人而作羯磨,不成羯磨,不得作……以由僧伽受羯磨者为第五人而作羯磨,不成羯磨,不得作。 ----五人众可作〔终〕---- (四)诸比丘!十人众应作羯磨时,以比丘尼为第十人而作羯磨,不成羯磨,不得作……以由僧伽受羯磨者为第十人而作羯磨,不成羯磨,不得作。 ----十人众可作〔终〕---- (五)诸比丘!二十人众应作羯磨时,以比丘尼为第二十人而作羯磨,不成羯磨,不得作……以由僧伽受羯磨者为第二十人而作羯磨,不成羯磨,不得作。 ----二十人众可作〔终〕---- (六)诸比丘!以别住者为第四人而与别住、作本日治、与摩那埵,以彼为第二十人而作出罪者,不成羯磨,不得作。诸比丘!以应受本日治之者为第四人而与别住、作本日治、与摩那埵,以彼为第二十人而作出罪者,不成羯磨,不得作。诸比丘!以应受摩那埵之人为第四人而与别住、作本日治、与摩那埵,以彼为第二十人而作出罪者,不成羯磨,不得作。诸比丘!以行摩那埵者为第四人而与别住、作本日治、与摩那埵,以彼为第二十人而作出罪,不成羯磨,不得作。诸比丘!以应受出罪者为第四人而与别住、作本日治、与摩那埵,以彼为第二十人而作出罪者,不成羯磨,不得作。 (七)诸比丘!于僧伽中一类人之呵责应受,一类人之〔呵责〕不应受。诸比丘!于僧伽中如何之人呵责不应受耶?诸比丘!于僧伽中比丘尼之呵责不应受。诸比丘!于僧伽中,式叉摩那之呵责……沙弥之……沙弥尼之……弃学者之……犯极罪者之……发狂者之……心散乱者之……受苦者之……因不见罪而被举者之……因不忏悔罪而被举者之……因不舍弃恶见而被举者之……黄门之……贼住者之……归外道者之……畜生之……杀母者之……杀父者之……杀阿罗汉者之……污比丘尼者之……破和合僧者之……出〔佛身〕血者之……二根者之……异住处者之……异境界者之……以神通在虚空者之……由僧伽受羯磨者之呵责不应受。诸比丘!于僧伽中如此人之呵责不应受也。 (八)诸比丘!于僧伽中如何人之呵责应受耶?诸比丘!有善比丘,在同住处同一界内者,纵然仅语其邻座比丘,于僧伽中应受其呵责。诸比丘!如此人之呵责应受。 (九)诸比丘!驱出有二。诸比丘!未犯应受驱出之人,而被僧伽驱出者,于某人为善驱出,于某人为恶驱出。诸比丘!未犯应受驱出之人而被僧伽驱出,其为恶驱出者如何耶?诸比丘!此处有比丘,清净无罪,僧伽若驱出彼,为恶驱出。诸比丘!如此,未犯应受驱出之人而僧伽若驱出者,谓为恶驱出也。诸比丘!未犯应受驱出之人而被僧伽驱出,其为善驱出者如何耶?诸比丘!此处有比丘,愚痴、不聪明、多罪、不受教诫、居俗家、与不随顺在家众俱住,僧伽若驱出彼,为善驱出。诸比丘!如此,未犯应受驱出之人而僧伽若驱出者,谓为善驱出。 (一○)诸比丘!解〔羯磨〕有二。诸比丘!未得解之人而僧伽若与解,于某人为善解,于某人为恶解。诸比丘!未得解之人而僧伽若与解,如何为恶解耶?诸比丘!黄门未得解,僧伽若与彼解者,为恶解。诸比丘!贼住者……归于外道者……畜生……杀母者……杀父者……杀阿罗汉者……污比丘尼者……破和合僧者……出〔佛身〕血者……二根者,未得解,僧伽若与彼解者为恶解。诸比丘!如此,未得解之人而僧伽若与解者,谓为恶解。 (一一)诸比丘!未得解之人而僧伽若与解,如何为善解耶?诸比丘!截足者……〔参照第一 大犍度七一(一)〕……盲聋哑者,未得解,僧伽与解者为善解。诸比丘!如此,未得解之人而僧伽与解者,谓为善解也。」 ----〔五种僧伽羯磨〕终---- ----婆娑婆村诵品〔终〕---- 五(一)「诸比丘!此处有比丘,无应视为罪者,僧伽若多人、若一人难彼曰:『汝犯罪汝见此罪?』彼言:『我无应视为罪者。』僧伽依不见罪而举彼,非法羯磨也。诸比丘!此处有比丘,无应忏悔罪者,僧伽若多人、若一人难彼曰:『汝犯罪,且忏悔彼罪!』彼言:『我无应忏悔罪者。』僧伽依不忏侮罪而举彼,非法羯磨也。诸比丘!此处有比丘,无应弃恶见者,僧伽若多人、若一人难彼曰:「汝有恶见,弃此恶见!』彼言:『我无应弃恶见者。』僧伽依不弃恶见而举彼,非法羯磨也。 (二)诸比丘!此处有比丘,无应见罪者,无应忏悔罪者,僧伽若多人、若一人难彼曰:『汝犯罪,汝见此罪耶?且忏悔彼罪!』彼言:『我无应见罪者,无应忏悔罪者。』僧伽依不见〔罪〕,或依不忏悔罪而举彼,非法羯磨也。 (三)诸比丘!此处有比丘,无应见罪者,无应弃恶见者,僧伽若多人、若一人难彼曰:『汝犯罪,汝见此罪耶?汝有恶见,且弃此恶见!』彼言:『我无应见罪者,我无应弃恶见者。』僧伽依不见〔罪〕,或依不舍弃〔恶见〕而举彼,非法羯磨也。 (四)诸比丘!此处有比丘,无应忏悔罪者,无应弃恶见者。僧伽若多人、若一人难彼曰:『汝犯罪,且忏悔此罪;汝有恶见,且弃此恶见!』彼言:『我无应忏悔罪者,我无应弃恶见者。』僧伽依不忏悔〔罪〕、或依不弃〔恶见〕而举彼,非法羯磨也。 (五)诸比丘!此处有比丘,无应见罪者,无应忏悔罪者,无应弃恶见者。僧伽若多人、若一人难彼曰:『汝犯罪,汝见此罪耶?且忏悔此罪;汝有恶见,且弃此恶见!』彼言:『我无应见罪者,我无应忏悔罪者,我无应弃恶见者。』僧伽依不见〔罪〕、或依不忏悔〔罪〕、或不弃〔恶见〕而举彼,非法羯磨也。 (六)诸比丘!此处有比丘,有应见罪者。僧伽若多人、若一人难彼曰:『汝犯罪,汝见此罪耶?』彼言:『然!我见。』僧伽依不见罪而举彼,非法羯磨也。诸比丘!此处有比丘,有应忏悔罪者。僧伽若多人、若一人难彼曰:『汝犯罪,且忏悔彼罪!』彼言:『然!我忏悔。』僧伽依不忏悔罪而举彼,非法羯磨也。诸比丘!此处有比丘,有应弃恶见者。僧伽若多人、若一人难彼曰:『汝有恶见,且弃此恶见!』彼言:『然!我舍弃。』僧伽依不弃恶见而举彼,非法羯磨也。 (七)诸比丘!此处有比丘,有应见罪者,有应忏悔罪者……乃至……有应见罪者,有应弃恶见者……有应忏悔罪者,有应弃恶见者……有应见罪者,有应忏悔罪者,有应弃恶见者。僧伽若多人、若一人难彼曰:『汝犯罪,汝见此罪耶?且忏悔彼罪!汝有恶见,弃此恶见!』彼言:『然!我见,然!我忏悔,然!我舍弃。』僧伽依不见、或不忏悔、或依不弃〔恶见〕而举彼,非法羯磨也。 (八)诸比丘!此处有比丘,有应见罪者。僧伽若多人、若一人难彼曰:『汝犯罪,汝见此罪耶?』彼言:『我无应见罪者。』僧伽依不见罪而举彼,如法羯磨也。诸比丘!此处有比丘,有应忏悔罪者。僧伽若多人、若一人难彼曰:『汝犯罪,忏悔彼罪!』彼言:『我无应忏悔罪者。』僧伽依不忏悔〔罪〕而举彼,如法羯磨也。诸比丘!此处有比丘,有应弃恶见者。僧伽若多人、若一人难彼曰:『汝有恶见,且弃此恶见!』彼言:『我无应弃恶见者。』僧伽依不弃恶见而举彼,如法羯磨也。 (九)诸比丘!此处有比丘,有应见罪者,有应忏悔罪者……有应见罪者,有应弃恶见者……有应忏悔罪者,有应弃恶见者……有应见罪者,有应忏侮罪者,有应弃恶见者。僧伽若多人、若一人难彼曰:『汝犯罪,汝见此罪耶?且忏悔彼罪!汝有恶见,且弃此恶见!』彼言:『我无应见罪者,我无应忏悔罪者,我无应弃恶见者。』僧伽依不见〔罪〕、或依不忏侮、或依不弃〔恶见〕而举彼,如法羯磨也。 ----(不见罪等羯磨) 终---- 六(一)时,具寿优波离诣世尊住处,诣已,敬礼世尊,坐于一面。于一面坐已,具寿优波离白世尊:「和合僧应令〔当事比丘〕现前而作羯磨,若不令现前而作者,此为如法羯磨、毘尼羯磨耶?」「优波离!此非法羯磨也、非毘尼羯磨也。」 (二)「应问和合僧而作之羯磨,不问而作;应令自言而作羯磨,不令自言而作;应与忆念毘尼者,与不痴毘尼;应与不痴毘尼者,作实觅羯磨;应作实觅羯磨者,作呵责羯磨;应作呵责羯磨者,作依止羯磨;应作依止羯磨者,作驱出羯磨;应作驱出羯磨者,作下意羯磨;应作下意羯磨者,作举罪羯磨;应作举罪羯磨者,与别住;应与别住者,与本日治;应与本日治者,与摩那埵;应与摩那埵者,与出罪;应与出罪者,授具足戒。此为如法羯磨、毘尼羯磨耶?」 (三)「优波离!此非法羯磨也、非毘尼羯磨也。优波离!和合僧应令现前而作之羯磨,不令现前而作,优波离!如此者,非法羯磨、非毘尼羯磨也。如此,于僧伽有过。优波离!应问和合僧而作之羯磨,不问而作;应令自言而作……应与出罪者,授具足戒。优波离!如此非法羯磨、非毘尼羯磨也。如此,于僧伽有过。」 (四)「和合僧应令现前而作之羯磨,令现前而作者,此为如法羯磨、毘尼羯磨耶?」「优波离!此如法羯磨也、毘尼羯磨也。」「应问和合僧而作之羯磨,问而后作;应令自言而作之羯磨,令自言而作;应与忆念毘尼者,即与忆念毘尼……应与出罪者,与出罪;应授具足戒者,授具足戒。此为如法羯磨、毘尼羯磨耶?」「优波离!此如法羯磨也,毘尼羯磨也。优波离!和合僧应令现前而作之羯磨,令现前而作者,优波离!如此如法羯磨、毘尼羯磨也。如此者,于僧伽无过。优波离!应问而作之羯磨,问而作者……应授具足戒者,授具足戒。优波离!如此者,如法羯磨、毘尼羯磨也。如此者,于僧伽无过也。」 (五)「和合僧应与忆念毘尼者,与不痴毘尼;应与不痴毘尼者,与忆念毘尼。此为如法羯磨、毘尼羯磨耶?」「优波离!非法羯磨、非毘尼羯磨也。」「和合僧应与不痴毘尼者,作实觅羯磨;应作实觅羯磨者,与不痴毘尼;应作实觅羯磨者,作呵责羯磨;应作呵责羯磨者,作实觅羯磨;应作呵责羯磨者,作依止羯磨;应作依止羯磨者,作呵责羯磨;应作依止羯磨者,作驱出羯磨;应作驱出羯磨者,作依止羯磨;应作驱出羯磨者,作下意羯磨;应作下意羯磨者,而作驱出羯磨;应作下意羯磨者,作举罪羯磨;应作举罪羯磨者,作下意羯磨;应作举罪羯磨者,与别住;应与别住者,作举罪羯磨;应与别住者,与本日治;应与本日治者,与别住;应与本日治者,与摩那埵;应与摩那埵者,与本日治;应与摩那埵者,与出罪;应与出罪者,与摩那埵;应与出罪者,授具足戒;应授具足戒者,与出罪。此为如法羯磨、毘尼羯磨耶?」 (六)「优波离!此非法羯磨也、非毘尼羯磨也。优波离!和合僧应与忆念毘尼者,与不痴毘尼;应与不痴毘尼者,与忆念毘尼。优波离!如此者,非法羯磨、非毘尼羯磨也。如此者,于僧伽有过。优波离!和合僧应与不痴毘尼者,作实觅羯磨……应授具足戒者,与出罪。优波离!如此者,非法羯磨、非毘尼羯磨也。如此者,于僧伽有过。」 (七)「和合僧应与忆念毘尼者,与忆念毘尼;应与不痴毘尼者,与不痴毘尼。此为如法羯磨、毘尼羯磨耶?」「优波离!此如法羯磨、毘尼羯磨也。」「和合僧应与不痴毘尼者,与不痴毘尼;应作实觅羯磨者,作实觅羯磨……应与出罪者,与出罪;应授具足戒者,授具足戒。此为如法羯磨、毘尼羯磨耶?」 (八)「优波离!此如法羯磨、毘尼羯磨也。优波离!和合僧应与忆念毘尼者,与忆念毘尼;应与不痴毘尼者,与不痴毘尼。优波离!如此者,如法羯磨、毘尼羯磨也。如此者,于僧伽无过。优波离!和合僧应与不痴毘尼者,与不痴毘尼……应授具足戒者,授具足戒。优波离!如此者,如法羯磨、毘尼羯磨也。如此者,于僧伽无过。」 (九)时,世尊告诸比丘曰:「诸比丘!和合僧应与忆念毘尼者,与不痴毘尼。诸比丘!如此者,非法羯磨、非毘尼羯磨也。如此者,于僧伽有过。诸比丘!和合僧应与忆念毘尼者,作实觅羯磨;应与忆念毘尼者,作呵责羯磨……应与忆念毘尼者,授具足戒。诸比丘!如此者,非法羯磨、非毘尼羯磨也。如此者,于僧伽有过。诸比丘!和合僧应与不痴毘尼者,作实觅羯磨。诸比丘!如此者,非法羯磨、非毘尼羯磨也。如此者,于僧伽有过。诸比丘!和合僧应与不痴毘尼者,作呵责羯磨……应与不痴毘尼者,授具足戒;应与不痴毘尼者,与忆念毘尼。诸比丘!如此者,非法羯磨、非毘尼羯磨也。如此者,于僧伽有过。诸比丘!和合僧应作实觅羯磨者……应授具足戒者,与出罪。诸比丘!如此者,非法羯磨、非毘尼羯磨也。如此者,于僧伽有过。」 ----(优波离所问诵品) 终---- 七(一)「诸比丘!此处有比丘,常诉讼、斗诤、争论、喧吵,于僧伽起诤事。此中诸比丘心生思念:『此比丘常诉讼……乃至……于僧伽起诤事,我等为彼作呵责羯磨。』彼等为彼作非法别众呵责羯磨。彼从彼住处往他住处,是处诸比丘心生思念:『此比丘由僧伽受非法别众呵责羯磨,我等为彼作呵责羯磨。』彼等为彼作非法和合呵责羯磨。