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无碍解道(一) 归命彼世尊 应供等觉者 论 母 听闻之慧是闻所成智。 听闻后律仪之慧是戒所成智。 律仪后定之慧是修定所成智。 缘摄受之慧是法所依智。 摄过去、未来、现在之诸法所决定之慧是会得智。 观现在诸法变坏之慧是观生灭智。 思择所缘而观破坏之慧是正观智。 怖畏近住之慧是过患智。 停止简择欲解脱之慧是舍诸行智。 外出离、退转之慧是种姓地智。 俱出离、退转之慧是道智。 加行止灭之慧是果智。 观所断之慧是解脱智。 正观其时所修得诸法之慧是观察智。 内决定之慧是事之种种相智。 外决定之慧是行境之种种相智。 所行决定之慧是所行之种种相智。 四法决定之慧是地之种种相智。 九法决定之慧是法之种种相智。 通智之慧是所知义之智,遍智之慧是度义之智,断之慧是永舍义之智,修习之慧是一味义之智,现证之慧是触接义之智。 义之种种相慧是义无碍解智,法之种种相慧是法无碍解智,词之种种相慧是词无碍解智,辩之种种相慧是辩无碍解智。 住之种种相慧是住义之智,等至之种种相慧是等至义之智,住等至之种种相慧是住等至义之智。 以无散乱清净为体而断漏之慧是无间三摩地智。 见增上与寂静得住乃妙胜解之慧是无诤住之智。 具二力止三行依十六智行及九三摩地行得自在之慧是灭尽定智。 正知者流转永尽之慧是般涅槃之智。 一切诸法之正断、灭、不近住性之慧是齐首义之智。 别性、异性、一性、威力永尽之慧是渐损义之智。 依不怠、持心精勤义之慧是发勤之智。 说明种种法之慧是显示义之智。 通达一切诸法之摄一、异性、一性之慧是见清净之智。 已解之慧是忍智。 触之慧是深解智。 总摄之慧是分住智。 增上性之慧是想退转智。 异性之慧是思退转智。 摄持之慧是心退转智。 空性之慧是智退转智。 最舍之慧是解脱退转智。 如义之慧是谛退转智。 决定身、心于一依摄持乐想、轻想力神通义之慧是神通类智。 依寻思遍满之力深解异性、一性声相之慧是耳界清净智。 依三心之遍满,依〔五〕根明净之力深解异性、一性识行之慧是心差别智。 依缘所转之诸法遍满异性、一性业之力深解慧是宿住随念智。 依光曜之力见异性、一性之色相义之慧是天眼智。 具六十四行相三根得自在之慧是漏尽智。 遍智义之慧是苦智,断义之慧是集智,现证义之慧是灭智,修习义之慧是道智。 有苦智、苦集智、苦灭智、顺苦灭道智。 有义无碍解智、法无碍解智、词无碍解智、辩无碍解智。 有根上下智。 有情意乐意趣智。 有对偶示导智。 有成大悲智。 有一切智智,有无障智。 如是有七十三智,此等七十三智中,六十七智是共于声闻,六智是不共于声闻。 第一章 第一诵品 一 「听闻之慧是闻所成智」者如何? 云:「应证知此等之诸法」是听闻,以其了知之慧是闻所成智。云:「应遍知此等之诸法」是听闻,以其了知之慧是闻所成智。云:「应断此等之诸法」是听闻,以其了知之慧是闻所成智。云:「应修习此等之诸法」是听闻,以其了知之慧是闻所成智。云:「应现证此等之诸法」是听闻,以其了知之慧是闻所成智。云:「此等之诸法乃顺退分」是听闻,以其了知之慧是闻所成智。云:「此等之诸法乃顺住分」是听闻,以其了知之慧是闻所成智。云:「此等诸法乃顺胜进分」是听闻,以其了知之慧是闻所成智。云:「此等之诸法乃顺决择分」是听闻,以其了知之慧是闻所成智。云:「一切诸行乃无常」是听闻,以其了知慧是闻所成智。云:「一切诸行乃是苦」是听闻,以其了知之慧是闻所成智。云:「一切诸行乃无我」是听闻,以其了知之慧是闻所成智。云:「此是苦之圣谛」是听闻,以其了知之慧是闻所成智。云:「此苦集之圣谛」是听闻,以其了知之慧是闻所成智。云:「此苦灭之圣谛」是听闻,以其了知之慧是闻所成智。云:「此顺苦灭道之圣谛」是听闻,以其了知之慧是闻所成智。 二 云:「『应证知此等之诸法』是听闻,以其了知之慧是闻所成智」者如何? 应证知一法,〔是言〕一切有情依食而住1。应证知二法,〔是言〕二界2。应证知三法,〔是言〕三界3。应证知四法,〔是言〕四圣谛。应证知五法,〔是言〕五解脱处4。应证知六法,〔是言〕六无上5。应证知七法,〔是言〕七无过失事6。应证知八法,〔是言〕八胜处。应证知九法,〔是言〕九次第住7。应证知十法,〔是言〕十灭事8。 三 诸比丘!应证知一切。诸比丘!「应证知一切」者如何?诸比丘!应证知眼,应证知诸色,应证知眼识,应证知眼触,即应证知缘眼触所生受之或乐、或苦、或不苦不乐。应证知耳,应证知诸声,〔……乃至……〕应证知鼻,应证知诸香,〔……乃至……〕应证知舌,应证知诸味,〔……乃至……〕应证知身,应证知诸所触,〔……乃至……〕应证知意,应证知诸法,应证知意识,应证知意触,即应证知缘意触所生受之或乐、或苦、或不苦不乐。 四 应证知色,应证知受,应证知想,应证知诸行,应证知识。应证知眼,应证知耳,应证知鼻,应证知舌,应证知身,应证知意。应证知诸色,应证知诸声,应证知香,应证知诸味,应证知诸所触,应证知诸法。应证知眼识,应证知耳识,应证知鼻识,应证知舌识,应证知身识,应证知意识。应证知眼触,应证知耳触,应证知鼻触,应证知舌触,应证知身触,应证知意触。应证知眼触所生之受,应证知耳触所生之受,应证知鼻触所生之受,应证知舌触所生之受,应证知身触所生之受,应证知意触所生之受。应证知色想,应证知声想,应证知香想,应证知味想,应证知所触之想,应证知法想。应证知色之思,应证知声之思,应证知香之思,应证知味之思,应证知所触之思,应证知法之思。应证知色之渴爱,应证知声之渴爱,应证知香之渴爱,应证知味之渴爱,应证知所触之渴爱,应证知法之渴爱。应证知色之寻,应证知声之寻,应证知香之寻,应证知味之寻,应证知所触之寻,应证知法之寻。应证知色之伺,应证知声之伺,应证知香之伺,应证知味之伺,应证知所触之伺,应证知法之伺。 五 应证知地界,应证知水界,应证知火界,应证知风界,应证知空界,应证知识界。应证知地遍,应证知水遍,应证知火遍,应证知风遍,应证知青遍,应证知黄遍,应证知赤遍,应证知白遍,应证知空遍,应证知识遍。 六 应证知发,应证知毛,应证知爪,应证知齿,应证知皮,应证知肉,应证知筋,应证知骨,应证知骨髓,应证知肾,应证知心,应证知脾,应证知肋膜,应证知肝,应证知肺,应证知遍,应证知肛,应证知腹,应证知屎,应证知胆,应证知痰,应证知脓,应证知血,应证知汗,应证知脂,应证知泪,应证知膏,应证知唾,应证知洟,应证知黄水,应证知尿,应证知脑。 七 应证知眼处,应证知色处,应证知耳处,应证知声处,应证知鼻处,应证知香处,应证知舌处,应证知味处,应证知身处,应证知所触处,应证知意处,应证知法处。应证知眼界,应证知色界,应证知眼识界。应证知耳界,应证知声界,应证知耳识界。应证知鼻界,应证知香界,应证知鼻识界。应证知舌界,应证知味界,应证知舌识界。应证知身界,应证知所触界,应证知身识界。应证知意界,应证知法界,应证知意识界。应证知眼根,应证知耳根,应证知鼻根,应证知舌根,应证知身根,应证知意根,应证知命根,应证知女根,应证知男根,应证知乐根,应证知苦根,应证知喜根,应证知忧根,应证知舍根,应证知信根,应证知精进根,应证知念根,应证知定根,应证知慧根,应证知未知当知根,应证知已知根,应证知具知根。 八 应证知欲界,应证知色界,应证知无色界。应证知欲有,应证知色有,应证知无色有。应证知想有,应证知无想有,应证知非想非非想有。应证知一蕴有9,应证知四蕴有10,应证知五蕴有11。应证知初静虑,应证知第二静虑,应证知第三静虑,应证知第四静虑。 九 应证知慈心解脱,应证知悲心解脱,应证知喜心解脱,应证知舍心解脱。应证知虚空无边处定,应证知识无边处定,应证知无所有处定,应证知非想非非想处定。应证知无明,应证知行,应证知识,应证知名色,应证知六处,应证知触,应证知受,应证知渴爱,应证知取,应证知有12,应证知生,应证知老死。 一○ 应证知苦,应证知苦集,应证知苦灭,应证知顺苦灭道。应证知色,应证知色集,应证知色灭,应证知顺色灭道。应证知受……乃至……应证知想……乃至……应证知行……乃至……应证知识。应证知眼……乃至……应证知老死,应证知老死集,应证知老死灭,应证知顺老死灭道。 一一 应证知遍知苦义,应证知断苦集义,应证知现证苦灭义,应证知修习顺苦灭道义。应证知遍知色义,应证知断色集义,应证知现证色灭义,应证知修习顺色灭道义。应证知受……乃至……想……乃至……行……乃至……识……乃至……眼……乃至……遍知老死义,应证知断老死集义,应证知现证老死灭义,应证知修习顺老死灭道义 一二 应证知通达苦之遍智义,应证知通达苦集之断义,应证知通达苦灭之现证义,应证知通达修习顺苦灭道义。应证知通达色之遍智义,应证知通达色集之断义,应证知通达色灭之现证义,应证知通达顺色灭道修习之义。应证知受之……乃至……想之……乃至……行之……乃至识之……乃至……眼之……乃至……通达老死之遍智义,应证知通达老死集之断义,应证知通达老死灭之现证义,应证知通达顺老死灭道之修习义。 一三 应证知苦,应证知苦集,应证知苦灭,应证知苦集灭,应证知苦之欲贪灭,应证知苦之尝味,应证知苦之过患(痛苦),应证知苦之出离。应证知色,应证知色集,应证知色灭,应证知色集灭,应证知色之欲、贪灭,应证知色之尝味,应证知色之过患,应证知色之出离。应证知受……乃至……应证知想……乃至……应证知行……乃至……应证知识……乃至……应证知眼……乃至……应证知老死,应证知老死集,应证知老死灭,应证知老死集灭,应证知老死之欲、贪灭,应证知老死之尝味,应证知老死之过患,应证知老死之出离。 一四 应证知苦,应证知苦集,应证知苦灭,应证知顺苦灭道,应证知苦之尝味,应证知苦之过患,应证知苦之出离。应证知色,应证知色集,应证知色灭,应证知顺色灭道,应证知色之尝味,应证知色之过患,应证知色之出离。应证知受……乃至……应证知想……乃至……应证知行……乃至……应证知识……乃至……应证知眼……乃至……应证知老死,应证知老死集,应证知老死灭,应证知顺老死灭道,应证知老死之尝味,应证知老死之过患,应证知老死之出离。 一五 应证知无常观,应证知苦观,应证知无我观,应证知涅槃观,应证知离贪观,应证知灭观,应证知定弃观。应证知色之无常观,应证知色之苦观,应证知色之无我观,应证知色之涅槃观,应证知色之离贪观,应证知色之灭观,应证知色之定弃观。受之……乃至……想之……乃至……行之……乃至……识之……乃至……眼之……乃至……应证知老死之无常观,应证知老死之苦观,应证知老死之无我观,应应证知老死之涅槃观。应证知老死之离贪观,应证知老死之灭观,应证知老死之定弃观。 一六 应证知生,应证知转13,应证知因相14,应证知存续15,应证知结生16,应证知趣,应证知生成,应证知生起17,应证知诞生,应证知老,应证知病,应证知死,应证知愁,应证知悲,应证知恼。应证知不生,应证知不转,应证知不因相,应证知不存续,应证知不结生,应证知不趣,应证知不生成,应证知不生起,应证知不诞生,应证知不老,应证知不病,应证知不死,应证知不愁,应证知不悲,应证知不恼。 一七 应证知生,应证知不生,应证知转,应证知不转,应证知因相,应证知不因相,应证知存续,应证知不存续,应证知结生,应证知不结生,应证知趣,应证知不趣,应证知生成,应证知不生成,应证知生起,应证知不生起,应证知诞生,应证知不诞生,应证知老,应证知不老,应证知病,应证知不病,应证知死,应证知不死,应证知愁,应证知不愁,应证知悲,应证知不悲,应证知恼,应证知不恼。 一八 应证知生是苦,应证知转是苦,应证知因相是苦,应证知存续是苦,应证知结生是苦,应证知趣是苦,应证知生成是苦,应证知生起是苦,应证知诞生是苦,应证知老是苦,应证知病是苦,应证知死是苦,应证知愁是苦,应证知悲是苦,应证知恼是苦。 一九 应证知不生是乐,应证知不转是乐,应证知不因相是乐,应证知不存续是乐,应证知不趣是乐,应证知不生成生乐,应证知不生起是乐,应证知不诞生是乐,应证知不老是乐,应证知不病是乐,应证知不老是乐,应证知不愁是乐,应证知不悲是乐,应证知不恼是乐。 二○ 应证知生是苦,不生是乐。应证知转是苦,不转是乐。应证知因相是苦,不因相是乐。应证知存续是苦,不存续是乐。应证知结生是苦,不结生是乐。应证知趣是苦,不趣是乐。应证知生成是苦,不生成是乐。应证知生起是苦,不生起是乐。应证知诞生是苦,不诞生是乐。应证知老是苦,不老是乐。应证知病是苦,不病是乐。应证知愁是苦,不愁是乐。应证知悲是苦,不悲是乐。应证知恼是苦,不恼是乐。 二一 应证知生是怖畏,应证知转是怖畏,应证知因相是怖畏,应证知存续是怖畏,应证知结生是怖畏,应证知趣是怖畏,应证知生成是怖畏,应证知生起是怖畏,应证知诞生是怖畏,应证知老是怖畏,应证知病是怖畏,应证知死是怖畏,应证知愁是怖畏,应证知悲是怖畏,应证知恼是怖畏。 二二 应证知不生是安稳,应证知不转是安稳,应证知不因相是安稳,应证知不存续是安稳,应证知不结生是安稳,应证知不趣是安稳,应证知不生是安稳,应证知不生起是安稳,应证知不诞生是安稳,应证知不老是安稳,应证知不病是安稳,应证知不死是安稳,应证知不愁是安稳,应证知不悲是安稳,应证知不恼是安稳。 二三 应证知生是怖畏,不生是安稳。应证知转是怖畏,不转是安稳。应证知因相是怖畏,不因相是安稳。应证知存续是怖畏,不存续是安稳。应证知结生是怖畏,不结生是安稳。应证知趣是怖畏,不趣是安稳。应证知生成是怖畏,不生成是安稳。应证知生起是怖畏,不生起是安稳。应证知诞生是怖畏,不诞生是安稳。应证知老是怖畏,不老是安稳。应证知病是怖畏,不病是安稳。应证知死是怖畏,不死是安稳。应证知愁是怖畏,不愁是安稳。应证知悲是怖畏,不悲是安稳。应证知恼是怖畏,不恼是安稳。 二四 应证知生是爱染,应证知转是爱染,应证知因相是爱染,应证知存续是爱染,应证知结生是爱染,应证知趣是爱染,应证知生是爱染,应证知生起是爱染,应证知诞生是爱染,应证知老是爱染,应证知病是爱染,应证知死是爱染,应证知愁是爱染,应证知悲是爱染,应证知恼是爱染。 二五 应证知不生乃非爱染,应证知不转乃非爱染,应证知不因相乃非爱染,应证知不存续乃非爱染,应证知不结生乃非爱染,应证知不趣乃非爱染,应证知不生乃非爱染,应证知不生起乃非爱染,应证知不诞生乃非爱染,应证知不老乃非爱染,应证知不病乃非爱染,应证知不死乃非爱染,应证知不愁乃非爱染,应证知不悲乃非爱染,应证知不恼乃非爱染。 二六 应证知生是爱染,不生乃非爱染。应证知转是爱染,不转乃非爱染。应证知因相是爱染,不因相乃非爱染。应证知存续是爱染,不存续乃非爱染。应证知结生是爱染,不结生乃非爱染。应证知趣是爱染,不趣乃非爱染。应证知生是爱染,不生成乃非爱染。应证知生起是爱染,不生起乃非爱染。应证知诞生是爱染,不诞生乃非爱染。应证知老是爱染,不老乃非爱染。应证知病是爱染,不病乃非爱染。应证知死是爱染,不死乃非爱染。应证知愁是爱染,不愁乃非爱染。应证知悲是爱染,不悲乃非爱染。应证知恼是爱染,不恼乃非爱染。 二七 应证知生是诸行,应证知转是诸行,应证知因相是诸行,应证知存续是诸行,应证知结生是诸行,应证知趣是诸行,应证知生成是诸行,应证知生起是诸行,应证知诞生是诸行,应证知老是诸行,应证知病是诸行,应证知死是诸行,应证知愁是诸行,应证知悲是诸行,应证知恼是诸行。 二八 应证知不生是涅槃,应证知不转是涅槃,应证知不因相是涅槃,应证知不存续是涅槃,应证知不结生是涅槃,应证知不趣是涅槃,应证知不生成是涅槃,应证知不生起是涅槃,应证知不诞生是涅槃,应证知不老是涅槃,应证知不病是涅槃,应证知不死是涅槃,应证知不愁是涅槃,应证知不悲是涅槃,应证知不恼是涅槃。 二九 应证知生是诸行,不生是涅槃。应证知转是诸行,不转是涅槃。应证知因相是诸行,不因相是涅槃。应证知存续是诸行,不存续是涅槃。应证知结生是诸行,不结生是涅槃。应证知趣是诸行,不趣是涅槃。应证知生成是诸行,不生成是涅槃。