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目录
小部经典十八~十九 无碍解道

大品第三 入出息论

第一诵品

162 一 有修习十六事入出息念三摩地时,二百之定智生,〔即〕八阻害智、八利益智、

  十八随烦恼智、十三清净智、三十二作念智、二十四定力智、七十二正观力智、八

  厌恶智、八厌恶随顺智、八厌恶止灭智、二十一解脱乐智。

二 如何是八阻害智及八利益智?

欲欲是三摩地之阻害,出离是三摩地之利益。瞋是三摩地之阻害,无瞋是三摩

  地之利益。惛眠是三摩地之阻害,光明想是三摩地之利益。悼举是三摩地之阻害,

  无散乱是三摩地之利益。疑是三摩地之阻害,法决定是三摩地之利益。无明是三摩

  地之阻害,智是三摩地之利益。不欣喜是三摩地之阻害,胜喜是三摩地之利益。一

  切不善法是三摩地之阻害,一切之善法是三摩地之利益。

大品第三 入出息论 二二五

  --------------------------------------------------------------------------

小部经典十八 二二六

如是依十六行相掉举心而柔软心1与俱之心定住于一性,由诸盖为清净。

163 三 此一性者如何?

出离是一性,无瞋是一性,光明想是一性,无散乱是一性,法决定是一性,智

  是一性,胜喜是一性,一切善法是一性。

此诸盖者如何?

欲欲是盖,瞋是盖,惛眠是盖,掉举是盖,疑是盖,无明是盖,不欣喜是盖,

一切不善法是盖。

四 盖依何义而为盖?依障碍出之义而为盖。

此出者如何?

出离是圣者之出,而依此出离圣者而出离,欲欲是出之盖,依此欲欲被覆者,

  不了知出离是圣者之出,故欲欲是出之盖。无瞋是圣者之出,而依此无瞋圣者而出

  离,瞋是出之盖,依此瞋被覆者,不了知无瞋是圣者之出,故瞋是出之盖。光明想

  是圣者……乃至……圣者出离,惛眠是出之盖……乃至……是出之盖。无散乱是圣

  者……乃至……圣者出离,掉举是出之盖……乃至……是出之盖。法决定是圣者……

  乃至……圣者出离,疑是出之盖……乃至……是出之盖。智是圣者……乃至……圣

  者出离,无明是出之盖……乃至……是出之盖。胜喜是圣者……乃至……圣者出离,

  不欣喜是出之盖……乃至……是出之盖。一切善法是圣者……乃至……圣者出离,

一切不善法是出之盖……乃至……出之盖。而复,清净心修习十六事入出息念三摩

164 地时,如是有诸盖与一剎那俱会2。

五 如何十八随烦恼生?

念随行于入息之初、中、后时,心于内散乱者是三摩地之阻害。念随行于出息

  之初、中、后时,心于外散乱者是三摩地之阻害。入息之希求、欲求、爱行是三摩

  地之阻害。出息之希求、欣求、爱行是三摩地之阻害。依入息被威服者获得出息时,

  有惛迷者是三摩地之阻害。依出息被威服者获得入息时,有悟迷者是三摩地之阻害。

165 随行入息与出息 内外散乱之疑惑

依入息被威服者 获得出息时悟迷

依出息被威服者 获得入息时憎迷

  六随烦恼有如是 入出息念三摩地

大品第三 入出息论 二二七

  --------------------------------------------------------------------------

小部经典十八 二二八

依此等之散乱者 其心不能得解脱

不能了知解脱意 〔阻害三摩〕是依他

六 对因相倾心者之于入息心动摇是三摩地之阻害。于入息倾心者之于因相心动摇

  是三摩地之阻害。于因相倾心者之于出息心动摇是三摩地之阻害。对出息倾心者之

  于因相心动摇是三摩地之阻害。于入息倾心者之于出息心动摇是三摩地之阻害。于

  出息倾心者之于入息心动摇是三摩地之阻害。

向因相倾心者于入息意散乱3 ,

向入息倾心者于因相心动摇,

   向因相倾心者于出息意散乱,

   向出息倾心者于因相心动摇,

   向入息倾心者于出息意散乱,

   向出息倾心者于入息心动摇,

六随烦恼有如是入出息念三摩地,

   依此等之散乱者其心不能得解脱,

   不能了知解脱意依他〔阻害三摩地〕。

七 随行过去蒙心之散乱是三摩地之阻害。希求未来心被镇伏是三摩地之阻害。蒙

  退缩心之懈怠是三摩地之阻害。蒙太高心之掉举是三摩地之阻害。蒙上向心之贪是

三摩地之阻害。蒙下向心之瞋是三摩地之阻害。

心随行过去,希求未来者,是退缩心,

太高、上向4、向下之心,是不得定,

有如是六随烦恼于入出息念三摩地,

   此等思惟被染污者是不了知增上心。

八 念随行入息之初、中、后时,于内依散乱心,而身、心俱激愤、动摇、震动。

  念随行出息之初、中、后时,于外依散乱心,而身心俱……乃至……震动。依入息

  之希求、欣求、爱行,身、心俱……乃至……震动。依出息之希求、欣求、爱行,

166 身、心俱……乃至……震动。依入息被威服者获得出息时依悟迷身、心俱……乃至

  ……震动。依出息被威服者获得入息时依悟迷身、心俱……乃至……震动。倾心于

  因相者之入息依心动摇身、心俱……乃至……震动。倾心于入息者之因相依心动摇

大品第三 入出息论 二二九

  --------------------------------------------------------------------------

小部经典十八 二三○

  身、心俱……乃至……震动。倾心于因相者之出息依心动摇身、心俱……乃至……

  震动。倾心于出息者之因相,依心动摇身、心俱……乃至……震动。倾心于入息者

  之出息依心动摇身、心……乃至……震动。倾心于出息者之入息依心动摇身、心……

  乃至……震动。依蒙过去随行心之散乱身、心俱……乃至……震动。依希求未来心

  之被镇伏身、心俱……乃至……震动。依蒙退缩心之懈怠身、心俱……乃至……震

  动。依蒙太高心之掉举身、心俱……乃至……震动。依蒙上向心之贪身、心俱……

  乃至……震动。依蒙下向心之瞋身、心俱……乃至……震动。

入出息不圆满不修习者,

身亦动摇心亦动摇,

身亦震动心亦震动,

   入出息圆满善修习者,

   身亦不动心亦不动,

   身亦不震心亦不震。

次复、清净心修习十六事之入出息念三摩地时,彼之诸盖与一剎那有俱会,依

  此生如是十八随烦恼。

九 如何为十三清净智。

167 于随行过去,心蒙散乱,远离此于一处令得定,如是而心不散乱。希求未来,

  心被镇伏,远离于其处令胜解,如是而心不散乱。退缩心是蒙懈怠,以此策断懈怠,

  如是而心不散乱。太高之心是蒙掉举,折伏此而断掉举,如是而心不散乱。上向之

  心是蒙贪,正知此而断贪,如是而心不散乱。下向之心是蒙瞋,正知此而断瞋,如

  是而心不散乱。如是依六处,心为悉清、悉净、一性者。

一○ 此之一性者如何?

是布施最舍近住一性,寂止因相近住一性,坏相近住一性,灭尽近住一性。于

  弃舍胜解者有布施最舍近住一性,于增上心所系者有寂止因相近住一性,于正观者

  有坏相近住一性,于圣人有灭尽近住一性。如是依四处为一性者,心依道之清净为

  明净,舍增长,见依智令庆喜。

一一 于初静虑如何是初、如何是中、如何是后?

于初静虑道之清净是初,舍之增长是中、庆喜是后。

大品第三 入出息论 二三一

  --------------------------------------------------------------------------

小部经典十八 二三二

一二 于初静虑道之清净是初,于〔此〕初有几何之相?

于初有三相,由于其处所存之阻害,心清净者,依已清净,心入中之寂止相,

  依已所入于其处心跃进。〔即〕由阻害为清净心,依已清净心入寂止相,依已入于其

168 处是跃进心。于初清静道之清静是初,〔此〕初有如是三相。故曰,初静虑是初善而

  亦相具足。

一三 于初静虑舍之增长是中,于〔此〕中有几何之相?

于中有三相,观察清净心,观察入于寂止〔心〕,观察一性近住之〔心〕。〔即〕

  观察清净心〔相〕、观察入于寂止〔心〕之〔相〕、观察一性近住〔心〕之〔相〕。于

  初静虑舍之增长是中,于〔此〕中有如是三相。故曰初静虑是中善而亦为相具足。

一四 于初静虑庆喜是后,于〔此〕后有几何之相?

于后有四相,依于其处所生诸法之不超越义而有庆喜,依诸根之一味义而有庆

  喜,依彼精进促进之义而有庆喜,依习之义而有庆喜。于初静虑庆喜是后,于〔此〕

  后有如是四相。故曰,初静虑是后善而亦为相具足。

如是而三转之心是三善、十相具足,寻具足而是伺具足、喜具足、乐具足、心

  摄持具足、信具足、精进具足、念具足、定具足、慧具足。

一五 于第二静虑如何是初、如何是中、如何是后?

于第二静虑道之清净是初,舍之增长是中,庆喜是后……乃至……如是而三转

  之心是三善、十相具足,是5喜具足、乐具足、心摄持具足……乃至……慧具足。

169 于第三静虑如何是初,如何是中,如何是后?……乃至……如是而三转之心是

三善、十相具足,是乐具足6、心摄持具足……乃至……慧具足。

于第四静虑如何是初,如何是中,如何是后?……乃至……如是而三转之心是

三善、十相具足,是舍具足、心摄持具足……乃至……慧具足。

一六 于虚空无边处定〔……乃至……〕于识无边处定〔……乃至……〕于无所有

  处定〔……乃至……〕于非想非非想处定如何是初,如何是中,如何是后?……乃

  至……如是而三转之心是三善、十相具足,是舍具足、心摄持具足……乃至……慧

  具足。

一七 于无常观如何是初,如何是中,如何是后?……乃至……如是而三转之心是

三善十相具足,是寻具足……乃至……慧具足。

大品第三 入出息论 二三三

  --------------------------------------------------------------------------

小部经典十八 二三四

于苦观……乃至……于无我观〔……乃至……〕于厌恶观〔……乃至……〕于

  离贪观〔……乃至……〕于灭观〔……乃至……〕于定弃观〔……乃至……〕于尽

  观〔……乃至……〕于衰观〔……乃至……〕于变坏观〔……乃至……〕于无因相

  观〔……乃至……〕于无愿观〔……乃至……〕于空观〔……乃至……〕于增上慧

  法正观〔……乃至……〕于如实智见〔……乃至……〕于过患观〔……乃至……〕

  于简择观〔……乃至……〕于退转观〔……乃至……〕于预流道〔……乃至……〕

  于一来道〔……乃至……〕于不还道〔……乃至……〕于阿罗汉道是如何是初、如

  何是中、如何是后?

于阿罗汉道之清净是初,舍之增长是中,庆喜是后。

一八 于阿罗汉道道之清净是初,于〔此〕初有几何之相?

170 于初有三相,由其处存阻害而心清净,依已清净,心入中之寂止相,依已入于

  其处是跃进心。〔即〕由阻害清净心,心已依清净入中之寂止相,依已入于其处是跃

  进心。于阿罗汉道道之清净是初,于〔此〕初有如是三相。故曰阿罗汉道是初善亦

  是相具足。

一九 于阿罗汉道舍之增长是中,于〔此〕中有几何之相?

于中有三相,观察清净心,观察入寂止〔心〕,观察一性近住之〔心〕。〔即〕观

  察清净心〔相〕、观察入寂止〔心〕〔相〕,观察一性近住之〔心〕〔相〕。于阿罗满道

  舍之增长是中,于〔此〕中有如是之三相。故曰阿罗汉道是中善,亦是相具足。

二○ 于阿罗汉道庆喜是后,于〔此〕后有几何之相。

于后有四相,依于其处所生诸法不超越之义而有庆喜,依诸根一味之义而有庆

  喜,依彼所生精进促进之义而有庆喜,依习之义而有庆喜。于阿罗汉道庆喜是后,

  于〔此〕后有如是四相。故曰阿罗汉道是后善亦是相具足。

如是三转之心是三善、十相具足、寻具足、伺具足、善具足、乐具足、心摄持

  具足、信具足、精进具足、念具足、定具足、慧具足。

二一 因相、入息、出息乃非于一心之所缘,

不知〔此之〕三法者不得修习,

171 因相、入息、出息乃非于一心之所缘,

知〔此之〕三法者得修习。

大品第三 入出息论 二三五

  --------------------------------------------------------------------------

小部经典十八 二三六

二二 「此之三法非一心之所缘,非不知此三法,而心不散乱,了知精勤,成立加行,

  证得殊胜」者如何?

譬如有树,被横于平地,有人以锯欲斫之,依树为锯齿所触故于人念近住,不

  作意锯齿之来去,〔而且〕非不知锯齿之来去,了知精勤,成立加行,证得殊胜。由

  7合生之因相,如树被横于平地,入出息如锯齿,比丘或于鼻头或于颜面令近住念

  而坐不作意入出息之来去,而亦非不知入出息之来去,了知精勤,成立加行,证得

  殊胜,依如树被锯齿之触故,人念近住,而不为作意锯齿之来去,〔而亦〕非不知锯

  齿之来去,了知精勤,成立加行,证得殊胜。

二三 如何是精勤?

于有发勤者,身、心俱堪任,此之是精勤。

如何是加行?

于有发勤者,断随烦恼,令寻思寂灭,此是加行。

如何是殊胜?

于有发勤者,断结离随眠,此是殊胜。

172 如是此之三法,非一心之所缘,非不知此之三法,而心不散乱,了知精勤,了

  知加行,证得殊胜。

二四 入出息念如佛说,

精进圆满善修习,

次第摄持遍熟者,

   离云如月照此世。

入息者是入息,非是出息,出息者是出息,非是入息。

依入息力近住是念,依出息力近住是念,行入息者是〔念〕近住,行出息者是

  〔念〕近住。

圆满者,依摄受之义而圆满,依伴属之义而圆满,依圆满之义而圆满。

善修习者,修习有四,依于其处生诸法不超越之义是修习。依诸根一味之义是

  修习,依彼所生精进促进之义是修习,依习之义是修习。此人以此四修习之义,乘

  作、实作、随成遍熟,令善造作。

二五 乘作,于欲求处则得自在、得力、得无畏,于人此之诸法是倾心所系、欲求

大品第三 入出息论 二三七

  --------------------------------------------------------------------------

小部经典十八 二三八

  所系、作意所系、四句所系,故云是乘作。

实作者,心善摄持于实事,令念善安立,念善安立于实事,心善摄持,故云是

  实作。

随成者,心所引发,念随转,念之所随转,心引发,故云随成。

173 遍熟者,依摄受之义是遍熟,依伴属之义是遍熟,依圆满之义是遍熟,以念摄

  受者,征服恶、不善法,故云遍熟。

善造作者,善造作有四,依于其处所生诸法不超越之义是善造作,依诸根一味

  之义是善造作,依彼所生精进促进之义是善造作,依其敌家善永断诸烦恼是善造作。

苏三么8者,有三么,有苏三么。如何是三么?于其处生无呵责、善觉分9,

  此是三么。如何是苏三么?各各法之所缘10、灭、涅槃此是苏三么。如是而知、见

  11、解、现证、触接、了知已,发勤而不怠,念近住而不忘,身轻安而无忿,心得

  定而一境,故云善造作。

二六 次第遍熟者,依长入息之力于前前遍熟,于后后随遍熟,依长出息之力于前

  前遍熟,于后后随遍熟,依短入息之力于前前遍熟,于后后随遍熟,依短出息之力,

  于前前遍熟,于后后随遍熟……乃至……有定弃观者依入息之力于前前遍熟,于后

  后随遍熟,有定弃观者依出息之力于前前遍熟,于后后随遍熟。〔此等〕十六事之入

  出息念,悉相互遍熟,且随遍熟,故云次第遍熟。

二七 如者,如义有十,自调伏之义是如义,自寂止之义是如义,自导般涅槃之义

  是如义,通智之义是如义,遍智之义是如义,断之义是如义,修习之义是如义,现

174 证之义是如义,〔圣〕谛现观之义是如义,令住于灭之义是如义。

二八 佛者,是世尊,自然于未曾12闻之法,自现等觉圣谛,于彼得一切智性,于

  诸力自在。

佛者,依何义而为佛?乃圣谛之觉者故是佛,为生类之令悟者故是佛,依一切

  智性故是佛,依一切已见性故是佛,依他不能导性故是佛,依已脱性13故是佛,依

  漏尽之类故是佛,依无依14之类故是佛,一向离贪故是佛,一向离瞋故是佛,一向

  离痴故是佛,一向无烦恼故是佛,行一行道15故是佛,使现等觉无上正等觉唯一者

  故是佛,觉不损而获得觉故是佛。

云佛之此名,非母之所造,非父之所造,非兄弟之所造,非姊妹之所造,非厚

大品第三 入出息论 二三九

  --------------------------------------------------------------------------

小部经典十八 二四○

  友之所造,非亲戚之所造,非沙门、婆罗门之所造,非诸天之所造,于此解脱之边,

  诸佛世尊于菩提树下,获得一切智智而俱生真实之语言,即云是佛。

二九 「说法」,是自调伏之义,如义乃「如佛之所说」,自寂灭之义,如义乃「佛之所

  说」,自导涅槃之义,如义乃「如佛之所说」……乃至……令住于灭之义,如义乃「如

  佛之所说」。

「遍熟者16」,云或居家,或出家。

   「世」者,是蕴世、界世、处世、败有世、败生世、成有世、成生世、有一世,

一切有情乃依食而住……乃至……有十八世,是十八界。

175 三○ 「照」者,自调伏之义现等觉如义光辉照此世,自寂止之义现等觉如义光辉照

  此世,自导般涅槃之义现等觉如义光辉照此世……乃至……令住于灭之义现等觉如

  义光辉照此世。

三一 「如月之离云」者,烦恼犹如云,圣智犹如月,比丘犹如月天子17,月以离云、

  离雾18、离烟、尘,脱罗眼之执障19光辉遍照,比丘亦脱一切烦恼光辉遍照,故云

  「离云如月」。

以上是十三清净智。

  注1 柔软心与俱(Samuducitta)但原文有异同,意义完全不明,此处已见为Samrduciitta

  之意。

   2 一剎那之俱会(Khanika-samodhana) Samodhana通常若为中性名词,则dhana应

成为夺格之形,想象下文有脱落(第八节末参照)。

  3 于本偈中或云勿意」或云「心」单只为韵律,非有深意。

  4 在底本有abhinnata,apannata亦应准在长行成为abhinata,apanata(当底本nata)。

  5 在暹罗本在此之前置涧伺具足」亦可无。

  6 在暹罗本在此之前置「喜具足j 亦可无。

  7 由合生因相(upanibandhana nimittam)此句之用例不明。

  8 苏三么(Susama)是善造作(Su-samaraddha)分解为Susama 与araddha 欲试为说

明者,原本在语源上为不合。

   9 觉分(bodhipakkhiya)在底本有byadhi。但义理不通。依暹罗本改正。

大品第三 入出息论 二四一

  --------------------------------------------------------------------------

小部经典十八 二四二

   10 所缘(arammana)与发勤(arambha)于巴利语之用例通常被严密区别。但于此之文

中此语无非于发勤之义?