彼从彼住处往他住处,是处诸比丘……『……受非法和合呵责羯磨,我等为彼作呵责羯磨。』彼等为彼作如法别众呵责羯磨。彼从彼住处往他……『……受如法别众呵责羯磨,我等为彼作呵责羯磨。』彼等为彼作似法别众呵责羯磨。彼从彼住处往他……『……受似法别众呵责羯磨,我等为彼作呵责羯磨。』彼等为彼作似法和合呵责羯磨。 (二)诸比丘!此处有比丘,常诉讼……于僧伽起诤事。此中诸比丘心生思念:『此比丘常诉讼……于僧伽起诤事,我等为彼作呵责羯磨。』彼等为彼作非法和合呵责羯磨。彼从彼住处往他住处,是处诸比丘心生思念:『此比丘由僧伽受非法和合呵责羯磨,我等为彼……』……〔作〕如法别众〔呵责羯磨〕。彼从彼住处……〔作〕似法别众〔呵责羯磨〕。彼从彼住处……〔作〕似法和合〔呵责羯磨〕。彼从彼住处……〔作〕非法别众〔呵责羯磨〕。 (三)诸比丘!此处有比丘,常诉讼……于僧伽起诤事。此中诸比丘心生思念:『此比丘常诉讼……于僧伽起诤事,我等为彼作呵责羯磨。』彼等为彼作如法别众呵责羯磨……〔作〕似法别众……似法和合……非法别众……非法和合〔呵责羯磨〕。 (四)诸比丘!此处有比丘,常诉讼……于僧伽起诤事。此中诸比丘心生思念:『此比丘常诉讼……于僧伽起诤事,我等为彼作呵责羯磨。』彼等为彼作似法别众呵责羯磨……〔作〕似法和合……非法别众……非法和合……如法别众〔呵责羯磨〕。 (五)诸比丘!此处有比丘,常诉讼……于僧伽起诤事。此中诸比丘心生思念:『此比丘常诉讼……于僧伽起诤事,我等为彼作呵责羯磨。』彼等为彼作似法和合呵责羯磨……〔作〕非法别众……非法和合……如法别众……似法别众〔呵责羯磨〕。 (六)诸比丘!此处有比丘,愚痴、暗昧而犯种种罪,不受教诫,与在家人交往,与不随顺在家众俱住。此中诸比丘心生思念:『此比丘愚痴、暗昧而……俱住,我等为彼作依止羯磨。』彼等为彼作非法别众依止羯磨。彼从彼住处往他住处,是处诸比丘心生思念:『此比丘由僧伽受非法别众依止羯磨,我等为彼作依止羯磨。』彼等为彼作非法和合依止羯磨……乃至……〔作〕如法别众、似法别众、似法和合〔依止羯磨〕。(如上应作环说)。 (七)诸比丘!此处有比丘,污他家,行恶行。此中诸比丘心生思念:『此比丘污他家,行恶行,我等为彼作驱出羯磨。』彼等为彼作非法别众驱出羯磨……〔同第九瞻波犍度七(六)〕……〔作〕似法和合〔驱出羯磨〕。(亦如上作环说)。 (八)诸比丘!此处有比丘,以恶口骂詈在家人。此中诸比丘心生思念:〔此比丘以恶口骂詈在家人,我等为彼作下意羯磨。』彼等为彼作非法别众下意羯磨……〔同第九 瞻波犍度七(六)〕……〔作〕似法和合〔下意羯磨〕。(亦如上作环说)。 (九)诸比丘!此处有比丘,犯罪不欲见罪。此中诸比丘心生思念:『此比丘犯罪,不欲见罪,我等为彼依不见罪作举罪羯磨。』彼等为彼依不见罪,作非法别众举罪羯磨……〔同第九 瞻波犍度七(六)〕……〔作〕似法和合〔举罪羯磨〕。(亦作环说)。 (一○)诸比丘!此处有比丘,犯罪,不欲忏悔罪。此中诸比丘心生思念:〔此比丘犯罪,不欲忏悔罪,我等为彼依不忏悔罪,作举罪羯磨。』彼等为彼依不见忏侮罪,作非法别众举罪羯磨……〔同第九 瞻波犍度七(六)〕……〔作〕似法和合〔举罪羯磨〕。(亦作环说)。 (一一)诸比丘!此处有比丘,不欲弃恶见。此中诸比丘心生思念:『此比丘不欲弃恶见,我等为彼依不弃恶见,作举罪羯磨。』彼等为彼依不弃恶见,作非法别众举罪羯磨……〔同第九 瞻波犍度七(六)〕……〔作〕似法和合〔举罪羯磨〕。(亦作环说)。 (一二)诸比丘!此处有比丘,虽受僧伽呵责羯磨,正行、谨慎而欲出罪,乞解呵责羯磨。此中诸比丘心生思念:『此比丘由僧伽受呵责羯磨,……正行……乞解……,我等为彼解呵责羯磨。』彼等为彼作非法别众解呵责羯磨。彼从彼住处往他住处,是处诸比丘心生思念:『此比丘由僧伽受非法别众解呵责羯磨,我等为彼解呵责羯磨。』彼等为彼作非法和合解呵责羯磨……以如法别众……以似法别众……以似法和合〔解呵责羯磨〕。 (一三)诸比丘!此处有比丘,由僧伽受呵责羯磨,正行、谨慎而欲出罪,乞解呵责羯磨。此中诸比丘心生思念:「此比丘……乞解……。我等为彼解呵责羯磨。』彼等为彼作非法和合解呵责羯磨……〔同第九 瞻波犍度二-五〕……作似法别众〔解呵责羯磨〕。 (一四)诸比丘!此处有比丘,由僧伽受依止羯磨,正行、谨慎而欲出罪,乞解依止羯磨……〔同第九 瞻波犍度一二-一三〕……诸比丘!此处有比丘,由僧伽受驱出羯磨……已受下意羯磨……依不见罪,已受举罪羯磨……依不忏悔罪,已受举罪羯磨……依不舍恶见,已受举罪羯磨……(应作环说)。 (一五)诸比丘!此处有比丘,常诉讼……于僧伽起诤事。此中诸比丘心生思念:『此比丘常诉讼……乃至……于僧伽起诤事,我等为彼作呵责羯磨。』彼等为彼作非法别众呵责羯磨。是处僧伽起诤论而言:『非法别众羯磨也,非法和合羯磨也,如法别众羯磨也,似法别众羯磨也,似法和合羯磨也,未作羯磨,作恶羯磨,应复作羯磨。』诸比丘!此中,说『非法别众羯磨』之诸比丘与说『未作羯磨、作恶羯磨、应复作羯磨』之诸比丘,为如法说者。 (一六)诸比丘!此处有比丘,常诉讼……彼等为彼作非法和合呵责羯磨。是处之……诸比丘!此中,说『非法和合羯磨』之诸比丘与说『未作羯磨、作恶羯磨、应复作羯磨』之诸比丘,为如法说者。诸比丘!此处有比丘,常诉讼……如法别众……似法别众……似法和合……于此……之诸比丘,为如法说者。 (一七)诸比丘!此处有比丘,愚痴、暗昧而犯种种罪,不受教诫,与在家人交往,与不随顺在家众俱住。此中诸比丘心生思念:『此比丘愚痴、暗昧而……俱住,我等为彼作依止羯磨。』彼等为彼作非法别众依止羯磨……乃至……非法和合……如法别众……似法别众……似法和合〔依止羯磨〕。是处僧伽起诤论言……于此……之诸比丘,为如法说者。(如此有五重略说)。 (一八)诸比丘!此处有比丘,污他家,行恶行。此中……『……作驱出羯磨。』……(如此有五重略说)。诸比丘!此处有比丘,以恶口骂詈在家人。此中……『……作下意羯磨』……(如此有五重略说)。诸比丘!此处有比丘,犯罪不欲见罪。此中『……依不见罪,作举罪羯磨。』……(如此有五重略说)。诸比丘!此处有比丘,犯罪不欲忏悔罪。此中……『……依不忏悔罪,作举罪羯磨。』……(如此有五重略说)。诸比丘!此处有比丘,不欲弃恶见。此中……『……依不弃恶见,作举罪羯磨。』……(如此有五重略说。) (一九)诸比丘!此处有比丘,由僧伽受呵责羯磨,正行、谨慎而欲出罪,乞解呵责羯磨。此中诸比丘心生思念:『此比丘由僧伽受呵责羯磨,正行……乞解……,我等为彼解呵责羯磨。』彼等为彼作非法别众解呵责羯磨。是处僧伽起诤事而言……于此……之诸比丘,为如法说者。诸比丘!此处有比丘,由僧伽受呵责羯磨,正行而谨慎,彼等为彼作非法和合解呵责羯磨……作如法别众……作似法别众……作似法和合……于此……之诸比丘,为如法说者。 (二○)诸比丘!此处有比丘,由僧伽受呵责羯磨……已受驱出羯磨……已受下意羯磨……依不见罪受举罪羯磨……依不忏悔罪,已受举罪羯磨……依不弃恶见,已受举罪羯磨……于此……之诸比丘,为如法说者。」 ----(非法别众等羯磨之种种情形) 终---- 世尊在瞻波 婆娑婆村事 奉事客比丘 知已办勤癈 不作而被举 往胜者住处 非法别羯磨 非法合羯磨 如法别羯磨 似法别羯磨 为似法羯磨 一人举一人 唯一人二人 多人举僧伽 二人及多人 并全僧伽众 僧伽举僧伽 最胜一切智 闻之斥非法 无白有唱说 无唱说有白 如是作羯磨 二缺减违法 违师受呵责 有过不应理 非法与别众 和合及似二 为如来所许 唯如法和合 四众与五众 十众二十众 及过二十众 是僧伽五种 除授戒自恣 与出罪羯磨 四众于余者 皆得作羯磨 除中国授戒 出罪二羯磨 五众于余者 皆得作羯磨 十数比丘众 但除出罪一 得作余羯磨 二十众僧伽 作一切羯磨 尼式叉摩那 沙弥沙弥尼 弃戒极罪者 举罪不见罪 不忏罪恶见 黄门贼住者 外道及畜生 杀母杀父者 杀阿罗汉者 污比丘尼者 破僧出佛血 以及二根者 异住异界者 乃至神通者 此等二十四 僧伽作羯磨 全部不算数 佛陀之所斥 今有别住者 以为第四人 别住本日治 摩那埵出罪 非羯磨非事 应本日治者 及摩那埵者 与应出罪者 佛说此五人 不得作羯磨 尼式叉摩那 沙弥沙弥尼 弃戒极罪者 狂者乱心者 受苦不见罪 不忏罪恶见 黄门二根者 异住异界者 住于虚空者 十八人遭呵 不应受羯磨 受善比丘呵 驱清净者恶 驱愚者则善 黄门贼住者 外道及畜生 杀母及杀父 及杀阿罗汉 染污比丘尼 破和合僧者 出佛身血者 以及二根者 十一解羯磨 是为不相应 手足手足俱 耳鼻耳鼻俱 手指或大指 或腱遭截除 有手如蛇头 佝偻及侏儒 疹疾有烙印 表记象皮病 恶疾众不快 瞎子及弯足 跛子麻痹者 威仪不能人 老衰盲哑聋 盲哑及盲聋 聋哑盲聋哑 三十二类人 得以解羯磨 是乃佛所云 应无罪无忏 无应弃恶见 七种举非法 于认罪者中 有七种非法 若不认罪者 七羯磨如法 作者之现前 缺问及自言 忆念与不痴 实觅及呵责 驱出及下意 举罪本日治 别住摩那埵 出罪具足戒 若或异作者 非法十六事 若成正作者 善法十六事 返成异作者 非法十六事 二二为根本 如法十六事 一一为根本 结轮为非法 乃是胜者说 僧伽于诉讼 作呵责羯磨 非法别羯磨 彼往余住处 是处作非法7 之和合呵责 余处作如法 之别众呵责 作似法别众 以及作和合 如法及和合 如法与别众 似法及别众 乃至与和合 如是此等句 一一为根本 知者以结轮 愚痴暗昧者 为之作依止 于污他家者 为之作驱出 恶口作下意 不见不忏罪 不弃恶见者 作举罪羯磨 世尊作是说 依举罪羯磨 知者知呵责 以随顺正行 乞解羯磨者 依上说羯磨 之理趣行之 于各各羯磨 现前而诤论 未作及恶作 复作应行之 于羯磨与解 比丘如法说 羯磨有异解 大牟尼见之 犹如医师药 寂静一如归 1 「迦叶姓」Kassapagotta,于五分律有「姓迦叶」,以「迦叶为姓」之义也。此于今文以「迦叶婆侨达」为一名。 2 「执事」(tantibaddha)即管其住处诸事。「摩摩谛」「帝帝陀罗」之类语也。 3 「非法」(adhammikam)一语,原本脱落。暹罗本存。 4 「清净欲」(chanda),出于第二布萨犍度二三,此处依北传律译为清净欲。 5 「诸比丘」云云一句原本脱落。暹罗本存。 6 「中国」,请阅第五皮革犍度一三○。 7 「非法和合」(tatthadhammena samagga)依暹罗本。 一(一)尔时,佛世尊住憍赏弥瞿师罗园。时,有一比丘犯罪,彼虽见彼罪为罪,余诸比丘却见彼罪不为罪。尔后,彼虽不见彼罪为罪,余诸比丘却见彼罪为罪。时,诸比丘言彼比丘:「汝犯罪,汝见此罪耶?」「我无应见之罪。」时,彼诸比丘得和合,依不见罪而举彼比丘。 (二)彼比丘多闻而通阿含、持法、持律、持摩夷、贤明、聪敏、有慧、有耻、有悔而好学。时,彼比丘到同见相亲诸比丘处言:「此非罪,此不成罪,我无犯,我非有犯,我不受举,我非被举。作非法、有过、不应理之羯磨以举我也。汝等依律、法为我朋党。」彼比丘得同见相亲诸比丘为朋党,亦遣使至地方同见相亲诸比丘处言:「此非罪……举我也。具寿等!依律与法为我朋党。」彼比丘亦使地方同见相亲诸比丘为朋党。 (三)时,随彼被举〔比丘〕之诸比丘,至举罪诸比丘处。至而言作举罪之诸比丘:「此非罪,此不成罪,此比丘无犯,此比丘非有犯,此比丘不受举,此比丘非被举。乃作非法、有过、不应理之羯磨而举也。」如此说已,作举罪之诸比丘言:「此成罪,此非无罪,此比丘有犯,此比丘非无犯,此比丘被举,此比丘非无受举。乃作如法、无过、应理之羯磨而举也。诸具寿!勿随顺被举比丘。」作举罪之诸比丘如此说已,随彼被举〔比丘〕之诸比丘仍随顺彼被举比丘。 (四)时,有一比丘诣世尊住处,诣而敬礼世尊,坐于一面。坐于一面已,彼比丘白世尊:「此处有一比丘犯罪,彼虽见彼罪为罪,余诸比丘却不见彼罪为罪。尔后,彼虽不见彼罪为罪,余诸比丘则见彼罪为罪。时,彼诸比丘……〔同第十 憍赏弥犍度一〕……作举罪之诸比丘如此说已,随被举〔比丘〕之诸比丘仍随顺被举比丘。」 (五)时,世尊曰:「比丘众破矣!比丘众破矣!」即从座起,至作举罪之诸比丘处。至已,坐于所设座上。世尊坐已,告作举罪之诸比丘曰:「诸比丘!汝等勿思:『我等如是思,我等如是思。』而于各各事举比丘。 (六)诸比丘!此处有比丘犯罪,彼虽不见彼罪为罪,余诸比丘则见彼罪为罪。诸比丘!彼诸比丘对彼比丘若知『此具寿多闻、通阿含……好学。我等若依此比丘不见罪而举者,我等与此比丘不俱作布萨,除此比丘而作布萨。依此,僧伽生起诉讼、斗诤、争论、诤论,令破僧伽,令僧伽蒙尘垢1,令僧伽别住,令僧伽别异。』诸比丘!重视破僧事之诸比丘,依此比丘不见罪,不得举。 (七)诸比丘!此处有比丘犯罪,彼若知……『……举者,我等与此比丘不俱作自恣,除此比丘而作自恣……我等与此比丘不俱作僧伽羯磨,除此比丘而作僧伽羯磨……我等与此比丘不俱坐,除此比丘而坐……我等与此比丘不俱坐而饮粥,除此比丘,坐而饮粥……我等与此比丘不俱坐于食堂,除此比丘而坐于食堂……我等与此比丘不俱住同一屋,除此比丘而住同一屋……我等与此比丘不俱随长幼之序敬礼、迎送、合掌、恭敬,除此比丘而随长幼之序敬礼……恭敬。依此,僧伽生起诉讼、斗诤、争论、诤论,令破僧伽,令僧伽蒙尘垢,令僧伽别住,令僧伽别异。』诸比丘!重视破僧事之诸比丘,依此比丘不见罪,不得举。」 (八)时,世尊于作举罪之诸比丘说此义已,即从座起,至随被举〔比丘〕之诸比丘住处,至而坐于所设座上。世尊坐已,告随被举〔比丘〕之诸比丘曰:「诸比丘!汝等犯罪后,勿思:『我等不犯。』以为不需忏悔罪。诸比丘!此处有比丘犯罪,彼虽不见彼罪为罪,余诸比丘则见彼罪为罪。诸比丘!彼比丘对彼诸比丘若知『此诸具寿多闻、通阿含、持法、持律、持摩夷、贤明、聪敏、有慧、有耻、有悔而好学。我或余人无为贪欲、瞋恚、愚痴、怖畏而堕邪恶事。若彼诸比丘依我不见罪而举者,彼等与我不俱作布萨,除我而作布萨……与我不俱作自恣,除我而作自恣……除我而随长幼之序敬礼、迎送、合掌、恭敬。依此,僧伽生起诉讼、斗诤、争论、诤论,令破僧伽,令僧伽蒙尘垢,令僧伽别住,令僧伽别异。』诸比丘!重视破僧事之比丘信2余人,应自说罪。」时,世尊为随被举〔比丘〕之诸比丘说此义已,即从座起而去。 (九)尔时,随被举〔比丘〕之诸比丘于界内作布萨,作僧伽羯磨。作举罪之诸比丘出于界外而作布萨,作僧伽羯磨。时,一作举罪之比丘诣世尊住处,诣已,敬礼世尊,坐于一面。坐于一面已,彼比丘白世尊:「随彼被举〔比丘〕之诸比丘于界内作布萨,作僧伽羯磨;我等作举罪之诸比丘出于界外而作布萨,作僧伽羯磨。」「比丘!随彼被举〔比丘〕之诸比丘于界内作布萨,作僧伽羯磨时,若依如我所定之表白与唱说者,则彼等之羯磨如法、无过、应理。比丘!汝等作举罪之诸比丘于界内作布萨,作僧伽羯磨时,若依如我所定之表白与唱说者,则汝等之羯磨如法、无过、应理。 (一○)比丘!此何故耶?彼诸比丘与汝等不同住也,汝等乃与彼等不同住也。比丘!不同住地有二:自行不同住及僧伽和合而举彼,作不见、不忏悔、不舍〔羯磨〕。比丘!如此不同住地有二也。比丘!同住处地有二:自行同住处及僧伽和合而先解举彼,作不见、不忏悔、不舍〔羯磨〕。诸比丘!如此同住处地有二也。」 二(一)尔时,诸比丘于食堂、于舍内,生诉讼,生斗诤,行诤论,作互相不随顺之身业、语业,以手搏挞。众人忿怒、非难:「如何诸沙门释子于食堂、于舍内,生……以手搏挞耶?」诸比丘闻彼众人之忿怒、非难。少欲诸比丘亦忿怒、非难:「如何诸比丘于食堂、于舍内,生……以手搏挞耶?」时,彼诸比丘以此事白世尊,〔世尊曰〕:「诸比丘……真实否?」「世尊!真实也!」……〔乃至〕……呵责、说法已,告诸比丘曰:「诸比丘!破僧伽,行非法而有不和时,应行思念:『我等作互相不随顺之身业、语业,以手搏挞。』而不得坐于座。诸比丘!僧伽破而如法行调和时,可坐。」 (二)尔时,诸比丘于僧伽中,生起诉讼……行诤论,互相以口伤害而住,彼等不能灭彼诤事。时,有一比丘诣世尊住处,诣已,敬礼世尊,坐于一面。坐于一面已,彼比丘白世尊:「此处诸比丘于僧伽中……不能灭……愿世尊哀愍,至彼诸比丘住处。」世尊默然而许。时,世尊至彼诸比丘住处,至而坐于所设座上。世尊坐已,言彼诸比丘曰:「诸比丘!且止!勿诉讼,勿斗诤,勿争论,勿诤论。」如此言已,有一非法说比丘白世尊…「世尊法主!请待时。世尊!请具现法乐住,住于安稳。此诉讼、斗诤、争论、诤论乃我等事也。」世尊再次告彼诸比丘,曰:「诸比丘!且止……勿诤论。」彼非法说比丘再次白世尊:「世尊法主!请待时…… 乃我等事也。」时,世尊告诸比丘曰: (三)「诸比丘!乃往过去世波罗捺国有迦尸王名梵施,富而财多、资多、兵多、车多、国土大而库丰足。有拘萨罗王名长寿3,贫而财少、资少、兵少、车少、国土少、库不丰足。诸比丘!时迦尸王梵施以整四部兵伐拘萨罗王长寿。诸比丘!拘萨罗王长寿闻:『迦尸王梵施整四部兵来伐我。』诸比丘!时,拘萨罗王长寿心生思念:『迦尸王梵施富……库丰足,我贫而……库不丰足我不能与迦尸王梵施一战,我当先逃出都城。』诸比丘!时,拘萨罗王长寿与第一夫人俱先逃出都城。诸比丘!时,迦尸王梵施侵夺拘萨罗王长寿之兵、车、国土、藏、库而治之。诸比丘!时,拘萨罗王长寿与第一夫人俱向波罗捺国而去,顺次至波罗捺国。诸比丘!此拘萨罗王长寿与第一夫人俱临波罗捺城,于一处扮为游行梵志,住于陶师之家。 (四)诸比丘!时,拘萨罗王长寿之第一夫人不久有娠。彼女心生欲念:『欲见日初出时,四部兵整列,全著武具4,立于殊胜之地,欲饮洗刀水。』诸比丘!时,拘萨罗王长寿之第一夫人言拘萨罗王长寿曰:『大王!我有娠矣!我生欲念:欲见日初……饮……』『妃!我等困穷,如何得四部兵整列著武具立于殊胜之地耶?如何得洗刀水耶?』『大王!我若不得者即死。』 (五)诸比丘!时,迦尸王梵施之梵志国师乃拘萨罗王长寿之友。诸比丘!时,拘萨罗王长寿至迦尸王梵施之梵志国师住处,至而言迦尸王梵施之梵志国师曰:『〔汝友之妃〕有娠,彼女心生欲念:欲见日初……饮……』『大王!若尔,我等见妃。』诸比丘!时,拘萨罗王长寿之第一夫人至迦尸王梵施之梵志国师住处。诸比丘!迦尸王梵施之梵志国师见拘萨罗王长寿之第一夫人从远处而来,见而即从座起,偏袒上衣,合掌以揖拘萨罗王长寿之妃,三称言曰:『拘萨罗王!有妊,拘萨罗王!有妊。』〔又言:〕〔妃!安心!日出时,汝将见四部兵整列,全著武具,立于殊胜之地;汝将饮洗刀之水。』 (六)诸比丘!时,迦尸王梵施之梵志国师乃至迦尸王梵施住处,至而言迦尸王梵施:『大王!有如此相:明日日初出时,以四部兵整列,全著武具,立于殊胜之地,并令洗刀。』诸比丘!时,迦尸王梵施命众人言:『如梵志国师之言而行!』诸比丘!拘萨罗王长寿之第一夫人于日出时,得见四部兵整列,全著武具,立于殊胜之地,并得饮洗刀之水。诸比丘!时,拘萨罗王长寿之第一夫人其胎熟而生男儿,名为长生。诸比丘!时,长生王子不久即得分别。 (七)诸比丘!时,拘萨罗王长寿心生思念:『彼迦尸王梵施作多害于我等,彼夺我等之兵、车、国土、藏、库。彼若见我等三人将尽杀之,我当使长生王子住于城外。』诸比丘!时,拘萨罗王长寿使长生王子住于城外。诸比丘!时,长生王子住于城外,不久学得一切技艺。 (八)诸比丘!尔时,有拘萨罗王长寿之〔昔日〕剃发师,而〔后〕属迦尸王梵施者。诸比丘!拘萨罗王长寿之〔昔日〕剃发师见拘萨罗王长寿与第一夫人俱近波罗捺城一处,扮为游行梵志,住于陶师家。见而至迦尸王梵施住处,至而言迦尸王梵施曰:『大王!拘萨罗王长寿与第一夫人俱于近波罗捺城一处,扮为游行梵志,住于陶师之家。』 (九)诸比丘!时,迦尸王梵施命众人言:『捕拘萨罗王长寿与彼第一夫人来!』『大王!唯!唯!』彼众人应诺迦尸王梵施,捕拘萨罗王长寿与彼第一夫人。诸比丘!时,迦尸王梵施命人言:『将拘萨罗王长寿与彼第一夫人俱以坚绳缚其手于后,剃其头发,打恶声鼓,由道路至道路,由四衢道至四衢道,巡回而出南门,于城南方分为四分,而弃〔四〕片于四方。』『大王!唯!唯!』彼众人应诺迦尸王梵施,将拘萨罗王长寿与彼第一夫人俱以坚绳缚其手于后,剃其头发,打恶声鼓,由道路至道路,由四衢道至四衢道,来往巡回。 (一○)诸比丘!时,长生王子心生思念:『我久不见父母,我当往见父母。』诸比丘!时,长生王子入波罗捺城,见父母俱为坚绳缚其手于后,头发剃落,于恶鼓声中,由道路至道路,由四衢道至四衢道,来往巡回。见而至父母处。诸比丘!拘萨罗王长寿见长生王子从远方来,见而言长生王子曰:『长生!勿见长,勿见短。长生!勿以怨息怨,长生!以德息怨也。』 (一一)诸比丘!如此言时,众人言拘萨罗王长寿曰:『此拘萨罗王长寿乃发狂而妄语,谁是彼之长生耶?其语向谁言:长生!勿见长,勿见短。长生!勿以怨息怨,以德息怨也。』『我非发狂而妄语,智者了悟。』诸比丘!再次……乃至……诸比丘!三次拘萨罗王长寿言长生王子:『长生……息怨也。』诸比丘!三次众人言拘萨罗王长寿:『拘萨罗王……』『……悟。』诸比丘!时,众人乃令拘萨罗王长寿与第一夫人俱,由道路至道路,由四衢道至四衢道,来往巡回,由南门出,于城南方分为四分,将〔四〕片弃于四方,置兵而去。 (一二)诸比丘!时,长生王子持酒入波罗捺城,而令兵众饮之。彼等醉倒之时,集薪作火堆,将父母之骸载于火堆之上而点火,合掌巡回火堆,右绕三次。诸比丘!其时,迦尸王梵施乃登殊胜楼台上层,诸比丘!迦尸王梵施见长生王子合掌而巡回火堆,右绕三次。见而心生思念:『此人必是拘萨罗王长寿之亲族缘者,无人可告我,我损失也。』 (一三)诸比丘!时,长生王子往林间,尽情号哭后,拭泪入波罗捺城,往近后宫之象厩,言象师曰:『师!我欲学技艺。』『童子!若尔,且学。』诸比丘!时,长生王子夜分凌晨时起身,于象厩以美妙音声歌而弹琴。诸比丘!迦尸王梵施于夜分凌晨时闻象厩以美妙音声歌而弹琴。闻而问人言:『夜分凌晨时起,于象厩以美妙音声歌而弹琴者,谁耶?』 (一四)『大王!有某甲象师之弟子童子,夜分凌晨时起,于象厩以美妙音声歌而弹琴。』『若尔!唤彼童子。』『大王!唯!唯!』彼众人应诺迦尸王梵施,而唤长生童子至。『童子!汝夜分凌晨时起,于象厩以美妙音声歌而弹琴耶?』『大王!然!』『童子!若尔,即歌,弹琴!』『大王!唯!唯!』长生王子应诺迦尸王梵施,欲得爱顾而以美妙音声歌且弹琴。诸比丘!时,迦尸王梵施言长生王子曰:『童子!侍从我!』『大王!唯!唯!』长生王子应诺迦尸王梵施。诸比丘!时,长生王子较迦尸王梵施先起、后睡,应一切命,行适意,语可爱。诸比丘!时,迦尸王梵施不久令长生王子于宫内任职。 (一五)诸比丘!时,迦尸王梵施言长生王子曰:『童子!驾车,我等出猎。』『大王!唯!唯!』长生王子应诺迦尸王梵施,驾车言迦尸王梵施曰:『大王!将驾车,请知时!』诸比丘!时,迦尸王梵施乘车,长生王子驱车,随驱兵众及车乘终于各往异处。诸比丘!时,迦尸王梵施往远处后,言长生王子:『童子!停车!我甚疲惫,欲睡也。』『大王!唯!唯!』长生王子应诺迦尸王梵施,于地结跏趺坐。诸比丘!时,迦尸王梵施以长生王子之膝为枕而卧,彼甚疲惫,不须臾已眠矣。 (一六)诸比丘!时,长生王子心生思念:『此迦尸王梵施作多害于我等,彼夺我等之兵、车、国土、藏、库,彼杀我父母,今乃我报怨之时也。』如是由鞘拔剑。诸比丘!时,长生王子心生思念:『父临死言我曰:『长生!勿见长,勿见短。长生!勿以怨息怨,长生!以德息怨。』违忤父语不正也。』如是纳剑于鞘。诸比丘!再次长生王子心生思念:『此迦尸王……』……拔剑。诸比丘!二次长生王子心生思念:『父……违忤父语不正也。』如是复纳剑于鞘。诸比丘!三次,纳……。诸比丘!时,迦尸王梵施怖畏、惊愕、恐惧、恐怖而起。诸比丘!时,长生王子言迦尸王梵施曰:『大王!汝如何怖畏……而起耶?』『童子!梦拘萨罗王长寿之儿长生王子以剑袭我,故我怖畏、惊愕、恐惧、恐怖而起。』 (一七)诸比丘!时,长生王子左手撮迦尸王梵施之头,右手拔剑言迦尸王梵施曰:『大王!我拘萨罗王长寿之儿长生王子也,汝作多害我等,汝夺我等之兵、车、国土、藏、库,汝杀我父母,今乃我报怨时也。』诸比丘!