应证知生起是诸行,不生起是涅槃。应证知诞生是诸行,不诞生是涅槃。应证知老是诸行,不老是涅槃。应证知病是诸行,不病是涅槃。应证知死是诸行,不死是涅槃。应证知愁是诸行,不愁是涅槃。应证知悲是诸行,不悲是涅槃。应证知恼是诸行,不恼是涅槃。 注1 依食而住(ahara-thitika)之食者,谓四食。 2 二界(dve dhatuyo)云:为有为界(sankhata dhatu)与无为界(asankhata dkatu),(patisambhidamagga-Atthakatha以下用PSA简略符号)。 3 三界者,是欲界(kama-dhatu)、色界(rupa-dhatu)、无色界(arupa-dhatu)虽为通例,在PSA 亦说此外有出离界、无瞋界、无害界及色界、无色界、灭界之二种三界。 4 五解脱处(panca vimuttayatanani)(一)自利为之听法,(二)利他为之说法,(三)法之学习,(四)思惟,(五)修习(PSA 之大意)。 5 六无上(cha anuttariyani),是见无上(dassananuttariya),闻无上(savananuttariya),利无上(labhanuttariya),学无上(sikkhanuttariya),供无上(paricariyanuttariya),念无上(anussatanuttariya)。 6 七无过失事(satta niddasavatthuni),暂且从集异门足论(大正藏第二十六卷p . 439b)之译语。此虽将原语见之为nirdosa-vastu,但亦非必为唯一之解释。又巴利注释者之说见之为nirda sa云:漏尽者十年不出而涅槃,此不过为附会之说。见之为nirde sa亦不洽当。须要再加考虑。此七事为(一)受戒,(二)法之静思,(三)欲之调伏,(四)独住,(五)发勤,(六)念之思虑,(七)希望热烈见之通达且持续。长阿、众集经(大正藏第一卷,p.52ab)有七勤法,其内容大同小异。 7 九次第住者(nava anupubbavihara),是四静虑再加虚空无边处、识无边处、无所有处、非想非非想处、及想受灭。见(DN III.p.265) 8 十灭事(dasa nijjaravatthuni)者(PSA)云为以正见、正思惟、正语、正业、正命、正精进、正念、正定、正智、正解脱灭除邪见乃至邪解脱。 9 一蕴有(ekavokarabhava)者,只有色之一蕴有,此为无想有(PSA)。 10 四蕴有(catuvokarabhava)者,为具有色以外四蕴有,此为无色有(PSA)。 11 五蕴有(pancavokarabhava)者,具有五蕴一切之有,此为欲有及色有之一分(PSA)。 12 底本以「证知有」以下为第十项,然在义理上应为「应证知老死」前之第九项,暹罗本为如此。 13 转(pavatta),或译为流转。 14 因相(nimitta),或译为因,或亦译为相。 15 存续(ayuhana),又(ayuhana)为有将继续存在之力。 16 结生(patisandhi),或译投胎,或结合生于母胎之位。 17 生起(upapatti),通常译为生,或轮回再生之义。 三○ 应证知摄受之义,应证知伴属之义,应证知圆满之义,应证知一境1之义,应证知无散乱之义,应证知精勤之义,应证知无散逸之义,应证知无浊之义,应证知不动之义,应证知依一性近住2力之心住义,应证知所缘之义,应证知行境3之义,应证知断之义,应证知永舍之义,应证知出离4之义,应证知退转之义,应证知寂静之义,应证知妙善之义,应证知解脱之义,应证知无漏之义,应证知度5之义,应证知无因相6之义,应证知无愿7之义,应证知空性8之义,应证知一味之义,应证知不超越之义,应证知俱存9之义,应证知出离10之义,应证知11因之义,应证知12见之义,应证知增上之义。 三一 应证知寂止无散乱之义,应证知正观之随观13义,应证知止观一味之义,应证知俱存不超越之义,应证知学之受持义,应证知所缘行境之义,应证知下劣心精勤之义,应证知制御掉举心之义,应证知俱清净14观察之义,应证知殊胜证得15之义,应证知上通达16之义,应证知谛之现观义,应证知令住于灭义。 三二 应证知信根之胜解17义,应证知精进根之精勤义,应证知念根之近住义,应证知定根无散乱之义,应证知慧根之见义。 三三 应证知于信力不信之不动义,应证知于精进力之懈怠不动义,应证知于念力之放逸不动义,应证知于定力之掉举不动义,应证知于慧力之无明不动义。 三四 应证知觉支之近住义,应证知择法觉支之思择义,应证知精进觉支之精勤义,应证知喜觉支之遍满义,应证知轻安觉支之寂静义,应证知定觉支之无散乱义,应证知舍觉支之简择义。 三五 应证知正见之见义,应证知正思惟之现前解义,应证知正语之摄受义,应证知正业之等起义,应证知正命之清净义,应证知正精进之精勤义,应证知正念之近住义,应证知正定之无散乱义。 三六 应证知〔五〕根之增上义,应证知〔五〕力之不动义,应证知〔七〕觉支之出离义,应证知〔八圣〕道之因义,应证知〔四〕念住之近住义,应证知〔四〕正勤18之勤义,应证知〔四〕神足之神通义,应证知〔四圣〕谛之如义,应证知〔四〕加行之止灭义,应证知〔四〕果之现证义,应证知寻之现前解义,应证知伺之伺案义,应证知喜之遍满义,应证知乐之湿润义,应证知心之一境义,应证知倾心之义,应证知识之义,应证知了知之义,应证知想之义,应证知一趣19之义。 三七 应证知通智之所知义,应证知遍智之度20义,应证知断之永舍义,应证知修习之一味义,应证知现证之触接义,应证知〔五〕蕴之蕴义,应证知〔十八〕界之界义,应证知〔十二〕处之处义,应证知有为〔法〕之有为义,应证知无为〔法〕之无为义。 三八 应证知心之义,应证知心之无间义,应证知心之出离义,应证知心之退转义,应证知心之因义,应证知心之缘义,应证知心之事义,应证知心之地义,应证知心之所缘义,应证知心之行境义,应证知心之所行义,应证知心之趣义,应证知心之引发义,应证知心之出义,应证知心之离义。 三九 应证知一性21之倾心义,应证知一性之识义,应证知一性之了知义,应证知一性之想义,应证知一性之一趣义,应证知一性之合义,应证知一性之跃进义,应证知一性之明寂义,应证知一性之停止义,应证知一性之解脱义,应证知见此一性寂静义,应证知一性之乘所作义,应证知一性之实所作义,应证知一性之随成义,应证知一性之遍熟义,应证知一性之善造作义,应证知一性之摄受义,应证知一性之伴属义,应证知一性之圆满义,应证知一性之总摄22义,应证知一性之摄持23义,应证知一性之习义,应证知一性之修习义,应证知一性之多作义,应证知一性之善成就义,应证知一性之善解脱义。应证知一性之悟义,应证知一性之随悟义,应证知一性之别别悟义,应证知一性之等悟义。应证知一性之觉义,应证知一性之随觉义,应证知一性之别别觉义,应证知一性之等觉义,应证知一性之随觉义,应证知一性之随觉分义,应证知一性之别别觉分义,应证知一性之等觉分义。应证知一性之明义,应证知一性之开明义,应证知一性之随明义,应证知一性之别别明义,应证知一性之等明义。 四○ 应证知开演之义,应证知遍照之义,应证知烦恼之烦热义,应证知不垢之义,应证知离垢之义,应证知无垢之义。应证知等之义,应证知会之义,应证知离之义,应证知离所行之义,应证知离贪之义,应证知离贪所行之义。应证知灭之义,应证知灭所行之义。应证知最舍24之义,应证知最舍所行之义。应证知解脱之义,应证知解脱所行之义。 四一 应证知志欲之义,应证知志欲之根本义,应证知志欲之足义,应证知志欲之勤义,应证知志欲之神通义,应证知志欲之胜解义,应证知志欲之精勤义,应证知志欲之近住义,应证知志欲之无散乱义,应证知志欲之见义。 四二 应证知精进之义,应证知精进之根本义,应证知精进之足义,应证知精进之勤义,应证知精进之神通义,应证知精进之胜解义,应证知精进之精勤义,应证知精进之近住义,应证知精进之无散乱义,应证知精进之见义。 四三 应证知心之义,应证知心之根本义,应证知心之足义,应证知心之勤义,应证知心之神通义,应证知心之胜解义,应证知心之精勤义,应证知心之近住义,应证知心之无散乱义,应证知心之见义。 四四 应证知思惟之义,应证知思惟之根本义,应证知思惟之足义,应证知思惟之勤义,应证知思惟之神通义,应证知思惟之胜解义,应证知思惟之精勤义,应证知思惟之近住义,应证知思惟之无散乱义,应证知思惟之见义。 四五 应证知苦之义,应证知苦之害义,应证知苦之烦热义,应证知苦之变坏义。应证知集之义,应证知集之存续义,应证知集之因缘义,应证知集之合义,应证知集之障碍义。应证知灭之义,应证知灭之出离义,应证知灭之离别义,应证知灭之无为义,应证知灭之不死义。应证知道之义,应证知道之出离义,应证知道之因义,应证知道之见义,应证知道之增上义。 四六 应证知如之义,应证知无我之义,应证知谛之义,应证知通达之义,应证知证知之义,应证知遍知之义,应证知法之义,应证知界之义,应证知所知之义,应证知现证之义,应证知触接之义,应证知现观之义。 四七 应证知出离,应证知无瞋,应证知光明想,应证知无散乱,应证知法决定,应证知智,应证知胜喜,应证知初静虑,应证知第二静虑,应证知第三静虑,应证知第四静虑,应证知虚空无边处定,应证知识无边处定,应证知无所有处定,应证知非想非非想处定。 四八 应证知无常观,应证知苦观,应证知无我观,应证知厌恶观,应证知离贪观,应证知灭观,应证知定弃观,应证知尽观,应证知衰观,应证知变坏观,应证知无因相观,应证知无愿观,应证知空性观,应证知增上慧法正观,应证知如实智见,应证知过患观,应证知简择观,应证知退转观。 四九 应证知预流道,应证知预流果得,应证知一来道,应证知一来果得,应证知不还道,应证知不还果得,应证知阿罗汉道,应证知阿罗汉果得。 五○ 依胜解之义应证知信根,依精勤之义应证知精进根,依近住之义应证知念根,依无散乱之义应证知定根,依见之义应证知慧根。依于不信不动之义应证知信力,依于懈怠不动之义应证知精进力,依于放逸不动之义应证知念力,依于掉举不动之义应证知定力,依于无明不动之义应证知慧力。 五一 依近住之义应证知念觉支,依思择之义应证知择法觉支,依精勤之义应证知精进觉支,依遍满之义应证知喜觉支,依寂静之义应证知轻安觉支,依无散乱之义应证知定觉支,依简择之义应证知舍觉支。 五二 依见之义应证知正见,依现前解之义应证知正思惟,依摄受之义应证知正语,依等起之义应证知正业,依清净之义应证知正命,依精勤之义应证知正精进,依近住之义应证知正念,依无散乱之义应证知正定。 五三 依增上之义应证知〔五〕根,依不动之义应证知〔五〕力,依出离之义应证知〔七〕觉支,依因之义应证知〔八圣〕道,依近住之义应证知〔四〕念住,依勤之义应证知〔四〕正勤,依神通之义应证知〔四〕神足,依如之义应知四圣谛,依无散乱之义应证知寂止,依随观之义应证知正观,依一味之义应证知止观,依不超越之义应证知俱存。 五四 依律仪之义应证知戒清净,依无散乱之义应证知心清净,依见之义应知见清净,依解脱之义应证知解脱,依通达之义应证知明,依永舍之义应证知解脱,依断之义应证知尽智,依止灭之义应证知无生智,依根本之义应证知志欲,依等起之义应证知作意,依总摄之义应证知触,依等趣之义应证知受,依现前之义应证知定,依增上之义应证知念,依此上之义应证知慧,依坚固之意应证知解脱,依尽际25之义应证知入不死涅槃。 五五 凡所证知诸法悉已得知。此依所知之义是智,依了知之义是慧,故曰:「『应证知此等诸法』是云听闻,以其了知之慧是闻所成智。」 1 一境(ekagga)谓三摩地是心一境性。第三章参照。 2 一性近住之原语,在底本为ekattapatthana,此为ekattupatthana之误。近住乃念之称谓,三二、三四等参照。 3 行境(gocara)或译为境界,又译为所行。 4 出离(vutthana)名为由俱内外之出离。第十一章参照。 5 度(tarana)超越烦恼、轮回之旷野为度(PSA)。 6 无因相(animitta)诸行之无因相故谓之无因相(PSA)或译为无相。 7 无愿(appanihita)是渴爱之无愿故谓之无愿(PSA)。 8 空性(sunnata)我无心故谓之空性(psA)称以上之无因相、无愿、空性三者为三解脱(vimokkha)又为三解脱门(vimoksamukha)。 9 俱存(yuganasdha)显示止与观之相即不离。或有谓之为止观者。 10 出离(niyyana)谓由圣道之诸行出离(PSA)。 11 因(hetu)使到达涅槃故所成之因(PSA)。 12 见(dassana)现前见涅槃故是见(PSA)。 13 随观(anupassana)或译为循观。 14 俱清净(ubhovisuddha)指下劣心、掉举心俱止而成清净心(PSA)。 15 殊胜证得(visesadhigama)依平等心修习之殊胜证得(PSA)。 16 上通达(uttaripativedha)依圣道之所现而上通达(PSA)。 17 胜解(adhimokkha)或译为信解。 18 正勤(sammappadhana)在北传多称为四正断(samyakprahana)在俱舍论(大正藏第二十九卷P.132c)依于正修习断修位中此勤力能断懈怠故谓之正断。于同所或名正胜,乃正持策身、语、意中此为最胜故。此正胜即samyakpradhana。其一一在第五节八五。 19 一趣(ekodi)定之称谓(PSA)。 20 度(tirana)度量之义,PSA 配之以此之通智所知义、遍智之度义及断之永舍义三慧,即所知慧、度慧、断慧。 21 一性(ekatta)在此处云所缘之一性(PSA)。 22 总摄(samodhana)在 Mvyut.245,1066 中有谓之 Samodahana 语译为妙甚解。正相当于此。见荻原博士之注记。 23 摄持(adhitthana)或译为摄受、加持、住处、处等。 24 最舍(vossagga)在此语中最舍即有出离之义与施之义。第三十九章参照。 25 尽际(pariyosana)通常译为尽。 五六 云:「『应遍知此等诸法』是听闻,以其了知之慧是闻所成智」者如何? 应遍知一法,〔是言〕触是有漏之所取。应遍知二法,〔是言〕名、色。应遍知三法,〔是言〕三受。应遍知四法,〔是言〕四食。应遍知五法,〔是言〕五取蕴。应遍知六法,〔是言〕六内处。应遍知七法,〔是言〕七识住1。应遍知八法,〔是言〕八世法2。应遍知九法,〔是言〕九有情居3。应遍知十法,〔是言〕十处4。 五七 诸比丘!应遍知一切。诸比丘!「应遍知一切」者如何?诸比丘!应遍知眼,应遍知诸色,应遍知眼识,应遍知眼触,即应遍知以眼触为缘所生之受或乐、或苦、或不苦不乐。应遍知耳,应遍知诸声,……乃至……应遍知鼻,应遍知诸香……乃至……应遍知舌,应遍知诸味……乃至……应遍知身,应遍知诸所触……乃至……应遍知意,应遍知诸法,应遍知意识,应遍知意触,即应遍知以意触为缘所生之受或乐、或苦、或不苦不乐。 五八 应遍知色,应遍知受,应遍知想,应遍知诸行,应遍知识,应遍知眼……乃至……老死……乃至……依尽际之义应遍知不死而入涅槃。凡为诸法之获得故而精进者,已获得其诸法。如是其诸法令遍知且令度。 五九 为获得出离故而精进者,已获得其出离。如是此法令遍知且令度。为获得无瞋故而精进者,已获得其无瞋。如是此法令遍知且令度。 为获得光明想故……〔乃至〕……且令度。 为获得无散乱故……〔乃至〕……且令度。 为获得法决定故……〔乃至〕……且令度。 为获得智故……〔乃至〕……且令度。 为获得胜喜故……〔乃至〕……且令度。 六○ 为获得初静虑故……〔乃至〕……且令度。 为获第二静虑故……〔乃至〕……且令度。为获得第三静虑故……〔乃至〕……为获得第四静虑故……〔乃至〕……且令度。 为获得虚空无边处定故……〔乃至〕……且令度。 为获得识无边处定故……〔乃至〕……且令度。 