   11 见(dittha)在底本亦有ittha,依暹罗本改正。

  12 曾(pubbe)在底本虽有buddhe,随暹罗本改正。

  13 已脱性在暹罗本Vsatita此语之用例,语义不明,在此处看作Visrstita 或visrstata

  之转。此之梵语在巴利语通常成为vissattha 在俗语亦有成为visadha 之形而有被用为

   「离脱」「无恼」等之义。Pischel,Grammatik der Prakrit-Spraehen.6F 参照。

   14 无依(nirupadhi)依(upadhi)随烦恼(upakilesa)云为相同,汉译通常译为「依」。

   15 一行道(ekayanamagga)一行云为在一途使达成目的。译语依Mvyut.245,15。

   16 在底本So hi在暹罗本亦有hoti 依异本改正为So ti盖偈文中译成为So之语。

   17 月天子(candima devaputto)在底本有(devamutto)依暹罗本改正。

   18 离雾(mahika-mutta)在底本亦有mahiya-mutto依暹罗本改正。次之语亦应作

dhumaraja,mutto。

   19 忽罗眼之执障(rahugahana)云为月蚀或日蚀。

第二诵品

三二 如何是三十二作念智?

于此处比丘或往阿兰若,或往树下,或往空屋结跏趺坐,端正持身,普前令近

  住念。如斯或念入息,或念出息,长入息了知「我、长入息」,长出息了知「我、长出

  息」,短入息了知「我、短入息」,短出息了知「我、短出息」,当学「觉我、遍身入息」,

  当学「觉我、遍身出息」,当学「我、入息止身行」,当学「我、出息止身行」,当学「我、

  觉喜……乃至……我、觉乐〔……乃至……〕觉心行〔……乃至……〕止心行〔……

167 乃至……〕觉心……乃至……令心欢喜〔……乃至……〕令心得定〔……乃至……〕

  令心解脱〔……乃至……〕观无常〔……乃至……〕观离贪〔……乃至……〕观灭

  尽〔……乃至……〕我、入息观定弃」,当学「我、出息观定弃」。

大品第三 入出息论 二四三

  --------------------------------------------------------------------------

小部经典十八 二四四

三三 「此处」者,是于此见、此忍、此喜、此摄持、此法、此律、此法律、此教、

  此梵行、此师教,故云「此处」。

「比丘」 者,或善异生,或有学之比丘,或法不动之阿罗汉。

「阿兰若」者,出于门限1之外处皆是阿兰若。

「树下」者,为比丘设座,或床、或小床、或褥、或筵、或皮片、或草敷具、或

  叶敷具、或药敷具之处,比丘或径行、或立、或坐、或卧。

「空」者,是居家或出家之不充满。

「屋」者,是舍、半屋2、房、楼房、洞。

   「结跏趺坐」者,是足盘跏趺而坐之事。

   「端正持身」,正身善持立。

   「令普前3近住念」,「普」是摄持之义,「前」是出离之义,「念」是近住之义,故

  云方令普前近住念」。

177 三四 「念入息,或念出息」者,作念三十二行相。〔即〕依长入息之力,了知心之一

  境性、无散乱者,则念近住,此念、此智而作念。依长出息之力心一境性……乃至

  ……作念。依短入息之力心一境性……乃至……作念〔……乃至……〕观定弃依入

  息之力〔……乃至……〕观定弃依出息之力心一境性……乃至……作念。

三五 「长入息而了知『我、长入息』,长出息而了知『我、长出息』」者如何?

于长时之类入息以长入息,于长时之类出息以长出息,于长时之类入出息以长

  入出息,于长时之类入出息以长入出息者志欲生。依志欲之力于长时之类入息以较

  前者更微细之长入息,依志欲之力于长时之类出息以较前者更微细之长出息,依志

  欲之力于长时之类入出息以较前者更微细之长入出息,依志欲之力于长时之类入出

  息以较前者更微细之长入出息者胜喜生。依胜喜之力于长时之类入息以较前者更微

  细之长入息,依胜喜之力于长时之类出息以较前者更微细之长出息,依胜喜之力于

  长时之类入出息以较前者更微细之长入出息者,由长入出息心退转而舍住。如是依

  有九行相之长入出息身是近住,念是随观智,身之近住乃非念,念近住而自念,此

  念依此智随观此身,故曰「于身随观身〔即〕是念处之修习」。

178 三六 「随观」者,如何而随观此身?由无常随观而不由常,由苦随观而不由乐,由

  无我随观而不由我,由厌恶而不欢喜,由离贪而不贪,令灭而不令集,定弃而不执

大品第三 入出息论 二四五

  --------------------------------------------------------------------------

小部经典十八 二四六

  取,由无常随观以断常想,由苦随观以断乐想,由无我随观以断我想,厌恶以断欢

  喜,离贪以断贪,使灭以断集,定弃以断执取。如是而为随观此身。

「修习」者,修习有四,依于其处生诸法不超越之义是修习,依诸根一味之义是

  修习,依彼所生精进促进之义是修习,依习之义是修习。

三七 依长入出息之力了知心之一境、无散乱者、是悟受之生、悟近住、悟灭,悟

  想之生、悟近住、悟灭,悟寻之生、悟近住、悟灭。

三八 如何而悟受之生,悟近住,悟灭?

如何而悟受之生?

「由无明之集而有受之集」,依缘之集之义而悟受之生,「由渴爱之集而有受之集」

  〔……乃至……〕「由业之集而有受之集」〔……乃至……〕「由触之集而有受之集」,

  依缘集之义而悟受之生,见成相而悟受之集。如是而悟受之生。

如何而悟受之近住?

由无常作意而悟灭尽近住,由苦作意而悟怖畏近住,由无我作意而悟空性近住。

  如是而悟受之近住。

如何而悟受之灭?

179 「依无明之灭而有受之灭」,依缘灭之义悟受灭,「依渴爱之灭有受灭」〔……乃

  至……〕「依业之灭有受之灭」〔……乃至……〕「依触之灭有受之灭」,依缘灭之义

  悟受灭,见坏相悟受灭。如是而悟受之灭。

如是而悟受之生、悟近住、悟灭。

三九 如何而悟想之生、悟近住、悟灭?

如何而悟想之生?

「由无明之集而有想之集」,依缘集之义悟想生,「由渴爱之集而……乃至……见

  成相悟想之生」。如是而悟想之生。

如何而悟想之近住?

由无常而作意……乃至……悟空性近住。如是而悟想之近住。

如何而悟想之灭?

「依无明之灭而有想之灭」……乃至……见坏相悟想之灭。如是而悟想之灭。

如是而悟想之生、悟近住、悟灭。

大品第三 入出息论 二四七

  --------------------------------------------------------------------------

小部经典十八 二四八

四○ 如何而悟寻之生、悟近住、悟灭?

如何而悟寻之生?

「由无明之集而有寻之集」,依缘集之义而悟寻之生,「由渴爱之集而……乃至

  ……」见成相而悟寻之生。如何悟寻之近住?

由无常而作意……乃至……悟空性近住。如是为悟寻之近住。

如何而悟寻之灭?

180 「依无明之灭而有寻之灭」……乃至……见坏相而悟寻之灭。如是而悟寻之灭。

如是而悟寻之生、悟近住、悟灭。

四一 依长入出息之力了知心之一境性,无散乱者通达力了知摄〔五〕根行境……

  乃至……通达能力了知摄诸法行境。

摄五根者,如何而摄五根?

依胜解之义摄信根,依精勤之义摄精进根,依近住之义摄念根,依无散乱之义

  摄定根,依见之义摄慧根。此人于此所缘摄此五根,故云「摄五根」。

了知行境,此人之所缘是此人之行境,此人之所缘了知是此人之行境,此之人

  以慧了知。

等4者,所缘之近住是等,心之无散乱是等,心之摄持是等,心之清净是等。

义者,无呵责之义、无烦恼之义、清净之义,是胜义。

通达者,通达所缘之近住,通达心无散乱之义,通达心摄持之义,通达心清净

  之义,故云「通达能力」。

四二 摄〔五〕力,如何而摄五力?

依于不信之不动义摄信力,依于懈怠之不动义摄精进力,依于放逸之不动义摄

  念力,依于掉举之不动义摄定力,依于无明之不动义摄慧力。此人于此所缘摄此之

  〔五〕力,故云「摄此〔五〕力」。

了知行境……乃至……故云「通达能力」。

181 四三 摄〔七〕觉支,如何而为摄〔七〕觉支?

依近住之义摄念觉支,依思择之义摄择法觉支,依精勤之义摄精进觉支,依遍

  满之义摄喜觉支,依寂止之义摄轻安觉支,依无散乱之义摄定觉支,依简择之义摄

大品第三 入出息论 二四九

  --------------------------------------------------------------------------

小部经典十八 二五○

  舍觉支。此人于此所缘摄此之〔七〕觉支,故云「摄〔七〕觉支」。

了知行境……乃至……故云「通达能力」。

四四 摄〔八圣〕道,如何而为摄〔八圣〕道?

依见之义摄正见,依现前解之义摄正思惟,依摄受之义摄正语,依等起之义摄

  正业,依清净之义摄正命,依精勤之义摄正精进,依近住之义摄正念,依无散乱之

  义摄正定。此人于此缘摄八圣道,故云摄〔八圣〕道。

了知行境……乃至……故云「通达能力」。

四五 摄诸法,如何而摄诸法?

依增上之义摄〔五〕根,依不动之义摄〔五〕力,依出离之义摄〔七〕觉支,

  依因之义摄〔八圣〕道,依近住之义摄〔四〕念处,依勤之义摄〔四〕正勤,依神

  通之义摄〔四〕神足,依如之义摄〔四圣〕谛,依无散乱之义摄寂止,依观之义摄

  正观,依一味之义摄止观,依不超越之义摄俱存,依律仪之义摄戒清净,依无散乱

182 之义摄心清净,依见之义摄见清净,依解脱之义摄解脱,依通达之义摄明,依永舍

  之义摄解脱,依断之义摄尽智,依止灭之义摄无生智,依根本之义摄志欲,依等起

  之义摄作意,依总摄之义摄触,依等趣之义摄受,依现前之义摄定,依增上之义摄

  念,依其上之义摄慧,依坚固之义摄解脱,依尽际之义摄入不死涅槃。此人于此所

  缘摄此之诸法,故曰「摄诸法」。了知行境……乃至……故云「通达能力」。

四六 「『我、短入息』了知短入息『我、短出息』了知短出息」者如何?

于短时之类入息以短入息,于短时之类出息以短出息,于短时之类入出息以短

  入出息,于短时之类入出息以短入出息者志欲生。依志欲之力于短时之类入息以较

  前者更微细短入息,依志欲之力于短时之类出息以较前者更微细短出息,依志欲之

  力于短时之类入出息以较前者更微细短入出息,依志欲之力于短时之类入出息以较

  前者更微细短入出息者胜喜生。依胜喜之力于短时之类入息以较前者更微细短入

  息,依胜喜之力于短时之类出息微细短出息,依胜喜之力于短时之类入出息以较前

  者更微细短入出息者,由短入出息心退转而舍住。如是依有九行相短入出息身是近

183 住,念是随观智,身之近住非念,念近住而亦〔自〕念,此念依此智随观此之身,

  故曰〔于身随观身〔即〕成为念处之修习」。

四七 「随观」者,如何而随观此身?……乃至……如是而随观此身。

大品第三 入出息论 二五一

  --------------------------------------------------------------------------

小部经典十八 二五○

「修习」者,修习有四……乃至……依习之义是修习。

依短入出息之力了知心之一境性、无散乱者悟受之生……乃至……故云「通达能

  力」。

四八 「当学『我、入息觉遍身』,当学『我、出息觉遍身』」者如何?

身者,身有二,是名身与色身。

如何是名身?是名受、想、思、触、作意、名瞋恚名身、及〔其它〕心行者,此

  是名身。

如何是色身?是名四大、四大所造色、入息、出息、因相、合、及其它身行者,

  此是色身。

四九 如何而了悟此身?

依长入息之力了知心一境性、无散乱者是念近住,依此念、此智了悟此身。依

  长出息之力……乃至……依短入息之力……乃至……依短出息之力了知心一境性、

  无散乱者是念近住,依此念、此智了悟此身。倾心者了悟此身,知者了悟此身,见

  者了悟此身,观察者了悟此身,摄持心者了悟此身,以信胜解者了悟此身,精勤精

  进者了悟此身,使近住念者了悟此身,令得定心者了悟此身,以慧5了知者了悟此

184 身,证知所证知者了悟此身,遍知所遍知者了悟此身,断所断者了悟此身,修习所

  修者了悟此身,现证所证者了悟此身。如是而了悟此身。依入出息若觉遍身者身是

  近住,念是随观智,身之近住非念,念为近住而〔自〕念,依此念、此智随观此身,

  故曰「于身随观身〔即〕是念处之修习」。

五○ 「随观」者,如何而随观此身?……乃至……如是而随观此之身。

「修习」者,修习有四……乃至……依习之义是修习。

于入出息觉遍身依律仪之义是戒清净,依无散乱之义是心清净,依见之义是见

  清净。于此处律仪之义此是增上戒学,于此处无散乱之义此是增上心学,于此处见

  之义此是增上慧学。倾心学此三学,知而学……乃至……学现证所证。

依入出息之力觉遍身,了知心一境性、无散乱者是悟受之生……乃至……

  故云「通达能力」。

五一 「当学『我入息止身行』,当学『我出息止身行』」者如何?

如何是身行?

大品第三 入出息论 二五三

  --------------------------------------------------------------------------

小部经典十八 二五四

长入息是身行,此法是身系、身行,学令止灭、令寂静此身行。长出息是身〔行〕

  ……乃至……学令寂静。短入息〔……乃至……〕短出息〔……乃至……〕入息觉

  遍身〔……乃至……〕出息觉遍身是身〔行〕……乃至……学令寂静。

185 如是依身行于身有来屈、往屈、等屈、极屈、动转、震动、震、动,而当学「我

  入息止身行」,当学「我出息止身行」。如是依身行于身无有来屈、往屈、等屈、极屈、

  动转、震动、震、动,而当学「我、入息止身行」,当学「我、出息止身行」。

实如是而当学「我入息止身行」,当学「我出息止身行」,如是而无得风之显现,

  无入出息之显现,无入出息念之显现,无入出息念定之显现,无有聪明而入此定及

  出定。〔又〕实如是而当学「我入息止身行」,当学「我出息止身行」,如是而有得风之

  显现,有入出息之显现,有入出息念之显现,有入出息念定之显现,有聪明而入此

  定及出〔定〕。

以何为譬喻?譬如挂钟初转粗声,善持、善作意、善考虑粗声之因相,粗声已

  灭后,亦转细声,善持、善作意、善考虑细声之因相,细声已灭后,亦依所缘细声

  之因相心转。如是于初亦转粗入出息,善持、善作意、善考虑粗入出息之因相,粗

186 入出息已灭后,亦转细入出息,善持、善作意、善考虑细入出息之因相,细声已灭

  后,亦依所缘细入出息之因相而心不散乱。如是有得风之显现……乃至……有入出

  息念定之显现,聪明而有入此定及出〔定〕。入出息止身心时,身是近住,念是随观

  智……乃至……故曰,「于身随观身〔即〕念处之修习」。

五二 「随观」者,如何随观此之身?……乃至……如是而随观此身。「修习」者,修

  习有四……乃至……依习之义是修习。

于止身行之入出息依律仪之义是戒清净,依无散乱之义是心清净,依见之义是

  见清净。于此处律义之义此是增上戒学,于此处无散乱之义此是增上心学,于此处

  见之义此是增上慧学。倾心学此三学……乃至……现证学所证。

依入出息止身行之力了知心之一境性、无散乱者是悟受之生……乃至……故云

  「通达能力」。

于随观智有八,于近住随念有八,于身随观身四经事6。

  注1 门限(indakhila)街市之城门又家屋入口前所立之标柱。在此处应指为前者。

大品第三 入出息论 二五五

  --------------------------------------------------------------------------

小部经典十八 二五六

  2 半屋(addhayaga)在僧房只有一半之屋顶者。

  3 普前(parimukham)单是勿前」或为「小心现前」程度之义,为豫想其次之注释附加「普」

字。尚在注释中mukha 能云为出离义,故在此语可为有「门」之意义。

   4 于此处以能力(Smattha)分为「等」Sama 与「义」attha 之二语试为说明。

   5 「慧」在底本有为「想」,依暹罗本及后文改正。

   6 经事Suttantavatthu应指有关身之随观在经中所说之处。但在巴利并汉译中不知有其

他之用例。

第三诵品

五三 当学「我入息觉喜」、当学「我出息觉喜」者如何?

如何是喜?

