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第十一 安稳住品 一百一 五 集 第十一 安稳住品 一五一 ----------------------------------------------------------------------- 增支部经典三 一五二 一 “诸比丘!此等五法,能与有学无畏。何等为五? 二 诸比丘!世间有比丘,有信、具戒、多闻、精进、有慧。诸比丘!于不信之人 有畏,而于信者无畏,此法能与有学无畏。诸比丘!于无戒之人有畏,而于具戒者 无畏,此法能与有学无畏。诸比丘!于少闻之人有畏,而于多闻者无畏,此法能与 有学无畏。诸比丘!于懈怠之人有畏,而于精进者无畏,此法能与有学无畏。诸比 丘!于无慧之人有畏,而于具慧者无畏,此法能与有学无畏。 诸比丘!此等五法,能与有学无畏。” 128 一百二 一 “诸比丘!成就五法之比丘,纵然是不动法者,亦是怪异、奇讶者或恶比丘。何 等为五? 二 诸比丘!世间有比丘,或亲近于娼妇、或亲近于寡妇、或亲近于年迈之处女、 或亲近于半择迦、或亲近于比丘尼。 诸比丘!成就此等五法之比丘,纵然是不动法者,亦为怪异、奇讶者或恶比丘。” 一百三 一 “诸比丘!成就五支之大贼,侵入家宅,为掠夺、劫掠全家,或埋伏路边而为剽 盗。何等为五? 二 诸比丘!世间有大贼,恃险难、恃渊丛、恃有力者、贿赂、独行;又,诸比丘! 云何而大贼恃险难耶? 三 诸比丘!世间有大贼,或恃难涉之河、或恃高山险崌。诸比丘!如是之大贼恃 险难。又,诸比丘!云何而大贼恃渊丛耶? 四 诸比丘!世间有大贼,或恃草丛、或恃森林、或恃峻坡、或恃大密林。诸比丘! 如是之大贼恃渊丛。又,诸比丘!云何而大贼恃有力者耶? 五 诸比丘!世间有大贼,或恃王、或恃辅相,彼谓:‘若有人,对我发疑问,是 129 等之王或辅相者,当隐护而语。’若有人,真对彼发疑问,此等王或辅相者,为彼 隐护而语。诸比丘!如是之大贼恃有力者。又,云何而大贼舍财耶? 六 诸比丘!世间有大贼,有富贵、大财,有大受用物。彼谓:‘若有人,对我发 疑问,则以此中之财宝而欢迎。’若有人,对彼发疑问,则以其中之财宝而欢迎。 诸比丘!如是之大贼贿赂。又,诸比丘!云何而大贼独行耶? 五 集 第十一 安稳住品 一五三 ----------------------------------------------------------------------- 增支部经典三 一五四 七 诸比丘!世间有大贼,单独而夺财物,何故尔耶?‘[思:]我秘密之处当勿显 露。’诸比丘!如是之大贼独行。 诸比丘!成就此等五支之大贼,侵入家宅,为掠夺、劫掠全家,或埋伏路边而 为剽盗。 八 诸比丘!正如是,成就五法之恶比丘,负伤、损毁自己、有罪、呵毁于智者、 又多生非福。何等为五? 九 诸比丘!世间有恶比丘,恃险难、恃渊丛、恃有力者、贿赂、独行。又,诸比 丘!云何恶比丘恃险难耶? 一0 诸比丘!世间有恶比丘,成就险难之身业、成就险难之语业、成就险难之意 业。诸比丘!如是之恶比丘恃险难。又,诸比丘!云何恶比丘恃渊丛耶? 130 一一 诸比丘!世间有恶比丘,是邪见者,成就边执见。诸比丘!如是之恶比丘恃 渊丛。又,云何恶比丘恃有力者耶? 一二 诸比丘!世间有恶比丘,或恃王,或恃辅相,彼谓:‘若有人,对我发疑问, 此等王成辅相者,当隐护而语。’若有人,对彼发疑问,此等之王或辆相者,为彼 隐护而语。诸比丘!如是恶比丘恃有力者。又,诸比丘!云何而恶比丘贿赂耶? 一三 诸比丘!世间有恶比丘,得衣、食、床座、治病药及资具,彼谓:‘若有人, 对我发疑问,当以此中之利而欢迎。’若有人,对彼发疑问,以其中之利而欢迎。 诸比丘!如是恶比丘贿赂。又,诸比丘!云何而恶比丘独行耶? 一四 诸比丘!世间恶比丘,单独而住边陬地方,彼于彼处,入富家而得利。诸比 丘!如是比丘独行。 诸比丘!成就如是五法之恶比丘,负伤、损毁自己、有罪、诃毁于智者、又多 生非福。” 一百四 一 “诸比丘!成就五法之比丘,是沙门中无苦之沙门。何等为五? 二 诸比丘!世间有比丘,有乞时唯受用多衣服,不乞则少。有乞时唯受用多之食 物,不乞则少。有乞时唯受用多之床座,不乞则少。有乞时唯受用多之治病药与资 131 具,不乞则少。复有,[与彼]俱住之同梵行者,皆对彼现行多可意之身业,非可意 者少;现行多可意之语业,非可意者少;现行多可意之意业,非可意者少;献可意 五 集 第十一 安稳住品 一五五 ----------------------------------------------------------------------- 增支部经典三 一五六 之供物,非可意者少。复有,诸所受者,或热所等起、或痰所等起、或风所等起、 或[此等之三]和合者、或由季节之转变而生、或自险难之袭来而生、或急激之侵 入者、或由业之异熟而生者,对彼屡屡不生,少病。乐住四静虑,增上心之现法乐 欲则得,得而不艰难、得而不梗涩。诸漏已尽故,无漏之心解脱、已于现法慧解脱 而自了知、作证、具足而住。 诸比丘!成就此等五法之比丘,是沙门中无苦之沙门。 三 诸比丘!正说者,即可如是说:彼[即]沙门中无苦之沙门。诸比丘!正说者, 即可说我即沙门中无苦之沙门。诸比丘!我有乞时唯受用多之衣服,不乞则少。有 乞时唯受用多之食物,不乞则少。有乞时唯受用多之床座,不乞则少。有乞时唯受 用多之治病药与资具,不乞则少。复有,[与我]俱住之诸比丘,皆对我现行多可意 之身业,非可意者少;现行多可意之语业,非可意者少;现行多可意之意业,非可 意者少;献可意之供物,非可意者少。复有,诸所受者,或热所等起、或痰所等起、 或风所等起、或[此等之三]和合者、或季节之转变、或由险难袭来而生、或急激 132 侵入、或由业异熟而生者,对我屡屡不生,少病。乐住四静虑,增上心之现法乐欲 则得,得而不艰难、得而不梗涩。诸漏已尽之故……乃至……作证、具足而住。 诸比丘!正说者,即可如是说:彼[即]沙门中无苦之沙门。诸比丘!正说者, 即可说我即沙门中无苦之沙门。” 一百五 一 “诸比丘!此等之五者,是安稳住。何等为五? 二 诸比丘!世间比丘有慈所起之身业,以现前及不现前之方式现前于同梵行者。 有慈所起之语业……有慈所起之意业,以现前及不现前之方式现前于同梵行者。诸 戒之不破、不穿、不杂、不秽、清净、智者所赞、无所取,能生三摩地,于如是之 戒以现前及不现前之方式,与同梵行者同住。诸见其为圣者、能出离者、至尽其苦, 于如是之见以现前及不现前之方式,与同梵行者同住。 诸比丘!此等之五者,是安稳住。” 一百六 一 尔时,世尊在憍赏弥之瞿私多园。时,具寿阿难诣世尊之处。至已,问讯世尊, 坐于一面。坐于一面之具寿阿难白世尊言: 五 集 第十一 安稳住品 一五七 ----------------------------------------------------------------------- 增支部经典三 一五八 “大德!比丘僧伽,若齐具几何而住,则可安稳住耶?” 133 “阿难!有比丘,自戒圆满,随他增上戒而不毁嗤。阿难!比丘僧伽,若齐具此 而住,则可安稳住。” “大德!复次,有其余异门,比丘僧伽若住者,可安稳住耶?” “阿难!可有。”世尊曰: “阿难!有比丘自戒圆满,随他增上戒而不毁嗤,自观察而不观察于他。阿难! 比丘僧伽,若齐具此而住,则可安稳住。” “大德!复次,有其余异门,比丘僧伽若住者,可安稳住耶?” “阿难!可有。”世尊曰: “阿难!有比丘自戒圆满,随他增上戒而不毁嗤,又,自观察而不观察于他,又 不知且不怅其不知。阿难!比丘僧伽若齐具此而住者,则可安稳住。” “大德!复次,若有其余异门,比丘僧伽若住者,可安稳住耶?” “阿难!可有。”世尊曰: “阿难!有比丘自戒圆满,随他增上戒而不毁嗤,又自观察而不观察于他,又不 知且不怅其不知。乐住于四静虑,增上心之现法如乐欲则得,得而不艰难、得而不 梗涩。阿难!比丘僧伽若齐具此而住者,则可安稳住。” “大德!复次,若有其余异门,比丘僧伽若住者,可安稳住耶?” “阿难!可有。”世尊曰: 134 “阿难!有比丘自戒圆满,随他增上戒而不毁嗤,又自观察而不观察于他,又不 知且不怅其不知。乐住于四静虑,增上心之现法如乐欲则得,得而不艰难、得而不 梗涩。诸漏已尽之故,无漏之心解脱、慧解脱,已于现法而自了知、作证、具足而 住。阿难!比丘僧伽若齐此而住者,则可安稳住。 又,阿难!我说:‘除此之安稳住而余者、上者,无有是处。’” 一百七 一 “诸比丘!成就五法之比丘,是应请、极应请、应施、应合掌,是世之无上福田。 何等为五? 二 诸比丘!世间有比丘,戒圆满、定圆满、慧圆满、解脱圆满、解脱智见圆满。 诸比丘!成就此等五法之比丘,是应请、极应请、应施、应合掌,是世间之无 五 集 第十一 安稳住品 一五九 ----------------------------------------------------------------------- 增支部经典三 一六0 上福田。” 一百八 一 “诸比丘!成就五法之比丘,是应请……乃至……世间之无上福田。何等为五? 二 诸比丘!世间有比丘!成就无学之戒蕴、成就无学之定蕴、成就无学之慧蕴、 成就无学之解脱蕴、成就无学之解脱智见蕴。 诸比丘!成就此等五法之比丘,是应请……乃至……世间之无上福田。” 135 一百九 一 “诸比丘!成就五法之比丘,[无碍而]行四方。何等为五? 二 诸比丘!世间有比丘,具戒,守护波罗提木叉律仪而住,圆满轨则与所行,见 怖于微尘量之罪,受学于学处。多闻而受持所闻,积集所闻,如以诸初善、中善、 后善之法而说有义、有文、纯一、圆满、清净之梵行,彼者多闻受持如是之法,于 语熟练,于意随观,于具善通达。衣服、饮食、床座、治病药及资具者,随得而满 足。乐住于四静虑,增上心之现法如乐欲则得,得而不艰难、得而不梗涩。诸漏己 尽之故,无漏之心解脱、已于现法慧解脱而自了知、作证、具足而住。 诸比丘!成就此等五法之比丘者,[无碍而]行四方。” 一百十 一 “诸比丘!成就五法之比丘,学习树林、草丛、高原、边陬之坐卧而满足。何等 为五? 二 诸比丘!世间有比丘,具戒……乃至……受学学处。多闻而……乃至……以见 善通达。发精进而住……乃至……有力。勇猛坚固,负荷善法而不舍。乐住于四静 136 虑,增上心之现法如乐欲则得,得而不艰难、得而不梗涩。诸漏已尽之故,无漏之 心解脱,已于现法慧解脱而自了知、作证、具足而住。 诸比丘!成就此等五法之比丘,学习树林、草丛、高原、边陬之坐卧而满足。” 摄句: 畏、怪、贼、无苦、第五安稳与 阿难、戒、无学、行四方与空闲 五 集 第十一 安稳住品 一六一 五 集(续)2 增支部经典三 一六二 一百十一 一 “诸比丘!成就五法而亲近于诸家之比丘,是诸家之非可爱、非可意、非可尊重、 非可崇敬。何等为五? 二 与不相交、不信赖者[追求相交、信赖],无理而多干涉,出入于利害相反之 [家],私语,又多求。 诸比丘!成就此等五法而亲近于诸家之比丘,是诸家之非可爱、非可意、非可 尊重、非可崇敬。 三 诸比丘!成就五法而亲近于诸家之比丘,是诸家之可爱、可意、可尊重、可崇 敬。何等为五? 四 与不相交、不信赖者[不追求相交、信赖],不无理多干涉,不出入于利害相反 1之[家],不私语,又不多强求。 137 诸比丘!成就此等五法而亲近于诸家之比丘,是诸家之可爱、可意、可尊重、 可崇敬。” 注1 vyattupasevi者,即参酌许多异本之语形,且亦依据暹罗本注,而采作vyatthupasevi之 形式。 一百十二 一 “诸比丘!成就五法之随后沙门,不可用。何等为五? 二 或行太远、或行太近,不受颁[己之]钵,不遮止可堕犯之语,[以己之语]中 断对谈人之语,无慧、迟钝、哑羊等是。 诸比丘!成就此等五法之随后沙门,不可用。 三 诸比丘!成就五法之随后沙门,可用。何等为五? 四 不行太远或太近,受颁[己之]钵,遮止可堕犯之语,不[以己之语]中断对 谈人之语,有慧、不钝、非哑羊等是。 诸比丘!成就此等五法之随后比丘,可用。” 五 集 第十二 阿那伽频头品 一六三 ----------------------------------------------------------------------- 增支部经典三 一六四 一百十三 一 “诸比丘!成就五法之比丘,不堪具足正定而住。何等为五? 二 诸比丘!世间有比丘,不堪于色、不堪于声、不堪于香、不堪于味、不堪于所 触。 诸比丘!成就此等五法之比丘,不堪具足正定而住。 三 诸比丘!成就五法之比丘,堪于具足正定而住。何等为五? 138 四 诸比丘!世间有比丘,堪于色、堪于声、堪于香、堪于味、堪于所触。 诸比丘!成就此等五法之比丘,堪于具足正定而住。” 一百十四 一 尔时,世尊在摩揭陀[国]之阿那伽频头。时,具寿阿难诣世尊之处。至已, 问讯世尊,坐于一面。世尊告坐于一面之具寿阿难而言: “阿难!新出家未久,今有由此法律中而来之比丘众。阿难!汝等可劝导彼等诸 比丘,令入安住于五法中。何等为五? 二 ‘诸子!汝等且来,具戒、守护波罗提木叉律仪而安住,圆满轨则与所行,见 怖于微尘量之罪,受学于学处!’如是可劝导令入安住于波罗提木叉律仪。 三 ‘诸子!汝等且来,防护诸根门,念[根门之]护,念常委1,等护其意,成 就护念之心而住。’如是可劝导令入安住于根律仪。 四 ‘诸子!汝等且来,少言,限制所言。’如是可劝导令入安住于所言之限制。 五 ‘诸子!汝等且来,处于林中,学习树林、草丛、高原、边陬之坐卧。’如是 可劝导令入安住于身远离。 六 ‘诸子!汝等且来,为正见者,成就正见。’如是可劝导令入安住于正见。 139 阿难!新出家未久,今有由此法律中而来之比丘众。阿难!汝等可劝导彼等诸 比丘,而令入安住于五法中。” 注1 nipakkasatino者于注释之暹罗本亦作为nipakasatino,今采通常所用之语形作nipa- kasatino“常委”者,即恒常委细之事。 五 集 第十二 阿那伽频头品 一六五 ----------------------------------------------------------------------- 增支部经典三 一六六 一百十五 一 “诸比丘!成就五法之比丘尼,如相随附置则堕于地狱。何等为五? 二 悭吝住居、悭吝家[之供给]、悭吝[其他]所得、悭吝称赞[他德]、悭吝于 法。 诸比丘!成就此等五法之比丘尼,如相随附置则堕于地狱。 三 诸比丘!成就五法之比丘尼,如相随附置则生于天国。何等为五? 四 不悭吝住居、不悭吝家[之供给]、不悭吝[其他]所得、不悭吝称赞[他德]、 不悭吝于法。 诸比丘!成就此等五法之比丘尼,如相随附置则生于天国。” 一百十六 一 “诸比丘!成就五法之比丘尼,如相随附置则堕于地狱。何等为五? 二 不查证,不细究而称赞不可称赞者。不查证,不细究而毁嗤应称赞者。不查证, 不细究而表示信任不可信任之处。不查证,不细究而表示不信任可信任之处。令唐 捐于信施之物。 诸比丘!成就此等五法之比丘尼,如相随附置则堕于地狱。 三 诸比丘!成就五法之比丘尼,如相随附置则生于天国。何等为五? 四 查证、细究而不称赞于不应称赞者。查证、细究而称赞于应称赞者。查证、细 140 究而表示不信任于不应信任处。查证、细究而表示信任于应信任处。不令唐捐于信 施之物。 诸比丘!成就此等五法之比丘尼,如相随附置则生于天国。” 一百十七 一 “诸比丘!成就五法之比丘尼,如相随附置则堕于地狱。何等为五? 二 不查证、不细究而称赞于不应称赞者。不查证、不细究而毁嗤于应称赞者。又, 有嫉妒。又,有悭贪。令唐捐于信施之物。 诸比丘!成就此等五法之比丘尼,如相随附置则堕于地狱。 三 诸比丘!成就五法之比丘尼,如相随附置则生于天国。何等为五? 四 查证、细究而不称赞于不应称赞者。查证、细究而称赞于应称赞者。又,无嫉 妒。又,无悭贪。不令唐捐于信施之物。 五 集 第十二 阿那伽频头品 一六七 ----------------------------------------------------------------------- 增支部经典三 一六八 诸比丘!成就此等五法之比丘尼,如相随附置则生于天国。” 一百十八 一 “诸比丘!成就五法之比丘尼,如相随附置则堕于地狱。何等为五? 二 不查证、不细究而称赞于不应称赞者。不查证、不细究而毁嗤于应称赞者。又, 是邪见者。又,是邪思惟者。令唐捐于信施之物。 诸比丘!成就此等五法之比丘尼,如相随附置则堕于地狱。 141 三 诸比丘!成就五法之比丘尼,如相随附置则生于天国。何等为五? 四 查证、细究而不称赞于不应称赞者。查证、细究而称赞于应称赞者。又,是正 见者。又,是正思惟者。不令唐捐于信施之物。 诸比丘!成就此等五法之比丘尼,如相随附置则生于天国。” 一百十九 一 “诸比丘!成就五法之比丘尼,如相随附置则堕于地狱。何等为五? 二 不查证、不细究而称赞于不应称赞者。不查证、不细究而毁嗤于应称赞者。又, 是邪语者。又,是邪业者。令唐捐于信施之物。 诸比丘!成就此等五法之比丘尼,如相随附置则堕于地狱。 三 诸比丘!成就五法之比丘尼,如相随附置则生于天国。何等为五? 四 查证、细究而不称赞于不应称赞者。查证、细究而称赞于应称赞者。又,是正 语者。又,是正业者。不令唐捐于信施之物。 诸比丘!成就此等五法之比丘尼,如相随附置则生于天国。” 一百二十 一 “诸比丘!成就五法之比丘尼,如相随附置则堕于地狱。何等为五? 二 不查证、不细究而称赞于不应称赞者。不查证、不细究而毁嗤于应称赞者。又, 是邪精进者。又,是邪念者。令唐捐于信施之物。 142 诸比丘!成就此等五法之比丘尼,如相随附置则堕于地狱。 三 诸比丘!成就五法之比丘尼,如相随附置则生于天国。何等为五? 四 查证、细究而不称赞于不应称赞者。查证、细究而称赞于应称赞者。又,是正 精进者。又,是正念者。不令唐捐于信施之物。 诸比丘!成就此等五法之比丘尼,如相随附置则生于天国。” 五 集 第十二 阿那伽频头品 一六九 ----------------------------------------------------------------------- 增支部经典三 一七0 摄句: 亲近诸家、随后沙门、定、阿那伽频头 悭吝、称赞、嫉妒、见思、语业、精进 一百二十一 一 尔时,世尊在毗舍离大林中之重阁讲堂。时,世尊于日后时分,自宴坐起而往 病室。世尊见随一比丘弱病。见已,坐于所设之座。坐已,世尊告诸比丘曰: “诸比丘!纵然是如何之弱病者,不离于五法时,则彼可期待如次诸事,谓:不 久而诸漏已尽故,无漏之心解脱已、于现法慧解脱而自了知、作证、具足而住。何 等为五? 143 二 诸比丘!世间有比丘,循身观不净而住,于食有违逆想,于一切世界有不乐想, 见一切行之无常,又于彼内心有死想,而善安立。 诸比丘!纵然是如何之弱病者,不离于五法时,则彼可期待如次诸事,谓:不 久而诸漏已尽故……乃至……作证、具足而住。” 一百二十二 一 “诸比丘!纵然是如何之比丘或比丘尼,修如是等五法或所作五法时,则彼可期 待二果之随一果。即于现法已知,或若有余取,是为不还性。何等为五? 二 诸比丘!世间有比丘,其内心依诸法生灭之慧,而念善安住,循身观不净而住, 于食有违逆想,于一切世界有不乐想,见一切行之无常。 诸比丘!纵然是如何之比丘或比丘尼,修如是等五法或多作此等五法时,则彼 可期待二果之随一果。即于现法已知,或若有余取,是为不还性。” 一百二十三1 一 “诸比丘!成就五法之病人,为难看护。何等为五? 二 作不适当之事。不知适当物之量。不服用药。欲治愈,于看病人不如实以告病 状:若病增进则如此增进,若减退则如此减退,若停止则如此停止。不能忍受所发 生身苦受之列、猛、非悦、非可意、夺命性。 五 集 第十三 病品 一七一 ----------------------------------------------------------------------- 增支部经典三 一七二 144 诸比丘!成就此等五法之病人,为难看护。 三 诸比丘!成就五法之病人,为易看护。何等为五? 四 作适当之事。如适当物之量。服用药。欲治愈,于看病人如实以告病状:若病 增进则如此增进,若减退则如此减退,若停止则如此停止。能忍受所发生身苦受之 烈、猛、非悦、非可意、夺命性。 诸比丘!成就此等五法之病人,为易看护。” 注1 参照增一阿含,三二(大正二、六八0c)。 一百二十四1 一 “诸比丘!成就五法之看病人,不足以看护病人。何等为五? 二 无调和药剂之能力。不知适、不适之物,进不适当之物,退适当之物。为利得 而侍候病人,无有慈心。厌嫌弃除大便、或小便、或吐泻物、或痰。有机会时,不 能以法语示现、劝导、赞励、庆喜病人。 诸比丘!成就此等五法之看病人,不足以看护病人。 三 诸比丘!成就五法之看病人,足以看护病人。何等为五? 四 堪能调和药剂。知适应、不适应之物,不进不适当之物,不退适当之物。有慈 心而看护病人,非为利得。不厌嫌弃除大便、或小便、或吐泻物、或痰。有机会时 堪能以法语示现、劝导、赞励、庆喜病人。 145 诸比丘!成就此等五法之看病人,足以看护病人。” 注1 增一阿含三二(大正藏二、六八0b)。 一百二十五 一 “诸比丘!此等之五法,是损于寿。何等为五? 二 作不适当之事。不知适当物之量。食未熟之食物。非时游行。又,非梵行。 诸比丘!此等之五法,是损于寿。 三 诸比丘!此等之五法,是益于寿。何等为五? 五 集 第十三 病品 一七三 ----------------------------------------------------------------------- 增支部经典三 一七四 四 作适当之事。如适当物之量。食已熟之食物。应时之游行。又,行梵行。 诸比丘!此等之五法,是益于寿。” 一百二十六 一 “诸比丘!此等之五法,是损于寿。何等为五? 二 作不适当之事。不知适当物之量。食已熟之食物。破戒。又,是恶友。 诸比丘!此等之五法,是损于寿。 三 诸比丘!此等之五法,是益于寿。何等为五? 四 作适当之事。知适当物之量。食已熟之食物。具戒。又,是善友。 诸比丘!此等之五法,是益于寿。” 一百二十七 一 “诸比丘!成就五法之比丘,不适宜出离僧伽而住。何等为五? 二 诸比丘!世间有比丘,不满足所具有之衣,不满足所具有之食,不满足所具有 之床座,不满足所具有之治病药与资具,又多思惟于欲而住。 诸比丘!