为获得无所有处定故……〔乃至〕……且令度。 为获得非想非非想处定故……〔乃至〕……且令度。 六一 为获得无常观故……〔乃至〕……且令度。 为获得苦观故……〔乃至〕……且令度。 为获得无我观故……〔乃至〕……且令度。 为获得涅槃观故……〔乃至〕……且令度。 为获得离贪观故……〔乃至〕……且令度。 为获得灭观故……〔乃至〕……且令度。 为获得定弃观故……〔乃至〕……且令度。 为获得尽观故……〔乃至〕……且令度。 为获得衰观故……〔乃至〕……且令度。 为获得变坏观故……〔乃至〕……且令度。 为获得无因相观故……〔乃至〕……且令度。 为获得无愿观故……〔乃至〕……且令度。 为获得空性观故……〔乃至〕……且令度。 六二 为获得增上慧法之正观故……〔乃至〕……且令度。 为获得如实知见故……〔乃至〕……且令度。 为获得过患观故……〔乃至〕……且令度。 为获得简择观故……〔乃至〕……且令度。 为获得退转观故……〔乃至〕……且令度。 六三 为获得预流道故……〔乃至〕……且令度。 为获得一来道故……〔乃至〕……且令度。 为获得不还道故……〔乃至〕……且令度。 为获得阿罗汉道故而精进者,已获得阿罗汉道。如是而遍知此法且令度。 凡为诸法之获得故而精进者,已获得其诸法,如是其诸法令遍知且令度。此依所知之义是智,依其了知义是慧。故曰「『应遍知此等诸法』是听闻,以其了知之慧是闻所成智。」 六四 云:「『应断此等诸法」是听闻,以其了知之慧是闻所成智」者如何? 应断一法,〔是言〕我慢。应断二法,〔是言〕无明与有爱。应断三法,〔是言〕三爱5。应断四法,〔是言〕四暴流6。应断五法,〔是言〕五盖7。应断六法,〔是言〕六爱身8。应断七法,〔是言〕七随眠9。应断八法,〔是言〕八邪性10。应断九法,〔是言〕九爱根11。应断十法,〔是言〕十邪性12。 六五 断有二,〔是言〕断断与止断。断断者,是修习顺出世间灭尽者之〔断〕,止断者,是获果剎那之〔断〕。 断有三,〔是言〕断诸欲是离即出离,离诸色即无色,有、有为、缘已生之灭是离也。获得出离者是断诸欲且永舍。获得无色者是断诸色且永舍。获得灭者是断诸行且永舍。 断有四,〔是言〕通达遍智通达而断苦谛,通达断通达而断集谛,通达现证通达而断灭谛,通达修习通达而断道谛。 断有五,〔是言〕消除断,决定断、断断、止断及出离断。消除断者乃修习初静虑者〔云断五盖〕。决定断者乃修习顺决择分之定〔云断〕成见。断断者乃修习顺出世间灭尽道者之断。止断者乃获果剎那之〔断〕。出离断者乃灭〔即〕涅槃。 六六 诸比丘!应断一切。诸比丘!〔应断一切〕者如何?诸比丘!应断眼,应断诸色,应断眼识,应断眼触,即应断以眼触为缘所生受之或乐、或苦、或不苦不乐。应断耳,应断诸声〔……乃至……〕应断鼻,应断诸香〔……乃至……〕应断舌,应断诸味〔……乃至……〕应断身,应断诸所触〔……乃至……〕应断意,应断诸法,应断意识,应断意触,即应断以意触为缘所生受之或乐、或苦、或不苦不乐。 断见色,断见受,断见想,断见诸行,断见识。断见眼……乃至……老死……乃至……依尽际之义见断而入不死涅槃。 凡所断之诸法悉被永舍。此依所知之义是智,依其了知之义是慧。故曰:「『应断此等诸法』是听闻,以其了知之慧是闻所成智。」 注1 七识住(satta vinnanatthiyo),依有情之种种身、一种身、种种想、一种想等之区别立七识住(DN.II68F)。长阿(大正藏第一 卷P.62ab)集异门足论(大正藏第二十六卷P.437b)俱舍论(大正藏第二十九卷P.42c)Mvyut.119,1-7参照。 2 八世法(attha lokahamma),为得(利)、不得(衰)、毁、誉、称、讥、苦、乐。 3 九有情居(nava sattavasa),为于七识住加入非想非非想处及无想有情二者。 4 十处(dasayatananai),为眼、色、耳、声、鼻、香、舌、味、身、所触之十处。 5 三爱(tisso tanha),为欲爱、有爱、无有爱。 6 四暴流(cattaro ogha),又为四流,即欲流、有流、见流、无明流。 7 五盖(panca nivaranani),为欲欲、瞋、惛沉睡眠、掉举恶作、疑之五者。 8 六爱身(cha tanhakaya),为眼、耳、鼻、舌、识、意所生之爱身。 9 七随眠(sattanusaya),为欲贪、瞋、慢、见、疑、有贪、无明之随眠。第五十一章、三参照。 10 八邪性(attha micchatta),对八正道即为邪见、邪思惟、邪语、邪业、邪命、邪精进、邪念、邪定。 11 九爱根(nava tanhamulaka),为(一) 以渴爱为缘,(二)寻求生,于顺次,(三)得,(四)决定,(五)欲欲,(六)耽著,(七)摄受,(八)悭,(九)不护生,随之生受刑、论争、虚诳语等种种之恶不善法。 12 十邪性(dasa michatta),于八邪性再加邪智、邪解脱二者。 六七 云:「『应修习此等诸法』是听闻,以其了知之慧是闻所成智」者如何? 应修习一法,〔是言〕喜悦俱行之身念。应修习二法,〔是言〕寂止与正观。应修习三法,〔是言〕三三摩地1。应修习四法,〔是言〕四念住。应修习五法,〔是言〕五支正定2。应修习六法,〔是言〕六随念处3。应修习七法,〔是言〕七觉支。应修习八法,〔是言〕八支圣道。应修习九法,〔是言〕九精进致净支4。应修习十法,〔是言〕十遍处5。 六八 修习有二,〔是言〕世间修习与出世间修习。 修习有三,〔是言〕色缠善法之修习、无色缠善法之修习及非所摄善法之修习。色缠善法之修习有劣、有中、有胜。无色缠善法之修习有劣、有中、有胜。非所摄善法之修习则是〔常〕胜。 修习有四,〔是言〕通达遍智通达而修习苦谛,通达断通达而修习集谛,通达现证通达而修习灭谛,通达修习通达而修习道谛。此是四修习。 六九 次又修习有四,〔是言〕寻求修习,获得修习,一味修习及习修习。 何为寻求修习?〔是言〕「凡修定者于其时所生诸法是一味」,此是寻求修习。 何为获得修习?〔是言〕「凡已修定者于其时所生诸法相互不超越」,此是获得修习。 七○ 何是一味修习?〔是言〕「依胜解之义修习信根者,依信根之力故,其它之四根是一味」,依四根一味之义而修习。云:「依精勤之义修习精进根者,依精进根之力故其〔他〕四根是一味」,依四根一味之力而修习。云:「依近住之义修习念根者……〔乃至〕……是一味」……〔乃至〕……而修习。云:「依无散乱之义修习定根者……〔乃至〕……是一味」……〔乃至〕……是修习。云:「依见之义修习慧根者……〔乃至〕是一味」……〔乃至〕……而修习。 云:「于不信依不动义修习信力者,依信力之力故,其〔他〕四力是一味」,依四力一味之义而修习。云:「于懈怠依不动之义修习精进力者……〔乃至〕……是一味」……〔乃至〕……而修习。云:「于放逸依不动之义修习念力者……〔乃至〕……是一味」……〔乃至〕而修习。云:「于掉举依不动之义修习定力者……〔乃至〕……是一味」……〔乃至〕……而修习。云:「于无明依不动之义修习慧力……〔乃至〕……是一味」……〔乃至〕……而修习。 云:「依近住之义修习念觉支者,依念觉支之力故,其〔他〕之六觉支是一味」,依六觉支一味之义而修习。云:「依思择之义修习择法觉支者……〔乃至〕……是一味」……〔乃至〕……而修习。 云:「依精进之义修习精进觉支者……乃至……是一味」……〔乃至〕……而修习。云:「依遍满之义修习喜觉支者……〔乃至〕……是一味」……〔乃至〕……而修习。 云:「依寂静之义修习轻安觉支者……〔乃至〕……是一味……〔乃至〕……而修习。云:「依无散乱之义修习定觉支者……〔乃至〕……是一味」……〔乃至〕……而修习。「依简择之义修习舍觉支者……〔乃至〕……是一味」……乃至……而修习。 云:「依见之义修习正见者,依正见之力故,其〔他之〕七道支是一味」,依〔七〕觉支一味之义而修习。云:「依现前解之义修习正思惟者……〔乃至〕……是一味」……〔乃至〕……而修习。云:「依摄受之义修习正语者……〔乃至〕……是一味」,……〔乃至〕……而修习。云:「依等起之义修习正业者……〔乃至〕……是一味」,……〔乃至〕……而修习。云:「依清净之义修习正命者……〔乃至〕……是一味」……〔乃至〕……而修习。云:「依精勤之义修习正精进者……〔乃至〕……是一味」,……〔乃至〕……而修习。云:「依近住之义修习正念者……〔乃至〕……是一味」,……〔乃至〕……而修习。云:「依无散乱之义修习正定者,依正定力故,其〔他之〕七道支是一味〕,依〔七〕觉支一味之义而修习。此是一味修习。 七一 如何是习修习?此处比丘于早晨时亦习,于日中时亦习,于黄昏时亦习,于早餐亦习,于初夜亦习,于中夜亦习,于后夜亦习,夜分亦习,昼分亦习,昼夜亦习,于黑〔半月〕亦习,于白〔半月〕亦习,雨期亦习,冬季亦习,夏期亦习,年初期亦习,年中期亦习,年后期亦习。此为习修习。 以上为四修习。 七二 次又有四修习,依于其处所生之诸法不超越义而修习,依诸根之一味义而修习,依由其所生促进精进之义而修习,依习之义而修习。 七三 如何依其处所生之诸法不超越义而修习? 云:「依出离之力断欲欲者所生诸法是相互不超越」,依其处所生之诸法不超越义而修习。云:「依无瞋之力断瞋者所生之诸法相互不超越」,依其处所生之诸法不超越义而修习。云:「依光明想之力断惛眠者……〔乃至〕……不超越」……〔乃至〕……而修习。云:「依无散乱之力断掉举者……〔乃至〕……不超越」……〔乃至〕……而修习。云:「依法决定之力断疑者6……〔乃至〕……不超越」……〔乃至〕……而修习。云:「依智之力断无明者……〔乃至〕……不超越」……〔乃至〕……而修习。云:「依胜喜之力断不欣喜者7……〔乃至〕……不超越」……〔乃至〕……而修习。云:「依初静虑之力断五盖者……〔乃至〕……不超越」……〔乃至〕……而修习。云:「依第二静虑之力断寻伺者……〔乃至〕……不超越」……〔乃至〕……而修习。云:「依第三静虑之力断喜者……〔乃至〕……不超越」……〔乃至〕……而修习。云:「依第四静虑之力断乐、苦者……〔乃至〕……不超越」……〔乃至〕而修习。云:「依虚空无边处定之力断色想、有对想、种种想者……〔乃至〕……不超越」……〔乃至〕……而修习。云:「依识无边处定之力断虚空无边处想者……〔乃至〕……不超越」……〔乃至〕……而修习。云:「依无所有处定之力断识无边处想者……〔乃至〕……不超越」……〔乃至〕……而修习。云:「依非想非非想处定之力断无所有处想者……〔乃至〕……不超越」……〔乃至〕……而修习。云:「依无常观之力断常想者……〔乃至〕……不超越」……〔乃至〕……而修习。云:「依苦观之力断乐想者……〔乃至〕……不超越」……〔乃至〕……而修习。云:「依无我观之力断我想者……〔乃至〕……不超越」……〔乃至〕……而修习。云:「依厌恶观之力断欢喜者……乃至……不超越」……〔乃至〕……而修习。云:「依离贪观之力断贪者……〔乃至〕……不超越」……〔乃至〕……而修习。云:「依灭观之力断集者……〔乃至〕……不超越」……〔乃至〕……而修习。云:「依定弃观之力断执取者……〔乃至〕……不超越」……〔乃至〕……而修习。云:「依尽观之力断厚想者……〔乃至〕……不超越」……〔乃至〕……而修习。云:「依衰观之力断存续者……〔乃至〕……不超越」……〔乃至〕……而修习。云:「依变坏观之力断坚固想者……〔乃至〕……不超越」……〔乃至〕……而修习。云:「依无因相观之力断因相者……〔乃至〕……不超越」……〔乃至〕……而修习。云:「依无愿观之力断愿者……〔乃至〕……不超越」……〔乃至〕……而修习。云:「依空性观之力断现贪者……〔乃至〕……不超越」……〔乃至〕……而修习。云:「依增上慧法正观之力断坚执现贪者……〔乃至〕……不超越」……〔乃至〕……而修习。云:「依如实智见之力断迷妄现贪者……〔乃至〕……不超越」……〔乃至〕……而修习。云:「依过患观之力断执著现贪者……〔乃至〕……不超越」……〔乃至〕……而修习。云:「依简择观之力断无简择者……〔乃至〕……不超越」……〔乃至〕……而修习。云:「依退转观之力断合现贪者……〔乃至〕……不超越」……〔乃至〕……而修习。云:「依预流道之力断见同位8之烦恼者……〔乃至〕……不超越」……〔乃至〕……而修习。云:「依一来道之力断粗之诸烦恼者……〔乃至〕……不超越」……〔乃至〕……而修习。云:「依不还道之力断细之诸烦恼者……〔乃至〕……不超越」……〔乃至〕……而修习。云:「依阿罗汉道之力断一切烦恼者,所生诸法相互不超越」,依其处所生之诸法不超越义而修习。 以上依其处所生之诸法不超越义而修习。 七四 如何依诸根一味之义而修习? 云:「依出离之力断欲欲者而五根是一味」,依诸根一味之义而修习。云:「依无瞋之力断瞋者而五根是一味」,依诸根一味之义而修习。……乃至……云:「依阿罗汉道之力断一切烦恼者而五根是一味」,依诸根一味之义而修习。 以上依诸根一味之义而修习。 七五 如何依其处所存促进精进之义而修习? 云:「依出离之力断欲欲者,促进精进」,依其处所存促进精进之义而修习。云:「依无瞋之力断瞋促进精进」,依其处所存促进精进之义而修习。……乃至……云:「依阿罗汉道之力断一切烦恼者促进精进」,依其处所存促进精进之义而修习。 以上依其处所存促进精进之义而修习。 七六 如何依习之义而修习? 云:「断欲欲者习出离」,依习之义而修习。「断瞋者习无瞋」,依习之义而修习……乃至……「断一切烦恼者习阿罗汉道」,依习之义而修习。 以上依习之义而修习。 以上为四修习。 见色而修习,见受而修习,见想而修习,见诸行而修习,见识而修习。见眼而修习……乃至……老死……乃至……依见尽际之义于不死入涅槃而修习。 凡修习诸法悉皆一味,此依所知之义智,依了知之义慧。故曰:「『应修习此等诸法』是听闻,以其了知之慧是闻所成智。」 注1 三三摩地(tayo samadhi),此云:有寻有伺、无寻唯伺、无寻无伺之三者。 2 五支正定(pancangiko sammasamadhi),此云:第四静虑三摩地,五支为喜、乐、心、光明,各别观察之遍满(PSA)。 3 六随念处(cha anussatitthanani),又亦云:六随念,谓念佛、念法、念僧、念戒、念舍、念天。 4 九精进致净支(nava parisuahi-padhaniyangani),为戒、心、见、疑度、道非道智见、道智见、智见、慧、解脱之清净。长阿及别译(大正藏第一卷,p.56a;238c)等DN.IIIp.288参照。 5 十遍处(dasa hasinayatani),为地、水、火、风、青、黄、赤、白、空、识之遍处。 6 疑(vicikiccha),亦译犹豫。 7 不欣喜(arati),或译不乐。 8 见同位(ditthekattha),有见与同位之义,有身见等之诸见共同于预流道被断。意味为见惑(ditthi-kilesa)。 七七 云:「『应现证此等诸法』是听闻,以其了知之慧是闻所成智」者如何? 应现证一法,〔是言〕不动之心解脱。应现证二法,〔是言〕明与解脱。应现证三法,〔是言〕三明1。应现证四法,〔是言〕四沙门果2。应现证五法,〔是言〕五法蕴3。应现证六法,〔是言〕六神通4。应现证七法,〔是言〕七漏尽力5。应现证八法,〔是言〕八解脱6。应现证九法,〔是言〕九次第灭7。应现证十法,〔是言〕十无学法8。 七八 诸比丘!应现证一切。诸比丘!「应现证一切」者如何? 诸比丘!应现证眼,应现证诸色,应现证眼识,应现证眼触,即应现证以眼触为缘所生受之或乐、或苦、或不苦不乐。应现证耳,应现证声……乃至……应现证鼻,应现证诸香〔……乃至……〕应现证舌,应现证诸味〔……乃至……〕应现证身,应现证诸所触〔……乃至……〕应现证意,应现证诸法,应现证意识,应现证意触,即应现证以意触为缘所生受之或乐、或苦、或不苦不乐。 现证见色,现证见受,现证见想,现证见诸行,现证见识。现证见眼……乃至……老死……乃至……依尽际之义现证见入于不死涅槃。 