依长入息之力了知心之一境性、无散乱者喜喜生……乃至……依长出息之力

  〔……乃至……〕依短入息之力〔……乃至……〕依短出息之力〔……乃至……〕

187 依入息力觉遍身〔……乃至……〕依出息力觉遍身〔……乃至……〕依入息力止身

  行〔……乃至……〕依出息力止身行了知心之一境性、无散乱者喜喜生,即于心有

  喜喜、喜悦、极喜、悦、 极悦、欢喜、最喜、如意,此为喜。

五四 如何而了悟此之喜?

依长入息之力了知心一境性、无散乱者是念近住,依此念、此智了悟此之喜。

  依长出息之力……乃至……依出息之力止身行了知心之一境性、无散乱者是念近

  住,依此念、此智了悟此之喜。倾心者了悟此之喜,知者〔……乃至……〕见者〔……

  乃至……〕观察者〔……乃至……〕摄持心者〔……乃至……〕以信胜解者〔……

  乃至……〕精勤精进者〔……乃至……〕使近住念者〔……乃至……〕使得定心者

  〔……乃至……〕以慧了知者〔……乃至……〕证知所证知者〔……乃至……〕遍

  知所遍知者〔……乃至……〕断所断者〔……乃至……〕修习所修者〔……乃至……〕

  现证所证者了悟此之喜。如是而为了悟此之喜。依入出息觉喜之力受是近住,念是

  随观智,受之近住非念念是近住而〔自〕念,依此念、此智随观此之受,故曰「于

大品第三 入出息论 二五七

  --------------------------------------------------------------------------

小部经典十八 二五八

  受随观受〔即〕是念处之修习。」

「随观」者,如何而随观此之受?……乃至……如是而随观此之受。

「修习」者,修习有四……乃至……依习之义是修习。

于入出息觉喜依律仪之义是戒清净……乃至……依入出息觉喜之力了知心之一

  境性、无散乱者……〔乃至〕……故云「通达能力」。

五五 当学「我入息觉乐」、当学「我出息觉乐」者如何?

188 「乐」者,乐有二,是身乐与心乐。

如何是身乐?身悦、身乐、身触所生之悦、乐之所受、身触所生之悦、乐之受,

  此是身乐。

如何是心乐?心悦、心乐、心触所生之悦、乐之所受、心触所生之悦、乐之受,

  此是心乐。

如何而了悟此之乐?依长入息之力……乃至……现证所证者了悟此之乐。如是

  而了悟此之乐。依入出息之力觉乐之受……乃至……依此之智随观此之受,故曰「于

  受随观受〔即〕念处之修习」。

「随观」者,如何而随观此之受?……乃至……如是而随观此之受。

「修习」者,修习有四……乃至……依习之义是修习。

在入出息觉乐依律仪之义是戒清净……乃至……故云「通达能力」。

五六 「当学『我入息觉心行』、当学『我出息觉心行』」者如何?

如何是心行?

依长入息之力想、受是心〔行〕,此法是心系、心行,依长出息之力……乃至……

  依出息之力觉乐想、受是心〔行〕,此法是心系、心行。如是是心行。

如何了悟此心行?

189 依长入息之力……乃至……现证所证者了悟此心行。如是而了悟此心行。依入

  出息之力觉心行之受……乃至……依此之智随观此之受,故曰「于受随观受〔即〕念

  处之修习。

「随观」者,如何而随观此之受……乃至……如是而随观此之受。

「修习」者,修习有四……乃至……依习之义是修习。

于入出息觉心行依律仪之义是戒清净……乃至……故云「通达能力」。

大品第三 入出息论 二五九

  --------------------------------------------------------------------------

小部经典十八 二六○

五七 「当学『我入息止心行』、当学『我出息止心行』」者如何?

如何是心行?

依长入息之力想、受是心行,此法是心系、心行,学令止灭此心行令寂静。依

  长出息之力……乃至……依出息之力觉心行之想、受是心〔行〕,此法是心系、心行,

  学令止灭此心行令寂静。

依入出息之力止心行,受是……乃至……依此智随观此之受,故曰「于受随观受

  〔即〕念处之修习」。

「随观」者,如何而随观此之受?……乃至……如是而随观此之受。

「修习」者,修习有四……乃至……依习之义是修习。

于入出息止心行依律仪之义是戒清净……乃至……故云「通达能力」。

于随观智有八,于近住随念有八,于于受随观受有四经事。

五八 「当学『我入息觉心』、当学『我出息觉心』」者如何?

如何是此心?

依长入息之力是识心、心、意、意所、实心、白心、意、意处、意根、识、识

l90 蕴、意念1、识界。依长出息之力……乃至……依出息之力止心行是识心、心、意、

  意所、实心、白心、意、意处、意根、识、识蕴、意念、识界。此是心

如何而了悟此心?依长入息之力……乃至……现证所证者了悟此心。如是而了

  悟此心。依入出息之力觉心之识心……乃至……故曰「于心随观心[即]念处之修

  习」。

「随观」者,如何而随观此心?……乃至……如是而随观此心。

「修习」者,修习有四……乃至……依习之义是修习。

于入出息觉心依律仪之义是戒清净……乃至……故云「通达能力」。

五九 「当学『我入息使心欢喜』、当学『我出息令心欢喜』」者如何?

如何心之欢喜?依长入息之力……乃至……依出息之力觉心了知心之一境性、

  无散乱者心之欢喜生,即于心有心之喜悦、极喜、悦、极悦、欢喜、最喜、如意,

  此是心之欢喜。

依入出息之力令心欢喜之识心……乃至……故曰「于心随观心〔即〕念处之修

  习」。

大品第三 入出息论 二六一

  --------------------------------------------------------------------------

小部经典十八 二六二

「随观」者,……乃至……如是而随观心。

「修习」者,……乃至……故云「通达能力」。

六○ 「当学『我入息令心得定』、当学〔我出息令心得定』」者如何?

191 如何是定?依长入息之力心之一境性、无散乱是定,依长出息之力心之一境性、

  无散乱是定〔……乃至……〕依入息之力令心得定……乃至……依出息之力令心得

  定心之一境性、无散乱是定,即心之住、止住、安住、不乱、无散乱、意不乱、寂

  止、定根、定力、正定,此是定。

依入出息之力令心得定之识心……乃至……故曰「于心随观心〔即〕念处之修

  习」。

「随观」者,……乃至……如是而随观此心。

「修习」者,……乃至……故云「通达能力」。

六一 「当学『我入息令心解脱』、当学『我出息令心解脱』」者如何?

当学「我入息令心由贪解脱」,当学「我出息令心由贪解脱」,当学「我入息令心由

  瞋解脱」,当学「我出息令心由瞋解脱」,当学「我入息令心由痴解脱」,当学「我出息

  令心由痴解脱」。当学……乃至……令心由慢解脱〔……乃至……〕令心由见解脱

  〔……乃至……〕令心由疑解脱〔……乃至……〕令心由惛眠解脱〔……乃至……〕

  令心由掉举解脱〔……乃至……〕使心由无惭解脱〔……乃至……〕当学「我入息令

  心由无愧解脱」,当学「我出息令心由无愧解脱」。

依入出息之力令心解脱之识心……乃至……故云「通达能力」。

随观智有八,近住随念有八,于心随观心有四经事。

六二 「当学『我入息观无常』、当学『我出息观无常』」者如何?

「无常」者,如何是无常?五蕴是无常。此依何之义是无常?依生灭之义是无常。

见五蕴之生者以见几何之相?见灭者以见几何之相,见生灭者以见几何之相?

192 见五蕴之生者以见二十五相,见五蕴之灭者以见二十五相,见五蕴之生灭者以

  见如是之五十相。

当学「我入息于色观无常」、当学「我出息于色观无常」、当学〔……乃至……〕

  于受〔……乃至……〕于想〔……乃至……〕于行〔……乃至……〕于识〔……乃

  至……〕于眼……乃至……我入息于老死观无常……乃至……出息于老死观无常」。

大品第三 入出息论 二六三

  --------------------------------------------------------------------------

小部经典十八 二六四

依入出息之力观无常之法……乃至……故曰一于法随观法〔即〕念处之修习」。

「随观」者,……乃至……故云「通达能力」。

六三 「当学『我入息观离贪』、当学『我出息观离贪』」者如何?

于色见过患于色之离贪,生志欲胜解信而善摄持其心,当学「我入息于色观离

  贪」,当学「我出息于色观离贪」。于受……乃至……于老死见过患,于老死之离贪,

  生志欲胜解信而善摄持其心,当学「我入息……乃至……出息于老死观离贪」。

依入出息观离贪之法……乃至……故云「通达能力」。

六四 「当学『我入息观灭尽』、当学『我出息观灭尽』」者如何?

于色见过患于色之灭尽,生志欲胜解信而善摄持其心,当学「我入息于色观灭

  尽」、当学「我出息于色观灭尽」。于受……乃至……于老死见过患于2老死之灭尽生

  志欲胜解信而善摄持其心,当学「我入息……乃至……应出息于老死观灭尽」。

六五 依几何之行相于无明有过患?依几何之行相无明灭?

依五行相于无明有过患,依八行相无明灭。

193 依如何五行相于无明有过患?依无常之义于无明有过患,依苦之义于无明有过

  患,依无我之义于无明有过患,依烦热之义于无明有过患,依变坏之义于无明有过

  患,如是依五行相于无明有过患。

依如何八行相无明灭?依因缘灭而无明灭,依集灭而无明灭,依生灭而无明灭,

  依有3灭而无明灭,依因灭而无明灭,依缘灭而无明灭,依智生而无明灭,依灭尽

  近住而无明灭。如是依八行相而无明灭。

如是依五行相见无明之过患,如是依八行相于无明之灭4生志欲胜解信而善摄

  持其心,当学方我入息……乃至……出息于无明观灭尽」。

六六 依几何之行相于行有过患?依几何之行相行灭?……乃至……依几何之行相

  于识有过患?依几何之行相识灭?……乃至……依几何之行相于名色有过患?依几

  何之行相名色灭?……乃至……依几何之行相于六处有过患,依几何之行相六处

  灭?……乃至……依几何之行相于触有过患?依几何之行相触灭?……乃至……依

  几何之行相于受有过患?依几何之行相受灭?……乃至……依几何之行相于渴爱有

  过患?依几何之行相渴爱灭?……乃至……依几何之行相于取有过患?……乃至

  ……依几何之行相取灭……乃至……依几何之行相于有有过患?依几何之行相有灭

大品第三入出息论 二六五

  --------------------------------------------------------------------------

小部经典十八 二六六

  ……乃至……依几何之行相于生有过患?依几何之行相生灭?……乃至……行相于

  老死有过患?依几何之行相老死灭?

依五行相于老死有过患,依八行相而老死灭。

194 依如何五行相于老死有过患?依无常之义于老死有过患,依苦之义……乃至

  ……依变坏义于老死有过患。如是依五行相于老死有过患。

依如何八行相而老死灭?依因缘灭而老死灭,依集灭……乃至……依灭尽近住

  而老死灭。如是依八行相而老死灭。

如是依五行相见老死之过患,如是依八行相于老死之灭,生志欲胜解信而善摄

  持其心,当学「我入息……乃至……出息于老死观灭尽」。

依观灭尽入出息力,法……乃至……故云「通达能力」。

六七 「当学『我入息观定弃〕、当学『我出息观定弃』」者如何?

「定弃」者,定弃有二,是永舍定弃与跃进定弃。云「永舍色」是永舍定弃,云「于

  色灭涅槃心跃进」是跃进定弃,当学「我入息……乃至……出息观定弃」。云「永舍受

  ……乃至……老死」是永舍定弃,云「于老死灭涅槃心跃进」是跃进定弃,当学「我入

  息……乃至……出息于老死观定弃」。

依入出息之力观定弃,法……乃至……故云「通达能力」。

于随观智有八,于近住随念有八,于法随观法有四经事。

以上是三十二作念智。

六八 如何是二十四定力智?

依长入息心之一境性、无散乱是定……乃至……依出息之力令心解脱心之一境

  性、无散乱是定。

如是是二十四定力智。

如何是七十二正观力智?

195 由无常而长入息依随观义而有正观,由苦而长入息依随观义而有正观,由无我

  而长入息依随观义而有正观。由无常而长出息……乃至……由无我而长出息依随观

  义而有正观……乃至……令心解脱由无我而入息:……乃至……出息依随观之义而有

  正观。

如是是七十二正观力智。

大品第三 入出息论 二六七

  --------------------------------------------------------------------------

小部经典十八 二六八

如何是八厌恶智?

云「观无常如实知见入息」是厌恶智,云「观无常如实知见出息」是厌恶智……乃

  至……云「观定弃如实知见入息」是厌恶智,云「观定弃如实知见出息」是厌恶智。

如是是八厌恶智。

如何是八厌恶随顺智?

于入息观无常怖畏近住之慧是厌恶随顺智,于出息观无常怖畏近住之慧是厌恶

  随顺智……乃至……于入息观定弃怖畏近住之慧是厌恶随顺智,于出息观定弃怖畏

  近住之慧是厌恶随顺智。

如是是八厌恶随顺智。

如何是八厌恶止灭智?

观无常而简择停止入息之慧是厌恶止灭智,观无常而简择停止出息之慧是厌恶

  止灭智……乃至……观定弃而简择停止入息之慧是厌恶止灭智,观定弃而简择停止

  出息之慧是厌恶止灭智。

如是是八厌恶止灭智。

如何是二十一解脱乐智?

依预流道断断有身见故生解脱乐智,断断疑故生解脱乐智,断断戒禁取见……

  乃至……断断见随眠、疑随眠故生解脱乐智。依一来道断断粗之欲贪结……乃至……

196 断断瞋结、粗之欲贪随眠、瞋随眠故生解脱乐智。依不还道断断细之欲贪结……乃

  至……断断瞋结、细之欲贪随眠、瞋随眠故生解脱乐智。依阿罗汉道断断色贪、无

  色贪、慢、掉举、无明、慢随眠、有贪随眠、无明随眠故生解脱乐智。

如是是二十一解脱乐智。

修习有十六事入出息念三摩地时,如是二百之定智生。

  注1 意念于底本tajjamana暹罗本有tajja意义不明,可见Rhys davids 之巴英辞典。

  2 底本有「老死之离贪」应改为老死之灭尽。

  3 有(bhava)在底本有Pabhava 暹罗本有ahara。今依异本。

  4 「于灭」在底本暹罗本有「由灭」nirodhena 仿效其它之个处改为「于灭」nirodhe。

大品第三 入出息论 二六九

--------------------------------------------------------------------------

小部经典十八 二七○

大品第四 根论

第一诵品

II.1.一 如是我闻。一时,世尊在舍卫国祇树林给孤独园,尔时,世尊告诸比丘曰:「诸

  比丘!」「世尊!」彼等比丘应答世尊。

世尊如是说曰:

诸比丘!有如是五根。如何为五?是信根、精进根、念根、定根、慧根。诸比

  丘!有如是五根。

二 此之五根依几何之行相为清净?此五根依十五行相为清净。

远离不信人,依附亲近、敬奉有信人,于观察殊妙之经者,如是依三行相信根

  清净。远离懈怠人,依附、亲近,敬奉发勤人,于观察〔四〕正勤者,如是依三行

  相是精进根清净。远离念忘失人,依附、亲近、敬奉念近住人,于观察〔四〕念处

  者,如是依三行相是念根清净。远离未得定人,依附、亲近、敬奉已得定人,于观

  察静虑解脱者,如是依三行相是定根清净。远离劣慧人,依附、亲近、敬奉具慧人,

 2 于观察深智行者,如是依三行相是慧根清净。

如是而远离彼之五人,依附、亲近、敬奉此之五人,于观察五经蕴者,如是依

三行相是五根清净。

三 依几何之行相五根具修习?依几何之行相五根之修习?

依十行相五根具修习。依十行相五根之修习。

断不信者修习信根,修习信根者断不信。断懈怠者修习精进根,修习精进根者

  断懈怠。断放逸者修习念根,修习念根者断放逸。断悼举者修习定根,修习定根者

  断掉举。断无明者修习慧根,修习慧根者断无明。

依如是十行相五根具修习。依如是十行相五根之修习。

四 依几何之行相五根具修习、善修习已?

依十行相五根具修习、善修习已。

已断、善断不信之故,信根具修习、善修习已,已修习善修习信根1之故不信

大品第四 根论 二七一

--------------------------------------------------------------------------

小部经典十八 二七二

  善断、断已。已断、善断懈怠之故精进根……乃至……具善断已。已断、善断放逸

  之故念根……乃至……善断已。已断善断掉举之故定根……乃至……善断已。已断、

  善断无明故慧根……乃至……具善断已。

依如是十行相五根具修习善修习已。

五 依几何之行相五根具修习?依几何之行相五根具修习善修习已,令止灭、令善

  止灭已?

 3 依四行相五根具修习。依四行相五根具修习、善修习已,令止灭、令善止灭已。

于预流道之剎那五根〔具〕修习,于预流果之剎那五根具修习、善修习已,令

  止灭、令善止灭已。于一来道之剎那……乃至……于不还道之剎那……乃至……于

  阿罗汉道之剎那五根具修习,于阿罗汉果之剎那五根具修习善修习已,令止灭、令

  善止灭已。

如是于道清净有四,于果清净有四,于断清净有四,于止灭清净有四。依如是

四行相五根〔具〕修习,依如是四行相五根〔具〕修习善修习已,令止、灭、令善

  止、灭已。

六 于几何之人根之修习?几何之人修习根已?

于八人根之修习。三人修习根已。

于如何八人根之修习?是七有学与善异生。于如是八人根之修习。

如何三人修习根已?依听闻如来2之漏尽声闻修习根已,依自然性之义独觉修

  习根已,依无量之义如来、应供、正等觉者修习根已。如是三人修习根已。

如是于此之八人根之修习。此三人修习根已。

舍卫国因缘

 4 七 诸比丘!如是有五根。如何为五?是信根、精进根、念根、定根、慧根。

诸比丘!凡沙门、或婆罗门而如实不了知此五根之集、灭、尝味、过患、出离

  者,则沙门、婆罗门于沙门中不受尊敬之沙门,于婆罗门中不受尊敬之婆罗门,彼

  等又复沙门性或婆罗门性于现法非自证知、现证非具足住之具寿。

诸比丘!凡沙门或婆罗门而如实了知此五根之集、灭、尝味、过患、出离,则

大品第四 根论 二七三

--------------------------------------------------------------------------

小部经典十八 二七四

  沙门、婆罗门于沙门中则受尊敬之沙门,于婆罗门中则受尊敬之婆罗门,彼等又复

  于现法自证知、现证具足住、是具寿之沙门性与婆罗门性3。

八 依几何之行相有五根之集?依几何之行相了知五根之集?依几何之行相有五根

  之灭?依几何之行相了知五根之灭?