时,迦尸王梵施以头面礼长生王子足,言长生王子曰:『长生!赦我命!长生!赦我命!』『如何得言我赦大王之命耶?唯有大王赦我命也。』『长生!若尔,汝赦我命,我亦赦汝命。』诸比丘!时,迦尸王梵施及长生王子互相赦命誓不作害。诸比丘!时,迦尸王梵施言长生王子曰:『长生!驾车,我等往焉。』『大王!唯!唯!』长生王子应诺迦尸王梵施,驾车而言迦尸王梵施曰:『大王!将驾车,请知时!』诸比丘!时,迦尸王梵施乘车,长生王子驱车,随驱不久而与兵众会合。 (一八)诸比丘!时,迦尸王梵施入波罗捺城,令集会诸大臣、大官曰:『汝等若见拘萨罗王长寿之儿长生王子,将如何为之耶?』或言:『大王!我等截其手。大王!我等截其足。大王!我等截其手、足。大王!我等截其耳。大王!我等截其鼻。大王!我等截其耳、鼻。大王!我等截其头。』『此乃拘萨罗王长寿之儿长生王子也,于彼一切皆不得作,彼赦我命,我赦彼命也。』 (一九)诸比丘!时,迦尸王梵施言长生王子曰:『长生!汝父临死言:『长生!勿见长,勿见短。长生!勿以怨息怨,长生!以德息怨。』汝父以何意趣而言此耶?』『大王!我父临死言:『勿〔见〕长』,是言『勿长怨』也,大王!我父临死言此为『勿〔见〕长』也。大王!我父临死言:『勿〔见〕短』者,是言『勿速与友不和』也,大王!我父临死言此为『勿〔见〕短』也。大王!我父临死言:『长生!勿以怨息怨,长生!以德息怨。』大王杀我父母,我若夺大王之命,欲大王得利之众人将夺我命;欲我得利之众人将夺彼等之命。如此者,以怨不得息怨也。今大王赦我之命,我赦大王之命,如此,以德息怨也。大王!我父临死〔谆谆〕言此:『长生!以怨……以德息怨。』 (二○)诸比丘!时,迦尸王梵施言:『希有也!未曾有也!此长生王子乃贤明也。何以故?于父略说,能广解其义故也。』属父之兵、车、国土、藏、库,还之而与〔己〕女。诸比丘!彼于取杖、持刀之王,尚有如此忍辱、慈心。诸比丘!于此处,汝等于如此所善说之法与律出家者,应善持忍辱、慈心。」世尊三次告比丘曰:「诸比丘!且止!勿诉讼,勿斗诤,勿争论,勿诤论。」彼非法比丘三次白世尊言:「世尊法主!请待时,世尊!请具现法乐住,请住安稳,我等行此诉讼、斗诤、争论、诤论是我等事。」时,世尊曰:「此等愚人蒙昧,不易教诫。」即从座起而去。 ----一~二 (憍赏弥比丘之分裂) 终---- ----长生诵品〔终〕---- 三(一)时,世尊于早晨著下裳,持钵、衣,为乞食入憍赏弥城。行乞食,食后由乞食还来,收藏卧具床座,持钵、衣,立于僧伽中,说如此偈,曰: 人悉出大声5 不觉自己愚 破坏僧伽时 余事更不思 以言语为境 论说似贤迷 如何悬口河 就里不自知 骂搏败掠夺 执念怨不息 骂搏败掠夺 不执怨自息 此处怨报怨 终于怨不息 以德使怨息 是法不容易 我等于此处 自制余不悟 悟者则争息 碎骨而断命 夺牛马财尽 彼等虽国破 尚且有和合 如何汝等莫 若有智善住 贤明之同行 得以交为友 克一切困难 欢喜与正念 且如是俱行 若无智善住 贤明之同行 不得交为友 则卓尔独行 如败弃国王 如森林中象6 独行实殊胜 不应友愚人 独行勿作恶 如象安稳林 ----(佛偈) 终---- 四(一)时,世尊立于僧伽中,说如此偈已,往婆罗楼罗村。尔时,具寿婆咎住婆罗楼罗村。具寿婆咎见世尊从远方来,见而设床座,置洗足水、足台、足布,迎而取钵、衣。世尊坐于所设座上,坐而洗足。具寿婆咎敬礼世尊,坐于一面。坐于一面已,世尊言具寿婆咎曰:「比丘!忍否?足否?为乞食不疲倦否?」「世尊!忍!世尊!足!我为乞食不疲倦。」时,世尊说法、教示具寿婆咎……令之庆喜,即从座起,往般那蔓阇寺林而去。 (二)尔时,具寿阿那律陀、具寿难提、具寿金毘罗住般那蔓阇寺林。守林人见世尊从远方来,见而白世尊言:「沙门!勿入此林。此处有三族姓子,自爱而住,请勿扰之。」具寿阿那律陀闻守林人语世尊,闻而言守林人曰:「守林人!勿止世尊,我等之师世尊来临。」具寿阿那律陀至具寿难提、具寿金毘罗住处。至而言具寿难提与具寿金毘罗曰:「诸具寿!诸具寿!来。我等之师世尊来临矣!」 (三)时,具寿阿那律陀、具寿难提、具寿金毘罗俱迎世尊,一人取世尊钵、衣,一人设床座,一人置洗足水、足台、足布。世尊坐于所设座上,坐而洗足。彼诸具寿敬礼世尊,坐于一面。坐于一面时,世尊告具寿阿那律陀曰:「阿那律陀!忍否?足否?为乞食疲倦否?」「世尊!忍!世尊!足!我等为乞食不疲倦。」「阿那律陀!汝等和合、相喜、无诤,有如水乳,互以爱眼相视而住否?」「我等实和合、相喜、无诤,有如水乳,互以爱眼相视而住。」「阿那律陀!汝等如何和合、相喜……视而住耶?」 (四)「此处,我生思念:『我与如此同行者俱住,我得利也,我善利也。』如是,我于此诸具寿,于显,于隐,为慈身行,为慈语行;于显,于隐,为慈意行。我生思念:『我当弃己之心,应依此诸具寿之心而转。』如是,我弃己之心,依此诸具寿之心而转,虽身异而心一也。」具寿难提及具寿金毘罗亦白世尊,言:「我亦生思念……而心一也。如此,我等和合、相喜、无诤,有如水乳,互以爱眼相视而住也。」 (五)「阿那律陀!汝等不放逸、正勤、专念而住否?」「我等实不放逸、正勤、专念而住。」「阿那律陀!汝等如何不放逸、正勤、专念而住耶?」「此处,我等之中往村乞食,先还者即设床座,置洗足水、足台、足布………我等因此不用语言。我等每五日俱坐,终夜说法。如此,我等不放逸、正勤、专念而住也。」 (六)时,世尊说法而教示具寿阿那律陀、具寿难提、具寿金毘罗……令之庆喜,从座而起,向波罗聚落游行,顺次游行到波罗聚落。于此,世尊住波罗聚落护寺林之贤娑罗树下。时,世尊静居宴默,心生如此思念:「我前常为诉讼、斗诤、诤论、喧吵、于僧伽起诤事之彼憍赏弥诸比丘所恼,安乐无住。今离去常起诉讼……诤事之彼憍赏弥诸比丘,离而无伴,唯有一人而安乐安稳住。」有一大象为诸牡象、幼象、子象所恼而住,〔自〕食缺顶之草,彼折之枝为〔他众象〕所食,饮浊水,沈于水,渡水时,众象摩触身而行。时,彼大象心生思念:「我为诸牡象、牝象、幼象、子象所恼而住,〔自〕食缺顶之草,我所折之枝为〔其他众象〕所食,饮浊水,沈于水,渡水时,众象摩触身而行。我当离群,应唯一人住。」 (七)时,彼大象离群,诣波罗聚落护寺林之贤娑罗树下世尊住处。诣已,以长鼻为世尊供饮食,除草。时,彼大象心生思念:「我前为诸牡象、牝象、幼象、子象所恼,安乐无住,〔自〕食缺顶之草,我所折之枝为〔其他众象〕所食,饮浊水,沈于水,渡水时,众象摩触〔吾〕身而行。今离牡象、牝象、幼象、子象而无伴,唯一人而安乐安稳住。」时,世尊知自远离,又以心知彼大象之心所思念,此时,自唱颂,曰: 如此之人龙 长鼻之象龙 其心俱相等 独乐于林中 ----(婆咎等) 终---- 五(一)尔时,世尊于随意间住波罗聚落后,向舍卫城游行,次第游行至舍卫城。于此,世尊住舍卫城祇树给孤独园。时,憍赏弥诸优婆塞言:「此等憍赏弥诸比丘于我等多作不利,世尊为彼等所恼而去。我等对憍赏弥之诸比丘不敬礼,不迎送,不作合掌、恭敬,不尊敬,不尊重,不奉事,不供养。虽来亦不与施食,我等如此不尊敬、不尊重、不奉事、不供养时,彼等不受尊敬而去,或还俗,或与世尊和合。」 (二)时,憍赏弥诸优婆塞对憍赏弥之诸比丘不敬礼,不迎送,不作合掌、恭敬,不尊敬,不尊重,不奉事,不供养。虽来亦不与施食。时,憍赏弥诸优婆塞不尊敬……憍赏弥之诸比丘不受尊敬而言:「我等往舍卫城世尊处,令灭此诤事。」时,憍赏弥诸比丘收藏卧座床具,持钵、衣,往舍卫城。 (三)具寿舍利弗闻言:「于僧伽常行诉讼……诤事之彼憍赏弥诸比丘,来舍卫城。」时,具寿舍利弗诣世尊住处,诣已,敬礼世尊,坐一面。坐一面已,具寿舍利弗白世尊,言:「于僧伽常行诉讼……诤事之彼憍赏弥诸比丘来舍卫城,我于诸比丘应如何为之耶?」「舍利弗!汝随法以处之。」「我如何可知法与非法耶?」 (四)「舍利弗!依十八事,可知非法说者。舍利弗!此处有比丘,非法说为法,法说为非法,非律说为律,律说为非律,非如来之所说所言说为如来之所说所言,如来之所说所言说为非如来之所说所言,非如来之常所行法说为如来之常所行法,如来之常所行法说为非如来之常所行法,非如来所制说为如来之所制,如来之所制说为非如来之所制,无罪说为罪,罪说为无罪,轻罪说为重罪,重罪说为轻罪,有余罪说为无余罪,无余罪说为有余罪,粗罪说为非粗罪,非粗罪说为粗罪。舍利弗!如此依十八事,可知非法说者。 (五)舍利弗!依十八事,可知如法说者。舍利弗!此处有比丘,非法说为非法,法说为法,非律……律……非如来之所说所言……如来之所说所言……非如来之常所行法……如来之常所行法……非如来之所制……如来之所制……无罪7……罪……轻罪……重罪……有余罪……无余罪……粗罪……非粗罪说为非粗罪。舍利弗!如此依十八事,可知如法说者。」 (六)具寿摩诃目犍连闻……乃至……具寿摩诃迦叶闻……具寿摩诃迦旃延……具寿摩诃拘絺罗……具寿摩诃劫宾那……具寿摩诃周那……具寿阿那律陀……具寿离越……具寿优波离……具寿阿难……具寿罗?罗闻……〔同第十 憍赏弥犍度五(三)- (五)〕……「……可知如法说者。」 (七)时,摩诃波阇波提瞿昙弥闻:「常诉讼……彼憍赏弥诸比丘,来舍卫城。」时,摩诃波阇波提瞿昙弥诣世尊住处,诣而敬礼世尊,立于一面。立于一面已,摩诃波阇波提瞿昙弥白世尊言:「常诉讼……我于彼诸比丘应如何为之耶?」「瞿昙弥!汝由二部闻法!由二部闻法,以其中如法说诸比丘之见、忍、喜、执为所喜,凡比丘尼众由比丘众所受者,应受如法说者。」 (八)给孤独居士闻:「常诉讼……彼憍赏弥诸比丘,来舍卫城。」时,给孤独居士诣世尊住处,诣而敬礼世尊,坐于一面。坐一面已,给孤独居士白世尊言:「常诉讼……我于彼比丘等应如何为之耶?」「居士!汝与二部布施!与二部布施,由二部闻法!由二部闻法,以其中如法诸比丘之见、忍、喜、执为所喜!」 (九)毘舍佉鹿母闻:「常诉讼……彼憍赏弥诸比丘,来舍卫城。」时,毘舍佉鹿母诣世尊住处,诣而敬礼世尊,坐于一面。坐于一面已,毘舍佉鹿母白世尊言:「常诉讼……我于彼比丘等应如何为之耶?」「毘舍佉!汝与二部布施……为所喜!」 (一○)时,憍赏弥诸比丘次第到舍卫城。时,具寿舍利弗诣世尊在处,诣而敬礼世尊,坐于一面。坐一面已,具寿舍利弗白世尊言:「于僧伽常行诉讼……诤事之彼憍赏弥诸比丘,到舍卫城。彼诸比丘之座卧处应如何为之耶?」「舍利弗!应分离与座卧处。」「若无分离者应如何为之耶?」「应部分分离而与之。舍利弗!但无论如何绝不可无上座比丘之座卧处。若无者,堕恶作。」「衣食应如何为之耶?」「舍利弗!衣食一切人应等分之。」 (一一)时,彼被举比丘观察法与律而生思念:「此是罪,此非无罪,我有犯,我非无犯,我被举,我非不受举,我依如法、无过、应理之羯磨而被举。」时,彼被举比丘至随被举〔比丘〕之诸比丘在处,至而言随被举〔比丘〕之诸比丘曰:「此是罪,此非无罪……应理之羯磨而被举。然!与我解羯磨!」 (一二)时,彼随被举〔比丘〕之诸比丘与被举比丘俱诣世尊住处,诣而敬礼世尊,坐于一面。坐一面已,彼诸比丘白世尊言:「此被举比丘言:『此是罪,此非无罪……与解羯磨!』应如何8为之耶?」「诸比丘!此是罪,此非无罪,此比丘有犯,此比丘非无犯,此比丘被举,此比丘非不受举。此比丘依如法、无过、应理之羯磨而受举。诸比丘!此比丘犯、被举、见〔罪〕故,诸比丘!应与此比丘羯磨。」 (一三)时,彼随被举〔比丘〕之诸比丘与被举比丘解羯磨,至作举罪之诸比丘住处。至而言作举罪之诸比丘,曰:「依彼事,于僧伽生起诉讼、斗诤、争论、诤论,令破僧伽,令僧伽蒙尘垢,令僧伽别住,令僧伽别异。此比丘有犯、被举,但见〔罪〕,受解羯磨。我等为灭彼事,作僧伽和合。」时,彼作举罪之诸比丘诣世尊住处,诣已,敬礼世尊,坐于一面。坐一面已,彼诸比丘白世尊言:「彼随被举〔比丘〕之诸比丘言:『依彼事……作僧伽和合。』应如何为之耶?」 (一四)「诸比丘!彼比丘有犯、被举、见〔罪〕、受解羯磨故,诸比丘!僧伽为灭彼事,应作僧伽和合。诸比丘!应如此作:应集会众于一处,病者、非病者亦俱也,任何人皆不得与清净欲9。