凡所现证诸法悉皆到达,此依所知义是智,依了知义是慧,故曰:「『应现证此等诸法』是听闻,以其了知之慧是闻所成智。」 云:「『此等诸法是顺退分,此等诸法是顺住分,此等诸法是顺胜进分,此等诸法是顺决择分』是听闻,以其了知之慧是闻所成智」者如何? 对获得初静虑者作意欲之俱行想为现行,〔此〕是顺退分之法,随顺彼法为念住,〔此〕是顺住分之法,作意无寻之俱行想为现行,〔此〕是顺胜进分之法,作意厌恶之俱行想为现行而伴随离贪,〔此〕是顺决择分之法。对获得第二静虑者作意寻之俱行想为现行,〔此〕是顺退分之法,随顺彼法为念住,〔此〕是顺住分之法,作意舍、乐之俱行想为现行,〔此〕是顺胜进分之法,作意厌恶之俱行想现行为伴随离贪,此是顺决择分之法。对获得第三静虑者作意喜乐之苦行想现行,〔此〕是顺退分之法,随顺此法为念住,〔此〕是顺住分之法,作意不苦、不乐之俱行想为现行,〔此〕是顺胜进分之法,作意厌恶之俱行想现行为伴随离贪,〔此〕是顺决择分之法。对获得第四静虑者作意舍、乐之俱行想为现行,〔此〕是顺退分之法,随顺此法为念住,〔此〕是顺住分之法,作意虚空无边处之俱行想为现行,此是顺胜进分之法,作意厌恶之俱行想现行为伴随离贪,〔此〕是顺决择分之法。对获得虚空无边处者作意色之俱行想为现行,〔此〕是顺退分之法,随顺此法为念住,〔此〕是顺住分之法,作意识无边处之俱行想为现行,此是顺胜进分之法,作意厌恶之俱行想现行为伴随离贪,〔此〕是顺决择分之法。对获得识无边处者作意虚空无边处之俱行想为现行,〔此〕是顺退分之法,随顺此法为念住,〔此〕是顺住分之法,作意无所有处之俱行想为现行,〔此〕是顺胜进分之法,作意厌恶之俱行想现行为伴随离贪,〔此〕是顺决择分之法。对获得无所有处者作意识无边处之俱行想为现行,〔此〕是顺退分之法,随顺此法为念住,〔此〕是顺住分之法,作意非想非非想之俱行想为现行,〔此〕是顺胜进分之法,作意厌恶之俱行想现行为伴随离贪,〔此〕是顺决择分之法。 此依所知义是智,依了知义是慧。故曰「『此等诸法是顺退分,此等诸法是顺住分,此等诸法是顺胜进分,此等诸法是顺决择分』是听闻,以其了知之慧是闻所成智。」 七九 云:「『一切诸行是无常,一切诸行是苦,一切诸行是无我』是听闻,以其了知之慧是闻所成智」者如何? 云:「色依灭尽之义是无常,依灭尽之义是苦,依不坚固之义是无我」是听闻,以其了知之慧是闻所成智。云:(受、想、诸行、识、眼……乃至老死依灭尽之义是无常,依灭尽之义是苦,依不坚固之义是无我」是听闻,以其了知之慧是闻所成智。此依所知之义是智,依了知之义是慧,故曰「『一切诸行是无常,一切诸行是苦,一切诸行是无我』是听闻,以其了知之慧是闻所成智。」 八○ 「『此是苦之圣谛,此是苦集之圣谛,此是苦灭之圣谛,此是顺苦灭道之圣谛』是听闻,以其了知之慧是闻所成智」者如何? 此中如何是苦之圣谛?〔是言〕生是苦、老是苦、死是苦、愁、悲、苦、忧、恼是苦,怨憎会是苦、爱别离是苦、求而不得是苦、略说五取蕴是苦。 此中如何为生?各各之有情于各各有情聚而生、出生、生成、生起、〔五〕蕴兴起而获得十二处,此名为生。 此中如何为老?各各之有情于各各有情聚而老、老耄、齿落、白头、皮缓皱、盛壮向衰、诸根毁熟,此名为老。 此中如何为死?各各之有情,于各各有情聚而隐没、下生、散灭、消灭、死丧、命尽、五蕴离散、破弃身体、命根闭塞,此名为死。 八一 此中如何为愁?若蒙亲属损灭,若蒙财富损灭,若蒙病损灭,若蒙戒损灭,若蒙见损灭,若具随一损灭,蒙随一苦法者之愁、忧愁、愁愁、内愁、内遍愁、心之苦恼、忧、愁痛,此名为愁。 此中如何为悲?若蒙亲属损灭,若蒙财富损灭,若蒙病损灭,若蒙戒损灭,若蒙见损灭,若具随一损灭,蒙随一苦法者之痛哭、悲痛、痛叹、悲叹、痛痛、悲悲、叫泣、号泣、恸哭、大哭、叫哭,此名为悲。 此中如何为苦?身不喜悦是身之苦,身触所生不喜悦之所受是苦,身触所生不喜悦之受是苦,此名为苦。 此中如何为忧?心不喜悦是心苦,心触所生不喜悦之所受是苦,心触所生不喜悦之受是苦,此名为忧。 此中如何为恼?若蒙亲属损灭,若蒙财富损灭,若蒙病损灭,若蒙戒损灭,若蒙见损灭,若具随一损灭,蒙随一苦法者之苦恼、懊恼、忧恼、愁恼、痛恼、大恼,此名为恼。 八二 此中如何为怨憎会苦?此处凡对其人采取非可爱、非可亲、非适意色、声、香、味、所触,若欲其人之不利得、不利益、不适悦、不安稳者等与之会合、俱会、遭遇、相合,此名为怨憎会苦。 此中如何为爱别离苦?此处凡对其人采取可爱、可亲、适意色、声、香、味、所触,若欲其人利得、利益、适悦、安稳,或母或父或兄弟、或姊妹、或厚友、或亲友、或亲属、或亲戚等与之不会合、不俱会、不遭遇、不相合,此名为爱别离苦。 此中何谓求而不得苦?于有生法之有情欲望如是生:「嗟!我等不希生法,嗟!希不受生」,然对此欲望不适。于有老法之有情……乃至……于有病法之有情……乃至……于有死法之有情〔……乃至……〕有愁、悲、苦、忧恼法之有情,生如是欲望:「嗟!我等希无有愁、悲、苦、忧恼法,嗟!希不受愁、悲、苦、忧恼」,然对此欲望不适。此名为求而不得苦。 如何为略说五取蕴是苦?即色取蕴、受取蕴、想取蕴、行取蕴、识取蕴,此等名为略说五取蕴是苦。以上名为苦之圣谛。 八三 此中如何为苦集之圣谛?此处渴爱生后有,喜贪俱行而随处欢喜,即欲爱、有爱、无有爱。复次,此渴爱于何处生于何处住且住?于世间为喜、悦者此渴爱生且生住且住。复次如何于世间是喜悦?眼于世间是喜悦,此处此渴爱生且生住且住。耳于世间……乃至……〕鼻于世间〔……乃至……〕舌于世间〔……乃至……〕身于世间〔……乃至……〕意于世间是喜悦,此处此渴爱生且生住且住。诸色于世间是喜悦,此处此渴爱生且生住且住。诸声于世间是喜悦……乃至……诸法于世间是喜悦〔……乃至……〕眼识于世间……乃至……意识于世间〔……乃至……〕眼触所生之受于世间……乃至……意触所生之受于世间〔……乃至……〕色想于世间……乃至……法想于世间〔……乃至……〕色思于世间……乃至……法思于世间〔……乃至……〕色爱于世间……乃至……法爱于世间〔……乃至……〕色寻于世间……乃至……法寻于世间〔……乃至……〕色伺于世间……乃至……法伺于世间是喜、悦,此处此渴爱生且生住且住。 以上名为苦集之圣谛。 八四 此中如何为苦灭之圣谛?此渴爱悉皆离灭、舍离、定弃、解脱、无执。复次此渴爱于何处被断且被断,被灭且被灭?于世间为喜、悦者,此渴爱被断且被断,被灭且被灭。复次如何于世间是喜、悦?眼于世间是喜、悦,于此处此渴爱被断且被断,被灭且被灭……乃至……法伺于世间是喜悦,于此处此渴爱被断且被断,被灭且被灭。 以上名为苦灭之圣谛。 八五 此中如何为顺苦灭道之圣谛?此即八支圣道,即正见、正思惟、正语、正业、正命、正精进、正念、正定。 此中如何为正见?知苦、知苦集、知苦灭、知顺苦灭道,此名为正见。 此中如何为正思惟?思惟出离、思惟无慎、思惟无害,此名为正思惟。 此中如何为正语?离虚诳语、离离间语、离粗恶语、离杂秽语,此名为正语。 此中如何为正业?离断生命、离不与取、离欲邪行,此名为正业。 此中如何为正命?此处圣声闻断邪命依正命为命,此名为正命。 此中如何为正精进?此处比丘未生之恶不善法令不生故生志欲策励、发勤、策心、持心。为已生之恶不善法令断故……乃至……为令生未生之善法生故……乃至……为令住已生之善法不妄失、倍修习、广修习,为之圆满故生志欲策励、发勤、策心、持心。此名为正精进。 此中如何为正念?此处比丘于身观身而住,精勤、正知,具念于世间应识贪、忧,于诸受〔……乃至……〕于心〔……乃至……〕于诸法观法而住,精勤、正知、具念,于世间应识贪、忧。此名为正念。 此中如何为正定?此处比丘离诸欲、离诸不善法,有寻有伺由离生喜乐具足初静虑而住。成寻伺之寂静故内成净,心定为一趣,无寻无伺由三摩地生喜乐具足第二静虑而住。由离喜故住于舍念,为正知正受身乐,如是「舍而具念乐住」具足圣者宣说之第三静虑而住。由断乐并断苦故,且前已断喜、忧故,不苦不乐而舍念清净具足第四静虑而住。此名为正定。 以上名是顺苦灭道之圣谛。 此依所知之义是智,依了知之义是慧,故曰:「『此是苦之圣谛,此是苦集之圣谛,此是苦灭之圣谛,此是顺苦灭道之圣谛』是听闻,以其了知之慧是闻所成智。」以上「听闻之慧是闻所成智」。 注1 三明(tissa vijja),为宿住随念智、有情死生智、漏尽智(PSA)。 2 四沙门果(cattani samannaphalani),云:预流果、一来果、不还果、阿罗汉果。 3 五法蕴(panca dhammakkhandha)云:戒、定、慧、解脱、解脱智见。 4 六神通(cha abhinna),为神作智、天耳界智、宿住随念智、心差别智、天眼智、漏尽智。 5 七漏尽力(satta khinasavabalani),DN.IIIp383 有详说。有时数为十,本书「俱存品」第九力论,九即为此。十之中除第五、第六、第八时为七力。 6 八解脱(attha vimmokkha),在本书大品第五 解脱品六──九中详说。其它DN.IIIp 261-262.mvyut70长阿及别译(大正藏第一卷,p.56a,238ab)集异门足论(大正藏第二十六卷,p.443)等参照。 7 九次第灭(nava anupubbanirodha)云:相当九次第住而有断次灭(DN.III P.266 长阿(p56c-57a)等参照。 8 十无学法(dasa asekha dhamma)云:无学之正见、正思惟、正语、正业、正命、正精进、正念、正定、正智、正解脱。 一 「听闻后律仪之慧是戒所成智」者如何? 戒有五,〔是言〕有边清净戒、无边清净戒、圆满清净戒、不惛昧清净戒1、止灭清净戒。 此中如何为有边清净戒?未近圆而有有边学处者,此为有边清净戒。 如何为无边清净戒?已近圆而有无边学处者,此为无边清净戒。 如何为圆满清净戒?善异生而相应善法,于有学之边际成圆满,无顾虑身、命,永舍命者,此为圆满清净戒。 如何为不惛昧清净戒?七有学2,此为不惛昧清净戒。 如何为止灭清净戒?如来漏尽之声闻、独觉、及如来、应供、正等觉者,此为止灭清净戒。 二 于戒有有边,于戒有无边。 此中如何为有边戒?戒以利养为边,戒以称誉为边,戒以亲属为边,戒以身分为边,戒以命为边。 如何利养为边之戒?此处或者依利养之因、利养之缘、利养之因由,犯所受之学处,如是乃利养为边之戒。 如何称誉为边之戒?此处或者依称誉之因、称誉之缘、称誉之因由,犯所受之学处,如是乃称誉为边之戒。 如何亲属为边之戒?此处或者依亲属之因、亲属之缘、亲属之因由,犯所受之学处,如是乃亲属为边之戒。 如何身分为边之戒?此处或者依命之因、命之缘、命之因由,犯所受之学处,如是身分为边之戒。 如何命为边之戒?此处或者依命之因、命之缘、命之因由,犯所受之学处,如是乃命为边之戒。 如是诸戒为破缺、穿坏、错杂、间断,不具自在,非不失,惛昧而不资于定者,非无追悔,非胜喜事,非喜事,非轻安,非乐事,非定事,非如实智见事,非资于一向厌恶、离贪、灭、寂静、通智、正觉、涅槃,如是为有边戒。 三 如何为无边戒?于戒不以利养为边,于戒不以称誉为边,于戒不以亲属为边,于戒不以身分为边,于戒不以命为边。 如何不以利养为边戒?此处或者依利养之因、利养之缘,利养之因由,不令生心为欲犯所受之学处,况欲为犯?如是乃不以利养为边戒。 如何不以称誉为边戒?此处或者依称誉之因……〔乃至〕……乃不以称誉为边戒。 如何不以亲属为边戒?此处或者依亲属之因……〔乃至〕……乃不以亲属为边戒。 如何不以身分为边戒?此处或者依身分之因……〔乃至〕……乃不以身分为边戒。 如何不以命为边戒?此处或者依命之因、命之缘、命之因由,不令生心为欲犯所受之学处,况欲为犯?如是乃不以命为边戒。 如是诸戒乃无缺、不穿、不杂、不间断、具自在、不失、不惛昧而资定,无追悔事,以胜喜为事,以喜为事,以轻安为事,以乐为事,以定为事,以如实智见为事,而资于一向厌恶、离贪、灭、寂静、通智、正觉、涅槃。如是为无边戒。 四 如何为戒?戒有几何?戒依何等起?戒摄几何之法? 如何为戒?思是戒,心所是戒,律仪是戒,不犯是戒。 戒有几何?戒有三,是善戒,不善戒、无记戒。 戒依何等起?依善心等起是善戒,依不善心等起是不善戒,依无记心等起是无记戒。 戒摄几何之法?戒摄律仪,戒摄不犯,戒摄于如是者所生之思。依断生命律仪之义是戒,依不犯之义是戒,依不与取律仪之义是戒,依不犯之义是戒,依欲邪行律仪之义是戒,依不犯之义是戒,依虚诳语律仪之义是戒,依不犯之义是戒,依离间语律仪之义是戒,依不犯之义是戒,依粗恶语律仪之义是戒,依不犯之义是戒,依杂秽语律仪之义是戒,依不犯之义是戒,依贪律仪之义是戒,依不犯之义是戒,依瞋律仪之义是戒,依不犯之义是戒,依邪见律仪之义是戒,依不犯之义戒,依出离欲欲律仪之义是戒,依不犯之义是戒,依无瞋瞋之律仪是戒,依不犯之义是戒,依光明想惛沈,睡眠之……〔乃至〕……依无散乱之义掉举之……〔乃至〕……依法决定疑之……〔乃至〕……依智无明之……〔乃至〕……依胜喜不欣喜之……〔乃至〕……依初静虑五盖之……〔乃至〕……依第二静虑寻伺之……〔乃至〕……依第三静虑喜之……〔乃至〕……依第四静虑乐苦之……〔乃至〕……依虚空无边处定色想、有对想、种种想之……〔乃至〕……依识无边处定虚空无边处想之……〔乃至〕……依无所有处定识无边处想之……〔乃至〕……依非想非非想处定无所有处想之……〔乃至〕……依无常观常想之……〔乃至〕……依苦观乐想之……〔乃至〕……依无我观我想之……〔乃至〕……依厌恶观欢喜之……〔乃至〕……依离贪观贪之……〔乃至〕……依灭观集之……〔乃至〕……依定弃观执取之……〔乃至〕……依尽观厚想之……〔乃至〕……依衰观存续之……〔乃至〕……依变坏观坚固想之……〔乃至〕……依无因相观因相之……〔乃至〕……依无愿观愿之……〔乃至〕……依空性观现贪之……〔乃至〕……依增上慧法正观坚执现贪3之……〔乃至〕……依如实智见迷妄现贪之……〔乃至〕……依过患观执著现贪之……〔乃至〕……依简择观无简择之……〔乃至〕……依退转观合现贪之……〔乃至〕……依预流道见一处诸烦恼之……〔乃至〕……依一来道粗之诸烦恼……〔乃至〕……依不还道细之诸烦恼之……〔乃至〕……依阿罗汉道一切烦恼律仪之义是戒,依不犯之义是戒。 五 戒有五。断生命之断是戒,离是戒,思考是戒,律仪是戒,不犯是戒,如是诸戒资心无追悔,资胜喜,资喜,资轻安,资喜悦,资习,资修习,资多作,资庄严,资资具,资伴属,资圆满,资一同厌恶、离贪、灭、寂静、通智、正觉、涅槃。如是诸戒之律仪清净是增上戒,依律仪清净住心无散乱,无散乱清净是增上心,正见律仪清净,正见无散乱清净见清净是增上慧。此处律仪之义,此即是增上戒学,此处无散乱之义,此即是增上心学,此处见之义,此即为增上慧学。如是且学收了三学,正知而学,见而学,观察而学,摄受心而学,依信信解而学,策励而学,令近住念而学,定心而学,依慧了知而学,通知应通知而学,遍知应遍知而学,断应断而学,现证应现证而学,修习应修习而学。 六 戒有五。断生命、不与取、欲邪行、虚诳语、粗恶语、离间语、离秽语、贪、瞋、邪见之,依出离欲欲之,依无瞋瞋之,依光明想惛忱与睡眠之,依无散乱掉举之,依法决定疑之,依智无明之,依胜喜不欣喜之,依初静虑〔五〕盖之,依第二静虑寻伺之,依第三静虑喜之,依第四静虑乐苦之,依虚空无边处定色想,有对想想、种种想之,依识无边处定虚空无边处想之,依无所有处定识无边处想之,依非想非非想处定无所有定之,依无常观常想之,依苦观乐想之,依无我观我想之,依厌恶观欢喜之,依离贪观贪之,依灭观集之,依定弃观执取之,依尽观厚想之,依衰观存续之,依变坏观坚固想之,依无因相观因相之,依无愿观愿之,依空性观现贪之,依增上慧法正观坚执现贪之,依如实智见迷妄现贪之,依过患观执著现贪之,依简择观无简择之,依退转观合现贪之,依预流道见一处诸烦恼之,依一来道粗诸烦恼之,依不还道细诸烦恼之,依阿罗汉道一切烦恼之断是戒,离是戒,思是戒,律仪是戒,不犯是戒。