成就此等五法之比丘,不适宜出离僧伽而住。 三 诸比丘!成就五法之比丘,适宜出离僧伽而住。何等为五? 146 四 诸比丘!世间有比丘,满足所具有之衣,满足所具有之食,满足所具有之床座, 满足所具有之治病药与资具,又多思惟离欲而住。 诸比丘!成就此等五法之比丘,适宜出离僧伽而住。” 一百二十八 一 “诸比丘!此等之五者,是沙门之苦。何等为五? 二 诸比丘!世间有比丘,不满足所具有之衣,不满足所具有之食,不满足所具有 之床座,不满足所具有之治病药与资具,又不欣行梵行。 诸比丘!此等五者,是沙门之苦。 三 诸比丘!此等之五者,是沙门之乐。何等为五? 四 诸比丘!世间有比丘,满足所具有之衣,满足所具有之食,满足所具有之床座, 满足所具有之治病药与资具,又欣行梵行。 诸比丘!此等五者,是沙门之乐。” 一百二十九 五 集 第十二 病品 一七五 ----------------------------------------------------------------------- 增支部经典三 一七六 一 “诸比丘!此等五者,趣恶趣、堕地狱、烂熟而不可治疗。何等为五? 二 杀母、杀父、杀阿罗汉、以恶心出如来身血、破僧伽。 诸比丘!此等五者,趣恶趣、堕地狱、烂熟而不可治疗。” 147 一百三十1 一 “诸比丘!此等是五丧失。何等为五? 二 亲族之丧失,或由财产之丧失,疾病而丧失,戒之丧失,见之丧失等是。诸比 丘!有情或由亲族之丧失,或由财产之丧失,或由疾病而丧失,身坏死后,不生于 无福处、恶趣、险难、地狱。诸比丘!有情或依戒之丧失、或依见之丧失,身坏死 后,生于无福处、恶趣、险难、地狱。 诸比丘!此等是五丧失。 三 诸比丘!此等是五圆足。何等为五? 四 亲族之圆足、财产之圆足、无病之圆足、戒之圆足、见之圆定是。诸比丘!有 情者或依亲族之圆足,或依财产之圆足,或依无病之圆足,身坏死后,不生于善趣、 天界。诸比丘!有情或依戒之圆足,或依见之圆足,身坏死后,生于善趣、天界。 诸比丘!此等是五圆足。” 注1 参照D.33 Sangiti-S.2.I.XI,XII(南传藏八、等诵经第二诵品一之二) 摄句: 病、念住、二看护、二寿 住于外、苦、烂熟、圆足 一百三十一 148 一 “诸比丘!成就五支之转轮王,唯依法而转轮,其轮纵使以任何怨敌之手,亦不 能退转。何等为五? 二 诸比丘!世间有转轮王,知义利、知法、知量、知时、知众。 五 集 第十四 王品 一七七 ----------------------------------------------------------------------- 增支部经典三 一七八 诸比丘!成就此等五支之转轮王,唯依法而转轮。其轮纵使以任何怨敌之手, 亦不能退转。 三 诸比丘!正如是,具足五法之如来、应供、正等觉者,唯依法而转无上法轮, 其轮即使沙门、或婆罗门、或天、或魔、或梵天、或世间之任何人,亦不能退转。 何等为五? 四 诸比丘!世间有如来、应供、正等觉者,知义利、知法、知量、知时、知众。 诸比丘!成就此等五法之如来、应供、正等觉者,唯依法而转无上法轮,其轮 即使沙门、或婆罗门、或天、或魔、或梵天、或世间之任何人,亦不能退转。” 一百三十二 一 “诸比丘!成就五支之转轮王之长子,于父所转之轮,唯依法而随转。其轮即使 任何怨敌之手,亦不能退转。何等为五? 二 诸比丘!世间有转轮王之长子,知义利、知法、知量、知时、知众。 诸比丘!成就此等五支之转轮王之长子,于父所转之轮,唯依法而随转,其轮 即使任何怨敌之手,亦不能退转。 149 三 诸比丘!正如是,成就五法之舍利弗,于如来所转之无上法轮,健全正确随转。 其轮即使沙门、或婆罗门、或天、或魔、或梵天、或世中之任何人,亦不能退转。 何等为五? 四 诸比丘!世间有舍利弗,知义利、知法、知量、知时、知众。 诸比丘!成就此等五法之舍利弗,于如来所转之无上法轮,完全正确随转。其 轮即使沙门、或婆罗门、或天、或魔、或梵天、或世中任何人,亦不能退转。” 一百三十三 一 “诸比丘!凡为正法王之转轮王,不转不相应于王之轮。” 作如是教示时,有随一之比丘,白世尊言:“大德!为正法王之转轮王,其王是 谁耶?”“比丘!是法。”世尊言: 二 “比丘!世间有正法王之转轮王,唯依法、恭敬法、尊重法、崇敬法,以法为幢、 以法为旗、以法为主,于民众之间正作保护、防御、庇护。 三 复次,比丘!正法王之转轮王,唯依法、恭敬法,尊重法、崇敬法,以法为幢、 以法为旗、以法为主,于随行之刹帝利中、军众中、婆罗门长者中,在市与地方之 五 集 第十四 王品 一七九 ----------------------------------------------------------------------- 增支部经典三 一八0 民众中、沙门、婆罗门中、鸟兽中,正作保护、防御、庇护。 150 比丘!彼之正法王之转轮王,唯依法、恭敬法,尊重法、崇敬法,以法为幢、 以法为旗、以法为主,于民众之间,作正保护、防御、庇护已,于随行之刹帝利中、 军众中、婆罗门长者中,在市与地方之民众中、沙门、婆罗门中、鸟兽中,作正保 护、防御、庇护已,唯依法而转轮。其轮即使以任何怨敌之手,亦不能使之退转。 正如是,比丘!正法王之如来、应供、正等觉者,唯依法、恭敬法,尊重法、崇敬 法,以法为幢、以法为旗、以法为主,于比丘众中作正保护、防御、庇护而曰:应 如是学习身业,不应如是学习身业;应如是学习语业,不应如是学习语业;应如是 学习意业,不应如是学习意业;应如是学习活命,不应如是学习活命;应如是造访 村邑,不应如是造访村邑。 四 复次,比丘!正法王之如来、应供、正等觉者,唯依法、恭敬法,尊重法、崇 敬法,以法为幢、以法为旗、以法为主,于比丘中、比丘尼中、优婆塞中、优婆夷 中,作正保护、防御、庇护而曰:应如是学习身业,不应如是学习身业;应如是学 习语业,不应如是学习语业;应如是学习意业,不应如是学习意业;应如是学习活 命,不应如是学习活命;应如是造访村邑,不应如是造访村邑。 151 比丘!正法王之如来、应供、正等觉者,唯依法、恭敬法,尊重法、崇敬法, 以法为幢、以法为旗、以法为主,于比丘众中,作正保护、防御、庇护已;于比丘 尼众中,作正保护、防御、庇护已;于优婆塞众中,作正保护、防御、庇护已;于 优婆夷众中,作正保护、防御、庇护已,唯依法而转无上法轮。其轮即使沙门、或 婆罗门、或天、或魔、或梵天、或世间任何人,亦不能退转。” 一百三十四 一 “诸比丘!成就五支之刹帝利灌顶王,无论住于何方,皆唯住于自己之领域内。 何等为五? 二 诸比丘!世间有刹帝利灌顶王,母与父两者皆生而正直,乃至七世之父祖亦托 胎清净,不能责难,以种姓之论,不能非难。有富而大财,有大受用,库藏盈溢。 复次,成就有力、柔顺而善服命令之四支军。复次,彼指导者又伶俐、聪明、机智, 能思惟过去、未来、现在之义利。此等四法者,使彼之称誉成熟,彼为增加此称誉 而成就五法。无论住于何方,亦唯住于自己之领域内,何故然耶?诸比丘!得胜者, 五 集 第十四 王品 一八一 ----------------------------------------------------------------------- 增支部经典三 一八三 致有如是。正如是,诸比丘!成就五法之比丘,即使住于何方,皆能心解脱而住。 何等为五? 三 诸比丘!世间有比丘,具戒、守护波罗提木叉律仪而住,圆满轨则与所行,见 152 怖于微尘量之罪,受学于学处,恰如刹帝利灌顶王之种姓圆满。多闻而受持所闻, 积集所闻,如以诸般之初善、中善、后善之法而说明有义、有文、纯一、圆满、清 净之梵行,彼多闻受持如是之法,于语熟练,于意随观,于见极为通达。恰如刹帝 利灌顶王者有富而大财,有大受用,库藏盈溢。为断不善法,为圆足善法,启发精 进而住,努力坚固勇猛,负荷善法而不舍,恰如具足刹帝利灌顶王之力。成圣,决 择,正趣苦尽,成就通达生灭之慧,恰如具足刹帝利灌顶之指导者。此等之四法者, 令成就彼之解脱。彼成就增加此解脱之五法,即使住于何方,亦能心解脱而住,何 故然耶?诸比丘!心解脱者,致有如是。” 一百三十五 一 “诸比丘!成就五支之刹帝利灌顶王之长子,希求王位。何等为五? 二 诸比丘!世间有刹帝利灌顶王之长子,母与父两者皆生正直,乃至七世之父祖 亦托胎清净,不能责难,以种姓之论,不能非难。美丽而可见,端正庄严,成就最 胜容色。对父母可爱复可意,对于市与地方之人亦可爱、可意。于诸刹帝利灌顶王 153 之工巧处者,或象、或马、或车、或弓、或于刀,令学大成。彼谓:我母与父两者 生正直,乃至七世之父祖亦托胎清净,不能责难,以种姓之论,不能非难,何故我 不可希求王位耶?我美丽而可见,端正庄严,成就最胜之容色,何故我不可希求王 位耶?我对父母可爱复可意,何故我不可希求王位耶?我对市与地方之人亦可爱复 可意,何故我不可希求王位耶?我于诸刹帝利灌顶王之工巧处者,或象、或马、或 车、或弓、或于刀令学大成,何故我不可希求王位耶? 诸比丘!成就此等五支之刹帝利灌顶王之长子,希求王位。正如是,诸比丘! 成就五法之比丘,期望诸漏已尽。何等为五? 三 诸比丘!世间有比丘,有信心,彼世尊为应供、正等觉、明行具足、善逝、世 间解、无上士、调御丈夫者、天人师、觉者、世尊。信如来之菩提,少病少恼而能 成就平等消化之火界,不过冷、不过暖,中庸而堪勤行。无谄、无诳,对于[大] 师、或智者、或同梵行者,如实以示自己。启发精进而住,以断不善法,圆足善法, 五 集 第十四 王品 一八三 ----------------------------------------------------------------------- 增支部经典三 一八四 努力而坚固勇猛,负荷善法而不舍。具慧,成圣,能决择,正趣苦尽,成就通达生 灭之慧。彼谓:我有信心,彼世尊者为应供、正等觉……乃至……天人师、觉者、 154 世尊。信如来之菩提,何故我不可期望诸漏已尽耶?我少病、少恼而能成就平等消 化之火界,不过冷、不过暖,中庸而堪勤行,何故我不可期望诸漏已尽耶?我无谄、 无诳,对于[大]师、或智者、或同梵行者,如实以示自己,何故我不可期望诸漏 已尽耶?我启发精进而住,以断不善法,圆足善法,努力而坚固勇猛,负荷善法而 不舍,何故我不可期望诸漏已尽耶?我具慧,成圣,能决择,正趣苦尽,成就通达 生灭之慧,何故我不可期望诸漏已尽耶? 诸比丘!成就此等五法之比丘,期望诸漏已尽。” 一百三十六 一 “诸比丘!成就五支之刹帝利灌顶王之长子,期望副王位。何等为五? 二 诸比丘!世间有刹帝利灌顶王之长子,母与父两者皆生而正直,乃至七世之父 祖托胎清净,不能责难,以种姓之论,不能非难。美丽而可见,端正庄严,成就最 胜容色。对于父母可爱又可意。对于军众亦可爱又可意。伶俐聪明而有机智,能思 惟过去、未来、现在之义利。彼谓:我之母与父两者皆生正直,乃至七世之父祖托 胎清净,不能责难,以种姓之论,不能非难,何故我不可期望副王位耶?我美丽可 155 见,端正庄严,成就最胜之容色,何故我不可期望副王位耶?我对父母可爱又可意, 何故我不可期望副王位耶?我对于军众方可爱又可意,何故我不可期望副王位耶? 我伶俐聪明而机智,能思惟过去、未来、现在之义利,何故我不可期望副王位耶? 诸比丘!成就此等五支刹帝利灌顶王之长子,期望副王位。正如是,诸比丘! 成就五法之比丘,期望诸漏已尽。何等为五? 三 诸比丘!世有比丘,具戒……乃至……以受学学处。多闻……乃至……于见极 为通达。于四念住安住心。发精进而住,以断不善法,圆足善法,努力,坚固勇猛, 负荷善法而不舍。具慧,成圣,能决择,正趣苦尽,通达生灭成就慧。彼谓:我具 戒、守护波罗提木叉律仪而住,圆满轨则与所行,见怖于微尘量之罪,以受学学处, 何故我不可期望诸漏尽耶?我多闻而受持正闻,积集正闻,犹如诸初善、中善、后 善之法,说明有义、有文、纯一、圆满、清净之梵行;我多闻、受持如是之法,于 语熟练,于意随观……乃至……于见极为通达,何故我不可期望诸漏尽耶?我心安 五集 第十四 王品 一八五 ----------------------------------------------------------------------- 增支部经典三 一八六 住于四念住,何故我不可期望诸漏尽耶?我发精进而住,以断不善法,圆足善法, 努力,坚固勇猛,负荷善法而不舍,何故我不可期望诸漏尽耶?我具慧,成圣,能 决择,正趣苦尽,通达生灭成就慧,何故我不可期望诸漏尽耶? 156 诸比丘!成就此等五法之比丘,期望诸漏已尽。” 一百三十七 一 “诸比丘!有此等之五[人],夜少寝多觉。何等为五? 二 诸比丘!女人希望男子,于夜少寝多觉。诸比丘!男子希望女人,于夜少寝多 觉。诸比丘!盗贼希望攫取,于夜少寝多觉。诸比丘!王之侍者勤于王事,于夜少 寝多觉。诸比丘!比丘希望离系,于夜少寝多觉。 诸比丘!如是等之五[人],于夜少寝多觉。” 一百三十八 一 “诸比丘!成就五支之王象,多食食物,广占座位,落粪,有[号码之]筹,是 故只入于王象之数。何等为五? 二 诸比丘!世间有王象,不堪于色、不堪于声、不堪于香、不堪于味、不堪于所 触。 诸比丘!成就此等五支之王象,多食食物,广占座位,落粪,有[号码之]筹, 是故只入于王象之数。诸比丘!正如是,成就五法之比丘,多食食物,广占座位, 蹂躏其座,有[号码之]筹,是故只入于比丘之数。何等为五? 157 三 诸比丘!世间有比丘,不堪于色、不堪于声、不堪于香、不堪于味、不堪于所 触。 诸比丘!成就此等五法之比丘,多食食物,广占座位,落粪,有[号码之]筹, 是故只入于比丘之数。” 一百三十九 一 “诸比丘!成就五支之王象,不适合于王,不堪于王之使用,是故,不入于王股 肱之数。何等为五? 二 诸比丘!世有王象,不堪于色、不堪于声、不堪于香、不堪于味、不堪于所触。 又,诸比丘!云何为王象而不堪于色耶? 三 诸比丘!世间有王象,趣赴战斗,或见象众、或见马众、或见车众、或见步兵 五 集 第十四 王品 一八七 ----------------------------------------------------------------------- 增支部经典三 一八八 众已,恐怖惊惧而不坚持,不能战斗。诸比丘!如是之王象,不堪于色。又,诸比 丘!云何为王象而不堪于声耶? 四 诸比丘!世有王象,趣赴战斗,或闻象声、或闻马声、或闻车声、或闻步兵声, 或闻大鼓、锣、螺贝、罐鼓之音响已,恐怖惊惧而不坚持,不能战斗。诸比丘!如 是之王象不堪于声。又,诸比丘!云何为王象而不堪于香耶? 158 五 诸比丘!世间有王象,趣赴战斗,嗅及诸王贵种战斗象之粪、尿味已,恐怖惊 惧而不坚持,不能战斗。诸比丘!如是之王象不堪于香。又,诸比丘!云何为王象 而不堪于味耶? 六 诸比丘!世有王象,趣赴战斗,或给与等闲一日之水草,或给与等闲二日、三 日、四日、五日之水草,恐怖惊惧而不坚持,不能战斗。诸比丘!如是之王象不堪 于味。又,诸比丘!云何为王象而不堪于所触耶? 七 诸比丘!世间有王象,趣赴战斗,或中飞来之一箭,或中飞来之二、三、四、 五箭,恐怖惊惧而不坚持,不能战斗。诸比丘!如是之王象不堪于所触。 诸比丘!成就此等五支之王象,不适合于王、不堪于王之使用,是故不能入于 王股肱之数。正如是,诸比丘!成就五法之比丘,不为应请、不为极应请、不为应 施、不为应合掌、不为世之无上福田。何等为五? 八 诸比丘!世间有比丘,不堪于色、不堪于声、不堪于香、不堪于味、不堪于所 触。又,诸比丘!云何为比丘而不堪于色耶? 九 诸比丘!世间有比丘,以眼见色已,贪著可贪之色,心不能等持。诸比丘!如 是之比丘不堪于色。又,诸比丘!云何比丘不堪于声耶? 159 一0 诸比丘!世间有比丘,以耳闻声已,贪著可贪之声,心不能等持。诸比丘! 如是之比丘不堪于声。又,诸比丘!云何比丘不堪于香耶? 一一 诸比丘!世间有比丘,以鼻嗅香已,贪著可贪之香,心不能等持。诸比丘! 如是之比丘不堪于香。又,诸比丘!云何比丘不堪于味耶? 一二 诸比丘!世间有比丘,以舌尝味已,贪著可贪之味,心不能等持。诸比丘! 如是之比丘不堪于味。又,诸比丘!云何比丘不堪于所触耶? 一三 诸比丘!世间有比丘,以身触所触已,贪著可贪之所触,心不能等持。诸比 丘!如是之比丘不堪于所触。 五 集 第十四 王品 一八九 ----------------------------------------------------------------------- 增支部经典三 一九0 诸比丘!成就此等五法之比丘,不为应请、不为极应请、不为应施、不为应合 掌、不为世之无上福田。 一四 诸比丘!成就五支之王象,适合于王、堪于王之使用,是故,入于王股肱之 数。何等为五? 一五 诸比丘!世间有王象,堪于色、堪于声、堪于香、堪于味、堪于所触。又, 诸比丘!云何王象堪于色耶? 一六 诸比丘!世间有王象,趣赴战斗,或见象众、或见马众、或见车众、或见步 兵众已,不恐怖不惊惧而坚持,能战斗。诸比丘!如是之王象堪于色。又,诸比丘! 云何王象堪于声耶? 160 一七 诸比丘!世间有王象,趣赴战斗,或闻象声、或闻马声、或闻车声、或闻步 兵声,或闻大鼓、锣、螺贝、罐鼓之音响已,不恐怖、不惊惧而坚持,能战斗。诸 比丘!如是之王象堪于声。又,诸比丘!云何王象堪于香耶? 一八 诸比丘!世间有王象,趣赴战斗,嗅及诸王贵种战斗象之粪、尿味已,不恐 怖不惊惧而坚持,能战斗。诸比丘!如是之王象堪于香。又,诸比丘!云何为王象 而堪于味耶? 一九 诸比丘!世间有王象,趣赴战斗,或给与等闲一日之水草,或给与等闲二日、 三日、四日、五日之水草,不恐怖、不惊惧而坚持,能战斗。诸比丘!如是之王象 堪于味。又,诸比丘!云何王象堪于所触耶? 二0 诸比丘!世间有王象,趣赴战斗,或中飞来之一箭,或中飞来之二、三、四、 五箭,不恐怖、不惊惧而坚持,能战斗。诸比丘!如是之王象堪于所触。 诸比丘!成就此等五支之王象,适合于王,堪于王之使用,是故入于王股肱之 数。正如是,诸比丘!成就五法之比丘,为应请、为极应请、为应施、为应合掌、 世之无上福田。何等为五? 161 二一 诸比丘!世间有比丘,堪于色、堪于声、堪于香、堪于味、堪于所触。又, 诸比丘!云何比丘堪于色耶? 二二 诸比丘!世间有比丘,以眼见色已,不贪著可贪之色,心能等持。诸比丘! 如是之比丘堪于色。又,诸比丘!云何比丘堪于声耶? 二三 诸比丘!世间有比丘,以耳闻声已,不贪著可贪之声,心能等持。诸比丘! 五 集 第十四 王品 一九一 ----------------------------------------------------------------------- 增支部经典三 一九二 如是之比丘堪于声。又,诸比丘!云何比丘堪于香耶? 二四 诸比丘!世间有比丘,以鼻嗅香已,不贪著可贪之香,心能等持。诸比丘! 如是之比丘堪于香。又,诸比丘!云何比丘堪于味耶? 二五 诸比丘!世间有比丘,以舌尝味已,不贪著可贪之味,心能等持。诸比丘! 如是之比丘堪于味。 二六 诸比丘!世间有比丘,以身触所触已,不贪著可贪之所触,心能等持。诸比 丘!如是之比丘堪于所触。 诸比丘!成就此等五法之比丘,为应请、为极应请、为应施、为应合掌、为世 之无上福田。” 一百四十1 一 “诸比丘!成就五支之王象,适合于王,堪于王之使用,是故入于王股肱之数。 何等为五? 二 诸比丘!世间有王象,为闻者、为杀者、为护者、为忍者、为行者。又,诸比 丘!云何王象成为闻者耶? 162 三 诸比丘!世间有王象,驯象师之所作,或令先作、或未作者,皆希求其一切, 作意而存念于心,属耳而听。诸比丘!如是之王象,成为闻者。又,诸比丘!云何 王象成为杀者耶? 四 诸比丘!世间有王象,趣赴战斗,或杀象、或杀乘象者、或杀马、或杀骑马者、 或破车、或杀乘车者、或杀步兵。诸比丘!如是之王象,成为杀者。又,诸比丘! 云何王象而成为护者耶? 五 诸比丘!世间有王象,趣赴战斗,守护前众、守护后众、守护前脚、守护后脚、 守护头、守护耳、守护齿、守护牙、守护尾、守护乘象者。诸比丘!如是之象,成 为护者。又,诸比丘!云何王象成为忍者耶? 六 诸比丘!世有王象,趣赴战斗,堪于刀击、剑击、箭中、斧凿及大鼓、锣、螺 贝、罐鼓之音响。诸比丘!如是之王象,成为忍者。又,诸比丘!云何王象成为行 者耶? 七 诸比丘!世间有王象,驯象者令往赴之场所,或曾往处、或未曾往处,皆能速 往于一切方向。诸比丘!如是之王象,成为行者。 五 集 第十四 王品 一九三 ----------------------------------------------------------------------- 增支部经典三 一九四 诸比丘!成就此等五支之王象,适合于王,堪于王之使用,是故入于王股肱之 数。正如是,诸比丘!成就五法之比丘,为应请、为极应请、为应施、为应合掌、 为世之无上福田。何等为五? 163 八 诸比丘!世间有比丘,为闻者、为杀者、为护者、为忍者、为行者。又五何为 比丘而成为闻者耶? 九 诸比丘!世间有比丘,如来说示或说法律时,希望作意而存念于意,属耳而听 一切法。诸比丘!如是之比丘成为闻者。又,诸比丘!云何比丘成为杀者耶? 一0 诸比丘!世间有比丘,不容已生之欲寻,断除离灭。不容已生之恚寻……已 生之害寻……已生之恶不善法,断除离灭。诸比丘!又,如是之比丘成为杀者。又, 诸比丘!云何比丘成为护者耶? 一一 诸比丘!世间有比丘,以眼具色已,不取相,不取好,对不防眼根而住,彼 贪、忧、恶不善法,可流入之故,为防之而行,守护眼根,作眼根之守护;以耳闻 声已……以鼻嗅香已……以舌尝味已……以身触所触已……以意了别法已,不取 相,不取好,对不防意根而住,彼贪、忧、恶不善法,可流入之故,为防之而行, 守护意根,作意根之防护。诸比丘!又,如是之比丘成为护著。又,诸比丘!云何 比丘成为忍者耶? 一二 诸比丘!世间有比丘,忍受寒、热、饥、渴、蚊、虻、风、日、腹行之诸触 与骂詈谗谤之语,以及已生之苦痛、剧烈、粗糙、作用、不悦者、非可意者、夺命 等身受之诸受。诸比丘!如是之比丘成为忍者。又,诸比丘!云何比丘成为行者耶? 164 一三 诸比丘!世间有比丘,于此长久游行之间,于未曾至处,速往诸行之寂灭、 一切依止之弃舍、渴爱之尽、离贪、灭、涅槃之处。诸比丘!如是之比丘成为行者。 诸比丘!成就此等五法之比丘,为应请、为极应请、为应施、为应合掌、为世 之无上福田。” 注1 参照七处三观经(大正二、八七九c)。 