集会已,聪明贤能比丘应告僧伽,言:『诸大德!请听我言!依彼事,于僧伽生起诉讼、斗诤、争论、诤论,令破僧伽,令僧伽蒙尘垢,令僧伽别住,令僧伽别异。此比丘有犯、被举,但见〔罪〕,受解羯磨已。若僧伽机熟者,僧伽为灭彼事,作僧伽和合。此为表白。诸大德!请听我言!依彼事……受解羯磨已。为灭彼事,作僧伽和合。具寿听者默然,不听者请言。僧伽为灭彼事,作僧伽和合,灭僧伽之尘垢,灭僧伽之破坏。具寿听故默然,我如此了知。』应即时作布萨,诵波罗提木叉。」 ----(憍赏比丘之和合) 终---- 六(一)时,具寿优波离诣世尊住处,诣而敬礼世尊,坐于一面。坐一面已,具寿优波离白世尊言:「若有事,僧伽因诉讼……令僧伽别异时,僧伽不决断彼事,由无根至根,而作僧伽和合,此,如法僧伽和合耶?」「优波离!若有事……僧伽不决断彼事,由无根至根,作僧伽和合者,优波离!此非法僧伽和合也。」「若有事… …僧伽决断彼事,由根至根,作僧伽和合,此,如法僧伽和合耶?」「优波离!若有事……僧伽决断彼事,由根至根,作僧伽和合者,优波离!此,如法僧伽和合也。」 (二)「僧伽和合有几何耶?」「优波离!僧伽和合有二。优波离!有义缺而文备之僧伽和合。优波离!有义备而文备之僧伽和合。优波离!何为义缺而文备之僧伽和合耶?优波离、若有事,僧伽因诉讼……令僧伽别异时,僧伽不决断彼事,由无根至根,作僧伽和合。优波离!此名为义缺而文备之僧伽和合。优波离!何为义备文备之僧伽和合耶?优波离!若有事,僧伽因诉讼……令僧伽别异时,僧伽决断彼事,由根至根,作僧伽和合。优波离!此名为义备文备之僧伽和合。优波离!如此僧伽和合有二也。」 (三)时,具寿优波离即从座起,偏袒上衣,于世尊住处,合掌奉世尊说偈,曰: 于僧伽事议 义生与决断 大须如何人 如何比丘众 以护持法耶 第一戒无过 行时有思虑 克制护诸根 怨敌不能呵 如法无难处 住此戒清净 无畏得能说 在会众中住 不摇亦不惧 率尔而言说 而无失义者 受问会众中 不臆亦不惑 应时于记答 贤者说适语 欢喜智众会 敬上座比丘 以达自师说 知量善当论 巧于破怨敌 怨敌堕负处 众人乃得智 持自说无害 不止于问答 使命受堪言10 如说处僧事 由比丘众遣 如其语为之 而不念我为 犯事罪及灭 比丘比丘尼 两毘崩伽通11 且知罪及灭 何行不受摈 依何事而摈 处己解羯磨 如是为是知 作毘崩伽师 恭敬上下座 及中座比丘 利众成贤者 如此之比丘 能护持正法 ----(优波离所问) 终---- 最胜之胜者 在于憍赏弥 见罪有异论 应举且说罪 内界与彼处 五一与具足 并波罗聚落 以及舍卫城 尊者舍利弗 乃至拘律陀 迦叶迦旃延 絺罗劫宾那 周那阿那律 离越优波离 阿难罗睺罗 给孤瞿昙弥 毘舍佉鹿母 卧座处分离 衣食均等与 集众消讼事 净欲不得与 优波离所问 于戒无愧者 胜者教和合 1 「令僧伽蒙尘垢」(sangharaji),此译基于四分律、五分律相对应诸处。英译、辞典等,将此译为「僧伽不和」,其语义由来不明。但十诵律「僧破、僧诤、僧别、僧异」,别举中无「尘垢」一语。 2 「信」(saddhaya),原本虽为sandhaya,日译依暹罗本,英译脚注改正如上。 3 「长寿」(Dighiti),此名直译虽为「长灾」,日翻借用古译。盖iti为「灾」,若作aniti,即为「寿」。 4 「著武具」,原本暹罗本俱作vammika,日译者谓应改为vammita,今从之。 5 以下诸偈(特别初二偈)译文,日译以本生谈原典第三卷四八八页之原文及注释为依据。第三行依panditabhasa vacagocara bhanino读法,今仍之。 6 「如林中之象」。依前述本生谈及法句经三二九采matang aranne va nago读法。 7 原本以此处「无罪」与「罪」为前后。暹罗本不然。日译依此,今仍之。 8 日译谓:tehi 一语衍,暹罗本缺。今仍之。 9 「清净欲」(chanda),出第二布萨犍度。 10 ahu nam yatha。为英译读法,今亦依之。 11 ubhay`assa。为英译读法,今亦依之。 12 此处摄颂特多不明之处。 小品(Culla-Vagga) 归命彼世尊应供等正觉 第一 羯磨犍度 一(一)尔时,佛世尊住舍卫城祇树给孤独园。时,盘那、卢酰之徒比丘等,自于僧伽中为诉讼、斗诤、争议、诤论、诤讼,至其他于僧伽中亦为诉讼、斗诤、争议、诤论、诤讼之诸比丘处,作如是言:「诸具寿!汝等勿为彼所败,以大声力诤之。汝等较彼贤能、聪明、多闻而有义也。勿畏彼!我等亦为汝等之党。」于是,未生之诉讼令生,已生之诉讼令增长扩大。 (二)诸比丘中少欲者忿怒、非难:「为何盘那、卢酰之徒比丘等,自于僧伽中为诉讼……诤讼,至其他僧伽中,为诉讼……诤讼之诸比丘处,作如是言:『诸具寿!……』……令扩大耶?」时,彼诸比丘以此事白世尊。时,世尊以是因缘,于此时机,集会比丘众,问诸比丘:「诸比丘!盘那、卢酰之徒比丘等,自于僧伽中为诉讼……诤讼,至其他……诤讼之诸比丘处,作如是言:『诸具寿!……』……令扩大,是实耶?」「实然!世尊!」佛世尊呵责:「诸比丘!此等愚人之所为非也、非随顺行、非相应法、非沙门行、非威仪法、非所当为。诸比丘!为何此等愚人,自于僧伽中为诉讼……诤讼,至其他……诸比丘处,作如是言:『诸具寿!……』……令扩大耶?诸比丘!此非令未信者生信,已信者增长者也;此无宁使未信者不生信,已信者离去之因由也。」 (三)时,佛世尊以种种方便,呵责彼诸比丘已,说难满、难养、多欲、不知足、聚会、懈怠,乃应训诲之事;以种种方便,说易满、易养、少欲、知足、渐损〔诸恶〕、头陀行、净信、损减〔诸障〕、精进,应赞叹之事。为诸比丘说相应、随顺之法已,告诸比丘:「诸比丘!然则,僧伽应为盘那、卢酰之徒比丘等行呵责羯磨1。」 (四)「诸比丘!行此,应如是行之:应先非难盘那、卢酰之徒比丘等,非难后,应令忆念,令忆念后,应令自白其罪,令自白其罪后,应由一聪明贤能比丘于僧伽中唱言: 『诸大德!请听我言!此等盘那、卢酰之徒比丘等,自于僧伽中为诉讼……诤 讼,至其他僧伽中,为诉讼……诤讼之诸比丘处,作如是言……令扩大。若僧 伽机熟,则僧伽应为盘那、卢酰之徒比丘等行呵责羯磨。是乃表白。 诸大德!请听我言!此等盘那、卢酰之徒比丘等自……令扩大,僧伽为盘那、 卢酰之徒比丘等行呵责羯磨。为盘那、卢酰之徒比丘等行呵责羯磨,具寿听者 默然,不听者请言。我二次言此事……我三次言此事……不听者请言。 僧伽已为盘那、卢酰之徒比丘等行呵责羯磨。具寿听故默然,我如是了知。』」 ————缘 终———— 二(一)「诸比丘!具足三分之呵责羯磨,乃非法羯磨、非律羯磨、非善成就也。〔谓:所呵责之人〕不现前而行、不诘问〔所呵责之人〕而行、不令〔所呵责之人〕自说而行也。诸比丘!具足如此三分之呵责羯磨,乃非法羯磨……非善成就也。诸比丘!又,具足三分之呵责羯磨,乃非法羯磨……非善成就也。〔谓:〕无罪而行、非应悔罪2而行、已悔过而行也。诸比丘!具足如此三分之呵责羯磨,乃非法羯磨……非善成就也。诸比丘!又……非善成就也。〔谓:〕不非难而行、不令忆念而行、不令自白其罪而行也。诸比丘!……如此……非善成就也。诸比丘!又……非善成就也。〔谓:所呵责之人〕不现前而行、非法而行、于别众而行也。诸比丘!……如此……非善成就也。诸比丘!又……非善成就也。〔谓:〕不诘问〔所呵责之人〕而行、非法而行、于别众而行也。诸比丘!……如此……非善成就也。诸比丘!又……〔谓:〕不令〔所呵责之人〕自说而行、非法而行、于别众而行也。……〔谓:〕无罪而行、非法而行、于别众而行也。……〔谓:〕非应悔罪而行、非法而行、于别众而行也。……〔谓:〕已悔过而行、非法而行、于别众而行也。……〔谓:〕不非难而行、非法而行、于别众而行也。……〔谓:〕不令忆念而行、非法而行、于别众而行也。……诸比丘!又,具足三分之呵责羯磨,乃非法羯磨、非律羯磨、非善成就也。〔谓:〕不令自白其罪而行、非法而行、于别众而行也。诸比丘!具足如此三分之呵责羯磨,乃非法羯磨……非善成就也。」 ————非法羯磨十二事 终———— 三(一)「诸比丘!具足三分之呵责羯磨,乃如法羯磨、如律羯磨、善成就也。〔谓:所呵责之人〕现前而行、诘问〔所呵责之人〕而行、令〔所呵责之人〕自说而行。诸比丘!……如此……善成就也。诸比丘!又……〔谓:〕有罪而行、应悔罪3而行、未悔过而行也。……〔谓:〕非难而行、令忆念而行、令自白其罪而行也。……〔谓:所呵责之人〕现前而行、如法而行、和合而行也。……〔谓:〕诘问而行、如法而行、和合而行也。……〔谓﹕令所呵责之人〕自说而行、如法而行、和合而行也。……〔谓:〕有罪而行、如法而行、和合而行也。……〔谓:〕应悔罪而行、如法而行、和合而行也。……〔谓:〕未悔过而行、如法而行、和合而行也……〔谓:〕非难而行、如法而行、和合而行也。……〔谓:〕令忆念而行、如法而行、和合而行也。……诸比丘!又,具足三分之呵责羯磨,乃如法羯磨、如律羯磨、善成就也。〔谓:〕令自白其罪而行、如法而行、和合而行也。诸比丘!具足如此三分之呵责羯磨,乃如法羯磨……善成就也。」 ————如法羯磨十二事 终———— 四(一)「诸比丘!具足三分之比丘,僧伽若欲者,应行呵责羯磨。〔谓:〕于僧伽中为诉讼、斗诤、争议、诤论、诤讼,愚痴、暗昧、多罪而不受教诫,住在家,与不随顺在家众共住也。诸比丘!具足如此三分之比丘,僧伽若欲者,应行呵责羯磨。诸比丘!又,具足三分……应行……〔谓:〕于增上戒而破戒、于增上行而破行、于增上见而破见也。诸比丘!……如此……应行……。诸比丘!又……应行……〔谓:〕毁谤佛、毁谤法、毁谤僧也。诸比丘!……如此……应行……。」 (二)「诸比丘!于三类比丘,僧伽若欲者,应行呵责羯磨。〔谓:〕一类于僧伽中为诉讼……诤讼;一类为愚痴、暗昧、多罪而不受教诫者;一类住在家,与不随顺在家众共住者。诸比丘!于如此三类比丘,僧伽若欲者,应行呵责羯磨。诸比丘!又,于三类比丘……应行……。〔谓:〕一类于增上戒为破戒者、一类于增上行为破行者、一类于增上见为破见者也。诸比丘!于如此……应行……。诸比丘!又……应行……。〔谓:〕一类为诽谤佛者、一类为诽谤法者、一类为诽谤僧者也。诸比丘!……如此……应行……。」 ————若欲者六事 终———— 五(一)「诸比丘!受呵责羯磨之比丘应正行,此中应正行者,〔谓:〕不可授人具足戒,不可为人依止,不可蓄沙弥,不可受选任教诫比丘尼,选任亦不可〔往〕教诫比丘尼,不可犯僧伽已行呵责羯磨之罪,不可犯相似〔之罪〕,不可犯比此更恶之罪,不可骂羯磨,不可骂行羯磨者,不可妨碍清净比丘布萨,不可妨碍自恣,不可与〔众〕交谈4,不可与教诫,不可作许可5,不可非难,不可令忆念,不可与诸比丘交往。」 ————呵责羯磨十八事 终———— 六(一)尔时,僧伽为盘那、卢酰之徒比丘等行呵责羯磨。彼等受僧伽呵责羯磨已,而正行、随顺、愿灭罪,至诸比丘处,作如是言:「诸友!我等受僧伽呵责羯磨已,而正行、随顺、愿灭罪。我等应如何为之耶?」诸比丘以此事白世尊,〔世尊曰:〕「诸比丘!若尔,僧伽应为盘那、卢酰之徒比丘等解呵责羯磨。」 (二)「诸比丘!具足五分之比丘,呵责羯磨不得解。〔谓:〕授人具足戒,为人依止,蓄沙弥,受选任教诫比丘尼,选任亦〔往〕教诫比丘尼。诸比丘!具足如此五分之比丘,呵责羯磨不得解。诸比丘!又……五分……不得解。〔谓:〕犯已受僧伽呵责羯磨之罪,犯相似〔之罪〕,犯比此更恶之罪,骂羯磨,骂行羯磨者。诸比丘!……如此……不得解。诸比丘!具足八分之比丘,呵责羯磨不得解,〔谓:〕妨碍清净比丘布萨,妨碍自恣,与〔众〕交谈,与教诫,作许可,非难,令忆念,与诸比丘交往。诸比丘!具足如此八分之比丘,呵责羯磨不得解。」 ————不得解十八事 终———— 七(一)「诸比丘!具足五分之比丘,呵责羯磨可解。〔谓:〕不授人具足戒,不为人依止,不蓄沙弥,不受选任教诫比丘尼,选任亦不〔往〕教诫比丘尼。诸比丘!具足如此五分之比丘,呵责羯磨可解。诸比丘!又,具足五分……可解。