如是诸戒资心无追悔,资胜喜,资喜,资轻安,资喜悦,资习,资修习,资多作,资庄严,资资具,资伴属,资圆满,资一向厌恶、离贪、灭、寂静、通智、正觉、涅槃。如是诸戒之律仪清净是增上戒,依律仪清净住心无散乱,无散乱清净是增上心,正见律仪清净,正见无散乱清净是增上慧。此处律仪之义,此即是增上戒学。如是且学收了三学,正知而学,见而学,观察而学,摄受心而学,依信信解心而学,策励而学,令近住念而学,定心而学,慧依慧而学,通知应通知而学,遍知应遍知而学,断应断而学,现证应现证而学,修习应修习而学。 此依所知之义是智,了知之义是慧,故曰:「听闻后律仪之慧是戒所成智。」 注1 不惛昧清净戒(aparamatthaparisuddhisila),已断诸见故不执著于见取见(ditthipar-amasa)(PAS)。 2 七有学(satta sekha),云预流道、预流果、一来道、一来果、不还道、不还果、阿罗汉道之七者。 3 坚执现贪(saradabhinivesa),底本为saragabhinivesa。暹罗本并依前记之个所改正。 一 「律仪后定之慧是修定所成智」者如何? 定有一,是心之一境性。定有二,是世间定与出世间定。定有三,是有寻有伺定,无寻唯伺定,无寻无伺定。定有四,是顺退分定,顺住分定,顺胜进分定,顺决择分定。定有五,是喜遍满性,乐遍满性,心遍满性,光明遍满性,观察因相。定有六,是依念佛力心一境性是无散乱定,依念法力心之一境性是无散乱定,依念僧力心之一境性是无散乱定,依念戒力心之一境性是无散乱定,依念舍力心之一境性是无散乱定,依念天力心之一境性是无散乱定。定有七,是定善能,定之等至善能,定之住善能,定之起善能,定之身安善能,定之行境善能,定之引发善能。定有八,依地遍力心之一境性是无散乱定,依水遍力……乃至……依火遍力〔……乃至……〕依风遍力〔……乃至……〕依青遍力〔……乃至……〕依黄遍力〔……乃至……〕依赤遍力〔……乃至……〕依白遍力之力心一境性是无散乱定。定有九,有劣于色缠之定,有中,有胜,有劣于无色缠之定,有中,有胜,〔并〕有空性定,无因相定及无愿定。定有十,依膨胀想之力心一境性是无散乱定,依青瘀想之力〔……乃至……〕依渍烂想之力〔……乃至……〕依斩斫离散想之力〔……乃至……〕依食噉想之力〔……乃至……〕依弃掷想之力〔……乃至……〕依杀戮弃掷想之力〔……乃至……〕依血涂想之力〔……乃至……〕依虫啖1想之力〔……乃至……〕依骸骨想之力心一境性是无散乱定。以上有五十五定。 二 复次,定有二十五定之义,依摄受之义是定,依伴属之义是定,圆满之义……〔乃至〕……一境之义……〔乃至〕……无散乱之义……〔乃至〕……无散逸之义……〔乃至〕……无浊之义……〔乃至〕……不动之义……乃至……依解脱之义是定,依一性近住之力依心之住是定,依寻觅等是定,依不寻觅不等是定,依寻觅等是定,依不寻觅不等是定,依取等是定,依不取不等是定,依取等事是定,依不取不等是定,依入等是定,依不入不等是定,依入等事是定,依不入不等事是定,依静虑2等是定,依烧尽不等是定,依静虑等事是定,依烧尽不等事是定,依等(三摩)而为利益(纥多)之乐是定(三摩地)3。以上定有二十五定之义。 此依所知之义是智,依了知之义是慧,故曰律仪后定之慧是修定所成智。 注1 虫啖想(pulavakasanna),在解脱道论中有虫臭想。此语义未详。 2 静虑(jhayati),与「烧尽」(jhapeti)前者为√dh ya后者为√ksa其成立全然相异,为于巴利语其形类似使为对照。 3 三摩地(samadhi),一种语源之说明。本来此语由sam+a√dh a所造成,此处依「等」sama 与利益hita 使为说明。 一 「缘摄受之慧是法所依智1」者如何? 无明是诸行生之所依、转之所依、因相之所依、存续之所依、合之所依、障碍之所依、集之所依、因之所依、缘之所依。依此等九相云:「无明是缘,诸行是缘所生,俱此二法是缘所生。」缘摄受之慧〔即〕是法所依智。于过去世、未来世,无明亦是诸行生之所依、转之所依、因相之所依、存续之所依、合之所依、障碍之所依、集之所依、因之所依、缘之所依。依此等九相云:「无明是缘,诸行是缘所生,俱此二法是缘所生。」缘摄受之慧〔即〕是法所依智。诸行是识之……乃至……识是名色之〔……乃至……〕名色是六处之〔……乃至……〕六处是触之〔……乃至……〕触是受之〔……乃至……〕受是渴爱之〔……乃至……〕渴爱是取之〔……乃至……〕取是有之〔……乃至……〕有是生之〔……乃至……〕生是老死生之所依、转之所依、因相之所依、存续之所依、合之所依、障碍之所依、集之所依、因之所依、缘之所依。依此等有九相云:「生是缘,老死是缘所生,俱此二法是缘所生。」缘摄受之慧〔即〕是法所依智。于过去世、未来世生亦是老死生之所依、转之所依、因相之所依、存续之所依、合之所依、障碍之所依、集之所依、因之所依、缘之所依。依此等之九相云:「生是缘,老死是缘所生,俱此二法是缘所生。」缘摄受之慧〔即〕是法所依智。 二 云:「无明是因,诸行是因所生,俱此二法是因所生。」缘摄受之慧〔即〕是法所依智。云:「于过去世,未来世,无明亦是因,诸行是因所生,俱此二法是因所生。」缘摄受之慧〔即〕是法所依智。云:「诸行是因,识是因所生,〔俱此二法是因所生〕」……乃至……「识是因,名色是因所生〔……」……乃至……〕「名色是因,六处是因所生〔……」……乃至……〕「六处是因,触是因所生〔……」……乃至……〕「触是因,受是因所生〔……」……乃至……〕「受是因,渴爱是因所生〔……」……乃至……〕「渴爱是因,取是因所生〔……」……乃至……〕「取是因,有是因所生〔……」……乃至……〕「有是因,生是因所生〔……」……乃至……〕「生是因,老死是因所生,俱此二法是因所生。」缘摄受之慧〔即〕是法所依智。 三 云:「无明是由缘2,诸行是缘起生3,俱此二法是缘起生。」缘摄受之慧,即是法所依智。云:「于过去世,未来世,无明亦是由缘,诸行是缘起生,俱此二法是缘起生」缘摄受之慧,即是法所依智。云:「诸行是由缘,诸行是缘起生〔俱此二法是缘起生〕……乃至……识是由缘,名色是缘起生〔……」……乃至……〕「名色是由缘,六处是缘起生〔……」……乃至……〕六处是由缘,触是缘起生〔……」……乃至……〕「触是由缘,受是缘起生〔……」……乃至……〕「受是由缘,渴爱是缘起生〔……」……乃至……〕「渴爱是由缘,取是缘起生〔……」……乃至……〕「取是由缘,有是缘起生〔……」……乃至……〕「有是由缘,生是缘起生〔……」……乃至……〕「生是由缘,老死是缘起生,俱此二法是缘起生。」缘摄受之慧,即是法所依智。云:「于过去世、未来世亦俱是由缘,老死是缘起生,俱此二法是缘起生。」缘摄受之慧即〕是法所依智。 四 云:「无明是缘,诸行是缘所生,俱此二法是缘所生。」缘摄受之慧〔即〕是法所依智。云:「于过去世、未来世,无明亦是缘,诸行是缘所生,俱此二法是缘所生。」缘摄受之慧〔即〕法所依智。云:「诸行是缘,识是缘所生〔俱此二法是缘所生〕……乃至……「识是缘,名色是缘所生〔……」……乃至……〕「名色是缘,六处是缘所生〔……」……乃至……〕「六处是缘,触是缘所生〔……」……乃至……〕「触是缘,受是缘所生〔……」……乃至……〕「受是缘,渴爱是缘所生〔……」……乃至……〕「渴爱是缘,取是缘所生〔……」……乃至……〕「取是缘,有是缘所生〔……」……乃至……〕「有是缘,生是缘所生〔……」……乃至……〕「生是缘,老死是缘所生,俱此二法是缘所生。」缘所摄受之慧〔即〕法所依智。云:「于过去世、未来世生亦是缘,老死是缘所生,俱此二法是缘所生。」缘摄受之慧〔即〕法所依智。 五 于前之业有愚痴是无明,存续是诸行,欲望是渴爱,到达是取,思是有。此五是法〔存〕于前之业有,于此世依结生是缘。于此世结生是识,生成是名色,明朗是处,所触是触,所受是受。此五法〔存〕于此世之生有,而前所作之业为缘。于此世依成熟〔六〕处之愚痴是无明,存续是诸行,欲望是渴爱,到达是取,思是有。此五法是〔存〕于此世之业有,于后世依结生是缘。于后世结生是识,生成是名色,明朗是处,所触是触,所受是受。此五法〔存〕于后世之生有,于此世所作之业是缘。如是知、见、认、知、通达是四重、三世、二十相、三相续缘起法。 此依所知之义为智,依了知之义为慧,故曰:「缘摄受之慧是法所依智。」 注1 法所依智(dhammatthiti-nana),显示十二因缘之各支(各法)顺次所依前之支以为根据。 2 缘由(paticca)通常译为缘起,为取paticcasamuppada前半者,元来为不变分词为「缘于某某」之意。此处可见为与缘paccaya 为同义,比较无差。 3 缘起生(paticcasamuppanna),或译缘已生。 一 「决定摄过去过去、未来、现在诸法之慧是会得智」者如何? 过去、未来、现在何等之色,或内、或外、或粗、或细、或劣、或妙、或远、或近一切之色,依无常而决定,〔此〕是一之会得,依苦而决定,〔此〕是一之会得,依无我而决定,〔此〕是一之会得。〔过去、未来、现在〕何等之受……乃至……〔过去、未来、现在〕何等之想……乃至……〔过去、未来、现在〕何等之诸行……乃至……〔过去、未来、现在〕何等之识,或内、或外、或粗、或细、或劣、或妙、或远、或近一切之识,由无常而决定,〔此〕是一之会得,依苦而决定,〔此〕是一之会得,依无我而决定,〔此〕是一之会得。〔过去、未来、现在〕何等之眼……乃至……过去、未来、现在何等之老死,依无常而决定,〔此〕是一之会得,依苦而决定,〔此〕是一之会得,依无我而决定,〔此〕是一之会得。 二 决定摄「过去、未来、现在之色乃依灭尽之义是无常,依怖畏之义是苦,依不坚固之义是无我」之慧,乃是会得智。〔过去、未来、现在之〕受……乃至……〔过去、未来、现在之〕想……乃至……〔过去、未来、现在之〕诸行……乃至……〔过去、未来、现在之〕识……乃至……〔过去、未来、现在之〕眼……乃至……决定摄「过去、未来、现在之老死乃依灭尽之义是无常,依怖畏之义是苦,依不坚固之义是无我」之慧,乃是会得智。 三 决定摄「过去、未来、现在之色是无常、有为、缘起生、尽法、衰法、离法、灭法」之慧,乃是会得智。〔过去、未来、现在之〕受……乃至……〔过去、未来、现在之〕想……乃至……〔过去、未来、现在之〕诸行……乃至……〔过去、未来、现在之〕识……乃至……〔过去、未来、现在〕眼……乃至……决定摄「过去、未来、现在之老死是无常、有为、缘起生、尽法、衰法、离法、灭法」之慧,乃是会得智。 四 摄而决定「缘生而有老死,无生时乃无老死」之慧,是会得智。摄而决定「于过去世、未来世亦是缘生而有老死,无生时乃无老死」之慧,是会得智。「缘有而有生,〔无有时乃无生〕」……乃至……「缘取而有有〔无取时乃无有〕……乃至……「缘渴爱而有取〔无渴爱时乃无取〕」……乃至……「缘受而有渴爱〔无受时乃无渴爱〕」……乃至……「缘触而有受,〔无触时乃无受〕」……乃至……「缘六处而有触,〔无六处时乃无触〕」……乃至……「缘名色而有六处〔无名色时乃无六处〕」……乃至……「缘识而有名色〔无识时乃无名色〕」……乃至……「缘诸行而有识,〔无诸行时乃无识〕」……乃至……摄而决定「缘无明而有诸行,无无明时乃无诸行」之慧,是会得智。摄而决定「过去世、未来世亦缘无明而有诸行,无无明时乃无诸行」之慧,是会得智。 此依所知之义是智,了知之义是慧,故曰:「摄而决定过去、未来、现在诸法之慧,是会得智。」 一 「观现在诸法之变坏慧是观生灭智」者如何? 现在之色已生,〔云:〕其成相是生、坏相是灭乃是观智。〔现在之〕受已生〔……乃至……现在之〕想已生〔……乃至……现在之〕诸行已生〔……乃至……现在之〕识已生……〔乃至……现在之〕眼已生……乃至……现在之有已生,〔云:〕其成相是生、坏相是灭乃是观智。 二 见五蕴之生者是见几何相?见灭者是见几何相?见生灭者是见几何相?〔言〕见五蕴之生者是见二十五相,见灭者亦见二十五相,见生灭者是见五十相。 三 见色蕴生者是见几何相?见灭者是见几何相?见生灭者是见几何相?见受蕴之……乃至……见想蕴之……乃至……见行蕴之……乃至……见识蕴之生者是见几何相?见灭者是见几何相?见生灭者是见几何相? 见色蕴之生者是见五相,见灭者是见五相,见生灭者是见十相。见受蕴之……乃至……见想蕴之……乃至……见行蕴之……乃至……见识蕴之生者是见五相,见灭者是见五相,见生灭者是见十相。 四 见色蕴之生者是见如何之五相? 「依无明之集而有色集」,依缘集之义而见色蕴之生。「依渴爱之集而有色集」,依缘集之义而见色蕴之生。「依业之集而有色集」,依缘集之义而见色蕴之生。「依食之集而有色集」,依缘集之义而见色蕴之生。又见成相而见色蕴生。见色蕴之生者而见此五相。 五 见灭者是见如何之五相? 「依无明之灭而有色灭」,依缘灭之义而见色蕴之灭。「依渴爱之灭而有色灭」,依缘灭之义而见色蕴之灭。「依业之灭而有色之灭」,依缘灭之义而见色蕴灭。「依食之灭而有色灭」,依缘灭之义而见色蕴灭。又,见坏相乃见色蕴灭。见色蕴灭者乃见此五相。 见生灭者是见以上之十相。 六 见受蕴之生者是见如何之五相? 「依无明之集而有受之集」,依缘集之义而见受蕴生。「依渴爱之集而有色之集」,依缘集之义而见受蕴生。「依业之集而有受之集」依缘集之义而见受蕴生。「依触之集而有色之集」,依缘集之义而见色蕴生。又见成相而见受蕴生。见受蕴生者乃见此五相。 七 见灭者是见如何之五相? 「依无明之灭而有受之灭」,依缘灭之义而见受蕴灭。「依渴爱之灭而有受之灭」,依缘灭之义而见受蕴灭。「依业之灭而有受之灭」,依缘灭之义而见受蕴灭。「依触之灭而有受之灭」,依缘灭之义而见受蕴灭。又见坏相乃见受蕴灭。见受蕴灭者乃见此五相。 见生灭者是见以上之十相。 八 见想蕴……乃至……行蕴……乃至……识蕴之生者是见如何之五相? 「依无明之集而有识之集」,依缘集之义而见识蕴生。「依渴爱之集而有识之集」,依缘集之义而见识蕴生。「依业之集而有识之集」,依缘集之义而见识蕴生。「依名色之集而有识之集」,依缘集之义而见识蕴生。又见成相乃见识蕴生,见识蕴生者乃见此五相。见蕴生者乃见此之相。 九 见灭者是见如何之五相? 「依无明之灭而有识之灭」依缘灭之义而见识蕴灭。「依渴爱之灭而有识之灭」,依缘灭之义而见识蕴灭。「依业之灭而有识之灭」,依缘灭之义而见识蕴灭。「依名色之灭而有识之灭」,依缘灭之义而见识蕴灭。又见坏相乃见识蕴灭。见识蕴灭者乃见此之五相。 见生灭者是见以上之十相。 见五蕴生者是见此等之二十五相,见灭者是见此等之二十五相,见生灭者是见此等之五十相。 此依所知之义是智,了知之义是慧,故曰:「观现在诸法之变坏慧,是观生灭智。」 色蕴是食之集,受、想、行三蕴是触之集,识蕴是名色之集。 一 「思择所缘而观破坏之慧,是正观智」者如何? 所缘色而心生已坏,思择此所缘而观其心之破坏。 「观」者,如何为观?依无常而观不依常,依苦而观不依乐,依无我而观不依我。厌恶而不欢喜,离贪而不贪著,令灭而不令集,定弃而不执取。依无常而观以断常想,依苦而观以断乐想,依无我而观以断我想。厌恶以断欢喜,离欲以断贪欲,令灭以断集,定弃以断执取。 二 所缘受而……乃至……所缘想而……乃至……所缘行而……乃至……所缘识而〔……乃至……〕〔所缘眼而〕……乃至……所缘老死而心生已坏,思择此所缘而观其心之破坏。 「观」者,如何为观?依无常而观不依常,依苦而观不依乐,依无我而观不依我。厌恶而不欢喜,离贪而不贪著,令灭而不令集,定弃而不执取。依无常而观以断常想,依苦而观以断乐想,依无我而观以断我想。厌恶以断欢喜,离贪而断贪欲,令灭以断集,定弃以断执取。 三 依了知,事有次第1,〔诸法〕有退转 倾心之力2与思择,〔生〕正观 依所缘之类3〔智〕决定同一〔过、未〕之二 胜4解灭为是坏相正观 思择所缘以观破坏 依于空性之近住乃增上慧之正观 能三随观5及四正观6 若善7三近住于见无动摇 此依所知之义是智,依了知之义是慧,故曰:「思择所缘而观破坏之慧,是正观智。」 