摄句: 转轮、随转、王、住于何方、二期望 五 集 第十四 王品 一九五 ----------------------------------------------------------------------- 增支部经典三 一九六 少寝多觉、给、食物、不堪与成闻者 一百四十一 一 “诸比丘!有此等五种补特伽罗,存在于世。何等为五? 二 施已而轻蔑、共住而轻率、轻率而信、无确信、是钝而痴等是。又,诸比丘! 云何为补特伽罗施已而轻蔑耶? 三 诸比丘!世间有补特伽罗,施衣、食、床座、治病药及资具于补特伽罗。彼谓: 我施彼受。斯为施已而轻蔑彼。 诸比丘!有如是之补特伽罗,是施已而轻蔑。又,诸比丘!云何补特伽罗共住 而轻蔑耶? 165 四 诸比丘!世间有补特伽罗,或二年、或三年与补特伽罗共住,共主起轻蔑,斯 为共住而轻蔑彼。 诸比丘!有如是之补特伽罗,是共住而轻蔑。又,诸比丘!云何有补特伽罗, 是轻率而信耶? 五 诸比丘!世间有一类之补特伽罗,或有他者之称赞、或语毁咨时,速信认于彼。 诸比丘!有如是之补特伽罗,是轻率而信。又,诸比丘!云何有补特伽罗,无 确信耶? 六 诸比丘!世间有一类之补特伽罗,少信、少尊、少爱、少欢。 诸比丘!有如是之补特伽罗,是无确信。又,诸比丘!云何有补特伽罗,是钝 而痴耶? 七 诸比丘!世间有一类之补特伽罗,不知善法,不知有罪、无罪之法,不知劣胜 之法,不知黑白相对之法。 诸比丘!有如是之补特伽罗,是钝而痴。 诸比丘!有是等五类之补特伽罗,存在于世。” 一百四十二 一 “诸比丘!有此等五类之补特伽罗,存在于世。何等为五? 五 集 第十五 底甘陀品 一九七 ----------------------------------------------------------------------- 增支部经典三 一九八 二 诸比丘!世间有一类之补特伽罗,作[违犯之]行、悔,不如实了知彼心解脱、 慧解脱--此中彼等已生之恶不善法无余而灭。诸比丘!复次,世间有一类之补特 伽罗,作[违犯之]行、无悔,又不如实了知彼心解脱、慧解脱--此中彼等已生 166 之恶不善法无余而灭。诸比丘!复次,世间有一类之补特伽罗,不作[违犯之]行、 悔,又不如实了知彼心解脱、慧解脱--此中彼等已生之恶不善法无余灭。诸比丘! 复次,世间有一类补特伽罗,不作[违犯之]行、无悔,又不如实了知彼心解脱、 慧解脱--此中彼等已生之恶不善法无余灭。诸比丘!复次,世间有一类补特伽罗, 不作[违犯之]行、无悔,又如实了知彼心解脱、慧解脱--此中彼等已生之恶不 善法无余灭。 三 诸比丘!此中,有所谓补特伽罗,作[违犯之]行、悔,不如实了知彼之心解 脱、慧解脱--此中彼等已生之恶不善法无余而灭。彼应如是曰:由具寿之行而生 诸漏存在,由悔而生之诸漏增加。具寿断灭由行而生之诸漏,排除由悔而生之诸漏, 可修心与慧。若如是,具寿则全可等同于第五类之补特伽罗。 诸比丘!此中,有所谓补特伽罗,作[违犯之]行、无悔,又不如实了知彼心 解脱、慧解脱--此中彼等已生之恶不善法无余灭。彼应如是曰:由具寿之行而生 之诸漏存在,由无悔而诸漏不增加。具寿断灭由行而生之诸漏,可修心与慧。若如 是,具寿则全可等同于彼第五类之补特伽罗。 诸比丘!此中,有所谓补特伽罗,不作[违犯之]行、悔,又不如实了知彼心 167 解脱、慧解脱--此中彼等已生之恶不善法无余而灭。彼应如是曰:由具寿之行而 生之诸漏不存在,由悔而生之诸漏增加,具寿排除由悔而生之诸漏,可修心与慧。 若如是,具寿则全可等同于第五类之补特伽罗。 诸比丘!此中,有所谓补特伽罗,不作[违犯之行],无悔,又不如实了知彼心 解脱、慧解脱--此中彼等已生之恶不善法无余而灭。彼应如是曰:由具寿之行而 生之诸漏不存在,由无悔而诸漏不增加,具寿可修心与慧。若如是,具寿全可等同 于第五类之补特伽罗。” 诸比丘!以上此等四补特伽罗,以第五之补特伽罗,如是教授、教诫,于次第 得漏尽。 一百四十三 五 集 第十五 底甘陀品 一九九 ----------------------------------------------------------------------- 增支部经典三 二00 一 尔时,世尊在毗舍离大林中之重阁讲堂。时,世尊于日前时分,著内衣,披衣 持钵,为乞食而入毗舍离。其时,五百之栗遮毗人,聚集坐于婆罗达达制多,作此 谈话: 二 “世间五宝之出现难得。何等为五?世间难得象宝之出现。世间难得马宝之出 现。世间难得摩尼宝之出现。世间难得女宝之出现。世间难得居士宝之出现。 世间,难得此等五宝之出现。” 168 三 其时,彼等栗遮毗人,向立于道路之人而[言]:“此人!汝若见世尊来,当如 所见以告我等。”彼人遥见世尊来,见已,而诸彼等栗遮毗人之处,至已,而告彼等 栗遮毗人言:“诸贤!彼世尊、应供、正等觉者来矣,应计适当之时。”其时,彼等 栗遮毗人诣世尊之处,至已,问讯世尊,立于一面,立于一面之彼等栗遮毗人,白 世尊言: “大德!世尊若垂念哀愍往彼娑罗达达制多,实为甚幸。” 世尊默然而许。时,世尊往娑罗达达制多,至已,设座而坐,世尊坐已,告彼 等栗遮毗人言: “诸栗遮毗!今为何论而坐于此处耶?又,汝等云何而言谈耶?” “大德!我等集坐于此处,作如是之言谈,谓:世间难得五宝之出现。何等为五? 世间难得象宝之出现。世间难得马宝之出现。世间难得摩尼宝之出现。世间难得女 宝之出现。世间难得居士宝之出现。世间难得此等五宝之出现。” 四 “实则,为求诸欲之诸粟遮毗,依诸欲而发起言谈。诸栗遮毗!世间难得五宝之 出现。何等为五? 169 世间难得如来、应供、正等觉者之出现。世间难得叙述如来所宣说法律之补特 伽罗。世间难得了解说明如来所宣说法律之补特伽罗。世间难得随于了解如来所宣 说之法律、而行法之补特伽罗。世间难得知恩、感恩之补特伽罗。 诸栗遮毗!世间难得此等五宝之出现。 一百四十四 一 尔时,世尊在沙计多之底甘陀林。于彼处,世尊告诸比丘曰:“诸比丘!”诸比 丘回答世尊:“大德!”世尊曰: 二 “诸比丘!比丘时时于不违逆起违逆想而住者善。诸比丘!比丘时时于违逆起不 五 集 第十五 底甘陀品 二0一 ----------------------------------------------------------------------- 增支部经典三 二0二 违逆想而住者善。诸比丘!比丘时时于不违逆与违逆起违逆想而住者善。诸比丘! 比丘时时于违逆与不违逆起不违逆想而住者善。诸比丘!比丘时时避开不违逆与违 逆两者,为正念正知,为舍而住者善。又,诸比丘!比丘缘何义趣,应于不违逆起 违逆想而住耶? 三 所谓于可贪之法,我勿生贪,缘此义趣,诸比丘!比丘应于不违逆起违逆想而 住。又,诸比丘!比丘缘何义趣,应于违逆起不违逆想而住耶? 四 所谓于可嗔之法,我勿生嗔,缘此义趣,诸比丘!比丘应于违逆起不违逆想而 170 住。又,诸比丘!比丘缘何义趣,应于不违逆与违逆起违逆想而住耶? 五 所谓于可贪之法,我勿生贪;于可嗔之法,我勿生嗔。缘此义趣,诸比丘!比 丘应于不违逆与违逆起违逆想而住。又,诸比丘!比丘缘何义趣,应于违逆与不违 逆起不违逆想而住耶? 六 所谓于可嗔之法,我勿生嗔;于可贪之法,我勿生贪。缘此义趣,诸比丘!比 丘应于违逆与不违逆起不违逆想而住。又,诸比丘!比丘缘何义趣,应避开不违逆 与违逆两者,为正念、正知、舍而住耶? 七 所谓于可贪之法,何物、何处、如何我勿生贪;于可嗔之法,何物、何处、如 何我勿生嗔;于可迷之法,何物、何处、如何我勿生痴。缘此义趣,诸比丘!比丘 应避开不违逆与违逆两者,为正念、正知、舍而住。 一百四十五 一 “诸比丘!成就五法之人,如相随置堕于地狱。何等为五? 二 即:杀生,不与取,邪欲行,虚诳语,居于有谷酒、果酒、酒分之放逸处。 诸比丘!成就此等五法之人,如相随置堕于地狱。 171 三 诸比丘!成就五法之人,如相随置生于天国。何等为五? 四 即:离杀生,离不与取,离邪欲行,离虚诳语,离有谷酒、果酒、酒分之放逸 处等。 诸比丘!成就此等五法之人,如相随置生于天国。” 一百四十六 一 “诸比丘!成就五法之比丘,不可亲近交往。何等为五? 二 即:作[耕作等之]业、横加争议、反抗上座诸比丘、长时耽于不定之作业、 五 集 第十五 底甘陀品 二0三 ----------------------------------------------------------------------- 增支部经典三 二0四 不能时时以法语示现、劝导、赞励、庆慰他人。 诸比丘!成就此等五法之比丘,不可亲近交往。 三 诸比丘!成就五法之比丘,可亲近交。何等为五? 四 即:不作[耕作等之]业、不横加争议、不反抗上首诸比丘、不长时耽于不定 之作业,时时以法语示现、劝导、赞励、庆慰他人。 诸比丘!成就此等五法之比丘,可亲近交往。” 一百四十七 一 “诸比丘!此等五者,是非善士之施。何等为五? 二 即:不殷勤而施、不恭敬而施、不由自手亲施、丢弃而施、不信[未来果报] 而施。 诸比丘!此等五者,是非善士之施。 172 二 诸比丘!此等五者,是善士之施。何等为五? 四 即:殷勤而施、恭敬而施、由亲手而施、不丢弃而施、信[未来果报]而施。 诸比丘!此等五者,是善士之施。” 一百四十八1 一 “诸比丘!此等五者,是善士之施。何等为五? 二 即:信而施、殷勤而施、应时而施、无执著而施、不害自他而施。 复次,诸比丘!若信而施,则彼施异熟生起时,每有丰富大财,有大受用,美 丽可见,端正庄严,成就最胜之容色。 复次,诸比丘!若殷勤而施,则彼施异熟生起时,每有丰富大财,有大受用, 又彼或子、或妻、或奴、或走使、或仆者,皆从顺属耳而听,生了解心。 复次,诸比丘!若应时而施,则彼施异熟生起时,每有丰富大财,有大受用, 又诸多财,早入于彼。 复次,诸比丘!若无执著而施,则彼施异熟生起时,每有丰富大财,有大受用, 又启发受用殊胜五欲之心。 173 复次,诸比丘!若不害自他而施,则彼施异熟生起时,每有丰富大财,有大受 用,又不受火、水、王、贼、敌、遗产继承者之损害财产。 诸比丘!此等五者,是善士之施。” 五 集 第十五 底甘陀品 二0五 ----------------------------------------------------------------------- 增支部经典三 二0六 注1 七处三观经(大正藏二、八七八b)。 一百四十九 一 “诸比丘!此等五法,能令时解脱之比丘退失。何等为五? 二 即:乐于作业、乐于谈话、乐于睡眠、乐于与众杂处、不如实观察解脱心是。 诸比丘!此等五法,能令时解脱之比丘退失。 三 诸比丘!此等五法,能令时解脱之比丘不退失。何等为五? 四 即:不乐作业、不乐谈话、不乐睡眠、不乐与众杂处、如实观察解脱心是。 诸比丘!此等五法,能令时解脱之比丘不退失。” 一百五十 一 “诸比丘!此等五法,能令时解脱之比丘退失。何等为五? 二 即:乐于作业、乐于谈话、乐于睡眠、不守护诸根门、不知食量。 诸比丘!此等五法,能令时解脱之比丘退失。 三 诸比丘!此等五法,能令时解脱之比丘不退失。何等为五? 四 即:不乐作业、不乐谈话、不乐睡眠、守护诸根门、知食量。 174 诸比丘!此等五法,能令时解脱之比丘不退失。” 摄句: 施已而轻蔑又作[违犯之]行与婆罗制多底甘陀林与地狱。 友不可亲交、非善士施、善士施加之令二时解脱者 第四 之五十 一百五十一 一 “诸比丘!成就五法者,虽闻妙法,于善法则不能入于正性决定。何等为五? 二 即:轻视所说、轻视说者、轻视自己、以散乱心听法、不一心又非如理作意。 诸比丘!成就此等五法者,虽闻妙法,于善法则不能入于正性决定。 175 三 诸比丘!成就五法者,听闻妙法,能于善法入于正性决定。何等为五? 五 集 第十六 妙法品 二0七 ----------------------------------------------------------------------- 增支部经典三 二0八 四 即:不轻视所说、不轻视说者、不轻视自己、不以散乱心听法、一心而又如理 作意。 诸比丘!成就此等五法者,听闻妙法,能于善法入于正性决定。” 一百五十二 一 “诸比丘!成就五法者,虽闻妙法,于善法则不能入于正性决定。何等为五? 二 即:轻视所说、轻视说者、轻视自己、无慧而钝、于不识思惟为识。 诸比丘!成就五法者,虽闻妙法,于善法则不能入于正性决定。 三 诸比丘!成就五法者,听闻妙法,能于善法入于正性决定。何等为五? 四 即:不轻视所说、不轻视说者、不轻视自已、有慧而不钝,于不识不思惟为识。 诸比丘!成就此等五法者,听闻妙法,能于善法入于正性决定。” 一百五十三1 一 “诸比丘!成就五法者,虽闻妙法,于善法则不能入于正性决定。何等为五。 二 即:具覆、听闻为覆所缠之法,惟存诘难求失而听法,憎恚于说法者而心不平, 176 无慧而钝,于不识思惟为识。 诸比丘!成就此等五法者,虽闻妙法,于善法则不能入于正性决定。 三 诸比丘!成就五法者,听闻妙法,能于善法入于正性决定。何等为五? 四 即:无覆、不为覆所缠听闻法,不惟存诘难求失而听法,不憎于说法者而心无 不平,有慧不钝,于不识不思惟为识。 诸比丘!成就此等五法者,听闻妙法,能于善法入于正性决定。” 注1 七处三观经(大正二、八七八b)参照。 一百五十四 一 “诸比丘!此等五法,能令忘失隐没妙法。何等为五? 二 诸比丘!世间有比丘众,不恭敬听法,不恭敬学法,不恭敬持法,不恭敬观察 持法之义,知义、知法,而不恭敬修行法随法。 诸比丘!此等五法,能令忘失隐没妙法。 三 诸比丘!此等五法,能佳妙法而不令忘失隐没。何等为五? 五 集 第十六 妙法品 二0九 ----------------------------------------------------------------------- 增支部经典三 二一0 四 诸比丘!世间有比丘众,恭敬而听法,恭敬而学法,恭敬而持法,恭敬观察持 法之义,知义、知法而恭敬修行法随法。 177 诸比丘!此等五法,能住妙法而不令忘失隐没。” 一百五十五 一 “诸比丘!此等五法,能令忘失隐没妙法。何等为五? 二 诸比丘!世间有比丘众,不通利于契经、应颂、记说、讽颂、无问自说、如是 说、本生、未曾有法、智解[等]。诸比丘!此能令忘失隐没妙法之第一法。 三 复次,诸比丘!有比丘众,如听闻,如通达,不广为他人说法。诸比丘!此能 令忘失隐没妙法之第二法。 四 复次,诸比丘!有比丘众,如听闻,如通达,不广令他人说法。诸比丘!此能 令忘失隐没妙法之第三法。 五 复次,诸比丘!有比丘众,如听闻,如通达,不广为他人复诵其法。诸比丘! 此能令忘失隐没妙法之第四法。 六 复次,诸比丘!有比丘众,如听闻,如通达,不以心随寻、随伺,不以意随观 其法。诸比丘!此能令忘失隐没妙法之第五法。 诸比丘!此等五法,能令忘失隐没妙法。 七 诸比丘!此等五法,能住妙法而不令忘失隐没。何等为五? 八 诸比丘!世间有比丘众,通利于契经、应颂、记说、讽颂、无问自说、如是说 178 、本生、未曾有法、智解[等]。诸比丘!此能住妙法而不令忘失隐没之第一法。 九 复次,诸比丘!有比丘众,如听闻,如通达,广为他人说法。诸比丘!此能住 妙法而不令忘失隐没之第二法。 一0 复次,诸比丘!有比丘众,如听闻,如通达,广令他人说法。诸比丘!此能 住妙法而不令忘失隐没之第三法。 一一 复次,诸比丘!有比丘众,如听闻,如通达,广为他人复诵其法。诸比丘! 此能住妙法而不令忘失隐没之第四法。 一二 复次,诸比丘!有比丘众,如听闻,如通达,以心随寻、随伺,以意随观其 法。诸比丘!此能住妙法而不令忘失隐没之第五法。 诸比丘!此等五法,能佳妙法而不令忘失隐没。” 五 集 第十六 妙法品 二一一 ----------------------------------------------------------------------- 增支部经典三 二一二 一百五十六 一 “诸比丘!此等五法,能令忘失隐没妙法。何等为五? 二 诸比丘!世间有比丘众,通利于文句错置误解之契经。诸比丘!文句错置之契 经,理趣谬误。诸比丘!此能令忘失隐没妙法之第一法。 三 复次,诸比丘!有比丘众,性难调,成就暴戾之性,不堪忍,不谨慎而受教诫。 诸比丘!此能令忘失隐没妙法之第二法。 179 四 复次,诸比丘!以诸多闻传圣教,持法、持律、持摩夷(本母)之彼等比丘众, 不恭敬而教他契经,由彼等之过失契经之根绝,失归趣。诸比丘!此能令忘失隐没 妙法之第三法。 五 复次,诸比丘!有长老比丘众,多积蓄,怠[戒行],勉励杂众,不鼓励远离, 怠废于为未得之得、为未达之达、为未证之证精进。附随之徒众,亦仿效彼等之例, 彼等徒众亦多积蓄,怠[戒行],勉励杂众,不鼓励远离,怠废于为未得之得、为未 达之达、为未证之证精进。诸比丘!此能令忘失隐没妙法之第四法。 六 复次,诸比丘!僧伽破坏。复次,诸比丘!僧伽破坏时,互相谩骂,互相讥笑, 互相争夺,互相乖离。于是,未净信者不净信;又,一类之已净信者退失。诸比丘! 此能令忘失隐没妙法之第五法。 诸比丘!此等五法能令忘失隐没妙法。 七 诸比丘!此等五法,能住妙法而不令忘失隐没。何等为五? 八 诸比丘!世间有比丘众,通利于文句,不乱正解之契经。诸比丘!不乱文句之 契经,理趣不误。诸比丘!此能住妙法而不令忘失隐没之第一法。 180 九 复次,诸比丘!有比丘众,性易调,成就柔顺之性,堪忍,谨慎而接受教诫。 诸比丘!此能住妙法而不令忘失隐没之第二法。 一0 复次,诸比丘!以诸多闻传圣教,持法、持律、持摩夷(本母)之彼等比丘 众,恭敬而教导他人,非由彼等之过失契经之根绝,有归趣。诸比丘!此能住妙法 而不令忘失隐没之第三法。 一一 复次,诸比丘!有长老比丘,不多积蓄,不怠[戒行],不勉励杂众,鼓励远 离,启发为未得之得、为未达之达、为未证之证精进。附随之徒众,亦仿效彼等之 例,彼等徒众亦不多积蓄,不怠[戒行],不勉励杂众,鼓励远离,发起为未得之得、 五 集 第十六 妙法品 二一三 ----------------------------------------------------------------------- 增支部经典三 二一四 为未达之达、为未证之证精进。诸比丘!此能住妙法而不令忘失隐没之第四法。 一二 复次,诸比丘!僧伽和合,相互庆慰,不诤,守护制规,住于安稳。复次, 诸比丘!僧伽和合时,不互相谩骂,不互相讥笑,不互相争夺,不互相乖离。于是, 未净信者净信;又,已净信者增进。诸比丘!此能住妙法而不令忘失隐没之第五法。 诸比丘!此等五法,能住妙法而不令忘失隐没。” 181 一百五十七 一 “诸比丘!对于五种补特伽罗,各有难说之言论。何等为五? 二 诸比丘!对于不信者,难说信之言论;对于无戒者,难说戒之言论;对于少闻 者,难说多闻之言论;对于悭吝者,难说舍施之言论;对于无慧者,难说慧之言论。 又,诸比丘!何故于不信者,难说信之言论耶? 三 诸比丘!于不信者,说信之言论时,滞碍、激烈、乖离、抗拒,呈现扰动、嗔 恚与不忍。何故尔耶?诸比丘!彼于自身不见信具足;又,依斯因缘而不生欢喜。 故于不信者,难说信之言论。又,诸比丘!何故于无戒者,难说戒之言论耶? 四 诸比丘!于无戒者,说戒之言论时,滞碍、激烈、乖离、抗拒,呈现扰动、嗔 恚与不忍。何故尔耶?诸比丘!彼于自身不见戒具足;又,依斯因缘而不生欢喜。 故于无戒者,难说戒之言论。又,诸比丘!何故于少闻者,难说多闻之言论耶? 五 诸比丘!于少闻者,说多闻之言论时,滞碍、激烈、乖离、抗拒,呈现扰动、 嗔恚与不忍。何故尔耶?诸比丘!彼于自身不见闻具足;又,依斯因缘而不生欢喜。 故于少闻者,难说多闻之言论。又,诸比丘!何故于悭吝者,难说舍施之言论耶? 六 诸比丘!于悭吝者,说舍施之言论时,滞碍、激烈、乖离、抗拒,呈现扰动、 182 嗔恚与不忍。何故尔耶?诸比丘!彼于自身不见舍施具足;又,依斯因缘而不生欢 喜。故于悭吝者,难说舍施之言论。又,诸比丘!何故于无慧者,难说慧之言论耶? 七 诸比丘!于无慧者,说慧之言论时,滞碍、激烈、乖离、抗拒,呈现扰动、嗔 恚与不忍。何故尔耶?诸比丘!彼于自身不见慧具足;又,依斯因缘而不生欢喜。 故于无慧者,难说慧之言论。 诸比丘!对于此等五种补特伽罗,各有难说之言论。 八 诸比丘!对于五种补特伽罗,各有之言论。何等为五? 九 诸比丘!对于信者,易说信之言论;对于具戒者,易说戒之言论;对于多闻者, 五 集 第十六 妙法品 二一五 ----------------------------------------------------------------------- 增支部经典三 二一六 易说多闻之言论;对于舍施者,易说舍施之言论;对于具慧者,易说慧之言论。又, 诸比丘!何故于信者,易说信之言论耶? 一0 诸比丘!于信者,说信之言论时,不滞碍、不激烈、不乖离、不抗拒,不呈 现扰动、嗔恚与不忍。何故尔耶?诸比丘!彼于自身信具足;又,依斯因缘而生欢 喜。故于信者,易说信之言论。又,诸比丘!何故于具戒者,易说戒之言论耶? 一一 诸比丘!于具戒者,说戒之言论时,不滞碍、不激烈、不乖离、不抗拒,不 呈现扰动、嗔恚与不忍。何故尔耶?诸比丘!彼于自身戒具足;又,依斯因缘而生 欢喜。故于具戒者,易说戒之言论。又,诸比丘!何故于多闻者,易说多闻之言论 耶! 183 一二 诸比丘!于多闻者,说多闻之言论时,不滞碍、不激烈、不乖离、不抗拒, 不呈现扰动、嗔恚与不忍。何故尔耶?诸比丘!彼于自身闻具足;又,依斯因缘而 生欢喜。故于多闻者,易说多闻之言论。又,诸比丘!何故于舍施者,易说舍施之 言论耶? 一三 诸比丘!于舍施者,说舍施之言论时,不滞碍、不激烈、不乖离、不抗拒, 不呈现扰动、嗔恚与不忍。何故尔耶?诸比丘!彼于自身舍施具足;又,依斯因缘 而生欢喜。故于舍施者,易说舍施之言论。又,诸比丘!何故于具慧者,易说慧之 言论耶? 一四 诸比丘!于具慧者,说慧之言论时,不滞碍、不激烈、不乖离、不抗拒,不 呈现扰动、嗔恚与不忍。何故尔耶?诸比丘!彼于自身慧具足;又,依斯因缘而生 欢喜。故于具慧者,易说慧之言论。 诸比丘!对于此等五类补特伽罗,各有之言论。 一百五十八 一 “诸比丘!成就五法之比丘,能入于贪染。何等为五? 二 诸比丘!世间有比丘,是不信、是无戒、是少闻、是懈怠、是无慧。 诸比丘!成就此等五法之比丘,能入于贪染。 三 诸比丘!成就五法之比丘,是无畏。何等为五? 四 诸比丘!世间有此丘,有信、具戒、多闻、精进、具足慧。 