依几何之行相有五根之尝味?依几何之行相了知五根之尝味?依几何之行相有

五根之过患,依几何之行相了知五根之过患?

依几何之行相有五根之出离?依几何之行相了知五根之出离?

依四十行相有五根之集,依四十行相了知五根之集。依四十行相有五根之灭,

  依四十行相了知五根之灭。

依二十五行相有五根之尝味,依二十五行相了知五根之尝味。依二十五行相有

五根之过患,依二十五行相了知五根之过患。

 5 依百八十行相有五根之出离,依百八十行相了知五根之出离。

九 依如何四十行相有五根之集?依如何四十行相了知五根之集?

为胜解之故倾心之集是信根之集,依胜解之力志欲之集是信根之集,依胜解之

  力作意之集是信根之集,依信根之力一性近住是信根之集。

为精勤之故倾心之集是精进根之集,依精勤之力志欲之集是精进根之集,依精

  勤之力作意之集是精进根之集,依精进之力一性近住是精进根之集。

为近住之故倾心之集是念根之集,依近住之力志欲之集是念根之集,依近住之

  力作意之集是念根之集,依念根之力一性近住是念根之集。

为无散乱故倾心之集是定根之集,依无散乱之力,志欲之集是定根之集,依无

  散乱之力作意之集是定根之集,依定根之力一性近住是定根之集。

为见故倾心之集是慧根之集,依见力志欲之集是慧根之集,依见力作意之集是

  慧根之集,依慧根之力一性近住是慧根之集。

为胜解故倾心之集是信根之集,为精勤故倾心之集是精进根之集,为近住故倾

 6 心之集是念根之集,为无散乱故倾心之集是定根之集,为见故倾心之集是慧根之集。

依胜解之力志欲之集是信根之集,依精勤之力志欲之集是精进根之集,依近住

  之力志欲之集是念根之集,依无散乱之力志欲之集是定根之集,依见之力志欲之集

  是慧根之集。

大品第四 根论 二七五

--------------------------------------------------------------------------

小部经典十八 二七六

依胜解之力作意之集是信根之集,依精勤之力作意之集是精进根之集,依近住

  之力作意之集是念根之集,依无散乱之力作意之集是定根之集,依见之力作意之集

  是慧根之集。

依信根之力一性近住是信根之集,依精进根之力一性近住是精进根之集,依念

  根之力一性近住是念根之集,依定根之力一性近住是定根之集,依慧根之力一性近

  住是慧根之集。

依如是四十行相有五根之集,依如是四十行相了知五根之集。

一○ 依如何四十行相有五根之灭?依如何四十行相了知五根之灭?

为胜解故倾心之灭是信根之灭,依胜解之力志欲灭是信根之灭,依胜解力作意

  之灭是信根之灭,依信根之力一性不近住是信根之灭。

为精勤故倾心之灭是精进根之灭,依精勤力志欲之灭是精进根之灭,依精勤力

 7 作意之灭是精进根之灭,依精进根之力一性不近住是精进根之灭。

为近住故倾心之灭是念根之灭,依近住力志欲之灭是念根之灭,依近住力作意

  之灭是念根之灭,依念根之力一性不近住是念根之灭。

为无散乱故倾心之灭是定根之灭,依无散乱力志欲之灭是定根之灭,依无散乱

  力作意之灭是定根之灭,依定根之力一性不近住是定根之灭。

为见故倾心之灭是慧根之灭,依见力志欲之灭是慧根之灭,依见力作意之灭是

  慧根之灭,依慧根之力一性不近住是慧根之灭。

为胜解故倾心之灭是信根之灭,为精勤故倾心之灭是精进根之灭,为近住故倾

  心之灭是念根之灭,为无散乱故倾心之灭是定根之灭,为见故倾心之灭是慧根之灭。

依胜解力志欲之灭是信根之灭,依精勤力志欲之灭是精进根之灭,依近住力志

  欲之灭是念根之灭,依无散乱力志欲之灭是定根之灭,依见力志欲之灭是慧根之灭。

 8 依胜解力作意之灭是信根之灭,依精勤力作意之灭是精进根之灭,依近住力作

  意之灭是念根之灭,依无散乱力作意之灭是定根之灭,依见力志欲之灭是慧根之灭。

依信根之力一性不近住是信根之灭,依精进根之力一性不近住是精进根之灭,

  依念根之力一性不近住是念根之灭,依定根之力一性不近住是定根之灭,依慧根之

  力一性不近住是慧根之灭。

如是依四十行相有五根之灭,如是依四十行相了知五根之灭。

大品第四 根论 二七七

  --------------------------------------------------------------------------

小部经典十八 二七八

一一 如何依二十五行相有五根之尝味?如何依二十五行相了知五根之尝味?

不信之不近住是信根之尝味,不信热烦之不近住是信根之尝味,胜解行之无畏

  是信根之尝味,为寂静之得住是信根之尝味,以信根为缘所生之乐喜,此是信根之

  尝味。

懈怠之不近住是精进根之尝味,懈怠热烦之不近住是精进根之尝味,精勤行之

  无畏是精进根之尝味,寂静之得住是念根之尝味,以念根为缘所生乐、喜,此是信

  根之尝味。

 9 放逸之不近住是念根之尝味,放逸热烦之不近住是念根之尝味,近住行之无畏

  是念根之尝味,寂静之得住是念根之尝味,以念根为缘所生乐、喜此是念根之尝味。

掉举之不近住是定根之尝味,掉举热烦之不近住是定根之尝味,无散乱行之无

  畏是定根之尝味,寂静之得住是定根之尝味,以定根为缘所生乐、喜,此是定根之

  尝味。

无明之不近住是慧根之尝昧,无明热烦之不近住是慧根之尝味,见行之无畏是

  慧根之尝味,寂静之得住是慧根之尝味,以慧根为缘所生乐、喜,此是慧根之尝味。

如是依二十五行相有五根之尝味,如是依二十五行相了知五根之尝味。

一二 如何依二十五行相有五根之过患?如何依二十五行相了知五根之过患?

不信之近住是信根之过患,不信热烦之近住是信根之过患,依无常之义有信根

  之过患,依苦之义有信根之过患,依无我之义有信根之过患。

懈怠之近住是精进根之过患,懈怠热烦之近住是精进根之过患,依无常之义有

  精进根之过患,依苦之义有精进根之过患,依无我之义有精进根之过患。

放逸之近住是念根之过患,放逸热烦之近住是念根之过患,无常之义……乃至

  ……苦之义……乃至……依无我之义有念根之过患。

10 掉举之近住是定根之过患,掉举热烦之近住是定根之过患,无常之义……乃至

  ……苦之义……乃至……依无我之义有定根之过患。

无明之近住是慧根之过患,无明热烦之近住是慧根之过患,无常之义……乃至

  ……苦之义……乃至……依无我之义有慧根之过患。

如是依二十五行相有五根之过患,如是依二十五行相了知五根之过患。

一三 如何依百八十行相有五根之出离?如何依百八十行相了知五根之出离?

大品第四 根论 二七九

  --------------------------------------------------------------------------

小部经典十八 二八○

依胜解之义故信根由不信出离已,由不信热烦出离已,随转此诸烦恼与由诸蕴

  出离已,由外之一切因相出离已,更依获得殊胜信根由前之信根出离已。依精勤之

  义故精进根由懈怠出离已,由懈怠烦热出离已……乃至……由前之精进根出离已。

  依近住之义故念根由懈怠出离已,由懈怠热烦出离已……乃至……由前之念根出离

  已。依无散乱之义故定根由掉举出离已,由掉举热烦出离已……乃至……由前之定

  根出离已。依见之义故慧根由无明出离已,由无明热烦出离已……乃至……由前之

  慧根出离已。

于初静虑之力五根由前分之五根出离已。于第二静虑之力五根由初静虑之五根

  出离已。于第三静虑之力五根由第二静虑之五根出离已。于第四静虑之力五根由第

三静虑之五根出离已。于虚空无边处定之力五根由第四静虑之五根出离已。于识无

  边处定之力五根由虚空无边处定之五根出离已。于无所有处定之力五根由识无边处

11 定之五根出离已。于非想非非想处定之力五根由无所有处定之五根出离已。依无常

  观之力五根由非想非非想处定之五根出离已。依苦观之力五根由无常观之五根出离

  已。依无我观之力五根由苦观之五根出离已。依厌恶观之力五根由无我观出离已。

  依离贪观之力五根由厌恶观之五根出离已。依灭观之力五根由离贪观之五根出离

  已。依定弃观之力五根由灭观之五根出离已。依尽观之力五根由定弃观之五根出离

  已。于衰观之力五根由尽观之五根出离已。依变坏观之力五根由衰观之五根出离已。

  依无因相观之力五根由变坏观之五根出离已。依无愿观之力五根由无因相观之五根

  出离已。依空性观之力五根由无愿观之五根出离已。依增上慧法正观之力五根由空

  性观之五根出离已。依如实智见之力五根由增上慧法正观之五根出离已。于过患观

  之力五根由如实智见之五根出离已。于简择观之力五根由过患观之五根出离已。依

  退转观之力五根由简择观之五根出离已。依预流道之力五根由退转观之五根出离

  已。依预流果得之力五根由预流道之五根出离已。于一来道之力五根由预流果得之

五根出离已。依一来果得之力五根由一来道之五根出离已。于不还道之力五根由一

  来果得之五根出离已。于不还果得之力五根由不还道之五根出离已。于阿罗汉道之

  力五根由不还果得之五根出离已。于阿罗汉果得之力五根由阿罗汉道之五根出离

  已。

于出离五根由欲欲出离已。于无瞋4五根由瞋出离已。于光明想五根由惛眠出

大品第四 根论 二八一

  --------------------------------------------------------------------------

小部经典十八 二八二

  离已。于无散乱五根由掉出离已。于法决定五根由疑出离已。于智五根由无明出离

  己。于胜喜五根由不欣喜出离已。于初静虑五根由五盖出离已。于第二静虑五根由

  寻伺出离已。于第三静虑五根由喜出离已。于第四静虑五根由乐、苦出离已。于虚

  空无边处定五根由色想、有对想、种种想出离已。于识无边处定五根由虚空无边处

  想出离已。于无所有处定五根由识无边处想出离已。于非想非非想处定五根由无所

  有处想出离已。于无常观五根由常想出离已。于苦观五根由乐想出离已。于无我观

五根由我想出离已。于厌恶观五根由欢喜出离已。于离贪观五根由贪出离已。于灭

13 观五根由集出离已。于定弃观五根由热取出离已。于尽观五根由厚想出离已。于衰

  观五根由存续出离已。于变坏观五根由坚固想出离已。于无因相观五根由因相出离

  已。于无愿观五根由愿出离已。于空性观五根由现贪出离已。于增上慧法正观五根

  由坚执现贪出离已。于如实智见五根由迷妄现贪出离已。于过患观五根由执著现贪

  出离已。于简择观五根由无简择出离己。于退转观五根由合现贪出离已。于预流道

五根由见同位之烦恼出离已。于一来道五根由粗之烦恼出离已。于不还道五根由细

  之烦恼出离已。于阿罗汉道五根由一切烦恼出离已。于有一切之漏尽者五根随处出

  离、善出离、令止灭、善令止灭。

如是依百八十行相有五根之出离,如是依百八十行相了知根之出离。

  注1 底本有「不信」之字,出版之粗漏。暹罗本有「信根」之字。

  2 「依听闻云云」,在底本有bhavitindriya savanena buddho tathagatassa savako khin

  asavo在暹罗本有bhavitindryavasena buddho ti tathagatasavako khinasavo今

  随前者,但省略buddho 一语。

   3 在底本缺「婆罗门性」。在暹罗本具有。

   4 「于无瞋在底本虽有中abyapadato,应如暹罗本abyapade 之字为宜。

大品第四 根论 二八三

  --------------------------------------------------------------------------

小部经典十八 二八四

第二诵品

﹝舍卫国因缘﹞

一四 诸比丘!如是有五根,如何为五?是信根、精进根、念根、定根、慧根。

复次诸比丘!信根于何处得见?于四预流分,于此之处得见信根。

复次诸比丘!精进根于何处得见?于四正勤,于此之处得见精进根。

14 复次诸比丘!念根于何处得见?于四念处,于此之处得见念根。

复次诸比丘!定根于何处得见?于四静虑,于此之处得见定根。

复次诸比丘!慧根于何处得见?于四圣谛,于此之处得见慧根。

  -五 于四预流分依信根之力,五根依几何之行相得见?

于四正勤依精进之力,五根依几何之行相得见?

于四念处依念根之力,五根依几何之行相得见?

于四静虑依定根之力,五根依几何之行相得见?

   于四圣谛依慧根之力,五根依几何之行相得见?

   于四预流分依信根之力,五根依二十行相得见。

   于四正勤依精进根之力,五根依二十行相得见。

   于四念处依念根之力,五根依二十行相得见。

   于四静虑依定根之力,五根依二十行相得见。

   于四圣谛依慧根之力,五根依二十行相得见。

一六 于四预流分依信根之力,五根依如何二十行相得见?

善士依倚于预流分,依胜解增上之义得见信根,依信根之力,依精勤之义,得

  见精进根,依近住之义,得见念根,依无散乱之义,得见定根,依见之义,得见慧

  根。于正法听闻之预流分〔……乃至……〕于如理作意之预流分〔……乃至……〕

15 于法随法行之预流分,依胜解增上之义,得见信根,依信根之力,依精勤之义,得

  见精进根,依近住之义,得见念根,依无散乱之义,得见定根,依见之义,得见慧

  根。

于四预流分依信根之力,五根依如是二十行相得见。

大品第四 根论 二八五

  --------------------------------------------------------------------------

小部经典十八 二八六

一七 于四正勤,依精进根之力,五根依如何二十行相得见?为令不生未生之恶、

  不善法,故于正勤,依精勤增上之义得见精进根,依精进根之力,依近住之义得见

  念根,依无散乱之义得见定根,依见之义得见慧根,依胜解之义得见信根。为断已

  生之恶、不善法故于正勤……乃至……为令生未生之善法故于正勤……乃至……令

  不忘失住已生之善法令倍修习、广修习使圆满故于正勤,依精进增上之义得见精进

  根,依精进根之力,依近住之义得见念根……乃至……依胜解之义得见信根。

于四正勤依精进根之力,五根依如是二十四行相得见。

一八 于四念处,依念根之力,五根依如何二十行相得见?

  于身随观身,于念处依近住增上之义得见念根,依念根之力,依无散乱之义得

  见定根……乃至……依精勤之义得见精进根。于受随观受,于念处……乃至……于

  心随观心,于念处[……乃至……] 于法随观法,于念处依近住增上之义得见念根,

16 依念根之力,依无散乱之义得见定根……乃至……依精勤之义得见精进根。

于四念处,依念根之力,五根依如是二十行相得见。

一九 于四静虑,依定根之力,五根依如何二十行相得见?

于初静虑,依无散乱增上之义得见定根,依定根之力,依见之义得见慧根……

  乃至……依近住之义得见念根。于第二静虑……乃至……于第三静虑[……乃至

  ……]于第四静虑,依无散乱增上之义得见定根,依定根之力,依见之义得见慧根

  ……乃至……依近住之义得见念根。

于四静虑,依定根之力,五根依如是二十行相得见。

二○ 于四圣谛,依慧根之力,五根依如何二十行相得见?

于苦圣谛,依见增上之义得见慧根,依慧根之力,依胜解之义得见信根……乃

  至……依无散乱之义得见定根。于苦集圣谛……乃至……于苦灭圣谛1〔……乃至

  ……〕于顺苦灭道圣谛〔……乃至……〕依见增上之义得见慧根,依慧根之力,依

  胜解之义得见信根……乃至……依无散乱之义得见定根。

于四圣谛,依慧根之力,五根依如是二十行相得见。

二一 于四预流分,依信根之力,五根之所行,依几何之行相得见?于四正勤……

  乃至……于四念处……乃至……于四静虑……乃至……于四圣谛依慧根之力,五根

  之所行,依几何之行相得见?

大品第四 根论 二八七

  --------------------------------------------------------------------------

小部经典十八 二八八

17 于四预流分,依信根之力,五根之所行,依二十行相得见。于四正勤……乃至

  ……于四念处〔……乃至……〕于四静虑〔……乃至……〕于四圣谛,依慧根之力,

五根之所行,依二十四行相得见。

二二 于四预流分,依信根之力,五根之所行,依如何二十行相得见?

善士依倚于预流分,依胜解增上之义得见信根之所行,依信根之力,依精勤之

  义得见精进根之所行……〔乃至〕……于四预流分,依信根之力,五根之所行依如

  是二十行相得见。

二三 于四正勤,依精进根之力,五根之所行,依如何二十行相得见?

18 为令不生未生之恶、不善法,故于正勤,依精勤增上之义得见精进根之所行,

  依精进根之力,依近住之义得见念根之所行……〔乃至〕……于四正勤,依精进根

  之力,五根之所行如是依二十行相得见。

二四 于四念处,依念根之力,五根之所行依如何二十行相得见?

于身随观身,于念处依近住增上之义得见念根之所行,依念根之力,依无散乱

  之义得见定根之所行……〔乃至〕……于四念处,依念根之力五根之所行依如是二

  十行相得见。

二五 于四静虑,依定根之力,五根之所行依如何二十行相得见?

于初静虑,依无散乱增上之义得见定根之所行,依定根之力,依见之义得见慧

  根之所行……〔乃至〕……于四静虑,依定根之力,五根之所行依如是二十行相得

  见。

二六 于四圣谛,依慧根之力,五根之所行依如何二十行相得见?