〔谓:〕不犯已受僧伽呵责羯磨之罪,不犯相似〔之罪〕,不犯比此更恶之罪,不骂羯磨,不骂行羯磨者。诸比丘!……如此……可解。诸比丘!……八分……可解。〔谓:〕不妨碍清净比丘布萨,不妨碍自恣,不与〔众〕交谈,不与教诫,不作许可,不非难,不令忆念,不与诸比丘交往。诸比丘!具足如此八分之比丘,呵责羯磨可解。」 ————可解十八事 终———— 八(一)「诸比丘!应如是解:诸比丘!彼等盘那、卢酰之徒比丘等,应至僧伽处,偏袒右肩,礼上座比丘足,胡跪,合掌,如是唱言: 『诸大德!我等受僧伽呵责羯磨已,而正行、随顺、愿灭罪,请解呵责羯磨。』 应二次乞请,三次乞请。应由一聪明贤能比丘于僧伽中唱言: 『诸大德!请听我言!此等盘那、卢酰之徒比丘等,受僧伽之呵责羯磨已,而 正行、随顺、愿灭罪,彼等请解呵责羯磨。若僧伽机熟,则僧伽应为盘那、卢 酰之徒比丘等解呵责羯磨。此为表白。 诸大德!请听我言!此等盘那、卢酰之徒比丘等,受僧伽呵责羯磨已,而正行、 随顺、愿灭罪,彼等请解呵责羯磨。僧伽为盘那、卢酰之徒比丘等解呵责羯磨。 为盘那、卢酰之徒比丘等解呵责羯磨,具寿听者默然,不听者请言。我二次言 此事。诸大德……请言。我三次言此事。诸大德……请言。僧伽已为盘那、卢 酰之徒比丘等解呵责羯磨。具寿听故默然,我如是了知。』」 ————〔诵品〕一 呵责羯磨 终———— 九(一)尔时,有具寿施越者,愚痴、暗昧、多罪、不受教诫、住在家而与不随顺在家众共住。诸比丘以与别住、与本日治、与摩那埵、与出罪为事。诸比丘中少欲者忿怒、非难:「何以具寿施越者,愚痴、暗昧、多罪、不受教诫、住在家而与不随顺在家众共住。诸比丘以与别住、与本日治、与摩那埵、与出罪为事耶?」时,彼诸比丘以此事白世尊。时,世尊以是因缘,集会比丘众,问诸比丘,曰:「诸比丘!施越比丘愚痴……住……与出罪为事,是实耶?」「实然!世尊!」佛世尊呵责:「诸比丘!此愚人之所为非也、非随顺行、非相应法、非沙门行、非威仪法、非所当为。诸比丘!为何此愚人愚痴……住……与出罪为事耶?诸比丘!此非令未信者生信,已信者增长也……呵责、说法已,告诸比丘曰:「诸比丘!若尔,僧伽应为施越比丘行依止羯磨,应言:『汝应依止而住。』」 (二)「诸比丘!应如是行:应先非难施越比丘,非难后,令忆念,令忆念后,令自白其罪,令自白其罪后,应由一聪明贤能比丘于僧伽中唱言: 『诸大德!请听我言!此施越比丘愚痴、暗昧……住……与出罪为事。若僧伽 机熟,则僧伽应为施越比丘行依止羯磨,言:汝应依止而住。是为表白。 诸大德!请听我言!此施越比丘愚痴、暗昧……住……与出罪为事。僧伽为施 越比丘行依止羯磨,言:汝应依止而住。为施越比丘行依止羯磨,言:汝应依 止而住。具寿听者默然,不听者请言。我二次言此事……乃至……我三次言此 事。诸大德……请言。 僧伽已为施越比丘行依止羯磨,言:汝应依止而住。具寿听故默然,我如是了 知。』」 -------九〔因缘〕终------- 一○(一)「诸比丘!具足三分……〔参照第一 羯磨犍度二(一)-五。「呵责羯磨」改为「依止羯磨」。〕……不得与比丘众交往。」 ————依止羯磨十八事 终———— 一一(一)尔时,僧伽为施越比丘行依止羯磨,言:「汝应依止而住。」彼受僧伽依止羯磨已,依附、亲近、承事于善友,令诵经文,并质问之,故多闻且通阿含,亦持法、持律、持摩夷,成为贤明、聪明、有慧、有耻、有悔、好学者,而正行、随顺、愿灭罪。彼至诸比丘处,作如是言:「诸友!我受僧伽依止羯磨已,而正行、随顺、愿灭罪。我应如何为之耶?」诸比丘以此事白世尊,〔世尊曰:〕「诸比丘!若尔,僧伽应解施越比丘之依止羯磨。」 (二)「诸比丘!……五分……〔参照第一 羯磨犍度六(二)-七。「呵责羯磨」改为「依止羯磨」。〕……应……解……。」 ————可解十八事 终 ———— 一二(一)「诸比丘!应如是解:诸比丘!彼施越比丘应至僧伽处,褊袒右肩,礼上座比丘足,胡跪,合掌,如是唱言: 『诸大德!我受僧伽之依止羯磨已,而正行、随顺、愿灭罪,请解依止羯磨。』 应二次乞请,三次乞请。 (二)应由一聪明贤能比丘于僧伽中唱言: 『诸大德!请听我言!此施越比丘受僧伽之依止羯磨已,而正行、随顺、愿灭 罪,彼请解依止羯磨。若僧伽机熟,则僧伽应解施越比丘之依止羯磨。是乃表 白。 诸大德!请听我言!此施越比丘受僧伽之依止羯磨已,而正行、随顺、愿灭罪, 彼请解依止羯磨。僧伽解施越比丘之依止羯磨。解施越比丘之依止羯磨,具寿 听者默然,不听者请言。我二次言此事。诸大德……请言。我三次言此事。诸 大德……请言。 僧伽已解施越比丘之依止羯磨。具寿听故默然,我如是了知。』」 ————(解除) 终 ———— ————〔诵品〕二 依止羯磨 终 ———— 一三(一)尔时,阿湿婆、富那婆娑之徒住鸡咤山,属无耻之恶比丘。彼等行如此非行。〔谓:〕自植华树,亦教人植;自洒水,亦教人洒;自摘花,亦教人摘;自结花,亦教人结;自以华茎缚为一华鬘,亦教人作;自以华茎缚为二华鬘,亦教人作;自作如花穗之华鬘,亦教人作;自作华箭6,亦教人作;自作耳饰,亦教人作;自作头饰,亦教人作;自作胸饰,亦教人作。 彼等为良家妇、良家女、良家童女、良家媳、良家婢自以华茎作成一华鬘,亦教人作;自以华茎作成二华鬘,亦教人作;自作成如华穗之华鬘,亦教人作;自作花箭,亦教人作;自作耳饰,亦教人作;自作头饰,亦教人作;自作胸饰,亦教人作。彼等和良家妇、良家女、良家童女、良家媳、良家婢共一器而食,共一器而饮,共一座而坐,共用一床,共用一敷具,共用一覆具,共用一敷具、覆具,于非时食且饮酒,持用华鬘、香、涂香,同时舞、歌、奏、戏笑,随舞而舞、歌、奏、戏笑,随歌而舞……随奏而舞……随戏笑而舞……戏笑。 (二)玩八条盘碁、十条盘碁、无盘碁,玩跳间游戏、石积游戏,玩骰子、棒打、手型游戏,玩球、叶笛、锄犁游戏、倒立游戏、玩具风车,玩棕榈叶制尺、玩具车、弓箭,玩猜字、猜人意,模仿〔四肢〕不具者,学象术、马术、车术、弓术、剑术,在象前、马前、车前跑,以及往还跑,且兴奋、拍手、摔角、斗拳,于舞台上,展敷僧伽梨,言舞女,曰:「妹!于此处舞!」并喝采,〔如此〕行种种非行。 (三)尔时,有一比丘,于迦尸雨安居已,欲往舍卫城谒见世尊,而至鸡咤山。时,彼比丘晨著下裳,持衣、钵,入鸡咤山乞食,进退、顾视、屈伸甚为端庄殊妙,眼向下,威仪具足。诸人见彼比丘,言:「此何人?犹如无力、愚钝、颦蹙之人耶?此人来,谁为之施食耶?我等尊者-阿湿婆、富那婆娑之徒柔和、亲切、易谈,微笑而言:『来!善来!』不颦蹙、口齿清晰且必先语。故于彼等应施食。」有一优婆塞,见彼比丘于鸡咤山步行乞食,诣彼比丘处。诣已,敬礼彼比丘,言:「尊者!得食耶?」〔彼比丘言:〕「不得食。」「来!住我家!」 (四)时,彼优婆塞引彼比丘,至其家,供食已,言:「尊者!将往何处耶?」「欲往舍卫城拜见世尊。」「若尔,以我名,头面礼世尊足,言:『世尊!鸡咤山之住处甚污染,有名为阿湿婆、富那婆娑之徒,住鸡咤山,属无耻之恶比丘。彼等行如此之非行,〔谓:〕……行种种非行。以前有信心、净心之人,今已不信、不净也;以前于僧伽有布施之道,今已断绝。善美比丘已去,而恶比丘住。世尊!愿世尊遣诸比丘来治鸡咤山住处。』」 (五)「唯!大德!」彼比丘应诺彼优婆塞,从座起,诣舍卫城而去,顺次游行至祇树给孤独园世尊住处。诣已,敬礼世尊,坐于一面。世尊与客比丘寒喧致候,乃佛之常法。时,世尊言彼比丘,曰:「比丘!堪忍耶?饮食足耶?行路来不疲倦耶?比丘!汝由何处来耶?」「世尊!堪忍!世尊!足!我行路来不疲倦。今,我于迦尸雨安居已,欲来舍卫城拜见世尊,而至鸡咤山。时,我晨著下裳,持衣、钵,入鸡咤山乞食。有一优婆塞,见我于鸡咤山行乞食,至我处,敬礼我,言:『得食耶?』『不得食。』『来!住我家!』时,彼优婆塞引我至其家,供食已,言:『尊者!欲往何处耶?』『往舍卫城谒见世尊!』『若尔……治……住处。』世尊!之后我来也。」 (六)时,世尊以是因缘,于此时机,集会比丘众,问诸比丘,曰:「诸比丘!有名阿湿婆、富那婆娑之徒者,住鸡咤山,属无耻之恶比丘。彼等行如此之非行,〔谓:〕自植华树……行种种非行。以前有信心、净心之人……而恶比丘住,是实耶?」「实然!世尊!」佛世尊呵责:「诸比丘!何以此等愚人,行如此非行,〔谓:〕自植华树,亦教人植;自洒水,亦教人洒;自摘花,亦教人摘;自结花,亦教人结……自作,亦教人作……自与,亦教人与……食……饮……持……舞、歌、奏、戏笑……玩……学……跑……往还跑,且兴奋、拍手、摔角、斗拳,于舞台上,展敷僧伽梨,向舞女言:『妹!于此处舞!』并喝采,〔如此〕行种种非行耶?诸比丘!此非令未信者……」呵责、说法已,告舍利弗、目犍连,曰:「往!舍利弗等!往鸡咤山,为阿湿婆、富那婆娑之徒比丘等,行驱出鸡咤山之羯磨。令彼等为汝等之弟子也。」「世尊!彼诸比丘凶恶粗暴,我等如何为阿湿婆、富那婆娑之徒比丘等行驱出鸡咤山之羯磨耶?」「舍利弗!若尔,众多比丘俱往之。」「唯!世尊!」舍利弗、目犍连应诺世尊。 (七)「诸比丘!应如是行:应先非难阿湿婆、富那婆娑之徒比丘等,非难后,令忆念,令忆念后,令自白其罪,令自白其罪后,应由一聪明贤能比丘于僧伽中唱言: 『诸大德!请听我言!此等阿湿婆、富那婆娑之徒比丘等,污染俗家而为恶行。 彼等恶行,今有所见闻,而彼等所污之俗家,今亦有所见闻。若僧伽机熟,则 僧伽应为阿湿婆、富那婆娑之徒比丘等行驱出鸡咤山之羯磨,言:阿湿婆、富 那婆娑之徒比丘等不得住鸡咤山。是乃表白。 诸大德!请听我言!此……有所见闻。僧伽为阿湿婆、富那婆娑之徒比丘等行 驱出鸡咤山之羯磨,言:阿湿婆、富那婆娑之徒比丘等不得住鸡咤山。为阿湿 婆、富那婆娑之徒比丘等行驱出鸡咤山之羯磨,言:阿湿婆、富那婆娑之徒比 丘等不得住鸡咤山。具寿听者默然,不听者请言。我二次言此事……乃至…… 我三次言此事。诸大德!……请言。 僧伽为阿湿婆、富那婆娑之徒比丘等行驱出鸡咤山之羯磨,言:阿湿婆、富那 婆娑之徒比丘等不得住鸡咤山。具寿听故默然,我如是了知。』」 ————一三〔因缘〕终 ———— 一四(一)「诸比丘!……三分……〔参照第一 羯磨犍度二(一)-四(一)。「呵责羯磨」改为「驱出羯磨」。〕……诸比丘!……三分……应行……。诸比丘!又……应行……。〔即:〕具足身之戏乐、具足语之戏乐、具足身语之戏乐也。诸比丘!如此……应行……。诸比丘!又……应行……。〔即:〕具足身之非行、具足语之非行、具足身语之非行也。诸比丘!如此……应行……。诸比丘!又……应行……。〔即:〕具足身之违害、具足语之违害、具足身语之违害也。诸比丘!如此……应行……。诸比丘!又……应行……。〔即:〕具足身之邪命、具足语之邪命、具足身语之邪命也。诸比丘!如此……应行……。」 (二)「诸比丘!于三类比丘,僧伽若欲者,应行驱出羯磨。〔谓:〕一类……诉讼……〔参照第一 羯磨犍度四(二)。「呵责羯磨」改为「驱出羯磨」。〕……诽谤者也。诸比丘!如此……应行……。诸比丘!又……应行……。〔谓:〕一类具足身之戏乐者、一类具足语之戏乐者……一类具足身语之邪命者也。诸比丘!如此……应行……。」 ————〔非法羯磨乃至若欲者〕终 ———— 一五(一)「诸比丘!受驱出羯磨之比丘应正行。此中应正行者,〔即:〕……〔参照第一 羯磨犍度五(一)。「呵责羯磨」改为「驱出羯磨」。〕……不可与诸比丘交往。」 ————驱出羯磨十八事 终———— 一六(一)时,舍利弗、目犍连为上首之比丘众,往鸡咤山,为阿湿婆、富那婆娑之徒比丘等行驱出鸡咤山之羯磨,言:「阿湿婆、富那婆娑之徒比丘等不得住鸡咤山。」彼等受僧伽之驱出羯磨已,犹不正行、不随顺、不愿灭罪、不向诸比丘悔过,且骂詈、诽谤、随欲7、随瞋、随痴、随怖而诽谤〔僧〕,或离去,或还俗。诸比丘中少欲者忿怒、非难:「何以阿湿婆、富那婆娑之徒比丘等,受僧伽之驱出羯磨已,仍不正行、不随顺、不愿灭罪、不向诸比丘悔过,且骂詈、诽谤、随欲、随瞋、随痴、随怖而诽谤〔僧〕,或离去,或还俗耶?」时,彼诸比丘以此事白世尊。