184 诸比丘!成就此等五法之比丘,是无畏。” 五 集 第十六 妙法品 二一七 ----------------------------------------------------------------------- 增支部经典三 二一八 一百五十九 一 一时,世尊住憍赏弥国之瞿私多园。尔时,具寿优陀夷为多在家众围绕说法而 坐。时,具寿阿难见具寿优陀夷为多在家众围绕说法而坐,见已,即诣世尊之处。 至已,问讯世尊,坐于一面,坐于一面之具寿阿难白世尊言: “大德!具寿优陀夷为多在家众围绕而说法。” “阿难!向他人说法实不容易。阿难!向他人说法者,内心浮现五法已,方可向 他人说法。何等为五? 二 渐次思惟,可以说时,方可向他人说法;思惟善因可以说时,方可向他人说法; 思惟缘悲愍可以说时,方可向他人说法;思惟不为财利而说时,方可向他人说法; 思惟不损伤自他而说时,方可向他人说法。 阿难!向他人说法实不容易。阿难!向他人说法者,内心浮现此等五法已,方 可向他人说法。” 一百六十 一 “诸比丘!此等五者若生已,则甚难除去。何等为五? 185 二 即:已生之贪,甚难除去;已生之嗔,甚难除去;已生之痴,甚难除去;已生 之谈话欲,甚难除去、已生之不定心,甚难除去。 诸比丘!此等五者若生已,则甚难除去。” 摄句: 妙法之决定有三与妙法之忘失有三 难说易说、贪染、优陀夷、除去难 一百六十一 一 “诸比丘!此等五者可除去嫌恨,比丘已生之嫌恨,于此中应可除去。何等为五? 二 诸比丘!凡对补特伽罗,若起嫌恨时,则对彼补特伽罗须修慈,如是而对彼补 特伽罗之嫌恨,应可除去。 三 诸比丘!凡对补特伽罗,若起嫌恨时,则对彼补特伽罗须修悲,如是而对彼补 五 集 第十七 嫌恨品 二一九 ----------------------------------------------------------------------- 增支部经典三 二二0 特伽罗之嫌恨,应可除去。 四 诸比丘!凡对补特伽罗,若起嫌恨时,则对彼补特伽罗须修舍,如是而对彼补 特伽罗之嫌恨,应可除去。 186 五 诸比丘!凡对补特伽罗,若起嫌恨时,则对彼补特伽罗须为无念无作意,如是 而对彼补特伽罗之嫌恨,应可除去。 六 诸比丘!凡对补特伽罗,若起嫌恨时,则对彼补特伽罗须坚定建立此业为彼者, 此具寿之业为彼者。领有业,以业为起原,以业为亲族,以业为归趣。即使所作或 善或恶之任何业,彼皆当须受其[业之]付与。如是而对彼补特伽罗之嫌恨,应可 除去。 诸比丘!此等五者可除去嫌恨。比丘已生之嫌恨,于此中应除去。” 一百六十二1 一 于彼处,具寿舍利弗告诸比丘曰:“友,诸比丘!”彼等比丘众回答具寿舍利弗: 友!具寿舍利佛言: 二 “友!此等五者可除去嫌恨,比丘已生之嫌恨,将须于此中除去。何等为五? 三 友!世间有一类补特伽罗,身现行不清净,语现行清净。友!对如是补特伽罗 之嫌恨,应除去。 四 复次,友!世间有一类补特伽罗,语现行不清净,身现行清净。友!对如是补 特伽罗之嫌恨,应除去。 五 复次,友!世间有一类补特伽罗,身现行不清净,语现行亦不清净,然随时可 得心之离障与心清净。友!对如是补特伽罗之嫌恨,应除去。 187 六 复次,友!世间有一类补特伽罗,身现行不清净,语现行亦不清净,不能随时 得心之离障与心清净。友!对如是补特伽罗之嫌恨,应除去。 七 复次,友!世间有一类补特伽罗,身现行亦清净,语现行亦清净,随时可得心 之离障与心清净。友!对如是补特伽罗之嫌恨,亦应除去。 八 友!此中,所谓身现行不清净,语现行清净,对如是补特伽罗之嫌恨,如何而 应除去耶? 九 友!譬如有持粪扫衣之比丘,见在路上之布片已,以左足践踏,以右足打开, 撕取2其中得以使用之部分而去。正如是,友!所谓身现行不清净,语现行清净之 五 集 第十七 嫌恨品 二二一 ----------------------------------------------------------------------- 增支部经典三 二二二 补特伽罗,彼身现行不清净,其时应不可作意,唯彼语现行清净,其时应须作意。 如是而对彼补特伽罗之嫌恨,应除去。 一0 友!此中,所谓语现行不清净,身现行清净,对如是补特伽罗之嫌恨,如何 而应除去耶? 一一 友!譬如有青苔与水草滋漫之莲池,有人为热所恼,为热所逼,疲倦、口渴, 188 欲得此水而来,下入池中拨开青苔与水草,掬水饮已而去。正如是,友!所谓语现 行不清净,身现行清净之补特伽罗,彼语现行不清净,其时应不可作意,唯彼身现 行清净,其时应作意。如是而对彼补特伽罗之嫌恨,应除去。 一二 友!此中,所谓身现行不清净,语现行亦不清净,然随时可得心之离障与心 清净,对如是补特伽罗之嫌恨,如何而应除去耶? 一三 友!譬如有少许牛迹窝水,有人为热而苦,为热所逼,疲倦、口渴,欲得水 而来,彼思谓:此牛迹窝水是少许,若我以手掬,或以器而饮,水则扰动而浑浊不 可饮,我即四肢卜甸如牛掬饮而去!彼乃四肢匍甸如牛掬饮而去。正如是,友!所 谓身现行不清净,语现行亦不清净,然随时可得心之离障与心清净,彼补特伽罗, 身现行不清净,其时应不可作意,又彼语现行不清净,其时亦应不可作意,唯彼随 189 时可得心之离障与心清净,其时应须作意。如是而对彼捕特伽罗之嫌恨,应除去。 一四 友!此中,所谓身现行不清净,语现行亦不清净,不能随时得心之离障与心 清净,对如是补特伽罗之嫌恨,如何而应除去耶? 一五 友!譬如有人,于二站间之中途罹患重病,烦恼、苦痛,前村亦远,后村亦 远,彼不得适当之食,不得适当之药,不得相当之看护者,不得村庄搬运之人。[其 时]适有一人,见彼在途中,对彼起悲、起怜、起愍:呜呼!此人须得适当之食, 得适当之药,得相当之看护者,得村庄搬运之人!其何故耶?谓此人今勿于此处衰 损死亡。正如是,友!所谓身现行亦不清净,语现行亦不清净,不能随时得心之离 障与心清净,对于如是之补特伽罗,友!应起悲,应起怜,应起愍,谓:呜呼!此 具寿应断身恶行前修身妙行,应断语恶行前修语妙行,应断意恶行而修意妙行,其 何故耶?此具寿者身坏死后,不堕于无福处、恶趣、险难、地狱。如是而对此补特 伽罗之嫌恨,应除去。 190 一六 友!此中,所谓身现行亦清净,语现行亦清净,随时可得心离障与心清净, 五 集 第十七 嫌恨品 二二三 ----------------------------------------------------------------------- 增支部经典三 二二四 对彼补特伽罗之嫌恨,如何而应除去耶? 一七 友!譬如有莲池,水澄、水甘、水冷、水[波]白,充满可喜,以种种树覆 盖。尔时有人,为热烦恼,为热所逼,疲倦、口渴,欲得水而来,浸于池中沐浴, 又掬饮而出已,于其树荫或坐或卧。正如是,友!所谓身现行亦清净,语现行亦清 净,随时可得心之离障与心清净,对彼补特伽罗身现行清净,其时应作意,对彼语 现行清净,其时亦应作意,对彼随时可得心之离障与心清净,其时亦应作意。如是 而对彼补特伽罗之嫌恨,应除去。 友!此等五者可除去嫌恨,比丘已生之嫌恨,于此中应除去。” 注1 中阿含六(大正藏一、四五四a)。 2 paripacetva于注释有luncitva(拔、裂)而依之,取暹罗本之paripatetva。 一百六十三 一 于彼处,具寿舍利弗告诸比丘曰:“友,诸比丘!”彼等比丘众回答具寿舍利弗 友!具寿舍利弗言: 191 二 “友!成就五法之比丘,足与同梵行者论议。何等为五? 三 友!世间有比丘,自圆足于戒,能于戒圆足论之所问作答;又自圆足于定,能 于定圆足论之所问作答;又自圆足于慧,能于慧圆足论之所问作答;又自圆足于解 脱,能于解脱圆足论之所问作答;又自圆足于解脱智见,能于解脱智见圆足论之所 问作答。 友!成就此等五法之比丘,足与同梵行者论议。” 一百六十四 一 于彼处,具寿舍利弗告诸比丘……乃至……。 二 “友!成就五法之比丘,足与同梵行者共住。何等为五? 三 友!世间有比丘,自圆足于戒,能为戒圆足论之所问作答。又自圆足于定,能 为定圆足论之所问作答。又自圆足于慧,能为慧圆足论之所问作答。又自圆足于解 脱,能为解脱圆足论之所问作答。又自圆足于解脱智见,能为解脱智见圆足论之所 问作答。 五 集 第十七 嫌恨品 二二五 ----------------------------------------------------------------------- 增支部经典三 二二六 友!成就是等五法之比丘,足与同梵行者共同住。” 一百六十五 一 于彼处,具寿舍利弗告诸比丘……乃至……。 二 “友!问及他人之人,皆由依五处,或依彼等之随一[而问]。何等为五? 三 钝故、痴故而问他。有恶欲,以欲心而问他。轻侮而问他。欲知1而问他。或 192 愤而问他。思:彼若正答我问,可也;彼若不能正答我问,我可为彼正答。 友!问及他人之人,皆由依此等五处,或依其随一[而问]。友!我以如是心问 他人,即:彼若正答我问,可也;彼若不能正答我问,我可为彼正答。” 注1 annatukamo于注释有janitukamo而依之,取暹罗之读法。 一百六十六1 一 于彼处,具寿舍利弗告诸比丘……乃至……。 二 “友!世间有比丘,戒圆足、定圆足、慧圆足,亦能入于想受灭、亦能出,有如 是处。彼若于现法不得解悟,彼超越于段食天之同伴,生于随一意成众中,入于想 受灭、亦能出,有如是处。”作如是说时,具寿优陀夷语具寿舍利弗言:“友,舍利 弗!彼非如是,是无可能。彼比丘超越于段食天之同伴,生于随一意成众中,亦能 193 入于想受灭、而能出,无有是处。”亦再……亦三度具寿舍利弗告诸比丘言:“友! 世间有比丘,戒圆足、定圆足、慧圆足,亦能入于想、受灭、亦能出,有如是处。 彼若于现法不得悟解,彼超越于段食天之同伴,生于随一意成众中,亦能入于想受 灭、亦能出,而有是处。”亦三度具寿优陀夷语具寿舍利弗言:“友,舍利弗!彼非 如是,是无可能。彼比丘超越于段食天之同伴,生于随一意成众中,亦能入于想受 灭、亦能出,无有是处。 三 其时,具寿舍利弗思:“具寿优陀夷三度反抗于我,又,任何比丘皆不随喜于我, 今我应诸世尊之处。”其时,具寿舍利弗诣世尊之处。至已,问讯世尊,坐于一面, 坐于一面之具寿舍利弗告诸比丘言:“世间有比丘,戒圆足、定圆足、慧圆足,亦能 入于想受灭、亦能出,有如是处。彼若于现法不得解悟,彼超越于段食天之同伴, 生于随一意成众中,亦能入于想受灭、而能出,有如是处。”作如是说时,具寿优陀 五 集 第十七 嫌恨品 二二七 ----------------------------------------------------------------------- 增支部经典三 二二八 夷谓具寿舍利弗言:“友,舍利弗!彼非如是,是无可能。彼比丘超越于段食天之同 伴,生于随一意成众中,亦能入于想受灭、亦能出,而无有是处。”亦再……亦三 194 度具寿舍利弗告诸比丘言:“友!世间有比丘,戒圆足、定圆足、慧圆足,亦能入于 想受灭、亦能出,有如是处。彼若于现法不得解悟,彼超越于段食天之同伴,生于 随一意成众中,亦能入于想受灭、亦能出,有如是处。”亦三度具寿优陀夷谓具寿舍 利弗言:“友,舍利弗!彼非如是,是无可能。彼比丘超越于段食天之同伴,生于随 一意成众中,而能入于想受灭、亦能出,而无有是处。” 四 其时,具寿舍利弗思:“具寿优陀夷于世尊面前亦三度反抗于我,又,任何之比 丘皆不随喜于我,今我应默然。”其时,具寿舍利弗为之默然。其时,世尊告具寿优 陀夷:“优陀夷!汝信意成众为何耶?”“大德!是诸想所成之无色诸天。”优陀夷! 汝是凡庸不明,可与如汝之人俱语耶?” 五 其时,世尊告具寿阿难言:“阿难!汝弃长老比丘之所恼而不顾耶?阿难!于长 老比丘之所恼时,全不悲耶?”其时,世尊告诸比丘言:“诸比丘!世间有比丘,戒 圆足、定圆足、慧圆足,亦能入于想受灭、亦能出,有如是处。彼若于现法不得解 悟,则超越于段食天之同伴,生于随一意成众中,亦能入于想受灭、亦能出,有如 是处。”世尊作如是说,善逝说此已,从座而起入房而去。 195 六 其时,具寿阿难辞离世尊不久,往具寿邬波婆那处。至已,告具寿邬波婆那言: “友,邬波婆那!我等中有人恼于长老比丘,而我等不责问。然而,友,邬波婆那! 世尊于晡时从宴坐起,将以有关此事向具寿邬波婆提出[问词],如是亦非稀奇,如 今我等心怀畏惧恐怖。” 七 其时,世尊于晡时纵宴坐起,往讲堂,至已,设座而坐。坐已,世尊告具寿邬 波婆那曰:“邬波婆那!成就几何法之长老比丘,对同梵行者为可爱、可意、可尊重、 应崇敬耶?”“大德!成就五法之长老比丘,对同梵行者为可爱、可意、可尊重、应 崇敬。何等为五? 八 大德!世有长老比丘,具戒……乃至……受学于学处。多闻……乃至……于见 极为通达。语善,作善语,优雅、明了、不流过,令了知其义,成就其语。四静虑 增上心之现法乐住,随乐欲而得,于得不艰难、不梗涩。诸漏已尽故……乃至…… 作证、具足而住。 五 集 第十七 嫌恨品 二二九 ----------------------------------------------------------------------- 增支部经典三 二三0 大德!成就此等五法之长老比丘,对同梵行者为可爱、可意、可尊重、应崇敬。” 196 九 “邬波婆那!善哉!善哉!邬波婆那!成就此等五法之长老比丘,对同梵行者为 可爱、可意、可尊重、应崇敬。邬波婆那!若长老比丘不能作此等五法,同梵行者 岂依齿之脱落,发白,皱纹而恭敬、尊重、尊崇、供养于彼?然而,邬波婆那!此 等五法于长者比丘为有故,同梵行者应恭敬、尊重、尊崇、供养于彼。” 注1 中阿含五(大正藏一、四四九c)。 一百六十七1 一 于其处,具寿舍利弗告诸比丘言:“友!谏诲比丘若欲谏诲他人,须于内心想起 五法,方可谏诲他人。何等为五? 二 我须应时而语,非非时。我须以真实而语,非以非真实。我须以柔软而语,非 粗硬。我须为利益而语,非为无利益。我须以慈心而语,非怀嗔。 友!谏诲比丘,若欲谏诲他人,须于内心想起此等五法,方可谏诲他人。 三 友!我见世间有一类之补特伽罗,谏诲于非时,非于应时而扰动。以非真实谏 诲,非以真实而扰动。以粗硬谏诲,非柔软而扰动。谏诲无利益,非为利益而扰动。 怀嗔而谏诲,非以慈心而扰动。 197 四 友!彼非法谏诲之比丘,应起五相之无追悔。即:具寿于非时谏诲,非于应时, 于此无须追悔。具寿以非真实谏诲,非以真实,于此无须追悔。具寿以粗硬谏诲, 非柔软,于此无须追悔。具寿以无利益谏诲,非为利益,于此无须追悔。具寿怀嗔 而谏诲,非以慈心,于此无须追悔。 友!被非法谏诲之比丘,应起此等五相之无追悔。 五 友!于非法谏诲之比丘,应起五相之追悔。即:彼谏诲友人于非时,非于应时, 彼乃须追悔。彼以非真实谏诲友人,非以真实,彼乃须追悔。彼以粗硬谏诲友人, 非柔软,彼乃须追悔。彼以无利益谏诲友人,非为利益,彼乃须追悔。彼怀嗔而谏 诲友人,非以慈心,彼乃须追悔。 友!于非法谏诲之比丘,应起此等五相之追悔。何故尔耶?其余比丘,将以非 真实而谏诲,不谓可为。 五 集 第十七 嫌恨品 二三一 ----------------------------------------------------------------------- 增支部经典三 二三二 六 复次,友!我见世间有一类之补特伽罗,应时而谏诲,非于非时而扰动。以真 实而谏诲,非以非真实而扰动。以柔软谏诲,非以粗硬而扰动。为利益而谏诲,非 无利益而扰动。以慈心而谏诲,非怀嗔而扰动。 七 友!被如法谏诲之比丘,应起五相之追悔。即:具寿应时而谏诲,非于非时, 此(我之过失)乃须追悔。具寿以真实而谏诲,非以非真实,此乃须追悔。具寿以 柔软谏诲,非以粗硬,此乃须追悔。具寿为利益而诲,非为无利益,此乃须追悔。 具寿以慈心而谏诲,非怀嗔,此乃须追悔。 198 友!被如法谏诲之比丘,应起此等五相之追悔。 八 友!于如法谏诲之比丘,应起五相之无追悔。即:彼应时而谏诲友人,非于非 时,此乃无须追悔。彼以真实而谏诲友人,非以非真实,此乃无须追悔。彼以柔软 而谏诲友人,非粗硬,此乃无须追悔。彼为利益而谏诲友人,非无利益,此乃无须 追悔。彼以慈心而谏诲友人,非怀嗔,此乃无须追悔。 友!于如法谏诲之比丘,应须起此等五相之无追悔。何故尔耶?其余比丘将以 真实而谏诲,谓可为。 九 友!被谏诲之补特伽罗,可住于二法中,即真实与不动。友!若他人谏诲我, 或应时、或于非时,或以真实、或以非真实,或以柔软、或以粗硬,或为利益、或 以无利益,或以慈心、或怀嗔而作,我亦同应住于二法中,即真实与不动。若此知 我法者,则应告彼:诚然,我有此法。若此知非我法者,则应告彼:不然,我无有 此法。 一0 [世尊示言:]“舍利弗!汝虽作如是说,世间有一类痴人,不恭敬而信受。”2 一一 “大德!有补特伽罗无信,为活命、非为信而自家趣向非家,谄佞而诳惑,矫 199 诈而掉举,傲慢、轻薄、饶舌而作不谨慎语,不守护根门,于食而不知其量,不勤 觉醒,不期望沙门性,不强学而恭敬,多积蓄,[戒行]缓慢而勉励杂众,不勤远离, 懈怠而缺乏精进,失念,不正知而心不定,心迷乱、无慧、哑羊等,彼等对我所作 如是说,虽不恭敬而信受;然而,大德!诸善男子,为信而自家趣向非家,不诸佞、 不诳惑、不矫诈、不掉举、不傲慢、不轻薄、不饶舌,不作不谨慎之语,守护根门, 于食而知量,勤觉醒,期望沙门性,强学而恭敬,不多积蓄,于[戒行]不缓慢, 五 集 第十七 嫌恨品 二三三 ----------------------------------------------------------------------- 增支部经典三 二三四 不勉励杂众,勤远离,启发精进,不惜身命,[正]念现前,正知而心定,心一境、 有慧而不哑羊,彼等对我所如是说皆恭敬而信受。” 一二 “舍利弗!有补特伽罗,无信,为活命、非为信而自家趣向非家,谄佞而诳惑, 矫诈而掉举,傲慢、轻薄、饶舌而作不谨慎之语,不守护根门,于食而不知其量, 不动觉醒,不期望沙门性,不强学而恭敬,多积蓄,[戒行]缓慢而勉励杂众,不勤 远离,懈怠而缺乏精进,失念,不正知而心不定,心迷乱、无慧、哑羊,彼等除外。 然而,舍利弗!诸善男子,为信而自家趣向非家,不谄佞、不诳惑、不矫诈、不掉 举、不傲慢、不轻薄、不饶舌,不作不谨慎之语,守护根门,于食而知量,勤觉醒, 期望沙门性,强学而恭敬,不孝积蓄,[戒行]不缓慢,不勉励杂众,勤远离,启发 精进,不惜身命,正念现前,正知而心定,心一境、有慧而非哑羊之彼等,舍利弗!汝 200 可说。舍利弗!思:我令同梵行者自非法出,令住于正法。教授同梵行者!舍利弗! 教诫同梵行者! 舍利弗!汝应如是学。” 注1 杂阿含一八(大正藏二、一二九b)。 2 ti之次下除去疑问符号。 一百六十八1 一 于其处,舍利弗告诸比丘言……。 二 “友!破戒、坏戒者,正定之基则毁,正定无有时,坏正定者,如实智见之基则 毁。无有如实智见时,坏如实智见者,厌离欲之基则毁。无有毁离欲时,坏厌离欲 者,解脱智见之基则毁。 三 友!譬如树之枝叶毁坏,其芽亦不生长,外皮与木质及心皆不生长。正如是, 友!破戒、坏戒者,正定之基则毁。无有正定时,坏正定者,如实智见之基则毁。 无有如实智见时,坏如实智见者,厌离欲之基则毁。无有厌离欲时,坏厌离欲者, 解脱智见之基则毁。 四 友!有戒、具戒者,正定之基圆足。有正定时,圆足正定者,如实智见之基圆 足。有如实智见时,圆足无有如实智见者,厌离欲之基圆足。有厌离欲时,圆足厌 五 集 第十七 嫌恨品 二三五 ----------------------------------------------------------------------- 增支部经典三 二三六 离欲者,解脱智见之基圆足。 201 五 友!譬如树之枝叶圆足,其芽亦生长,外皮与木质及心皆生长。正如是,友! 有戒、具戒者,正定之基圆足。有正定时,圆足正定者,如实智见之基圆足。有如 实智见时,圆足如贸智见者,厌离欲之基圆足。有厌离欲时,圆足厌离欲者,解脱 智见之基圆足。” 注1 杂阿含一八(大正藏二、一二九a)。 一百六十九 一 其时,具寿阿难往舍利弗之处。至已,与具寿舍利弗俱相庆慰,交换欢喜、可 慰之语已,坐于一面。坐于一面之具寿阿难,谓具寿舍利弗言: 二 “友,舍利弗!比丘齐几何始能速了知善法?又善觉、多觉,又不忘其觉者耶?” “具寿阿难者是多闻。具寿阿难自以辩才能说!” “因此,友,舍利弗!谛听,善思作意!我当说。” 具寿舍利弗回答具寿阿难:“友!唯然。”具寿阿难言: 三 “友,舍利弗!世间有比丘,于义善巧、又善巧于本文、又善巧于文、又善巧于 训释之词、又善巧于[文之]连络。友,舍利弗!比丘,齐如是始能速了知善法, 又善觉,又多觉,又不忘其觉者。” “友!稀有哉。友!未曾有哉。具寿阿难,如斯善说。具寿阿难,成就此等之五 法。我等乃思惟,即:具寿阿难善巧于义、善巧于本文、善巧于文、善巧于训释之 词、善巧于[文之]连络。” 202 一百七十1 一 尔时,具寿阿难在憍赏弥之瞿私多园。其时,具寿跋陀耆诣具寿阿难之处,至 已,与具寿阿难俱相庆慰,交换欢喜、可慰之语已,坐于一面,具寿阿难告坐于一 面之跋陀耆言: 二 “友,跋陀耆!见之最上者何耶?闻之最上者何耶?乐之最上者何耶?想之最上 者何耶?有之最上者何耶?” “友!有梵天,[自]胜,不为他胜,以一切为见,自在,见彼梵天者,是见之 五 集 第十七 嫌恨品 二三七 ----------------------------------------------------------------------- 增支部经典三 二三八 最上。友!有名极光净之诸天,于乐殊胜流注,普偏流注,彼等于某时或某处而发 感语:鸣呼!乐哉!鸣呼!乐哉!闻彼之声者,是闻之最上。友!有名偏净之诸天, 彼等喜足而受寂静乐,是乐之最上。友!有生于无所有处之诸天,是想之最上。友! 有生于非想非非想处之诸天,是有之最上。” 三 具寿跋陀耆之所言,合于群众[之意见]2。 “具寿阿难,是多闻。具寿阿难,自以辩才能说!” “因此,友,跋陀耆!谛听,善思作意!我当说。” 具寿跋陀耆回答具寿阿难:“友!唯然。”具寿阿难言: “友!随见而有诸漏之尽,是见之最上。随闻而有诸漏之尽,是闻之最上。随得 安乐而有诸漏之尽,是乐之最上。随有想而有诸漏之尽,是想之最上。随有而有诸 漏之尽,是有之最上。” 注1 杂阿含一七(大正藏二、一二三b)。 