19 于苦圣谛,依见增上之义得见慧根之所行,依慧根之力,依胜解之义得见信根

  之所行……〔乃至〕……于四圣谛,依慧根之力,五根之所行依如是二十行相得见。

二七 通达随觉行作、住,随行、随住而伴侣有智以同梵行者于诸深处思惟者,必

  是具寿,或已得或将得也。

「所行」者,有八所行,是威仪路行、处行、念行、定行、智行、道行、逮得行、

  出世间行。

「威仪路行」者,是于四威仪路〔所行〕。

   「处行」者,是于六之内外处〔所行〕。

大品第四 根论 二八九

  --------------------------------------------------------------------------

小部经典十八 二九○

「念行」者,是于四念处〔所行〕。

「定行」者,是于静虑〔所行〕。

「智行」者,是于四圣谛〔所行〕。

   「道行」者,是于四圣道〔所行〕。

   「逮得行」者,是于四沙门果〔所行〕。

  「出世间行」者,是于如来、应供、正等觉者、一分之独觉、一分之声闻〔所行〕。

于愿具足者有威仪路行,于守诸根之门者有处行,于住不放逸者有念行,于增

  上心所系者有定行,于觉具足者有智行,于正入者有道行,于证得果者有逮得行,

  于如来、应供、正等觉者、一分之独觉与一分之声闻有出世间行。

如是是八所行。

20 复次有八所行。以信胜解而行,以精进精勤而行,以念令近住而行,以定无散

  乱而行,以慧了知而行,以识2识知而行,「如是已入者,证得殊胜」云以殊胜而行,

  「如是已入者,善法来至3」云以行处而行。

如是有八所行。于正见有见行,于正思惟有现前解行,于正语有摄受行,于正

  业有等起行,于正命有清净行,于正精进有精勤行,于正念有近住行,于正定有无

  散乱行。

如是是八所行。

二八 「住」者,是以信胜解而住,以精进精勤而住,以念令近住而住,以定作无散

  乱而住,以慧了知而住。

「随觉」者,是随觉信根胜解之义,随觉精进根精勤之义,随觉念根近住之义,

  随觉定根无散乱之义,随觉慧根见之义。

   「通达」者,是通达信根胜解之义,通达精进根精勤之义,通达念根近住之义,

  通达定根无散乱之义,通达慧根见之义。

   「随行」者,是以如是信而行,以如是精进而行,以如是念而行,以如是定而行,

  以如是慧而行。

   「随住」者,以如是信而住,以如是精进而住,以如是念而住,以如是定而住,

  以如是慧而住。

21 「有智」者,是有智、明智、伶俐、聪明、觉具足。

大品第四 根论 二九一

  --------------------------------------------------------------------------

小部经典十八 二九二

「伴侣同梵行者」,是同业、同教、同学。

「深处」者,名为深处是〔四〕静虑、〔八〕解脱、诸三摩地、〔八〕等至、〔四〕

  道、〔四〕果、通智、〔四〕无碍解。

「思惟」者,是信胜解。

   「必」者,是此一向语,无碍语,无惑语,无可二语,无别语,必然语,确实语

  4,决定语,此云为「必」。

   「具寿」者,此是爱语,敬重语,具畏敬、具敬之增语。此云为具寿。

   「已得」者,是已证得。

   「将得」者,将证得。

圆满因缘

二九 诸比丘!如是有五根,如何为五?是信根、精进根、念根、定根、慧根。诸

  比丘!如是有五根。此五根依几何之行相得见?此五根依六行相得见。依如何之义

  得见?是依增上之义、初净之义、甚大之义、住持之义、永尽之义、令安住之义。

三○ 如何是依增上之义得见〔五〕根?

22 依断不信胜解增上之义得见信根,依信根之力,依精勤之义得见精进根,依近

  住之义得见念根,依无散乱之义得见定根,依见之义得见慧根。依断懈怠精勤增上

  之义得见精进根,依精进根之力,依近住之义得见念根……乃至……依胜解5之义

  得见信根。断放逸依近住增上之义得见念根,依念根之力依无散乱之义得见定根……

  乃至……依精勤之义得见精进根。断掉举依无散乱增上之义得见定根,依定根之力

  依见之义得见慧根……乃至……依近住之义得见念根。断无明依见增上之义得见慧

  根,依慧根之力依胜解之义得见信根……乃至……依无散乱之义得见定根。

断欲欲依出离之力,依胜解增上之义得见信根,依信根之力,依精勤之义得见

  精进根,依近住之义得见念根,依无散乱之义得见定根,依见之义得见慧根。断欲

  欲依出离之力,依精勤增上之义得见精进根,依精进根之力,依近住之义得见念根

  ……乃至……依胜解之义,得见信根。依断欲欲出离之力,依近住增上之义得见念

  根,依念根之力依无散乱之义得见定根……乃至……依精勤之义得见精进根。依断

大品第四 根论 二九三

  --------------------------------------------------------------------------

小部经典十八 二九四

  欲欲出离之力,依无散乱增上之义得见定根,依定根之力,依见之义得见慧根……

  乃至……依近住之义得见念根。依断欲欲出离之力,依见增上之义得见慧根,依慧

  根之力,依胜解之义得见信根……乃至……依无散乱之义得见定根。

23 断瞋,依无瞋之力……乃至……以断惛眠,依光明想之力……乃至……以断一

  切烦恼,依阿罗汉道之力,依胜解增上之义得见信根……乃至……依无散乱之义得

  见定根。

如是依增上之义得见〔五〕根。

三一 如何依初净之义得见〔五〕根?

依胜解之义,依信根防护不信之义,戒清净是信根之初净,依精勤之义,依精

  进根防护懈怠之义,戒清净是精进根之初净,依近住之义,念根依防护放逸之义,

  戒清净是念根之初净,依无散乱之义,定根依防护掉举之义,戒清净是定根之初净,

  依见之义,慧根依防护无明之义,戒清净是慧根之初净。

于出离五根依防护欲欲之义,戒清净是五根之初净,于无瞋五根,依防护瞋之

  义,戒清净是五根之初净,于光明想,五根依防护惛眠之义,戒清净是五根之初净,

  〔……乃至……〕于阿罗汉道,五根依防护一切烦恼之义,戒清净是五根之初净。

如是依初净之义得见五根。

三二 如何依甚大之义得见五根?

为修习信根志欲生,为断不信志欲生,为断不信热烦志欲生,为断见同位之诸

  烦恼志欲生,为断粗之诸烦恼志欲生,为断细之诸烦恼志欲生,为断一切烦恼志欲

24 生,依志欲之力,依信之力而信根甚大。依志欲之力胜喜生,依胜喜之力,依信之

  力而信根甚大。依胜喜之力喜生,依喜之力,依信之力而信根甚大。依喜之力轻安

  生,依轻安之力,依信之力而信根甚大。依轻安之力乐生,依乐之力,依信之力而

  信根甚大。依乐之力光曜生,依光曜之力,依信之力而信根甚大。依光曜之力永倨

  6生,依永倨之力,依信之力是信根甚大。依永倨之力心得定,依定之力,依信之

  力而信根甚大。如是善策定心,依策心之力,依信心之力而信根甚大。如是善舍策

  心,依舍之力,依信心之力而信根甚大。依舍之力由种种烦恼心解脱,依解脱之力,

  依信之力而信根甚大。已解脱故诸法一味,依一味之义,依修习力,依信之力而信

  根甚大。已修习故,更于殊胜之退转,依退转之力,依信之力而信根甚大。已退转

大品第四 根论 二九五

  --------------------------------------------------------------------------

小部经典十八 二九六

  故由此最舍,依最舍之力,依信之力而信根甚大。已最舍故由此灭,依灭之力,依

  信之力而信根甚大。

依灭之力有二之最舍,是永舍最舍、跃进最舍。云「永舍诸烦恼、诸蕴」为永舍

  最舍。云「于灭尽涅槃界心跃进」是跃进最舍。依灭之力有如是二之最舍。

三三 为修习精进根志欲生,为断懈怠志欲生,为断懈怠热烦志欲生,为断见同位

  之诸烦恼志欲生……乃至……为断一切烦恼志欲生……乃至……为修习念根志欲

25 生,为断放逸志欲生,为断放逸热烦志欲生……乃至……为断一切烦恼志欲生……

  乃至……为修习定根志欲生,为断掉举志欲生,为断掉举热烦志欲生……乃至……

  为断一切烦恼志欲生……乃至……为修习慧根志欲生,为断无明志欲生……乃至

  ……为断无明热烦志欲生……乃至……为断一切烦恼志欲生,依志欲之力,依慧之

  力而慧根甚大。依志欲之力胜喜生,依胜喜之力,依慧之力而慧根甚大。依胜喜之

  力喜生,依喜之力,依慧之力而慧根甚大。依喜之力轻安生,依轻安之力,依慧之

  力而慧根甚大。依轻安之力乐生,依乐之力,依慧之力而慧根甚大。依乐之力光曜

  生,依光曜之力,依慧之力而慧根甚大。依光曜之力永倨生,依永倨之力,依慧之

  力而慧根甚大。依永倨心得定,依定之力,依慧之力而慧根甚大。如是善策定心,

  依策心之力,依慧之力而慧根甚大。如是善舍策心,依舍之力,依慧之力而慧根甚

  大。依舍之力,由种种烦恼心解脱,依解脱之力,依慧之力而慧根甚大。已解脱故

  诸法一味,依一味之义,依修习之力,依慧之力而慧根甚大。已修习故更于殊胜之

  物退转,依退转之力,依慧之力而慧根甚大。已退转故由此最舍,依最舍之力,依

  慧之力而慧根甚大。已最舍故由此而灭,依灭之力,依慧之力而慧根甚大。

26 依灭之力有二之最舍,是永舍最舍与跃进最舍。云「永舍诸烦恼与诸蕴」是永舍

  最舍。云「于灭尽涅槃界心跃进」是跃进最舍。依灭之力有如是二之最舍

如是而依甚大之义得见五根。

  注1 在底本缺「苦灭圣谛」,依暹罗本补足。

  2 「以识」在底本有「识行」。依暹罗本改正。尚于底本II.P.225参照。

   3「来至」在诸本虽有ayapenti 然此使役法之用例不明。

大品第四 根论 二九七

  --------------------------------------------------------------------------

小部经典十八 二九八

   4 确实语(apannaka-vacana)应见为aparnaka-或应见为aprasnaka 未详。恐应成为

aprapanca 「无戏论」之义。

   5 在底本有「增上之义」应为出版者之误解。在暹罗本有「胜解之义」。

   6 三一─ 三二节中,日译为「永倦」,恐误会为永远疲倦,倦有「倨」之义,倨是卧而不思虑,

  于此处应是永无思虑故改为倨字。

第三诵品

三四 如何而为依住持之义〔五〕根得见?

为信根之修习志欲生,依志欲之力,依信之力住持信根,依志欲之力胜解生,

  依胜解之力,依信之力住持信根……乃至……

如是而依住持之义得见〔五〕根。

三五 如何而依永尽之义〔五〕根得见?

依胜解之义信根永尽不信、永尽不信热烦。依精勤之义精进根永尽懈怠、永尽

  懈怠热烦。依近住之义念根永尽放逸、永尽放逸热烦。依无散乱之义定根永尽掉举、

  永尽掉举热烦。依见之义慧根永尽无明、永尽无明热烦。

于出离五根永尽欲欲,于无瞋五根永尽瞋……乃至……于阿罗汉道五根永尽一

  切烦恼。

如是而依永尽之义得见〔五〕根。

三六 如何而依令安住之义〔五〕根得见?

有信者令安住于胜解之信根,有信者之信根为安住于胜解。具精进者令安住于

  精勤之精进根,具精进者之精进根为安住于精勤。具念者令安住于近住之念根,具

  念者之念根为安住于近住。得定者令安住于无散乱之定根,得定者之定根为安住于

  无散乱。具慧者令安住于见之慧根,具慧者之慧根为安住于见。

27 观行者令安住于出离之五根,观行者之五根为安住于出离。观行者令安住于无

  瞋之五根,观行者之五根为安住于无瞋。观行者令安住于光明想之五根,观行者之

五根为安住于光明想。观行者令安住于无散乱之五根,观行者之五根为安住于无散

大品第四 根论 二九九

  --------------------------------------------------------------------------

小部经典十八 三○○

  乱……乃至……观行者令安住于阿罗汉道之五根,观行者之五根为安住于阿罗汉

  道。

如是而依令安住之义得见五根。

三七 异生修习定依几何之行相是近住善能耶?

有学修习定依几何之行相是近住善能耶?

离贪者修习定依几何之行相是近住善能耶?

异生修习定依七行相是近住善能。

有学修习定依八行相是近住善能。

离贪者修习定依十行相是近住善能。

三八 异生修习定依如何之七行相是近住善能耶?

依令倾心所缘近住善能,寂止因相近住善能,精勤因相近住善能,无散乱近住

  善能,光曜近住善能,庆喜近住善能,舍近住善能。异生修习定依如是七行相是近

  住善能。

有学修习定依如何八行相是近住善能耶?

令依倾心所缘近住善能……乃至……舍近住善能,一性近住善能。有学修习定

  依如是之八行相是近住善能。

离贪者修习定依如何之十行相近住善能耶?

28 令依倾心所缘近住善能……乃至……一性近住善能。智近住善能,解脱近住善

  能。离贪者修习定依如是十行相是近住善能。

三九 异生修习正观依几何之行相是近住善能耶?依几何之行相是不近住善能耶?

有学修习正观,依几何之行相是近住善能耶?依几何之行相是不近住善能耶?

离贪者修习正观,依几何之行相近住善能耶?依几何之行相不近住善能耶?

异生修习正观,依九行相近住善能,依九行相不近住善能。

有学修习正观,依十行相近住善能,依十行相不近住善能。

离贪者修习正观,依十二行相近住善能,依十二行相不近住善能。

四○ 异生修习正观,依如何九行相近住善能耶?依如何九行相不近住善能耶?

无常近住善能,常不近住善能。苦近住善能,乐不近住善能。无我近住善能,

  我不近住善能。尽近住善能,厚不近住善能。衰近住善能,存续不近住善能。变坏

大品第四 根论 三○一

  --------------------------------------------------------------------------

小部经典十八 三○二

  近住善能,坚固不近住善能。无因相近住善能,因相不近住善能。无愿近住善能,

  愿不近住善能。空性近住善能,现贪不近住善能。异生修习正观,〔依如是九行相介〕

  住善能,依如是九行相不近住善能。

29 有学修习正观如何依十行相近住善能耶?依如何十行相不近住善能耶。

无常近住善能,常不近住善能……乃至……空性近住善能,现贪不近住善能。

  智近住善能,无智不近住善能。有学修习正观,依如是十行相近住善能,依如是十

  行相不近住善能。

离贪者修习正观依如何十二行相近住善能?依如何十二行相不近住善能?

无常近住善能,常不近住善能……乃至……智近住善能,无智不近住善能。离

  近住善能,合不近住善能。灭近住善能,行不近住善能。离贪者修习正观,依如是

  十二行相近住善能,依如是十二行相不近住善能。

令依倾心,依所缘近住善能之力摄五根,了知行境,通达能力……乃至……摄

  诸法,了知行境,通达能力。

四一 「摄〔五〕根」者,如何而摄〔五〕根?

依胜解之义摄信根……乃至……依寂止因相近住善能之力,依精勤因相近住善

  能之力,依无散乱近住善能之力,依光曜近住善能之力,依庆喜近住善能之力,依

  舍近住善能之力,依一性近住善能之力,依智近住善能之力,依解脱近住善能之力,

  依无常近住善能之力,依常不近住善能之力,依苦近住善能之力,依乐不近住善能

  之力……乃至……依灭近住善能之力,依行不近住善能之力,摄〔五〕根,了知行

  境,通达能力。

30 四二 具六十四行相三根得自在之慧是漏尽智。如何是三根?是未知当知根、已知

  根、具知根。

未知当知根达几何之处,已知根达几何之处,具知根达几何之处?

未知当知根达于一处,〔言〕是预流道。已知根达于六处,〔言〕是预流果、一

  来道、一来果、不还道、不还果、阿罗汉道。具知根达于一处,〔言〕是阿罗汉果。

四三于预流道之剎那未知当知根是以信根为胜解眷属而有,精进根为精勤眷属而

  有,念根为近住眷属而有,定根为无散乱眷属而有,慧根为见眷属而有,意根为识

31 眷属而有,喜根为欢喜眷属而有,命根为流转寂灭增上眷属而有……乃至……

大品第四 根论 三○三

  --------------------------------------------------------------------------

小部经典十八 三○四

  有如是八八六十四。

四四 「漏」者,以何为此漏?自疋欲漏、有漏、见漏、无明漏。此之诸漏尽于何处?