注1 「事之次第」(vatthusankamana)于色等观破坏心顺次生他事之次第。 2 「倾心之力」(avajjana-hala)、依PSA 如应见为一合成语。 3 类(anvaya)、云为类智(anvaya-nana)同样为类推之义。 4 胜解(adhimuttata),底本有avimtutata,意义不通。依暹罗本改正。 5 三随观(tisso anupassana),通常单译为观、或循观。三者是无常观,苦观、无我观(PSA)。 6 四正观(cattasso vipassana),是厌恶观、离贪观、灭观、弃观(PSA)。 7 三近住依尽、衰、空为三(PSA)。 一 「怖畏近住之慧,是过患之智」者如何? 云:「生是怖畏」怖畏近住之慧,是过患之智,云:「转是怖畏」怖畏近住之慧,是过患之智,「因相是怖畏」……乃至……「存续是怖畏」……乃至……「结生是怖畏」〔……乃至……〕「趣是怖畏」〔……乃至……〕「生成是怖畏」〔……乃至……〕起是怖畏」……〔……乃至……〕「诞生是怖畏」〔……乃至……〕「老是怖畏」〔……乃至……〕「病是怖畏」〔……乃至……〕「死是怖畏」〔……乃至……〕「愁是怖畏」〔……乃至……〕「悲是怖畏」〔……乃至……〕云:「恼是怖畏」怖畏近住之慧,是过患之智。 云:「不生是安稳」,乃寂灭处1之智,云:「不转是安稳,乃寂灭处之智……乃至……云:「不恼是安稳」,乃寂灭处之智,云:「生是怖畏,不生是安稳」,乃寂灭处之智,云:「转是怖畏,不转是安稳」乃寂灭处之智……乃至……恼是怖畏,不恼是安稳」,乃寂灭处之智。 二 云:「生是苦,怖畏近住之慧是过患智,云:「转是苦」,怖畏近住之慧,是过患之智……乃至……云:「恼是苦」,怖畏近住之慧是过患乃过患之智。 云:「不生是乐」,乃寂灭处之智,云:「不转是乐」乃寂灭处之智,〔……乃至……〕云:「不恼是乐」,乃寂灭处之智。 云:「生是苦,不生是乐」,乃寂灭处之智,云:「转是苦,不转是乐」,是寂灭处之智……乃至……云:「恼是苦,不恼是乐」,是寂灭处之智。 三 云:「生是爱染」怖畏近住之慧,是过患之智,云:「转是爱染」怖畏近住之慧,是过患之智……乃至……云:「恼为爱染」怖畏近住之慧,是过患之智。 云:「不生乃非爱染」,是寂灭处之智,云:「不转乃非爱染」,是寂灭处之智,〔……乃至……〕云:「不恼乃非爱染」,是寂灭处之智。 云:「生是爱染,不生乃非爱染」,是寂灭处之智,云:「转是爱染,不转乃非爱染,是寂灭之智〔……乃至……〕云:「恼是爱染,不恼乃非爱染」,是寂灭处之智。 四 云:「生是诸行」怖畏近住之慧是过患之智,云:「转是诸行」怖畏近住之慧是过患之智……乃至……云:「恼为诸行」怖畏近住之慧是过患之智。 云:「不生是涅槃」,是寂处灭之智,云:「不转是涅槃,是寂灭处之智,〔……乃至……〕云:「不恼是涅槃」,是寂灭处之智。 云:「生是诸行,不生是涅槃」,是寂灭处之智,云:「转是诸行,不转是涅槃」,是寂灭处之智……乃至……「恼是诸行,不恼是涅槃」,是寂灭处之智。 五 见生、转、因相、存续、结生是苦 此乃过患之智 见不生、不转、不因相、不存续、不结生是乐 此是寂灭处之智 此过患之智是于五处2生 于五处了知寂灭处之十智 若善〔此〕二智者 于种种见无动摇 此依所知之义是智,依了知之义是慧,故曰:「怖畏近住之慧,是过患之智。」 注1 寂灭处(santipada),是涅槃之义(PSA)。 2 五处,前于本文中,虽举生乃至恼之十五,此处云本偈中之五。次之五处及十智亦准此。 一 「简择欲解脱,1停止慧是舍诸行智」者如何? 简择欲生之解脱,停止慧是舍诸行智,简择欲转之解脱,停止慧是舍诸行智,简择欲因相之……乃至……存续、结生、趣生、生成、生起、诞生、老病、死、愁、悲、恼之解脱,停止慧是舍诸行智。 二 「生是苦」简择欲解脱,停止慧是舍诸行智,「转是苦」简择欲解脱,停止慧是舍诸行智……乃至……「恼是苦」简择欲解脱,停止慧是舍诸行智。 「生是怖畏」简择欲解脱,停止慧是舍诸行智「转是昔」简择欲解脱,停止慧是舍诸行智……乃至……「恼是怖畏」简择欲解脱,停止慧是舍诸行智。 三 「生是爱染」简择欲解脱,停止慧是舍诸行智,「转是爱染」简择欲解脱,停止慧是舍诸行智。……乃至……「恼是怖畏」简择欲得解脱,停止慧是舍诸行智。 「生是诸行」简择欲解脱,停止慧是舍诸行智,「转是诸行」简择欲解脱,停止慧是舍诸行智……乃至……「恼是诸行」简择欲解脱,停止慧是舍诸行智。 四 云:「生是诸行,舍此诸行」,是诸行之舍,云:「诸行、舍、俱是诸行,舍此诸行」,是诸行之舍。 云:「转是诸行……乃至……恼是诸行,舍此诸行」,是诸行之舍,云:「诸行、舍、俱是诸行,舍此诸行」,是诸行之舍。 五 依几何之相有心之引发于诸行之舍? 〔言〕依八相有心之引发于诸行之舍。 于异生依几何之相有心之引发于诸行之舍?于有学依几何之相有心之引发于诸行之舍?于离贪者依几何之相有心之引发于诸行之舍?〔言〕于异生依二相有心之引发于诸行之舍,于有学依三相有心之引发于诸行之舍,于离贪者依三相有心引发于诸行之舍。 六 于异生依如何二相有心之引发于诸行之舍? 异生或欢喜或正观诸行之舍,于异生如是依二相有心之引发于诸行之舍。 于有学依如何三相有心之引发诸行之舍? 有学或欢喜或正观或简择而诸行舍获果,于有学依如是三相有心之引发于诸行之舍。 于离贪者依如何三相有心之引发于诸行之舍? 离贪者或正观或简择而诸行舍获果,或已舍或于空性住、或于无因相住、或依无愿住而住,于离贪者依如是三相有心之引发于诸行之舍。 七 如何于异生与有学诸行舍之心引发而为同一? 异生欢喜诸行之舍故,其心被污染,阻害修习,障碍通达,于后世有结生之缘,有学亦欢喜诸行之舍故,其心被污染,阻害修习,障碍上通达,于后世有结生之缘,如是于异生与有学诸行舍之心引发为同一,依欢喜之义故。 八 如何于异生、有学及离贪者诸行舍之心引发为同一? 异生依正观无常、苦、无我而诸行之舍,有学依正观无常、苦、无我而诸行之舍,离贪者依正观无常、苦、无我而诸行之舍,如是于异生、有学及无贪者诸行舍之心引发为同一,依观之义故。 九 如何于异生、有学及离贪者诸行舍之心引发为相异? 于异生诸行之舍是善,于有学诸行之舍是善,于离贪者诸行之舍是无记,如是于异生、有学及离贪者诸行舍之心引发是相异,依善与无记之义故。 一○ 复次如何于异生、有学及离贪者诸行舍之心引发为相异? 于异生诸行之舍,有时善明,有时善不明,于有学诸行之舍,有时善明,有时善不明,于离贪者诸行之舍,毕竟为善明,如是于异生、有学及离贪者诸行舍之心引发是相异,依明义与不明义故。 一一 〔复次〕如何于异生、有学及离贪者诸行舍之心引发是相异? 异生正观无厌足而诸行之舍,有学亦正观无厌足而诸行之舍,离贪者正观满足2诸行之舍,如是于异生、有学及离贪者诸行舍之心引发是相异,依满足之义与无厌足之义故。 一二 〔复次〕如何在异生、有学、及离贪者诸行舍之心引发是相异? 异生断三结3为获得预流道故,正观诸行之舍,有学已断三结,更为获得上4故,正观诸行之舍,离贪者已断一切烦恼,为现法乐住故而正观,如是于异生、有学及离贪者,诸行舍之心引发是相异,依已断之义与未断之义故。 一三 〔复次〕如何是异生、有学、及离贪者诸行舍之心引发是相异? 异生或欢喜或正观诸行之舍,有学或欢喜或正观或简择而获〔诸行之〕舍果,离贪者或正观或获诸行之舍果,或已舍或依于空性住、或无因相住、或无愿住而住,如是于异生、有学及离贪者诸行舍之心引发是相异,依得住之义故。 一四 几何诸行之舍是依寂止而生?几何诸行之舍是依正观而生? 〔言〕是依寂止而生八诸行之舍,依正观生十诸行之舍。 如何依寂止生八诸行之舍? 为获得初静虑故,简择〔五〕盖,停止慧是舍诸行智,为获得第二静虑故,简择寻伺,停止慧是舍诸行智,为获得第三静虑故,简择喜,停止慧是舍诸行智,为获得第四静虑故,简择乐苦,停止慧是舍诸行智。为获得虚空无边处定故,简择色想、有对想、种种想,停止慧是舍诸行智,为获得识无边处定故,简择虚空无边处想,停止慧是舍诸行智,为获得无所有处定故,简择识无边处想,停止慧是舍诸行智,为获得非想非非想定故,简择无所有处想,停止慧是舍诸行智。如是依寂止而生八诸行之舍。 一五 如何依正观而生十诸行之舍? 为欲获得预流道故,简择生、转、因相、存续、结生、趣、生成、生起、诞生、老、病、死、愁、悲、恼,停止慧是舍诸行智,为逮得预流果故,简择生、转、因相、存续、结生、趣、生成、生起、诞生、老、病、死、愁、悲、恼,停止慧是舍诸行智,为获得一来道故……乃至……为逮得一来果故……乃至……为获得不还道故……乃至……为逮得不还果故……乃至……为获阿罗汉道故……乃至……为逮得阿罗汉果故……乃至……为逮得空性住故……乃至……为逮得无因相住故,简择生、转……乃至……恼,停止慧是舍诸行智,如是依正观而生十诸行之舍。 一六 几何诸行之舍是善、几何是不善、几何是无记?十五诸行5之舍是善,三诸行之舍是无记,非诸行之舍而是不善者也。 慧令简择停止心之行境八 异生二行境6有学〔依〕三 离贪者有三而令心转 依空之缘八7依智行境十8 十八诸行舍是三解脱9之缘 于慧如是知有十八相 能舍诸行者 种种见无动摇 此依所知之义是智,依了知之义是慧,故曰:「简择欲解脱,停止慧是舍诸行智」。 注1 停止(santitthana),云:为舍(ajjhupekkhati)之义(PSA)。 2 满足(tittattan)在底本有无厌足(atittatan)依逻罗本改正。 3 三结(tini sannojanani)此处云:有身见、疑、戒禁取见三者(PSA)。 4 为获得上(uttaripatilabha)顺次为将获得上之道(PSA)。 5 依正观诸行舍中最后之三,即为将逮得阿罗汉果,空性住、无因相住者等为无记,其它之八及依寂止之七成为善之意。 6 见以上之六。 7 指依寂止者,见以上之一四。 8 指依正观者见以上之十五。 9 三解脱云:空性、无因相、无愿之三解脱(PSA)。 一 「外之出离退转之慧是种姓地1之智」者如何? 云:「降伏生」是种姓地,云:「降伏转」是种姓地,云:「降伏因相」是种姓地,云:「降伏存续」是种姓地,云:「降伏结生」是种姓地,云:「降伏趣」是种姓地,云:「降伏生成」是种姓地,云:「降伏生起」是种姓地,云:「降伏诞生」是种姓地,云:「降伏老」种姓地,云:「降伏病」是种姓地,云:「降伏死」种姓地,云:「降伏愁」是种姓地,云:「降伏外之诸行因相」是种姓地。云:「跃进不生」是种姓地,云:「跃进不转」是种姓地……乃至……云:跃进灭尽、涅槃」是种姓地。云:「降伏已跃进不生」是种姓地,云:「降伏转已跃进不转」是种姓地,云:「降伏因相已跃进无因相」是种姓地……乃至……云:「降伏外之诸行因相已跃进灭尽、涅槃」是种姓地。 二 云:「由生出离」是种姓地,云:「由转出离」是种姓地,云:「因相……〔乃至〕……存续……〔乃至〕……结生……〔乃至〕……趣……〔乃至〕……生成……〔乃至〕……生起……〔乃至〕……诞生……〔乃至〕……老……〔乃至〕……病……〔乃至〕……死……〔乃至〕……愁……〔乃至〕……悲……〔乃至〕……恼……〔乃至〕……由外之诸行因相出离」是种姓地。云:「跃进不生」是种姓地,云:「跃进不转」是种姓地……乃至……云:「跃进灭尽、涅槃」是种姓地。云:「由生出离跃进不生」是种姓地,云:「由转出离跃进不转」是种姓地……乃至……云:「由外之诸行因相跃进出离而灭尽、涅槃」是种姓地。云:「由生退转」是种姓地,云:「由转退转」是种姓地……乃至……云:「由外之诸行因相退转」是种姓地。云:「跃进于不转」是种姓地……乃至……云:「跃进于灭尽、涅槃」是种姓地。云:「于生已退转跃进不生」是种姓地,云:「由转已退转跃进不转」是种姓地……乃至……云:「于外之诸行因相已退转跃进灭尽、涅槃」是种姓地。 三 几何之种姓地法依寂止而生?几何之众圣法依正观而生? 〔言〕八种姓地法依寂止而生,十种姓地法依正观而生。 四 如何八种姓地法依寂止而生? 云:「为获得初静虑故降伏〔五〕盖」是种姓地,云:「为获得第二静虑故降伏寻伺」是种姓地,云:「为获得第三静虑故降伏喜」是种姓地,云:「为获得第四静虑故降伏乐苦」是种姓地,云:「为获得虚空无边处定故降伏色想、有对想、种种想」是种姓地,云:「为获得识无边处定故降伏虚空无边处想」是种姓地,云:「为获得无所有处定故降伏识无边处想」是种姓地,云:「为获得非想非非想处定故降伏无所有处想」是种姓地。如是八种姓地法依寂止而生。 五 如何十种姓地法依正观而生? 云:「为获得预流道故降伏生、转、因相、存续、结生、趣、生成、生起、诞生、老、病、死、愁、悲、恼、外之诸行因相」是种姓地,云:「为逮得预流果故降伏生、转、因相、存续、结生」是种姓地,云:「为获得一来道故……乃至……为逮得一来果故……乃至……〕为获得不还道故〔……乃至……〕为逮得不还果故〔……乃至……〕为获得阿罗汉道故生、转……乃至……为逮得阿罗汉果故〔……乃至……〕为逮得空性住故〔……乃至……〕云:「为逮得无因相故降伏生、转、因相、存续、结生」是种姓地。如是十种姓地法依正观而生。 六 几何之种姓地法是善,几何是不善,几何是无记?十五种姓地法是善,三种姓地法是无记,而种姓地法乃非不善。 爱染2非爱染愿无愿 系3离系出离未出离 依定之缘为八智之行境十 十八种姓地法是三解脱之缘 于慧知此十八相 善退转出离者于种种见无动摇 此依所知义是智,依了知义是慧,故曰:「外之出离退转之慧是种姓地智。」 注1 种姓地(gotrabhu)对于异生(puthujjana),即同于所谓圣人、众圣等,或为降伏异生种姓故,或为跃进于圣种姓故,而有此名(PSA)。 2 爱染(samisa)有欣欲之处故指寂止种姓地智。愿、系、未出离亦然。然非爱染等反此无欣欲之处故指正观种姓地智(PSA)。 3 系(sannuttan)在底本有sunnatan,依暹罗本改正。 一 「俱出离、退转1之慧是道智」者如何? 于预流道之剎那,依见之义正见出离邪见,于其随转出离诸蕴、诸烦恼,及出离外之一切因相,故曰:「俱之出离、退转之慧是道智。」 依现前解之义正思惟出离邪思惟,于其随转出离诸蕴、诸烦恼,及出离外之一切因相,故曰:「俱之出离、退转之慧是道智。」 依摄受之义正语出离邪语……〔乃至〕……是道智。」 依等起之义正业出离邪业……〔乃至〕……自疋道智。」 依清净之义正命出离邪命……〔乃至〕……是道智。」 依精勤之义正精进出离邪精进……〔乃至〕……是道智。」 依近住之义正念出离邪念……〔乃至〕……是道智。」 依无散乱之义正定出离邪定,于其随转出离诸烦恼、诸蕴,及出离外之一切因相,故曰:「俱之出离、退转之慧是道智。」 二 于一来道之剎那,依见之义正见……乃至……依无散乱之义正定出离粗之欲贪结、瞋结、粗之欲贪随眠、瞋随眠,于其随转出离诸烦恼、诸蕴,及出离外之一切相,故曰:「俱之出离、退转之慧是道智。」 三 于不还道之剎那,依见之义正见……乃至……依无散乱之义正定出离细之欲贪结、瞋结、细之欲贪随眠、瞋随眠,于其随转出离诸烦恼、诸蕴,出离外之一切因相,故曰:「俱之出离、退转之慧是道智。」 四 于阿罗汉道之剎那,依见之义正见……乃至……依无散乱之义正定出离色贪、无色贪、慢、悼举、无明、慢随眠、有贪随眠、无明随眠,于其随转出离诸烦恼、诸蕴,及出离外之一切因相,故曰:「俱之出离、退转之慧是道智。」 依已知令知未知故名为智 如善智之解脱于种种见无动摇 如定而正观正观而定 正观及寂止存而等分、俱存 「见诸行是苦涅槃是乐 俱出离慧是达不死 知解脱行晓异性一性 二智2能于种种见中无动摇 此依所知之义是智,依了知之义是慧,故曰:「俱之出离、退转之慧是道智。」 注1 俱之出离退转(dubhato-vutthana-vivattana)为由内外两面出离退转。 2 二智为见与修之二道(PSA)。 