2 ti次下除去疑问符号。 203 摄句: 嫌恨除去有二、论议、共住、发问 想受灭、谏诲、戒、了知、跋陀耆 五 集(续)3 一百七十一 一 尔时,世尊在舍卫[城]祇树给孤独园。于彼处,世尊告诸比丘曰:“诸比丘!” 彼等比丘回答世尊:“大德!”世尊曰: 二 “诸比丘!成就五法之优婆塞,堕于有畏。何等为五? 即:杀生,不与取,邪欲行,虚诳语,有谷酒、果酒、酒分之放逸处。 诸比丘!成就此等五法之优婆塞,堕于有畏。 三 诸比丘!成就五法之优婆塞,是无畏。何等为五? 五 集 第十八 优婆塞品 二三九 ----------------------------------------------------------------------- 增支部经典三 二四0 即:离杀生,离不与取,离邪欲行,离虚诳语,离谷酒、果酒、酒分之放逸处。 诸比丘!成就此等五法之优婆塞,是无畏。” 一百七十二 一 “诸比丘!成就五法之优婆塞,非无畏而住家。何等为五? 204 即:杀生……乃至……有谷酒、果酒、酒分之放逸处。 诸比丘!成就此等五法之优婆塞,非无畏而住家。 二 诸比丘!成就五法之优婆塞,无畏而住家。何等为五? 即:离杀生……乃至……离谷酒、果酒、酒分之放逸处。 诸比丘!成就此等五法之优婆塞,无畏而住家。” 一百七十三 一 “诸比丘!成就五法之优婆塞,如相随堕地狱。何等为五? 即:杀生……乃至……有谷酒、果酒、酒分之放逸处。 诸比丘!成就此等五法之优婆塞,如相随堕地狱。 二 诸比丘!成就五法之优婆塞,如相随生天国。何等为五? 即离杀生……乃至……离谷酒、果酒、酒分之放逸处。 诸比丘!成就此等五法之优婆塞,如相随生天国。” 一百七十四 一 其时,给孤独长者诣世尊之处,至已,问讯世尊,坐于一面,世尊告坐于一面 之给孤独长者曰: 二 “长者!若不断五种之怖、怨,则可谓无戒,又,生于地狱。何等为五? 即:杀生,不与取,邪欲行,虚诳语,有谷酒、果酒、酒分之放逸处是。 205 长者!若不断此等五种之怖、怨,则可谓无戒,又,生于地狱。 三 长者!若断五种之怖、怨,则可谓具戒,又,生于善趣。何等为五? 即:杀生,不与取,邪欲行,虚诳语,有谷酒、果酒、酒分之放逸处是。 四 长者!杀生者1,依杀生之因缘,亦生现法之怖、怨,又,亦生当来之怖、怨, 又,受心之苦、忧。由于离杀生,则不生现法之怖、怨,又,不生当来之怖、怨, [又],不受心之苦、忧,离杀生者,如是之怖、怨得止息。 五 长者!不与取者……长者!邪欲行者……长者!虚诳语者……长者!有谷酒、 五 集 第十八 优婆塞品 二四一 ----------------------------------------------------------------------- 增支部经典三 二四二 果酒、酒分之放逸处者,依有谷、酒、果酒、酒分放逸处因缘,亦生现法之怖与怨, 又,亦生当来之怖、怨,又受心之苦、忧。离有谷酒、果酒、酒分放逸处,则不生 现法之怖、怨,又,不生当来之怖、怨。[又],不受心之苦、忧,离有谷酒、果酒、 酒分放逸处者,如是之怖、怨得止息。” 杀害诸众生2 又作虚诳语 偷取世不与 又通他人妻 沉湎于谷物 草果酒之人 不断五种怨 名为无戒者 身坏无智慧 彼乃堕地狱 不杀诸众生 不言虚诳语 不偷世不与 不通他人妻 206 不沉湎谷物 草果酒之人 断五种怨已 名为有戒者 身坏有智慧 彼乃生善趣 注1 暹罗本panatipati之语为正确。 2 atimateti为非,atimapeti或应作atipateti,暹罗本为后者,以下※记号亦然。 一百七十五 一 “诸比丘!成就五法之优婆塞,是优婆塞之旃陀罗、优婆塞之垢、优婆塞之最下 劣。何等为五? 即:无信、无戒、侥幸瑞相、信瑞相而不信业,又,外求可供养者,以事彼为 先。 诸比丘!成就此等五法之优婆塞,是优婆塞之旃陀罗、优婆塞之垢、优婆塞之 最下劣。 二 诸比丘!成就五法之优婆塞,是优婆塞之宝、优婆塞之红莲华、优婆塞之白莲 华。何等为五? 即:有信、具戒、不侥幸瑞相、信业而不信瑞相,又,不外求可供养者,以事 五 集 第十八 优婆塞品 二四三 ----------------------------------------------------------------------- 增支部经典三 二四四 彼为先。 诸比丘!成就此等五法之优婆塞,是优婆塞之宝、优婆塞之红莲华、优婆塞之 白莲华。” 一百七十六1 一 其时,给孤独长者由五百优婆塞所簇拥,而诣世尊之处。至已,问讯世尊,坐 于一面,世尊告坐于一面之给孤独长者言: 二 “长者!汝等供给比丘僧伽衣服、饮食、床座、治病药及资具。然而,长者!勿 思:‘我等供给比丘僧伽衣服、饮食、床座、治药及资具。’而满足,是故长者! 应如是学: 207 二 ‘我等应如何恒喜远离而住耶?’ 长者!汝等应如是学。” 四 [世尊]作如是说时,具寿舍利弗白世尊言: “大德!稀有哉!大德!未曾有哉!大德!此乃世尊之所说。谓:‘长者!汝等 供给比丘僧伽衣服、饮食、床座、治病药及资具。然而,长者!勿思:“我等供给比 丘僧伽衣服、饮食、床座、治病药及资具。”而满足,是故长者!应如是学:“我等 应如何恒喜远离而住耶?”长者!汝等应如是学。’大德!圣弟子喜远离而住时,于 彼无五处。即:彼欲所引之一切苦、忧,其时,于彼则无。又彼欲所引之乐、喜, 其时,于彼则无。又彼不善所引之苦、忧,其时,于彼则无。又彼不善所引之乐、 喜,其时,于彼则无。又彼善所引之苦、忧,其时,于彼则无。大德!圣弟子具足 远离之喜而住时,于彼则无此等之五处。” 208 “舍利弗!善哉!善哉!舍利弗!圣弟子喜远离而住时,于彼无五处。即:彼欲 所引之一切苦、忧,其时,于彼则无。又彼欲所引之乐、喜,其时,于彼则无。又 彼不善所引之苦、忧,其时,于彼则无。又彼不善所引之乐、喜,其时,于彼则无。 又彼善所引之苦、忧,其时,于彼则无。舍利弗!圣弟子具足远离之喜而住时,于 彼则无此等之五处。” 注1 杂阿含一七(大正藏二、一二二c) 五 集 第十八 优婆塞品 二四五 ----------------------------------------------------------------------- 增支部经典三 二四六 一百七十七 一 “诸比丘!优婆塞,不可作此等五种贩卖。何等为五? 即:贩刀剑、贩人、贩肉1、贩酒、贩毒。 诸比丘!优婆塞,不可作此等五种贩卖。” 注1 饲育豚、鹿等而卖。 一百七十八 一 “诸比丘!汝等如何谓如是耶?此人以断杀生,离杀生,国王捕彼,以离杀生故, 或打、或缚、或放逐、或发泄愤怒。汝等或见、或闻耶?” “大德!不然。” “诸比丘!善哉!诸比丘!我亦谓此人,断杀生,离杀生了国王捕彼,以离杀生 故,或打、或缚、或放逐、或发泄愤怒,不曾见、不曾闻。又,显示彼作恶业 209 此人或杀女人、或[杀]男子。因此,国王捕彼,以杀生之故,或打、或缚、或放 逐、或发泄愤怒,汝等如是见、闻耶?” “大德!我等曾见,又,曾闻,又,当来可闻。” 二 “诸比丘!汝等如何谓是耶?谓此人断不与取,离不与取,国王捕彼,以离不与 取故,或打、或缚、或放逐、或发泄愤怒,汝等或曾见、或曾闻耶?” “大德!不然。” “诸比丘!善哉!诸比丘!我亦谓此人,断不与取,离不与取,国王捕彼,以离 不与取故,或打、或缚、或放逐、或发泄愤怒,不曾见、不曾闻。又,显示彼作恶 业--此人自某村、自某林,不与取,称为窃取者。因此,国王捕彼,以不与取故, 或打、或缚、或放逐、或发泄愤怒,汝等曾如是见、或曾闻耶?” “大德!我等曾见,又,曾闻,又当来可闻。” 三 “诸比丘!汝等如何谓如是耶?谓此人,断邪欲行,离邪欲行,国王捕彼,以离 邪欲行之故,或打、或缚、或放逐、或发泄愤怒。汝等或曾见、或曾闻耶?” “大德!不然。” “诸比丘!善哉!诸比丘!我亦谓此人,断邪欲行,离邪欲行,国王捕彼,以离 五 集 第十八 优婆塞品 二四七 ----------------------------------------------------------------------- 增支部经典三 二四八 210 邪欲行故,或打、或缚、或放逐、或发泄愤怒,不曾见、不曾闻。又,显示彼作恶 业--此人通他之女人、童女。因此,国王捕彼,以邪欲行故,或打、或缚、或放 逐、或发泄愤怒。汝等曾如是见、或曾闻耶?” “大德!我等曾见,又,曾闻,又,当来可闻。” 四 “诸比丘!汝等如何谓如是耶?谓此人,断虚诳语,离虚诳语,国王捕彼,以离 虚诳语故,或打、或缚、或放逐、或发泄愤怒。汝等或曾见,或曾闻耶?” “大德!不然。” “诸比丘!善哉!诸比丘!我亦谓此人,断虚诳语,离虚诳语,国王捕彼,以离 虚诳语故,或打、或缚、或放逐、或发泄愤怒,不曾见、不曾闻。又,显示彼作恶 业--此人依虚诳语,从长者、或长者子得利。因此,国王捕彼,以虚诳语故,或 打、或缚、或放逐、或发泄愤怒。汝等曾如是见、或曾闻耶?” “大德!我等曾见,又,曾闻,又,当来可闻。” 五 “诸比丘!汝等如何谓此耶?谓此人,断谷酒、果酒、酒分之放逸处,离谷酒、 果酒、酒分之放逸处,国王捕彼,以离谷酒、果酒、酒分之放逸处故,或打、或缚、 或放逐、或发泄愤怒。汝等曾见、或曾闻耶?” “大德!不然。” “诸比丘!善哉!诸比丘!我亦谓此人,断谷酒、果酒、酒分之放逸处,离谷 211 酒、果酒、酒分之放逸处。国王捕彼,以离谷酒、果酒、酒分之放逸处故,或打、 或缚、或放逐、或发泄愤怒,不曾见、不曾闻。又,显示彼作恶业--此人耽溺于 谷酒、果酒、酒分之放逸处,或杀女人、或男子;此人耽溺于谷酒、果酒、酒分之 放逸处,从其村、或某林,不与取,称为窃取者;此人耽溺于谷酒、木酒、酒分之 放逸处,通他女人或童女;此人耽溺于谷酒、果酒、酒分之放逸处,依虚诳语,从 长者、或长者子得利。因此,国王捕彼,以谷酒、果酒、酒分之放逸处故,或打、 或缚、或放逐、或发泄愤怒。汝等曾如是见、或曾闻耶?” “大德!我等曾见,又,曾闻,又,当来可闻。” 一百七十九1 一 其时,给孤独长者为五百优婆塞所围绕,诣世尊之处,至已,问讯世尊,坐于 一面。其时,世尊告具寿舍利弗言: 五 集 第十八 优婆塞品 二四九 ----------------------------------------------------------------------- 增支部经典三 二五0 二 “舍利弗!诸在家白衣,作业于五学处而为所拥护,又,四增上心之现法乐住, 如实乐欲则得,得而不艰难、得而不梗涩。彼得记说:若希望,则自地狱已尽、傍 生已尽、饿鬼境已尽、无幸处、恶趣、险难已尽,我乃预流者,是不堕法,是为决 定而终极等觉。如何于五学处作业而为所拥护耶? 212 三 舍利弗!世间有圣弟子,离杀生、离不与取、离邪欲行、离虚诳语,离谷酒、 果酒、酒分之放逸处。 以此等五学处作业为所拥护。如何于四增上心之现法乐住,如实乐欲则得,得 而不艰难、得而不梗涩耶? 四 舍利弗!世间有圣弟子,于佛成就证净。即:彼世尊是应供、正等觉、明行具 足、善逝、世间解、无上士、御调丈夫者、天人师、觉者、世尊。彼若证此第一增 上心之现法乐住,则不清净之心,得清净;不洁白之心,得洁白。 五 复次,舍利弗![世]间有圣弟子,于法成就证净。即:世尊之法善说、现见、 不时、来见、引导、智者是应自知。彼若证此第二增上心之现法乐住,则不清净之 心,得清净;不洁白之心,得洁白。 六 复次,舍利弗![世]间有圣弟子,于僧伽成就证净。即:世尊之弟子僧伽, 是妙行者;世尊之弟子僧伽,是直行者;世尊之弟子僧伽,是应理行者;世尊之弟 子僧伽,是和敬行者;所谓四双补特伽罗、八士补特伽罗是。此世尊之弟子僧伽, 是应请、极应请、应施、应合掌、世之无上福田。彼若证此第三增上心之现法乐住 213 ,则不清净之心,得清净;不洁白之心,得洁白。 七 复次,舍利弗!圣弟子,成就圣所爱之不破、不穿、不杂、不秽、离脱、智者 所赞、不可执取、能发三摩地之戒。彼若证此第四增上心之现法乐住,则不清净之 心,得清净;不洁白之心,得洁白。 此等四增上心之现法乐住如实乐欲则得,得而不艰难、得而不梗涩。 八 舍利弗!诸在家白衣,作业于五学处而为所拥护,又四增上心之现法乐住,如 实乐欲则得,得而不艰难、得而不梗涩。彼得记说:若希望,则自地狱已尽、傍生 已尽、饿鬼境已尽、无幸处、恶趣、险难已尽,我乃预流者,是不堕法,是为决定 而终极等觉。” 见地狱恐怖 避免一切恶 五 集 第十八 优婆塞品 二五一 ----------------------------------------------------------------------- 增支部经典三 二五二 受持圣法已 智者避诸恶 不害众生命 皆有强劲力 知而不虚诳 勿盗他人物 自有妻满足 不通他人妻2 心迷果酒类 酒分人勿饮 随念正自觉 又随寻善法 为众无恼害 修习饶益心 有所施法时 希功德利益 先于寂静者 施所施大果 我今说寂静 舍利弗谛听 214 若有黑与白3 赤色之与黄 斑点或一色 又有鸽色牛 一切诸种中 良驯之牡牛 具有引荷力 直进且疾行 唯彼引荷力 彼毛色调见 如是人之中 生于如何姓 刹帝婆罗门 农商工屠业 一切诸种中 训练善行仪 信仰而具戒 语实而心惭 已断生与死 完全清净行 卸荷无系缚 已所作无漏 通达一切法 无执者安乐 离尘垢田中 布施有多报 凡夫不知逝 愚痴无所闻 别处无布施 不侍寂静人 智者尚寂静 亲侍有智人 植信善逝者 根本坚立时 彼等生天国 或往善姓家 五 集 第十八 优婆塞品 二五三 ----------------------------------------------------------------------- 增支部经典三 二五四 次第得涅槃 如是智人证 注1 中阿含三0(大正藏一、六一六a)。 2 ca arame,暹罗本为ca n'arame为正确。 3 以下之颂文,同增支部三集第五十七章。 一百八十 一 尔时,世尊与大比丘众俱,游行于憍萨罗[国]。世尊行走大道,于随一地方见 沙罗树大林。见已,自大道离去而彼沙罗林处,至已,入彼沙罗林,于随一地方面 215 现微笑。尔时,具寿阿难谓:“世尊有何因何缘而面现微笑耶?无因则世尊乃不现微 笑。”尔时,具寿阿难白世尊言: “大德!世尊有何因何缘而面现微笑耶?无因世尊不现微笑。” 二 “阿难!往昔此处有城,繁荣兴盛,人多居住,人口密集。阿难!近于此城,是 迦叶世尊、应供、正等觉者所居住。复次,阿难!于迦叶世尊、应供、正等觉者处, 有名为迦毗尸(Gavesi)之优婆塞,不圆满[五]戒。阿难!迦毗尸优婆塞指示而 劝导五百优婆塞,彼等[亦]不圆满[五]戒。阿难!其时,迦毗尸优婆塞谓:‘我 多利益此等五百优婆塞,是上首,是劝导者。我不圆满戒,又,此等五百优婆塞亦 不圆满戒,如是此[因]完全相等,毫无优越,我乃优越!’阿难!其时,迦毗尸 优婆塞谓彼等五百优婆塞之处,至已,告彼等五百优婆塞言:‘具寿等!自今日以 后,当存念我为戒圆满之人!’阿难!其时,彼等五百之优婆塞谓:‘贤者迦毗尸 于我等多利益,是上首,是劝导者。贤者迦毗尸实圆满其戒,我等岂弗然1耶?’ 阿难!其时,彼等五百优婆塞,即诣迦毗尸优婆塞处,至已,白迦毗尸优婆塞言: ‘贤者迦毗尸!自今日以后,当存念此等五百优婆塞为戒圆满人。’阿难!其时, 迦毗尸优婆塞谓:‘我多利益此等五百之优婆塞,是上首,是劝导者。我圆满戒; 216 又,此等五百优婆塞亦圆满戒,如是此[因]完全相等,毫无优越,我乃优越。’ 阿难!其时,迦毗尸优婆塞,即诸彼五百优婆塞。至已,告彼等五百优婆塞言:‘具 寿等!自今日以后,当存念我为梵行者,是远行者,远离淫卑猥法!’阿难!其时, 彼等五百优婆塞谓:‘贤者迦毗尸者多利益我等,是上首,是劝导者。贤者迦毗尸 五 集 第十八 优婆塞品 二五五 ----------------------------------------------------------------------- 增支部经典三 二五六 实当为梵行者,是远行者,远离淫卑猥法,我等岂弗然耶?’阿难!其时,彼等五 百优婆塞即诣迦毗尸优婆塞处。至已,白迦毗尸优婆塞言:‘贤者迦毗尸!自今日 以后,当存念此等五百优婆塞亦为梵行者,是远行者,远离淫卑猥法。’阿难!其 时,迦毗尸优婆塞谓:‘我多利益此等五百优婆塞,是上首,是劝导者。又,我圆 满戒,此等五百优婆塞亦圆满戒;又我为梵行者,是远行者,远离侄卑猥法,此等 五百之优婆塞亦为梵行者,是远行者,远离淫卑猥法。如是此[因]完全相等,毫 无优越,我乃优越!’阿难!其时,迦毗尸优婆塞即诸彼等五百优婆塞处。至已, 告彼等五百优婆塞言:‘具寿等!自今日以后,当存念我为一食者,废除夜食,远 离非时食!’阿难!其时,彼等五百优婆塞谓:‘贤者迦毗尸多利益我等,为上首, 是劝导者。贤者迦毗尸实当为一食者,废除夜食,远离非时食,我等岂弗然耶?’ 阿难!其时,彼等五百优婆塞即诣迦毗尸优婆塞处。至已,白迦毗尸优婆塞言:‘ 217 贤者迦毗尸!自今日以后,当存念此等五百优婆塞,亦为一食者,废除夜食,远离 非时食。’阿难!其时,迦毗尸优婆塞谓:‘我多利益此等五百优婆塞,为上首, 是劝导者。又我圆满戒,此等五百优婆塞亦圆满戒。又我为梵行者,是远行者,远 离淫卑猥法,此等五百优婆塞亦为梵行者,是远行者,远离淫卑猥法。又,我为一 食者,废除夜食,远离非时食。如是此[因]完全相等,毫无优越,我乃优越!’ 阿难!其时,迦毗尸优婆塞诣迦叶世尊、应供、正等觉者之处。至已,白迦叶世尊、 应供、正等觉者言:‘大德!我愿得从世尊出家,愿得具足[戒]。’阿难!迦毗尸 优婆塞得从迦叶世尊、应供、正等觉者出家,得具足[戒]。复次,阿难!迦毗尸比 丘,自受具足戒未久,独处,远离扰闹而不放逸,炽然不惜身命而住,善男子等正 自家趣向非家,彼之无上梵行之终极完具不久,已于现法而自了知、作证、具足而 住。证知生已尽,梵行已住,所作已作,再不还于现状。又,阿难!迦毗尸比丘为 阿罗汉之一。阿难!其时,彼等五百之优婆塞谓:‘贤者迦毗尸多利益我等,为上 首,为劝导者。而此贤者迦毗尸剃除须发,披著袈裟衣,自家而趣向非家,我等岂 弗然耶?’阿难!其时,彼等五百优婆塞,即诣迦叶世尊、应供、正等觉者处,至 218 已,白迦叶世尊、应供、正等觉者言:‘大德!我等愿得从世尊出家,愿得具足[戒]。’ 阿难!彼等五百优婆塞,即得从迦叶世尊、应供、正等觉者出家,得具足[戒]。又, 阿难!迦毗尸比丘谓:‘我此无上之解脱乐,如实乐欲则得,得而不艰难、得而不 五 集 第十八 优婆塞品 二五七 ----------------------------------------------------------------------- 增支部经典三 二五八 梗涩;愿此等五百之比丘,其无上之解脱乐,如实乐欲则得,得而不艰难、得而不 梗涩。’阿难!其时,彼等五百比丘独处,远离扰闹而不放逸,炽然不惜身命而住, 善男子正自家而趣向非家,彼之无上梵行之终极完具不久,已于现法而自了知、作 证、具足而住。证知生者已尽,梵行已住,所作已作,再不还于现状。 三 阿难!如是,彼等五百比丘,以迦毗尸为上首,依次而上,次第卓越于胜行, 作证无上解脱。以故阿难!应如是学。 四 我等依次第而上,次第卓越于胜行,当作证无上解脱。 阿难!应如是学。” 注1 pana暹罗本作pana na为正确,以下亦然。 摄句: 219 畏无畏、地狱、怨、第五旃陀罗 喜、贩卖、国王、在家乃迦毗尸 一百八十一 一 诸比丘!有此等五者,是住树林者。以何为五耶? 二 以钝故、痴故,有住林者。有恶欲、恶性故,是住林者。有憍慢故、乱心故, 是住林者。有诸佛、诸佛弟子所赞故,是住林者。唯依少欲、唯依喜足、唯依俭约、 唯依远离、唯依求彼[善行],是住林者。 诸比丘!此等五者,是住林者。 三 诸比丘!于此等五种住林者中,所谓唯依彼之少欲、唯依喜足、唯依俭约、唯 依远离、唯依求彼[善行]而为住林者,此等是五种住林者中之第一、为最、为首、 为上、为胜。 诸比丘!譬如由牛走出乳,由乳出酪,由酪出生酥、由生酥出熟酥、由熟酥出 醍醐者,此中说为第一。正如是,诸比丘!在此等五住林者中,所谓唯依彼之少欲、 五 集 第十九 阿兰若品 二五九 ----------------------------------------------------------------------- 增支部经典三 二六0 唯依喜足、唯依俭约、唯依远离、唯依求彼[善行]而为住林者,此等五种住林者 中为第一、为最、为首、为上、为胜。” 一百八十二~一百八十九 一 诸比丘!此等是五种之粪扫衣行者…… 二 诸比丘!此等是五种之树下坐行者…… 220 三 诸比丘!此等是五种之冢间坐行者…… 四 诸比丘!此等是五种之回处坐行者…… 五 诸比丘!此等是五种之常坐行者…… 六 诸比丘!此等是五种之随得座行者…… 七 诸比丘!此等是五种之一食行者…… 八 诸比丘!此等是五种之不后食行者…… 一百九十 一 “诸比丘!此等是五种乞食行者。以何为五耶? 二 即:钝故、痴故,有乞食行者。恶欲、恶性故,有乞食行者。憍慢故、乱心故, 有乞食行者。诸佛、诸佛弟子所赞故,有乞食者。唯依少欲、唯依喜足、唯依俭约、 唯依远离、唯依求彼1[善行],有乞食行者。 诸比丘!此等五者,是乞食行者。 三 诸比丘!在是等五种乞食行者中,所谓唯依彼之少欲、唯依喜足、唯依俭约、 唯依远离、唯依求彼[善行]而为乞食行者,此等为五种乞食行者中第一、为最、 为首、为上、为胜。 诸比丘!譬如由牛之出乳、由乳出酪、由酪出生酥、由生酥出熟酥、由熟酥出 221 醍醐者,此中说为第一。正如是,诸比丘!在此等五种乞食行者中,所谓唯依彼之 少欲、唯依喜足、唯依俭约、唯依远离、唯依求彼[善行]而为乞食行者,此等为 五种乞食行者中第一、为最、为首、为上、为胜。” 注1 idam atthitam和前同,应作idamatthitam以下亦然。 摄句: 五 集 第十九 阿兰若品 二六一 ----------------------------------------------------------------------- 增支部经典三 二六二 住林、粪扫衣、树下、冢间、回处坐 常坐、随得座、一食、不后食与乞食 一百九十一 一 “诸比丘!此等五种昔时之婆罗门性,今时可见于狗之间,非于婆罗门之间。以 何为五耶? 二 诸比丘!昔时婆罗门,唯近于婆罗门女,非近于非婆罗门女。诸比丘!今时婆 罗门者,亦近于婆罗门女,亦近于非婆罗门女。