依预流道见漏悉尽,顺恶生之欲漏尽,顺恶生之有漏尽,顺恶生之无明漏尽。

  于此之处如是诸漏尽。依一来道粗之欲漏尽,与此同位之有漏尽,与此同位之无明

  漏尽。于此之处如是之诸漏尽。依不还道欲漏悉尽,与此同位之有漏尽,与此同位

  之无明漏尽。于此之处如是诸漏尽。依阿罗汉道有漏悉尽,无明漏悉尽。于此之处

  如是诸漏尽。

未见之物不存在

未知物无不可知

如证知一切所了

云如来是普眼者

「普眼」,是依何之义为普眼?于佛智有十四,苦智是佛智,苦集智是佛智……

  乃至……无障智是佛智。如是十四佛智。此十四佛智中,八智是共声闻,六智不共

  声闻。

四五 凡已知苦之苦义,无有未知苦义故是普眼。普眼此是慧眼。依慧根之力,依

  胜解之义而有信根,依精勤之义而有精进根,依近住之义而有念根,依无散乱之义

  而有定根。

32 凡已见、解、现证苦之苦义,以慧触接,无有尚未以慧触接苦义故是普眼,普

  眼此是慧根,依慧根之力,依胜解之义而有信根……乃至……依无散乱之义而有定

  根。

凡集之集义……乃至……灭之灭义〔……乃至……〕道之道义〔……乃至……〕

  义无碍解之无碍解义……乃至……法无碍解之法无碍解义〔……乃至……〕词无碍

  解之词无碍解义〔……乃至……〕辩无碍解之辩无碍解义〔……乃至……〕根上下

  智〔……乃至……〕有情意乐意趣智〔……乃至……〕对偶示导智〔……乃至……〕

  是大悲智……乃至……以意已知、见解、现证天世、魔世、梵世、沙门、婆罗门、

  人天生类之所见、所闻、所思、所识、所得、所求、所伺,以慧触接,无有尚未以

  慧触接之处故是普眼,普眼此是慧,依慧之力,依胜解之义而有信根……乃至……

  依无散乱之义而有定根。信且精勤,精勤且信,信且令近住,近住且信,信且得定,

大品第四 根论 三○五

  --------------------------------------------------------------------------

小部经典十八 三○六

  得定且信,信且了知,了知且信,精勤且令近住,近住且令精勤,精勤且得定,得

33 定且精勤,精勤且了知,了知且精勤,精勤且信,信且精勤,近住且令得定,得定

  且令近住……乃至……近住且令精勤,精勤且令近住,得定且了知,了知且得定……

  乃至……得定且令近住,近住且令得定,了知且令信,信且令了知……乃至……了

  知且得定,得定且了知。已信故精勤已,已使精勤故信已,已信故令近住已,已使

  近住故信已,已信故得定已,已令得定故信已,已信故了知已,已令了知故信已。

  已精勤故令近住已,已令近住故精勤已……乃至……已精勤故信已,已信故精勤已,

  已近住故得定已,已令得定故近住已……乃至……已令近住故精勤已,已令精勤故

  近住已,已得定故了知已,已了知故得定已……乃至……已令得定故近住已,已令

  近住故得定已,已了知故信已,已信故了知已……乃至……已了知故得定已,已得

  定故了知已。

佛眼是此佛智,佛智是此佛眼。如来以此眼观见有情之少尘、太尘、利根、钝

  根、善行相、恶行相、善受教、不受教而或者知怖畏他世之罪过或者不知怖畏他世

  之罪过。

四六 「少尘、太尘」者,有信人是少尘,不信人是太尘。发勤人是少尘,懈怠人是

  太尘。念近住人是少尘,念忘失人是太尘。得定人是少尘,不得定人是太尘。具慧

  人是少尘,劣慧人是太尘。

「利根、钝根」者,有信人是利根,不信人是钝根……乃至……具慧人是利根,

  劣慧人是钝根。

「善行相、恶行相」者,有信人是善行相,不信人是恶行相……乃至……具慧人

  是善行相,劣慧人是恶行相。

「善受教、不受教」者,有信人是善受教,不信人是不受教……乃至……具慧人

  是善受教,劣慧人是不受教。

   「或者知怖畏他世之罪过,或者不知怖畏他世之罪过」者,有信人知怖畏他世之

  罪过,不信人不知怖畏他世之罪过……乃至……具慧人知怖畏他世之罪过,劣慧人

  不知怖畏他世之罪过。

34  「世」者,是蕴世、界世、处世、败有世、败生世、成有世、成生世。于世有一,

一切有情依食而住。于世有二,是名与色。于世有三,是三受。于世有四,是四食。

大品第四 根论 三○七

  --------------------------------------------------------------------------

小部经典十八 三○八

  于世有五,是五取蕴。于世有六,是六内处。于世有七,是七识住。于世有八,是

八世法。于世有九,是九有情住。于世有十,是十处。于世有十二,是十二处。于

  世有十八,是十八界。

「罪过」者,是一切烦恼罪过,一切恶行罪过,一切现行罪过,一切顺有业罪过。

  如是而于此世于此罪过近对成猛烈怖畏想,犹如对于拔剑杀戮者。

以上依五十行相知、见、了知、通达此之五根。

  注1 原文upatthanakusalo 日译本译为近住善能,upatthana 是奉事者、随侍现起之意

  kusalo 是善业、善、善巧,今依日译之近住善能。

大品第五 解脱论

第一诵品

圆满因缘

35 一 诸比丘!于解脱有三。如何为三?是空性解脱、无因相解脱、无愿解脱。诸比

  丘!如是为三解脱。

复次有六十八解脱

是空性解脱、无因相解脱、无愿解脱、内出离解脱、外出离解脱、俱出离四解

  脱、内出离随顺四解脱、外出离随顺四解脱、俱出离随顺四解脱、内出离止灭四解

  脱、外出离止灭四解脱、俱出离止灭四解脱、有色观诸色解脱、内无色想观外诸色

  解脱、净胜解解脱、虚空无边处定解脱、识无边处定解脱、无所有处定解脱、非想

大品第五 解脱论 三○九

  --------------------------------------------------------------------------

小部经典十八 三一○

  非非想处定解脱、想受灭定解脱、时解脱、不时解脱、顺时解脱、不顺时解脱、动

  解脱、不动解脱、世间解脱、出世间解脱、有漏解脱、无漏解脱、爱染解脱、非爱

  染解脱、超非爱染非爱染解脱、愿解脱、无愿解脱、愿止灭解脱、有系解脱、离系

36 解脱、一性解脱、异性解脱、想解脱、智解脱、得清凉解脱、静虑解脱、不取即心

  解脱。

二 如何是空性解脱?于此处有比丘若往兰若,若往树下,若往空屋,思择「此我我

  所亦是空」者,于其处无作现贪是空性解脱。如是是空性解脱。

如何是无因相解脱?于此处有比丘若往阿兰若……乃至……于其处无作因相是

  无因相解脱。如是是无因相解脱。

如何是无愿解脱?在此处有比丘若往阿兰若……乃至……于其处无作愿是无愿

  解脱。如是是无愿解脱1。

如何是内出离解脱?是四静虑。如是是内出离解脱。

如何是外出离解脱?是四无色定。如是是外出离解脱。

如何是俱出离解脱?是四圣道。如是是俱出离解脱。

三 如何是内出离四解脱?初静虑是由〔五〕盖出离,第二静虑是由寻伺出离,第

三静虑是由喜出离,第四静虑是由乐苦出离。如是是内出离四静虑。

如何是外出离四解脱?虚空无边处定是由色想、有对想、种种想出离,识无边

  处定是由虚空无边处想出离,无所有处定是由识无边处想出离,非想非非想处定是

  由无所有处想出离。如是是外出离四解脱。

37 如何是俱出离四解脱?预流道是由有身见、疑、戒禁取之见随眠、疑随眠出离,

  由其随转之诸烦恼与诸蕴出离,由外之一切因相出离。一来道是由粗之欲贪结、瞋

  结、粗之欲贪随眠、瞋随眠出离,由其随转之诸烦恼与诸蕴出离,由外之因相出离。

  不还道是由细之欲贪结、瞋结、细之欲贪随眠、瞋随眠出离,由其随转之诸烦恼与

  诸蕴出离,由外之一切因相出离。阿罗汉道是由色贪、无色贪、慢、悼举、无明、

  慢随眠、有贪随眠、无明随眠出离,由其随转之诸烦恼与诸蕴出离,由外之一切因

  相出离。如是是俱出离四解脱。

四 如何是内出离随顺四解脱?为获得初静虑故有寻、伺、喜、乐、心一境性,为

  获得第三静虑故……乃至……为获得第三静虑故……乃至……为获得第四静虑故有

大品第五 解脱论 三一一

  --------------------------------------------------------------------------

小部经典十八 三一二

  寻、伺、喜、乐、心一境性。如是是内出离随顺四解脱。

如何是外出离随顺四解脱?为获得虚空无边处定故有寻、伺、喜、乐、心一境

  性,为获得识无边处定故……乃至……为获得无所有处定故……乃至……为获得非

  想非非想处定故有寻、伺、喜、乐、心一境性。如是是外出离随顺四解脱。

如何是俱出离随顺四解脱?为获得预流道故有无常观、苦观、无我观。为获得

一来道故……乃至……为获得不还道故……〔乃至〕……为获得阿罗汉道故有无常

  观、苦观、无我观。如是是俱出离随顺四解脱。

五 如何是内出离止灭四解脱?初静虑之获得或有异熟,第二静虑……乃至……第

38 三静虑……乃至……第四静虑之获得或有异熟。如是是内出离止灭四解脱。

如何是外出离止灭四解脱?虚空无边处定之获得或有异熟,识无边处定……乃

  至……盛一所有处定……乃至……非想非非想处定之获得或有异熟。如是是外出离止

  灭四解脱。

如何是俱出离止灭四解脱?于预流道有预流果,于一来道有一来果,于不还道

  有不还果,于阿罗汉道有阿罗汉果。如是是俱出离止灭四解脱。

六 如何是有色观诸色解脱?于此处某者于内自作意青相获得青想,如是令善决

  定、善考虑、善持此之因相。使善决定、善考虑、善持此之因相已,于外之青相近

  习心获得青想。如是令善决定、善考虑、善持此之因相。令善决定、善考虑、善持

  此因相已,习修习多习。于此人生如是念:「内、外俱成此色」,如是是有色想。

于此处某者于内自作意黄相……乃至……赤相……乃至……作意白相获得白

  想,如是善持此之因相……乃至……多习。于此人生如是念:「内、外俱成此色」如

  是是有色想。

如是是有色观诸色解脱。

39 七 如何是内无色想观外诸色解脱?于此处某者内自不作意青相,不获得青想,于

  外之青相心近习获得青想。如是善考虑、善持此之因相……乃至……多习。于此之

  人生如是念:「内无无色而外成此色」,如是为有色想。于此处某者于内自不作意黄

  相……乃至……赤相……乃至……不作意白相,不获得白想,于外之白相心近习获

  得白想。如是善持此之因相……乃至……多习。于此人生如是念:「内无色而外成此

  色」,如是成有色想。

大品第五 解脱论 三一三

  --------------------------------------------------------------------------

小部经典十八 三一四

如是是内无色想观外诸色解脱。

八 如何是净胜解解脱?

于此处有比丘以慈俱行之心遍满一方而住,第二、第三、第四〔之诸方〕亦然。

  如是上、下、傍遍一切处以广大、无量、无怨、无有损害之慈俱行之心悉皆遍满世

  间而住,以慈已习故于有情无厌。以慈俱行之心遍满一方……乃至……以悲已习故

  于有情无厌。以悲俱行之心遍满一方……乃至……以悲已习故于有情无厌。以喜俱

  行之心遍满一方……乃至……以喜已习故于有情无厌。以舍俱行之心遍满一方……

  乃至……以舍已习故于有情无厌。

如是是净胜解解脱。

九 如何是虚空无边处定解脱?

于此处有比丘于一切之色想出过之故,于有对想之灭没故,于不作意种种想故,

  入于无边虚空具足虚空无边处而住。此是虚空无边处定解脱。

如何是识无边处定解脱?

40 于此处有比丘超过一切虚空无边处入于无边识具足识无边处而住。此是识无边

  处定解脱。

如何是无所有处定解脱?

于此处有比丘超过一切识无边处入于无少所有具足无所有处而住。此是无所有

处定解脱。

如何是非想非非想处定解脱?

于此处有比丘超过一切无所有处具足非想非非想处而住。此是非想非非想处定

  解脱。

如何是想受灭定解脱?

于此处有比丘超过一切非想非非想处具足想受灭而住。此是想受灭定解脱。

一○ 如何是时解脱?是四静虑与四无色等至。此是时解脱。

如何是不时解脱?是四圣道与四沙门果与涅槃。此是不时解脱。

如何是顺时解脱?是四静虑与四无色等至。此是顺时解脱。

如何是不顺时解脱?是四圣道与四沙门果与涅槃。此是不顺时解脱。

如何是动解脱?是四静虑与四无色等至。此是动解脱。

大品第五 解脱论 三一五

  --------------------------------------------------------------------------

小部经典十八 三一六

如何是不动解脱。是四圣道与四沙门果与涅槃。此是不动解脱。

如何是世间解脱?是四静虑四无色等至。此是世间解脱。

如何是出世间解脱?是四圣道与四沙门果与涅槃。此是出世间解脱。

如何是有漏解脱?是四静虑与四无色等至。此是有漏解脱。

41 如何是无漏解脱?是四圣道与四沙门果与涅槃。此是无漏解脱。

一一 如何是爱染解脱?是色所系解脱。此是爱染解脱。

如何是非爱染解脱?是四圣道与四沙门果、涅槃。此是超非爱染非爱染解脱。

如何是愿解脱?是四静虑与四无色等至。此是愿解脱。

如何是无愿解脱?是四圣道与四沙门果与涅槃。此是无愿解脱。

如何是愿止灭解脱?或初静虑之获得或有异熟……乃至……或非想非非想处定

  之获得或有异熟。此是愿止灭解脱。

如何是有系解脱?是四静虑与四无色等至。此是有系解脱。

如何是离系解脱?是四圣道与四沙门果与涅槃。此是离系解脱。

如何是一性解脱?是四圣道与四沙门果与涅槃。此是一性解脱。

如何是异性解脱?是四静虑与四无色等至。此是异性解脱。

一二 如何是想解脱?

一想之解脱是十想之解脱,十想之解脱应是一想之解脱,依事之力依差别故。

「足可」者,如何而然耶?

42 无常观智由常想解脱故是想解脱。苦观智由乐想解脱故是想解脱。无我观智由

  我想解脱故是想解脱。厌恶观智由欢喜想解脱故是想解脱。离贪观智由贪想解脱故

  是想解脱。灭尽观智由集想解脱故是想解脱。定弃观智由执取想解脱故是想解脱。

  无因相观智由因相想解脱故是想解脱。无愿观智由愿想解脱故是想解脱。空性观智

  由现贪想解脱故是想解脱。

如是一想之解脱是十想之解脱,十想之解脱应是一想之解脱,依事之力依差别

  故。

于色之无常观智由常想解脱故是想解脱……乃至……于色之空性观由现贪想解

  脱故是想解脱……乃至……于受……乃至……于想〔……乃至……〕于诸行〔……

  乃至……〕于识〔……乃至……〕于眼……乃至……于老死之无常观智……乃至……

大品第五 解脱论 三一七

  --------------------------------------------------------------------------

小部经典十八 三一八

  于老死之空性观智由现贪想解脱故是想解脱。

如是一想之解脱是十想之解脱,十想之解脱应是一想之解脱,依事之力依差别

  故。

如是是想解脱。

一三 如何是智解脱?

一智之解脱是十智之解脱,十智之解脱应是一智之解脱,依事之力依差别故。

「足可」者,如何而然?

无常观如实智由常迷妄、无智解脱故是智解脱。苦观如实智由乐迷妄、无智解

  脱故是智解脱。无我观如实智由我迷妄、无智解脱故是智解脱。厌恶观如实智由欢

43 喜迷妄、无智解脱故是智解脱。离贪观如实智由贪迷妄、无智解脱故是智解脱。灭

  尽观如实智由集迷妄、无智解脱故是智解脱。定弃观如实智由执取迷妄、无智解脱

  故是智解脱。无因相观如实智由因相迷妄、无智解脱故是智解脱。空性观如实智由

  现贪迷妄、无智解脱故是智解脱。

如是一智之解脱是十智之解脱,十智之解脱应是一智之解脱,依事之力依差别

  故。

于色无常观如实智由常迷妄、无智解脱故是智解脱……乃至……于色空性观如

  实智由现贪迷妄、无智解脱故是智解脱……乃至……于受……乃至……于想〔……

  乃至……〕于诸行〔……乃至……〕于识〔……乃至……〕于眼〔……乃至……〕

  于老死无常观……乃至……于老死空性观如实智由现贪迷妄、无智解脱故是智解

  脱。

如是一智之解脱是十智之解脱,十之智解脱应是一智之解脱,依事之力依差别

  故。

如是是智解脱。

一四 如何是得清凉解脱耶?

一得清凉之解脱是十得清凉之解脱,十得清凉之解脱应是一得清凉之解脱,依

  事之力依差别故。

「足可」者,如何而然?

无常观无上得清凉智由常烦热、热苦、忧恼解脱故是得清凉解脱。苦观无上得

大品第五 解脱论 三一九

  --------------------------------------------------------------------------

小部经典十八 三二○

  清凉智由乐烦恼热、热苦、忧恼解脱故是得清凉解脱。无我观无上得清凉智由我烦

  热、热苦、忧恼解脱故是得清凉解脱。厌恶观无上得清凉智由欢喜烦热、热苦、忧

44 恼解脱故是得清凉解脱。离贪观无上得清凉智由贪烦热、热苦、忧恼解脱故是得清

  凉解脱。灭尽观无上得清凉智由集烦热、热苦、忧恼解脱故是得清凉解脱。定弃观

  无上得清凉智由执取烦热、热苦、忧恼解脱故是得清凉解脱。无因相观无上得清凉

  智由因相烦热、热苦、忧恼解脱故是得清凉解脱。无愿观无上得清凉智由愿烦热、

  热苦、忧恼解脱故是得清凉解脱。空性观无上得清凉智由现贪烦热、热苦、忧恼解

  脱故是得清凉解脱。

如是一得清凉之解脱,是十得清凉之解脱,十得清凉之解脱应是一得清凉之解

  脱,依事之力依差别故。

于色无常观无上得清凉智由常烦热、热苦、忧恼解脱故是得清凉解脱……乃至

  ……于受……乃至……于老死无常观……乃至……于老死空性观无上得清凉智由常

  烦热、热苦、忧恼解脱故是得清凉解脱。

如是一得清凉之解脱是十得清凉之解脱,十得清凉之解脱应是一得清凉之解

  脱,依事之力依差别故。

如是是得清凉解脱。

一五 如何是静虑解脱?