一 「加行止灭之慧是果智」者如何? 于预流道之剎那,依见之义正见出离邪见,于其随转出离诸烦恼,及出离外之一切因相,此处加行已令止灭故正见生,此是道果。 依现前解之义正思惟出离邪思惟,于其随转出离诸烦恼、诸蕴,及出离外之一切因相,此处加行已令止灭故正思惟生,此是道果。 依摄受之义正语出离邪语……〔乃至〕……此是道果。 依等起之义正业出离邪业……〔乃至〕……此是道果。 依清净之义正命出离邪命……〔乃至〕……此是道果。 依精勤之义正精进出离邪精进……〔乃至〕……此是道果。 依近住之义正念出离邪念……〔乃至〕……此是道果。 依无散乱之义正定出离邪定,于其随转出离诸烦恼、诸蕴,及出离外之一切因相,此处加行已令止灭故正定生,此是道果。 二 于一来道之剎那,依见之义正见……乃至……依无散乱之义正定出离粗之欲贪结、瞋结、粗之欲贪随眠、瞋随眠,于其随转出离诸烦恼、诸蕴,及出离外之一切因相,此处加行已令止灭故正定生,此是道果。 三 于不还道之剎那,依见之义正见……乃至……依无散乱之义正定出离细之欲贪结、瞋结、细之欲贪随眠、瞋随眠,于其随转出离诸烦恼、诸蕴,及出离外之一切因相,此处加行已令止灭故正定生,此是道果。 四 于阿罗汉道之剎那,依见之义正见……乃至……依无散乱之义正定出离色贪、无色贪、慢、悼举、无明、慢随眠、有贪随眠、无明随眠,于其随转出离一切之诸烦恼、诸蕴,及出离外之一切因相,此处加行已令止灭故正定生,此是道果。 依此所知之义是智,依了知之义是慧,故曰:「加行止灭之慧是果智。」 一 「观所断之慧是解脱智」者如何? 依预流道正断有身见、疑、戒禁取、见随眠、疑随眠之我心随烦恼,如是五随烦恼及其诸缠之心解脱、善解脱。 此依解脱所知之义是智,依了知之义是慧,故曰:「观所断之慧是解脱智。」 二 依一来道正断粗之欲贪结、瞋结、粗贪随眠、瞋随眠之我心〔四〕随烦恼,如是四随烦恼及其诸缠之心解脱、善解脱。 此依解脱所知之义是智,依了知之义是慧,故曰:「观所断之慧是解脱智。」 三 依不还道正断细之欲贪结、瞋结、细之欲贪随眠、瞋随眠之我心〔四〕随烦恼,如是四随烦恼及其诸缠之心解脱、善解脱。 此依解脱所知之义是智,依了知之义是慧,故曰:「观所断之慧是解脱智。」 四 依阿罗汉道正断色贪、无色贪、慢、掉举、无明、慢随眠、有贪随眠、无明随眠之我心〔八〕随烦恼,如是八随烦恼及其缠之心解脱、善解脱。 此依所知之义是智,依了知之义是慧,故曰:「观所断事之慧是解脱智。」 第 十四 章 一 「其时修得诸法正观之慧是观察智」者如何? 于预流道之剎那,依见之义,于其时修得正见,依现前解之义,于其时修得正思惟,依摄受之义,于其时修得正语,依等起之义,于其时得正业,依清净之义,于其时修得正命,依精勤之义,于其时修得正精进,依近住之义,于其时修得正念,依无散乱之义,于其时修得正定。依近住之义,于其时修得念觉支,依思择之义,于其时修得择法觉支,依精勤之义,于其时修得精进觉支,依遍满之义,于其时修得喜觉支,依寂静之义,于其时修得轻安觉支,依无散乱之义,于其时修得定觉支,依简择之义,于其时修得舍觉支。于不信依不动之义,于其时修得信力,于懈怠依不动之义,于其时修得精进力,于放逸依不动之义,于其时修得定力,于掉举依不动之义,于其时修得定力,于无明依不动之义,于其时修得慧力。依胜解之义,于其时修得信根,依精勤之义,于其时修得精进根,依近住之义,于其时修得念根,依无散乱之义,于其时修得定根,依见之义,于其时修得慧根。依增上之义,于其时修得〔五〕根,依不动之义,于其时修得〔五〕力,依出离之义,于其时修得〔七〕觉支,依因之义,于其时修得〔八圣〕道,依近住之义,于其时修得〔四〕念住,依勤之义,于其时修得〔四〕正勤,依神通之义,于其时修得〔四〕神足,依如之义,于其时修得〔四圣〕谛,依无散乱之义,于其时修得寂止,依观之义,于其时修得正观,依一味之义,于其时修得止观,依不超越之义,于其时修得俱存。依律仪之义,于其时修得戒清净,依无散乱之义,于其时修得心清净,依见之义,于其时修得见清净,依解脱之义,于其时修得解脱,依通达之义,于其时修得明,依永舍之义,于其时修得解脱,依断之义,于其时修得尽智,依根本之义,于其时修得志欲,依等起之义,于其时修得作意,依总摄之义,于其时修得触,依等趣之义,于其时修得受,依现前之义,于其时修得定,依增上之义,于其时修得念,依其上之义,于其时修得慧,依坚固之义,于其时修得解脱,依尽际之义,于其时修得入不死涅槃,出离已而观察。于其时修得如是诸法。 二 于预流果之剎那,依见之义,于其时修得正见,依现前解之义,于其时修得正思惟……乃至……依止灭之义,于其时修得无生智,依根本之义,于其时修得志欲,依等起之义,于其时修得作意,依总摄之义,于其时修得触,依等趣之义,于其时修得受,依现前之义,于其时修得定,依增上之义,于其时修得念,依其上之义,于其时修得慧,依坚固之义,于其时修得解脱,依尽际之义,于其时修得入不死涅槃,出离已而观察。于其时修得如是诸法。 三 于一来道之剎那……乃至……于一来果之剎那……乃至……于不还道之剎那……乃至于不还果之剎那……乃至……于阿罗汉道之剎那,依见之义,于其时修得正见……乃至……依断之义,于其时修得尽智。依根本之义,于其时修得志欲,依等起之义,于其时修得作意,依总摄之义,于其时修得触,依等趣之义,于其时修得受,依现前之义,于其时修得定,依增上之义,于其时修得念,依其上之义,于其时修得慧,依坚固之义,于其时修得解脱,依尽际之义,于其时修得入不死涅槃,出离已而观察。于其时修得如是诸法。 四 于阿罗汉果之剎那,依见之义,于其时修得正见……乃至……依止灭之义,于其时修得无生智,依根本之义,于其时修得志欲,依等之起之义,于其时修得作意,依总摄之义,于其时修得触,依等起之义,于其得受,依现前之义,于其时修得定,依增上之义,于其时修得念,依其上之义,于其时修得慧,依坚固之义,于其时修得解脱,依尽际之义,于其时修得入不死涅槃,出离已而观察。于其时修得如是诸法。 此依所知之义是智,依了知之义是慧,故曰:「其时修得诸法正观慧是观察智。」 一 「内决定之慧乃事之种种相智」者如何? 如何而决定内之诸法? 〔是言〕决定内眼,决定内耳,决定内鼻,决定内舌,决定内身,决定内意。 二 如何而决定内眼? 决定「眼是无明所生」,决定「眼是渴爱所生」,决定「眼是业所生」,决定「眼是食所生」,决定「眼是四大种所造」,决定「眼是已生」,决定「眼是已修得〕,决定「眼非前有,是今生,于后无有」,决定「眼是不坚固、无常、变坏法」,决定「眼是无常、有为、缘起生、尽法、衰法、离法、灭法〕,决定眼是依无常不依常,决定是依苦不依乐,决定是依无我不依我,厌恶而不欢喜,离贪而不贪著,令灭而不令集,定弃而不执取,决定依无常而断常想,决定依苦而断乐想,决定依无我而断我想,厌恶而断欢喜,离贪而断贪欲,令灭而断集,定弃而断执取。如是而决定内眼。 三 如何而决定内耳? 决定「耳是无明所生」……乃至……如是而为决定内耳。 如何决定内鼻? 决定「鼻是无明所生」……乃至……如是而决定内鼻。 如何而决定〔内〕舌……乃至……身……乃至……内意? 决定「意是无明所生……乃至……如是决定内意。 如是而决定内之诸法。此依所知之义是智,依了知之义是慧,故曰:「内决定之慧是事种种相之智。」 注1 底本脱离十五以本章为第十六,今依暹罗本订正为十五,从而以下各章在底本顺次向下推转一章。 一 「外决定之慧是行境种种相之智」者如何? 如何而决定外之诸法? 〔是言〕决定外色,决定外声,决定外香,决定外味,决定外所触,决定外之诸法。 如何决定外色? 决定「色是无明所生」,决定「色是渴爱所生」,决定「色是业所生」,决定「色是食所生」,决定「色是四大种所造」,决定「色是已生」,决定「色是已修得」,决定「色是前无有、今生、于后无有〕,决定「色有边」,决定「色是不坚固、无常、变坏法」,决定「色是无常、有为、缘起生、尽法、衰法、离法、灭法」,决定色是依无常而不依常,决定是依苦而不依乐,决定是依无我而不依我,厌恶而不欢喜,离贪而不贪著,令灭而不令集,定弃而不执取,决定依无常而断常想,决定依苦而断乐想,决定依无我而断我想,厌恶而断欢喜,离贪而断贪欲,令灭而断集,定弃而断执取。如是而决定外色。 二 如何而决定外声? 决定「声是无明所生……乃至……如是而决定外声。 如何而决定〔外〕香……乃至……味……乃至……所触……乃至……外法? 决定「法是无明所生」,决定「法是渴爱所生」,决定「法是业所生」,决定「法是食所生」,决定「法是四大种所造」,决定「法是已生」,决定「法是已修得」,决定「法是前无有、今生、后无有」,决定是有边法,决定「法为不坚固、无常、变坏法」,决定「法是无常、有为、缘起生、尽法、衰法、离法、灭法」,决定法依无常而不依常,决定依苦而不依乐,决定依无我而不依我,厌恶而不欢喜,离贪而不贪著,令灭而不令集,定弃而不执取,决定依无常而断常想,决定依苦而断乐想,决定依无我而断我想,厌恶而断欢喜,离贪而断贪欲,令灭而断集,定弃而断执取。如是而决定外之法。 此依所知之义是智,依了知之义是慧,故曰;「外决定之慧是行境种种相之智。」 一 「所行决定之慧是所行种种相之智」者如何? 云所行者是三所行,〔是言〕识行、无智行及智行。 何者是识行? 为见于色故倾心行之无记是识行,于色见之义是眼识之识行,于色已见为性,现前解是异熟意界之识行,于色现前已解为性,异熟意识界是识行。为闻于声故倾心行之无记是识行,于声闻之义是耳识之识行,于声已闻为性,现前解是异熟意界之识行,于声现前已解为性,异熟意识界是识行。为嗅于香故倾心行之无记是识行,于香嗅之义是鼻识之识行,于香已嗅为性,现前解是异熟意界之识行,于香现前已解为性,异熟意识界是识行。为味于味故倾心行之无记是识行,于味味之义是舌识之识行,于味已味为性,现前解是异熟意界之识行,于味现前已解为性,异熟意识界是识行。为触于所触故倾心行之无记是识行,于所识触之义是身识之识行,于所触已触为性,现前解是异熟意界之识行,于所触现前已解为性,异熟意识界是识行。为识于法故倾心行之无记是识行,于法识之义是意识之识行,于法已识为性,现前解是异熟意界之识行,于法现前已解为性,异熟意识界是识行。 二 识行者依何义是为识行? 无贪行故是识行,无瞋行故是识行,无瞋行故是识行,无痴行故是识行,无慢行故是识行,无见行故是识行,无掉举行故是识行,无疑行故是识行,无随眠行故是识行,离贪行故是识行,离瞋行故是识行,离痴行故是识行,离慢行故是识行,离见行故是识行,离掉举行故是识行,离疑行故是识行,离随眠行故是识行,离善业行故是识行,离不善业行故是识行,离善业行故是识行,离不善业行故是识行,离有呵责业行故是识行,离无呵责业行故是识行,离黑业行故是识行,离白业行故是识行,离与乐果业行故是识行,离与苦果业行故是识行,离受乐异熟业行故是识行,离受苦异熟业行故是识行,于已识行故是识行,于识云如是有所行故是识行,云:心依无烦恼之义而本性情净故是识行。以上是识行。 三 何者是无智行? 于可意之色,为贪之势速故倾心行之无记是识行,贪之势速是无智行,于非可意之色,为瞋之势速故倾心行之无记是识行,瞋之势速是无智行,于此两者无观待于事,为痴之势速故倾心行之无记是识行,痴之势速是无智行,为系缚慢之势速故倾心行之无记是识行,慢之势速是无智行,为惛昧见1之势速故倾心行之无记是识行,见之势速是智行,为散乱掉举之势速故倾心行之无记是识行,掉举之势速是无智行,为不到究竟之疑势速故倾心行之无记是识行,疑之势速是无智行,为有力随眠之势速故倾心行之无记是识行,随眠之势速是无智行,于可意之声……乃至……于可意之香……乃至……于可意之味……乃至……于可意之所触……乃至……于可意之法,为贪之势速故倾心行之无记是识行,贪之势速是无智行,于非可意之法,瞋之势速故倾心行之无记是识行,瞋之势速是无智行,于此两者之无观待,于事为痴之势速故倾心行之无记是识行,痴之势速是无智行,为缚之慢势速故倾心行之无记是识行,慢之势速是无智行,为惛昧见2之势速故倾心行之无记是识行,见之势速是无智行,为散乱掉举之势速故倾心行之无记是识行,悼举之势速是无智行,为不到究竟疑之势速故倾心行之无记是识行,疑之势速是无智行,为有力之随眠势速故倾心行之无记是识行,随眠之势速是无智行。 四 无智行者依何义是无智行? 有贪而行故是无智行,有瞋而行故是无智行,有痴而行故是无智行,有慢而行故是无智行,有见而行故是无智行,有悼举而行故是无智行,有疑而行故是无智行,有随眠而行故是无智行,具足贪而行故是无智行,具足瞋而行故是无智行,具足痴而行故是无智行,具足慢而行故是无智行,具足见而行故是无智行,具足掉举而行故是无智行,具足疑而行故是无智行,具足随眠而行故是无智行,离善法而行故是无智行,离不善法而行故是无智行,离有呵责业而行故是无智行,离无呵责业而行故是无智行,离黑业而行故是无智行,离白业而行故是无智行,离与乐果业而行故是无智行,离与苦果业而行故是无智行,离与乐果异熟业而行故是无智行,离受苦异熟业而行故是无智行,于无知而行故是无智行,于无智云而有如是所行故是无智行。以上是无智行。 五 何者是智行? 为无常观故倾心行之无记是识行,无常观是智行,为苦观故倾心行之无记是识行,苦观是智行,为无我观故倾心行之无记是识行,无我观是智行,为厌恶观故……乃至……为离贪观故〔……乃至……〕为灭观故〔……乃至……〕为定弃观故〔……乃至……〕为尽观故〔……乃至……〕为衰观故〔……乃至……〕为变坏观故〔……乃至……〕为无因相观故〔……乃至……〕为无愿观故〔……乃至……〕为空性观故〔……乃至……〕为增上慧法观故〔……乃至……〕为如实智见故〔……乃至……〕为过患观故〔……乃至……〕为简择观故倾心行之无记是识行,简择观是智行,退转观是智行,预流道是智行,预流果得是智行,一来道是智行,一来果得是智行,不还道是智行,不还果得是智行,阿罗汉道是智行,阿罗汉果得是智行。 六 智行者依何义是智行? 无贪而行故是智行,无瞋而行故是智行,无痴而行故是智行,无掉举而行故是智行,无疑而行故是智行,无慢而行故是智行,无见而行故是智行,无悼举而行故是智行,无疑而行故是智行,无随眠而行故是智行,离贪而行故是智行,离瞋而行故是智行,离痴而行故是智行,离慢而行故是智行,离见而行故是智行,离悼举而行故是智行,离疑而行故是智行,离随眠而行故是智行,离善业而行故是智行,离不善业而行故是智行,离有呵责业而行故是智行,离无呵责业而行故是智行,离黑业而行故是智行,离白业而行故是智行,离与乐果业而行故是智行,离与苦果业而行故是智行。离受乐异熟业而行故是智行,离受苦异熟业而行故是智行,于已知行故是智行,于智云有如是所行故是智行。以上是智行。 云:「识行、无智行及智行之相异。」此依所知之义是智,依了知之义是慧,故曰:「所行决定之慧是所行之种种相智。」 注1 惛昧见(paramattha ditthi)于底本虽有(paramattha ditthi)为误笔,或被译为妄取见。 一 「四法决定之慧是地之种种相智」者如何? 于地有四,是欲缠地、色缠地、无色缠地、非所摄地。 二 何者是欲缠地? 下限无间地狱上至他化自在天止,于此中间此之缠,此所摄之蕴、界、处、色、受、想、行、识,此为欲缠地。 三 何者是色缠地? 下限梵世上至色究竟天止,于此中间此之缠,此所摄之至于〔彼处〕或生者或现法乐住者之心、心所法,此为色缠地。 四 何者是无色缠地? 下限到虚空无边处天,上至非想非非想处天止,于此中间此之缠,此之所摄至于〔彼处〕或生者或现法乐住者之心、心所法,此是无色缠地。 五 何者是非所摄地? 非所摄之道、道果、无为之界,此为非所摄地。以上是四地。 六 复次有四地,为四念住、四正勤、四神足、四静虑、四无量1、四无色缠定2、四无碍解3、四行4、四所缘5、四圣种6、四摄事7、四轮8、四法句9。以上是四地。 此依所知之义是智,依了知之义是慧,故曰:「四法决定之慧是种种相智。」 