诸比丘!今时之狗唯近于牝狗,非 近于非牝狗。诸比丘!是第一种昔时之婆罗门性,今时可见于狗之间,非于婆罗门 之间。 222 三 诸比丘!昔时婆罗门,唯近于受胎期中之婆罗门女,非近于非受胎期中。诸比 丘!今时婆罗门,亦近于受胎期中之婆罗门女,亦近于非受胎期中[之婆罗门女]。 诸比丘!今时之狗,唯近于受胎期中之牝狗,非近于非受胎期中[之牝狗一。诸比丘! 是第二种古之婆罗门性,今时可见于狗之间,非于婆罗门之间。 四 诸比丘!昔时婆罗门,不购不卖婆罗门女,唯相爱而已,为相续1共住而营生。 诸比丘!今时婆罗门,亦购亦卖婆罗门女,亦相爱,为相续共住而营生。诸比丘! 今时狗不购、不卖牝狗,唯相爱而已,为相交2共住而营生。诸比丘!是第三种古 之婆罗门性,今时可见于狗之间,非于婆罗门之间。 五 诸比丘!昔时婆罗门,即使财、谷、银、金亦不为贮蓄。诸比丘!今时婆罗门, 即使财、谷、银、金亦为贮蓄。诸比丘!今时之狗,即使财、谷、银、金亦不为贮 蓄。诸比丘!是第四种古之婆罗门性,今时可见于狗之间,非于婆罗门之间。 六 诸比丘!昔时婆门,于夕为夕食,于朝为朝食而乞求施食。诸比丘!今时婆罗 门,唯欲食得满腹已,且携残余而去。诸比丘!今时之狗于夕为夕食,于朝为朝食 而乞求施食。诸比丘!是第五种古之婆罗门性,今时可见于狗之间,非于婆罗门之 间。 诸比丘!此等五种之昔时婆罗门性,今时可见于狗之间,非于婆罗门之间。” 五 集 第二十 婆罗门品 二六三 ----------------------------------------------------------------------- 增支部经典三 二六四 注1 Samsaggatthaya者,在注作sambandhaya,如依释为paveniyam gandhanattham(为 结相续之故)看来,则可采Sambandhaya,故今从暹罗本等。 注2 Samsaggatthaya者即SamSaggatthaya之误。 一百九十二1 223 一 其时,头那婆罗门,诣世尊之处。至已,与世尊俱相庆慰,交换欢喜可慰之语 已,坐于一面。坐于一面之头那婆罗门白世尊言: 二 “尊者瞿昙!我闻沙门瞿昙不向衰老、老年、年迈、高龄之婆罗门问讯、或起立、 或让席。尊者瞿昙!此乃确实如是,尊者瞿昙者不向衰老、老年、年迈、高龄之婆 罗门问讯、或起立、或让席。尊者瞿昙!此非完全圆熟。” “头那!汝非宣称为婆罗门耶?” “尊者瞿昙!正说者可以语:婆罗门,为母、父两者生而纯正,托胎清净乃至七 世之父祖皆是纯正,不被谤出生之论,受持读诵真言,古传说于三吠陀及第五,并 通达语汇、法式、语分别,能语而精通文法,于顺世论及大人相[所记述之文义] 无不受持。尊者瞿昙!其正说者,可相同以我而语。尊者瞿昙!我亦为婆罗门,母、 父两者生而纯正,托胎清净乃至七世之父祖皆是纯正,被不谤出生之论,受持读诵 真言,古传说于三吠陀及第五,并通达语汇、法式、语分别,能语而精通文法,于 顺世论及大人相[所记述之文义]无不受持。” 224 “头那!诸婆罗门中昔时之圣者,为真言之作者,为真言之能说者。又属于彼等 之古集、读诵、口授、集成者,今时之婆罗门随诵、而随说。随说[彼等之]所说, 随[彼等之]所口授而口授。[所谓彼等者]即:阿吒摩、婆莫迦、婆摩提婆、鼻沙 密多、耶婆提伽、应疑罗沙、跋罗堕阇、婆悉吒、迦叶波、仆虞哥等是。彼等者施 设此等五婆罗门,即等于梵天,等于天上,守护界限,超越界限,第五为婆罗门中 之旃陀罗。头那!汝乃彼等中何者耶?” “尊者瞿昙!我不知此等五种婆罗门,唯知我乃婆罗门。尊者瞿昙!若请为我说 法,是甚幸。使我得知此等五种婆罗门。” “诚然,婆罗门!谛听,善思作意!我当说。” 五 集 第二十 婆罗门品 二六五 ----------------------------------------------------------------------- 增支部经典三 二六六 头那婆罗门回答世尊:“尊者!诚然。”世尊曰: 三 “头那!云何相等于梵天之婆罗门耶?头那!世间有婆罗门,母、父两者皆生而 纯正,托胎清净乃至七世之父祖皆是纯正,不被谤出生之论,彼行四十八年间童贞 之梵行,学习真言,四十八年间行童贞之梵行已,学习真言已,完全如法,非于非 法,为师而寻求师财。头那!又此中,法者何耶?不依农事、不依商业、不依放牧、 225 不依弓刀、不依事王、不依随一之工巧,纯依乞食行,而不侮蔑钵。彼奉献师财于 师已,剃除须发,披著袈婆,自家趣向非家。彼如是出家而与慈心俱行,偏满一方 而住:如是[偏满]第二、第三、第四[方而住]:如是,上、下、横偏于一切世界, 以与慈俱行广大无量无怨无害心,偏满而住;与悲……与喜……与舍俱行心,偏满 一方而住,如是偏满第二、第三、第四[方而住];如是,上、下、横偏于一切世界, 与慈俱行广大无量无怨无害心,偏满而住。彼修此等之四梵住已,身坏死后,生于 善趣、梵世。头那!如是相等于梵天之婆罗门。 四 头那!又云何相等于天之婆罗门耶?头那!世间有婆罗门,母、父两者皆生而 纯正,托胎清净乃至七世之父祖皆是纯正,不被谤出生之论。彼四十八年间行童贞 之梵行,学习真言。四十八年间行童贞之梵行已,学习真言已,完全如法,非于非 法,为师寻求师财。头那!又,此中之法者何耶?不依农事、不依商业、不依放牧、 226 不依弓刀、不依事王、不依随一之工巧,纯依乞食行而不侮蔑于钵。彼奉献师财于 师已,完全如法,非于非法,而寻求妻。头那!此中,法者何耶?不购[女],不卖 [己],唯[寻求]给予以[手]2[浇]水之婆罗门女。彼唯亲近婆罗门女,非刹 帝利女、非毗舍女、非首陀女、非旃陀罗女、非猎师女、非箧匠女、非车匠女,不 亲近补羯婆女、不亲近怀胎女、不亲近授乳女、不亲近非受胎期中女。又,头那! 婆罗门者何故不亲近怀胎女耶?头那!若婆罗门亲近怀胎女,则彼童男或童女者称 为大粪聚生。是故,头那!婆罗门不亲近怀胎女。又,头那!婆罗门何故不亲近授 乳女耶?头那!若婆罗门亲近授乳女,则彼童男或童女者,称为饮不净。是故,头 那!婆罗门不亲近授乳女。又,头那!婆罗门何故不亲近非受胎期中女耶?彼3婆 罗门女不为欲、不为戏、不为适悦;唯为子孙相续于婆罗门,而做婆罗门女。彼得 子已,剃除须发,披著袈裟,自家趣向非家。彼乃如是出家,离欲……乃至……具 227 足第四静虑而住。彼修此等四静虑已,身坏死后,生于善趣、天界。头那!如是相 五 集 第二十 婆罗门品 二六七 ----------------------------------------------------------------------- 增支部经典三 二六八 等于天之婆罗门。 五 头那!又云何而为守护界限之婆罗门耶?头那!世间有婆罗门,母、父两者皆 生而纯正,托胎清净乃至七世之父祖皆是纯正,不被谤出生之论。彼四十八年间行 童贞之梵行,学习真言,四十八年间行童贞之梵行已,学习真言已,完全如法,非 于非法,为师寻求师财。头那!此中之法者何耶?不依农事、不依商业、不依放牧、 不依弓刀、不依事王、不依随一之工巧,纯依乞食行而不侮蔑于钵。彼奉献师财于 师已,完全如法,非于非法而寻求妻。头那!此中之法者何耶?不购[女],不卖 [已],唯[寻求]给予以[手灌]水之婆罗门女。彼唯亲近婆罗门女,非刹帝利女、 非毗舍女、非首陀女、非施陀罗女、非猎师女、非箧匠女、非车匠女,不亲近补羯 婆女、不亲近怀胎女、不亲近授乳女、不亲近非受胎期中之女。又,头那!婆罗门 何故不亲近怀胎女耶?头那!若婆罗门亲近怀胎女……乃至……唯为子孙相续于婆 罗门,而做婆罗门女。彼得子已,希望其子之宠爱,栖息于家族4中,不自家趣向 非家,整备昔时婆罗门之界限而住其处,不逾越;整备昔时婆罗门界限之婆罗门住 于其处,则不逾越。头那!是故,称为守护界限之婆罗门。头那!如是为守护界限 之婆罗门。 228 六 头那!又如何为超越界限之婆罗门耶?头那!世有婆罗门,母、父两者……不 被谤出生之论,彼四十八年间行童贞之梵行,学习真言,四十八年间行童贞之梵行 已,学习真言已,完全如法,非于非法,为师而寻求师财。头那!又此中之法者何 耶?不依农事、不依商业、不依放牧、不依弓刀、不依事王、不依随一之工巧,纯 依乞食行而不侮蔑于钵。彼奉献师财于师已,即如法、非法,购[女]亦卖[己] 而寻求妻。亦[寻求]给予以[手灌]水之婆罗门女。彼亲近婆罗门女,亦亲近刹 帝利女、毗舍女、首陀女、旃陀罗女、猎师女、庆匠女、车匠女,补羯婆女、怀胎 女、授乳女、受胎期中女、非受胎期中女。彼之婆罗门女者为欲、为戏、为适悦、 亦为子孙相续于婆罗门,而有婆罗门女。俱备昔时婆罗门之界限而不住于其处,若 逾越之,头那!是故称为超越界限之婆罗门。头那!如是为超越界限之婆罗门。 七 头那!又如何为婆罗门中旃陀罗之婆罗门耶?头那!世间有婆罗门,母、父两 229 者皆生而纯正,托胎清净乃至七世父祖皆是纯正,不被谤出生之论。彼四十八年间 行童贞之梵行,学习真言。四十八年间行童贞之梵行已,学习真言已,虽如法、非 五 集 第二十 婆罗门品 二六九 ----------------------------------------------------------------------- 增支部经典三 二七0 法,依农事、依商业、依放牧、依弓刀、依事王、亦依随一之工巧,纯依乞食而不 侮蔑于钵,为师寻求师财。彼奉献师财于师已,即如法、非法,购[女]卖[己] 而寻求妻,亦寻求给予以[手灌]水之婆罗门女。彼亦亲近婆罗门女,亦亲近刹帝 利女、毗舍女、首陀女、旃陀罗女、猎师女、箧匠女、车匠女,亦亲近补羯婆女、 怀胎女、授乳女、受胎期中女、非受胎期中女。彼之婆罗门女者为欲、为戏、为适 悦、亦为子孙相续于婆罗门而有婆罗门女。彼乃依一切之业而为活命,然而婆罗门 众者语彼:‘汝即称为婆罗门,何故依一切之业而为活命耶?’彼答言:‘譬如火 燃烧清净物,亦燃烧不清净物,因此不污于火。’正如是,婆罗门依一切之业而为 活命,然婆罗门不污。头那!依一切业而为活命故,称为婆罗门中旃陀罗之婆罗门。 头那!如是为婆罗门中旃陀罗之婆罗门。 八 头那!诸婆罗门中昔时之圣者,乃真言之作者,真言之能说者。又属于彼等之 古集、读诵、口授、集成者,今时之婆罗门随诵、随说。随说[彼等之]所说,随 230 [彼等之]所口授而口授。[所谓彼等者]即:阿吒摩、婆莫迦、婆摩提婆、鼻沙密 多、耶婆提伽、应疑罗、沙跋罗堕阇、婆悉阪、迦叶波、仆虞哥等是。彼等施设此 等五种之婆罗门,即相等于梵天,等于天上,守护界限,超越界限,于第五为婆罗 门中之旃陀罗。头那!汝乃彼等中之何者耶?” “尊者瞿昙!我等尚不等值于婆罗门中之旃陀罗,奇哉!尊者瞿昙!……乃至 ……承尊者瞿昙当摄受我自今日起,终生归依为优婆塞。” 注1 中阿含四0(大正藏一、六八0b)。 2 于手浇水,为付与之表示。 3 此文之下有sace Dona brahmano anutunim gacchati(有头那!若婆罗近非受胎期中 之女者)之句在此处其义不顺而回除去,若取用此句,而想下句有脱落者不可。 4 kutumbim暹罗本作kutumbam为正确。 一百九十三 一 尔时,伤歌逻婆罗门,诣世尊之处。至已,与世尊相互庆慰,交换欢喜可慰之 语已,坐于一面。坐于一面之伤歌逻婆罗门,白世尊言: 五 集 第二十 婆罗门品 二七一 ----------------------------------------------------------------------- 增支部经典三 二七二 二 “尊者瞿昙!是何因何缘,纵然于长夜读诵真言,亦于其时不得辩才,况不读诵? 复次,尊者瞿昙!是何因何缘,于长夜不读诵真言,亦于其时能得辩才,况且读诵 耶?” 三 “婆罗门!以缠缚于欲贪、随逐于欲贪心而住,且不如实知已生欲贪出离时,其 时亦不如实知、不见己利,其时亦不如实知、不见他利,其时亦不如实知、不见俱 利,于长夜读诵真言,亦不得辩才,况不读诵?婆罗门!譬如有水钵,[钵中之水] 231 或浑浊为赤色、黄色、青色、真红色,有眼之人,于其中凝视己之面貌,而不如实 知、见。正如是,婆罗门!以缠缚于欲贪、随逐于欲贪之心而住,且不如实知已生 欲贪出离之时,其时亦不如实知、不见己利……乃至……他利……乃至……俱利, 于长夜读诵真言,亦不得辩才,况不读诵耶? 四 复次,婆罗门!以缠缚于嗔、随逐于嗔心而住,且不如实知已生嗔恚出离之时, 其时亦不如实知、不见己利……乃至……他利……乃至……俱利,于长夜读诵真言, 亦不得辩才,况不读诵?婆罗门!譬如水钵,[钵中之水]以火加热、沸腾、洋溢, 有眼之人,于其中凝视己之面貌,而不如实知、见。正如是,婆罗门!以缠缚于嗔、 随逐于嗔心而住,且不如实知已生嗔恚出离之时,其时亦不如实知、不见己利…… 乃至……他利……乃至……俱利,于长夜读诵真言,亦不得辩才,况不读诵耶?” 五 复次,婆罗门!以缠缚于惛眠、随逐于惛眠心而住,且不如实知已生惛眠出离 232 之时,其时亦不如实知、不见己利……乃至……他利……乃至……俱利,于长夜读 诵真言亦不得辩才,况不读诵?婆罗门!譬如有水钵,[钵中之水]为青苔所蔽,有 眼之人于其中凝视己面貌,而不如实知、见。正如是,婆罗门!以缠缚于惛眠、随 逐于惛眠之心而住,且不如实知已生惛眠出离之时,其时亦不如实知、不见己利 …………乃至……他利……乃至……俱利,于长夜读诵之真言亦不得辩才,况不读 诵耶? 六 复次,婆罗门!以缠缚于掉悔、随逐于掉悔心而住,且不如实知已生掉悔出离 之时,其时亦不如实知、不见己利……乃至……他利……乃至……俱利,于长夜读 诵真言,亦不得辩才,况不读诵?婆罗门!譬如有水钵,[钵中之水]为风所吹动、 漂荡,有眼之人于其中凝视己之面貌,而不如实知、见。正如是,婆罗门!以缠缚 于掉悔、随逐于掉悔之心而住,且不如实知已生掉悔出离之时,其时亦不如实知、 五 集 第二十 婆罗门品 二七三 ----------------------------------------------------------------------- 增支部经典三 二七四 233 不见己利……乃至……他利……乃至……俱利,于长夜读诵真言、亦不得辩才,况 不读诵耶? 七 复次,婆罗门!以缠缚于疑、随逐于疑心而住,且不如实知已生之疑出离之时, 其时亦不如实知、不见己利……乃至……他利……乃至……俱利,于长夜读诵真言, 亦不得辩才,况不读诵?婆罗门!譬如有水钵,[钵中之水]被扰浊,含泥且置于闇 处,有眼之人于其中凝视己之面貌,而不如实知、不见。正如是,婆罗门!以缠缚 于疑、随逐于疑心而住,且不如实知已生之疑出离之时,其时亦不如实知、不见己 利……乃至……他利……乃至……俱利,于长夜读诵真言,亦不得辩才,况不读诵 耶? 八 [复次,]婆罗门!以不缠缚于欲贪、不随逐于欲贪心而住,且如实了知已生 欲贪出离之时,其时亦如实知见己利,其时亦如实知见他利,其时亦如实知见俱利, 234 于长夜不读诵真言,亦能得辩才,况读诵耶?婆罗门!譬如有水钵,[钵中之水]或 不浑浊为赤色、黄色、真红色,有眼之人于其中凝视己之面貌,而如实知见。正如 是,婆罗门!以不缠缚于欲贪、不随逐于欲贪心而住,且如实了知已生欲贪出离之 时,其时亦如实知见己利……乃至……他利……乃至……俱利,于长夜不读诵真言, 亦得辩才,况读诵耶? 九 复次,婆罗门!以不缠缚于嗔、不随逐于嗔心而住,且如实了知已生嗔出离之 时,其时亦如实知见己利……乃至……他利……乃至……俱利,于长夜不读诵真言 亦能得辩才,况读诵耶?婆罗门!譬如有水钵,[钵中之水]以火不加热、不沸腾、 不洋溢,有眼之人于其中凝视己之面貌,而如实知见。正如是,婆罗门!以不缠缚 于嗔、不随逐于嗔心而住,且如实了知已生嗔出离之时,其时亦如实知见己利… 乃至……他利……乃至……俱利,于长夜不读诵真言,亦能得辩才,况读诵耶? 一0 复次,婆罗门!以不缠缚于惛眠、不随逐于惛眠心而住,且如实了知已生惛 眠出离之时,其时亦如实知见己利……乃至……他利……乃至……俱利,于长夜不 235 读诵真言亦能得辩才,况读诵耶?婆罗门!譬如有水钵,[钵中之水]不为青苔所蔽, 有眼之人于其中凝视己之面貌,而如实知见。正如是,婆罗门!以不缠缚于惛眠、 不随逐于惛眠心而住,且如实了知已生惛眠出离之时,其时亦如实知见己利……乃 至……他利……乃至……俱利,于长夜不读诵真言,亦能得辩才,况读诵耶? 五 集 第二十 婆罗门品 二七五 ----------------------------------------------------------------------- 增支部经典三 二七六 一一 复次,婆罗门!以不缠缚于掉悔、不随逐于掉悔心而住,且如实了知已生掉 悔出离之时,其时亦如实知见己利……乃至……他利……乃至……俱利,于长夜不 读诵真言亦能得辩才,况读诵耶?婆罗门!譬如有水钵,[钵中之水]不为风所吹动、 漂荡,有眼之人于其中凝视己之面貌,而如实知见。正如是,婆罗门!以不缠缚 于掉悔、不随逐于掉悔心而住,且如实了知已生掉悔出离之时,其时亦如实知见己 利……乃至……他利……乃至……俱利,于长夜不读诵真言,亦能得辩才,况读诵 耶? 236 一二 复次,婆罗门!以不缠缚于疑、不随逐于疑心而住,且如实了知已生疑出离 之时,其时亦如实知见己利,其时亦如实知见他利,其时亦如实知见俱利,于长夜 不读诵真言,亦能得辩才,况读诵耶?婆罗门!譬如有水钵,[钵中之水]澄清无秽, 置于明处,有眼之人于其中凝视己之面貌,而如实知见。正如是,婆罗门!以不缠 缚于疑、不随逐于疑心而住,且如实了知已生疑出离之时,其时亦如实知见己利, 其时亦如实知见他利,其时亦实如知见俱利,于长夜不读诵真言,亦能得辩才,况 读诵耶? 婆罗门!有此因此缘,于长夜读诵真言,亦于其时能得辩才,况不读诵耶?婆 罗门!有此因此缘,于长夜不读诵真言,亦于其时能得辩才,况读诵耶?” 一三 “尊者瞿昙!奇哉!……乃至……当摄受我自今日起,终生归依为优婆塞。” 一百九十四 一 一时,世尊住毗舍离大林中之重阁讲堂。复次,尔时,迦罗那婆罗门,承担栗 237 遮毗人之工程。时,迦罗那婆罗门见宾阇尼婆罗门自远方而来。见已,语于宾阇尼 婆罗门言: “友,宾阇尼!今于日中自何处来耶?” “我自沙门瞿昙处来此。” “友,宾阇尼!沙门瞿昙之慧力当云何耶?谓[彼]是智者耶?” “我乃不敢当,我如何可知沙门瞿昙之慧力?得知沙门瞿昙之慧力者,唯有能相 等于彼者。” “友,宾阇尼!汝以最胜之赞叹称赞沙门瞿昙。” “我乃不敢当,我如何可赞叹沙门瞿昙?彼尊者瞿昙,唯有依[自]所赞叹[之 五 集 第二十 婆罗门品 二七七 ----------------------------------------------------------------------- 增支部经典三 二七八 德]而加以赞叹,[无其他赞叹方法]为天与人中之最胜。” “友,宾阇尼!汝见如何义理?而如是极为赞叹沙门瞿昙耶?” “譬如有人,饱食最上味时,则不再希望其余下味。正如是,或契经、或应颂、 或记说、或未曾有法,若谛听彼沙门瞿昙之法,则不再希望[聆听]其余众多沙门、 婆罗门之论。譬如有人,为饥饿而衰恼,欲得甜饭团,彼每于啖食,必得甘纯滋味。 正如是,或契经、或应颂、或记说、或未曾有法,若谛听彼尊者瞿昙之法,当比余 等之任何[法]更得欢喜,[更]得心之澄净。譬如有人,欲得黄色、或赤色之旃檀 238 树枝,彼嗅其下方、或中方、或上方之任何一方,亦唯得纯妙之香。正如是,或契 经、或应颂、或记说、或未曾有法,若谛听彼世尊瞿昙之法,则比余等之任何[法] 更得欢喜,[更]得喜悦。譬如有人,恼苦剧痛,有良医可立即除去彼恼。正如是, 或契经、或应颂、或记说、或未曾有法,若谛听彼尊者瞿昙之法,则忧、悲、苦、 愁、恼者比余等之任何更易消灭。譬如有莲池,水澄、水甘、水冷、水净、岸美、 可悦。时,有人为热所苦、为热所恼而疲劳口渴,欲来饮食,彼入其莲池,且浴、 且饮已,一切之苦痛、疲劳、热恼者止息。正如是,或契经、或应颂、或记说、或 未曾有法,若谛听彼尊者瞿昙之法,则一切之苦痛、疲劳、热恼者比余等之任何更 易止息。” 二 如是说时,迦罗那婆罗门即从座起,偏袒右肩,右膝著地,向世尊之处,合掌 恭敬而三度唱言感激赞叹: “归命彼世尊、应供、正等觉者, 归命彼世尊、应供、正等觉者, 归命彼世尊、应供、正等觉者。 友,宾阇尼!奇哉!友,宾阇尼!奇哉!宾阇尼!譬如唤起隐藏者,或如启发 239 掩饰者,或如指示道路于迷途者,如于黑暗中捧举油灯,有眼者可见诸色。正如是, 友宾阇尼,以种种方法开示其法。宾阇尼!我自归依彼尊者瞿昙,[自归依]法与比 丘僧伽。友,宾阇尼!当摄受我,自今日[起]终生归依为优婆塞。” 一百九十五 一 尔时,世尊住毗舍离大林中之重阁讲堂。复次,其时,五百栗遮毗人服侍世尊。 若干栗遮毗人是青色、彩青色、著青衣、著青色装饰;若干栗遮毗人是黄色、彩黄 五 集 第二十 婆罗门品 二七九 ----------------------------------------------------------------------- 增支部经典三 二八0 色、著黄衣、著黄色装饰;若干栗遮毗人是赤色、彩赤色、著赤衣、著赤色装饰; 若干栗遮毗人是白色、彩白色、著白衣、著白色装饰,是故,世称色炫耀。时,宾 阇尼婆罗门即从座起,偏袒右肩,[右膝著地,]向世尊之处,合掌恭敬而白[世尊] 言:“世尊!为我起辩才。善逝!为我起辩才。”世尊曰:“宾阇尼!汝以辩才而说。” 时,宾阇尼婆罗门即在世尊之面前,以适宜之偈颂而赞叹: “晨开香不失1 如红莲花香 见辉放光者 如赫日照空” 尔时,彼等栗遮毗人奉献五百件上衣与宾阇尼婆罗门。时,宾阇尼婆罗门将五 240 百件上衣奉献于世尊。时,世尊告彼等栗遮毗人言: 二 “栗遮毗众!世间有五宝之出现,甚为难得。何等为五? 三 世间有如来、应供、正等觉者之出现,甚为难得。于世间有如来宣说法律于补 特伽罗甚为难得。世间有了知如来所说法律之补特伽罗,甚为难得。世间有了知如 来所说法律而行法随法之补特伽罗,甚为难得。世间有知恩感恩之补特伽罗,甚为 难得。 栗遮毗众!世间有如是等五宝之出现者,甚为难得。” 注1 5.3.2.2.12(汉译南传大藏一二、一四六页。) 一百九十六 一 “诸比丘!在如来、应供、正等觉者成等觉以前,犹为未现等觉之菩萨,有五大 梦之呈现。何等为五? 二 诸比丘!在如来、应供、正等觉者成等觉以前,为未现等觉之菩萨,是以此大 地为大床,以雪山王为枕,置左手于东海上,置右手于西海上,置两足于南海上。 