出离炽然2故是静虑。以烧尽欲欲故是静虑。依炽然解脱故是静虑解脱。依烧

  尽解脱故是静虑解脱。炽然者是诸法,是烧尽散灭诸烦恼。知炽然3所与烧尽故是

  静虑解脱。

45 无瞋炽然故是静虑。烧尽瞋故是静虑。依炽然而解脱故是静虑。依烧尽解脱故

  是静虑解脱。炽然者是诸法,是烧尽散灭诸烦恼。知炽然与所烧尽是静虑解脱。

光明想炽然故是静虑。烧尽惛眠故是静虑。无散乱炽然故是静虑。烧尽悼举故

  是静虑。法决定炽然故是静虑。烧尽疑故是静虑。智炽然故是静虑。烧尽无明故是

  静虑。胜喜炽然故是静虑。烧尽不欣善故是静虑。初静虑炽然故是静虑。烧尽〔五〕

  盖故是静虑……乃至……阿罗汉道炽然故是静虑。烧尽一切烦恼故是静虑。依炽然

  解脱故是静虑解脱。依烧尽解脱故是静虑解脱。炽然者是诸法,是烧尽散灭诸烦恼。

  知炽然者与所烧尽故是静虑解脱。

大品第五 解脱论 三二一

  --------------------------------------------------------------------------

小部经典十八 三二二

如是是静虑解脱。

一六 如何是不取即心解脱?

一不取即心之解脱是十不取即心之解脱,十不取即心之解脱,即是一不取即心

  之解脱,依事之力依差别故。

「足可」者,如何而然?

无常观智由常之取解脱故不取即心解脱。苦观智由乐之取解脱故不取即心解

  脱。无我观智由我之取解脱故不取即心解脱。厌恶观智由欢喜之取解脱故不取即心

  解脱。离贪观智由贪之取解脱故不取即心解脱。灭尽观智由集之取解脱故不取即心

  解脱。定弃观智由执取之取解脱故不取即心解脱。无因相观智由因相之取解脱故不

46 取即心解脱。无愿观智由愿之取解脱故不取即心解脱。空性观智由现贪之取解脱故

  不取即心解脱。

如是一不取即心之解脱是十不取即心之解脱,十不取即心之解脱应是一不取即

  心之解脱,依事之力依差别故。

于色无常观智由常之取解脱故不取即心解脱……乃至……于受……乃至……于

  老死无常观智……乃至……于空性观智由现贪之取解脱故不取即心解脱。

如是一不取即心之解脱是十不取即心之解脱,十不取即心之解脱应是一不取即

  心之解脱。依事之力依差别故。

一七 无常观智由几何之取解脱?苦观智由几何之取解脱?无我观智由几何之取解

  脱?厌恶观智……乃至……离贪观智……乃至……灭尽观智〔……乃至……〕定弃

  观智〔……乃至……〕无因相观智〔……乃至……〕无愿观智〔……乃至……〕空

  性观智由几何之取解脱?

无常观智是由三取解脱。苦观智是由一取解脱。无我观智是由三取解脱。厌恶

  观智是由一取解脱。离贪观智是由一取解脱。灭尽观智是由四取解脱。定弃观智是

  由四取解脱。无因相观智是由三取解脱。无愿观智是由一取解脱。空性观智是由三

  取解脱。

一八 无常观智如何是由三取解脱?是见取、戒禁取、我论取。无常观智如是由三

  取解脱。

47 苦观智如何由一取解脱?是欲取。苦观智由此之一取解脱。

大品第五 解脱论 三二三

  --------------------------------------------------------------------------

小部经典十八 三二四

无我观智如何由三取解脱?是见取、戒禁取、我论取。无我观智由如是之三取

  解脱。

厌恶观智如何由一取解脱?是欲取。厌恶观智如是由一取解脱。

离贪观智如何由一取解脱?是欲取。离贪观智如是由一取解脱。

灭尽观智如何由四取解脱?是欲取、见取、戒禁取、我论取。灭尽观智如是由

四取解脱。

定弃观智如何由四取解脱?是欲取、见取、戒禁取、我论取。定弃观智如是由

四取解脱。

无因相观智如何由三取解脱?是见取、戒禁取、我论取。无因相观智如是由三

  取解脱。

无愿观智如何由一取解脱?是欲取。无愿观智由此之一取解脱。

空性观智如何由三取解脱?是见取、戒禁取、我论取。空性观智如是由三取解

  脱。

无常观智、无我观智、无因相观智、空性观智之四智由三取解脱。〔即〕是见取、

  戒禁取、我论取。

苦观智、厌恶观智、离贪观智、无愿观智之四智由一取解脱。〔即〕是欲取。

48 灭尽观智、定弃观智之二智由四取解脱,〔即〕是欲取、见取、戒禁取、我论取。

如是是不取即心解脱。

  注1 如是云云,此一句底本缺如。

  2 以「炽然」jhayati及「烧尽」jhapeti说明静虑(jhana)之语。于巴利语中虽然皆与静虑

jhayati通用,在梵语「烧」是ksa应知其是附会。

   3 「炽然云云」原文jhate ca jhape ca janati 之意义不明,于诸本异同甚多。

第二诵品

一九 复次此三解脱门是资世间之出离。由限界周围观见一切诸行而于无因相界心

  跃进,于一切诸行为赞励意而于无愿界心跃进,由他观见一切诸法而于空性界心跃

大品第五 解脱论 三二五

  --------------------------------------------------------------------------

小部经典十八 三二六

  进。此之三解脱门是资世间之出离。

二○ 由无常作意如何而近住诸行?由苦作意如何而近住诸行?由无我作意如何而

  近住诸行?

由无常作意由灭尽而近住诸行。由苦作意由怖畏而近住诸行。由无我作意由空

  而近住诸行。

如由无常作意者,于心以何为多?如由苦作意者,于心以何为多?如由无我作

  意者,于心以何为多?

49 由无常作意者,于心多为胜解。由苦作意者,于心多为轻安,由无我作意者,

  于心为多明。

由无常作意而多胜解者,获得何种之根?由苦作意而多轻安者,获得何种之根?

  由无我作意而多明者,获得何种之根?

由无常作意而多胜解者,获得信根。由苦作意而多轻安者,获得定根。由无我

  作意而多明者,获得慧根。

二一 由无常作意而多胜解者,是何根之增上?于修习几何之根是同类、俱生缘、

  互缘、依缘、相应缘而为一味?依何之义而修习?谁为修习?

由苦作意而多轻安者,是何根之增上?于修习几何之根是同类,俱生缘、互缘、

  依缘、相应缘而为一味?依何之义而修习?谁为修习?

由无我作意而多明者,是何根之增上?于修习几何之根是同类、俱生缘、互缘、

  依缘、相应缘而为一味?依何之义而修习?谁为修习?

由无常作意而多胜解者,是信根增上。于修习四根是同类、俱生缘、互缘、依

  缘、相应缘而成一味。依一味之义而修习。正行者修习,于邪行者根无修习。

50 由苦作意如多轻安,是定根增上。于修习四根是同类、俱生缘、互缘、依缘、

  相应缘而为一味。依一味之义而修习,正行者修习,于邪行者根无修习。

由无我作意而多明者,是慧根增上。于修习四根是同类、俱生缘、互缘、依缘、

  相应缘而为一味。依一味之义而修习。正行者修习,于邪行者根无修习。

二二 由无常作意而多胜解者,是何根之增上?于修习几何之根是同类、俱生缘、

  互缘、依缘、相应缘而为一味?于通达时,是何根之增上?于通达几何之根是同类、

  俱生缘、互缘、依缘、相应缘而为一味?依何之义而修习?依何之义而通达?

大品第五 解脱论 三二七

  --------------------------------------------------------------------------

小部经典十八 三二八

由苦作意而多轻安者,是何根之增上?于修习几何之根是同类、俱生缘、互缘、

  依缘、相应缘而为一味?于通达时,是何根之增上?于通达几何之根是同类、俱生

  缘、互缘、依缘、相应缘而为一味?依何之义而修习?依何之义而通达?

由无我作意而多明者,是何根之增上?于修习几何之根是同类、俱生缘、互缘、

  依缘、相应缘而为一味?于通达时,是何根之增上?于通达几何之根是同类、俱生

  缘、互缘、依缘、相应禄而为一味?依何之义而修习?依何之义而通达?

51 由无常作意而多胜解者,是信根增上。于修习四根是同类、俱生缘、互缘、依

  缘、相应缘。于通达时,是慧根增上。于通达四根是同类、俱生缘、互缘、依缘、

  相应缘而为一味。依一味之义而修习。依见之义而通达。如是而修习,修习而通达。

由苦作意而多轻安者,是定根增上。于修习四根是同类、俱生缘、互缘、依缘、

  相应缘。于通达时,是慧根增上。于通达四根是同类、俱生缘、互缘、依缘、相应

  缘而为一味。依一味之义而修习。依见之义而通达。如是而修习,修习而通达。

由无我作意而多明者,是慧根增上。于修习四根是同类、俱生缘、互缘、依缘、

  相应缘。于通达时,是慧根增上。于通达四根是同类、俱生缘、互缘、依缘、相应

  缘而为一味。依一味之义而修习。依见之义而通达。如是通达而修习,修习而通达。

二三 由无常作意者,何根是甚大?依何根之甚大而信解1?

由苦作意者,何根是甚大?依何根之甚大而身证?

由无我作意者,何根是甚大?依何根之甚大而见至?

52 由无常作意者,信根甚大。依信根之甚大而信解。

由苦作意者,定根甚大。依定根之甚大而身证。

由无我作意者,慧根甚大。依慧根之甚大而见至。

二四 信而令胜解是信解。依已触而现证是身证。依已见而至是见至。信而胜解是

  信解也。于前触智触,于后现证灭尽、涅槃是身证。了知令触接、现证、识、见、

  知「诸行是苦,灭尽是乐」为见至。此之信解人、身证人、见至人之三种人信解而身

  证,且应见至,依事之力依差别故。

「足可」者,如何而然?

如由无常作意者,信根甚大,依信根之甚大而信解。由苦作意者,信根甚大,

  依信根之甚大而信解。由无我作意者,信根甚大,依信根之甚大而信解。如是而此

大品第五 解脱论 三二九

  --------------------------------------------------------------------------

小部经典十八 三三○

三种人依信根之力而信解。由苦作意者,定根甚大,依定根之甚大而身证。由无我

  作意者,定根甚大,依定根之甚大而身证。由无常作意者,定根甚大,依定根之甚

  大而身证。

如是而此三种人依定根之力而身证。

53 由无我作意者,慧根甚大,依慧根之甚大而见至。由无常作意者,慧根甚大,

  依慧根之甚而见至。由苦作意者,慧根甚大,依慧根之甚大而见至。

如是而此三种人依慧根之力而见至。此之信解人、身证人、见至人之三种人信

  解而身证,且应为见至,依事之力依差别故。

有此信解人、身证人、见至人之三种人,信解人、身证人与见至人应为各异。

「足可」者,如何而然?

由无常作意者,信根甚大,依信根之甚大而信解。由苦作意定根甚大,依定根

  甚大而身证。由无我作意者,慧根甚大,依慧根之甚大而见至。

此信解人、身证人、见至人之三种人,信解而身证,且应为见至,依事之力依

  差别故。而信解人、身证人亦应为名异。

二五 由无常作意者,信根甚大,依信根之甚大而获得预流道。故名为随信行者。

四根是同类、俱生缘、互缘、依缘、相应缘。依信根之力有四根之修习。凡依信根

  之力获得预流道者,悉皆是此随信行者。

由无常作意者,信根甚大,依信根之甚大而现证预流果。故名为信解者。四根

  是同类、俱生缘、互缘、依缘、相应缘。依信根之力已修习、善修习四根。凡依信

54 根之力而获得预流果者,悉皆是此随信行者。

由无常作意者,信根甚大,依信根之甚大而获得一来道……乃至……现证一来

  果〔……乃至……〕获得不还道〔……乃至……〕现证不还果〔……乃至……〕获

  得阿罗汉道〔……乃至……〕现证阿罗汉果。故名为信解者。四根是同类……乃至

  ……相应缘。依信根之力已修习、善修习四根。凡依信根之力而现证阿罗汉性者,

  悉皆是此信解者。

二六 由苦作意者,定根甚大,依定根之甚大而获得预流道。故名为身证者。四根

  是同类、俱生缘、互缘、依缘、相应缘。依信根之力有四根之修习。凡依定根之力

  获得预流道者,悉皆是此身证者。

大品第五 解脱论 三三一

  --------------------------------------------------------------------------

小部经典十八 三三二

由苦作意者,定根甚大,依定根之甚大而现证预流果……乃至……获得一来道

  〔……乃至……〕现证一来果〔……乃至……〕获得不还道〔……乃至……〕现证

  不还果〔……乃至……〕获得阿罗汉道〔……乃至……〕现证阿罗汉果。故名为身

  证者。四根是同类……乃至……相应缘。依定根之力已修习、善修习四根。凡依定

  根之力现证阿罗汉性者,悉皆是此身证者。

二七 由无我作意者,慧根甚大,依慧根之甚大而获得预流道。故名为随法行者。

四根是同类、俱生缘、互缘、依缘、相应缘。依慧根之力有四根之修习。凡依慧根

55 之力而获得预流道者,悉皆是此随法行者。

由无我作意者,慧根甚大,依慧根之甚大而现证预流果。故名为见至者。四根

  是同类、俱生缘、互缘、依缘、相应缘。依慧根之力已修习、善修习四根。凡依慧

  根之力而现证预流果者,悉皆是此见至者。

依无我作意者,慧根甚大,依慧根之甚大而获得一来道……乃至……现证一来

  果〔……乃至……〕获得不还道〔……乃至……〕现证不还果〔……乃至……〕获

  阿罗汉道〔……乃至……〕现证阿罗汉果。故名为见至者。四根是同类……乃至……

  相应缘。依慧根之力已修习、善修习四根。凡依慧根之力而现证阿罗汉性者,悉皆

  是此见至者。

二八 凡已修习出离或现修习,或将修习者,已证得,或现证得,或将证得者,已

  得,或现得,或将得者,已获得,或现获得,或将获得者,已通达,或现通达,或

  将通达者,已现证,或现现证,或将现证者,已触接,或现触接,或将触接者,已

  得自在,或现得,或将得者,已得究竟,或现得,或将得者,已得无畏,或现得,

  或将得者,悉皆依此信根之力而信解、依定根之力而身证、依慧根之力而见至。

二九 凡已修习无瞋……乃至……光明想〔……乃至……〕无散乱〔……乃至……〕

  法决定〔……乃至……〕智〔……乃至……〕胜喜〔……乃至……〕初静虑〔……

  乃至……〕第二静虑〔……乃至……〕第三静虑〔……乃至……〕第四静虑〔……

  乃至……〕虚空无边处定(……乃至……)识无边处定〔……乃至……〕无所有处

56 定〔……乃至……〕非想非非想处定〔……乃至……〕无常观〔……乃至……〕苦

  观〔……乃至……〕无我观〔……乃至……〕厌恶观〔……乃至……〕离贪观〔……

  乃至……〕灭尽观〔……乃至……〕定弃观〔……乃至……〕尽观〔……乃至……〕

大品第五 解脱论 三三三

  --------------------------------------------------------------------------

小部经典十八 三三四

  衰观〔……乃至……〕变坏观〔……乃至……〕无因相观〔……乃至……〕无愿观

  〔……乃至……〕增上慧法正观〔……乃至……〕如实智见〔……乃至……〕过患

  观〔……乃至……〕简择观〔……乃至……〕退转观〔……乃至……〕预流道〔……

  乃至……〕一来道〔……乃至……〕不还道〔……乃至……〕阿罗汉道〔……乃至

  ……〕四念处〔……乃至……〕四正勤〔……乃至……〕四神足〔……乃至……〕

五根(……乃至……)五力〔……乃至……〕七觉支〔……乃至……〕八支圣道〔……

  乃至……〕已修习八解脱,或现修习,或将修习者,已证得,或现证得,或将证得

  者,已得,或现得,或将得者,已获得,或现获得,或将获得者,已通达,或现通

  达,或将通达者,已现证,或现现证,或将现证者,已触接,或现触接,或将触接

  者,已得自在,或现得,或将得者,已得究竟,或现得,或将得者,已得无畏,或

  现得,或将得者,悉皆依此信根之力而信解、依定根之力而身证、依慧根之力而见

  至。

三○ 凡已得四无碍解,或现得,或将得者……乃至……悉皆依此信根之力而信解、

  依定根之力而身证、依慧根之力而见至。

凡已通达三明,或现通达,或将通达者……乃至……悉皆依此信根之力而信解、

  依定根之力而身证、依慧根之力而见至。

凡已学三学,或现学,或将学者,已现证,或现现证,或将现证者……乃至……

  悉皆依此信根之力而信解、依定根之力而身证、依慧根之力而见至。

57 凡遍知苦,断集,现证灭,修习道者,悉皆依此信根之力而信解、依定根之力

  而身证、依慧根之力而见至。

三一 依几何之行相有〔圣〕谛之通达?依几何之行相通达〔圣〕谛?

依四行相〔圣〕谛通达。依四行相通达〔圣〕谛。

遍智通达苦谛而通达。断通达集谛而通达。现证通达灭谛而通达。修习通达道

  谛而通达。

如是依四行相有〔圣〕谛之通达。如是依四行相通达〔圣〕谛者,依信根之力

  而信解,依定根之力而身证,依慧根之力而见至。

依几何之行相有〔圣〕谛之通达?依几何之行相通达〔圣〕谛?

依九行相有〔圣〕谛之通达。依九行相通达圣谛。

大品第五 解脱论 三三五

  --------------------------------------------------------------------------

小部经典十八 三三六

遍智通达苦谛而通达。断通达集谛而通达。现证通达灭谛而通达。修习通达道

  谛而通达。即有一切诸法之通智、通达,有一切诸行之遍智、通达,有一切不善之

  断通达,有四道之修习通达,有灭尽之现证通达。

如是依九行相有〔圣〕谛通达。如是依九行相通达〔圣〕谛,依信根之力而信

  解、依定根之力而身证,依慧根之力而见至。

  注1 信解(Saddhadhimutta)于底本亦作saddhavi。暹逻本并依M.46,15改正。

第三诵品

58 三二 由无常作意如何而近住诸行?由苦作意如何而近住诸行?由无我作意如何而

  近住诸行?

由无常作意由灭尽近住诸行。由苦作意而由怖畏近住诸行。由无我作意而由空

  性近住诸行。

由无常作意者,于心以何多为?由苦作意者,于心以何多为?由无我作意者,

  于心以何多为?