时,世尊以是因缘,于此时机,集会比丘众,问诸比丘,曰:「诸比丘!阿湿婆、富那婆娑之徒比丘等,受僧伽之驱出羯磨已,犹不正行、不随顺、不愿灭罪、不向比丘等悔过,且骂詈、诽谤、随欲、随瞋、随痴、随怖而诽谤〔僧〕,或离去,或还俗,是实耶?」「实然!世尊!」「诸比丘!何以彼等愚人受僧伽之驱出羯磨,犹不正行、不随顺、不愿灭罪、不向诸比丘悔过,且骂詈、诽谤、随欲、随瞋、随痴、随怖而诽谤〔僧〕,或离去,或还俗耶?诸比丘!此非令未信者生信,已信者增长也……」世尊呵责、说法已,告诸比丘曰:「诸比丘!若尔,彼等所受僧伽之驱出羯磨不得解。」 (二)「诸比丘!具足五分之比丘,驱出羯磨不得解。〔谓:〕授人具足戒……〔参照第一 羯磨犍度六(二)-七。「呵责羯磨」改为「驱出羯磨」。〕……不可与诸比丘交往也。诸比丘!如此……可解。」 ————驱出羯磨不得解十八事 终———— 一七(一)「诸比丘!应如是解:诸比丘!受驱出羯磨之比丘,应至僧伽处,偏袒右肩,礼上座比丘足,胡跪,合掌,如是唱言: 『诸大德!我受僧伽之驱出羯磨已,而正行、随顺、愿灭罪,请解驱出羯磨。』 应二次乞请,三次乞请。应由一聪明贤能比丘于僧伽中唱言: (二)『诸大德!请听我言!此某甲比丘受僧伽之驱出羯磨已,而正行……彼请 解……。若僧伽机熟,则僧伽应解某甲比丘之驱出羯磨。是乃表白。 诸大德!请听我言!此某甲比丘受僧伽之驱出羯磨已,而正行、随顺、愿灭罪, 彼请解驱出羯磨。僧伽为某甲比丘解驱出羯磨。为某甲比丘解驱出羯磨,具寿 听者默然,不听者请言。我二次言此事……我三次言此事。诸大德!……请言。 僧伽已解某甲比丘之驱出羯磨。具寿听故默然,我如是了知。』」 ————一七〔解除〕终———— ————〔诵品〕三 驱出羯磨 终———— 一八(一)尔时,具寿善法属摩叉止陀之质多罗居士住处,职司建造,恒常受食。时,质多罗居士欲迎请僧伽、或别众、或个人时,若不先语具寿善法,即不迎请僧伽、或别众、或个人。其时,众多长老比丘,具寿舍利弗、具寿摩诃目犍连、具寿摩诃迦旃延、具寿摩诃拘絺罗、具寿摩诃劫宾那、具寿摩诃周那、具寿阿那律陀、具寿离越、具寿优波离、具寿阿难、具寿罗睺罗游行迦尸而至摩叉止陀。质多罗居士闻:「诸长老比丘至摩叉止陀。」时,质多罗居士诣长老比丘处。诣已,敬礼长老比丘已,于一面坐。一面坐时,具寿舍利弗为质多罗居士说法、教示、劝导、奖励,令欢喜。时,质多罗居士闻具寿舍利弗之说法、教示、劝导、奖励而欢喜之,言诸长老比丘,曰:「诸长老!明日请受客〔比丘之〕食。」诸长老比丘默然而许。 (二)时,质多罗居士知诸长老比丘应许,从座起,敬礼诸长老比丘已,右绕后,至具寿善法住处。至已,敬礼具寿善法已,于一面立。于一面立已,质多罗居士言具寿善法,曰:「善法尊者!明日请与诸长老俱受食。」时,具寿善法〔念〕:「以前此质多罗居士若欲迎请僧伽、或别众、或个人时,不先语我者,即不迎请之。然而,今不先语我,而请诸长老比丘。今此质多罗居士对我怀恶意、不顾、不悦也。」故言质多罗居士:「居士!止!我不许!」二次……乃至……三次,质多罗居士言具寿善法:「善法尊者!明日请与诸长老俱受食。」「居士!止!我不许!」时,质多罗居士如是〔念〕:「善法尊者许与不许,于我何为?」敬礼具寿善法已,右绕而去。 (三)时,质多罗居士是夜过后,为诸长老比丘调殊妙嚼食、瞰食。时,具寿善法〔心生思念:〕「我当见质多罗居士为诸长老所调者。」晨著下裳,持衣、钵,至质多罗居士家。至已,坐于已设之座。时,质多罗居士至具寿善法坐处。至已,敬礼具寿善法已,于一面坐。于一面坐时,具寿善法言质多罗居士:「居士!汝于此处调甚多之嚼食、噉食,然而缺一,即胡麻饼8。」「尊者!有甚多佛语之宝,何以善法尊者所说者,唯胡麻饼也。尊者!往昔南路诸商人,为商贾而往东国,从其处赍雌鸡来。时,彼雌鸡与雄乌共住而生雏鸡。尊者!彼雏鸡欲鸣乌声而成鸡鸣,欲鸣鸡声而成乌鸣。尊者!有如此甚多佛语之宝,何以善法尊者所说者,唯胡麻饼也。」 (四)「居士!汝骂詈我。居士!汝谗谤我。居士!此是汝住处,我去也!」「善法尊者!我非谗谤、骂詈汝。善法尊者!安婆达迦树林幽静宜人,请住摩叉止陀,我当为善法尊者供衣、食、床、座、病药、资具。」二次……三次……具寿善法仍向质多罗居士言:「居士!汝骂詈我……我去也!」「善法尊者!往何处去耶?」「往舍卫城谒见世尊也。」「若尔,尊者!汝将自所言及我所言,悉白世尊。善法尊者!然汝再归摩叉止陀,亦非希有。」 (五)时,具寿善法收其卧具床座已,持衣、钵,往舍卫城。顺次游行至祇树给孤独园世尊住处。至已,敬礼世尊已,于一面坐。于一面坐已,具寿善法将自所言及质多罗居士所言,悉白世尊。佛世尊呵责:「愚人!非也,非随顺行,非相应法,非沙门行,非威仪法,非所当为。愚人!汝为何轻侮且轻蔑有信心净心之施者、善业者、僧伽利益者之质多罗居士耶?愚人!此非令未信者生信……。」呵责、说法已,告诸比丘曰:「诸比丘!若尔,僧伽应为善法比丘行下意羯磨,言:『汝应向质多罗居士悔过。』」 (六)「诸比丘!应如是行:应先非难善法比丘,非难后,令忆念,令忆念后,令自白其罪,令自白其罪后,应由一聪明贤能比丘于僧伽中唱言: 『诸大德!请听我言!此善法比丘轻侮且轻蔑有信心净心之施者、善业者、僧 伽利益者之质多罗居士。若僧伽机熟,则僧伽应为善法比丘行下意羯磨,言: 汝应向质多罗居士悔过。是乃表白。 诸大德!请听我言!此善法比丘轻侮且轻蔑有信心净心之施者、善业者、僧伽 利益者之质多罗居士,僧伽为善法比丘行下意羯磨,言:汝应向质多罗居士悔 过。为善法比丘行下意羯磨,言:汝应向质多罗居士悔过。具寿听者默然,不 听者请言。我二次言此事……我三次言此事。诸大德!……请言。 僧伽已为善法比丘行下意羯磨,言:汝应向质多罗居士悔过。具寿听故默然, 我如是了知。』」 ------- 一八〔因缘〕终------- 一九(一)「诸比丘!……三分……〔同第一 羯磨犍度二(一)-三。「呵责羯磨」改为「下意羯磨」。〕……善成就也。」 -------〔非法羯磨乃至若欲者〕终------- 二○(一)「诸比丘!具足五分之比丘,若僧伽欲者,应行下意羯磨。〔谓:〕图使在家人无所得,图使在家人无利,图使在家人无住处,谗谤、骂詈在家人,离间在家人与在家人。诸比丘!……如此五分……应行……。诸比丘!又……应行……。〔谓:〕向在家人诽谤佛,向在家人诽谤法,向在家人诽谤僧,轻侮、轻蔑在家人,与在家人如法约定而不实行。诸比丘!……如此……应行……。诸比丘!于如此五类之比丘,若僧伽欲者,应行下意羯磨。〔谓:〕一类为图使在家人无所得者,一类为图使在家人无利者,一类为图使在家人无住处者,一类为谗谤、骂詈在家人者,一类为离间在家人与在家人者。诸比丘!……如此……应行……。诸比丘!又……应行……。〔谓:〕一类为向在家人诽谤佛者,一类为向在家人诽谤法者,一类为向在家人诽谤僧者,一类为轻侮、轻蔑在家人者,一类为与在家人如法约定而不实行者。诸比丘!……如此……应行……。」 ————若欲者二十事 终———— 二一(一)「诸比丘!受下意羯磨之比丘应正行。……〔参照第一 羯磨犍度五(一)。「呵责羯磨」改为「下意羯磨」。〕……不可……交往。」 ————下意羯磨十八事 终———— 二二(一)时,僧伽为善法比丘行下意羯磨,言:「向质多罗居士悔过。」彼受僧伽下意羯磨已,往摩叉止陀,因羞愧而不能向质多罗居士悔过,再还舍卫城。诸比丘言彼:「汝向质多罗居士悔过耶?」「于此,诸友!我至摩叉止陀,因羞愧而不能向质多罗居士悔过。」诸比丘以此事白世尊,〔世尊曰:〕 (二)「诸比丘!若尔,僧伽应附善法比丘同伴者,向质多罗居士悔过。诸比丘!应如是附与〔同伴者〕:应先请〔同伴之〕比丘,请后,应由一聪明贤能比丘于僧伽中唱言: 『诸大德!请听我言!若僧伽机熟,则僧伽以某甲比丘为善法比丘之同伴者, 令向质多罗居士悔过。是乃表白。 诸大德!请听我言!僧伽以某甲比丘为善法比丘之同伴者,令向质多罗居士悔 过。以某甲比丘为善法比丘之同伴者,令向质多罗居士悔过,具寿听者默然, 不听者请言。 僧伽已以某甲比丘为善法比丘之同伴者,令向质多罗居士悔过。具寿听故默然, 我如是了知。』」 (三)「诸比丘!彼善法比丘与同伴比丘俱往摩叉止陀,向质多罗居士悔过,应言:『居士!请受我悔过!请宥恕!』若如是言,受悔过则善也;若不受,则应由同伴比丘言:『居士!受此比丘之悔过!请宥恕彼!』若如是言,受悔过则善也;若不受,则应由同伴比丘言:『居士!受此比丘之侮过!请宥恕我!』若如是言,受悔过则善也;若不受,则应由同伴比丘言:『居士!依僧伽之名,受此比丘之悔过!』若如是言,受悔过则善也;若不受者,则同伴比丘应令善法比丘不可离质多罗居士之见境,不可离其闻境,偏袒右肩,胡跪,合掌,自说彼罪。」 -------〔同伴比丘〕终------- 二三(一)时,具寿善法与同伴比丘俱往摩叉止陀,向质多罗居士悔过已,而正行、随顺、愿灭罪。彼至诸比丘处,曰:「诸友!我受僧伽之下意羯磨已,而正行、随顺、愿灭罪。我应如何为之耶?」诸比丘以此事白世尊,〔世尊曰:〕「诸比丘!若尔,僧伽应解善法比丘之下意羯磨。」 (二)「诸比丘!具足五分之比丘,下意羯磨不得解。〔谓:〕……〔参照第一 羯磨犍度六(二)-七。「呵责羯磨」改为「下意羯磨」。〕……不与诸比丘交往。诸比丘!……如此八分……可解。」 ————可解十八事 终———— 二四(一)「诸比丘!应如是解:诸比丘!彼善法比丘应至僧伽处……〔参照第一 羯磨犍度一二。「依止羯磨」改为「下意羯磨」。〕……我如是了知。』」 -------二四〔解除〕终------- ————〔诵品)四 下意羯磨 终———— 二五(一)尔时,佛世尊住憍赏弥瞿师罗园。其时,具寿阐陀犯罪而不欲见罪。诸比丘中少欲者忿怒、非难:「为何具寿阐陀犯罪而不见罪耶?」时,彼诸比丘以此事白世尊。是时,世尊以是因缘,于此时机,集会比丘众,问诸比丘,曰:「诸比丘!闻阐陀比丘犯罪而不欲见罪,是实耶?」「实然!世尊!」佛世尊呵责:「诸比丘!为何此愚人犯罪而不欲见罪耶?诸比丘!此非令未信者生信……」世尊呵责、说法已,告诸比丘曰:「诸比丘!若尔,僧伽应依阐陀比丘不见罪而行举罪羯磨,令与僧伽不共住。」 (二)「诸比丘!应如是行:应先非难阐陀比丘,非难后,令忆念,令忆念后,令自白其罪,自白其罪后,应由一聪明贤能比丘于僧伽中唱言: 『诸大德!请听我言!此阐陀比丘犯罪而不欲见罪。若僧伽机熟,则僧伽依阐 陀比丘不见罪而行举罪羯磨,令与僧伽不共住。是乃表白。 诸大德!请听我言!此阐陀比丘犯罪不欲见罪,僧伽依阐陀比丘不见罪而行举 罪羯磨,令与僧伽不共住。依阐陀比丘不见罪而行举罪羯磨,令与僧伽不共住, 具寿听者默然,不听者请言。我二次言此事……我三次言此事。 诸大德!请听我言!此阐陀比丘犯罪而不欲见罪,僧伽依阐陀比丘不见罪,行 举罪羯磨,令与僧伽不共住。依阐陀比丘不见罪而行举罪羯磨,令与僧伽不共 住,具寿听者默然,不听者请言。 僧伽已依阐陀比丘不见罪而行举罪羯磨,令与僧伽不共住。具寿听故默然,我 如是了知。』」 「诸比丘!应由住处至住处宣告曰:『依阐陀比丘不见罪,受举罪羯磨,已令 与僧伽不共住。』」 -------二五〔因缘〕终------- 二六(一)「诸比丘!依具足三分不见罪之举罪羯磨,乃非法……〔同第一 羯磨犍度二(一)-四。「呵责羯磨」改为「依不见罪之举罪羯磨」。〕……诸比丘!于如此……应行……。」 ————依不见罪〔行〕举罪羯磨之「若欲者」六事终———— 二七(一)「诸比丘!依不见罪而受举罪羯磨之比丘应正行。