诸比丘!在如来、应供、正等觉者成等觉以前,为未现等觉之菩萨,此乃第一大梦 之呈现。 三 复次,诸比丘!在如来、应供、正等觉者成等觉以前,为未现等觉之菩萨,由 241 脐生出一种名为悌利亚之草,扩散于空中而立。诸比丘!在如来、应供、正等觉者 成等觉以前,为未现等觉之菩萨,此乃第二大梦之呈现。 五 集 第二十 婆罗门品 二八一 ----------------------------------------------------------------------- 增支部经典三 二八二 四 复次,诸比丘!在如来、应供、正等觉者成等觉以前,为未现等觉之菩萨者, [自脚趾端]乃至膝盖,有黑首之白蚁以足匍匐而上。诸比丘!在如来、应供、正 等觉者成等觉以前,为未现等觉之菩萨,此乃第三大梦之呈现。 五 复次,诸比丘!在如来、应供、正等觉者成等觉以前,为未现等觉之菩萨,于 足边有不同羽色之四鸟,自四方而来,落下化为纯白。诸比丘!在如来、应供、正 等觉者成等觉以前,为未现等觉之菩萨,此乃第四大梦之呈现。 六 复次,诸比丘!在如来、应供、正等觉者成等觉以前,为未现等觉之菩萨,登 越大粪山,登而经行,不为粪所污。诸比丘!在如来、应供、正等觉者成等觉以前, 为未现等觉之菩萨,此乃第五大梦之呈现。 七 诸比丘!在如来、应供、正等觉者成等觉以前,为未现等觉之菩萨,以此大地 为大床,以雪山王为枕,置左手于东海上,置右手于西海上,置两足于南海上者。 诸比丘!如来、应供、正等觉者,现等觉为无上正觉。彼为现等觉者,此乃第一大 梦之呈现。 242 八 诸比丘!在如来、应供、正等觉者成等觉以前,为未现等觉之菩萨,自脐生出 一种名为悌利亚之蔓草,扩散于空中而立。诸比丘!如来、应供、正等觉者觉悟, 八支圣道已,乃至善开示天人。彼为现等觉者,此乃第二大梦之呈现。 九 诸比丘!在如来、应供、正等觉者成等觉以前,为未现等觉之菩萨,[自脚趾端] 乃至膝盖,有黑首白蚁以足匍匐而上。诸比丘!众多之在家白衣,终生归依如来。 彼为现等觉者,此乃第三大梦之呈现。 一0 诸比丘!在如来、应供、正等觉者成等觉以前,为未现等觉之菩萨,于足边 有不同羽色之四鸟自四方而来,下落化为纯白。诸比丘!此等之四色者乃刹帝利、 婆罗门、毗舍、首陀是。彼等于如来所宣说之法律中,自家而趣向非家,作证无上 解脱。彼为现等觉者,此乃第四大梦之呈现。 一一 诸比丘!在如来、应供、正等觉者成等觉以前,为未现等觉之菩萨,登越大 粪山,登而经行,不为粪所污。诸比丘!如来虽得衣服、饮食、床座、治病药及资 具,然如来不结,不失正气,不坚执而受用此等。彼为现等觉者,此乃第五大梦之 呈现。 诸比丘!在如来、应供、正等觉者成等觉以前,为未现等觉之菩萨,此等乃五 五 集 第二十 婆罗门品 二八三 ----------------------------------------------------------------------- 增支部经典三 二八四 大梦之呈现。” 243 一百九十七 一 “诸比丘!此等五者,为雨之障碍,而观相者不知此,观相者之眼不及此。以何 为五耶? 二 诸比丘!火界怒于上空,已生之云依此而散乱。诸比丘!此为第一雨之障碍, 观相者不知此,观相者之眼不及此。 三 复次,诸比丘!风界怒于上空,已生之云依此而散乱。诸比丘!此为第二雨之 障碍,观相者不知此,观相者之眼不及此。 四 复次,诸比丘!罗喉阿修罗王,以手受水而溅于大海。诸比丘!此为第三雨之 障碍,观相者不知此,观相者之眼不及此。 五 复次,诸比丘!云雨之天怠慢。诸比丘!此为第四雨之障碍,观相者不知此, 观相者之眼不及此。 六 复次,诸比丘!人人行非法。诸比丘!此为第五雨之障碍,观相者不及此,观 相者之眼不及此。 诸比丘!此等五者为雨之障碍,观相者不知此,观相者之眼不及此。” 一百九十八 一 “诸比丘!成就五支之语者,是善说,是不恶说;又,是无罪;又,不为智者所 呵。何等为五? 244 二 即:应时之语;又,真实之语;又,柔软之语;又,引利之语;又,慈心之语。 诸比丘!成就此等五支之语者,是善说,是不恶说;又,是无罪;又,不为智 者所呵。” 一百九十九 一 “诸比丘!有成之出家者,近于家时,其中有家之人,则由五处而生多福。以何 为五耶? 二 诸比丘!有戒之出家者,近于家时,有人若见已则心纯净,诸比丘!其家族能 行生天之道。 三 诸比丘!有戒之出家者,近于家时,有人若起迎问讯而劝座,诸比丘!其家族 能行生于高贵家之道。 五 集 第二十 婆罗门品 二八五 ----------------------------------------------------------------------- 增支部经典三 二八六 四 诸比丘!有戒之出家者,近于家时,有人若除悭垢,诸比丘!其家族能行生大 自在之道。 五 诸比丘!有戒之出家者,近于家时,有人若随能随力而分与,诸比丘!其家族 能行生大俸禄之道。 六 诸比丘!有戒之出家者,近于家时,有人若请问听法,诸比丘!其家族能行生 大慧之道。 245 诸比丘!有戒之出家者,近于家时,其中有家之人,则由此等五处而生多福。” 二百1 一 “诸比丘!此等五者,是出离之要 何等为五? 二 诸比丘!世间思惟于欲之比丘,其心不出诸欲、不欢喜、不安住、不信解。然 而,思惟离欲之比丘,其心入于离欲、欢喜、安住、信解。彼之心善作、善修、善 出、善脱、善离诸欲系。又,由欲缘而生之一切苦痛热恼诸漏,彼乃解脱,彼即不 受其苦受,是名为诸欲之出离。 三 复次,诸比丘!思惟于恚之比丘,其心不出于恚、不欢喜、不安住、不信解。 然而,思惟无恚之比丘,其心入于无恚、欢喜、安住、信解。彼之心善作、善修、 善出、善脱、善离恚系。又,由恚缘而生之一切苦痛热恼诸漏,彼乃解脱,彼即不 受其苦受,是名为恚之出离。 四 复次,诸比丘!思惟于害之比丘,其心不出于害、不欢喜、不安住、不信解。 然而,思惟无害之比丘,其心入于无害、欢喜、安住、信解。彼之心善作、善修、 善出、善脱、善离害系。又,由害缘而生之一切苦痛热恼诸漏,彼乃解脱,彼即不 受其苦受,是名害之出离。 246 五 复次,诸比丘!思惟于色之比丘,其心不出于色、不欢喜、不安住、不信解。 然而,思惟无色之比丘,其心入于无色、欢喜、安住、信解。彼之心善作、善修、 善出、善脱、善离诸色系。又,由色缘而生之一切苦痛热恼诸漏,彼乃解脱,彼即 不受其苦受,是名为色之出离。 六 复次,诸比丘!思惟于有身之比丘,其心不出于有身、不欢喜、不安住、不信 解。然而,思惟有身灭之比丘,其心入于有身灭、欢喜、安住、信解。彼之心善作、 善修、善出、善脱、善离有身系。又,由有身缘而生之一切苦痛热恼诸漏,彼乃解 五 集 第二十 婆罗门品 二八七 ----------------------------------------------------------------------- 增支部经典三 二八八 脱,彼即不受其苦受,是名为有身之出离。 彼则欲喜亦不随眠,恚喜亦不随眠,害喜亦不随眠,色喜亦不随眠,有身喜亦 不随眠。彼则欲喜不随眠之故,恚喜不随眠之故,害喜不随眠之故,色喜不随眠之 故,有身喜不随眠之故,诸比丘!此比丘无随眠,已断渴爱,已离诸结,由正思惟 现观,已作苦之边际。 诸比丘!此等为五种出离之要。” 注1 参照(汉译南传大藏八.三三第二诵品一~二四以下)。 247 摄句: 狗、头那、伤歌逻、迦罗那、宾阇尼 大梦、雨、善恶语、有戒出家与出离 第五 之五十 二百一 一 一时,世尊住金毗罗之竹林。尔时,具寿金毗罗,诣世尊之处。至已,问讯世 尊,坐于一面。坐于一面之具寿金毗罗,白世尊言: 二 “大德!有何因何缘,如来圆寂时,正法不久住耶?” “金毗罗!如来圆寂时,比丘、比丘尼、优婆塞、优婆夷,不崇、不敬[大]师 而住,不崇、不敬[佛]法而住,不崇、不敬僧伽而住,不崇、不敬其学而住,不 相互崇敬而住。金毗罗!此是如来圆寂时,正法不久住之因缘。 三 “复次,大德!有何因何缘,如来圆寂时,正法久住耶?” “金毗罗!如来圆寂时,比丘、比丘尼、优婆塞、优婆夷,崇敬[大]师而住, 五 集 第二十一 金毗罗品 二八九 ----------------------------------------------------------------------- 增支部经典三 二九0 崇敬[佛]法而住,崇敬僧伽而住,崇敬其学而住,相互崇敬而住。金毗罗!此是 如来圆寂时,正法久住之因缘。” 248 二百二1 一 “诸比丘!此等是听法之五利。以何为五耶? 二 即:闻所未闻、净其已闻、断其所惑、正其所见、彼心欢喜。 诸比丘!此等是听法之五利。” 注1 增一阿含二八(大正藏二、七0二c) 二百三 一 “诸比丘!若王之良马成就五支,则为适意于王,适于王之使用,为王之股肱。 以何为五耶? 二 即:直行、速疾、柔软、忍辱与净性是。 诸比丘!成就此等五支之王善良马,则为适意于王,适于王之使用,为王之股 肱。 三 诸比丘!正如是,成就五法之比丘,是应请、是应施、是应合掌、是世之无上 福田。以何为五耶? 四 即:直行、速疾、柔软、忍辱与净性是。 诸比丘!成就此等五法之比丘,是应请、是极应请、是应施、是应合掌、是世 之无上福田。” 二百四 一 “诸比丘!此等是五力。以何为五耶? 二 即:信力、惭力、愧力、精进力、慧力是。 诸比丘!此等是五力。” 二百五1 一 “诸比丘!此等是五心荒芜。以何为五耶? 249 二 诸比丘!世间有比丘,于[大]师困惑、怀疑、不信解、不信任。诸比丘!凡 比丘,于[大]师困惑、怀疑、不信解、不信任时,彼心则不倾向于炽然、修习、 五 集 第二十一 金毗罗品 二九一 ----------------------------------------------------------------------- 增支部经典三 二九二 恒常、勤行。其不倾向于炽然、修习、恒常、勤行之心,是第一心之荒芜。 三 复次,诸比丘!有比丘,于法困惑……于僧伽困惑……于学困惑……于同梵行 者怨怒、不欢、心激、荒废。诸比丘!凡比丘,于同梵行者怨怒,不欢、心激、荒 废之时,彼心则不倾向于炽然、修习、恒常、勤行。其不倾向于炽然、修习、恒常、 勤行之心,是第五心之荒芜。 诸比丘!此等是五心之荒芜。” 注1 参照D.33 Sangiti-s.2.1.XIX,(汉译南传藏八、三三、第二诵品一-二0以下,M.16. Cetokhila-s,(汉译南传藏九、一三七页以下),A.IX,71;X,14.。 二百六 一 “诸比丘!此等是五心缚。以何为五耶? 二 诸比丘!世间有比丘,于欲不离贪、不离欲、不离爱、不离渴、不离恼、不离 渴爱。诸比丘!凡比丘,于欲不离贪、不离欲、不离爱、不离渴、不离恼、不离渴 爱时,彼心则不倾向于炽然、修习、恒常、勤行。其不倾向于炽然、修习、恒常、 勤行之心,是第一之心缚。 三 复次,诸比丘![世]间有比丘,于身不离贪……于色不离贪……为所欲为, 250 食满腹已,耽溺于卧乐、倚乐、睡眠乐而住……愿得天众身而行梵行,即我依此戒、 或依禁、或依苦行、或依梵行而或可为天、或可为随一之天。诸比丘!凡为比丘, 愿得天众身而行梵行,即我依此戒、或依禁、或依苦行、或依梵行前或可为天、或 可为随一之天,彼心则不倾向于炽然、修习、恒常、勤行。其不倾向于炽然、修习、 恒常、勤行之心,是五心缚。” 二百七 一 “诸比丘!此等五者,乃粥之德。以何为五耶? 二 即:治饥、愈渴、顺风、清净[血]管、消化胃之残食。 诸比丘!此等五者,是粥之德。” 二百八1 一 “诸比丘!此等五者,是不嚼杨枝之失。以何为五耶? 五 集 第二十一 金毗罗品 二九三 ----------------------------------------------------------------------- 增支部经典三 二九四 二 即:不适可于眼、口放恶臭、味神经不净、胆汁与痰缠络食物、食物不甘于彼。 诸比丘!此等五者,是不嚼杨枝之失。 三 诸比丘!此等五者,是咀嚼杨枝之德。以何为五耶? 四 即:适可于眼、口不放恶臭、味神经清净、胆汁与痰不缠络食物、食物甘于彼。 诸比丘!此等五者,是咀嚼杨枝之德。 注1 增一阿含二八(大正藏二、七0三a) 251 二百九 一 “诸比丘!此等五者,是以拉长歌音而诵法之失。以何为五耶? 二 己亦爱著其音;他亦爱著其音;在家众非难;我等歌咏,正如是,此等之释迦 子亦歌咏;或修练音调而妨碍定心;尔后之人模仿[于彼]。 诸比丘!此等五者,是以拉长歌音而诵法之失。” 二百十 一 “诸比丘!此等五者,是失念不正知而入于睡眠之失。以何为五耶? 二 即:梦而苦、惊而觉、见恶梦、诸天不护、漏不净。 诸比丘!此等五者,是失念不正知而入于睡眠之失。 三 诸比丘!此等五者,是住念正知而入于睡眠之德。以何为五耶? 四 即:安眠、安觉、不见恶梦、诸天守护、不漏不净。 诸比丘!此等五者,是住念正知而入于睡眠之德。” 摄句: 金毗罗、听法、良马、力、栽、 心缚、粥、[杨枝]、歌咏、失念 二百十一 一一 “诸比丘!凡比丘而骂詈、诃责梵行者,或谤圣者,须知必招致五失。以何为五 五 集 第二十二 骂詈品 二九五 ----------------------------------------------------------------------- 增支部经典三 二九六 耶? 二 或犯驱摈罪;或绝向上之途;或堕随一染污之犯;或触于重病患迷乱而命终; 身坏死后,生于无福处、恶趣、险难、地狱。 诸比丘!凡比丘而骂詈、诃责梵行者,或谤圣者,须知必招致此等五失。 二百十二 一 “诸比丘!凡比丘而轻弄、斗诤、诤论、起纷议、起僧伽之争者,须知必招致五 失。以何为五耶? 二 即:未得不得;已得退失;恶评扬举;迷乱而命终;身坏死后,生于无福处、 恶趣、险难、地狱。 诸比丘!凡比丘而轻弄、斗诤、诤论、起纷议、起僧伽之争者,须知必招致是 等之五失。 二百十三 一 “诸比丘!此等乃无戒者、破戒者之五失。以何为五耶? 二 诸比丘!世间有无戒者、破戒者,由放逸因而招致财产大损失。诸比丘!此为 无戒者、破戒者之第一失。 三 复次,诸比丘!于无戒者、破戒者,恶评扬举。诸比丘!此为无戒者、破戒者 之第二失。 253 四 复次,诸比丘!无戒者、破戒者,不论入于刹帝利众、或婆罗门众、或居士众、 或沙门众等,任何之众亦无不畏惧、怀赧。诸比丘!此为无戒者、破戒者之第三失。 五 复次,诸比丘!无戒者、破戒者迷乱而命终。诸比丘!此为无戒者、破戒者之 第四失。 六 复次,诸比丘!无戒者、破戒者身坏死后,生于无福处、恶趣、险难、地狱。 诸比丘!此为无戒者、破戒者之第五失。 诸比丘!此等乃无戒者、破戒者之五失。 七 诸比丘!此等乃有戒者、圆足戒者之五德。以何为五耶? 八 诸比丘!世间有有戒者、圆足戒者,依不放逸之因而得大财聚。诸比丘!此为 有戒者、圆足戒者之第一德。 九 复次,诸比丘!于有戒者、圆足戒者,好评扬举。诸比丘!此为有戒者、圆足 五 集 第二十二 骂詈品 二九七 ----------------------------------------------------------------------- 增支部经典三 二九八 戒者之第二德。 一0 复次,诸比丘!有戒者、圆足戒者,不论入于刹帝利众、或婆罗门众、或居 士众、或沙门众等、任何之众亦无所畏惧、不怀赧。诸比丘!此为有戒者、圆足戒 者之第三德。 一一 复次,诸比丘!有戒者、圆足戒者,不迷乱而命终。诸比丘!此为有戒者、 圆足戒者之第四德。 一二 复次,诸比丘!有戒者、圆足戒者,身坏死后,生于善趣、天界。诸比丘! 此为有戒者、圆足戒者之第五德。 254 诸比丘!此等乃有戒者、圆足戒者之五德。” 二百十四 一 “诸比丘!此等五者,是谈补特伽罗之失。以何为五耶? 二 即畅谈虚诳;畅谈离间;畅谈粗恶;畅谈杂秽;身坏死后,生于无福处、恶趣、 险难、地狱。 诸比丘!此等五者,是多谈补特伽罗之失。 三 诸比丘!此等五者,是依慧而谈补特伽罗之德。以何为五耶? 四 即:不谈虚诳;不谈离间;不谈粗恶;不谈杂秽;身坏死后,生于善趣、天界。 诸比丘!此等五者,是依慧而谈补特伽罗之德。 二百十五1 一 “诸比丘!此等五者,是不忍之失。以何为五耶? 二 即:为多人非可爱、非可意;又,多敌;多过失;迷乱而命终;身坏死后,生 于无福处、恶趣、险难、地狱。 诸比丘!此等五者,是不忍之失。 三 诸比丘!此等五者,是忍之德。以何为五耶? 四 即:为多人可爱、可意;不多敌;不多过失;不迷乱而命终;身坏死后,生于 善趣、天界。 诸比丘!此等五者,是忍之德。” 注1 七处三观经(大正藏二、八七九b)。 五 集 第二十二 骂詈品 二九九 ----------------------------------------------------------------------- 增支部经典三 三00 255 二百十六 一 “诸比丘!此等五者,是不忍之失。以何为五耶? 二 即:为多人非可爱、非可意;又凶暴;又,有追悔;迷乱而命终;身坏死后, 生于无幸处、恶趣、险难、地狱。 诸比丘!此等五者,是不忍之失。 三 诸比丘!此等五者,是忍之德。以何为五耶? 四 即:为多人可爱、可意;又,不凶暴;无追悔;不迷乱而命终;身坏死后,生 于善趣、天界。 诸比丘!此等五者,是忍之德。” 二百十七 一 诸比丘!此等五者,是不端正者之失。以何为五耶? 二 自谤己;智者知而诃责;恶评扬举;迷乱而命终;身坏死后,生于无福处、恶 趣、险难、地狱。 诸比丘!此等五者,是不端正者之失。 三 诸比丘!此等五者,是端正者之德。以何为五耶? 四 自不谤己;智者知而称赞;好评扬举;不迷乱而命终;身坏死后,生于善趣、 天界。 诸比丘!此等五者,乃端正者之德。” 二百十八 一 “诸比丘!此等五者,乃不端正者之失。以何为五耶? 256 二 即:未信者不信;又,一分之已信者相背驰;于[大]师之教不能遵行;尔后 之人模仿[于彼];彼心不澄净。 诸比丘!此等五者,乃不端正者之失。 三 诸比丘!此等五者,乃端正者之德。何等为五耶? 四 即:未信者信;又,已信者更增[信];于[大]师之教能予遵行;尔后之人模 仿[于彼];彼心得澄净。 诸比丘!此等五者,乃端正者之德。” 五 集 第二十二 骂詈品 三0一 ----------------------------------------------------------------------- 增支部经典三 三0二 二百十九1 一 “诸比丘!此等五者,是火之失。以何为五耶? 二 即:不适可于眼、损色、使衰弱、同类聚、能起颠倒之谈。 诸比丘!此等五者,是火之失。” 注1 原本二0九,是二一九之误。 二百二十 一 “诸比丘!此等五者,是摩偷罗[国]之失。以何为五耶? 二 即:不平坦;多尘;狗猛;夜叉暴逆;乞食者难得。 诸比丘!此等五者,是摩偷罗[国]之失。” 摄句: 257 骂詈、轻弄、戒、多谈之人、二之不忍 二之不端正者、火之五失、摩偷罗五失 二百二十一1 一 “诸比丘!此等五者,乃屡次作长游行、不定游行者之失。以何为五耶? 二 即:不闻未闻;已闻不净;于一分之已闻非无畏;受及重病患;又,无友等 是。 诸比丘!此等五者,乃屡次作长游行、不定游行者之失。 三 诸比丘!此等五者,是定游行之德。以何为五耶? 四 即:闻所未闻;清净已闻;于一分之已闻无所畏;不受及重病患;又,有友。 诸比丘!此等五者,是定游行之德。 注1 增一阿含二五(大正藏二、六八八c)。 五 集 第二十三 长游行品 三0三 ----------------------------------------------------------------------- 增支部经典三 三0四 二百二十二 一 “诸比丘!此等五者,乃屡次作长游行、不定游行者之失。以何等为五耶? 二 即:不得未得;已得退失;于一分之已得非无畏;受及重病患;又,无友等 是。 诸比丘!此等五者,乃屡次作长游行、不定游行者之失。 三 诸比丘!此等五者,乃定游行之德。以何为五耶? 四 即:得其未得;已得不退;于一分之已得无畏;不受及重病患;又,有友。 诸比丘!此等五者,是定游行之德。” 258 二百二十三 一 “诸比丘!此等五者,是人住之失。以何为五耶? 二 即:资具多而蓄多资具;药多而蓄多药;所作所办多而诸事不能专一,[于教] 不随顺1;与在家出家交、而与在家出家杂住;又,自彼住处出时,顾恋而出。 诸比丘!此等五者,是久住之失。 三 诸比丘!此等五者,是限制住之德。以何为五耶? 四 即:资具不多而不蓄多资具;药不多而不蓄多药;所作所办不多而诸事专一, [于教]随顺;不与在家、出家交,而不与在家出家杂住;又,自彼住处出时,不 顾恋而出。 诸比丘!此等五者,是限制住之德。 注1 anulomikena依暹罗本及注释文之意读为ananulomikena。 二百二十四 一 “诸比丘!此等五者,是久住之失。以何为五耶? 二 即:有住处悭、有家悭、有利养悭、有德悭、有法悭是。 诸比丘!此等五者,是久住之失。 三 诸比丘!此等五者,是限制住之德。以何为五耶? 四 即:无住处悭、无家悭、无利养悭、无德悭、无法悭是。诸比丘!此等五者, 是限制住之德。” 五 集 第二十三 长游行品 三0五 ----------------------------------------------------------------------- 增支部经典三 三0六 二百二十五 一 “诸比丘!此等五者,是趣向在家之失。以何为五耶? 259 二 即:犯趣往非请;犯屏处坐;犯覆蔽座坐;犯向女人说法及于五六语以上;思 惟多欲而住。 诸比丘!此等五者,是趣向在家之失。” 二百二十六 一 “诸比丘!此等五者,乃比丘趣向在家,超过期限而与在家人杂住之失。以何为 五耶? 二 即:屡会女人;会而有交往;交往而信赖;信赖而有动心;令心动者可知招此 事;即或不欣行梵行、或堕随一染污犯、或弃学而返下劣。 诸比丘!此等五者,乃比丘趣向在家,超过期限而与在家人杂住之失。” 二百二十七 一 “诸比丘!此等五者,是多财之失。以何为五耶? 二 即:多财乃与火共、多财乃与水共、多财乃与王共、多财乃与贼共、多财乃与 非可爱之嫡子共。 诸比丘!此等五者,是多财之失。 三 诸比丘!此等五者,是多财之德。以何为五耶? 四 即:依多财而自乐、欣喜,给与正乐;使母及父快乐欣喜,给与正乐;使子、 妻、奴、劳役者、从仆快乐欣喜,给与正乐;令朋友与同僚快乐欣喜,给与正乐; 于沙门、婆罗门施供养,有乐异熟,招致天国[之果]。 