由无常作意者,于心以胜解而多为。由苦作意者,于心以轻安而多为。由无我

  作意者,于心以明而多为。

由无常作意而多胜解者,获得何种之解脱?由苦作意而多轻安者,获得何种之

  解脱?由无我作意而多明者,获得何种之解脱?

由无常作意而多胜解者,获得无因相解脱。由苦作意而多轻安者,获得无愿解

  脱。由无我作意而多明者,获得空性解脱。

三三 由无常作意而多胜解者,是何种之解脱增上?于修习几何之解脱是同类、俱

  生缘、互缘、依缘、相应缘而为一味。依何之义而修习?谁为修习?

由苦作意而多轻安者,是何种之解脱增上?于修习几何之解脱是同类、俱生缘、

  互缘、依缘、相应缘而为一味?依何之义而修习?谁为修习?

59 由无我作意而多明者,是何种之解脱增上?于修习几何之解脱是同类、俱生缘、

  互缘、依缘、相应缘而为一味?依何之义而修习?谁为修习?

大品第五 解脱论 三三七

  --------------------------------------------------------------------------

小部经典十八 三三八

由无常作意而多胜解者,是无因相解脱增上。于修习二解脱是同类、俱生缘、

  互缘、依缘、相应缘而为一味。依一味之义而修习。正行者修习,于邪行者无解脱

  之修习。

由苦作意而多轻安者,是无愿解脱增上。于修习二解脱是同类、俱生缘、互缘、

  依缘、相应缘而为一味。依一味之义而修习。正行者修习,于邪行者无解脱之修习。

由无我作意而多明者,是空性解脱增上。于修习二解脱是同类、俱生缘、互缘、

  依缘、相应缘而为一味。依一味之义而修习。正行者修习,于邪行者无解脱之修习。

三四 由无常作意而多胜解者,是何种解脱之增上?于修习几何之解脱是同类、俱

  生缘、互缘、依缘、相应缘而为一味?于通达时何种解脱之增上。于通达几何之解

  脱是同类、〔俱生缘、互缘、依缘、相应缘〕而为一味?依何之义而修习?依何之义

  而为通达?

由苦作意而多轻安者,是何种解脱之增上?于修习几何之解脱是同类,俱生缘、

  互缘、依缘、相应缘而为一味。于通达时何种解脱之增上?于通达几何之解脱是同

  类、俱生缘、互缘、依缘、相应缘而为一味?依何之义而修习?依何之义而通达?

60 由无我作意而多明者,是何种解脱之增上?于修习几何之解脱是同类、俱生缘、

  互缘、依缘、相应缘而为一味?于通达时何种解脱之增上?于通达几何之解脱是同

  类、〔俱生缘、互缘、依缘、相应缘〕而为一味?依何之义而修习?依何之义而通达?

由无常作意而多胜解者,是无因相解脱增上。于修习二解脱是同类、俱生缘、

  互缘、依缘、相应缘而为一味。于通达时乃无因相解脱增上。于通达二解脱是同类、

  〔俱生缘、互缘、依缘、相应缘〕而为一味。依一味之义而修习。依见之义而通达。

  如是通达而修习,修习而通达。

由苦作意而多轻安者,是无愿解脱增上。于修习二解脱是同类、俱生缘、互缘、

  依缘、相应缘而为一味。于通达时乃无愿解脱增上。于通达二解脱是同类、〔俱生缘、

  互缘、依缘、相应缘〕而为一味。依一味之义而修习。依见之义而通达。如是通达

  而修习,修习而通达。

由无我作意而多明者,是空性解脱增上。于修习二解脱是同类、俱生缘、互缘、

  依缘、相应缘而为一味。于通达时乃空性解脱增上。于通达二解脱是同类、〔俱生缘、

  互缘、依缘、相应缘〕而为一味。依一味之义而修习。依见之义而通达。如是通达

大品第五 解脱论 三三九

  --------------------------------------------------------------------------

小部经典十八 三四○

  而修习,修习而通达。

三五 由无常作意者,是何种之解脱甚大?依何种之解脱甚大而信解?

61 由苦作意者,乃何种之解脱甚大?依何种之解脱甚大而身证?

由无我作意者,乃何种之解脱甚大?依何种之解脱甚大而见至?

由无常作意者,乃无因相解脱甚大。依无因相解脱之甚大而信解。

由苦作意者,乃无愿解脱甚大。依无愿解脱甚大而身证。

由无我作意者,乃空性解脱甚大。依空性解脱之甚大而见至。

三六 信而胜解是信解。依已触而现证是身证。依已见而至是见至。信而胜解是信

  解。于前触智触,于后现证灭尽、涅槃是身证。了知令触接现证、识、见、知「诸行

  是苦,灭尽是乐」乃为见至。

凡已修习出离,或现修习,或将修习者……乃至……悉皆此依无因相解脱之力

  而信解、依无愿解脱之力而身证、依空性解脱之力而见至。

凡已修习无瞋……乃至……光明想〔……乃至……〕无散乱……乃至……凡遍

  知苦,断集,现证灭,修习道者,悉皆依无因相解脱之力而信解、依无愿解脱之力

  而身证、依空性解脱之力而见至。

三七 依几何之行相有〔圣〕谛之通达?依几何之行相而通达〔圣〕谛?

依四行相有〔圣〕谛之通达。依四行相而通达〔圣〕谛。

62 遍智通达苦谛而通达。通达集谛而通达。现证通达灭谛而通达。修习通达道谛

  而通达。

如是依四行相有〔圣〕谛之通达。如是依四行相而通达〔圣〕谛,依无因相解

  脱之力而信解,依无愿解脱之力而身证,依空性解脱之力而见至。

依几何之行相有〔圣〕谛之通达。依几何之行相而通达圣谛。

依九行相有〔圣〕谛之通达。依九行相而通达圣谛。

遍智通达苦谛而通达。断通达集谛而通达。……乃至……有灭尽现证之通达。

如是依九行相有〔圣〕谛之通达。如是依九行相而通达〔圣〕谛者,依无因相

  解脱之力而信解,依无愿解脱之力而身证,依空性解脱之力而见至。

三八 由无常作意而如实知见如何之法?如何而为正见?如何随行此而由无常善见

一切诸行?于何处断疑惑?

大品第五 解脱论 三四一

  --------------------------------------------------------------------------

小部经典十八 三四二

由苦作意而如实知见如何之法?如何而正见?如何随行此而由苦善见一切诸

  行。于何处断疑惑?

由无我作意而如实知见如何之法?如何而正见?如何随行此而由无我善见一切

  诸行?于何处断疑惑?

由无常作意而如实知见因相。于此之故名为正见。如是随行此而由无常善见一

  切诸行。于此处断疑惑。

63 由苦作意而如实知见流转。于此之故名为正见。如是随行此而由苦善见一切诸

  行。于此处断疑惑。

由无我作意而如实知见因相与流转。于此之故名为正见。如是随行此而由无我

  善见一切诸行。于此处断疑惑。

如实智、正见与断惑之〔三〕法是异义而异文?或同义而唯文异?如实智、正

  见与断惑之〔三〕法同义而唯文异。

三九 由无常作意而何者近住于怖畏?由苦作意而何者近住于怖畏?由无我作意而

  何者近住于怖畏?

由无常作意而因相近住于怖畏。由苦作意而流转近住于怖畏。由无我作意而因

  相、流转近住于怖畏。

怖畏近住之慧、过患之智与厌恶之〔三〕法是异义而异文?或同义而唯文异?

  怖畏近住之慧、过患之智与厌恶之〔三〕法是同义而唯文异。

无我观、空性观之〔二〕法是异义而异文?或同义而唯文异?无我观、空性观

  之〔二〕法是同义而唯文异。

四○ 由无常作意如何简择而智生?由苦作意如何简择而智生。由无我作意如何简

  择而智生?

64 由无常作意简择因相而智生。由苦作意简择流转而智生。由无我作意简择因相、

  流转而智生。

欲解脱、简择观与行舍之〔三〕法是异义而异文?或同义而唯文异?欲解脱、

  简择观、行舍之〔三〕法是同义而唯文异。

由无常作意由何处心出离,于何处心跃进?

由苦作意由何处心出离,于何处心跃进?

大品第五 解脱论 三四三

  --------------------------------------------------------------------------

小部经典十八 三四四

由无我作意由何处心出离,于何处心跃进?

由无常作意由因相心出离,于无因相心跃进。

由苦作意由流转心出离,于不转心跃进。

由无我作意由因相、流转心出离,于无因相、不转之灭尽涅槃界心跃进。

外出离退转之慧、种姓地法之〔二〕法是异义而异文?或同义而唯文异?外出

  离退转之慧、种姓地法之〔二〕法是同义而唯文异。

由无常作意依何解脱而解脱?由苦作意依何解脱而解脱?由无我作意依何解脱

  而解脱。

由无常作意依无因相解脱而解脱。由苦作意依无愿解脱而解脱。由无我作意依

  空性解脱而解脱。

65 俱出离退转之慧、道智之〔二〕法是异义而异文?或同义而唯文异?俱出离退

  转之慧、道智之〔二〕法是同义而唯文异。

四一 依几何之行相而三解脱有于异剎那,依几何之行相而三解脱有于同剎那?

依四行相而三解脱有于异剎那。依七行相而三解脱有于同剎那。

如何依四行相而三解脱有于异剎那?依增上之义、摄持之义、引发之义、出离

  之义。

如何而依增上之义而三解脱有于异剎那?

由无常作意者,乃无因相解脱增上。由苦作意者,乃无愿解脱增上。如由无我

  作意者,乃空性解脱增上。

如是而依增上之义三解脱有于异剎那。

如何而依摄持之义三解脱有于异剎那?

由无常作意者,乃依无因相解脱之力摄持心。由苦作意者,乃依无愿解脱之力

  摄持心。由无我作意者,乃依空性解脱之力摄持心。

如是而依摄持之义三解脱有于异剎那。

由无常作意者,乃依无因相解脱之力引发心。由苦作意者,乃依无愿解脱之力

  引发心。由我作意者,乃依空性解脱之力引发心。

如是而依引发之义三解脱有于异剎那。

如何而依出离之义三解脱有于异剎那?

大品第五 解脱论 三四五

  --------------------------------------------------------------------------

小部经典十八 三四六

66 由无常作意者,乃依无因相解脱之力出离到达灭尽、涅槃。由苦作意者,乃依

  无愿解脱之力出离到达灭尽、涅槃。由无我作意者,乃依空性解脱之力出离到达灭

  尽、涅槃。

如是而依出离之义三解脱有于异剎那。

如是依四行相三解脱有于异剎那。

四二 依如何七行相三解脱有于同剎那?依总摄之义、证得之义、获得之义、通达

  之义、现证之义、触接之义、现观之义。

如何而总摄之义、证得之义、获得之义、通达之义、现证之义、触接之义、现

  观之义三解脱有于同剎那?

由无常作意者,乃由因相解脱故无因相解脱。若解脱即无愿故是无愿解脱。若

  无愿即空故是空性解脱。若空即因相乃是无因相故是无因相解脱。

如是而依总摄之义、证得之义、获得之义、通达之义、现证之义、触接之义、

  现观之义三解脱有于同剎那。

由苦作意者,乃由愿解脱故是无愿解脱。若无愿即空故是空性解脱。若空即因

  相是无因相故是无因相解脱。因相如成无因相,即无愿故是无愿解脱。

如是而依总摄之义、证得之义、获得之义、通达之义、现证之义、触接之义、

  现观之义三解脱有于同剎那。

67 由无我作意者,乃由现贪解脱故是空性解脱。空者即因相成无因相故是无因相

  解脱。因相若成无因相,即无愿故是无愿解脱。如无愿即空故是空性解脱。

如是而依总摄之义、证得之义、获得之义、通达之义、现证之义、触接之义、

  现观之义三解脱有于同剎那。

如是依七行相三解脱有于同剎那。

四三 有解脱,有门,有解脱门,有达解脱,有顺解脱,有解脱退转,有解脱修习,

  有解脱止灭。

如何解脱?是空性解脱,无因相解脱,无愿解脱。

如何是空性解脱?

无常观智由常现贪解脱故是空性解脱,苦观智由乐现贪解脱故是空性解脱,无

  我观智由我现贪解脱故是空性解脱,厌恶观智由欢喜现贪解脱故是空性解脱,离贪

大品第五 解脱论 三四七

  --------------------------------------------------------------------------

小部经典十八 三四八

  观智由贪欲现贪解脱故是空性解脱,灭尽观智由集现贪解脱故是空性解脱。定弃观

  智由执取现贪解脱故是空性解脱,无因相观智由因相现贪解脱故是空性观智,无愿

  观智由愿现贪解脱故是空性解脱,空性观智由一切现贪解脱故是空性观智。

于色无常观智由常现贪解脱故是空性解脱。……乃至……于色空性观智由一切

  现贪解脱故是空性解脱。于受……乃至……于想〔……乃至……〕于诸行〔……乃

  至……〕于识〔……乃至……〕于眼〔……乃至……〕于老死无常观智由常现贪解

  脱故是空性解脱……〔乃至〕……于老死空性观智由一切现贪解脱故是空性解脱。

68 如是是空性解脱。

四四 如何是无因相解脱?

无常观智由常因相解脱故是无因相解脱。苦观智由乐因相解脱故是无因相解

  脱。无我观智由我因相解脱故是无因相解脱。厌恶观智由欢喜因相解脱故是无因相

  解脱。离贪观智由贪欲因相解脱故是无因相解脱。灭尽观智由集因相解脱故是无因

  相解脱。定弃观智由执取因相解脱故是无因相解脱。无因相观智由一切因相解脱故

  是无因相解脱。无愿观智由愿因相解脱故是无因相解脱。空性观智由现贪因相解脱

  故是无因相解脱。

于色无常观智由常因相解脱故是无因相解脱……乃至……于色无因相观智由一

  切因相解脱故是无因相解脱。于色无愿观智由愿因相解脱故是无因相解脱。于色空

  性观智由现贪因相解脱故是无因相解脱。于受……乃至……于想〔……乃至……〕

  于诸行〔……乃至……〕于识〔……乃至……〕于眼……乃至……于老死无常观智

  由常因相解脱故是无因相解脱……乃至……于老死无因相观智由一切因相解脱故是

  无因相解脱。于老死无愿观智由愿因相解脱故是无因相解脱。于老死空性观智由现

  贪因相解脱故是无因相解脱。

如是是无因相解脱。

四五 如何是无愿解脱?

69 无常观智由常愿解脱故是无愿解脱。苦观智由乐愿解脱故是无愿解脱。无我观

  智由我愿解脱故是无愿解脱。厌恶观智由欢喜愿解脱故是无愿解脱。离贪观智由贪

  欲愿解脱故是无愿解脱。灭尽观智由集愿解脱故是无愿解脱。定弃观智由执取愿解

  脱故是无愿解脱。无因相观智由因相愿1解脱故是无愿解脱。无愿观智由一切愿解

大品第五 解脱论 三四九

  --------------------------------------------------------------------------

小部经典十八 三五○

  脱故是无愿解脱。空性观智由现贪愿解脱故是无愿解脱。

于色无常观智由常愿解脱故是无愿解脱……乃至……于色无因相观智由因相愿

  解脱故是无愿解脱。于色无愿观智由一切愿解脱故是无愿解脱。于色空性观智由现

  贪愿解脱故是无愿解脱。于受……乃至……于想〔……乃至……〕于诸行〔……乃

  至……〕于识〔……乃至……〕于眼……乃至……于老死无常观智由常愿解脱故是

  无愿解脱……乃至……于老死无因相观智由因相愿解脱故是无愿解脱。于老死无愿

  观智由一切愿解脱故是无愿解脱。于老死空性观智由现贪愿解脱故是无愿解脱。

如是2是无愿解脱。

如以上是解脱。

四六 如何是门?凡于此处生而无呵责,是善觉分之诸法,此是门。

如何是解脱门?如是诸法所缘之灭尽、涅槃。此是解脱门。

如何是违解脱?三不善根是违解脱。三恶行是违解脱。而一切之不善法是违解

  脱。此是违解脱。

70 如何是顺解脱?三善根是顺解脱。三善行是顺解脱。而一切之善法是顺解脱。

  此为顺解脱。

四七 如何是解脱退转?是想退转、思退转、心退转、智退转、解脱退转、谛退转。

想而退转是想退转。思而退转是思退转。了知而退转是心退转。作智而退转是

  智退转。最舍退转是解脱退转。依如义而退转是谛退转。

凡有想退转者即有思退转,有思退转者即有想退转。有想退转、思退转者即有

  、心退转,如有心退转者即有想退转、思退转。有想退转、思退转、心退转者即有智

  退转,有智退转者即有想退转、思退转、心退转。有想退转、思退转、心退转、智

  退转者即有解脱退转,有解脱退转者即有想退转、思退转、心退转、智退转。有想

  退转、思退转、心退转、智退转、解脱退转者,即有谛退转。如有谛退转者即有想

  退转、思退转、心退转、智退转、解脱退转。

如是是解脱退转。

四八 如何是解脱修习?初静虑之习、修习、多作,第二静虑之习、修习、多作,

  第三静虑之习、修习、多作,第四静虑之习、修习、多作,虚空无边处定之习、修

  习、多作,识无边处定之习……乃至……无所有处定之习……乃至……非想非非想

大品第五 解脱论 三五一

  --------------------------------------------------------------------------

小部经典十八 三五二

  处定之习、修习、多作,预流道之习、修习、多作,一来道之习……乃至……不还

71 道之习……乃至……阿罗汉道之习、修习、多作。此是解脱修习。

如何是解脱止灭?初静虑之获得或异熟,第二静虑之获得或异熟,第三静虑之

  获得或异熟,第四静虑之获得或异熟,虚空无边处定之……乃至……识无边处定之

  ……乃至……无所有处定之……乃至……非想非非想处定之获得或异熟,预流道之

  预流果,一来道之一来果,不还道之不还果,阿罗汉道之阿罗汉果。此是解脱止灭。

  注1 愿之一语在底本缺如。依暹逻本补正。

  2 「如是云云」之一行中,在底本缺少前者,在暹逻本缺少后者。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