此中应正行者,〔谓:〕不可授人具足戒,不可为人依止,不可蓄沙弥,不可受选任教诫比丘尼,选任亦不可〔往〕教诫比丘尼,不可犯僧伽已行举罪羯磨之罪,不可犯相似之罪,不可犯比此更恶之罪,不可骂羯磨,不可骂行羯磨者,不可受清净比丘之敬礼、起迎、合掌、恭敬、设座具、设卧具,不可收受彼〔所置〕之洗足水、足台、足布,不可受彼〔因迎接故而〕取钵衣,洗浴时不可受彼浣背,不可以坏戒、坏行、坏见、坏命而诽谤清净比丘,不可离间诸比丘9与诸比丘,不可持在家人相,不可持外道相,不可亲近奉事外道,应亲近奉事比丘,应学比丘学处,不可与清净比丘同处于一屋之住处、同处于一屋之非住处、同处于一屋之住处或非住处,见清净比丘必起座,不可于〔精舍〕内外接触清净比丘,不可妨碍清净比丘布萨,不可妨碍自恣,不可与〔众〕交谈,不可与教诫,不可作许可,不可非难,不可令忆念,不可与诸比丘交往。」 ————依不见罪之举罪羯磨四十三事终———— 二八(一)时,僧伽依阐陀比丘不见罪,行举罪羯磨,令与僧伽不共住。彼因不见罪,受僧伽举罪羯磨已,从己住处往他住处。其处诸比丘不敬礼、起迎、合掌、恭敬、尊重、尊敬、奉事、供养。因不为诸比丘所尊敬、尊重、奉事、供养、敬重,彼又从此住处往他住处。其处诸比丘亦不敬礼、起迎……往他住处。其处诸比丘亦不敬礼、起迎……敬重,而再还憍赏弥。彼正行、随顺、愿灭罪,至诸比丘处,言:「诸友!我由僧伽依不见罪,行举罪羯磨已,而正行、随顺、愿灭罪。我应如何为之耶?」诸比丘以此事白世尊,〔世尊曰:〕「诸比丘!若尔,僧伽应解阐陀比丘依不见罪之举罪羯磨。」 (二)「诸比丘!具足五分之比丘,依不见罪之举罪羯磨不得解。〔谓:〕授人具足戒、为人依止、蓄沙弥、受选任教诫比丘尼、选任亦〔往〕教诫比丘尼也。诸比丘!……如此五分之比丘,依不见罪之举罪羯磨不得解。诸比丘!又,具足五分之比丘,依不见罪之举罪羯磨不得解。〔谓:〕犯由僧伽依不见罪受举罪羯磨之罪,犯相似之罪,犯比此更恶之罪,骂羯磨,骂行羯磨者。诸比丘!具足如此五分之比丘,……不得解。诸比丘!又……五分……不得解。〔谓:〕受清净比丘敬礼、起迎、合掌、恭敬、设座具。诸比丘!……如此……不得解。诸比丘!又……五分……不得解。〔谓:〕受清净比丘设卧具,受彼〔所置〕之洗足水、足台、足布,受彼〔因迎接故而〕取钵衣,洗浴时受彼浣背10。诸比丘!……如此……不得解。诸比丘!又……五分……不得解。〔谓:〕以坏戒、坏行、坏见、坏命难清净比丘,离间诸比丘11与诸比丘。诸比丘!……如此……不得解。诸比丘!又……五分……不得解。〔谓:〕持在家人相,持外道相,承事外道,不承事诸比丘,不学比丘学处。诸比丘!……如此……不得解。诸比丘!又……五分……不得解。〔谓:〕与清净比丘住同一屋内之住处、住同一屋内之非住处、住同一屋内之住处或非住处,见清净比丘不起座,于〔精舍之〕内外接触清净比丘。诸比丘!……如此……不得解。诸比丘!……八分……不得解。〔谓:〕妨碍清净比丘布萨,妨碍自恣,与〔众〕交谈,与教诫,作许可,非难,令忆念,与诸比丘交往。诸比丘!……如此八分……不得解。」 ————〔不得解〕四十三事终———— 二九(一)「诸比丘!具足五分之比丘,依不见罪之举罪羯磨可解。〔谓:〕不授人具足戒,不为人依止……不与诸比丘交往。诸比丘!……如此八分……可解。」 ————〔可解〕四十三事 终———— 三○(一)「诸比丘!应如是解:诸比丘!彼阐陀比丘应至僧伽处……〔参照第一 羯磨犍度一二。「依止羯磨」改为「依不见罪之举罪羯磨」。〕……我如是了知。』」 -------三○ 〔解除〕终------- ————〔诵品〕五 依不见罪之举罪羯磨 终———— 三-(一)尔时,佛世尊住憍赏弥瞿师罗园。其时,具寿阐陀犯罪,不欲忏悔其罪……〔参照第一 羯磨犍度二五(一)-三○ 。「见罪」改为「忏悔罪」,「依不见罪之举罪羯磨」改为「依不忏悔罪之举罪羯磨」。〕……我如是了知。』」 ————〔诵品〕六 依不忏侮罪之举罪羯磨 终———— 三二(一)尔时,佛世尊住舍卫城祇树给孤独园。其时,阿利咤比丘原为驯鹰师,彼起如是恶见:「如我所知世尊之教法,其中所说障道法,行之实不足以障道。」诸比丘闻:「阿利咤比丘原为驯鹰师,彼起如是恶见:『如我所知世尊之教法……行之实不足以障道。』」时,诸比丘至原为驯鹰师之阿利咤比丘处。至已,向驯鹰师阿利咤比丘言:「友!阿利咤!闻汝起如是恶见:『如我所知……实不足以障道。』是实耶?」「实然!如我所知世尊之教法,其中所说障道法,行之实不足以障道。」 (二)「阿利咤!勿作如是言!勿谗诬世尊!谗诬世尊者,实不善也,世尊未曾作如是说。友!阿利咤!世尊以种种方便,说障道法是障道,行之足以障道。世尊说诸欲美味少,苦多,恼多,于此过患更多。世尊说诸欲如骨锁,苦多,恼多,于此过患更多。世尊说诸欲如肉块……诸欲如草炬……诸欲如火坑……诸欲如梦……诸欲如借用物……诸欲如果树……诸欲如屠杀场……诸欲如鎗矛……诸欲如蛇首,苦多,恼多,于此过患更多。」如此,原为驯鹰师之阿利咤比丘虽蒙诸比丘教示,仍对彼恶见强烈执取、贪著,犹言:「如我所知世尊之教法,其中所说障道法,行之实不足以障道。」 (三)彼诸比丘因不能令原为驯鹰师之阿利咤比丘离此恶见,故诣世尊住处。诣已,以此事白世尊。时,世尊以是因缘,集会比丘众,问原为驯鹰师之阿利咤比丘曰:「阿利咤!闻汝起如是恶见:『如我所知世尊……行之实不足以障道。』是实耶?」「实然!如我所知世尊之教法,其中所说障道法,行之实不足以障道。」「愚人!汝如何了知我所说之法耶?愚人!我岂非以种种方便,说障道法是障道,行之实足以障道耶?我说诸欲美味少,苦多,恼多,于此过患更多。我说诸欲如骨锁……诸欲如蛇首,苦多,恼多,于此过患更多。愚人!然汝因邪解,谗诬我且害己,多积非福也。愚人!此等非福将予汝长时之苦痛。愚人!此令未信者不生信……」……呵责、说法已,告诸比丘曰:「诸比丘!若尔,僧伽应为原为驯鹰师之阿利咤比丘依不舍恶见而行举罪羯磨,令与僧伽不共住。」 (四)「诸比丘!应如是行:应先非难阿利咤比丘,非难后,令忆念,令忆念后,令自白其罪,自白其罪后,应由一聪明贤能比丘于僧伽中唱言: 『诸大德!请听我言!原为驯鹰师之阿利咤比丘起如是恶见:『如我所知世尊 之教法,其中所说障道法,行之实不足以障道。』彼不舍恶见。若僧伽机熟, 则僧伽应依原为驯鹰师之阿利咤比丘不舍恶见而行举罪羯磨,令与僧伽不共 住。是乃表白。 诸大德!请听我言!原为驯鹰师之阿利咤比丘……不舍恶见。僧伽为原为驯鹰 师之阿利咤比丘依不舍恶见而行举罪羯磨,令与僧伽不共住。为原为驯鹰师之 阿利咤比丘依不舍恶见而行举罪羯磨,令与僧伽不共住,具寿听者默然,不听 者请言。我二次言此事……我三次言此事。诸大德!……请言。 僧伽……具寿听故默然,我如是了知。』」 「诸比丘!应由住处至住处宣告曰:『原为驯鹰师之阿利咤比丘因不舍恶见, 受举罪羯磨,已令与僧伽不共住。』」 -------三二 〔因缘〕终------- 三三(一)「诸比丘!……三分……〔同第一 羯磨犍度二(一)-五。「呵责羯磨」改为「依不舍恶见之举罪羯磨」。〕……不得与诸比丘交往。」 ————依不舍恶见之举罪羯磨十八事 终———— 三四(一)尔时,僧伽为原为驯鹰师之阿利咤比丘,依不舍恶见而行举罪羯磨,令与僧伽不共住。彼由僧伽依不舍恶见受举罪羯磨而还俗。诸比丘中少欲者忿怒、非难:「何以原为驯鹰师之阿利咤比丘,由僧伽依不舍恶见受举罪羯磨而还俗耶?」其时,彼诸比丘以此事白世尊。时,世尊以是因缘,于此时机,集会比丘众,问诸比丘曰:「诸比丘!原为驯鹰师之阿利咤比丘,由僧伽依不舍恶见受举罪羯磨而还俗,是实耶?」「实然!世尊!」佛世尊呵责:「何以彼愚人由僧伽依不舍恶见,受举罪羯磨而还俗耶?诸比丘!此令未信者不生信……呵责、说法已,告诸比丘曰:「诸比丘!若尔,僧伽应解依不舍恶见之举罪羯磨。」 (二)「诸比丘!……五分……〔同第一 羯磨犍度六(二)-七。「呵责羯磨」改为「依不舍恶见之举罪羯磨」。〕……可解。」 ————依不舍恶见之举罪羯 磨可解十八事 终———— 三五(一)「诸比丘!应如是解:诸比丘!依彼不舍恶见而受举罪羯磨之比丘,应至僧伽处……〔参照第一 羯磨犍度一二。「依止羯磨」改为「依不舍恶见之举罪羯磨」,「施越」改为「某甲」。〕……我如是了知。』」 -------三五〔解除) 终------- ————〔诵品〕七 依不舍恶见之举罪羯磨 终———— ————第一 羯磨犍度 终———— 盘那与卢酰之徒 自为讼者诸比丘 趣往相类徒众处 激劝怂恿生诉讼 未生诉讼使生起 已生诉讼令增长 少欲善德诸比丘 忿怒非难告众会12 佛陀常住于正法 胜者世上第一人 住于舍卫城中时 令应行呵责羯磨 不现前及不诘问 不令自说及无罪 非应悔罪已悔过 不非难不令忆念 不令自白其罪过 不现前非法别众 不诘问非法别众 不自说非法别众 无罪非法与别众 非悔罪非法别众 已悔过非法别众 不非难非法别众 不忆念非法别众 不自白非法别众 黑分由此知白分 僧伽若欲需要者 应行呵责羯磨 诉讼并愚痴人 与在家者共居 增上戒增上行 增上见皆破戒 诽谤佛法僧者 僧伽若需要者 于此三类比丘 应行呵责羯磨 喜诉讼及愚痴 与在家者共居 增上戒增上行 增上见皆破戒 诽谤佛法僧者 受僧伽呵责者 应如此正行之 不授与具足戒 不依止蓄沙弥 于教诫比丘尼13 不受选不教之 不犯同一之罪 相似罪更上罪 不骂彼羯磨事 不骂与羯磨者 清净僧之布萨 自恣事皆不碍 与众谈与教诫 作许可行非难 令忆念皆不犯 不与比丘交往 授人具足戒 依止蓄沙弥 教诫比丘尼 受选或教之 具足此五分14 羯磨不得解 若犯同一罪 相似更重罪 骂彼羯磨事 骂与羯磨者 具足此五分 羯磨不得解 妨害于自恣 碍比丘布萨 与众相交谈 与教诫许可 非难令忆念 与比丘交往 具足此八分 呵责不得解 以上乃黑分 由之知白分 施越行愚痴 罪多交际杂 牟尼正觉者 令依止羯磨 鸡咤山比丘 阿湿婆之徒 富那婆娑徒 无知且愚痴 行种种非行 胜者正觉者 住于舍卫城 令驱出羯磨 有一具寿善法者 常住于摩叉止陀 此住处属质多罗 善法言及彼家系15 骂优婆塞质多罗 佛令为下意羯磨 于憍赏弥之比丘 阐陀不欲见其罪 最胜者依不见罪 令为行举罪羯磨 阐陀不忏悔其罪 大导师依不忏悔 令为行举罪羯磨 阿利咤执迷不悟 身怀障道之恶见 胜者以不舍恶见 宣之以举罪羯磨 依止及驱出羯磨 下意不见罪羯磨 不忏悔举罪羯磨 不舍见举罪羯磨 戏乐邪害行邪命 此等事亦行驱出 不利毁二十过慢 此等事亦行下意 呵责及依止羯磨 此二羯磨为相似 驱出下意增加语 三种之举罪羯磨 互为相似难区别 其余羯磨之分别 当以呵责而知之 1 「呵责羯磨」(tajjaniyakamma),tajjaya 意应呵责,日译为「断苦」,汉译为「苦切」。 2 「非应悔罪」(adesanagamini apatti),谓波罗夷罪与僧残罪。 3 「应悔罪」(desanagamini apatti),除波罗夷及僧残外之其他罪。 4 「不可与〔众〕交谈」(na savacaniyam katabbam),此语唯本书有,(参照PTS 巴利语辞典)英译为:「不可命令他人。」但五分律第二十四卷有:「苦行僧,时事不得有语。」似解为:「不可多插嘴。」可能由samvacaniya转变。 5 「许可」(okasa)。 6 「华箭」(vidhutika),原注「以针或箭贯辛头波罗之花等以作(华鬘)」。 7 「随欲」云云,gamita是女性名词单数具格形,而与papenti结合成为「以……事而非难」。 8 「胡麻饼」(tilasamgulika),特别于此处言「胡麻饼」,是因质多罗家系有以此为职业者,故以此讽刺也。 9 「诸比丘」,原本bhikkhu,此依暹罗本bhikkhu译之。 10 此处所列举者非五分而为六分,两本俱然。 11 「诸比丘」,原本bhikkhum,依暹罗本bhikkhu译之。 12 「众会」,原本padassaka,依暹罗本parisato译之。 13 「教诫比丘尼」云云,原本ovadasammatenapi na kare,依暹罗本bhikkhun ovadakasam-mato na kare译之。 14 「五分」,原本pancango,依暹罗本pancah angehi译之。 15 「家系」云云,见上注9。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