诸比丘!此等五者,是多财之德。” 260 二百二十八 一 “诸比丘!此等五者,是午后食之失。以何为五耶? 二 诸外来者、客宾,不应时返报。受诸供养之诸天,不应时返报。诸沙门、婆罗 门之一食者、夜不食者、离非时食者,不应时返报。奴仆、劳役者、从仆者懈怠作 业。非时之食,不与精气。 诸比丘!此等五者,是午后食之失。 三 诸比丘!此等五者,是时食之德。以何为五耶? 五 集 第二十三 长游行品 三0七 ----------------------------------------------------------------------- 增支部经典三 三0八 四 诸外来者、客宾,应时返报。受诸供养之诸天,应时返报。诸沙门、婆罗门之 一食者,夜不食者、离非时食者,应时返报。奴仆、劳役者、从仆者不怠作业。应 时之食,给与精气。 诸比丘!此等五者,是时食家之德。” 二百二十九 一 “诸比丘!此等五者,是黑蛇之失。以何为五耶? 二 即:不净、有恶臭、怯惰、起怖畏、害友。 诸比丘!此等五者,是黑蛇之失。 三 诸比丘!正如是,此等五者,是女人之失。以何为五耶? 四 即:不净、有恶臭、怯惰、起怖畏、害友等是。 诸比丘!此等五者,是女人之失。” 二百三十 一 “诸比丘!此等五者,是黑蛇之失。以何为五耶? 二 即:忿怒、怨恨、猛毒、二舌、害友等是。 261 诸比丘!此等五者,是黑蛇之失。 三 诸比丘!正如是,此等五者,是女人之失。以何为五耶? 四 即:忿怒、怨恨、猛毒、二舌、害友等是。 五 诸比丘!此中,女人者即是猛毒,诸比丘!女人者倍增剧贪。诸比丘!此中, 女人者是二舌,诸比丘!女人者倍增离间语。诸比丘!此中,女人者是害友,诸比 丘!女人者倍越于贞节。 诸比丘!此等五者,是女人之失。” 摄句: 二长游行、久住、悭、趣家 趣家、货财、食、二之黑蛇 二百三十一 五 集 第二十四 旧住品 三0九 ----------------------------------------------------------------------- 增支部经典三 三一0 一 “诸比丘!成就五法之旧住比丘,不可崇敬。以何为五耶? 二 即:无[沙门之]行状而威仪不全,不多闻而所闻不持,不持俭约而宴默不乐, 不语善良而不对谈善良,无慧而钝是哑羊。 诸比丘!成就此等五法之旧住比丘,不可崇敬。 三 诸比丘!成就五法之旧住比丘,应予崇敬。以何为五耶? 262 四 即:有[沙门之]行状而威仪完整,多闻而受持所闻,俭约而乐于宴默,语善 良而对谈善良,有慧不钝而非哑羊。 诸比丘!成就此等五法之旧住比丘,应予崇敬。 二百三十二 一 “诸比丘!成就五法之旧住比丘,于同梵行者为可爱、可意而尊敬;又,应予以 崇敬。何等为五? 二 即:具戒、守护波罗提木叉律仪而住,圆满轨则与所行,见怖于微尘量之罪, 受学于学处。如为多闻而受持所闻、积集所闻,诸之初善、中善、后善者,说有义、 有文、纯一、圆满、清净之梵行。彼能多闻受持如是之法,于语熟练、于意随观、 于见善通达。于语善良,对谈则善良而优雅、流畅、清亮,成就能令知义之语。乐 住于四静虑增上心之现法,如实乐欲则得,得而不艰难、得而不梗涩。诸漏已尽故, 无漏心解脱、慧解脱则自了知、作证、其足而住。 诸比丘!成就此等五法之旧住比丘,于同梵行者为可爱、可意而尊敬;又,应予以 崇敬。” 二百三十三 一 “诸比丘!成就五法之旧住比丘,能净住处。以何为五耶? 263 二 即:具戒……受学于学处。为多闻而……于见善通达。于语善良,对谈则善良 而优雅、流畅、清亮,成就能令知义之语。于近来者,以法语而能有示现、劝导、 赞励、庆慰之力。乐住于四静虑增上心之现法,如实乐欲则得,得而不艰难、得而 不梗涩。 诸比丘!成就此等五法之旧住比丘,能清净住处。” 二百三十四 一 “诸比丘!成就五法之旧住比丘,多益于住处。以何为五耶? 五 集 第二十四 旧住品 三一一 ----------------------------------------------------------------------- 增支部经典三 三一二 二 即具戒……乃至……受学于学处。为多闻而……乃至……于见善通达。……还 复缺与破。复次,各国比丘众之大比丘僧伽前来[之时],近于在家众而告之曰: ‘友!各国比丘众之大比丘僧伽前来,作福,是可作福之时。’乐住于四静虑增上 心之现法,如实乐欲则得,得而不艰难、得而不梗涩。 诸比丘!成就此等五法之旧住比丘,是多益于住处。” 二百三十五 一 “诸比丘!成就五法之旧住比丘,是悲愍在家。以何为五耶? 264 二 即:于增上戒劝导;于现法令入;于病人亲近,言:‘具寿!令起见于阿罗汉 之念!’而唤起其念;复次,各国比丘众之大比丘僧伽前来,苦在家众曰:‘作福, 是可作福之时。’复次,所施于彼之诸食物,或粗、或妙者,皆乐受用,不空信施。 诸比丘!成就此等五法之旧住比丘,是悲愍在家。” 二百三十六 一 “诸比丘!成就五法之旧住比丘,如相携随附而堕于地狱。以何为五耶? 二 即:不查询、不究诘而称赞于不可称赞之人,不查询、不究诘而毁嗤于可称赞 之人,不查询、不究诘而示信于不可信之处,不查询、不究诘而示不信于可信之处, 令空信施。 诸比丘!成就此等五法之旧住比丘,如相携随附而堕于地狱。 三 诸比丘1!成就此等五法之旧住比丘,如相携随附而生于天国。何等为五。 四 即:查询、究诘而毁嗤于不可称赞之人,查询、究诘而称赞于可称赞之人,查 询、究诘而示不信于不可信之处,查询、究诘而示信于可信之处,不空信施。 诸比丘!成就此等五法之旧住比丘,如相携随附而生于天国。” 注1 原本为二是三之误。 265 二百三十七 一 “诸比丘!成就五法之旧住比丘,如相携随附而堕于地狱。以何为五耶? 二 即:不查询、不究诘而称赞于不可称赞之人,不查询、不究诘而毁嗤于可称赞 之人,有住处悭、有住处贪著,有家悭、有家贪著,令空信施。 五 集 第二十四 旧住品 三一三 ----------------------------------------------------------------------- 增支部经典三 三一四 诸比丘!成就此等五法之旧住比丘,如相携随附而堕于地狱。 三 诸比丘!成就五法之旧住比丘,如相携随附而生于天国。以何为五耶? 四 即:查询、究诘而对不可称赞之人毁嗤,查询、究诘而对可称赞之人称赞,无 住处悭、无住处贪著,无家悭、无家贪著,不空信施。 诸比丘!成就此等五法之旧住比丘,如相携随附而生于天国。” 二百三十八 一 “诸比丘!成就五法之旧住比丘,如相携随附而堕于地狱。以何为五耶? 二 即:不查询、不究话而对不可称赞之人称赞,不查询、不究诘而对可称赞之人 毁嗤,有住处悭,有家悭,有所得悭。 诸比丘!成就此等五法之旧住比丘,如相携随附而堕于地狱。 三 诸比丘!成就五法之旧住比丘,如相携随附而生天国。以何为五耶。 266 四 即:查询、究诘而对不可称赞之人毁嗤,查询、究诘而对可称赞之人称赞,无 住处悭,无家悭,无所得悭。 诸比丘!成就此等五法之旧住比丘,如相携随附而生于天国。” 二百三十九 一 “诸比丘!成就五法之旧住比丘,如相携随附而堕于地狱。以何为五耶? 二 即:有住处悭,有家悭,有所得悭,有称赞悭,令空信施。 诸比丘!成就此等五法之旧住比丘,如相携随附而堕于地狱。 三 诸比丘!成就五法之旧住比丘,如相携随附而生天国。以何为五耶? 四 即:无住处悭,无家悭,无所得悭,无称赞悭,不空信施。 诸比丘!成就此等五法之旧住比丘,如相携随附而生于天国。” 二百四十 一 “诸比丘!成就五法之旧住比丘,如相随附置而堕于地狱。何等为五耶? 二 即:有住处悭,有家悭,有所得悭,有称赞悭,有法悭。 诸比丘!成就此等五法之旧住比丘,如相携随附而堕于地狱。 三 诸比丘!成就五法之旧住比丘,如相携随附而生于天国。以何为五耶。 267 四 即:无住处悭,无家悭,无所得悭,无称赞悭,无法悭。 诸比丘!成就此等五法之旧住比丘,如相携随附而生于天国。” 五 集 第二十四 旧住品 三一五 ----------------------------------------------------------------------- 增支部经典三 三一六 摄句: 旧住、可爱、净、多益、悲愍 如随著放置之毁嗤、四悭 二百四十一 一 “诸比丘!此等五者,是恶行之失。以何为五耶? 二 即:自谤于己;智者知而诃责;恶评扬举;迷乱而命终;身坏死后,生于无福 处、恶趣、险难、地狱。 诸比丘!此等五者,是恶行之失。 三 诸比丘!此等五者,是妙行之德。以何为五耶? 四 即:自不谤已,智者知而称赞;好评扬举;不迷乱而命终;身坏死后,生于善 趣、天界。 诸比丘!此等五者,是妙行之德。” 二百四十二~二百四十四 一 “诸比丘!此等五者,是身恶行之失……身妙行……语恶行……谓妙行……意恶 行……意妙行之德。以何为五耶? 268 二 即:自不谤已;智者知而称赞;好评扬举;不迷乱而命终;身坏死后,生于善 趣、天界。 诸比丘!此等五者,是意妙行之德。” 二百四十五 一 “诸比丘!此等五者,是恶行之失。以何为五耶? 二 即:自谤于己,智者知而诃责,恶评扬举,正法退失,不正法示现。 诸比丘!此等五者,是恶行之失。 三 诸比丘!此等五者,是妙行之德。何等为五? 四 即:自不谤已,智者知而称赞,好评扬举,正法不退失,正法示现。 诸比丘!此等五者,是妙行之德。” 五 集 第二十五 恶行品 三一七 ----------------------------------------------------------------------- 增支部经典三 三一八 二百四十六~二百四十八 一 “诸比丘!此等五者,是身恶行之失……身妙行……语恶行……语妙行 行……意妙行之德。何等为五? 二 即:自不谤已,智者知而称赞,好评扬举,正法不退失,正法示现。 诸比丘!此等五者,是意妙行之德。” 二百四十九 一 “诸比丘!此等五者,是冢间之失。何等为五? 二 即:不净,有恶臭,可畏,野兽非人之住处,多人恸哭[之处]。 诸比丘!此等五者,是冢间之失。 三 诸比丘!正如是,此等五者,是冢间喻补特伽罗之失。何等为五? 269 四 诸比丘!世间有一类补特伽罗,成就不净身业,成就不净语业,成就不净意业, 是名彼之不净性。诸比丘!犹如被冢间之不净。诸比丘!我说此补特伽罗,可如斯 譬喻。 五 成就彼不净之身业,成就不净之语业,成就不净之意业者,恶评扬举,是名彼 之恶臭性。诸比丘!犹如彼冢间有恶臭。诸比丘!我说此补特伽罗,可如斯譬喻。 六 成就不净之身业,成就不净之语业,成就不净之意业者,纯净之同梵行者,自 远方而避,是名彼之可畏性。诸比丘!犹如彼冢间之可畏。诸比丘!我说此补特伽 罗,可如斯譬喻。 七 成就不净之身业,成就不净之语业,成就不净之意业者,与同分之补特伽罗俱 住,是名野兽住处性。诸比丘!犹如彼冢间野兽非人之住处。诸比丘!我说此补特 伽罗,可如斯譬喻。 八 成就不净之身业,成就不净之语业,成就不净之意业者,纯净之同梵行者见已, 沮丧而言:‘呜呼!苦哉!我等乃与如是之补特伽罗同住,’是名彼之恸哭[处] 性。诸比丘!犹如冢间多人之励哭[处]。诸比丘!我说此补特伽罗,可如斯譬喻。 诸比丘!此等五者,是冢间喻补特伽罗之失。” 270 二百五十1 一 “诸比丘!此等五者,是爱补特伽罗之失。何等为五? 二 诸比丘!有补特伽罗爱[某]补特伽罗,而此[某]补特伽罗犯罪。其罪为僧 五 集 第二十五 恶行品 三一九 ----------------------------------------------------------------------- 增支部经典三 三二0 伽所排斥[之罪],彼谓:我可爱、可意之此补特伽罗为僧伽所排斥。彼乃多不信于 比丘众,若多不信比丘众,则不敬其余之比丘众;若不敬其余之比丘众,则不听正 法;若不听正法,则退失正法。诸比丘!此乃爱补特伽罗之第一失。 三 复次,诸比丘!有补特伽罗爱[某]补特伽罗,此[某]补特伽罗犯罪。其罪 乃僧伽令坐于末席[之罪],彼谓:我可爱、可意之补特伽罗为僧伽令坐于席末。彼 乃多不信于比丘众,若多不信比丘众,则不敬其余之比丘众;若不敬其余之比丘众, 则不听正法;若不听正法,则退失正法。诸比丘!此乃爱补特伽罗之第二失。 四 复次,诸比丘!有补特伽罗爱[某]补特伽罗,此一某]补特伽罗远离土地…… 乃至……此补特伽罗迷乱……乃至……此[某]补特伽罗命终。彼谓:我可爱、可 意之补特伽罗命终。彼乃不敬其余比丘众,若不敬其余比丘众,则不听正法;若不 听正法,则退失正法。诸比丘!此乃爱补特伽罗之第五失。 诸比丘!此等五者,是爱补特伽罗之第五失。” 注1 七处三观经(大正藏二、八七九b)。 271 摄句: 恶行、身恶行、语恶行、意恶行等四 又有四者、冢间、爱补特伽罗之二 第六 之五十1 注1 暹罗本为前品所不摄之经。 一 “诸比丘!成就五法之比丘,可令[他]近圆。以何为五耶? 二 诸比丘!世间有比丘,成就无学之戒蕴、成就无学之定蕴、成就无学之慧蕴、 五 集 第二十六 近圆品 三二一 ----------------------------------------------------------------------- 增支部经典三 三二二 成就无学之解脱蕴、成就无学之解脱智见蕴。 诸比丘!成就此等五法之比丘,是可令[他]近圆。” 一 “诸比丘!成就五法之比丘,可为所依止……乃至……可为沙弥所侍。以何为 五? 二 诸比丘!世有比丘,成就无学之戒蕴、成就无学之定蕴……无学之慧蕴……无 学之解脱蕴……成就无学之解脱智见蕴。 诸比丘!成就此等五法之比丘,可为沙弥所侍。” 272 一 “诸比丘!此等者,是五悭。以何为五耶? 二 即:住处悭、家悭、得悭、称赞悭、法悭是。 诸比丘!此等者,是为五悭。诸比丘!于此等五悭中,最下劣者乃法悭。” 一 “诸比丘!断除五悭而住于梵行。以何为五耶? 二 即:断除住处悭而住于梵行;[断除]家悭……得悭……称赞悭……断除法悭 而住于梵行是。 诸比丘!断除此等五悭,而住于梵行。” 一 诸比丘!若不断此等五法,则不能具足初静虑而住。以何为五耶? 二 即:住处悭、家悭、得悭、称赞悭、法悭是。 诸比丘!若不断此等五法,则不能具足初静虑而住。 三 诸比丘!若断除此等五法,则能具足初静虑而住。以何为五耶? 四 即:住处悭、家悭、得悭、称赞悭、法悭是。 诸比丘!若断除此等五法,则能具足初静虑而住。” 五 集 第二十六 近圆品 三二三 ----------------------------------------------------------------------- 增支部经典三 三二四 一 “诸比丘!若不断此等五法,则不能作证第二静虑……第三静虑……第四静虑 ……预流果……一来果……不还果……阿罗汉果。以何为五耶? 273 二 即:住处悭、家悭、得悭、称赞悭、法悭是。 诸比丘!若不断此等五法,则不能作证第二静虑……第三静虑……乃至……阿 罗汉果。” 一 “诸比丘!若不断此等五法,则不能具足初静虑而住。以何为五耶? 二 即:住处悭、家悭、得悭、称赞悭、不知恩不感恩是。 诸比丘!若不断此等五法,则不能具足初静虑而住。 三 诸比丘!若断除此等五法,则能具足初静虑而住。以何为五耶? 四 即:住处悭、家悭、得悭、称赞悭、不知恩不感恩是。 诸比丘!若断除此等五法,则能具足初静虑而住。 一 “诸比丘!若不断此等五法,则不能作证第二静虑……乃至……第三静虑……乃 至……第四静虑……乃至……预流果……乃至……一来果……乃至……不还果 乃至……阿罗汉果。 二 即:住处悭、家悭、得悭、称赞悭、不知恩不感恩是…… 诸比丘!若断除此等五法,则能作证阿罗汉果。” 274 一 “诸比丘!成就五法之管斋人,不可共立。以何为五耶? 二 即:行欲道、行嗔道、行痴道、行畏道、不知指定与非指定是。 诸比丘!成就此等五法之管斋人,不可共立。 三 诸比丘!成就五法之管斋人,可共立。以何为五耶? 四 即:不行欲道、不行嗔道、不行痴道、不行畏道、了知指定与非指定是。 诸比丘!成就此等五法之管斋人,可共立。” 五 集 第二十六 近圆品 三二五 ----------------------------------------------------------------------- 增支部经典三 三二六 一 “诸比丘!成就五法之管斋人,不可共立1,即使共立亦不可差遗2,……乃至 共立而可差遗,……乃至3……应可了知凡愚,……乃至……应可了知贤智,…… 乃至……保护伤、害于己,……乃至……保护不伤不害于己,……乃至……如相携 随附则堕于地狱,……乃至……如相携随附则生于天国。以何为五耶? 二 即:不行欲道、不行嗔道、不行痴道、不行畏道、了知指定与非指定是。 诸比丘!成就此等五法之管斋人,如相携随附则生于天国。” 注1 此na sammannitabbo之语,以暹罗本补之。 2 sammato依暹罗本读为sammato pi。 3 乃至语,依前后文之例,由暹罗本补之。 一 “诸比丘!成就五法之施设床座人,不可共立,……施设床座人,可共立, 不知施设与非施设,……了知施设与非施设;……藏器物人,不可共立,……藏器 物人,可共立,……不知所藏与非所藏………了知所藏与非所藏;……受衣人,不 275 可共立,……受衣人,可共立………不知所取与非所收,……了知所取与非所取1; ……分衣人,不可共立,……分衣人,可共立;……分粥人,不可共立,……分粥 人,可共立;……分果人,不可共立………分果人,可共立;……分饼人应不可共 立,分饼人,可共立,……不知分与非分,……了知分与非分;……舍少量人,不 可共立………舍少量人,可共立,……不知舍与非舍………了知舍与非舍;……受 内衣人应不可共立,……受内衣人,可共立,……受钵人,不可共立,……受钵人, 可共立,不知取与非取,……了知取与非取;……管园林人,不可共立,……管园 林人,共立;……监沙弥人,不可共立,……监沙弥人,可共立;……即使共立亦 不可差遣;……共立而回差遣;……可了知凡愚,……可了知贤智,……保护伤害 于己,……保护不伤、不害于己;……如相携随著附则堕于地狱;……不知差遣 与非差遣;……如相携随附而生于天国。何等为五耶? 二 即:不行欲道、不行嗔道、不行痴道、不行畏道、了知差遣与非差遣是。 五 集 第二十六 近圆品 三二七 ----------------------------------------------------------------------- 增支部经典三 三二八 诸比丘!成就此等五法之监沙弥人,如相随附置而生于天国。 注1 虽有乃至语,依暹罗本及前后文之例而省略之,以下亦然。 一 “诸比丘!成就五法之比丘,如相携随附则堕于地狱。以何为五耶? 二 即:杀生、不与取、非梵行、虚诳语、有谷酒、果酒、酒分之放逸处是。 276 诸比丘!成就此等五法之比丘,如相携随附则堕于地狱。 三 诸比丘!成就五法之比丘,如相携随著附则生于天国。以何为五耶? 四 即:离杀生、离不与取、离非梵行、离虚诳语、离有谷酒、果酒、酒分之放逸 处是。 诸比丘!成就此等五法之比丘,如相携随附则生于天国。” 一 “诸比丘!成就五法之比丘尼……正学女……沙弥……沙弥尼……优婆塞 优婆夷,如相携随著附则堕地狱。以何为五耶? 二 即:杀生、不与取、邪欲行、虚诳语、有谷酒、果酒、酒分之放逸处是。 诸比丘!成就此等五法之优婆夷,如相携随附则堕于地狱。 三 诸比丘!成就五法之优婆夷,如相携随附则生于天国。以何为五耶? 四 即:离杀生、离不与取、离邪欲行、离虚诳语、离有谷酒、果酒、酒分之放逸 处是。 诸比丘!成就此等五法之优婆夷,如相携随附则生于天国。” 一 “诸比丘!成就五法之邪命[外道],如相携随附则堕于地狱。以何为五耶? 二 即:杀生、不与取、非梵行、虚诳语、有谷酒、果酒、酒分之放逸处是。 诸比丘!成就此等五法之邪命[外道],如相携随附则随于地狱。” 一 “诸比丘!成就五法之离系者……剪须发弟子者……螺髻者……般利婆阇迦者 277 ……摩建尔迦者……执三杖者……阿毗流离者……乔达摩卡者……提婆昙蜜迦者, 五 集 第二十六 近圆品 三二九 ----------------------------------------------------------------------- 增支部经典三 三三0 如相携随附则堕于地狱。以何为五耶? 二 即:杀生、不与取、非梵行、虚诳语、有谷酒、果酒、酒分之放逸处是。 诸比丘!成就此等五法之提婆昙蜜迦者,如相携随附则堕于地狱。” 一 “诸比丘!为了知贪,修五法。以何为五耶? 二 即:不净想、死想、过患想、食违逆想、一切世间不喜乐想是。 诸比丘!为了知贪,应修此等之五法。” 一 “诸比丘!为了知贪,应修五法。何等为五? 二 即:无常想、无我想、死想、食违逆想、一切世间不喜乐想是。 诸比丘!为了知贪,应修此等之五法。” 一 “诸比丘!为了知贪,应修五法。以何为五耶? 二 即:无常想、无常苦想、苦无我想、断想、离贪想是。 诸比丘!为了知贪,应修此等之五法。” 一 “诸比丘!为了知贪,应修五法。以何为五耶? 二 即:信根、精进根、念根、定根、慧根是。 诸比丘!为了知贪,应修此等之五法1。” 278 一 “诸比丘!为了知贪,应修五法。以何为五耶? 二 即:信力、精进力、念力、定力、慧力是。 诸比丘!为了知贪,应修此等之五法1。” 五 集 第二十六 近圆品 三三一 ----------------------------------------------------------------------- 增支部经典三 三三二 一 “诸比丘!为偏知贪、为令衰、为断、为尽、为遣、为离贪、为灭、为舍、为弃, 应修此等之五法。……为了知嗔……痴……忿……恨……覆……恼……嫉……悭 ……诳……谄……傲……怒……慢……过慢……憍……为了知放逸、为偏知、为令 衰、为断、为尽、为遣、为离贪、为灭、为舍、为弃,应修此等之五法。” 摄句: 为了知、偏知、令衰、断、尽、遣 为离贪、灭、舍、弃,此等是有十 于是,有品之摄句: 学力、力、五支、须摩那 文荼、盖、想、第八之战士 长老、迦俱罗、安稳、第十二之阿那迦频头 病、王、底甘陀、妙法、嫌恨、优婆塞 阿兰若、婆罗门、金毗罗、骂詈 长游行、旧住、恶行、近圆是 五集竟。 五 集 第二十六 近圆品 三三三 |
|||