注1 四无量(catasso appamannayo)云为慈、悲、喜、舍。 2 四无色缠定(catasso arupavacarasamapattiyo)云为虚空无边处定、识无边处定、无有处定,非想非非想处定。 3 四无碍解(catasso patisambhida)云是法、义、词、辩之无碍解。第二十一章参照。 4 四行(catasso patipada)云为苦迟通行、苦速通行、乐迟通行、乐速通行四者(PSA)。Mvyut参照。 5 四所缘(cattari arammanani)云为少少所缘、少无量所缘、无量少所缘、无量无量所缘。 6 四圣种(cattari ariyavamsani)诸佛、独觉、如来、声闻云为圣,四圣种云为衣知足、乞食知足、卧具床座知足、喜修之四类(PSA)。 7 四摄事(cattari sangahavattuni)云为布施、爱语、利行、同事(PSA)Muyut.35。 8 四轮(cattaru cakkani)对之PSA 举木轮、宝轮、法轮、威仪路轮、三钵底轮之五轮。 9 四法句(cattari dhammapadani)为无贪法句、无瞋法句、正念法句、正定法句(PSA)。 一 「九法之决定慧是法之种种相智」者如何? 如何而决定诸法?乃依善而决定、依不善而决定、依无记而决定欲缠之法;乃依善而决定、依无记而决定色缠之法;乃依善而决定、依无记而决定无色缠之法;乃依善而决定、依无记而决定非所摄之法。 二 如何是依善而决定、依不善而决定、依无记而决定欲缠之法? 依善而决定十善业道,依不善而决定十不善业道,依无记而决定色、异熟、所作。如是乃依善而决定、依不善而决定、依无记而决定欲缠之法。 三 如何是依善而决定、依无记而决定色缠之法? 依善而决定住于此处者之四静虑,依无记而决定生于其处之四静虑。如是而依善而决定、依无记而决定色缠之法。 四 如何是依善而决定、依无记而决定无色缠之法? 依善而决定住于此处者之四无色缠定,依无记而决定生于其处之四无色缠定。如是而依善决定、依无记而决定无色缠之法。 五 如何而依善而决定、依无记而决定非所摄之法? 依善而决定四圣道,依无记而决定四沙门果、涅槃。如是依善而决定、依无记而决定非所摄之法。如以上而决定法。」 六 以胜喜为根本有九法,依无常而作意者是胜喜生,胜喜者喜生,若意喜则身轻安,如身轻安则受乐,若乐得心定,若得心定则如实知见,若如实知见则厌恶,若厌恶则离贪,若离贪则解脱。依苦而作意者胜喜生……乃至……依无我而作意者胜喜生〔……乃至……〕色依无常而作意者胜喜生……乃至……色依苦而作意者胜喜生……乃至……受……乃至……想〔……乃至……〕诸行〔……乃至……〕识〔……乃至……〕眼〔……乃至……〕老死依苦而作意者胜喜生……乃至……老死依无我而作意者胜喜生,胜喜生者喜生,若意喜则身轻安,身若轻安则受乐,若乐则得心定,若得心定则如实知见,若如实知见则厌恶,若厌恶则离贪,若离贪则解脱。此是胜喜根本之九法。 七 以如理作意为根本有九法,依无常而如理作意者胜喜生,胜喜者喜生,若意喜则身轻安,若身轻安则受乐,若乐则得心定,若得心定,则如实了知「此是苦」,如实了知「此是苦集」,如实了知「此是苦灭」,如实了知「此是顺苦灭道」。依苦而如理作意者胜喜生,胜喜者喜生,若意喜则身轻安,若身轻安则受乐,若乐则得心定,若得心定,则如实了知「此是苦」,如实了知「此是苦集」,如实了知「此是苦灭」,如实了知「此是顺苦灭道」。依无我而如理作意者胜喜生……乃至……色依无常而如理作意者胜喜生……乃至……色依苦而如理作意者胜喜生……乃至……色依无我而如理作意者胜喜生……乃至……受〔……乃至……〕想〔……乃至……〕诸行〔……乃至……〕识〔……乃至……〕眼〔……乃至……〕老死依无常而如理作意者胜喜生……乃至……老死依苦而如理作意者胜喜生……乃至……受〔……乃至……〕想〔……乃至……〕诸行〔……乃至……〕识〔……乃至……〕眼……乃至……老死依无我而如理作意者胜喜生,胜喜者喜生,意喜则身轻安,若身轻则受乐,若乐则得心定,若得心定则如实了知「此是苦」,如实了知「此是苦集」,如实了知「此是苦灭」,如实了知「此是顺苦灭道。」此是如理作意为根本之九法。 八 于种种相有九,缘界之种种相,触之种种相生,缘触之种种相,受之种种相生,缘受之种种相,想之种种相生,缘想之种种相,思惟之种种相生,缘思惟之种种相,志欲之种种相生,缘志欲之种种相,热烦之种种相生,缘热烦之种种相,寻求之种种相生,缘寻求之种种相,获得之种种相生。此是九种之种种相。 此依所知之义是智,依了知之义是慧,故曰:「九法决定之慧是法之种种相智。」 「通智之慧是所知义之智,遍智之慧是度义之智,断之慧是永舍义之智,修习之慧是一味义之智,现证之慧是触接义之智」者如何? 凡所通知之诸法悉为知,凡所遍知之诸法悉为度,凡所断之诸法悉为永舍,凡所修习之诸法悉为一味,凡所现证之诸法悉为触接。 此依所知之义是智,依了知之义是慧,故曰:「通智之慧是所知义之智,遍智之慧是度义之智,断之慧是永舍义之智,修习之慧是一味义之智,现证之义是触接义之智。」 第二十一章 一 「义之种种相慧是义无碍解智,法之种种相慧是法无碍解智,词之种种相慧是词无碍解智,辩之种种相慧是辩无碍解智」者如何? 信根是法,精进根是法,念根是法,定根是法,慧根是法,信根、精进根、念根、定根、慧根等皆是别法。知此等种种法之智,即通达此等种种法之智,故曰:「法之种种相慧是法无碍解智。」 二 胜解之义是义,精勤之义是义,近住之义是义,无散乱之义是义,见之义是义,胜解之义、精勤之义、近住之义、无散乱之义、见之义〔等〕皆是别义。知此等种种义之智即是通达此等种种义之智,故曰:「义之种种相慧是义无碍解智。」 三 为显示五法而有文、词、言,为显示五义而有文、词、言、法词、义词、之别。知此等种种词之智即通达此等种种词之智,故曰:「词之种种相慧是词无碍解智。」 四 于五法有诸智,于五义有诸智,于十词有诸智,法之诸智、义之诸智、辞之诸智是别。知此等种种智之智,即通达此等种种智之智,故曰:「辩之种种相慧是辩无碍解智。」 五 信力是法,精进力是法,念力是法,定力是法,慧力是法,信力、精进力、念力、定力、慧力〔等〕皆是别法。知此等种种法之智,即通达此等种种法之智,故曰:「法之种种相慧是法无碍解智。」 六 于不信不动之义是义,于懈怠不动之义是义,于放逸不动之义是义,于无明不动之义是义,于不信不动之义、于懈怠不动之义、于放逸不动之义、于掉举不动之义等皆是别义。知此等之种种义智,即通达此等之种种义智,故曰:「义之种种相慧是义无碍解智。」 七 为显示五法而有文、词、言,为显示五义而有文、词、言……〔乃至〕……故曰:「词之种种相慧是词无碍解智」。 八 于五法有诸智,于五义有诸智,于十词有诸智……〔乃至〕……故曰:「辩之种种相慧是辩无碍解智。」 九 念觉支是法,择法觉支是法,精进觉支是法,喜觉支是法,轻安觉支是法,定觉支是法,舍觉支是法,念觉支、择法觉支、精进觉支、喜觉支、轻安觉支、定觉支、舍觉支等皆是别法。知此等之种种法智,即通达此等之种种法智,故曰:「法之种种相慧是法无碍解智。」 一○ 近住之义是义,思择之义是义,精勤之义是义,遍满之义是义,寂静之义是义,无散乱之义是义,简择之义是义,近住之义、思择之义、精勤之义、遍满之义、寂静之义、无散乱之义、简择之义等皆是别义。知此等之种种义智,即通达此等之种种义智。故曰:一义之种种相慧是义无碍解智。」 一一 为显示七法而有文、词、言,为显示七义而有文、词、言……〔乃至〕……故曰:「词之种种相慧是词无碍解智。」 一二 于七法有诸智,于七义有诸智,于十四词有诸智……〔乃至〕……故曰:「辩之种种相慧是辩无碍解智。」 一三 正见是法,正思惟是法,正语是法,正业是法,正命是法,正精进是法,正念是法,正定是法,正见、正思惟、正语、正业、正命、正精进、正念、正定等皆是别法,知此等之种种法智,即通达此等之种种法智。故曰:「法之种种相慧是法无碍解智。」 一四 见之义是义,现前解之义是义,摄受之义是义,等起之义是义,清净之义是义,精勤之义是义,近住之义是义,无散乱之义是义,见之义、现前解之义、摄受之义、等起之义、清净之义、精勤之义、近住之义、无散乱之义等皆是别义。知此等之诸义智,即通达此等之诸义智。故曰:「义之种种相慧是义无碍解智。」 一五 为显示八法而有文、词、言,为显示八义而有文、词、言,法词、义词者是别。知此等之种种词智,即通达此等之种种词智,故曰:「词之种种相慧是词无碍解智。」 一六 于八法有诸智,于八义有诸智,于十六词有诸智,法之诸智、义之诸智、词之诸智是别。知此等之种种智智,即通达此等之种种智智,故曰:「词之种种相慧是词无碍解智。」 此依所知之义是智,依了知之义是慧,故曰:「义之种种相慧是义无碍解智,法之种种相慧是法无碍解智,词之种种相慧是词无碍解智,辩之种种相慧是辩无碍解智。」 一 「住之种种相慧是住义之智,等至之种种相慧是等至义之智,住等至之种种相慧是住等至义之智」者如何? 依怖畏因相而正见,于无因相而胜解,一一触接而见衰坏是无因相住,依怖畏愿而正见,于无愿胜解,一一触接见衰坏是无愿住,依怖畏现贪而正见,于空性胜解,一一触接见衰坏是空性住。 二 依怖畏因相而正见,于无因相胜解而舍转,思虑灭、涅槃是无因相,等至是无因相等至,依怖畏愿而正见,于无愿胜解而舍转,思虑灭、涅槃是无愿,等至是无愿等至,依怖畏现贪而正见,于空性胜解而舍转,思虑灭、涅槃是空性,等至是空性等至。 三 依怖畏因相而正见,于无因相胜解,一一触接见衰坏而舍转,思虑灭、涅槃是无因相,等至是无因住等至,依怖畏愿而正见,于无愿胜解,一一触接见衰坏而舍转,思虑灭、涅槃是无愿,等至是无愿住等至,依怖畏现贪而正见,于空性胜解,一一触接见衰坏而舍转,思虑灭、涅槃空性,等至是空性住等至。 四 依怖畏色因相而正见,于无因相胜解,一一触接见衰坏是无因相住,依怖畏色愿而正见,于无愿胜解,一一触接见衰坏是无愿住,依怖畏色现贪而正见,于空性胜解,一一触接见衰坏是空性住。 五 依怖畏色因相而正见,于无因相胜解而舍转,以思虑灭、涅槃是无因相,等至是无因相等至,依怖畏色愿而正见,于无愿胜解而舍转,无愿以思虑灭、涅槃是等至是无愿等至,依怖畏色现贪而正见,于空性胜解而舍转,以思虑空性灭、涅槃空性等至是等至。 六 依怖畏色因相而正见,于无因相胜解,一一触接见衰坏而舍转,思虑灭、涅槃无因相,等至是无因相住等至,依怖畏色愿而正见,于无愿胜解,一一触接见衰坏而舍转,思虑灭、涅槃无愿,等至是无愿住等至,依怖畏色现贪而正见,于空性胜解,一一触接见衰坏而舍转,思虑是灭、涅槃空性,等至是空性住等至。 七 受因相……乃至……想因相〔……乃至……〕行因相〔……乃至……〕识因相〔……乃至……〕老死因相而正见,于无因相胜解,一一触接见衰坏是无因相住,依怖畏老死愿而正见,于无愿胜解,一一触接见衰坏是无愿住,依怖畏老死现贪而正见,于空性胜解,一一触接见衰坏是空性住。 八 依怖畏老死因相而正见,于无因相胜解而舍转,思虑是灭、涅槃无因相,等至是无因相等至,依怖畏老死愿而正见,于无愿胜解而舍转,思虑是灭、涅槃无愿,等至是无愿等至,依怖畏老死现贪而正见,于空性胜解而舍转,思虑是灭、涅槃空性,等至是空性等至。 九 依怖畏老死因相而正见,于无因相胜解,一一触接见衰坏而舍转,思虑是灭、涅槃无因相,等至是无因相住等至,依怖畏老死愿而正见,于无愿胜解,一一触接见衷坏而舍转,思虑是灭、涅槃无愿,等至是无愿住等至,依怖畏老死现贪而正见,于空性胜解,一一触接见衰坏而舍转,思虑是灭、涅槃空性,等至是空性住等至。 无因相住、无愿住与空性住是别,无因相等至、无愿等至与空性等至是别,无因相住等至、无愿住等至与空性住等至是别。此依所知之义是智,依了知之义是慧,故曰:「住之种种相慧是住义之智,等至之种种相慧是等至义之智,住等至之种种相慧是住等至义之智。」 一 「以无散乱清净为体而断漏之慧是无间三摩地之智」者如何? 依出离之力心一境性是无散乱之三摩地,依此三摩地之力智生,依此之智诸漏尽,此之最初是寂止后是智,依此之智诸漏尽,故曰:「以无散乱清净为体而断漏之慧是无间三摩地之智。」 二 诸漏者以何为此之诸漏? 为欲漏、有漏、见漏、无明漏。 诸漏尽于何处? 依预流道见漏悉尽,顺恶生之欲漏尽,顺恶生之有漏尽,顺恶生之无明漏尽,于此处如是诸漏尽。 依一来道粗之欲漏尽,与此同位之有漏尽,与此同位之无明漏尽,于此处如是诸漏尽。 依不还道欲漏悉尽,与此同位之有漏尽,与此同位之无明漏尽,于此处如是诸漏尽。 依阿罗汉道有漏悉尽,无明漏悉尽,于此处如是漏尽。 三 依无瞋之力〔……乃至……〕依光明想之力〔……乃至……〕依无散乱之力〔……乃至……〕依法决定之力〔……乃至……〕依智之力〔……乃至……〕依胜喜之力〔……乃至……〕依初静虑之力〔……乃至……〕依第二静虑之力〔……乃至……〕依第三静虑之力〔……乃至……〕依第四静虑之力〔……乃至……〕依虚空无边处定之力〔……乃至……〕依识无边处定之力〔……乃至……〕依无所有处定之力〔……乃至……〕依非想非非想处定之力〔……乃至……〕依地遍之力〔……乃至……〕依水遍之力〔……乃至……〕依火遍之力〔……乃至……〕依风遍之力〔……乃至……〕依青遍之力〔……乃至……〕依黄遍之力〔……乃至……〕依赤遍之力〔……乃至……〕依白遍之力〔……乃至……〕依空遍之力〔……乃至……〕依识遍之力〔……乃至……〕依念佛之力〔……乃至……〕依念法之力〔……乃至……〕依念僧之力〔……乃至……〕依念戒之力〔……乃至……〕依念死之力〔……乃至……〕依念天之力〔……乃至……〕依入出息念之力〔……乃至……〕依念死之力〔……乃至……〕依念身之力〔……乃至……〕依寂静念之力〔……乃至……〕依膨胀想之力〔……乃至……〕依青瘀想之力〔……乃至……〕依渍烂想之力〔……乃至……〕依斩斫离散想之力〔……乃至……〕依食噉想之力〔……乃至……〕依弃掷想之力〔……乃至……〕依杀戮弃掷想之力〔……乃至……〕依血涂想1之力〔……乃至……〕依虫啖想之力〔……乃至……〕依骸骨想之力〔……乃至……〕依长入息之力〔……乃至……〕依长出息之力〔……乃至……〕依短入息之力〔……乃至……〕依短出息之力〔……乃至……〕依觉遍身入息之力〔……乃至……〕依觉遍身出息之力〔……乃至……〕依止身行入息之力〔……乃至……〕依止身行出息之力〔……乃至……〕依觉喜入息之力〔……乃至……〕依觉喜出息之力〔……乃至……〕依觉乐入息之力〔……乃至……〕依觉乐出息之力〔……乃至……〕依觉心行入息之力〔……乃至……〕依觉心行出息之力〔……乃至……〕依止心行入息之力〔……乃至……〕依止心行出息之力〔……乃至……〕依觉心入息之力〔……乃至……〕依觉心出息之力〔……乃至……〕依令心喜入息之力〔……乃至……〕依令心喜出息之力〔……乃至……〕依观令心得定……乃至……观令心解脱之无常、观离贪、观灭、观定弃者之入息之力〔……乃至……〕依观定弃者之出息之力则心之一境性是无散乱之三摩地,依此三摩地之力智生,依此之智诸漏尽,此之最初是寂止,后是智,依此之智诸漏之尽,故曰:「以无散乱清净为体而断漏之慧是无间三摩地之智。 四 诸漏者何以为此之诸漏? 为欲漏、有漏、见漏、无明漏。 此诸漏如何而尽? 依预流道见漏悉尽,顺恶生之欲漏尽,顺恶生之有漏尽,顺恶生之无明漏尽,于此之处如是诸漏尽。 依一来道粗之欲漏尽,与此同位之有漏尽,与此同位之无明漏尽,于此之处如是诸漏尽。 依不还道欲漏悉尽,与此同位之有漏尽,与此同位之无明漏尽,于此之处如是漏尽。 依阿罗汉道有漏悉尽,无明漏悉尽,于此之处如是漏尽。 此依所知之义是智,依了知之义是慧,故曰:「以无散乱清净为体而断漏之慧是无间三摩地之智。」 注1 在底本脱去血涂想,依暹罗本补足。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